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實用的改寫古詩作文集錦9篇

實用的改寫古詩作文集錦9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94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改寫古詩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改寫古詩作文集錦9篇

改寫古詩作文 篇1

新年到了,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

新年來啦!放鞭炮啦!噼裏啪啦!真快樂啊!”小孩子們一邊笑着説,一邊爭先恐後地從門裏擠了出來,手裏還拿着幾個鞭炮。他們來到了白茫茫的雪地上,幾個小男孩膽小地説:“我們不敢點鞭炮,怕鞭炮把我們給炸着了。”這時,一個身穿紫色衣服,看起來比那幾個小男孩歲數大一些的男孩快步跑上前去,一把接過鞭炮,驕傲地説:“你們都不敢放,我來!讓你們看看我的厲害。”説完,就把鞭炮豎着放在了平整的地上,接着劃上一根火柴,最後點燃鞭炮的引線。只見他的腿一前一後蹲成了馬步,把手伸得長長的。“哧”的一聲,鞭炮被點燃了。那個大男孩立刻捂住了耳朵,後退着跑到了牆邊。其它小孩子也跟隨着大男孩來到了牆邊,捂住耳朵,生怕鞭炮那震耳欲聾的聲音嚇到自己。有一個小男孩竟然嚇得躲進了家裏,在狹窄的門縫裏觀察鞭炮的動靜。“啪——”,鞭炮炸響了。就這樣,人們在 “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送走舊的一年,迎來新的一年。

此時,大人們正一邊暢飲着屠蘇酒,一邊聊着自己過去一年的`收穫。一位老公公抹抹了嘴,説:“今年我的收成可好了。平日裏既養家禽,又種莊稼,雖然十分辛苦,不過並沒有白乾!不管怎樣,一家人在一起,豐衣足食,就很幸福了。”説完,又拿起一杯酒,“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一個小女孩跑了過來,她嚷嚷着讓爺爺給她喝一口屠蘇酒。老公公面含微笑,爽快地答應了。誰知她剛喝了一小口就皺着眉頭説:“爺爺真討厭,你説過酒不苦的,怎麼會這麼苦呀?你撒謊!”旁邊的叔叔和爺爺都大笑了起來,他們的歡笑聲迴盪在空中。

旭日的光輝普照大地。吃過飯後,家家户户都參加到了貼春聯的大隊伍中。全家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任務,媽媽在廚房裏做漿糊。漿糊做好了,家裏的“頂樑柱”——爸爸出馬了,只見他拿着凳子,來到大門前,輕輕地撕下舊春聯,又在大門上刷上漿糊。小孩子一見,趕緊遞上新春聯。爸爸就小心翼翼地貼上新春聯。看着工整、喜氣的春聯,人們的臉上漾起甜美的笑容。

新年是美好的,新年是快樂的,新年是喜氣洋洋的……讓我們一起來享受過新年的快樂吧!

改寫古詩作文 篇2

深秋的午後,一個人駕車行走在山間叢林,是最近比較喜歡做的事情。初次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朋友不多,沒有可以把酒言歡的知己,內心是孤寂的。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間,彷彿這樣才能疏解心頭的憂愁。

山間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山路綿長,山勢雖高但卻不險,最適合緩緩而上,慢慢欣賞這深秋山林美景。順着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高聳入雲的山頭,是白雲浮生的地方,雲霧繚繞,恍若人間仙境。細看之下,隱約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牆,還有茅草堆砌的.小屋,是什麼人居住在這個地方?想來這條緩而不陡的山間小路,就是那幾户人家上山下山的通道吧?

“自古逢秋悲寂寥”,尤其是登山遠望,總會有種莫名的哀愁湧上心頭。可是今日登山,卻有不同他日的美景讓人心頭一顫。那是一片深秋紅葉似火的楓林,在夕陽餘暉的照射下,光彩奪目,熠熠生輝。楓葉紅似流丹,層林盡染,真是滿山雲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豔麗呢!那寒山、石路、白雲、人家的山間美景已經讓我着迷,這紅葉似火的楓林晚景更使我的驚喜之情難以抑制。我實在無法再驅車前行一步,也顧不得天色已晚,一心只想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

秋天雖是落葉飄零,但是這一片醉人的紅色,讓我看到了象春天一樣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也讓我明白了即使此刻處於人生低谷,但是依然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做深秋的楓林。

