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八篇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八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啟發小朋友用身體動作體會音的長短和起拍的感覺。

活動重點:體會音的長短。

活動準點:數拍子。

活動準備:小花貓、小花狗、花公雞的頭飾。

活動過程:

1.朗誦:跟老師輕聲朗誦歌詞.教師一定要按節拍朗讀。

2.拍節拍:熟練後,教小朋友按節拍拍手朗讀歌詞。

3.做一做:待小朋友學會後,讓他們隨著歌曲做動作,進行表演。

"伸個大懶腰":做轉腰的動作;"愛把尾巴搖"可以做一個二拍子的動作,用前臂轉兩週來表示;"伸著脖子叫"可以做四個一拍子的動作,用手指點四下。

4.演一演:小朋友戴上頭飾,分別扮演小花貓、小花狗、花公雞,輪流邊唱邊做動作。

6、、結束。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感受鼓聲由低到高,由弱到強的變化。

(二)啟發幼兒能根據歌詞內容,與同伴合作分角色表演歌曲。

(三)引導幼兒感受和表現歌曲中事物的高興與快樂,在音樂活動中享受快樂體驗。

二、活動準備:小熊頭飾、小老鼠頭飾、太陽、花、鳥、小朋友、小鼓、節奏圖

三、活動過程:

(一)第一環節新課匯入。

1.老師出示一面鼓,問幼兒:“你會打鼓嗎?”引起幼兒的興趣。

2.出示一隻小老鼠(頭飾)“小老鼠也來打鼓啦。”××××︱××××︱鼓聲敲得又低又輕;

3.再出示一隻大熊(頭飾)“大熊也來打鼓啦。”××××︱××××︱鼓聲敲得又強又重。“他們鼓打得一樣嗎?”通過小老鼠和大熊身體大小、力量強弱的強烈對比,讓幼兒直觀形象地感受到鼓聲的高低強弱變化。

4.“小老鼠和大熊一起打鼓了。”××0︱××0︱××××︱×——︱

5.“你們想學打鼓嗎?”幼兒學敲鼓,先學小老鼠敲,注意聲音要輕,再學大熊敲,注意聲音要重,最後一起敲。幼兒用手在腿上敲出節奏。“除了在腿上敲,還可以在身體的哪個地方敲?”(肩、手臂、胳膊等)、

(二)第二環節欣賞歌曲,熟悉歌詞,把握歌詞前後順序。

1.第一遍欣賞教師範唱。林: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關於小朋友當小鼓手的歌,老師唱給你們聽,待會兒告訴我這首歌的名字叫什麼?

2.欣賞觀看多媒體課件,瞭解歌詞內容。提問:歌曲唱了什麼?(教師出示相應圖片,順序不對的)

3.欣賞把握歌詞前後順序。“我們再仔細聽一遍,看一看順序如何?如果順序不對請幼兒改過來。

4.按節奏來和老師一起念歌詞,進一步熟悉歌曲

5.分組演唱歌曲

(三)熟悉歌曲,表現歌曲

創編簡單的動作分角色合作表演。請幼兒自由選擇夥伴五人一組嘗試為歌曲配上簡單的動作和表情。

(四)結束

和老師一起去按照節奏敲鼓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圖譜的幫助,感受樂曲ABC的結構及風格特點。

2、為樂曲創編律動表演動作組合,通過創編動作發展創造力,促進小朋友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

3、在理解樂曲基礎上,嘗試為樂曲配器並創編節奏型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圖譜、樂器(鈴鼓、圓舞板、碰鈴)、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老師講述故事《找寶貝》引起幼兒興趣及學習慾望

二、感受區分樂句,並按樂句自由做動作。

(一)欣賞第一樂句

1、傾聽音樂感受:小男孩是騎馬上山還是走路上山的?為什麼?

2、再次傾聽音樂:共上了幾座山?(教師根據音樂畫圖)

3、傾聽音樂手指圖譜畫圖,引導幼兒感受樂句的第一拍重拍。

4、傾聽音樂自由創編騎馬動作。

5、啟發幼兒找找身上的“高山”並用動作表示。

(二)欣賞第二樂句:

1、傾聽音樂:上了幾個臺階?

2、用動作表示上臺階。

(三)欣賞第三樂句:

1、傾聽音樂:對山洞說了什麼咒語?

