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七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七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瞭解動物有各種保護自己的辦法。

活動準備:各種動物的圖片、教學掛圖《動物》。

活動過程:

1、動物的衣裳:

(1)、出示蝴蝶、青蛙、駱駝、白熊。討論:

——“為什麼它們穿不同顏色的衣裳?”

(2)、出示烏龜、刺蝟、魚、鳥的圖片。討論:

——“為什麼它們穿不同樣子的衣裳?”(硬殼、刺、羽毛軟、暖、輕)

2、動物的武器:

(1)、出示貓的圖片,討論:

——“貓是怎麼保護自己的?”“還有哪些動物保護自己的辦法和貓一樣的?”

(2)、出示牛的圖片,討論:

——“牛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哪些動物保護自己的辦法和牛是一樣的?”

(3)、出示蜜蜂圖片,討論:

——“為什麼蜜蜂有刺,它有什麼用?”

3、其他動物保護自己的辦法:

——“還有哪些動物是怎麼保護自己的?”

鼓勵幼兒觀察與發現周圍動物保護自己的辦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初步萌發感激他人的情感。

發現自己在這一年中的進步,感受周圍人對自己的幫助和照顧。

為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懂得感謝幫助自己的人,樂意用多種方式表達感恩之情。

活動準備

特殊的禮物》對話音訊及圖片;“感謝”組圖;《感謝》歌曲視訊。

活動過程

播放對話音訊及圖片《特殊的禮物》,鼓勵幼兒說說過去一年自己的進步。

1、播放對話音訊及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快過年了,爸爸給熊貓奇奇和熊貓妙妙都準備了一份禮物,我們一起看看是什麼吧!

——奇奇和妙妙收到了什麼禮物?(帶扣子的襯衣和繫帶的鞋子)

——為什麼爸爸會送這樣的禮物呢?

小結:原來在過去的一年,奇奇學會了自己係扣子,妙妙學會了自己繫鞋帶,為了鼓勵他們的進步,爸爸給他們送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2、師幼談話,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進步。

——過去一年你學會了什麼本領?有哪些進步?

——大家看到你的進步,是怎樣誇讚你的?

——看到自己長高了、懂事了,還學會了新本領,你有什麼感覺?

小結:在過去的一年,小朋友們學會了很多本領,在各方面都收穫了進步,老師為你們感到十分高興。

出示組圖“感謝”,引導幼兒感受周圍人對自己的幫助和照顧。

1、出示組圖“感謝—親近之人”,引導幼兒感受親近之人對自己的幫助和照顧。

——在過去的一年裡,奇奇和妙妙有很多進步,也學會了很多本領,都有誰幫助他們呢?

——你是怎樣學會本領的?在這個過程中,家人、老師和好朋友都給你怎樣的幫助?

——得到這麼多的關心和幫助,你有什麼感覺?

小結:在過去的一年,我們獲得了進步,也收穫了成長,這都離不開家人、老師和好朋友的關心與愛護。

2、出示組圖“感謝—周圍的人”,引導幼兒感受其他人對自己的幫助和照顧。

——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人在悄悄幫助著我們?

——你還收到誰的幫助?他/她為你做了什麼?

小結:環衛工人給我們帶來整潔乾淨的街道;交通警察保護我們通行的安全;醫生和護士幫助我們恢復身體的健康……在這麼多人默默的幫助和照顧下,我們在這一年才能平安、快樂地生活。

播放歌曲視訊《感謝》,引導幼兒懂得感恩,大膽表達自己的感謝。

1、播放歌曲視訊,引導幼兒懂得感恩。

——在過去一年,我們得到很多人的關心和照顧,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感謝他們)

——聽歌並思考:你要感謝誰?你要怎樣感謝他?

2、師幼談話,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謝。

——歌曲聽完了,你想感謝誰?為什麼?

——我們有這麼多需要感謝的人,你想怎樣感謝他們呢?