改寫古詩作文 篇3

夜深人靜,一顆顆小星星不停地對着大地眨眼睛,一輪圓月正鑲嵌在漆黑的夜空中,顯得格外明亮。在這猶如團圓之夜下,詩人張籍獨自一人站在客樓上靜靜地賞月,旁邊沒有家人朋友陪伴,顯得那麼的孤單和寂寞。

第二天清晨,秋高氣爽,當一縷陽光照耀到客樓房頂時,張籍已經在大街上四處漫步。一陣秋風吹過,他隨手撿起散落在街上的.一片發黃的樹葉,眉頭輕皺,自言自語地沉吟着:唉!一年時間又過去了,我什麼時候才能回到故鄉,去看看我那年幼的孩子,去聽聽故鄉那熟悉牛羊的叫喚聲呢?唉!真想回到故鄉好好與家人團聚。

這時張籍似乎想到了什麼,快速回到客房,磨硯鋪紙提筆,沉思良久,寫下一封信,以表達自己濃烈的思鄉懷親之情。仔細封好信封后,他又急匆匆地趕到十里之外的熟人王先生那邊,囑咐道:王先生,請求您幫忙把這封信交到我的家人手中,我的故鄉是和州烏江。

好,沒問題,我幫你。王先生爽快答應。正當王先生欲上馬遠行時,張籍若有所思,急忙説道:等等,我想再看看信件,接着,他把家信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看了兩遍,並在上面又添了幾行字,然後從頭看起,邊看邊點頭,直到滿意為止。當他封好信封,再次把信件交到王先生手裏時,又一再叮囑,一定要把信件儘快送到家人手裏。

告辭了,望着王先生翻身上馬,漸漸遠去的身影,張籍那一顆急切的心也漸漸安定下來。

回到客房,若有所思的張籍提筆寫下了一首千古絕詩:《秋思》。

改寫古詩作文 篇4

在茫茫的原野裏,放眼一望,全部都是一些長勢茂盛的草,隨風擺動,似一位位可愛又頑皮的“小矮人”。在美麗的黃昏下,加上一顆顆頑皮的“小矮人”,再加上既動聽又悦耳的笛聲,那是多麼美妙啊!

一位小牧童在黃昏下的草地上,演奏着一首悠揚悦耳的笛聲,花們隨着動聽的笛聲,情不自禁地成為了伴舞的.美麗“小姑娘”。在這麼美的環境下,連風兒都成了伴奏聲。已是吃晚飯的時候了,牧童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美妙的地方。就在牧童離開的那一瞬間,小草們有恢復了平靜,風姑娘也走了,這裏的一切又變成了開始的平靜??

牧童吃過飯以後,拿上了笛子,又回到了剛才的地方,牧童連蓑衣也不脱,直接倒在了小草的身上,晚風呼呼吹來,在牧童的耳邊似乎用温柔的聲音説道:做個好夢!牧童睡着了,夢見了和剛才他們一起演奏的曲子。

牧童醒了,一邊笑着回憶剛才的情景,一邊又靜靜的觀賞着月夜的美景??

改寫古詩作文 篇5

隆冬時節,北風吹着口哨來了,雪花紛紛揚揚地從天上飄落下來,把大地覆蓋起來,成了一個白色的世界。樹上全是白花花的雪,樹枝上掛着尖尖的冰柱;河裏的水結成了薄冰,魚兒躲在水底。一個生氣勃勃的世界,一下子變得萬籟俱寂。

在連綿起伏的羣山中,往日嘰嘰喳喳的鳥兒聲消失了,它們有的到遙遠的南方過冬去了,有的躲在温暖的巢裏享受幸福生活,可憐的寒號鳥,三三兩兩被凍死在樹下,哪兒都沒有一隻鳥兒的蹤影。一條條山路白茫茫一片,沒有人走動留下的腳印。啊,天氣太冷了,人們躲在家裏,圍坐在爐火邊,烤火取暖,四周都看不到人影。

在寒冷的江面上,肆虐的北風橫行霸道,雪花西飛飛東飄飄,在尋找自己的天地。江上卻有一位身上披着蓑衣,頭上戴斗笠的'老頭兒,獨自坐在一隻孤單單的小船上。他砸開河上的冰,拿出魚杆,用凍僵的手掛上魚餌,拋進水中。他兩手**懷裏

,靜靜地坐在哪兒等待魚兒上鈎。

詩人柳宗元就像這個與惡劣大自然抗爭的老漁翁,在險惡社會中,始終堅持正義,不怕權貴,決心鬥爭到底!!

