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教案8篇

【精華】幼兒園教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幼兒園教案8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我平時在與幼兒的談話交往中,發現有許多孩子都有過這樣的行為:就是故意將一句話或者一個詞說反而後與同伴哈哈大笑、樂在其中。其實在生活中酸甜苦辣樣樣都有,需要我們以寬廣平和的心態來應對。藝術活動中的幽默、誇張等手法既可以博得人們的燦爛一笑,也可以陶冶人們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我設計的本節課就是以一部幽默風趣的藝術作品為主線,讓幼兒通過聽、說、逗、看、唱等多元途徑來體驗作品所帶來的身心愉悅。在本次教學中我選擇使用了課件教學,作為一種探討及追求進步的一種教學新形勢來請各位領導和老師觀摩,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二活動目標

1、感受幽默風趣的歌詞內容,學唱歌曲及歌曲中的空拍。

2、感受《顛倒歌》所帶來的快樂,嘗試自己仿編顛倒歌的歌詞。

3、觀察、發現逗樂別人的方法,試著自己做一做。

三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

2、教師在課前將歌曲內容改編成一個小故事。

四活動過程

1、以“森林裡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幼兒注意後,講述故事。

2、請幼兒看課件圖片,結合故事來找找有哪些地方奇怪、不合理。

3、幼兒發表自己看法的同時,教師念出歌詞。

4、讓幼兒說說歌詞的可樂之處。

5、教師引出《顛倒歌》請幼兒欣賞。

6、聽音樂看課件指示跟教師一起學唱歌曲。

7、引導幼兒嘗試仿編歌詞但不作進一步學習。

8、和幼兒討論其他逗樂別人的方法。

9、請幼兒嘗試著大膽的做一個逗樂別人的動作,在歡笑聲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2

準備

1.每組一套l~5的數字卡片。讓幼兒自願結合,每組5人,要高矮不同。

2.周圍環境中有適於幼兒按大小排序的物體。每人一套l~5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小朋友排隊編號

1.排隊編號。請幼兒從矮到高排隊編號。教師交代:每組幼兒從矮到高排隊後,報數編號,每人按編號領取相應的數字卡片。幼兒分組排隊編號並互相交流,說一說:“自己這隊小朋友是怎麼排的隊?自己排在第幾?其他人排在第幾?”

2.從高到矮排隊編號,方法同上。 3.幼兒討論。教師提問:“兩次排隊有什麼不同?你都排在第幾個?為什麼?如:從矮到高排,明明排第1,從高到矮排,明明排第5。明明兩次排隊位置不同,這是為什麼?”

(二)給物品編號

1.幼兒操作 教師請每個幼兒自由選5件同一種大小不同的物品。根據教師的要求,給自己所選物品按大小進行正逆排隊編號。每次排隊後,按編號給每個物品對應一張數字卡片。

2.討論交流 教師提問: 你找的是什麼物品?它的編號是幾?排在第幾個? 你是怎麼給它們排隊編號的? 經過正逆兩次排隊,同一件物品都排在第幾?為什麼? 建議 教師可根據本班情況,讓幼兒按量的不同屬性給物品排隊編號。如找長短不同的物品,也可以找高矮、寬窄、厚薄、粗細等不同的物品,按量的差異進行正逆排序編號。

目標

啟發幼兒學習正逆排序並說出序號,體會量與序數的關係。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並能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數詞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學習按給出的序數詞找到它所表示的相應位置。

3、發展幼兒思維的邏輯判斷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在計算活動中的興趣。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森林小區圖、樓房圖、各種小動物教具若干、寫有1—5序數的“鑰匙”一套、幼兒每人一套空白卡片、一支黑色筆、一張照片卡供遊戲使用。

活動過程:

一、學習用第幾座的形式來表示五座房子的序數。

1、引出課題:告訴小朋友一個好訊息!森林裡的小動物們要搬新房子啦!它們還請小朋友們去幫忙分房子呢。看!森林小區有這麼多漂亮顏色的新房子,它們都是什麼顏色的呀?

