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少兒百科 > 空間望遠鏡範例

空間望遠鏡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1990年4月24日,美國“發現”號太空梭在肯尼迪航天發射中心起飛。進入規定的空間位置後,由地面控制系統發出指令,宇航員操縱一個長15米的機械手,把當今最複雜的空間望遠鏡送入離地面610公里的空中軌道。從此,作為一座宇宙天文臺-世界上第一臺大型空間望遠鏡將為人類的空間探測做出卓越貢獻。

空間望遠鏡

這臺空間望遠鏡是用著名天文學家和宇宙膨脹論學說創始人哈勃的名字來命名的,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歐洲空間局共同研製,耗資15fL美元。按計劃,它將在軌道上執行15年,並將定期地由宇航員對它進行檢查與維修,每年的維修費用約2億美元。

在美國的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專家們曾對這臺望遠鏡的探測力進行檢測,結論是它可探測到離地球約1401L光年或更遠的空間物體,相當於在華盛頓能觀察到1.6萬公里外悉尼城中的一隻螢火蟲。哈勃空間望遠鏡全長為13.4米,重約11噸,鏡筒的.直徑是4.3米主鏡直徑2.4米,副鏡直徑31釐米;採用超拋光鏡面,裝有兩架照相機、~對光學攝譜儀和高速光度計。兩架相機利用各種彩色濾光片拍攝二維的太空影象,一架是寬視場行星相機,可獲得1.1-2.7角分的寬視場影象;另一架暗目標相機用以獲取4-22角秒窄現場內的高解析度影象。兩架相機功能互補,是確定行星、彗星、星團、塵埃與氣體雲、星系和星系易團等的結構、內部組成和在不同波長上亮度的主要工具。哈勃空間望遠鏡光學攝譜儀系統中的一臺暗目標攝譜儀,對目標資訊的空間解析度高,工作範圍寬,可從紫外波段延伸到近紅外波段,但對很暗的天體的光譜解析度有限;另一臺戈達德高解析度攝譜儀,有很高的光譜解析度,但光譜範圍窄,僅工作在紫外波段,可幫助人類深化和擴充套件對宇宙的演變歷史和物理特性方面的認識,並可確定天體的化學組成、溫度、密度、轉動速度和飛向或離開地球的速度。高解析度攝譜儀將會對新、老恆星的組成進行精細測定,這將有助於研究它們的演化過程和在星體中心發生的核聚變中所產生元素的釋放。暗目標攝譜儀將用於探索某些星系中心區域發生的劇烈變化和它們與類星體的聯絡。它可看到宇宙最遠處存在的發光天體,天文學家們將用攝譜儀研究彗星從外太陽系向著太陽運動時的結構和化學變化,由此鑑別彗星核心中的原生物質。哈勃空間望遠鏡上的高速光度計可用幹精確測定天體的光度,分辨出在20秒內天體發生的亮度變化,還可對一些緻密源,如雙星系和黑洞等做出快速的光度測量,是目前“觀察”黑洞的唯一途徑。[-(@_@)-]

此外,哈勃空間望遠鏡還配備了3個精密指向感測器,以精確測定畢星團、昂星團、幾個天琴RR變星和造父變星的視差,這將導致宇宙距離尺度的決定性的修正。實踐證明,哈勃空間望遠鏡不負眾望,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不斷地為人們傳送著來自宇宙的資訊,特別是1994年對其進行成功修理後,更傳來許多鮮明圖象,如蘇梅克一列維9號彗星與木星相撞;在M87中心附近捕捉到了激烈的噴射流,並且正在以550km/s的高速運轉著;在大麥哲倫雲超新星爆發後的殘骸周圍發現了三個美麗的光環;而且還觀測到銀河系中心有一些新誕生的星等等,這些影象給了科學家們許多重要的資訊,同時也包括一些未解之迷,從影象的分析中人們或許找到了黑洞存在的有力證據,或許對天體的起源及起源地和宇宙年齡的計算有個準確的推斷。總之,空間望遠鏡的出現,就象顯微鏡給人類帶來對人體理解的革命一樣,一定會把人類開拓空間、擴充套件現野、認識宇宙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