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孝優秀作文

孝優秀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75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孝優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孝優秀作文

孝優秀作文1

放學回家已經是晚上六點多鐘了,黑濛濛的天空中飄着小雪花,北風像小刀片似地刮在臉上,真痛!和媽媽有説有笑的我,忽然看到昏暗的路燈下,那個啞巴老奶奶又在垃圾桶邊翻找着東西。我的眼眶濕潤了,有東西想要落下來。天氣那麼冷,她佝僂的身子在昏暗的燈光下俯向垃圾桶,還肩挑着兩個大包。北風呼呼一吹,她頭上的白髮無助的隨風飄動,還不停的吸着鼻子。

這個啞巴老奶奶一生辛苦,獨自一人靠撿垃圾把自己的兒子撫養長大,又供他上完大學。現在他的兒子有份很好的工作,自己遷到外地居住。我一直不理解,這麼一個偉大的媽媽此時此刻應該是享受晚年的時候,怎麼還一個人默默地靠撿垃圾生活呢?他的兒子就是這樣愛自己辛苦一生的媽媽嗎?

我們從小就學習“百善孝為先”的中華傳統美德,贍養父母是每個做兒女都應該盡的'孝心。如果連自己的媽媽都照顧不好,那麼他會為社會貢獻什麼呢?那位兒子快回來照顧一下自己的老媽媽吧!不要再讓她那麼大年紀還在風雪中那樣無助的生活!

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中華民族有着千千萬萬的優良傳統,而其中有一個是最為重要的,‘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這句簡簡單單的詩句就反映出了這個優良傳統——孝順。

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給人帶來温暖;孝順是大山,給人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一筆財富。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一張名片。‘百善孝為先’這句不知流傳了多久的諺語,至今仍被人們所津津頌道。正如孟子所説的‘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充分説明了孝順的重要性。可在如今的社會有的人卻連禽獸也不如。

孝優秀作文2

今天下午,我做完作業和姐姐一起看電視,看的是生活頻道,講了一個關於“孝”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一位母親她有4個兒女,兩個女兒,兩個兒子。兒子長大了,並且都成家立業,按理説他母親可以享福了,可事實並不是這樣。一天,她大兒子想買幾隻寵物回來養養,他就在集市上走來走去,他看看那兒,看看這兒,沒有合心的寵物養。回家的路上,他看見了賣豬老闆,他就去老闆那裏買了幾隻豬回來養着,還特意給豬搭了一個豬圈。他住的房子就只有兩個卧室,他一家有三口人,再加上他母親,不可能四個人同時睡兩個牀,他打了一個壞主意,讓他的母親睡在豬圈裏。有一句俗語叫娶了媳婦忘了爹孃,這是一個冬天的下午,兒媳婦讓他母親住進豬圈裏不説,更加可恨的是還把母親橫掃在外,讓她自己孤零零的'在外面,穿着又破又爛的棉襖和棉褲,真叫人生氣。幸運的是小兒子及時發現母親讓大哥給趕出了家門,就氣沖沖的去找哥哥,哥哥還蠻不講理的説是母親先錯的,於是他們兩個開始吵架了,吵得很兇,小兒子説:“哥哥我恨你,你不應該這樣對待我們的媽媽。”哥哥回家想了想是他錯了,母親含辛茹苦得把他們拉扯大,不該讓母親住在豬圈裏,更不應該把母親給趕出了家門,他找到弟弟説:“哥哥錯了。”弟弟説:“知錯就改還是我的好哥哥,還是媽媽的好兒子。”於是哥哥把母親接回家去,好好的跟母親過日子。

小朋友們我們要孝敬父母,尊老愛幼,不要像上面的大兒子那樣,當然,他能知錯而改,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孝優秀作文3

俗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無論你在事業上取得了多麼大的成就;無論你的生活有多麼的富有;無論你有多麼大的權力……但是如果你不能做到孝敬你的父母,那麼你這一生都是失敗的。

古往今來,孝道一直被視為中華的傳統美德,不知有多少人和書中出現了它的身影:在《禮記》這樣寫道“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還有論語中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被我們尊稱為“亞聖”的孟子也説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關於孝的故事也有很多,有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鯉、恣蚊飽血、聞雷泣墓、親嘗湯藥……還有矮人孝子、棄官尋母等