2、彆著急,我們從左到右,一座一座的說。(綠的、紅的、藍的、黃的、還有紫色的。)

3、咦,這些小房子怎麼沒有門牌號碼呢?一會兒小動物們來了可別迷了路呀。這樣吧,我們一起動手幫它們做好釘上去,好嗎?

4、先數數一共有幾座房子,看看要做幾塊門牌。(齊數後,交待幼兒操作:數五張空白卡片,在卡片上分別寫1、2、3、4、5的數字。)

5、現在開始釘號碼。告訴我,綠色的房子排在第幾座?(第1座)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幼兒舉“1”卡,選擇一幼兒的“1”釘在房子上)

6、紫房子排在第幾座?請小朋友們好好數一數。(第5座)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舉數卡並釘在房子上)

7、黃房子排在第幾座?(第4座)------

8、紅房子在第幾座?(第2座)------

9、藍房子在第幾座?(第3座)------

二、進一步鞏固序數詞第一至第五。

1、小房子釘上了號碼,小動物們就不會迷路了。我去把它們請來,好嗎?看,誰來了呀?(小鹿、小豬、小熊、小狗、小兔)

2、一共有幾隻小動物?(數數:5只。)五座小房子正好夠住。分房子啦!快排好隊。(出示“鑰匙”)

3、小鹿排在第幾個?(第1個)(我們給它掛上第一座房子的鑰匙“1”)

4、小兔排在第幾個?(第5個)(------“5”)

5、小熊排在第幾個?(第3個)(------“3”)

6、小狗排在第幾個?(第4個)(------“4”)

7、小豬排在第幾個?(第2個)(------“2”)

8、請五位小朋友把它們送到房子前。(釘上)

小結:小鹿、小豬、小熊、小狗、小兔它們都歡歡喜喜地搬進了新家,可

高興了。它們在新房子前的綠草地上唱著歌,跳著舞,還說謝謝小朋友呢!聽:(放一小段音樂,幼兒跟唱)

三、學習根據序數詞找到相應的位置。

1、什麼聲音這麼吵呀?(出示小動物園貼圖)是小松鼠、小羊、小猴、還有小烏龜,噢,原來它們來晚了,還沒找到合適的房子呢!我們再幫它們找找還有空房子嗎?

2、(出示樓房圖)草地的後面還有一幢新樓房,看窗戶我們就知道還空著許多房間呢。數一數這是幾層樓的樓房?

3、每層樓都有幾個房間?(集體數)

4、(出示烏龜)學:我不喜歡住在樓上,每天爬上爬下的太累了,我只想住第一層,小朋友,你們能幫我找找嗎?找到了就把我的照片貼在新房的窗戶上吧。

5、(出示松鼠)說:我喜歡住得高高的,我要住第4層的最後一個房間。(找,並貼照片)

6、(出示小羊和小猴):小羊和小猴是好朋友,它們想住得近一點,有沒有兩個挨在一起的房間?在哪?

7、(找)三樓還有兩個挨在一起的空房間,數一數是第幾個房間?(從左往右數)就請小羊、小猴住這兒吧。(請兩幼兒上前貼上照片)

小結:我們今天幫了那麼多小動物的忙,你們高興嗎?小動物們都搬進了新家,我們也到森林賓館去休息一會兒好嗎?

四、學習用第幾層第幾間的形式表述物體的位置。

1、出示森林賓館圖:漂亮的森林賓館一共有1、2、3、4、5,五層樓;每層樓有1、2、3、4、5,五個房間

2、教師示範把自己的一張照片卡插在其中一個窗戶裡:我已經找到房間了,是第X層第Y間(數),我用照片做了個記號,你們知道我住哪嗎?一會兒別忘了到我房間來玩。

3、小朋友們也把自己的照片拿出來,輕輕地插進一個窗戶裡,表示你在這個房間休息。(輔助幼兒完成操作)

4、操作中請幼兒說說自己選的是第幾層第幾間,也可看一看第幾層,第幾間住的是誰?某某住在第幾層,第幾間。

5、放搖籃曲,讓幼兒休息一分鐘。

活動結束:

休息好了,森林賓館的空氣真好。時候不早了,我們該和小動物們說再見了。(再見!)

