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5K 次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跳芭蕾舞的牛》這個繪本故事融藝術性、趣味性於一體,可讀性較強。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從集體閱讀到自主閱讀,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推測故事情節和人物心理活動,感受牛的成功。同時,我們通過語言示範和對幼兒語言的提升,幫助幼兒感受故事的語言美,並進一步激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體驗閱讀的快樂。

目標:

1.能根據角色的表情、動作等圖片資訊,推測人物的心理活動以及情節的發展變化,大膽表達自己對圖畫故事的理解。

2.理解故事內容,知道牛的成功在於堅持不懈,初步萌發做事要堅持到底的信念。

準備:

1.材料準備:

教師用的大書,幼兒用的小書及書袋,PPT課件。

2.經驗準備:

(1)觀看芭蕾舞光碟,初步瞭解有關芭蕾舞的知識。

(2)教師和幼兒交流在幼兒園或在家裡是如何學習本領以及如何克服困難的。

過程:

一、談話討論,引出繪本內容

1.出示芭蕾舞的圖片,引發經驗聯想。

師:她們在幹什麼?這個舞蹈和我們平時跳的舞蹈有什麼不同?跳芭蕾舞的演員身材怎麼樣?

2.引導嘗試用腳尖跳舞,感受芭蕾舞的特點。

師:你剛才用腳尖跳芭蕾舞有什麼感覺?

3.引出繪本內容。

師:有頭牛也要跳芭蕾舞,你覺得他能成功嗎?為什麼?

(析:教師首先引導幼兒從瞭解芭蕾舞特點入手,通過親身學跳芭蕾舞感受學芭蕾舞的不易,進而引出故事。接著,教師將芭蕾舞演員身材的苗條輕盈與牛的肥胖笨重進行對比,從而揭示矛盾點,既引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也自然引出了繪本內容。)

二、共同閱讀,理解繪本內容

1.閱讀封面。

(1)出示大書,指讀故事題目。

師:老師今天帶來一本大書,裡面藏著一個有趣的故事,是與芭蕾舞有關的,我們來看一看。

(2)猜測故事主角。

師:看了封面,你們知道這個繪本主要會講誰的故事呢?你們是怎麼看出來的?

2.逐頁閱讀。

●第一頁

師:你看到了什麼?請用一句話完整地說一說。(牛在收看芭蕾舞節目。)

師:牛是怎麼看的?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牛看得很認真?(引導幼兒從牛的眼睛、動作、神態來觀察分析。)

師(小結):月亮出來了,星星也出來了,已經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了,可牛還在看芭蕾舞節目,它被芭蕾舞深深地吸引了。

●第二頁

師:看著看著,牛忍不住跟著電視跳起了芭蕾舞。你看,它跳的時候怎麼樣了?(滿頭大汗。)

師:牛學跳芭蕾舞的事情被誰發現了?羊和鴨子看到牛在學跳芭蕾舞,臉上是什麼表情?它們有可能會說什麼?

●第三頁

師:農場裡的動物都知道了牛學跳芭蕾舞的事情,它們紛紛嘲笑牛。看一看,動物們是怎麼嘲笑牛的?

師:鴨子在幹什麼?你怎麼看出來它是在學牛呢?(引導幼兒理解圓圈裡圖畫的含義。)

師:羊的動作和表情是怎樣的?它又會怎麼嘲笑牛呢?誰願意來表演一下?

師:農場裡的動物們都在嘲笑牛。你們覺得牛會放棄學跳芭蕾舞嗎?

●第四頁

師:牛到底有沒有放棄學跳芭蕾舞呢?

師:它的夥伴看到他在跳芭蕾舞會怎麼想?會對它說什麼呢?

師(小結):牛學跳芭蕾舞肯定非常辛苦,但動物們嘲笑它,和它朝夕相處的夥伴也不看好它。你覺得這時牛還會堅持嗎?你看到這麼認真執著的牛會嘲笑它嗎?你想對它說什麼呢?