——試著按照“我想感謝XX,因為他/她……,我想……表達我的感謝”的句式完整地說一說。(我想感謝我的媽媽,因為她照顧我很辛苦,我想抱抱她表達我的感謝)

小結:在過去這一年,我們的進步和成長離不開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要懂得感恩。一句“謝謝你”、一個擁抱、一張卡片……都能表達我們的感謝。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畫紙、畫筆、剪刀、膠水等材料,鼓勵幼兒製作感恩卡片,贈送給要感謝的人。

家園共育

請家長共同配合,在生活中適時製造機會向幼兒表達自己的謝意,引導幼兒從中感受自己的成長與進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初步認識各種各樣的橋,講述橋樑的名稱,感知橋的形狀及組成,瞭解橋的發展史。

2、 通過閱讀幼兒用書,認識各種各樣的橋樑,初步感知橋樑的建築結構,知道橋的作用。

3、 對橋樑感興趣,積極參與橋的話題討論。

4、 使幼兒對探索橋感興趣。

5、 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 家長帶領幼兒參觀附近的橋樑。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自由討論,回憶自己見過的橋樑。

教師:你們與爸爸媽媽外出遊玩時見過橋嗎?在哪裡見到的?你們見到的橋時什麼樣的?幼兒與同伴交流,再在集體中交流。

2、 開啟幼兒用書,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認識各種各樣的橋。

教師:這是什麼橋?你指導它叫什麼名字嗎?它是什麼形狀的?它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帶領幼兒逐頁觀察頁面,感知不同結構特點的橋樑。引導幼兒認識獨木橋、木橋、鐵索橋、拱橋、公路橋、鐵路橋、鋼架橋、斜拉橋、立交橋等。

向幼兒介紹中外比較著名的橋樑,例如:倫敦橋、美國金門大橋、中國江陰長江大橋以及日本明石海峽橋等。

3、 引導幼兒討論各種橋樑的用途。

教師:我們知道了橋有各種各樣的。它們有什麼一樣的地方呢?為什麼有的橋不是建在河流上,而是建在馬路上?為什麼有的橋很大、很長,有的橋卻很小呢?

幼兒討論,說出自己的發現和認識。

4、 教師講述橋的發展史。

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來各種各樣的橋,我們古代的勞動人民依靠自己的聰明和才智設計製造了各種橋樑,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設計師和工人又設計造出了各種各樣的現代橋樑,你喜歡哪一種橋樑?你覺得哪一種橋樑造的好,為什麼?

幼兒觀察幼兒用書,擴大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的經驗。

活動反思

幼兒受生活經驗的限制,對橋瞭解較少,影響了幼兒創造。需要在課前多做一些準備,讓幼兒在生活中注意觀察瞭解橋的外形和用途,使經驗更豐富些,這樣幼兒才能更好的發散思維,進行創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讓幼兒知道物體振動產生聲音,瞭解聲音的特性,引起幼兒的興趣。

2、讓幼兒知道噪音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教會幼兒養成不大聲喊叫的習慣。

3、豐富詞:振動、噪音。

活動準備:

1、鼓,鼓槌,紙折的青蛙一隻。

2、各種操作器具:響筒、糖紙、撥絃、小鈴、水杯、響板各6份。

3、時鐘1只,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感知聲音的產生

(一)出示青蛙和鼓,讓幼兒感知聲音的振動。

1、出示青蛙和鼓

師:這是什麼?(青蛙)

誰能讓青蛙在鼓面上跳舞?(敲擊鼓面)

2、幼兒討論,青蛙為什麼會跳動?

師:請兩位小朋友上來摸一摸,鼓面有什麼變化?(振動)

3、知道振動能產生聲音。

鼓面振動還聽到了什麼?(聲音)

現在呢?振動停止,聲音也就停止了。(豐富詞:振動)

(二)幼兒介紹自己,並用手摸摸頸部喉嚨處,體驗發聲時聲帶也在振動。

師:鼓面振動能發出聲音,人的聲音是怎麼發出來的,讓我們摸一摸自己的喉嚨。

當我們不發出聲音時,喉嚨怎麼樣?

現在請你們介紹一下自己,這時你發現有什麼不同?

