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2、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活動準備:

手環人手一個,競賽用的物品——星星、氣球、貼紙等,活動場地佈置左右邊上掛東西。

活動過程:

一、謎語激趣。

謎語: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從早到晚不講話,寫字畫畫不離它。

二、區別自己身體的左右。

1、區別左右手。

(1)請小朋友舉起拿筆的那支手,招招手。

(2)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右手。

(3)請伸出左手搖一搖。

(4)競賽遊戲:“聽口令”。(選擇自己喜歡的手環顏色,然後找同樣顏色的隊坐下。)

A、把手環戴在右手。

遊戲規則:聽口令舉手,(遊戲中增加難度,說相反:我說左手,你舉右手等。)

B、全部都對了,得一顆星,有錯不得星。

2、區別左右腳。

(1)交流身體上除了左手、右手,還有什麼有分左和右的?

(摸摸耳朵,捂捂眼睛,踏踏腳)

(2)競賽遊戲:點鼻子。(遊戲中增加難度,說相反:我說左眼,你點右眼等。)

(3)小結:知道左和右,左手這邊是左邊,右手這邊是右邊。

三、感知左邊、右邊。

1、交流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

A、你的左邊是誰?在活動室裡你的左邊有什麼?

B、你的右邊是誰?在活動室裡你的右邊有什麼?

2、改變方位再交流左右邊有什麼?

四、總結

評出冠軍隊和亞軍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遊戲是小班幼兒最喜歡的,在遊戲中學習歌曲,易於被幼兒掌握。選擇幼兒熟悉與喜歡模仿的小動物來進行歌曲創編的嘗試,應該會讓幼兒更快掌握歌曲創編的小祕密,體驗到歌曲創編的樂趣。並且依託遊戲的方式進行歌表演,既能鞏固幼兒創編的成果,又能有一種激發幼兒創編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在學習歌曲的基礎上創編新的歌曲,體驗成功的樂趣。

2、在遊戲情境中學習歌表演,激發幼兒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的頭飾;動物卡片、食物卡片。

2、學會歌曲《誰餓了》。

活動過程:

活動環節活動內容教學設想

複習歌曲《誰餓了》引導幼兒邊唱邊做動作,表演第一段歌詞。以複習歌曲的形式引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同時也起到練聲的作用。

引導幼兒創編新的歌詞1、師:(咕嚕嚕)“小狗吃飽了,還有誰餓了?”(教師示範出示小豬、小猴)它喜歡吃什麼呢?會發出怎樣的聲音?

2、在給予提升後,帶領幼兒邊唱新歌詞,邊進行表演。

3、請幼兒說說,還有誰餓了?創編新的歌詞,並進行歌表演。創編歌詞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新的嘗試,也是這次活動的難點,在孩子們已有的經驗基礎,教師加以引導,創編出新的歌詞,對孩子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的體驗。

歌表演

1、提供各種動物頭飾,讓幼兒根據自己扮演的角色進行表演。

2、表演熟練時,教師突然唱“一隻老虎出來了……”,讓幼兒瞭解老虎會吃小動物的特點,激發幼兒參加遊戲的興趣。增加老虎的唱詞,使遊戲更加具有趣味性,提高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遊戲

1、交代遊戲規則,幼兒扮演小動物,教師扮演老虎、獅子、狼,引導幼兒玩音樂遊戲“誰餓了”。

2、幼兒更換頭飾繼續遊戲2—3遍,可以嘗試讓能力強的幼兒扮演老虎進行遊戲。在遊戲一次後講解遊戲規則,更能讓幼兒理解。

給予幼兒練習各種動物角色的機會,鞏固對新的歌詞的掌握。

5、小結教師對活動做小結,鼓勵幼兒繼續創編。活動自然結束。通過鼓勵幼兒繼續創編歌詞,讓幼兒保持學習的興趣。

發現這個內容時,我就覺得欣喜,這個活動幼兒肯定喜歡。原因有兩點:一是內容是有關小動物的,小班幼兒最喜歡模擬、扮演各種小動物了;二是創編活動富有挑戰性,幼兒又是首次嘗試,肯定會在其中體驗到樂趣。在這樣的背景下,我設計了活動方案。活動有兩教時,第一教時著重在學唱歌曲,第二教時著重在創編歌曲。兩次活動下來,我針對活動進行了反思,讓我覺得值得在今後課堂教學中注意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動有趣的教具

