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上冊《雪地賀卡》教案

七年級上冊《雪地賀卡》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教學目標:

七年級上冊《雪地賀卡》教案

  (一)知識與能力:

1。掌握本課中的生字詞。

2。能用簡潔的語言複述故事。

  (二)過程與方法:

1。體會李小屹純真的童心,把握小說的主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家真誠,樸素的習作風格。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珍惜純真的童心,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執著。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李小屹純真的童心,把握小說的主題。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讀

1、文題理解:

文題點明瞭本文是一個跟“賀卡”有關的故事。

2、作家作品與時代背景:

鮑爾吉•原野,一位蒙古族的警察作家,與歌手騰格爾、畫家朝戈被稱為當今中國文藝界的“草原三劍客”。《雪地賀卡》可以說是頗能體現鮑爾吉•原野寫作風格的一篇小小說,表達了作者對童心的珍惜。

3、謀篇立意與層次結構:

作者記敘了一個頗耐人尋味的故事,通過一張小賀卡,表達了作者對童心的珍惜。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瀋陽雪大,為下文寫李小屹給雪人寄賀卡做鋪墊。

第二部分(第2—6段):李小屹與“雪人”互寄賀卡。

第三部分(第7—10段):故事的結局,點明全文主旨。

4、寫作特點與寫作借鑑:

(1)技法應用:用雋永的語言畫龍點睛地議論,表達自己的情感。如當“我”看到孩子給雪人的賀卡,他說:“我有點嫉妒雪人,能受到李小屹這麼懇摯的關愛。”雪人是沒有情感的,作者這樣說,正反襯了孩子純真心靈的可貴。

(2)語言欣賞:本文語言清新自然、幽默風趣,敘述中有抒情,純真和善良始終像乳汁流淌在字裡行間,給人樸素平實的感覺。

(3)寫作借鑑:把情感蘊含在敘述中。如,“我”以“雪人”的名義給李小屹回了信後,他看到“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著一個女孩,背對著我家的窗。她裝束臃腫,胳膊都放不下來了。這必是李小屹。她痴痴地站在雪人邊上,不時捧雪拍在它身上。雪人桔子皮嘴脣依然鮮豔。”這裡只有敘述,可一句“雪人桔子皮嘴脣依然鮮豔”,讓我們窺見了孩子和作者的情感,雪人的嘴脣鮮豔,孩子的童心鮮豔,作者的欣喜和熱愛流淌在字裡行間。

 (二)重難點句子

“回到家,放不下這件事,給李小屹寫了一張賀卡,以雪人的名義。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希望不至傷害孩子的感情。”

作者想保護純潔的童心,他知道作為一個孩子應該有夢,應該有對童話的神往,有對生活的某種期待,應該富有想象力,這種情感是美的。作者想延續孩子美好的想象,所以代雪人給孩子寫信。作者說“不知這樣做對不對”,是怕創造的童話境界嚇著孩子,自然孩子沒有那麼脆弱,孩子知道是一個大人在跟她對話。作者這樣做沒什麼不對。

  (三)合作探究

1、討論:文章說“李小屹是個相信神話的孩子,多麼幸福”,“一個帶有祕密的童年是多麼幸福”。神話是不現實的,為什麼相信神話以及帶有祕密的童年很幸福?

一般而言,與大人相比,兒童的心靈比較純真,情感比較真實;心理上更為好奇,更趨於趣味和幻想,思維更簡單,生活的經驗更有限。因此,兒童們往往把神話、童話,乃至夢幻當作真實,把動物、植物乃至石頭、桌椅都當作有人一樣的生命感覺,乃至“也有爸爸媽媽”;喜歡沉浸在自己所感覺的美好的趣味盎然乃至奇異的世界裡。其中自己感覺特別珍貴,或特別鄭重其事,或特別神祕的東西還往往會把它當作自己心靈王國的祕密。這些孩子氣感覺的最可貴之處就是它的純真、美好,就是他往往把大人們視為微不足道的東西看得很有興趣。隨著逐漸長大成人,現實的、理性的、功利的東西在人身上會不斷增加,在喪失孩子氣感覺的同時,往往可能也流失了一部分純真、美好和趣味。所以作者會說,相信神話、帶有祕密的童年很幸福。

事實上,一般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幸福的童年。這就是俗話說的,沒有童話的童年、沒有幻想的童年、沒有祕密的童年不是童年。這也就是文中說的“我也有過這樣的年月”。“李小屹”不過是作者塑造的有著純真美好、天真無邪的童心的一個“代表”。

2、《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也有這類“神話”和童年的“祕密”嗎?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當然也有這類的“神話”和童年的“祕密”。道理見第1小題的說明和“主編解讀參考參考”。具體例子如荷首烏根的傳說、美女蛇的故事特別是對“結末教訓”的信以為真等等,就是這類“神話”。這些“神話”以及“我”對這些“神話”的理解,還有,短短泥牆根一帶的“無限趣味”,揹著先生的那些頑皮淘氣的有趣“工作”和課堂小動作,乃至有口無心亂讀書、欣賞先生讀書的入神樣子,關於“怪哉”一事對先生背地裡的猜想、把磚頭拋到間隔的樑家等等,都可看成是童年的“我”心靈裡的“祕密”。學生的討論,不必講道理,只要舉出具體的例子即可。

3、明知是假的,“我”還鄭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張賀卡,後來卻又不回了,“我”為什麼這樣做?假設幾天以後,李小屹又給“雪人”寫了一張的賀卡,如果你是李小屹,你會寫些什麼呢?

前半部分所問,目的在讓學生更認真地閱讀、領會課文。文中在字面上已經作出了回答。理解的要點是:①“我”鄭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信,是被孩子的純潔、美好的心靈,孩子所表現出的對人的普遍的同情和關愛所感動。“我”的舉動,是對這種心靈的呵護,對這種關愛的迴應,對這種可貴情感的珍重。②後來為什麼又不回了?如果繼續這個遊戲,那就無異於真的騙了她。如果說出真相,那就破壞了她正在編織的美好的夢,中斷了她正在“上演”的動人的故事,而這,是“我”更不忍心的。所以,面對這麼一個純真的孩子,“我”只好停止這遊戲,讓李小屹在今後成長的歲月裡自已去認識吧,讓這動人的童心童真童趣延長得更久一些,讓她這幸福的童年遲一點結束吧。

後半部分的回信活動,讓學生髮揮聰明才智,各顯其能。但總的應立足於文字,扣緊李小屹的純真、美好的、相信神話的心靈特點以及當時焦急等待回答的心理特點。

 (四)作業

1、有表情地朗讀全文,背誦“我把賀卡放回去”至結尾。

2、以我的童年為題,寫一篇回憶性的文章,要寫出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