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通用10篇)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通用10篇)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摸、捏、聞、聽、做,豐富對泥巴的感知,瞭解泥巴的可塑性。

2、通過聽說交流,豐富對泥土的聯想,建立對泥土的情感,對大自然的熱愛。

3、通過玩泥巴,刺激泥塑慾望,鍛鍊動手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讓學生感受、瞭解,並初步認識體驗泥巴的特性,感受捏泥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2、教學難點:如何把作品做得生動、形象、有趣,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準備:

師:泥巴、教學課件一個、泥塑工具五套(教師一套,學生每組一套)、水桶

生:圍裙、毛巾

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感知泥性

老師在你們的抽屜裡放了一樣挺好玩的東西,找一找。每人拿一塊放在桌上,看看誰先和泥巴成了好朋友。

2、體驗泥性,探究方法

(1)摸摸揉揉泥巴,用你的感覺去體驗,把你的感覺告訴同學。

(感覺:冰冰的,涼涼的,涼爽,很舒服,很柔軟。)

(水多了很沾手,水少了太硬)

班級交流對泥巴的手感,再互相說說自己的感覺。

(2)用鼻子聞一聞,體會、想像泥巴散發的氣味。(器官體驗,逐漸調動學生生活經驗和情感參與體驗)

用鼻子聞時,一定要用心去體驗。

聞聞泥巴,把聞到的氣味告訴小朋友。

班級交流:你聞到了什麼味?(泥土味、臭味、草根味、青草味、泥土的香味,還有稻香、菜香、果香味)

(3)親親泥巴,用小耳朵聽一聽,體會、想像泥巴在說什麼?親親泥巴,可以縮短學生與泥巴的距離,讓學生喜愛泥巴。(思維與想像體驗,培養學生對泥巴的情感,逐步認知泥土與人類的關係) 小組、班級交流:用小耳朵聽聽泥巴在說什麼?

a教師引導:從泥巴與水、泥巴與陶器、泥巴與植物、泥巴與環境的關係去討論、思考和體驗。

b小組討論:你聽見泥巴在說什麼。

c班級交流:我聽見泥巴說

親近泥巴,探究使泥巴聽話的方法。

玩玩泥巴,可以使用泥塑工具。你用哪些方法讓泥巴聽話,泥巴願意做我們的好朋友,你多親近親近它,讓它聽話,看誰的辦法多,先試一試再與同桌同學互相說說。

班級交流,展示讓泥巴聽話的方法:搓、揉、壓、團、沾、捏、切等方法。

3、自主選擇內容,體驗泥塑方法

(1)老師這裡有一個事先做好的小泥人,你們想知道是怎麼做出來的嗎?教師示範怎樣做泥人。除了做泥人以外,還可以做小動物,器皿都可以做。課件展示一些泥巴做出來的作品。

(2)小組討論準備做什麼作品,動手嘗試。可以獨立完成,可以小組合作。

4、展示作品,觀摩評價

告訴大家你們組的作品什麼地方最豐富,最有創意,最精彩。你認為別人作品中有什麼地方最有創意?你能給今天的泥塑課作一個小結嗎?

與同學互相觀摩討論,找出有新意的地方。

評出興趣獎,情感投入獎,合作學習獎,學習習慣獎,作品製作獎(造型獎、精美獎、創意獎)

5、課後延伸

“泥彩繪”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

今天同學們用了這麼短的時間,用一雙靈巧的小手,製作出了自己喜歡的作品。時間雖短,但收穫卻不小,老師希望同學們把今天的活動作為一個起點,以後可以利用所學到的知識和同學們結成興趣小組,在業餘時間創造主題作品來提高技能、總結一些經驗,如果有同學想在這一領域有所成就還可以通過學習、深造來繼承泥塑這一民間藝術,在這一基礎上不斷的去探索、創新,將它發揚光大,一代代傳下去。

教學反思:

泥巴對於我們農村的孩子並不陌生,是再熟悉不過的東西。我們從小和父母在田間與泥土打交道,挖泥土、捏泥巴、玩過家家,對泥土的可塑性及其用途有一些實際生活的知識。我記得我小時候就經常和門口的幾個小孩一起用水和泥巴,玩過家家,可以說泥巴至少和我有著很深厚的感情。本課採用體驗性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觸、嗅等體感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對泥巴的體驗與感悟中去,形成了學生體驗、情感投入的專注態度,促進了思維的發展。通過操作、製作而學習,貼近生活,激發他們的興趣,在“做中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的剛開始,我事先在學生的.抽屜裡放了一塊泥巴,讓學生找,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通過摸、聞、親、聽來探究泥巴的特性,特別是聽。

