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範文集合五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範文集合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5W 次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範文集合五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知道旋轉門的危險及應對危險的方法。

發現身邊危險的“旋轉”,知道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見過或使用過旋轉門。

課件準備:“旋轉門”視訊;《危險的旋轉門》故事視訊;“正確使用旋轉門”組圖;“危險的旋轉”組圖。

活動過程

播放視訊“旋轉門”,引導幼兒討論使用旋轉門的經驗,匯入主題。

——視訊上的是什麼?它有什麼特點?(旋轉門;會轉呀轉)

——你覺得旋轉門好玩嗎?

——你使用過旋轉門嗎?

——使用的時候有哪些讓你覺得有危險的地方?(轉得很快、會被夾住……)

播放故事視訊《危險的旋轉門》,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在旋轉門裡玩耍的危險。

——這天,熊貓奇奇和小夥伴們來到商場,也發現了好玩的旋轉門,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小猴鬧鬧怎麼玩旋轉門?結果怎麼樣?

——河馬壯壯怎麼玩旋轉門?結果怎麼樣?

小結:旋轉門很重,轉得也很快,在旋轉門上玩耍容易撞傷、夾傷自己和他人,十分危險。

出示組圖“正確使用旋轉門”,引導幼兒瞭解使用旋轉門的注意事項,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

1.鼓勵幼兒自由討論正確使用旋轉門的方法。

——你覺得怎樣使用旋轉門才不會發生危險呢?

2.出示組圖,引導幼兒判斷對錯。

——這樣使用旋轉門對嗎?應該怎麼做呢?

小結:使用旋轉門前要先觀察門旋轉的速度,選擇門洞大的時候進入;一個門洞不要擠太多人;不要用力推擠旋轉門,以免撞傷自己和他人;不在旋轉門裡或門邊玩耍,以免夾傷自己。

播放組圖“危險的旋轉”,引導幼兒瞭解更多與旋轉有關的危險,並討論自我保護的做法。

——老師還收集了很多危險的旋轉,一起來看看吧。

——你發現了嗎,危險的旋轉在哪裡?

——可能會發生什麼危險?要怎麼避免呢?

小結:轉動的電風扇、打蛋機、榨汁機、空調的外機;快速行駛的輪子等,這些旋轉會為我們服務,但是有時也會產生危險,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隨便碰,應該儘量遠離這些危險的旋轉。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請家長在生活中提示幼兒關於旋轉的危險,進一步幫助幼兒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

附【故事】

危險的旋轉門

奇奇和小夥伴們一起去商場買東西。剛到商場門口,鬧鬧和壯壯就被那扇不停旋轉的大門吸引住了。他倆趁著大家不注意留在門口,玩起了旋轉門。

鬧鬧攀住門上的把手,高興極了:“哇,像坐旋轉木馬一樣,真好玩!”壯壯一聽,興奮地跑向旋轉門,不料腳下一滑,“咣——”腦袋撞在門上,“啪——”門又把他推倒了。

這下鬧鬧急了,他想讓旋轉門停下來,可是……“哎呀,我的胳膊被夾住了!”鬧鬧大叫起來,痛得從門上跳了下來。

兩個小夥伴,你看看我被撞出大包的腦袋,我看看你被夾腫的胳膊,嘟囔道:“以後可不能再玩旋轉門啦!”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跳皮筋的簡單方法,學會基本動作,發展動作的靈活性。

2.提高腳的控制能力和跳躍能力。

3.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簡單裝飾的皮筋若干。

2.學會遊戲兒歌《小皮球》。

活動過程:

1.教師示範指導幼兒跳皮筋的簡單方法。

2.引導幼兒嘗試跳皮筋基本動作:踩線跳、跨跳、單腳跳、雙腳跳等。

活動反思:

跳皮筋是一項民間傳統的遊戲活動,較為普及。經常參加跳皮筋遊戲活動,不但能夠提高跳躍能力,同時也能發展協調性和靈敏性,跳皮筋的方法很多,有單人跳、雙人跳、多人跳,以及單腳跳、雙腳跳.花式跳等。還可以自己創編一些跳躍方法來跳皮筋。

本課教學主要是學生自編的跳躍方法的跳皮筋,學會基本的雙起雙落動作,加強同伴間的.合作。在練習前的準備活動中,引導學生模仿動物的跳,充分活動學生的各關節部位,避免因活動不充分,導致跳躍時扭傷踝關節等意外事故的發生。本課主要以小組形式進行,分組時特別注意了學困生,儘量將不同素質的學生分佈到各個小組,達到互幫互學的教學效果。