師:牛堅持學跳芭蕾舞的事情還被誰發現了?農場主爺爺看到後會支援和鼓勵它嗎?

(析:教師逐頁引導幼兒觀察牛的動作和神態,感受牛的認真和專注。同時,逐頁引導幼兒觀察農場裡其他動物對於牛學跳芭蕾舞的反應,分析角色的心理活動,從而幫助幼兒感受牛堅持不懈學跳芭蕾舞的不易,進而促進幼兒的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3.自主閱讀。

(1)幼兒自主閱讀小書(第5至第8頁)。

師:你看到牛成功了嗎?你在哪一頁的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隨機選擇第5至第8頁的PPT畫面,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如:

●第五頁

師:你在這頁上看出牛成功了嗎?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師:牛來到了哪裡?爺爺一家人是什麼表情?會對牛說些什麼呢?爺爺一家還為牛準備了什麼?

師(小結):爺爺被牛的精彩舞姿打動了,把它請到了家裡。爺爺心想如果牛穿上漂亮的芭蕾舞裙,跳起來一定會更加好看。

●第六頁

師:在這一頁上你從什麼地方看出牛成功了呢?

師:牛在空中翩翩起舞,你們覺得牛在空中飛舞的樣子像什麼?

師:爺爺一家人看得怎麼樣?

師(小結):牛跳得太棒了,大家看了都很喜歡,奶奶熱情地鼓掌,小弟弟大聲地歡呼,妹妹看得好羨慕,爺爺還為它伴奏呢。

●第七頁

師:你從哪裡看出來牛的表演已經非常成功了?(賣門票、掛金牌、貼海報。)

師:牛跳芭蕾舞出了名,動物們都爭先恐後買票來看演出了。這時候鴨子和羊的表現怎麼樣?它們為什麼會這樣?

●第八頁

師:牛演出成功嗎?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空中撒下了五顏六色的花瓣,燈光聚焦在牛身上,動物們鼓掌歡呼)這時候動物們會說什麼呢?

師(小結):牛的演出非常成功,人們把燈光、鮮花、掌聲都送給了牛,其中鴨子和羊還拍得特別響呢。

(析:教師讓幼兒帶著問題進行深入細緻的閱讀,可幫助幼兒獲得自主閱讀能力。自主閱讀後的集體閱讀又可以幫助幼兒進一步觀察畫面,梳理情節,加深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幼兒自主閱讀每一頁後都會小結,將幼兒的理解和畫面內容對應起來,同時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感受優美的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三、討論、總結、分享

師:故事結束了,誰能告訴大家牛是怎麼成功的?

師: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牛獲得成功的過程(結合PPT課件):產生興趣→認真學習→堅持練習→取得成功。

師:這麼重、這麼胖的牛都能學會芭蕾舞,看來我們做事情只要認真努力、堅持不懈就能成功。

(析:教師運用PPT課件幫助幼兒梳理牛的成功經歷這一故事情節發展線索,既幫助幼兒深刻理解了故事內容,也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到了牛的可貴品質。)

四、完整閱讀,加深對主題的理解

1.再次帶領幼兒配樂完整閱讀一遍故事。(教師閱讀大書,幼兒閱讀小書。)

2.加深幼兒對主題的理解。

師:你有喜歡卻很難做好的事情嗎?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成功呢?

(析:教師優美的語言配上優美的音樂,給幼兒帶來了美好的閱讀體驗。通過對牛認真努力、堅持不懈精神的深刻理解,幼兒初步萌發了做事要堅持到底的信念。)

附自編故事:

農場裡有一頭特別喜歡芭蕾舞的牛,它常常收看芭蕾舞電視節目。星星出來了,月亮出來了,夜已經很深了,牛都沒有察覺,它被芭蕾舞深深地吸引了。看著看著,牛還忍不住學起了芭蕾舞,它跳得滿頭大汗。羊和鴨子發現了,非常驚訝,還把這個訊息告訴了農場裡的其他動物。動物們紛紛嘲笑牛:“牛怎麼能跳芭蕾舞呢?這簡直是做夢!”和牛朝夕相處的同伴們也不看好它,但它還是堅持跳,一直跳……爺爺被牛的精彩舞姿打動了,邀請它到家裡跳舞,還為它準備了漂亮的芭蕾舞裙。牛在空中翩翩起舞。哇!跳得太棒了。大家看得激動極了。牛跳芭蕾舞出了名,動物們都想一睹牛的風采,爭先恐後地去劇場看牛的演出。牛的表演非常成功。人們把燈光、鮮花、掌聲都送給了牛。誰說牛不能跳芭蕾舞呢?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中班語言:小貓釣魚

教案目標:初步學習用概括的方法概括大意

教案准備:多媒體課件

教案過程:

一、單幅圖的講述

出示單幅圖的多媒體課件(如圖),請幼兒仔細觀察後提問:

1.圖上有哪些動物?

2.他們在什麼地方在幹什麼?

二、講述由單幅圖向多幅圖過渡

1.出示多幅圖的多媒體課件,告訴幼兒將剛才的單幅圖連成了一個,請幼兒仔細觀察後提問:

1)裡有哪些動物?

2)發生在什麼時間?

3)發生在什麼地方?

4)這些動物之間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

5)最後怎樣了?

2.請個別幼兒進行看圖講述。

3.對幼兒的講述提出建議

4.豐富詞彙: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三、教師完整地概括大意,並教給幼兒概括方法:

講述時要交代清楚發生的時間、地點,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怎樣了。

四、幼兒分組進行看圖講述,教師巡迴指導。

五、對幼兒的活動進行激勵性評價。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目標:

1、 在交流分享中瞭解自己喜歡的動物的相關資訊

2、 能按動物的特徵或習性進行分類,嘗試創編自己喜歡動物的謎語。

3、 萌發喜愛動物的情感準備:

動物圖片 PPT過程:

一、猜謎引出主題一物長來真奇怪,肚皮下面長口袋,孩子袋裡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打一動物)謎底 :袋鼠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幫人把活幹。 (打一動物) 謎底: 大象八隻腳,抬面鼓,兩把剪刀鼓前舞,生來橫行又霸道,嘴裡常把泡沫吐。(打一動物)謎底 :螃蟹師:剛才我們猜出來的謎底它們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叫什麼嗎?

二、自由交流

1、你最喜歡什麼動物?說說喜歡的理由

2、你知道關於它的有趣的事嗎?(幼兒結伴交流,教師巡迴指導)

三、提升經驗

1、教師展示動物圖片ppt

2、請個別幼兒講述,教師指導,提升談話經驗。

四、嘗試分類

1、引導幼兒根據空中、陸地、水生分類,或根據家養和野生進行分類

2、引導幼兒從動物的食性(食肉、食草)、習性(溫順、凶猛)等方面進行分類,也可以按照毛茸茸的動物、皺皺皮的動物來分五、互相交流,嘗試給自己喜歡的動物編謎語。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通過幼兒間的互相提問、解答、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 培養幼兒敢於提問、解答、積極思考和能力,發展思維的流暢性。

3、 增強幼兒間相互交往的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實物(如菜、球),玩具(積木、車),“大問號”和“我知道”面具。

活動過程:

1、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各實物,並講出它們的.名稱、特徵。

2、 在活動室佈置好“大問號”和“我知道”的座位,請幼兒選位坐好,教師介紹遊戲。

3、 請“大問號”組拿出一種實物或玩具,讓“我知道”組幼兒看看議議後回答問題。

4、 鼓勵“大問號”組成提問的面要廣。如:汽車有什麼用?你知道不有哪些種類的汽車?“我知道”組回答得要清楚。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迴音樂。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中房子變化的趣味,喜歡並嘗試續編故事結尾。

2、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到事情能夠去試著面對。

【活動準備】

圖片、無色的畫有小房子的卡、字。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引發聽故事的興趣。

1、談話活動:說說有趣的房子。

師拿出“小房子”三個字,問:這是什麼字?你們認識嗎?(幼兒基本都認識,會說:小房子。)