小班幼兒喜歡動態的、真實的教具,最好是可以直接觸控的。在本次活動中,我選擇了手偶作為引入的教具,一隻有著會張開合攏大嘴巴的狗,還有一根逼真的肉骨頭。在第一教時時,幼兒就被這隻小狗深深地吸引了。很快就學會了歌曲,並且印象深刻,為第二教時的創編做好了鋪墊。第二教時時,這隻狗的引入,讓幼兒的創編慾望一下子被激發。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培養環保意識。

2、能夠正確認讀生字,並會說話運用。

3、 認識漢字“輕輕”、“慢慢”“跑”。

教學準備:

1、兒歌漢字卡:《輕輕地》及已經學過的部分字卡。

2、小狗,小兔頭飾

 教學過程:

4、鞏固練習:

(1)今天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字寶寶,每個字寶寶都有名字,它叫什麼?(老師和幼兒共同複習一遍)我們給它們找夥伴吧,和它找一樣的小夥伴。(從詩歌中找出和字寶寶一樣的字)

(2)摸字:字寶寶都有了夥伴它們很高興,要和我們做遊戲,你們願意嗎?那我們開始吧。

(3)送字寶寶回家:字寶寶很累了,我們送他們回家好嗎?這些字寶寶很調皮,你要叫著他的名字才肯回去。(將字卡送到樂園裡)

活動結束:好了,字寶寶都回家了,我們用英語和它說再見。小朋友別忘了,要時常來看看它們,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預設目標:通過活動,引導幼兒感知音樂的“輕與快”、“輕與慢”。

活動準備:VCD“貓和老鼠”片段、課件、頭飾、玩具老鼠一隻。

活動過程:

一、 歌表演——大貓、小貓

二、 創設語言“小貓走路”情景,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音樂的“慢”和“快”。

師:小貓請坐下,(錄音機裡傳出貓叫的聲音)

“老鼠來了,聽”(放錄音)

“聽了這個音樂,你知道老鼠走得快還是走得慢?是輕還是重”?(引導幼兒說出:又輕又慢)

“對,這音樂就像小烏龜走路一樣又輕又慢,好,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學小烏龜慢慢走”(帶幼兒走一圈)

“再聽!”(放錄音)

“聽了這個音樂,你知道老鼠走得快還是走得慢?”(幼兒:快)

“對,這個音樂就象汽車那樣快,誰會學老鼠快快跑?(請2—3名幼兒表演)

好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學老鼠快快跑”(帶幼兒走一圈)

三、 拓展練習,遊戲體驗音樂的快慢。

1、模仿蝸牛走路,練習在又輕又慢的音樂下開展遊戲。“除了小烏龜走路又輕又慢,還有誰走路又輕又慢”?(幼兒:螞蟻、、、、、、、、、)

(放錄音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模仿小雞走路,提醒幼兒走得又輕又慢)

1、 模仿小雞走路,練習在又輕又快的音樂下開展遊戲。“除了小老鼠走路又輕又快還有誰走路又輕又快”?(幼兒:小雞、小鳥、、、、、、、、、、)

好,看誰能聽音樂走得又輕又快。

(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做一次小雞走路的模仿動作)

四、小結,今天,小朋友真棒,會聽音樂做又輕又慢和又輕又快的動作,現在,我們請大家玩一個貓和老鼠的遊戲,請大家扮小老鼠,我做大貓,小老鼠們聽音樂按節奏走路,音樂慢小老鼠就要走得慢,音樂快,小老鼠就是走得快,做錯,老貓會捉住你。來請小老鼠們戴上頭飾。(教師和幼兒一起遊戲)

最後教師把小老鼠們追出活動場。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在家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會自己收拾玩具、會自己穿脫衣等。

2.能理解情景表演的內容,大膽回答問題。

活動重點

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情景表演 積木一盒 手偶小兔

一、談話引起看情景劇表演的興趣

(一)出示兔寶寶。

(二)提出問題:兔寶寶不光在幼兒園乖,在家也是能幹的孩子。他怎麼能幹呢?請寶寶看一看。

二、情景表演

(一)兔寶寶搭積木,搭得高興。媽媽叫吃飯,兔寶寶"哎,我收好積木就來"。

(二)看電視,看得高興,媽媽叫睡覺,兔寶寶"好的,我明天再看"。自己脫衣睡覺。

三、根據情景提出問題

(一)兔寶寶是聽話的孩子嗎?