這個環節充分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在學生基本掌握了泥巴的特性以後,我再來讓學生利用泥巴做一件喜歡的物件,題材不限。當然,我事先肯定先示範,然後讓學生欣賞一些其他的小朋友製作的泥巴作品,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動手製作 ,最後評價作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通過激發興趣,感知泥性,體驗泥性,探究方法,欣賞作品,自由討論。動手嘗試展示作品,觀摩評價,體驗泥塑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文化的情感和弘揚民間藝術的願望,培養了他們的獨立精神和協作品質。教學本身是一個創造性的活動過程,產生優質教育的前提應該是讓教材去合理、優化地適合學生,而這中間的紐帶就是教師。新課程改革主要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學應該創造能夠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創造個性的學習環境,給學生提供展現自己以及和同伴交流的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大的空間,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而教師在研究教學的同時,也應該不斷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教材、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創造性的組織課堂教學。

《聽話的泥巴》這節課的內容安排稍覺過多,學生的激情由於時間關係沒有被充分滿足,有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沒有很好的參與進來,教師應該鼓勵創造、大膽誇張,讓學生享受創造的樂趣,快樂的投入角色。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體驗與同伴遊戲的愉悅和參加體育遊戲的快樂。

2、培養靈敏的反應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鍛鍊腿部力量。

二、活動準備:

1、塑料網袋加填充物做成的小球(數目是幼兒人數的兩倍)

2、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教師與幼兒做熱身活動:點頭、伸臂、彎腰、踢腿、跳躍等動作。

2、反應練習,聽哨聲做動作。

(二)遊戲活動:

1、遊戲:《我比球快》。

(1)幼兒聽見哨聲從起跑線往前跑,教師將球滾落在地去追幼兒。

(2)幼兒拾球投入籃子,比比誰投得準。

(3)第二種玩法:幼兒不拾球,用各種動作(走、跑、跳等)回到起跑線,以腳不能碰到球為準。

(4)遊戲玩三遍。

2、遊戲:《打老鼠》。

(1)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演老鼠;一組演小雞。

(2)哨聲響起,老鼠從始跑線跑到終止線。經過小雞面前時,小雞可用球瞄準老鼠,並將球投在老鼠身上(除臉以及有害部位)。

(3)老鼠從終止線往回跑時,小雞可再投擲。

(4)兩組互換角色,遊戲重新開始。

三、放鬆活動:

與教師一起做放鬆練習,並自由走出場地。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3

目標:

能雙手端物走過平衡木。

產生做一名送貨員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準備:

場地上畫幾條平行線(相距20—30釐米)

平衡木2———4組,紙托盤若干只,盛點心的簍子4—8個,幼兒自制糕點若干。

過程:

一、貨員鍛鍊忙。

許多商店向我們的糕點店定貨,送貨員要有很好的身體才能完成任務,所以送貨員一定要鍛鍊好自己的聲身體。

以送貨員身份進行上肢、下肢、腰部、背部等部位的動作練習。

二、過河送貨去

小河對面有許多小商店,需要各種各樣的糕點,我們得過河送貨去。

幼兒在平地上沿著平行線練習單手端盤子走。

幼兒練習在平衡木上單手端盤子走。

三、超級送貨員

幼兒分為人數相等的2—4組。聽到口令後,每組排頭的“送貨員”從起點處的簍子裡取出一塊“糕點”放在托盤中,單手托盤從平衡木上走過,將“糕點”放在終點的簍中,沿原方向跑回,將托盤給第二位幼兒,依次進行,直至最後一名幼兒送完為止。

根據幼兒完成動作的情況,再次遊戲時可適當增加難度,如雙手托盤或雙手托盤舉過頭等。

帶領幼兒做放鬆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嗅覺猜測各種食物的名稱。

2、在親子互動中體會親情的溫暖。

活動準備:

1、事先請每位幼兒的家長帶一種運動嗅覺能猜測得到的食物,如:三明治、薯條、爆米花、咖哩雞、臭豆腐、香蕉、蘋果等。

2、眼罩或矇眼的絲巾,數量與幼兒數一樣多。

活動過程:

1、請幼兒閉上眼睛仔細地聞聞媽媽精心準備的愛心餐。

2、若幼兒猜不出,家長可以喂他嚐嚐看,並提供線索讓幼兒猜謎。

——聞起來的味道是什麼?

——吃起來的味道是什麼?

——是平常你最愛吃的菜,是用雞肉做的喔......