你平時見過什麼有趣的房子嗎?(見過別墅、電視裡的灰太狼的房子……)

2、觀察熊哥哥,猜測講述。

今天,我帶來了一位朋友,它是誰呢?(出示一個手裡提著桶的小熊)

這是一隻怎樣的熊呢?(可愛的熊、漂亮的熊、它的手裡拿著一隻桶。)(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它手裡的桶)

對,熊哥哥手裡提著一隻桶,裡面裝了它最愛吃的東西,會是什麼呢?(蜂蜜。)我們跟熊哥哥打個招呼吧。(熊哥哥好!)

熊哥哥經過小樹林的時候,也發現了一棟有趣的房子,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聽聽、猜猜理解故事情節。

1、出示圖片背景,邊插問邊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講述故事,從熊哥哥熊哥哥提著一桶蜂蜜路過樹林的時候到好聞的香味。

(1)小房子裡的香味可能是什麼?(麵包、水果)

講故事,從熊哥哥用鼻子一聞到感到不安起來。(講到把果醬舔完的時候抽掉紅色的房子。)

(2)熊哥哥的手上是什麼東西粘糊糊的?(膠水、糖……))

(3)熊哥哥吃到了這麼好吃的果醬為什麼還要不安呢?它會怎麼辦?(如果幼兒說不出來可以引導幼兒:這是誰的房子呢?)

2、提問,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內容。

主人不在,熊哥哥把別人塗在牆上的果醬給吃了,心裡很不安。它會怎麼辦呢?(可能會逃跑。)那它要是逃跑了心裡就會安心了嗎?

小朋友想的這麼多辦法,哪個辦法是又方便又好的呢?(把蜂蜜刷在牆上。)

講故事,(熊哥哥想)從我把人家辛辛苦苦塗上的果醬吃了到準備把自己手裡的蜂蜜往牆上刷。

熊哥哥自己很喜歡吃蜂蜜,它捨得把蜂蜜塗在牆上嗎?那它為什麼還要把蜂蜜塗在牆上呢?

講故事,熊哥哥就把自己手裡的蜂蜜往牆上刷。小房子塗成漂亮的黃色,散發出蜂蜜的香味。(抽掉無色的房子)

3、小結。

這個有趣的房子與我們平時的房子有什麼不同?

這座房子還有一個地方也很有趣,原來這座房子是什麼顏色的,現在呢?它怎麼會變的?(平時的房子是刷的油漆。這個房子是刷的果醬;會變顏色。)

熊哥哥因為主人不在家,它把主人房子上的果醬全吃光了,心裡感到很不安,為了彌補它把自己最愛吃的蜂蜜塗在了牆上,於是,這座房子就變顏色了。

4、完整傾聽故事前半部分,教師講述、演示圖片。

三、幼兒嘗試遷移續編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後半部分。

熊弟弟聽見哥哥說房子變成了黃色會怎麼做呢?

熊弟弟一聽房子的顏色變成黃色了,它覺得很奇怪,於是就走進了小樹林,遠遠地就看見了一座黃黃的小房子。聞一聞,哇,是蜂蜜,這可是熊弟弟最愛吃的。於是它舔啊舔啊,不一會兒,它就把牆上的蜂蜜全吃光了。熊弟弟想:讓我也給房子變一變吧。

房子又會變成什麼顏色呢?會把誰引來,它又會把房子變成什麼顏色呢?問題有點長,能記住嗎?我剛才說了什麼?”(有意讓孩子回憶問題)

2、講解續編故事的要求:

好,我在後面的桌子上給你們準備了小房子的圖片,請小朋友想一想,畫一畫,再說一說,當聽到老師開始搖鈴鼓的時候,不管你畫沒畫好都要回來,聽明白沒?(在幼兒畫完以後,提醒幼兒回到座位上跟同伴交流自己續編的故事,老師也可以適當介入,帶著幼兒講講。)

