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16學弈

16學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16學弈
1.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掌握難認難寫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重點
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結合註釋理解句子的大意。
教學準備
文言文改編的動畫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匯入
1.今天我們學一篇古文,古代的文言文,和我們現在的白話文有很大的區別。現代白話文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興起的。古文與白話文有很大區別。比如這個字(板書“之”),誰能為它組詞?(光榮之家)
3.知道詞語的意思嗎?(光榮的家庭)其中的“之”字怎麼講?(當“的”講。)
4.對,當“的”講。這個“之”字是古文中常用的一個字。現在用它一般都當“的”字講;但在古文中,它卻有許多種講法。我們今天這篇課文裡,“之”字先後一共出現了六次,大致有三種講法。有時即使是同一個用法,所指的物件也不同,真的有點複雜。大家一會兒讀的時候要注意細心區分、理解。現在大家開啟課文,讀一下課題。
師:翻開後頁的註釋,看看這個“弈”字是什麼意思。(下棋)
師:“學弈”呢?(學習下圍棋)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下面大家各自讀讀課文,儘量讀通順。(學生各自朗讀課文)
2.能讀給大家聽嗎?
3.敢讀就很好!雖然有些地方讀得比較吃力,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最值得稱讚。這樣吧,跟老師一起讀。標記註釋,理解字、詞、句。給大家5分鐘時間。(生開始按要求自學課文)
4.師評價:有進步!理解了每句話的意思,同學們會讀得更好。比如,出示第一句“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這句話怎麼理解?你是怎麼弄明白的?
5.師小結方法:看註釋,逐詞翻譯,把每個詞語的意思連起來,注意把意思說通順,這樣就能理解每句話的意思。請同學們運用這個方法自學課文,把不懂的句子畫下來。
6.交流彙報。你讀懂了哪些句子的意思?哪些句子還不理解?
7.根據學情,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理解每一句話,再讓學生試著全文翻譯,把握大意。
三、再讀課文,熟讀成誦
1.讀古文講究“斷句”。原來古文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我們的課文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加上了標點。讀課文時,有標點的地方當然需要停頓,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據它的意思,那些沒有標點符號的地方,需要有停頓。這樣讀,你自己比較好理解,聽的人也容易懂。大家拿出筆來,聽我讀一遍,注意聽我讀到哪裡沒有標點卻停頓了,你就在哪裡畫一條斜線。(板書畫斜線“/”)為了大家便於聽和畫,我讀得慢一些,停頓也放長些。明白嗎?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1.下面各自按照畫出的斜線朗讀一次,停頓的地方,可以誇張些。(學生各自練習朗讀)
2.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後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著節奏晃動。(師示範)你們也試一試,看看能讀出滋味來嗎?
(學生練習)
3.大家讀得真不錯,敢站起來“晃一晃”嗎?
4.再重讀一下這一句。(示範:“為是/其智/弗若與?”)注意是問號。(多讀幾遍)
5.誰再來讀?(先後四人讀課文,師隨機指導、示範。再齊讀。)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讀課文。
二、品讀課文
1.“弈秋”是什麼意思?講詳細點。
①他的棋藝到了什麼程度?
②該怎麼讀第一句話?生試著讀。
③這句話中“者”字是什麼意思?如:作者、讀者、勝利者中的“者”呢?
④這樣看來,這個“者”字,嚴格地說應該當“……的人”來講。你看你剛才講的:作者——作文章的人,讀者——讀文章的人,勝利者——獲得勝利的人,都是“……的人”。(生答是)
2.第二個問題:作者假設弈秋幹什麼?(教兩個人下圍棋)
3.第三個問題比較難答,這兩個學生表現怎麼樣?學習的結果怎麼樣?一個一個說。
(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聽弈秋的教導,但一心以為有天鵝將至,想拉弓射箭。第二個人不如第一個人。)
同學們很會利用註釋,所以講明白了,很好。這段話你是說明白了,但聽起來有點硬邦邦的感覺。為什麼呢?因為你只是把註釋原封不動地套了進去,顯得有點死板。其實你把註釋的意思理解了,然後把它變成自己的話,很自然地講出來就行了。現在大家練習說一下,同桌的兩個人互相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4.最後一個問題:造成他們學習結果不一樣的原因是什麼?作者是怎樣分析的?先把有關的原句讀出來。大家一起讀,看你們的想法一致不一致。
生:(齊讀)“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師:誰能直接用自己的話把它解釋出來?
5.好了,這幾個問題一討論,課文內容就都明白了。誰還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三、拓展延伸
1.大家感覺到了文言文學習的滋味了嗎?其實原文前面還有一句:“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能自己理解一下嗎?
2.你們需要什麼?(註釋:數〔shù〕,技藝,技巧。)
3.出示註釋,學生自學,全班一起交流。
4.我對這句話有了一些改動,看能否懂。懂就自己給自己鼓掌。讓我們把這句話記在自己的心中。來,一起讀:專心致志,則得也!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抄寫生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