(三)通過操作,讓幼兒感知聲音的產生(分6組)

1、我這裡有許多東西,你們能讓它們發出聲音嗎?我們去試一試吧!(6種顏色為6組)

2、從小組的形式回答

師:剛才你們都試過了,現在,每組派一位代表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讓這些東西發出聲音的?(。。。。。。)

二、感知聲音的特性

1、讓幼兒知道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

(1)請1——2位幼兒上來敲擊樂器(響板和小鈴)

師:現在,我想和小朋友玩一個遊戲,請一位小朋友上來做動作,請你們猜一猜他在幹什麼?

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那響板、小鈴的聲音是通過什麼傳到你們的耳朵裡的.?(空氣)

2、感知聲音的大小

(1)教師擊鼓,你們聽到鼓聲了嗎?

(2)教師拿出一隻時鐘,請幼兒聽一聽(不讓幼兒看到)

師:現在你們聽到什麼聲音?(有:你聽到什麼樣的聲音)

拿時鐘請每一位幼兒聽一聽

(3)教師小結:

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沒有空氣,我們就聽不到別處的聲音,聲音大,傳播得遠;聲音小,傳播得近。

三、知道噪音對人體有害,教會幼兒保護嗓子

1、請幼兒說一說在生活中你還聽到哪些聲音?喜歡聽什麼聲音?

2、放錄音

師:錄音中的聲音你喜歡聽嗎?為什麼?這些令人感到難聽的是噪音。

3、小結:

在生活中,有的聲音優美動聽,使人感到舒服,而噪音會損害人的健康,在平時,我們不能大聲說話,要保護好自己的嗓子。

四、聲音的儲存

師:春天是美好的季節,讓我們一起來歡慶一下吧!

現在請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樣東西,合著春天的音樂,發出美妙的聲音吧!

1、幼兒在老師的哼唱中伴奏

2、讓我們把這些美妙的聲音用錄音機錄下來吧!(教師指揮。。。)

五、結束部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看、聽、說上與節奏建立一種感官的聯絡,能將動作、圖形、語音三種總譜熟悉的結合。

2、幼兒學看指揮,能跟著老師的指令和音樂分聲部表演及演奏樂器,理解節奏。

3、鼓勵幼兒大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體驗其中的樂趣。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在看、聽、說上建立一種感官上的聯絡,能將三種總譜。

熟悉的結合

活動難點:理解節奏、能跟著節奏與看教師的指揮,分聲部表演及演奏樂器。

活動準備

1、圖形總譜,準備好的音樂《土耳其進行曲》

2、易拉罐、快板,石頭等樂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境匯入,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再過幾天,森林裡面就要舉行音樂會大賽了,動物們都準備好了自己的參賽作品去參加比賽,我們也去參加吧!可是我們都沒有準備,怎麼辦呢?別急,請看,老師今天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一首好聽的樂曲,我把它畫成了圖譜,我們一起來把它用樂器演奏出來最後去參加音樂會大賽吧!二、基本部分

二、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來練習節奏

1、引導幼兒熟悉圖譜

(師:看,老師請來了小魚來跳舞加入我們的隊伍,和我們一起演奏,我們來看看它是怎樣跳舞的?---小魚們排成了一排,遊遊遊遊,圍成圓圈轉轉轉,小魚,小魚,遊遊遊遊,轉圈圈,一直這樣在水裡跳舞。啊,原來他們是這樣跳舞的,我們一起來給小魚配配音。)

(1)教師富有節奏的念語音總譜

(2)教師再一次富有節奏的念圖形總譜

(3)教師與幼兒一起有節奏的看著圖譜念語音總譜(節奏練習)

(4)教師與幼兒再一次用語音總譜進行節奏練習

三、教師與幼兒用語言、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對樂曲進行再次欣賞

(1)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表現節奏

(2)教師與幼兒再一次用身體表現節奏,鞏固練習

(3)教師引導幼兒將語言動作結合起來表現節奏

(4)教師再一次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表現節奏

(5)教師第三次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表現節奏,使幼兒熟練得掌握

(6)教師與幼兒一起伴隨著音樂,將語言、動作合起來練習節奏

(7)教師與幼兒再一次合著音樂練習節奏

四、組織幼兒進行樂器演奏,正確使用樂器,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進行樂器演奏

(1) 教師介紹樂器,並引導幼兒正確使用樂器

(2) 教師和幼兒討論配齊,幼兒能大膽地嘗試各種樂器進行節奏練習並嘗試

(3) 幼兒看老師的指揮,徒手假設演奏樂器(不合音樂)