3、幼兒嘗試續編故事,教師巡迴指導。

4、集體交流。

附故事:

熊哥哥提著一桶蜂蜜路過樹林的時候,看到一座紅色的小房子,小房子散發出一陣陣好聞的香味。熊哥哥用鼻子一聞,“嗯,好像是果醬哎!”熊哥哥邊走邊想:“多讒人啊,要是讓我進去好好聞一聞該多好啊。”於是,熊哥哥就走近小房子,發現門開著,房子裡空空的:既沒有果醬桶,也沒有罐子。果醬在哪裡呢?他剛想把頭伸進門,忽然發現一隻手掌粘在牆上了。熊哥哥拔呀拔呀,好不容易把手掌從牆上掙脫下來,一看,呀,粘糊糊的,用舌頭一舔,咦,甜甜的,原來牆上塗著的都是香甜的果醬。這下熊哥哥忍不住了,它不停地舔呀舔呀,把牆上的果醬舔得乾乾淨淨。舔完了果醬,熊哥哥突然感到不安起來:“我把人家辛辛苦苦塗上的果醬吃了,這可怎麼辦呢?”熊哥哥低下頭,它看到自己帶來的那桶蜂蜜,他笑了:“我可以把這桶蜂蜜塗在牆上。”於是,熊哥哥就準備把自己手裡的蜂蜜往牆上刷。(第二遍:小房子塗成漂亮的黃色,散發出蜂蜜的香味)

第二天,熊弟弟來看熊哥哥。熊弟弟說:“樹林裡有座塗著紅色果醬的房子!”熊哥哥笑了:“哼,我早就知道啦,不過現在這座房子是黃色的了。”

弟弟一聽房子的顏色變成黃色了,它覺得很奇怪,於是就走進了小樹林,遠遠地就看見了一座黃黃的小房子。聞一聞,哇,是蜂蜜,這可是熊弟弟最愛吃的。於是它舔啊舔啊,不一會兒,它就把牆上的蜂蜜全吃光了。熊弟弟想:讓我也給房子變一變吧。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通過故事理解小紙人想飛的願望,感受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活動準備:

故事ppt,小紙人(手工紙、卡紙、瓦楞紙各3個)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前半段,理解故事內容(幻燈、討論)

1、小紙人會不會飛?它一次又一次堅持不懈,最後成功了嗎?

2、它為什麼想要飛?

3、你們有誰知道飛在天空中是怎樣的感覺?

4、看來小紙人單靠自己的力量是飛不起來的,你們願不願幫助他?

二、幫助小紙人試飛。

1、幼兒兩兩合作幫小紙人試飛。

2、交流喃

三、聽賞故事後半段,感受小紙人實現願望後的喜悅心情。

由於大家的幫助,小紙人的願望終於實現了,他說什麼了?你們聽了高興嗎?

提升:是呀,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四、看PPT,討論如何幫助貧困兒童。

1、小紙人會飛之後,認識了許多朋友,也幫助了許多需要幫助的人,它很快樂。可是昨天它給我寄來一封E-MAIL,說有些朋友需要幫助,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怎麼辦?

2、幼兒看PPT,對比自己的幸福生活,瞭解貧困山區的窮苦,激發幫助他們的願望。

3、討論如何幫助他們。

五、討論。

為什麼他們這麼苦,還要堅持唸書?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意圖:

《小熊砍樹》是一首融情境和教育意義於一體的兒歌,它的情節性較強,能為幼兒提供一個較大的想象空間,同時,它又蘊涵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方面的內容,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多媒體課件和圖譜的運用,使兒歌內容更加形象、生動,能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理解兒歌內容,學會有感情地朗誦。

3、初步建立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兒歌圖譜、錄音

活動過程:

一、欣賞課件,感知兒歌情境。

1、播放課件,幼兒通過觀看、傾聽、想象,感知兒歌情境並瞭解角色對話語言。

2、討論 :為什麼樹木不能砍?