教學反思:

在活動開始時,為了讓幼兒注意力集中,所以我以走線的遊戲,把孩子們帶入了課堂上來,我神祕地說小朋友們小動物蓋新房子啦,非常的漂亮,要帶小朋友們去參觀。這下子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被我吸引住了。接著讓幼兒進入一個有趣的故事當中。我以小動物(獅子、小貓、小狗、小雞、小兔)搬新家這個遊戲帶動幼兒。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三角形組合畫不同方向的'小魚。

2、用圓形畫出大小不一的泡泡。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師範畫。

2、幼兒操作紙每人一張。

3、記號筆每人一隻,蠟筆每人一盒。

4、小魚頭飾每人1個。

重難點分析:

難點:學習用三角形畫小魚

重點:用圓形畫出大小不一的泡泡。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魚的頭飾匯入、幼兒觀察。

師:今天老師請來魚寶寶來我們班,請你們看以看,這條魚是什麼形狀組成的

二、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問

師:請小朋友看看,這幅畫裡有什麼,是什麼形狀組成的小魚。小魚吐得泡泡是什麼形狀。

師:現在老師手裡有一幅只有海藻的畫。現在我們一起來幫它們畫條魚吧!

三、教師示範

1、先畫魚的身體,魚的身體要用大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條線連線起來,然後再畫一個小的三角形做魚的尾巴,小的三角形要和魚的身體連在一起。

2、現在我們的小魚畫好,再給小魚畫些大小不一的泡泡吧。就變成了小魚吐泡泡了。

3、要求:

1)請小朋友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完成這幅畫。

2)畫好之後把記號筆放在筐裡,把蠟筆放在固定的盒子裡面。

四、幼兒與父母一起操作

教師來回巡視,並個別進行引導。

五、點評

1、幼兒作品一一貼在黑板上,請幼兒互相點評。

2、教師進行總。

教學反思:

活動以其生動活潑的內容、豐富多彩的形式吸引著幼兒的熱情參與,發展著幼兒的個性和能力。引導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從幼兒的生活與興趣出發。

總之要認真對待每一次教研活動,認真做好每一次教育活動的準備工作包括備課、教具準備等。努力學習新方法、新理念,共同提高音樂教學活動質量。共同探討好的教學方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幼兒園教案 篇5

(一)內容簡介

淘氣的小男孩去抓熊。一路上他需要不斷做決定:走哪條路,爬什麼樣的梯子,抓大熊還是小熊……可當他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發現熊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最後小男孩抓到熊了嗎?

(二)主題分析

故事中出現了許多不同的事物,在不斷選擇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在一次又一次地觀察比較,發現其相反之處。此外,每次小男孩在做決定時,都會講述自己的理由,這個過程能幫助孩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

(三)情節分析

相信小讀者們剛開啟這本圖畫書,就會被小男孩玩“抓熊”的點子所吸引。要準備什麼東西去抓熊?背重包還是輕包出門?爬高高的山坡還是低低的山坡……在觀察、比較、選擇的過程中孩子們在不斷地思考。可最後,事情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故事情節到了高潮,危險的情景迫使孩子要記得來時的路線,順利地幫助小男孩返回自己的家,這是對孩子的記憶和思維的挑戰。相信孩子們在閱讀整個故事的過程中將與故事中“淘氣男孩"一起經歷一場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的考驗。

(四)圖畫分析

一大片白白的天空,飄著幾朵藍藍的小云朵,再加上一個塗鴉似的紅太陽,幾乎是這本書的大部分背景。然而簡單的背景卻突出了故事的主角,引導孩子將視線集中在每一頁畫面的主要內容上,以便孩子觀察、比較和講述。