2、邊做聲勢邊說咒語。

3、創編動作,變換山洞方位。

三、完整欣賞樂曲。

1、完整欣賞樂曲,師小結。

2、表現音樂:

(1)傾聽音樂,根據樂句變換騎馬動作,教師指不同的地方為山洞,以發展幼兒的方位感。

(2)自由結伴,互相創編庫乞乞動作,促進幼兒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

(3)以聽課老師為山洞,參與到遊戲中來,促進師幼互動。

四、為樂器配器並演奏。

引導幼兒根據樂句節奏特點為樂曲創編節奏型,商討配器並演奏打擊樂。

五、談話:

你認為山洞裡會有什麼寶貝?

拿出“寶貝”——書,並說說為什麼是書?進行品德教育,勉勵幼兒好好學習。

奧爾夫音樂活動反思:

這節課的主線是非常清晰的,就是讓孩子熟悉並掌握節奏 。所以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幼兒輕鬆完成本次活動的目標,在活動的開始,我就以節奏遊戲的形式開頭,其目的是讓幼兒熟悉節奏,並把遊戲分為三個層次:首先認識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會根據音符的排列順序拍出音符的節奏;其次,培養幼兒聽辨節奏的能力;最後初步練習有節奏的說話,感受節奏在語言中的運用,在這一環節中,剛開始時,孩子出現的語言節奏和動作節奏不合拍的現象,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孩子要創編適當的語言、運用節奏、還需動作節奏的配合,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挑戰。但通過練習,也是對孩子能力的提升。面對這個困難,我引導孩子看音符圖譜、用手拍打節奏、並配上相對應的語言節奏。

當完成第一部分的節奏練習後,我又將節奏 賦予生命,告訴孩子它就藏在一段好聽的音樂中,激發孩子認真傾聽、尋找節奏的興趣。自然進入欣賞音樂的環節。

孩子找到節奏以後,心情很愉悅。我提出的問題 “為什麼音樂中會有這麼奇怪的話呢?”再次吸引了孩子。這時,我用故事帶入,幫助幼兒理解整首音樂的結構,音樂的節奏。為幼兒創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節奏做好準備。幼兒進入角色以後,我用了一句情境化的語言“這座漂亮的石門是不喜歡聽到吵鬧的聲音,要是太吵,就是念了咒語門也不會開。”就對孩子提出了尋寶要求。這樣提出要求更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孩子自然會自覺遵守。所以大家看到我們孩子井然有序的樂器常規。

找寶貝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們一起去尋找寶貝嗎?孩子要參與遊戲,表現音樂,就需要對音樂非常瞭解,音樂中一共有三種節奏:八分音符的節奏、四分音符的節奏、兩者混合的節奏。這三種節奏重複出現。為幫助孩子理解、掌握節奏,我將歡快的八分音符的節奏取名叫騎著小馬爬山;四分音符的節奏慢一點是上樓梯;兩者混合的節奏比較有力是念咒語;這樣來引導幼兒後,抽象的音樂變得故事化、直觀化,孩子也能輕鬆掌握,大膽表現了。

幼兒積極創編動作,大膽表現音樂節奏。在這段音樂結束時,我們找到 “寶貝”。這一意外驚喜滿足孩子的遊戲的成功與快樂,也是為進入使用打擊樂器演奏這一環節做了自然的過渡。

在使用打擊樂器時,孩子有些好奇,喜歡敲打樂器。我滿足他們的需求,讓樂器寶寶發出聲音來。但要求他們要看著我的手勢,培養他們看指揮的習慣。孩子能輕鬆使用樂器進行演奏。

為了讓活動更有趣,能充分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發展他們主動創編的能力,我設計了尋寶遊戲,讓孩子在音樂聲中體驗快樂,大膽表現。同時讓孩子的藝術能力在大膽表現過程中發展起來。整個活動在愉快的遊戲中自然結束。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遊戲目的:

1、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增進男女間親密的情感。

2、傾聽音樂,感受AB兩段旋律、節奏的不同。根據音樂旋律和節奏匹配動作,遵守遊戲玩法與規則。

3、引導幼兒探索在雙圈上如何交換玩伴的方法,創編二人遊戲的不同玩法,增強幼兒間的合作能力及創造能力。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準備遊戲:

VCD,音樂選自《夥伴舞》,碟機,人手一個手腕花

遊戲過程:

1、聽音樂,跟隨老師做聲勢律動,熟悉音樂ABABAB的結構。

2、交代新遊戲名稱,讓幼兒理解什麼是"兩小無猜"-------解釋一男一女從小在一起玩耍,兩人十分要好,非常親密。

3、教師講述遊戲玩法及規則。

遊戲規則:A段音樂第2樂句停一定要找到朋友。B段音樂一男一女兩個好朋友在一起玩遊戲,音樂結束遊戲停止。馬上接著去找下一個朋友,遊戲反覆進行。

介紹老師小時侯玩的幾種遊戲:《鬥雞》:把一條腿抬起來,放到另一條大腿上。用手抱著抬起的腳,單腿在地上蹦。用抬起的那條腿膝蓋來攻擊別人,可以進行單挑獨鬥,以腳落地為輸。《掰手腕》:兩人同時單腿跪立,右手相握放在各自的右腿上,可用左手託右下肘,比臂探索對方。首先失去平衡而挪動腳步者為輸。《推手平衡》:兩個人面對面站立,相隔一定的距離,用雙手推對方。首先失去平衡而挪動腳步者為輸;《跳馬》:一個人弓著腰,另一個人藉助雙手臂的支撐力量從上面跳過去。有一定的危險性!幼兒觀看欣賞切勿模仿。

4、師生一起探討如何在圈上找朋友。

5、隨音樂,幼兒嘗試兩兩合作進行遊戲。

(前半部分主要是表演遊戲,幼兒會把注意力放在聽音樂的變化和模仿老師的動作上,但是音樂變化很明顯,很快孩子就能掌握,慢慢他們的興趣點會隨著他們的熟悉程度而逐漸減低,因此增加的遊戲難度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新的刺激和興奮點,遊戲的難點在於如何在雙圈上找到合適的同伴,這樣的遊戲難度幼兒通過嘗試是可以達成的,而且有變化的空間,比如當孩子達成了很順利地找到同伴這一層面的要求時,教師可以將活動難點放在和同伴創造性二人玩的方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拓展遊戲:

1、幼兒創編遊戲的新玩法。

兩人一組,討論後並展示兩人創造的新玩法:如:炒黃豆、拔河、兩人兩足、蹬車、你推我擠、鑽山洞、背靠背揹人、迷迷轉錘子剪刀布、摔跤、仰臥起坐,掃腿也說掃蕩腿(用一隻腿猛力橫掃以絆倒對方。)

2、按孩子們創造的新玩法進行遊戲。

3、引導孩子們進一步探索:不在圈上隨意找個玩伴隨興玩遊戲。

溫馨提示:後續遊戲可以分別嘗試遊戲新玩法。不一定一次性進行。對孩子間的勝負不做評價,只重視遊戲中快樂的體驗,不強調遊戲的結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詼諧的情緒和AB的音樂結構,能在遊戲中用創造性的動作、表情等表現音樂。

2.通過映象模仿遊戲,能夠大膽創編動作並願意準確模仿出同伴的動作。

3.願意與同伴友好遊戲,感受遊戲中分享與合作挑戰的快樂,培養孩子努力不放棄的精神。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音樂,場地的顏色地標,兔耳朵。

活動過程:

一、大家一起交流"倒黴"一詞引出故事。

"有這樣一個詞,我們可以一起交流一下,你們知道什麼叫倒黴嗎?"

二、故事匯入

1."今天我就要講一個關於倒黴的故事。有一隻兔子,很倒黴,倒黴。它把它聰明的耳朵丟了。一隻兔子,沒有耳朵還像兔子嗎?""怎麼辦呢?"(去找)"對,趕緊把兔耳朵找回來呀。可是有一個問題:它的本領不夠,怎麼辦?"

三、聆聽音樂,加入動作,感受音樂。

1.簡單動作"很好,請大家幫忙,去學習。你會向我學習嗎?我做一個動作,你會做嗎?"

2.組合動作"我換一個動作,你會嗎?""嗯,如果你丟了一個東西或者是遇到什麼倒黴事,沒關係,你可以努力學習,就會變成一個勇敢堅強的人。"

3.初步感受音樂。

"好,我們跟音樂一起來做動作。""在你跟我學本領的時候如果不仔細看能不能學會?""來,看你能不能和我學得一模一樣?"