3、摘下眼罩,請幼兒看看自己猜得對不對。

4、遊戲告一段落,請家長和幼兒一起享用愛心餐點。

課後分析:幼兒大多時只注意其他小朋友準備的餐點而導致課堂注意力不足活動延伸:日常活動當中可請幼兒聞一聞食物味道,猜測食物名稱。午餐或點心時間可一起享用這些食物。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當小特工的樂趣,激發幼兒樂意挑戰的情感。

2、探索過障礙物的多種方法,學會匍匐爬行。

3、能用不同方式,動作協調地過障礙物。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重點:學會匍匐爬行。

難點:探索通過低障礙物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瞭解特工隊的生活

2、場景佈置:

(1)封鎖線:

①適宜跨越通過的封鎖線;

②適宜鑽通過的封鎖線;

③適宜匍匐爬行的封鎖線

(2)飛簷走壁(架梯)

(3)戰壕(沙袋,子彈箱設定的戰壕)

3、紅旗,口哨,

4、音樂:《一二三四歌》《BGM》《打靶歸來》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激發當小特工的情感

1、(口哨)音樂熱身,表演《一二三四歌》。

口號:我是特工,我有本領;我是特工,能打勝仗。

2、激發情感,接受任務。

師:小特工,在哪裡?

能打勝仗嗎嗎?能。

剛剛,接到一個緊急任務,前方來了一批敵人,需要我們去消滅。只有練好過封鎖線的本領,才能消滅敵人。我們一定要想辦法越過封鎖線,但不能碰響警報鈴鐺。

二、自主探索,小特工們過封鎖線

1、自主探索通過三種高低不同封鎖線的方法師:我們先看看這三組封鎖線高低一樣嗎?

師:自己選擇一組封鎖線,想一想,去試一試,怎樣的方法才能安全通過,不碰響警報鈴鐺。

2、分享交流,嘗試用跨跳、鑽、匍匐爬行等方法通過封鎖線。

①(口哨集合)師:剛才有許多小特工想辦法安全通過了封鎖線,但也有特工碰響了警報,誰來試一試這組封鎖線怎樣安全通過?

他是單腳跨過去的,還有雙腳跳過去的。這兩種方法都很好,我們一起試一試。

②師:通過這組封鎖線用什麼方法?誰來試一試?

他用的什麼方法?(鑽)咦?他們方法不一樣呢!他是單腳彎腰鑽過去,他是雙手撐地鑽過去。來,我們一起試一試。

③師:看看這組封鎖線有什麼特點?你們剛才用什麼方法通過的?(爬)請兩個小特工試一下?

警報響了,師:咦?他哪兒把警報碰響了?(xx)怎樣爬,xx才不會碰響警報?

順利通過了,師:哇!他順利通過了!我們仔細看看他爬的時候肚子,胸,膝蓋是怎樣的?

3、鞏固練習,用匍匐前進的方法通過低封鎖線。

(1)學習匍匐爬行的技巧(口哨集合,走到旁邊)師:看來,通過這組封鎖線用爬行比較合適,但在爬行時一定要注意,胸,肚子,膝蓋要緊貼地面。我們先到草地上練習一下吧。

(2)練習過低封鎖線師:我們已經學會了匍匐爬行,現在我們去過封鎖線試試

三、綜合遊戲:小特工演練

1、熟悉訓練基地:說說你想怎樣通過?

飛簷走壁——戰壕——草地——封鎖線(口哨集合)小特工們,我們練好了過封鎖線的本領,現在要集中演習,來,看看演習場地。

走到飛簷走壁處,師:這飛簷走壁可以怎樣過去呢?說的好,可以爬過去,可以滑過去。

戰壕處,師:再來到戰壕,怎樣通過呢?(幼兒試著一起通過,老師可以釋放不一樣的方法,可以蹲下來躲避子彈。)最後通過封鎖線。

2、綜合練習:攀爬、跨跳、匍匐爬行(口哨)演習開始。

教師注意觀察,重點指導幼兒選擇合適位置成功過線,及時鼓勵幼兒挑戰自我勇氣,並進行適當點撥)

3、攻打敵人(口哨)

師:我宣佈,演習成功。小特工們非常勇敢,現在,準備執行任務,去消滅敵人,我們先通過演習基地到達前線,找到祕密武器來攻打敵人。(吹口哨)執行任務。(小特工特工演習場地後,在城堡裡找到槍,與敵人對打,直到把敵人消滅)

四、整理放鬆,小特工回營

1、分享喜悅,整理放鬆。

師:(吹口哨)我們勝利啦!