(五)角色分析

“抓只熊來玩玩"的點子足以體現本書主角——小男孩淘氣、可愛的性格特徵。“抓熊需要帶些什麼"、“走哪條路可以抓到熊”、“抓大熊還是抓小熊"等等疑問,每一次選擇都沒有絕對的標;隹答案,在模稜兩可的情況下,每個人的選擇都可能大相徑庭,關鍵是要有自己的理由。在和小男孩一起做決定的過程中,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分析、判斷,有了自己獨立的想法和見解。

(六)語言分析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要隨著故事情節多次做出選擇。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理由,只要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就要給予肯定。

在閱讀該圖畫書時,不僅要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同時也可通過簡短的文字內容,來提升孩子理解文字的能力,熟悉一些反義詞

活動設計:

(一)活動設計1

1、設計意圖

中班孩子的依賴性仍然很強,通常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他們會說:“我不令。”“應該怎麼做呢?”在面對選擇的時候,他們往往希望得到成人的提示,或者盲習跟從同伴的決定。而在和故事中的小男孩兒一起去抓熊的過程中,孩子們需要自己做出決定。

第一次活動的重點可放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導孩子們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比較一個場景中不同的故事,再根據自己的想法做決定,使他們更有主見。

最後,利用路線圖記憶、講述故事,也是為了幫助孩子梳理故事的情節,為第二次活動做準備。

2、活動目標

(1)觀察小男孩在抓熊路上遇到的事物,在比較中發現不同,並做出自己的選擇。

(2)大膽想象並表達,試著推理故事情節。

3、活動準備

《小男孩抓熊》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將小男孩經過的場景組合在一起,製作成一張路線圖,人手一張

4、活動過程

(1)人物介紹,引起興趣

出示小男孩的圖片:

一淘氣的小男孩突然有了一個有趣的主意。猜猜看,可能是一個什麼有趣的主意?

一小男孩打算出門去抓一隻熊玩玩,這會兒小男孩正準備東西要出發呢。

(2)理解故事,進行比較、選擇

①出示小男孩的兩隻揹包。

一出門前,小男孩卻遇到了一個難題,究竟該背哪個包出門呢?

一這兩個包有什麼不同?該背哪個包合適呢? (重的包有什麼好處?選輕的包又有什麼理由?)

一猶豫了半天,小男孩終於有了自己的決定,背上包出門了。路上,他遇到了更多問題,需要他選擇究竟該怎麼做。

②出示圖片果樹林、高低山坡、小馬和烏龜、寬窄兩條岔路、長短梯子多幅場景。

一你看到有哪些事讓小男孩為難?

一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選擇?為什麼? (引導孩子比較事物的不同,思考每一種選擇的好處和不足,介紹小男孩兒的決定)

一你記得男孩的選擇嗎? (幼兒有序地講述)

一其實,你們的選擇沒有錯,小男孩兒的選擇也有自己的道理,他順著自己選的方向一路走去,終於發現了兩個山洞。

③出示亮洞和黑洞。

一這兩個山洞有什麼不同?你覺得哪個洞裡會有熊? (可結合統計人數方法,來激發孩子共同參與的興趣和熱情。)

④出示大熊和小熊。

一這次為什麼小男孩又歪著腦袋、皺起了眉頭呢?

一你覺得應該抓大熊還是抓小熊寶寶?

(3)自由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每個幼兒一張男孩行進的路線圖。

一男孩兒一路走來,遇到了太多的難題,你記得每一次他都是怎麼選擇的?為什麼男孩兒會做這樣的選擇呢?

