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牛角掛書的成語故事

牛角掛書的成語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成語吧,成語在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並且每個成語都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你還記得哪些成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牛角掛書的成語故事,歡迎閱讀與收藏。

牛角掛書的成語故事

牛角掛書的成語故事

隋煬帝第一次進攻高麗,被打得大敗。一百多萬隋軍兵士,逃回來的只有二千七百人。這樣的慘敗,並沒有使這個驕橫的暴君死心。才隔一年,他又發動第二次對高麗的進攻。他親自率領大軍攻打遼東,派大臣楊玄感在後方黎陽督運糧草。

楊玄感的父親楊素,原是隋煬帝的親信,幫助煬帝奪取皇位。後來受到煬帝猜忌,鬱鬱不樂地死去。楊玄感為這個對隋煬帝早就不滿,這一回看到局勢混亂,就想利用這個時機推翻隋煬帝。

楊玄感用督運糧草的名義,徵發了年青力壯的民伕、船工八千多人,要他們運糧到遼東前線。那些年青人怨透了勞役,聽說叫他們遠離家鄉去幹苦差使,更加氣憤。

有一天,楊玄感把民伕集合在一起,說:“當今皇上不顧百姓的死活,讓成千上萬的父老兄弟死在遼東,這種情況不能再忍受下去。我也是被逼來幹這件事的。現在我決心跟大夥一起,推翻暴君。你們看怎麼樣?”

大夥兒一聽有人帶頭反對朝廷,怎麼不願意,頓時響起一片歡呼聲。

楊玄感把八千民伕編成隊伍,發給武器,準備進攻隋軍。他發現他身邊缺少一個謀士幫他出謀劃策,不禁想起了正在長安的好朋友李密。

李密的上代是北周和隋朝的貴族。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裡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

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正好宰相楊素坐著馬車在後面趕上來,看到前面有個少年在牛背上讀書,暗暗奇怪。

楊素在車上招呼說:“哪個書生,這麼用功啊?”

李密回過頭來一看,認得是宰相,慌忙跳下牛背,向楊素作了一個揖,報了自己的名字

楊素問他說:“你在看什麼?”

李密回答說:“我在讀項羽的傳記。”

楊素跟李密親切地談了一陣,覺得這個少年人很有抱負。回家以後,楊素跟他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這孩子的學識、才能,比你們幾個兄弟強得多。將來你們有什麼緊要的事,可以找他商量。”

打那以後,楊玄感就跟李密交上了朋友。

這回楊玄感要找謀士,想起他父親的叮囑,就派人到長安,把李密接到黎陽來。

李密到了黎陽,楊玄感向他請教:要推翻隋煬帝,這個仗該怎麼打法。

李密說:“要打敗官軍,有三種辦法。第一,皇上現在在遼東,我們帶兵北上,截斷昏君退路。他前有高麗,後無退路,不出十天,軍糧接濟不上,我們不用打也能取勝,這是上策。第二是向西奪取長安,抄他們的老巢。官軍如果想退軍,我們就拿關中地區做根據地,憑險堅守,這是中策。第三是就近攻東都洛陽。不過這可是一條下策。因為朝廷在東都還留著一部分守兵,不一定能很快攻得下來。”

楊玄感急於求成,聽完這三條計策,覺得前兩條都太費時間,說:“我看你說的下策,倒是個好計策。現在朝廷官員家屬,都在東都。我們攻下東都,把家屬都俘虜起來。官軍軍心動搖,保管能取勝。”

楊玄感立刻從黎陽出兵攻打東都,一路上,有許多農民踴躍參加起義軍,隊伍擴大到十萬人,接連打了幾個勝仗。隋煬帝正在帶領大軍猛攻遼陽,得到告急文書,連夜退兵,派大將宇文述等帶領大軍分路攻楊玄感。楊玄感抵擋不住,想往西退到長安去。宇文述帶兵跟蹤追擊,最後,把楊玄感的人馬圍住。楊玄感沒路可走,終於被殺。

李密從混亂中逃了出來,想偷偷地逃回長安。但是隋軍搜捕得很緊,李密還是被抓住了。

隋將派兵把李密押送到隋煬帝的行營去。半路上,李密跟十幾個犯人一商量,把他們隨身帶的錢財都送給押送的隋兵,供他們吃喝。隋兵受了他們的賄賂,喝酒作樂,防備鬆懈下來。李密他們就趁隋兵酒醉糊塗的時候,瞅個機會跳牆逃跑了。

李密脫離危險以後,想另找機會,反抗隋朝。他想找個起義軍的首領作靠山,但是有的起義軍首領看他是個文弱書生,不大重視他。李密沒辦法,只好改姓換名,東躲西藏,幾次險點兒被官府抓去。最後,他聽說東郡(今河南滑縣東)瓦崗寨有一支起義軍,兵力很強。帶頭的叫做翟讓,為人厚道,又喜歡結交英雄,就決定上東郡去投奔瓦崗軍。

牛角掛書的成語典故

李密,字玄邃,隋末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市北)人。李密少年時,曾被派到隋煬帝的宮廷中當侍衛。因為他性格靈敏好動,在值班時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認為這孩子不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垂頭喪氣,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心做一個有學問的人。

有一次,李密騎牛出門求學。途中,他把一套《漢書》掛在牛角上,從中抽出一本,騎在牛背上邊讀書邊趕路。正巧隋朝的宰相楊素坐著馬車從後面趕上來,看到前面一個少年騎在牛背上讀書,暗暗稱奇,便上前跟李密攀談,覺得這個少年不是等閒之輩。回家後,楊素對他的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這孩子的學識、才能和氣度,比你們兄弟幾個強得多。”於是,楊玄感便傾心結交了李密。

隋煬帝大業九年(613年),楊玄感看到隋朝大勢已去,便乘機起兵反隋,並請李密為他出謀劃策。但是在關鍵時候,楊玄感由於沒有采納李密的妙計,致使兵敗身亡。李密也因此被朝廷四處追殺,無處藏身,便投靠了瓦崗寨農民起義軍。後來,成為這支農民起義軍的首領,給隋朝統治者以沉重的打擊。

後來,人們以“牛角掛書”比喻勤奮好學。

成語釋義

密以薄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越國公楊素適見於道,按轡躡其後,曰:“何書生勤如此?”密識素,下拜。問所讀,曰:“《項羽傳》。”因與語,奇之。歸謂子玄感曰:“吾觀密識度,非若等輩。”玄感遂傾心結納大業九年,玄感舉兵黎陽,遣人入關迎密。

詞句解釋

密:李密,隋末參與楊玄感起兵反隋,失敗後投農民起義軍瓦崗軍,成為首領

韉:襯托馬鞍的墊子

且:表並列

適:恰逢,正趕上

帙:書套,指書卷

按轡:按捺住馬鞍

躡:追隨

因:於是,因此

奇:對……感到驚奇

識度:見識和風度

非若等輩:不同於你們這些人。若,你,你們

結:結交

納:接納

大業:隋煬帝年號

舉:起,發

關:指函谷關

遂:於是,就

語:交談

翻譯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韉騎牛,在牛角上掛一卷《漢書》,一邊走一邊看書。越國公楊素正巧在路上看見,慢慢地跟在他後面,問:“哪來的書生這般勤奮?”李密認識楊素,從牛背上下來參拜。楊素問他讀的是什麼,他回答說:“《項羽傳》。”楊素於是和他交談,覺得很驚奇。回家後對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的見識風度,不是你們這些等閒之輩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傾心結交李密 。隋煬帝九年,楊玄感在黎陽起兵,派人入函谷關迎接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