雖説是“孝順”但兩者兼備者猶如鳳毛麟角。有錢的兒子們一般都很難做到“順”,因為他們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只能給父母寄上一些錢和自己給父母買的的衣服。如果父母生病,那麼在醫院走廊上穿拖鞋取藥的一定是女兒。

“孝”做起來也並非難事:在父母累時,給她捶捶背。在父母下班回來,給他端上一杯香濃的茶。在父母老時,常回家看看。在飯後幫助媽媽洗洗碗、刷刷筷子。……無論這些事情有多麼微不足道,但在父母看來這就是對他最好的.禮物。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爸爸的背駝了,臉上的皺紋又多幾道;如果有一天你會發現父母不願意再吃那些硬的食物,只喝一些稀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再也記不住家的地址時;如果……那麼就證明父母已經老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不分遠近,那些在外打工的遊子們,抽點時間,找點空閒,帶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孝優秀作文4

我們眾裏尋你,愛是唯一的指引,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那一個個穿梭在光和影之間的故事,撼動天地。

黃鳳。沉重的鐵板車,推着,推着。五百多公里,揹負着她對父親的愛,即使讓醫生束手無策的病,也無法阻擋。那是一種怎樣的堅持,瘦弱的身軀,和偌大的鐵牀,但卻什麼也阻擋不了前進的步伐。伴隨着他人的幫助,她和父親一直走下去,從六歲到十六歲,也許還會延續下去,只為創造一個奇蹟。

趙文龍。從8歲起,整整5年,為了媽媽他不吃酷愛的西瓜;為了媽媽他在醫院與家之間走了八千多公里;為了媽媽,他常到凌晨3點睡覺;為了媽媽,他上路撿塑料瓶,為了媽媽,他願付出所有,只為媽媽的微笑,一個十三多歲的孩子能如此,一切都源於他的孝。

吳林香,母親緊鎖的眉頭,總能被她逗笑。從晨光微泛到夜深人靜,她為了這個家忙碌着。母親的癌症,爺爺奶奶的衰老,父親不在身邊,她依舊努力着。媽媽最終的離去,讓她悲痛不已,望着那最後的影像,依舊為了家努力。

雖然,一節班會課只看了三個故事,但從每一位同學睫毛上的淚珠,臉頰上的淚痕我讀出了他們的感動,因為孝之美是可以撼動天地的,孝不只發生在幾個人身上,身邊的'孝心也很多,我們不一定要每天為父母洗腳,但一句問候,一杯熱茶都是一份孝心,都讓人感到欣慰。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來。觀“孝”這個字,老在上,子在下,古人造的何止是字,而是給人類定下了一個規矩,這就是孝的內涵,連孝的英文也是filialpiety也是孝順虔誠的意思,這更體現了不僅僅是國人,就是全世界都懂孝的內涵。

想想看,我們身邊是不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呢?“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永遠報答不盡,但,如何孝敬?——買房子,汽車?不,孝敬父母要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孝優秀作文5

三國時期,兵荒馬亂,人心惶惶,在那時,卻有這麼一段歷史 。

在東吳,有個叫史偉的官員,因見獄犯過於困苦,便私自放了犯人。不料卻遭彈劾,孫權下令把他立即斬首,而他的兩個兒子聯名泣血上書,願為父代死。二人的孝心感動了孫權。最終孫權下令讓史偉改姓為斯,斯偉一家流離到了諸暨。在諸暨,便有了“斯宅”這麼一個村子。

或許,很多人並不知道這段歷史,也不知道“斯宅”這個村子,但是那裏崇尚孝道之風卻代代相傳。

曾經,我看過一個紀錄片,介紹的就是斯宅這個小村子。

説起孝來,在那裏是最熟悉不過的字眼了,即使是小孩,對24孝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詳。在那裏,每個老人都能安享晚年,原因都是有子女的悉心照顧。但是,翻閲斯氏家規,裏邊並未發現有關孝敬長輩的條文。那裏的人對於孝,似乎都是不言而教,那裏的家風便是遵循孝道吧!