3、瞭解砍伐樹木的危害性。

二、藉助圖譜,理解兒歌內容。

1、嘗試看圖譜念兒歌。

2、完整欣賞兒歌。

3、分角色朗誦。

4、集體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三、分組討論,集中交流保護樹木的方法。

四、小結,建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學習故事《小蘑菇有朋友啦》,理解故事含義,懂得團結小朋友。

2、豐富詞彙:孤零零、高興、傷心、朋友

活動重難點:理解故事含義,懂得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掛圖、頭飾(蝴蝶、蜜蜂、螞蟻、花、蘑菇)、詞卡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拍手歌》組織幼兒坐好。

師生相互問好!

二、匯入

1、教師以KITTY貓身份出示,為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好聽的故事。“HELLO,小朋友們好,我是誰呀?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好禮物——好聽的故事,想聽嗎?”

三、新授

1、教師操作課件,幼兒聽故事一遍。“那今天我們來聽聽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呢,但是在聽故事之前我有要求,要求小朋友們聽的時候認真的聽,並且告訴我這個故事叫什麼名字,故事中都有誰?”幼兒聽完故事後回答。

2、出示掛圖及卡片,邊出示邊講故事。

“天氣棒極了,森林裡可熱鬧了……可是有一隻蘑菇卻(孤零零)的站在那裡,這時爬來了一隻小螞蟻……”

提問:

A.蘑菇看到小螞蟻,小蜜蜂,小蝴蝶都對他們說了些什麼?那他們同意了嗎?小螞蟻怎麼說的?小蜜蜂和蝴蝶又怎麼說?

B.過一會下雨了,蜜蜂和蝴蝶找花避雨,花同意了嗎?花為什麼不同意?

C.小蘑菇是怎麼對蜜蜂和蝴蝶說的?那螞蟻呢?

3、引出詞彙

“噓!蘑菇寶寶有小祕密要告訴小朋友,想不想聽?可是這些祕密都藏在這幾個問題裡,小朋友有沒有信心揭開這些祕密?”當幼兒回答對問題裡的詞彙後就出示詞卡教幼兒理解,讀。

提問:

A.小朋友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沒有家人會覺得怎樣?那小蘑菇呢?小朋友在什麼時候覺得孤零零?(引出孤零零)

B.小朋友你家裡有沒有養小動物?那如果家裡的小動物生病了你會怎樣?(傷心)

C.當你受到老師表揚的時候你會覺得心裡怎樣?(高興)你有什麼高興的事情給我們一起分享?

D.你告訴我你的好朋友是誰?(朋友)

4、小結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學習小蘑菇。

5、課中操

6、情景表演

“今天小朋友們玩得可開心了,我也來變個魔術送給小朋友們一些禮物,看我魔術變變變!哇,這麼漂亮的禮物小朋友們快戴上。”

幼兒戴頭飾根據故事內容表演這個故事。

四、遊戲:找朋友結束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的主要內容,感知秋天的主要特徵。

2.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畫面的主要內容。豐富詞彙“五顏六色”、“千姿百態”。

3.感受散文語言的優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到了,大自然有哪些變化?大家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講講你感受到的秋天的變化。(出示一些標誌:秋天的天氣、秋天的果園、秋天的花園、秋天的田野、秋天的穿著。)

二、看看講講、聽聽學學,分段欣賞散文,感受散文語言的優美。

(一)看小猴的畫

今天來了一位老師,是誰?熊貓老師的學生是誰呢,我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小動物)

你們猜猜熊貓老師要上什麼課?你是怎麼知道的?

熊貓老師今天的要求是請大家畫一畫秋天,如果是你,你會畫什麼?

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畫了什麼?(出示小猴的畫)請你用好聽的話來講一講小猴的畫。

我們聽一聽,小猴是怎樣介紹自己的畫的。(傾聽錄音:我畫的是果山。黃黃的梨,紅紅的蘋果,橙色的橘子,紫色的葡萄,看得叫人直流口水。)

小猴的話好聽嗎?哪裡好聽?對呀,把水果的顏色都說進去了,真好聽!我們也來說一說好聽的話。

(二)看小松鼠的畫

小松鼠迫不及待地想展示他的作品了,我們也來看一看吧。小松鼠畫的是哪裡?誰能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小松鼠的這幅畫?