改寫古詩作文 篇6

夏天,楊萬里路過安仁縣,偶爾看到了有兩個孩子坐在一隻小漁船上曬太陽。

在不知不覺中,船停了,這時楊萬里可清楚了,其中有一個小孩子穿着小紅衫,另外一個小孩穿着短袖短褲。他們的`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容。

只見其中一位孩子從船中拿出了一把傘,楊萬里心想:咦,他們這是想幹什麼?現在又沒下雨,他們為什麼要撐傘呢?這真是太奇怪了,楊萬里情不自禁地上前問了問:你們這是幹什麼?現在又沒有雨,你們為什麼要撐傘呢?”哈哈哈,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們現在沒力氣搖船槳了,就用傘來借風力使船前進,嘻嘻。”小孩笑着説。

楊萬里望着他們的背影笑了,心裏不禁感歎:這兩個小孩真聰明!

改寫古詩作文 篇7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詩人辛棄疾走到了一個林子裏,看見了一座第二個茅房,前面長滿了綠茵茵的青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裏長滿了荷葉,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也爭相開放,露出了青翠欲滴的蓮蓬,這些景色即使人驚歎,又讓人舒服。就連茅房裏的一對白,發,的老夫婦,都被這景色所陶醉了,用吳音相互訴説着這,景色的美妙之處呢。

那裏的景色不光美麗,老夫婦的孩子們還非常的勤勞,你看到兒子正在豆地裏鋤草,豆大的汗珠滴了下來,可是大兒子卻顧不上擦汗,繼續認真地鋤草,不一會店裏的草都被他除光了,大兒子正在用他的'一雙巧手編織雞籠,悟一會兒,一個精緻的雞籠就變好了,小兒子是最調皮的,他下了小溪,摘下了一片綠綠的荷葉和一個綠綠的蓮蓬,正在躺在,鋪在地上的荷葉上吃蓮蓬呢?這些蓮蓬應該很美味吧,有兩隻雞在啄米,吃完了,在庭院裏悠閒的散步呢!

這麼温馨,幸福的畫面啊,怪不得許多詩人都向往田園生活呢。

改寫古詩作文 篇8

在廣闊無邊的原野上,綠茵茵的煙草,高低起伏,像是在歡快的舞蹈。一陣風吹過,原野上發出“唰唰”的聲音,這聲音是那麼悦耳,那麼動聽,彷彿一曲優美的鋼琴曲。蟋蟀“蛐蛐”地叫着,這時放牛未歸的.牧童的笛聲突然響起,就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愈來愈近,令人賞心悦目,陶醉其中,一天的疲憊沒有了,一天的煩惱也消失的無影無蹤?那笛聲時斷時續,隨風飄揚。

在晚風的伴隨下,牧童回到了家,與爸爸媽媽坐在一起,開心地吃起了豐盛的晚餐,飽飯之後,牧童來到了草原,放了一天的牛,他感到有些累了,索性連蓑衣也沒有脱去,就聽着蟋蟀與小草那優美的搖籃曲,躺在月色的露天地裏睡着了。

改寫古詩作文 篇9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火紅的太陽炙烤着大地。一陣清脆嘹亮的歌聲在樹林深處迴盪。歌聲越來越近了,只見一個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牛背山。你瞧,他頭戴着斗笠,一雙烏黑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圓嘟嘟的小臉蛋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他斜坐在黃牛背上,一邊高興地唱着歌,一邊將小腳丫歡快地擺動着,好像做了好事被大人們誇獎了。肚子圓圓的老黃牛悠閒的邁着穩重的步伐,往村子裏走去,似乎也沉浸在牧童那嘹亮的歌聲中。

牧童唱得高興,一陣清脆的蟬鳴聲從附近響起。忽然,牧童從牛背山跳了下來,停住了腳,不再唱歌了。他又慢下步子,貓着身子,仰着頭,牧童小心翼翼向蟬靠近。他原來是想捕捉樹上的`鳴叫的蟬呀!近了,又近了,只見牧童離蟬只有一步之遙。但蟬毫無發覺危險就要降臨,仍然知了,知了地叫着。這時,牧童迅速地將雙手向中間一合,蟬立刻變成了牧童的囊中之物。

牧童笑着,縱身躍上牛背,踏上了回家的路。

這一情景,剛好被清代大詩人袁牡看見了。隨口吟誦道: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