或許, 一個人的出生就是與父母偶遇和重逢,長大便是感情的升温,孝順父母就是情感中的蜜意。

人要學會孝順,學會了孝順,便學會了愛自己和愛他人。孝順的人,他是絕對可以和周邊的人和洽相處的`,就像在斯宅村裏的子女們。而一個不會孝順的人,他必常與人合不來,因為一個連自己的尊長都不知道愛的人,你叫他如何去愛他人?這樣一個人,沒有親情,沒有友情,沒有愛情,甚而至於沒有才情:這是一個沒有感情的人。

百善孝為先,萬事順當頭。在斯宅村,他們對孝有着樸素卻真摯的理解:聽從父母的教導。如果你細細觀察“教”這個字,你會發現,這個字裏所藴含的意思便是孝的文化。

為孝的方式有很多種,無論是物質上的孝還是精神的孝,但我們一定要有孝這顆心,切莫不孝,為人所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但是無論怎樣去孝敬也不要背道而馳!

浮華半生為誰苦,冷暖誰人知。滄桑容顏雙鬢白,寒苦猶自嘗……

孝優秀作文6

“百善孝為先”這是留給我們的古訓,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孝順。

烏鴉反哺,羊有跪乳之恩。動物都知道孝順,我們有尚且不能做到?

黃香扇枕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幼小的黃香為了能讓年邁的父親在冬夜裏能睡得暖和,總是親自為父親暖被,毫不考慮考慮為父親暖被是被寒冷包圍的自己,只為父親能睡個安穩覺;夏天的夜晚總是然人感到燥熱不安。懂事的黃香總是會跪在父親牀旁,為父親扇扇子,驅蚊蟲,全然不顧忙頭大汗的自己,只為讓父親能安然入睡。

古人的孝順千古流傳,今人的孝順也讓人讚歎不已。

我曾看過這樣的一張照片:一位著名的企業家,為了讓年邁的老母親在晚年不寂寞,不會眼巴巴的在家門口等待久久不歸的兒女,他放下了成功的事業,用厚實的背背起了腿腳不便的老母親,遊歷了祖國的大江南北,讓老母親快樂地度過了晚年。依稀記着,年過八旬的老媽媽滿頭的華髮銀光閃閃,皺紋密佈的臉龐穩穩的貼在男子厚實的.背上,大朵笑花從微微咧着的嘴巴里綻放。

孝順是夏夜為父母驅蚊扇扇;孝順是老人寂寞時有人陪伴。孝道,不是山珍海味,不是綾羅綢緞;孝道,不是到時的追悔莫及。

清晨,一位一向愛睡懶覺的青年早早的就起了。上街買菜,做早餐。他做了滿滿一桌的美味,為母親擺好碗筷,而母親的位子卻像個句號,空着,冷着。原來青年的母親前不久剛去世,而母親在世時唯一的願望是吃一頓廚師兒子做的一頓飯。青年總以為有的是時間來孝順母親,可當那一刻真的來臨時,他卻追悔莫及。

在父母思路清晰時,和他們聊天,把生活的瑣事化為他們雙耳內的甜蜜;在父母牙齒健全時,為他們洗手做羹湯,讓裊裊炊煙變成他們胃囊裏的滿足;在父母健步如飛時,攜他們一起旅行,使道道亮麗的風景成為他們記憶裏的永恆的瑰寶。

孝優秀作文7

孝,是一種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體現在每個人的言行中。媽媽用自己的行動,充分詮釋了“百善孝為先”的真正內涵。那種孝,是一般子女所做不到的。

記得那年,奶奶患上了癌症,媽媽得知後,立刻趕到奶奶家中細心照顧奶奶。媽媽每天都與奶奶聊天,讓奶奶心情好起來,並告訴奶奶,她得的只是一點小病,吃點藥就會好了。奶奶的病情一天天在惡化,媽媽一天比一天擔心,揹着奶奶哭了好幾次,每次眼睛都哭得紅紅的。有時候給奶奶擦拭皮膚時,她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奶奶由於長期卧牀、缺少運動,再加上長期吃藥,導致便祕。奶奶每次都是大汗淋淋,使勁全身力氣排泄,可還是無濟於事。看到奶奶這樣,媽媽很是心疼奶奶,就去為奶奶買來了外用、內服藥,用上後,媽媽還用手指伸進去把它一點一點地掏出來……在一旁看着的我,都覺得很噁心。那臭氣熏天的排泄物,是一般人所忍受不了的!我真不知道媽媽當時是怎麼做到的!看着奶奶臉上痛苦的表情在一點點消散,露出了微笑,媽媽鬆了一口氣,我們全家都特別開心!