但在練習中,還是有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與同伴交流合作,表現出排斥同伴、強佔練習次數、不架皮筋等不良行為,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細心做工作,多教育鼓勵學生,更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同學之間要和睦相處,友好合作,共同進步,體驗關心幫助他人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一:參觀牙科診所

教育目標

1.通過參觀牙科診所,使幼兒知道不健康的牙齒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痛苦,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及思考能力。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體驗遊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與牙科診所聯絡,獲得診所工作人員的同意和支援。

教學過程

1.教師帶領全體幼兒觀察牙科診所的環境,牙科醫生的工作。

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麼地方?有些什麼人?有些什麼器械?那些牙科醫生在幹什麼

2.觀察牙科診所的宣傳欄。

引導幼兒觀看宣傳欄裡的圖片並說說內容。

3.觀察哪些病人到牙科診所看病。

(1)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病人怎麼了?他們得了什麼病?

(2)引導幼兒談論他們為什麼要請醫生治好牙病?

(3)教師小結:這些病人得了牙病後,牙很痛,吃東西會很不舒服,疼痛也會影響他們的工作,所以他們要請醫生幫助他們,治好牙病。

4.活動結束,就幼兒參觀的所見所聞組織談話,並引導幼兒思考議論:“他們為什麼會生牙病?”教師小結:“由於病人沒有保護好自己的牙齒,所以生牙病了,小朋友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活動二:認識牙齒

活動目標

1.認識牙齒,瞭解牙齒的功用。

2.瞭解換牙的知識,認識乳牙、恆牙。

3.消除對換牙的恐懼感。

活動準備

《成人的牙齒》和《幼兒的牙齒》掛圖各一張。

活動過程

1.觀察牙齒。

兩人一對,互相數數對方有多少顆牙齒;仔細觀察對方牙齒的顏色、大小、形態,發現門牙、犬牙、臼牙的不同。

2.介紹門牙、犬牙、臼牙的不同功用。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門牙、犬牙、臼牙吃食物時各有什麼作用。小結:門牙比其它牙齒薄,它們可以切開和咬斷食物,犬牙比較尖、長,可以撕裂食物;臼牙又寬又厚,可以磨碎食物。

3.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比較成人與幼兒的牙數,找出不同處。

4.引導幼兒討論:有的幼兒掉了牙,還會長出來嗎?

5.介紹乳牙、恆牙。

6.瞭解換牙的知識。

引導有換牙經驗的幼兒說說牙齒是怎樣掉落的,掉牙時有些什麼現象,教師告訴幼兒乳牙到5、6歲時就會脫落,然後長出新牙——恆牙。掉牙時會有點疼,流一點點血,小朋友不要害怕,流血時,用涼開水漱口,就會止住。每個小朋友都要常常注意自己的牙齒有沒有鬆動,如果有,就是要長新牙了。

活動三:怎樣才有整齊潔白的牙齒

活動目標

1.知道怎樣才能長出美觀、整齊的牙齒。

2.懂得如何保護牙齒。

活動準備

有關保護牙齒的系列圖片。

活動過程

1.引導小朋友互相比較觀察,誰的牙齒好,為什麼好?

2.引導幼兒思考、討論:為什麼有的人牙齒不整齊、發黃、發黑和爛牙。

3.介紹怎樣才會生長出整齊美觀的牙齒。

(1)換牙時注意不用手搖鬆動的牙齒;不用舌舔鬆動的乳牙和正在生長的新牙;如果乳牙沒掉,新牙就長出來了,要及時請牙醫拔掉乳牙。同時引導幼兒思考談論為什麼要這樣做。

(2)討論:“換牙時要吃軟食嗎?”教師小結:小朋友換牙時不必吃軟食,平時多吃粗食、粗纖維食物,可以鍛鍊牙齒,堅固牙根,幫助長出端正的牙齒,補充鈣片、維生素D,幫助生牙。

(3)平常堅持早晚刷牙,如果牙爛了,牙根發育不好,就會長出奇形怪狀的恆牙。

4.看系列圖片,說一說如何保護好我們的牙齒。

(1)睡前不吃酸甜食物,它們能破壞牙齒的保護層,使牙齒受到細菌的侵害。

(2)堅持早晚刷牙,清除口腔、牙縫中的食物殘渣,殺滅口腔中的細菌。

5.小結:小朋友換好牙後,就不會再換牙了,所以小朋友一定要保護好牙齒。

活動四:兒歌表演“小熊拔牙”