(4) 幼兒看老師的指揮,用樂器跟著指揮演奏(不合音樂)

(5) 幼兒用樂器,並看著老師的指揮合著音樂演奏

(6) 幼兒再一次用樂器,合著音樂與看教師的指揮來演奏,鞏固練習

五、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自然而然的結束本次活動。

好,小朋友們表現的非常的棒!今天我們都成了能幹的演奏家了。你們玩得開心嘛?那音樂會比賽的時候,我們就帶著今天的音樂演奏去參加比賽,爭取拿第一!小朋友們有沒有信心?(教師自然而然的結束活動)

六、延伸活動

師:我們現在都熟悉音樂了,那我們就去我們的操場上,合著音樂也學一學小魚跳舞吧!(教師帶領幼兒在操場上合著音樂做做律動及創編舞蹈動作)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的需要為主導,以一定的情境貫穿整個活動,以教師和幼兒的互動為整個活動的支撐。快樂地、完整地開展了本次活動。在活動的設計和構思上,依據綱要中藝術領域所提出的總目標,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創造的這一理念,以及豐富幼兒對音樂的認知審美感,來開展了本次活動。上完此活動,感悟如下:

(1)活動中我應該尊重幼兒的個性,尊重、理解並接納幼兒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而不是對幼兒的問題避及不談,讓幼兒有自己充分展現自我的空間。整個活動,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打擊樂器,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和想象,自主選擇樂器並嘗試。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以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合作,都使幼兒在與同伴之間,與教師之間都建立了一種團結合作的情感,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以及對節奏的掌握的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自主、全面的發展。

(2)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現有水平與經驗把握得不是很好。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活動中,教育思想直接影響制約著活動的設計及方法。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東西拿給幼兒自己創造和發揮。而不是教師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或者代替幼兒的想法。對於大班孩子的年齡發展特點,這個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加上需要運用手、眼、嘴幾種感官共同協調來完成,所以孩子們能夠完成是非常不錯的。所以,教師應對幼兒的水平與能力做一個很好的評估。教師以參加運動會會為整個活動支撐的情境,以整個情境為線索,引導幼兒自然地參與到整個活動中,促進了幼兒的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培養了幼兒良好的音樂素養能力。最大限度的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觀察中對南瓜的認識。

2、從南瓜顏色以及形態清楚的分清南瓜。

活動準備:

1、南瓜餅一份。

2、一個大南瓜。

3、南瓜花與秧圖片。

活動過程

一、南瓜餅

1、誰認識桌上放著的好吃的啊?

2、南瓜餅好吃不好吃啊?

3、誰知道南瓜餅用什麼做的呀?

4、那你們認識南瓜不?

5、大家來認識桌上的南瓜吧。

二、觀察南瓜和圖片

1、南瓜的秧莖部細長長的,莖上有小刺,整個身體都是綠色。

2、南瓜開花大大的,有黃色的花瓣。

3、南瓜的葉和身上的顏色一樣,寬卵形葉邊有鋸齒的形狀,葉面有絨毛。

4、看南瓜的皮光滑,果長的大扁球形,面上有縱溝和隆起,像桔瓣狀。

5、南瓜的種子是白色的,長成橢圓形,能吃或入藥。

三、說南瓜

1、南瓜大家都吃過怎麼做的?

2、南瓜粥、餅、湯、燉南瓜……

3、誰知道南瓜的食用益處?