(二)他在家是怎樣聽媽媽話的?教師和幼兒共同扮演,重點引導幼兒進行對話的學說。

四、情境與與幼兒生活相結合

(一)寶寶在家都聽話嗎?

(二)你玩過的玩具誰來收拾?晚上睡覺要不要媽媽陪?

(三)教師小結:能幹的孩子在家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收拾玩具,睡覺也不要大人陪。學會自己穿脫衣服。

五、活動延伸

在家你還會做什麼?

設計意圖

以直觀的表演吸引幼兒的興趣

通過對話的學說強化寶寶的意識

與自身生活相結合,知道怎樣做是正確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雞蛋易碎的特點,並嘗試運用各種方法保護蛋娃娃。

2、願意在討論中認真傾聽並發表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個用熟雞蛋裝飾的蛋娃娃。

2、塑料筐兩個;大米、棉花、小包、盒子等輔助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講述: 今天是丁丁的'生日,媽媽給了她一件生日禮物,會是什麼呢?

(蛋娃娃)

丁丁可喜歡蛋娃娃了,她和蛋娃娃一起唱歌,一起遊戲。

可是一不小心,蛋娃娃“啪”的一聲掉到地上,蛋娃娃怎麼樣了?(摔破了)

丁丁傷心地哭了起來。

二、護蛋任務

1、教師:小朋友,你們能告訴老師,蛋娃娃是怎麼破了的嗎?

蛋妹妹除了碰到地上會破,還會怎麼破了呢?

我們用力攥她時會破嗎?

2、教師小結:蛋娃娃碰到地面、桌子、石頭等硬的東西上,容易破。我們用力攥她的時候也會破。

你們看丁丁哭得那麼傷心,你們想幫助她保護蛋娃娃嗎?

三、討論:護蛋方案

1、和幼兒一起討論保護蛋娃娃的方法。

誰能想想辦法,該怎麼保護蛋娃娃,不讓它破了呢?

2、引導幼兒運用一些輔助材料來保護蛋娃娃。

幫助幼兒把想出的辦法通過一些輔助材料來操作,從而驗證自己想的辦法是否可行。

3、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做法。

四、遊戲活動:護蛋行動

1、教師:小朋友真棒呀!你們想了這麼多的辦法保護蛋娃娃,蛋娃娃可高興了。

為了感謝大家,也為了試試我們是不是細心,蛋娃娃想和我們一起玩一個遊戲。

2、講解遊戲規則

幼兒以等距站成一列,按序遞接蛋娃娃,最後安全遞到筐內。

3、提醒幼兒要小心保護好蛋娃娃,對受傷的蛋娃娃可以用紗布進行包紮,讓幼兒感受關愛他人。

五、結束

教師肯定幼兒小心運蛋的行為,並告訴幼兒蛋妹妹有點累了,請小朋友輕輕把她送到床上去睡一覺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線條有裡向外運動方向及變化。

2、初步學習使用蠟筆的基本方法。

3、使用不同顏色作畫,感受色彩的美。

4、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過程:

1、出示孩子喜歡的小兔手偶,以天冷了,兔媽媽要給兔寶寶織毛線衣,兔寶寶幫媽媽繞毛線團的小故事引入活動。

評議:小兔幫媽媽繞“毛線團”的擬人化故事引入活動,因為小兔是孩子喜歡而且比較熟悉的小動物,紙偶和故事有效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幫媽媽的事情也特別容易打動孩子。

2、示範講解畫“毛線團”的基本方法。

評議:以童趣、形象、誇張的語言講解了“毛線團”由裡向外慢慢變大的方法,同時,在變換顏色時,根據個別孩子的要求,我抓住時機融入了認識紅、黃、藍、綠基本顏色的學習,還讓孩子一起數數塗畫了幾個“毛線團”,孩子們特別高興,星宇、書帆等個別孩子還提出讓老師變自己喜歡的顏色;櫻奇、炳志、藝婕等孩子看著範畫的出現還興奮地跑了上來。

3、強調和演示使用蠟筆的方法。

評議:孩子集體跟我書空練習時,一些孩子注意力開始分散了;握筆練習時,很多孩子興趣在蠟筆上,並沒有認真練習握筆。

4、繪畫“毛線團”