我們也來聽一聽,小松鼠是怎樣介紹自己的作品的。(傾聽錄音:我畫的是樹林。梧桐葉變黃了,楓樹葉變紅了,像蝴蝶一樣從天上飄落下來,真好玩呀!)

小松鼠的話好聽嗎?你覺得哪裡好聽?為什麼?

我們也來說一說這樣好聽的話。

(三)看小兔子和小花貓的畫

小兔子和小花貓說,小朋友們,快來欣賞一下我們的畫吧。(開啟畫面)

請小朋友看著這兩幅作品,兩個兩個說一說,小兔子和小花貓分別畫的是哪裡的景色?你們也用好聽的話、連貫的話來介紹一下。

三、完整欣賞,整體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

(一)初次完整欣賞。

小兔子和小花貓講的話藏在一首優美的散文裡,散文的名字就叫《秋天的圖畫》,讓我們完整地欣賞一遍吧!

聽到小兔子和小花貓的話了嗎?我們再來聽一遍吧,仔細聽啊,小兔子的話裡面哪個詞語很好聽?什麼叫五顏六色?什麼叫千姿百態?我們連起來說一說小兔子的話。

小花貓的話還想不想聽?他的話哪一句你最喜歡,為什麼?

(二)再次完整欣賞。

熊貓老師讓小動物畫畫的事,連起來就是一首優美的散文。散文的語言很美,很美的語言如果加上優美的音樂,朗誦起來就會更加動聽,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聽完之後,要說一說你最喜歡散文裡面的哪一句。(完整有聲課件)

(三)嘗試朗誦散文。

散文真的很美,現在我們在音樂聲中,用最美的聲音一起來說說散文。

(評析:在幼兒充分感受理解散文內容,獲得美的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鼓勵幼兒跟隨課件用最美的聲音展示,讓幼兒又一次的感受散文的美。)

活動延伸

我們知道秋天很美,它不僅是個豐收的季節,還是個色彩斑斕的季節,除了小朋友和小動物們畫的,秋天裡還有好多美景。今天回家以後,我們也用畫筆來畫一畫美麗的秋天,用今天散文裡面學到的好聽的話,來說一說你自己的圖畫,好嗎?

附:散文“秋天的圖畫”

上圖畫課了,熊貓老師讓小動物們畫出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圖畫畫好了,小動物們都來介紹自己的圖畫。

小猴子畫的是果山。黃黃的梨,紅紅的蘋果,橙色的橘子,紫色的葡萄,看得叫人直流口水。

小松鼠畫的是樹林。梧桐葉變黃了,楓樹葉變紅了,像蝴蝶一樣從天上飄落下來,真好玩呀!

小兔子畫的是花園。美麗的菊花開放了,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真是漂亮極了!

小花貓畫的是田野。農作物成熟了,金黃色的稻穀,金燦燦的玉米,等著農民伯伯去收割。

熊貓老師高興地說:“秋天的圖畫,多麼美麗呀!”

活動反思

《秋天的圖畫》是一組以“秋天”為主題的新選編課文,圖文並茂,語句短小凝練,寥寥數筆就為讀者呈現出了豐收的景象和人們的喜悅心情。而文章不僅僅是為了表現秋天豐收之美,更為主要的是在讚美創造這一美景的勞動人民。在本文的教學中,我以貼畫為突破口,讓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想象——有感情朗讀這樣一種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朗讀展示自己的感情。在理解秋天的美景之後,我以“使秋天這麼美麗的神奇畫家是誰嗎?”這麼一個問句,使孩子的感情從欣賞秋天的美景轉為尋找創造這一美景的人們。並且以“梨樹、蘋果樹、高粱、稻海會對他們說些什麼?”為句式,加深孩子們對勞動者的敬佩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