四、挑戰遊戲:

1、加入猜拳遊戲"這次呢,我有個新玩法。石頭剪刀布會玩吧?我們來玩石頭剪刀布。"(跟音樂帶口訣:倒黴的兔子不是我比一比)

2、再次聽音樂,加大難度,兩個幼兒互動。讓幼兒說說用什麼動作表示成功和失敗。

"這次我們不僅在本領上有新的變化,你們還要理解什麼是成功和失敗。輸贏要用動作告訴我"(不放音樂試一次)"贏了的就要把耳朵高高舉起,輸了的就要把耳朵垂下去。現在大家一起比啊!"放音樂再來一次。

3、第三次聽音樂,讓幼兒說說第三種情況,如果打成平手用什麼動作表示。

"剛才說成功的兔子找回耳朵,把手舉起來當耳朵。失敗的兔子耳朵耷拉下來,那如果打成平手怎麼辦?"(擁抱、握手)提問:"你們兩剛是誰教誰學本領的?"小結:誰贏了誰就幫助對方學本領。

4、再次聽音樂遊戲,確保每位幼兒都清楚遊戲規則。(座位上)教師可請一名幼兒扮演聰明兔來驗證遊戲規則是否清晰。(1次)口訣:"聰明的兔子就是我(第四次說)跟我學本領。""這次一定要願賭服輸哦,輸了的就把耳朵垂下來。輸了也沒關係,後面我會挑一個更難的本領,你一定能贏回你聰明的兔耳朵。"

5、座位前站立遊戲:捶腿…一替換…原地踏步(1次)小結:祝賀你們都能努力認真的學習本領,你們是最棒的小兔。

6、加入空間圓圈遊戲,幼兒嘗試感受挑戰遊戲的快樂。

老師準備小貼畫,讓幼兒兩兩手拉手,前後站在貼畫上。

"看我帶來了什麼?兔子是有耳朵還是沒耳朵啊?有耳朵的兔子是什麼兔子?現在兩個兩個拉手圍圓圈,前後站在我的小兔子上。我們跟音樂玩遊戲,如果你贏了就可以和他換位置。最後誰站在裡圈誰就可以教對方本領,本領要合拍哦!"

7、加大遊戲難度,讓幼兒感受團體遊戲的快樂"如果每一次都和他打平手,你還想不想和他比?""這次我們換個方法,剛才我是不動的,現在我是移動的,看我移動了幾個位置?對,可以向前換一個朋友。這可是超級厲害的'辦法哦,看你們能不能學會""有兔耳朵的小朋友不移動,外圈的小朋友移動,現在我們來試一試。"

8、請客人老師表演,遊戲結束。

活動反思:

根據新《綱要》中藝術指導的內容與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猜拳遊戲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緒……我將本次活動設計成幼兒感興趣的遊戲活動形式,感受音樂中詼諧的情緒和A和B的音樂結構,能在遊戲中用創造性的動作、表情等表現音樂。通過映象模仿遊戲使幼兒能夠大膽創編動作並願意準確模仿出同伴的動作,願意與同伴友好遊戲,感受遊戲中分享與合作挑戰的快樂,培養孩子勇敢努力不放棄的精神。

本次活動我能採用逐層深入的方法,讓幼兒邊玩邊學,在玩中感受音樂,在感受音樂的同時玩遊戲,減輕了幼兒枯燥學習的負擔,使得學習在遊戲中自然進行,更顯趣味性。在活動中我比較注重孩子的相互學習,比如說,在猜拳遊戲時,打破了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不同的音樂情緒變化讓孩子感受“聰明的兔子就是我比一比”達到了教與學的共同目的。這樣,不僅讓孩子有一種成就感,還能鼓勵其他孩子去創新。

這次的活動很適合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因此在玩遊戲時孩子參與的積極性特別高,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體驗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尤其是最後一個環節──空間方位的移動,這使整個活動推向了一個高潮。

本次的活動雖說效果還不錯,但仍有一些不足之處,如:(1)音樂B段開始之前老師指點的不到位導致幼兒的動作有點侷限,模仿老師動作。沒有完全達到創新。(2)座位安排略有些不合理,對個別幼兒關注的還不夠。(3)對孩子引導性的語言還不夠風趣幽默,以至於興趣點還有些濃厚,教育機智還有所欠缺。