一這兒有一張路線圖,圈出小男孩兒的決定,再和好朋友一起講講故事。

(二)活動設計2

1、設計思路

繼第一次活動之後,孩子們對小男孩的抓熊過程已經熟悉,而故事的結尾究竟如何,這留給孩子們很大的懸念。事實上,小男孩並沒有抓到熊,故事情節在此發生了巨大轉變,第二次活動的閱讀活動將由此而展開。活動的重點在於,引導幼兒回憶小男孩出發找熊的每個場景、路線、順序,並據此找到回冢的路。

2、活動目標

(1)回憶故事,根據前半部分的故事情節,幫小男孩找到回家的路。

(2)在玩“顛倒"的遊戲中,發展幼兒的記憶、思維能力。

3、活動準備

《小男孩抓熊》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小男孩找熊路上每一場景的圖片、底板

4、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引出問題

①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激發幼兒回憶。(如幼兒有需要,可出示第一次活動時的路線圖,由幼兒講述)

一男孩要去幹什麼?他找到熊了嗎?你還記得,男孩在找熊路上的經歷嗎?

一上次故事講到小男孩終於發現了熊洞,找到了熊,他究竟會抓哪隻熊呢?

②教師續說故事。

一就在小男孩猶豫的時候,熊醒了,它們發現了小男孩,大聲地叫了起來。小男孩被嗷嗷大叫的大熊和小熊嚇得逃走了。

一不過小男孩兒想要逃回自己的家,還需要大家的幫忙。因為小男孩兒已經緊張得忘了自己來的時候經過了哪些地方,請你幫他想想回去的路該怎麼走。

(2)尋找回家的路

①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尋找並擺放場景圖片,找到小男孩兒回家的路。(提醒幼兒注意圖片擺放的順序)

②交流結果:

一小男孩回家的路線應該是什麼樣的?為什麼?

一原來,回家的路和來時的路正好順序顛倒。

③我們也來玩一個顛倒的遊戲。

(說反義詞:示範者說簡短的詞、短語,幼兒試著說反義詞;做顛倒的動作:示範者有序地做幾個不同的動作,幼兒將這些動作順序顛倒後演示出來)

(3)欣賞並講述故事的結尾

教師利用幼兒排列的圖片講述故事的後半部分。

(三)活動拓展

1、利用圖畫書中的“反義詞”,請幼兒在生活中找找相反的詞語、動作。

2、“反義詞大王”:通過幼兒收集和交流,評選出班級中的小博士——“反義詞大王”。

(四)閱讀區的活動

1、相反遊戲

說相反,畫相反,做相反。

2、顛倒棋

設計棋譜,當一方走入畫有顛倒符號的格子中,可抽一張顛倒卡,根據卡片提示來做或將卡片上的內容顛倒過來說,或將對方所做的動作顛倒順序來做。

幼兒園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進一步熟練菜刀的用法,掌握拌冷盤的基本過程,提高動手操作技能。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情境匯入、示範講解、操作展示、評價拓展讓學生具有初步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通過具體的製作過程,讓學生具有自覺採取安全、衛生防護措施的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

體驗做菜的樂趣,培養自信心,熱愛生活,熱愛勞動。養成遵守紀律、認真細心、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拌冷盤的基本過程。

難點:菜刀的正確用法和菜餚的鹹淡控制。

教學準備

1、佈置好勞技室刀具、砧板、調料、白色盤子、筷子、碗等。

2、準備好塑料臉盆、創可貼。(勞技室必備物品)

3、老師準備:黃瓜、胡蘿蔔,蒜泥,醋或白醋,香油,白糖,精鹽等。

4、學生課前洗手。學生備料自選(輔料),儘量避免雷同。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匯入課題

常言道: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蔬菜是我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餚,你們在家經常吃哪些蔬菜?那麼我們為什麼每天都要吃這些蔬菜呢?(它含有人類所需要的大量的維生素),所以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你們再瞧這些用蔬菜製作的美味(幻燈片出示冷盤拼盤)多麼誘人啊!

今天我們也來動手做一道屬於自己的美味,涼拌黃瓜。(板書課題——涼拌黃瓜)

(展示多種冷盤拼盤,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做拌冷盤的興趣)

二、製作過程

1、欣賞視訊《涼拌黃瓜》

好,下面我們請大家仔細觀看製作過程,看看誰看得仔細、記得牢?