評議:因為是第一次學習握筆塗畫,孩子興趣都很高,拿到畫紙後,很多孩子就開始塗鴉了,並沒有按要求塗畫“毛線團”,出現這種情況後,我以小兔的口吻,讓孩子跟著我的方法塗畫,很快孩子的注意力又集中了,跟著老師的步驟,一些孩子基本掌握了塗畫“毛線團”的基本方法,還會變換顏色。

5、小結評議。

評議:因為繪畫常規習慣還沒有形成,一些孩子塗畫好後,開始離開座位,此環節並沒有很好達到相互欣賞學習的效果。

反思:

擬人化的口吻適合小班的孩子的情感需要,能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相對比較枯燥的示範講解環節,我每示範畫一個毛線球都會以小班孩子喜歡的童趣話語言激發他們的興趣,使原本活動中就不活躍的孩子也在老師和同伴的情緒帶動下,開口或拍手、跺腳起來。還有,根據幾位小朋友也提出了顏色的要求。給我極大的提示,我立即調整了原定的活動程序,把認識顏色融入孩子即時的興趣學習中,很快孩子們認識了紅、藍、綠色;接著還進行了點數練習。我們都知道善於抓住孩子興趣生成的活動最有效。活動中我迎合孩子們的興趣,把原本單純練習繪畫技能的活動,即時自然地融入了一些數學方面的學習內容。孩子們活動中的受益,讓我的教育教學理念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對於組織開展的每一個活動,活動前教師對孩子可能在活動中出現的情況做一些預測性的分析這點非常重要,還有要重視領域學習內容的整合性。這樣老師心中有數的生成的活動才真正讓孩子有所收穫,生成的活動才真正有價值。另外,對於最後的評議環節的方式,也是我一直比較棘手的問題,我會在借鑑經驗中不斷把握好這個環節的教學。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安全使用烹飪工具。

2、體驗品嚐自制食物的樂趣。

3、知道簡單的用餐禮儀。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製作三明治

活動準備

1、製作三明治的CD

2、廚師帽、圍裙、麵包片、火腿片、黃瓜片、果醬、沙拉、肉鬆、盤子、蛋糕刀。

3、輕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唱《小小廚師》並律動。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都帶著白帽子,拴著圍裙,我們現在是誰呀?小廚師們,我們一起來做美味可口的食物吧!

唱兒歌。

基礎部分:

1、討論三明治的做法

——出示三明治,念兒歌《三明治》。並討論如何製作三明治。

師:小廚師們,知道今天要做什麼美食嗎?(出示三明治)這是什麼?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兒歌《三明治》吧。怎樣製作三明治呢?

幼兒討論。

——出示CD影像,看一看三明治的製作過程。

2、製作活動

——幫助幼兒逐一認識簡單的製作材料,如麵包,火腿,果醬等。

——師示範做三明治的過程。

——請幼兒自選材料製作自己喜歡的三明治(製作前,提醒幼兒先洗手)。

結束部分

——放音樂,享用美食。

延伸部分

——注意簡單的用餐禮儀。如:坐時注意手肘,以免影響到旁人;一次咬一小口在嘴巴里;口中有東西時不要大聲說話;保持愉快的心情食物會更好吃。

教學反思

在這次活動的開始部分,我運用了一首孩子們都喜歡的兒歌《小小廚師》來做匯入,孩子們興致很高。

基礎部分時,我先讓孩子們討論三明治的製作方法。再觀看三明治。雖然孩子們對三明治的製作過程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有一點我卻疏忽了,他們對三明治不是很熟悉,而我也沒有對他們講解三明治的來歷。如果再次上這次活動我就要加上三明治的來歷。在我介紹材料時,我讓孩子們到了材料面前時才介紹,因為孩子們太小,控制力不太強,尤其在食物面前。因此,我在介紹時,有一部分孩子們的注意力根本沒在我這兒,而是盯著盤子裡的材料。有的幼兒在驚喜地交談食物,有的伸出鼻子去聞了聞味道,甚至還伸出手指頭去蘸了點果醬來嘗。於是我乾脆讓孩子們都聞一聞,嘗一嘗,並說一說。以便後來他們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來製作食物。

在製作時,最難的是讓孩子們將兩片面包邊對邊,角對角地對齊。有個別孩子可以做到。而大多數孩子不能做到,要在老師的幫助下才能完成。但我想,只要孩子們有了嘗試,多加練習,就能做到。

在享用美食時,我只讓他們自己吃自己的,但沒讓他們分享。如果再上一次,我會讓他們分享彼此的食物,懂得好東西要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