小百科:倒黴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指dǎo méi。指不良狀況,尤指關於健康、命運或前途的壞狀況;也指譴責或因痛苦而呼喊。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雄壯有力地演唱進行曲,在無伴奏的情況下獨立歌唱。

2、根據提供的不同情境,用斷頓、中強、漸慢、漸弱等方法演唱歌曲。

3、通過活動,體驗和逐步形成大膽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

活動準備:

1、海軍帽一頂。

2、認識海軍,瞭解海軍的特徵與他們所承擔的任務。

活動過程:

1、複習歌曲《看大橋》。

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做划船和結伴划船等動作。

齊唱歌曲,唱準節拍,唱清歌詞。

2、感受雄壯有力的《小海軍》歌曲旋律。

傾聽音樂,簡單說出感受。如:很有力、很有精神……等。

在座位上隨樂拍手,輕輕踏步等體會歌曲的節拍及力度。

3、學唱新歌。

教師出示海軍帽,並提問:“這是誰戴的帽子?”以此匯入歌曲。

教師範唱。

組織幼兒說出聽到的歌詞內容,並集體朗誦。

完整學唱,並用全班唱、分組唱、男女生唱等方式進行練習。

4、有表情地歌唱。

唱出進行曲行進的感覺。“怎樣唱出小海軍勇敢、神氣的樣子?”(斷頓、中強音量)創設情境。“小海軍的炮艇悄悄穿過敵人的封鎖線,應怎樣唱?” (斷頓、緊張、中弱音量)“小炮艇越來越遠地駛向遠方,又應怎樣唱?”(漸慢、漸弱)提供一系列情境,幼兒用相應的聲音表情歌唱。

“小海軍勇敢地起航出發”,“悄悄穿過敵人封鎖線”,“小海軍繼續前進,駛向遠方”。

5、無伴奏歌唱,幼兒在沒有琴聲伴奏的情況下獨立演唱,以便更好地唱準音,並邊唱邊聽旁邊同伴的歌聲,學習與他人的歌聲整齊協調。

6、歌表演。

幼兒用小椅子當做炮艇,邊唱歌邊表演。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舞獅子是中國民間用於歡慶的一種藝術形式,一直流傳至今。我園五十年大慶中由戰士雜技團表演的舞獅子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這可是他們第一次近距離看舞獅。回班後孩子們都三三兩兩地模仿舞獅子,為滿足孩子的需要,讓他們能親身體驗舞獅子樂趣,故設計此活動,並引導幼兒感受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多彩與獨特風格。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創編獅子舞及獅子戲球的動作,並分別在A、B兩段中表現出來。

2、啟發幼兒配合樂曲自由表現獅子的神態和動作,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喜慶的氣氛。

3、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準備:

1、關於舞獅子的影碟,錄音帶《舞獅子》。

2、與幼兒人數相當的獅子頭飾、手偶獅子、繡球各一個,圖片獅子、繡球各一張。

活動過程:

1、律動《獅王進行曲》進場。

(1)引導幼兒模仿獅子威風凜凜的神態以及走路的姿勢。

(2)師:“獅子作為百獸之王,本領可大了。我想聽聽小獅子們都有些什麼本領?”啟發幼兒回憶園慶舞獅的情景。

2、欣賞影碟《舞獅子》。

(1)師:“原來獅子還有會跳獅子舞,玩繡球來慶祝節日的本領呢。從前,每當過年過節的時候,人們就會用舞獅子來慶祝節日,表達自己的喜悅和快樂。”

(2)播放影碟,啟發幼兒仔細觀察獅子的動作和神態。

3、學習遊戲《舞獅子》。

(1)熟悉遊戲音樂。

①操縱獅子手偶和繡球,啟發幼兒回憶影碟內容,並配放《舞獅子》音樂。

②引導幼兒瞭解樂曲AB結構,並分別用獅子及繡球圖片表示。

③幼兒完整欣賞樂曲,並觀察教師操縱手偶進行表演。啟發幼兒創編A段獅子的動作及神情。

(2)聽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遊戲,提醒幼兒在A、B兩段做不同動作。

(3)完整遊戲,逐步減少提示。活動建議: 此活動可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系列教育活動之一,配以其它民間藝術形式逐步進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設計背景