2、同學們看仔細了嗎?我們知道做菜要講究色、香、味、形俱全,那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涼拌黃瓜的製作需要做哪些準備呢?仔細想一想。學生討論:我們需要的材料。

主料:黃瓜

調料:醋或白醋、香油、白糖、精鹽等

工具:砧板、菜刀、盤子、盆、碗、筷子、勺子

3、那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涼拌黃瓜的製作步驟是怎樣的?

播放幻燈片,學生說老師補充:

(1)洗黃瓜:將選好的黃瓜洗乾淨,可以去掉皮,也可以保留。

(2)切黃瓜:視訊上把黃瓜切成了什麼形狀?還可以切成什麼形狀?

(3)拌黃瓜:先加入適量的鹽稍微醃製一下,這樣黃瓜的口感會更香脆更入味。再將蒜拍碎,切細,做成蒜泥,倒入盤中,接著根據各人的口味加入適量的糖、香油、醋等調料攪拌均勻。

(4)裝盤:將拌好的黃瓜裝入盤中。裝盤時,可將事先準備好的輔料如:胡蘿蔔、小番茄等擺成各種漂亮的造型,這樣一道美味的涼拌黃瓜就做好了。

老師相機板書: 洗 切 拌 裝

4、學生動手做一做

在製作之前,老師提醒大家注意:

(1)製作過程中要注意安全,衛生。

(2)為你們做好的冷盤起個美名,每組選出1名同學介紹本組所拌冷盤的名稱、特點。最後我們要進行評比。

(通過示範講解、操作展示讓學生具有初步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通過具體的製作過程,讓學生具有自覺採取安全、衛生防護措施的習慣。)

三、學生操作

大家一定等不及要躍躍欲試了,下面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學生操作,老師巡迴指導(重點指導切菜的方法,老師到每組親手示範切法。指導拼盤。隨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和衛生。)學生分工合作,切過的人就動手將輔料擺盤,最後切好的人調拌,調拌好了裝盤,其他人收拾物品。

(學生按照做冷盤的基本步驟,利用自備材料,獨自或合作做一盤色、香、味、形俱佳的冷盤,併為冷盤起個美名,目的是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思維的獨創性。在合作過程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四、師生共同評價

每組選出1名學生上臺介紹本組所拌冷盤的名稱、特點。然後我們請老師品嚐,再大家集體品嚐,做出評價並評出大獎。

(通過做菜瞭解蔬菜的營養價值和功效,不但增長了知識還加強學生要多吃蔬菜有益健康的意識。可以設定各種有意義的獎項,通過獎項設定提高學生製作冷盤的積極性、鑑賞水平和審美情趣。)

五、拓展小結

1、今天,同學們初步學會了涼拌菜的基本做法,在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基礎上,做出了一盤盤色澤鮮豔、造型美觀、味道可口的涼拌黃瓜,我看大家今天品嚐冷盤的時候都感覺特別香,特別有滋味,誰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嗎?(因為這是同學們自己的勞動成果),是啊,勞動的果實最甜蜜。

(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意識和品質)。

幼兒園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在日常的生活中,當孩子們看到“毛毛蟲”的時候總是會表現出好奇、害怕等等各種各樣的反應。然而,絕大多數幼兒並不知道毛毛蟲最終會變成美麗的蝴蝶。於是我們根據活動主題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語言活動《毛毛蟲的故事》就是活動之一。我們試圖通過一個生動的小故事,幫助小班幼兒感知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過程,同時學習正確地使用量詞,使幼兒在一邊遊戲一邊講述的過程中,充分理解故事,體驗參與文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生動有趣的遊戲活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引導幼兒學說量詞:個、支、片;學說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個紅蘋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支黃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綠樹葉。

3、初步培養幼兒對文學活動的興趣,樂於參加文學活動,並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蘋果一個、香蕉二支、樹葉三片(佈置成蘋果園、香蕉園、小樹林的場景),紗巾一條。