2、隨《打靶歸來》音樂,勝利歸營。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常見的運動專案,知道運動能鍛鍊身體。

2、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經驗準備:活動前經常關注一些常見的運動專案。

物質準備:

1、戶外場地,有各種小型運動專案及其運動員代表的圖片、照片。

2、幼兒收集各種運動專案及其運動員代表的圖片、照片。

3、非競技運動專案的錄影,統計表、筆。

活動重點:知道一些常見的運動專案,會簡單的介紹。

活動過程:

一、我知道的運動員。

1、幼兒介紹自己知道的運動員,展示自己收集的相關圖片、照片。

2、鼓勵幼兒用較連貫的語言,清楚地介紹這些運動員在進行的運動專案,如:這是自行車運動員,他們每天練習騎自行車,想讓自己騎得快一些。

3、引導將幼兒收集的圖片展示在展示板上,請幼兒在活動結束後與同伴繼續交流。

二、他們也在運動。

1、出示幼兒沒有談到的其他運動專案的圖片,請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圖片上的人在幹什麼。

2、播放一些非競技運動專案的錄象,如放風箏、打太極拳、跳傘、舞劍、水上芭蕾等,使幼兒瞭解有很多運動專案都能鍛鍊身體。

三、我們來做運動員

1、幼兒自由到戶外場地上作準備運動。

2、教師介紹場地上的運動專案,引導幼兒說說這些運動器械的名字

3、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專案運動。

4、集中: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進行了什麼運動,教師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在統計表上,並用豎線記錄參加各項運動的人數。

5、帶領幼兒觀看記錄表,數一數,大家一共鍛鍊了哪些專案,哪些運動參加人數最多,哪些專案,哪頂運動參加人數最少。

反思:活動中孩子們能大膽得參與各項運動專案進行比賽,非常開心。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獨立自主、耐心專著的良好品質。

2、培養幼兒的彈跳力、體耐力、靈巧性、協調性、距離感和方向感

活動準備:

呼啦圈4個,音樂

活動過程:

1、引導部分:

(1)師生問好

(2)營造氛圍

引導:

小朋友還記不記得小青蛙的遊戲?小朋友知不知道小青蛙最怕什麼?引出蛇來!

遊戲一:《青蛙賽跑》方法:小朋友呈四路縱隊遊戲,以青蛙跳為比賽形式,比比看哪隻小青蛙是跳的最快的,是最棒的!比賽以四人一組進行。距離8——10米左右。

遊戲二:《勇敢小青蛙》小朋友繼續以四路縱隊遊戲,每四人一組。(在對面8——10米處放個呼啦圈)

方法:小青蛙比賽吃蟲子,大青蛙說1小青蛙就往前跳一下,數2就跳兩下,以此類推。小青蛙聽大青蛙口令吃蟲子,聽到大青蛙說“蛇來了”小青蛙就迅速回到點上。比比看哪個小青蛙最先回到點上。(亂集團遊戲請注意幼兒安全)

(遊戲三):小動物找家:每一組代表一種動物,前方放四個呼啦圈,每個呼啦圈代表一種動物的家,當老師說到什麼動物的時候,該動物就用動物的方式跳到它的家裡。

結束部分:

(1)放鬆:跟著音樂做舒緩的動作

(2)師生再見

課後反思:本次教學活動設計的目的是培養幼兒獨立自主、耐心專著的良好品質和培養幼兒的彈跳力、體耐力、靈巧性、協調性、距離感和方向感。在這次遊戲活動中孩子們興趣很高,充滿積極性。活動引導部分進行熱身練習,在這一環節中為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孩子們平時都喜歡蹦蹦跳跳,而學青蛙跳這個本領增加了孩子們的新鮮感,本次活動既有遊戲又融入了競賽的成分,所以孩子們的熱情很高漲。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聽訊號進行前後、左右的運動,提高身體協調性。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廣告橫幅、藍色浴巾各一條。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原地踏步走。

2、快慢交替原地踏步走。

3、手臂活動。

4、腿部活動。

二、遊戲:飛龍乘雲。

1、出示橫幅,吸引幼兒興趣。

2、講解遊戲要求:站在紅佈下面,根據紅布的位置,調整自己的位置。

3、幼兒遊戲,教師指導,提出注意事項。

4、拓展遊戲:雙手抓住布的兩邊,將布拉直。

5、放鬆活動。

三、遊戲:同舟共濟。

1、談話匯入:划龍舟。

2、自由探索:

(1)如何能和同伴一起坐到“船”上?

(2)遇見有浪打過來,身體會怎麼樣?