4、吃南瓜對胃好,南瓜中有鋅的成份,對我們的面板、指甲、眼睛都有益。

5、南瓜的全身都對我們身體有益,我們要多食用南瓜。

活動結束

1、搶答問題,獎勵南瓜餅。

2、在複習中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拼音這門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它將為入小學的漢字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同時也是一門比較枯燥乏味的課,幼兒學完以後掌握的怎麼樣,發音是否準確,是否掌握了拼讀方法都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們家長朋友們非常關心的一門課。所以我準備了這節拼音課拼讀遊戲課,以書寫和拼讀作為重點,讓幼兒在靈活多變的方式下學習。

教學目的:

1、引導幼兒學習聲母z的正確發音及書寫格式。

2、讓幼兒學習聲母z與單韻母組成音節的拼讀。

3、培養幼兒對拼音的學習興趣。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教學準備:

教學卡片若干、獎勵貼紙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學習聲母z的正確發音及書寫格式

2、難點:讓幼兒學習聲母z與單韻母組成音節的拼讀及培養幼兒對拼音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1、複習匯入:開火車的遊戲檢查已學過的聲母和韻母,

2、教學z的發音,認清形。

(1)教師範讀,幼兒跟讀,講解發音要領:(教師範讀、跟讀、齊讀)

(2)圖中藏著一個z,誰能找得到?誰能給z起個名?叫它"2"。口訣:像個"2"字zzz

(3)找個別幼兒領讀,教師指導。

3、引導幼兒正確學習聲母z與單韻母組成音節拼讀。

(1)用活動卡片,讓幼兒拼讀。

(2)老師領讀,幼兒同步跟讀。

4、引導幼兒正確書寫拼音聲母z

(1)老師講解,一筆寫成。認識基本筆畫:橫折橫

(2)幼兒空寫,並找個別幼兒上黑板上書寫,教師指導。

5、進行遊戲,鞏固拼讀音節。

遊戲:"摘蘋果",教師畫一棵大蘋果樹上面掛著又大又紅的"蘋果",每個蘋果上面分別寫著音節:zu、ze、za、,讀對的幼兒就獎勵他一個蘋果。目的是讓幼兒反覆練習。

教學總結:

本節課幼兒學習了聲母z的拼讀、書寫及其單韻母組成的拼讀音節。

教學反思:

今天學習的是聲母zcs, 在這堂課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較充分的發揮

課始,課件出示了色彩豔麗的畫面,小孩子很高興,興趣一下子高漲了很多。接著出示課件,把孩子帶進了一個美麗的郊外,在這個美麗的地方,孩子們看到了一個愛學習的小姐姐,看到了打滾的刺蝟,看到了吐絲的蠶寶寶,然後讓他們練習說話,“一位姐姐在寫字”“小刺蝟在草地上打滾”“蠶寶寶在吐絲”,從而匯出聲母“zcs”。很多小朋友在課前已經認識了zcs,但發音都不夠準確,我省去了教學的發音要領,我想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講,讓他們模仿或許更好一點,還有幾個小朋友總是要讀成翹舌音,還需要多示範,多指導。為了記住記形,我引導孩子編順口溜,幫助記憶。學生會編“像個小2 Z、Z、Z,刺蝟刺蝟C、C、C,寶寶吐絲 S S S……”通過兒歌,孩子可以較快的記住ZCS的字形。

當然,孩子還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需要教師時刻去引導。特別是對於比較好動(如張棟柯、趙柳影、陳劉陽等)或特別內向的學生,還需多費苦心。漢語拼音比較枯燥乏味,為了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在拼讀音節時我設定了遊戲,喚起他們學習拼音的興趣,引導他們在語言實踐中輕鬆愉快地學拼音。在拼讀zuo cuosuo的時候出現錯誤的情況比較多 ,z—u—o—zuo, 明明是平舌音,但孩子在拼讀的時候卻會出現這樣的狀況:z—u—o—zhuo,前面拼的好好的,可是最後拼出的音節卻是翹舌音了,還需要多多的強化。

當然還有一些地方需要我改進:常規培養需強化,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需要時時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導、調控。課堂上拼讀這一重點的訓練,孩子總是積極性不高,可能與學過有關。如果讓他們讀的少,總擔心他們讀不好,多了吧,又怕他們煩。不過我也想到了一個方法,我把他們分成各個學習小組,以後就讓他們在小組裡練讀,一個人讀,其他組員認真聽,找出缺點。當然這更要注重孩子傾聽的習慣的培養,我在教學中將加強這方面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