2、幼兒已看過毛毛蟲和蝴蝶的圖片,瞭解一些簡單的知識。

3、錄音機、音樂磁帶。

4、自制故事圖書。

活動過程:

一、律動“毛毛蟲熱身操”,激發興趣。

師:“毛毛蟲們,跟著姐姐到草地上去玩好嗎?”,“讓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跳個舞吧”。(師、幼隨音樂一起做“毛毛蟲熱身操”。)

二、遊戲“毛毛蟲的故事”,幫助理解。

師:“毛毛蟲的肚子餓了,讓我們一起去找吃的東西吧。”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情境進行遊戲,邊活動邊講述,提示幼兒正確使用量詞:個、 支、片)。

1、第一天,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蘋果園裡,每條毛毛蟲吃一個蘋果。(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蘋果園”,將一個蘋果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 說:“我找到了一個紅蘋果,啊唔啊唔吃掉了。”)

2、第二天,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香蕉園裡,每條毛毛蟲吃兩支香蕉。(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香蕉園”,將二支香蕉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 說:“我找到了二支黃香蕉,啊唔啊唔吃掉了。”)

3、第三天,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小樹林裡,每條毛毛吃三片小樹葉。 (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小樹林”,將三片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 說:“我找到了三片綠樹葉,啊唔啊唔吃掉了。”)

三、結合遊戲經驗,大膽講述故事。

1、師:“毛毛蟲們你們吃飽了嗎?能告訴大家這三天你吃了些什麼嗎?” (引導幼兒自由地進行交流。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進行講述。)

2、(出示自制的圖書)師:“姐姐編了一個故事,名字就叫《毛毛蟲的故事》,寶寶 們想不想聽呀?” (引導幼兒邊看圖書畫面邊完整地聽故事,在故事的結尾部分之前插進提問:毛毛 蟲們你們吃飽了會怎麼樣呢?將來會變成什麼呀?)

3、師、幼一起完整地講述故事。

四、模仿毛毛蟲變蝴蝶,增添情趣。

1、師:“毛毛蟲們,你們累嗎?讓我們休息吧!” (幼兒自己將絲巾披在身上變成蛹,然後聽音樂慢慢變成蝴蝶飛起來。)

2、師:“蝴蝶們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做遊戲吧!” (師生聽音樂做蝴蝶飛出活動室。)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發現轉動並對身體不同部位的轉動產生興趣。

2、在試試、玩玩中積累有關轉動的經驗,體驗操作探索帶來的樂趣和成功感。

3、瞭解日常生活中轉動的運用,感受現代科技帶給人們的方便。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人體圖一張、錄音機、磁帶、記號圓點。

2、“轉轉轉”展覽會:筷子、線圈、傘、風車、牙籤、鐘錶、卷筆刀、蓋子、轉動玩具、筐子等等。

3、攝像機、電視機等。

活動過程:

(一)探索身體部位的轉動。

1、老師做轉手腕動作,幼兒初步瞭解轉動現象。

2、試一試、找一找,發現身體不同部位的轉動。

3、聽音樂做各種不同的轉動動作,激發幼兒興趣。

(二)第一次探索、操作,鼓勵幼兒想辦法轉動物體。

1、用“轉轉轉”展覽會吸引幼兒注意,引導幼兒操作、探索:用什麼方法能夠把物體轉動起來?

2、幼兒分組探索、操作,教師適時介入,觀察引導。

3、交流操作探索的結果。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引導幼兒發現轉動時的有趣現象。

1、在玩的過程中,共同探討和發現轉動時的有趣現象。

2、互相交流:你發現了什麼有趣的現象?

(四)瞭解日常生活中轉動的運用: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東西運用了轉動?它們的轉動能帶給我們什麼好處?

(五)幼兒觀看VCD,進一步感知生活中轉動的運用。

(六)延伸活動:是誰把轉動運用到生活中?培養幼兒對科學的探索興趣。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