孩子們由於受到年齡、生活經驗等方面的限制,特別是我們都是縣城周邊農村孩子多,缺乏各種必要的感性經驗,尚處於直覺形象階段的思維方式的侷限,使他們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維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複雜的音樂材料,對歌詞記憶也不能很快的理解記憶。以前我總是先教幼兒跟著我按節奏念幾遍歌詞,再分句教唱,但一節課下來,還是不能很熟悉的唱歌曲。所以我想:象圖譜這樣的視覺符號就起到了把音樂材料簡單化、形象化的作用,圖形譜的運用是一種視覺參與。,它不僅可以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內容和旋律風格,同時,又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想象力等等,讓孩子主動愉快的學習,讓孩子們的音樂活動不再枯燥,也讓我上音樂課不再單調。我選歌曲《郊遊》,是因為旋律平易親切,朗朗上口,為小朋友所喜愛,歌曲描寫了小朋友結伴去郊遊的情景“白雲春風”、“青山綠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我們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遊”,清新明瞭,首尾點題。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詞,唱會歌曲的基礎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歡快的音樂,B段優美的音樂。

2、掌握X X XX X這一走步節奏,並且用肢體動作創造性的展現郊遊的遊戲化情境。

3、在音樂和遊戲的情景中,能用歡快、活潑、興奮地情緒,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遊時的輕鬆愉快。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重點難點

1、難點:歌曲的三、四、五樂句。

2、重點:有感情地唱歌曲。

活動準備

錄音帶,錄音機,歌詞圖譜,節奏型卡:X X XX X。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入室律動。組織幼兒做課前手指遊戲坐好,

2、複習歌曲《茉莉花》;複習節奏:X X XX X。

二、基本部分:

1、談話引入:小朋友你們跟家人去郊遊過嗎?(幼兒自由回答)是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去的?

2、教師出示歌詞圖譜以講故事形式與幼兒一起回憶郊遊的快樂,並引導幼兒按照圖譜說唱歌詞。

3、放錄音帶《郊遊》,引導幼兒聽出有兩段“不同的”音樂。

4、教師邊指圖譜邊範唱一遍,讓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歌詞,熟記歌詞。

5、學唱歌曲。

(1)教師以分句教唱法並結合歌詞圖譜帶幼兒唱歌1-2遍。

(2)教師以整體教唱法用不同的動作帶幼兒唱歌,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節奏和AB兩段不同的“情緒”。

(3)教師彈歌曲旋律,幼兒根據圖譜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有感情的

唱歌曲。

(4)分小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錄音,教師與幼兒一起按歌詞合節奏地進行歌表演。

6、音樂遊戲:《去郊遊》

教師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聽歌曲音樂進行開火車狀等不同動作進行遊戲,還引導幼兒去邀請其他老師一起遊戲。

三、結束部分:

1、小結。

2、出室律動,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郊遊》這首歌曲的前兩句與最後兩句要求用輕快、跳躍的聲音來唱,而中間則適合用優美、抒情的聲音來處理。教師可以通過示範講解引導幼兒認真傾聽,並辨別區分不同的聲音。

在活動中我一開始對於兩種不同的歌唱方式進行講解,但很快我發現孩子們並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於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種方法:為了讓幼兒理解並準確地把握,我設計這樣一幅圖:用一組小兔子的耳朵形狀表示“輕快、跳躍”,用一組柔和的波浪線表示“優美、抒情”,按節奏的形式出現。根據這幅畫,幼兒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幾句需要唱得活潑歡快,哪幾句需要唱得優美抒情。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起教師單調的講解記憶要有趣得多,並且印象更深刻。

活動中我藉助了比較形象的圖,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讓幼兒看著圖片演唱,根據圖孩子們正確的對兩種歌唱的方式進行演唱,從而突破了活動的難點。教師的範唱起到一個示範的作用,最後讓幼兒分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後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評價,讓他們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從而突破活動重點。

在這個音樂活動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我沒有在活動前考慮到活動方式的改變,而是在活動中及時調整,對教材的分析應更加透徹;還有就是在活動中的教師的語言應該更加精煉。我還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在活動中我為了讓他們更熟練的唱歌,就請他們再唱一遍,而我的語言組織也不夠精練,所以孩子們就感覺不是很有趣,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多想辦法,讓自己的每個教學環節都進行得更自然更有趣,讓孩子不知不覺輕鬆的遊戲中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