教育目標

1.以兒歌表演的形式,教育幼兒愛護牙齒,堅持早晚刷牙,不偏愛甜食。

2.能清楚、正確地朗誦兒歌,並用動作、聲音、表情表現兒歌內容。

3.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陶冶幼兒的藝術情趣。

教學準備

課前熟悉兒歌內容,準備熊媽媽、熊寶寶、小白兔等動物頭飾若干套,各種主題的音樂帶。

教學過程

1.給予情節、音樂,鼓勵幼兒自編自演表現兒歌中的小動物。

2.教師彙編補充小朋友的動作,配上不同角色的音樂,帶領幼兒有表情地表演兒歌中的重要段落

3.引入兒歌內容。引導幼兒根據場地、道具、人數選擇表演方式,並分配角色。提問:“小朋友都來表演兒歌《小熊拔牙》好嗎?怎樣表演呢?”讓幼兒充分發表意見,教師選擇好的方法並補充一些建議

4.幼兒表演,啟發幼兒運用不同的聲音表現不同角色。

5.自由組合表演。

6.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 套著布袋模仿蠶寶寶的活動,學習弓身爬、直身爬和團身滾2。 鍛鍊動作的靈活性和身體的協調性。

3。 感受模仿遊戲和體育活動的愉快。

二、教學準備:

布袋每人一個;掛有"桑葉"的皮筋四根;作為獎勵物品的小亮片,舒緩、激烈的音樂各一段,

三、教學過程:

(一)開始,熱身運動1。放音樂,引導幼兒做身體模仿動作頭部——上肢——腰部——全身(蹲起或伸展)——團身滾——放鬆2。教師提醒幼兒找個空位置,重點進行伸展和團身的準備動作

(二)動作練習

1。 引導幼兒模仿蠶寶寶走路請個別幼兒模仿蠶爬的動作,引出兩種不同的爬弓身爬、直身爬。

2。練習兩種爬的動作,

①請個別幼兒示範一下動作,找到需要的動作幼兒練習(弓身爬或直身爬),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幼兒練習一次

②用和第一次不一樣的爬練習一次三)遊戲:蠶寶寶在長大

1。蠶寶寶第一次長大教師引導幼兒用一種爬的方法爬過四條"桑葉"林。

2。 蠶寶寶第二次長大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爬,

3。 蠶寶寶第三次長大

① 降低四條"桑葉林"的高度,引導幼兒練習直身爬。

4。 蠶寶寶第四次長大引導幼兒再次練習直身爬。(放歡快的音樂)

5。練習團身滾

① 引導幼兒把身體蹲下,躲到布袋裡。

② 在不同的三個方向發出聲音,幼兒練習團身滾。

(四)結束:放鬆運動

1。引導幼兒從布袋中鑽出來。

2。引導幼兒用布袋來當翅膀。

3。聽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飛的動作,放鬆身體。

4。帶領幼兒出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幼兒愉快的情緒及遵守遊戲規則的習慣。

2、提高幼兒平衡能力及動作的靈敏性。

3、進一步練習雙腳在有間隔的物體上移動踏板交替往前走。

4、瞭解生病的症狀,知道感冒後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告訴大人。

5、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長30釐米、寬20釐米的地墊,每人2塊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

有一天下雨了,地上可溼了,明明的媽媽剛給他買了新鞋,他怕新鞋弄溼了弄髒了,就哭著嚷著不去上幼兒園了。明明的媽媽很著急,哪個小朋友能幫明明的媽媽想個好辦法讓明明高高興興地去上幼兒園?

二、幼兒討論

三、試一試

每名幼兒手持兩塊地墊,先放一塊地墊在地上,同時兩腳站在地墊上,接著在把第二塊地墊放在第一塊地墊的前面,雙腳踏上第二塊地墊,然後轉身把後面的地墊放前面,連續換地墊前進。直到過完溼地。

四、遊戲比賽

1、玩法

在溼地內進行該遊戲,當地墊交替前進過完溼地後,撿起地墊,從溼地外跑回,將地墊交給第二排幼兒,第二排幼兒做同樣動作。依次活動,先完成隊為勝

2、規則

(1)幼兒聽到開始的訊號後方可過溼地。

(2)腳必須踏在地墊上,若著地就算失敗。

(3)先玩完遊戲的幼兒要到隊伍的後面給自己隊加油,不能站在隊伍的前面。

遊戲可以根據幼兒情況反覆進行

結束

明明的媽媽非常感謝我們小朋友能想出這麼好的辦法,但是如果明明從家裡這樣到幼兒園,肯定會遲到的,所以明明那天就沒有上學。

小朋友說明明的這種做法對不對啊?為什麼不對?小朋友可以討論一下,下節課告訴我,好不好?

小百科:鞋子有著悠久的發展史。大約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出現了獸皮縫製的最原始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