3、模仿划龍舟,聽口令進行前後左右的運動。

4、根據訊號進行前後左右的運動。

四、放鬆活動:齊心協力。

1、幼兒講紅布抓在胸前站成一排。

2、講解要求:請幼兒做和教師相反的動作。

3、聽口令進行放鬆活動。

4、結束。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9

目標

1、激發幼兒積極嘗試活動的興趣和信心。

2、發展幼兒上下肢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3、培養幼兒不怕困難的品質。

準備

墊子(席子)、平衡板、硬紙板剪成的一些“大石頭”,弓形門、蘑菇圖片若干份、幾個小籃子等。

過程

1、啟發教師當兔媽媽,幼兒當小兔子。告訴幼兒:兔媽媽要帶小兔子去大森林裡採蘑菇。可是,路上要爬山、過河、鑽山洞庭湖,很不容易。哪些小兔子不怕困難,願意和兔媽媽一起去採蘑菇?

2、練習本領兔媽媽提問,幼兒回答並試著練習。

①“遇到小山怎麼辦?”

“爬過去。”

讓小兔子在墊子和席子上練習爬行動作。

②“遇到小河怎麼辦?”

“從小橋上走過去。”

“捲起褲腿趟過小河。”

小朋友小心翼翼地過“小橋(平衡板)”,捲起褲腿中趟過小河的動作(在“大石頭”上跨跳)。

③“遇到小山洞怎麼辦?”

“鑽過去。”

教給幼兒緊縮身體,變得小小的,從弓形門下鑽過。

3、採蘑菇鼓勵幼兒跟“兔媽媽”一起去採蘑菇。要求幼兒一個接一個、不擁有擠地“爬山”“過河”“鑽山洞”“採蘑菇”。除此之外,還要求幼兒在採蘑菇的路上,要像小兔子一樣雙腳連續前跳。

4、把採到的蘑菇放進幾隻籃子裡,請幾隻小兔子幫兔媽媽拿著。全體從原路返回。

建議

1、事先佈置好“山洞”“山”“小河”,有關的活動器械要有目的有秩序地擺放好,根據場地情況靈活安排。

2、有條件的話,可讓每個幼兒戴上小兔子頭飾;增設一些活動器材和內容。

3、活動結束,及時讓幼兒把手洗乾淨。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主動參加體育活動,體驗運動帶來的樂趣。

2、學習肩上揮臂投遠,在投遠時能揮臂甩腕。

3、能友好遊戲,不互相沖撞,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6幼兒用多種方法玩流星球。

2、物質準備:紅色、藍色流星球若干(紅色、藍色靶心與活動人數相等),錄音機、磁帶。

3、場地準備:如圖。

活動重點:

通過探索遊戲,引導幼兒學習肩上揮臂投遠。

活動難點:

幼兒在投擲時,能轉身、揮臂、甩腕。

活動過程:

一、教師與幼兒一起聽音樂做準備活動。

二、教師引導幼兒學習肩上揮臂投遠的基本動作。

1、幼兒自主體驗肩上揮臂投遠的方法。

2、引導幼兒說出肩上揮臂投遠的動作要領。

3、教師與幼兒進一步全面歸納出投擲方法:預備時要轉身,身體後傾,一腳前一腳後,右手舉球在肩上,揮臂、甩腕向上投出。

4、幼兒練習。

三、通過遊戲“星球大戰”,引導幼兒複習鞏固投遠的動作要領。

1、教師觀察幼兒投擲情況,進一步發現問題,提出要求,強調動作要領:揮臂、甩腕。

2、教師根據幼兒活動的情況提出新的遊戲玩法,增加奔跑遊戲設計環節,加大運動量。

四、放鬆活動:“流星球歸隊”。

教師指導喲而整理自己隊相應顏色的球。

隨音樂放鬆:引導幼兒用流星球拍打身體不同部位,進行放鬆。

活動評價:

活動中,幼兒對投遠的動作要領進行了學習,大部分幼兒能基本掌握肩上投遠的要領。由於重點強調了揮臂甩腕的動作,因此在遊戲中,幼兒對這個動作得到進一步掌握,幼兒的投擲距離和投準程度有了很大進步。

幼兒對活動很感興趣,能積極地參與遊戲,探索流星球的玩法。有的幼兒在練習時還互相比賽,看誰投得更遠。在玩遊戲中,幼兒能進入情境,將球投到對方的區域。

在進行動作練習時,幼兒自己投擲完,用粉筆進行記錄,不太恰當,幼兒不能直觀地進行對比。應該由教師事先畫好不同距離的線,幼兒進行投擲,這樣幼兒能直觀地看到自己的投擲距離,並進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