奶奶的病情已經到危險時期了,親人們都從外地趕了回來,媽媽無時不刻不陪在奶奶身旁。此時的奶奶,坐在病牀上痛苦地呻吟着,奶奶已經沒有精神與媽媽聊天了。媽媽不斷地用手撫摩着奶奶的胸口,讓奶奶好受些,並用濕毛巾擦拭奶奶的.皮膚,眼淚又流了出來。不幸的是,奶奶去世了。臨走時,奶奶還緊緊握着媽媽的手……

孝是一種美德,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在我的身邊,它也鞭策着我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上奮勇向前!

孝優秀作文8

我們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老了就希望自己的兒女善待自己,不要讓自己的晚年,還過的不順利。可是你再希望的同時,有沒有自己做好榜樣?善待自己的父母,不厭其煩的陪伴着自己的父母。如果你連這都做不到,那你老了的時候就別抱怨你將來的兒女去這樣對待你。

我們要從小時候孝順父母,等長大了,就晚了。因為你從小就沒有養成孝順父母的這種習慣,長大以後再改就不可能再孝順了。

記得我看過一個新聞:有一對夫妻,將養育自己幾十多年的母親,雙腳捆起來,雙手也捆起來起來,放在太陽底下暴曬,原因竟然是因為自己的母親老啦,到處亂走,説這是給他的教訓……我就想問,你的良心過的去嗎?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嗎?居然這麼對待自己的'母親,你忘了她生你時候受的巨大痛苦了嗎?當你在母親的肚子裏時,她為了你捨棄了自己所喜歡的一切,當她懷胎十月份生你的時候,受了多大的痛苦,這些我相信你比我更清楚。你將來也是要做父母的,你希望等你老的時候,你的兒女這樣對待你嗎?如果你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場景的話,就請你做好你孩子的榜樣,善待好你自己的父母。

父母生我們,養我們不容易,他們為了我們不惜放棄了自己的青春,放棄了自己的美貌,放棄了自己喜歡的一切,沒有一絲抱怨來照顧我們。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渴望自己能夠出去玩玩,化粧,去旅遊,可他們寧願放棄自己遊玩的時間,來把這時間用來照顧我們。

他們的青春給了我們,他們的美貌也給了我們,他們的時間也給了我們,他們的一切都給了我們,請善待自己的父母,不要讓自己後悔一生,也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永遠都要記住——百善孝為先!

孝優秀作文9

古人常説:“百善孝為先。”孝,是孝順,唯有把孝順放在第一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善。

星星點綴着,使原本黑漆漆的天空略顯明亮,家家户户燈火通明,像天空上的星星為人們指明瞭回家的道路。在那長遠的路的盡頭,沒有人出現,爸爸在一旁着急地來回走動,嘴裏重複着:“怎麼還不回來?”終於,在路的那頭,出現了一個長長的身影,“好像是爺爺!”我大叫道。爸爸看了看,二話沒説就跑了過去,很快我們就到了爺爺面前。

我在一旁急促地呼吸着,可爸爸似乎一點也不累,立馬接過爺爺手上的鋤頭,嘴裏説:“以後就別總出去幹活了,怪累的,在家多休息休息,沒事就看看電視,總這樣晚回家,怪叫人擔心的。”雖然有些帶責備的'語氣,但字裏行間我都聽出來了爸爸對爺爺濃濃的關心。爺爺笑笑,説:“在家怪無聊的,走吧!你媽還在家等我們呢。“

我看着爺爺和爸爸的背影,深深感觸到了,也看到了爸爸的孝。

回到了家,看到桌上滿是吃的,大人們都向老人們夾菜,噓寒問暖,構成了一幅温馨的畫面。爺爺走了進來,大夥的目光朝向了門口,都叫着爺爺,他臉上的笑容更深了,爸爸把東西放在門外也進來了。

爸爸在為自己盛飯進先為爺爺盛,遞到爺爺面前,爺爺臉上的笑容又深了一層,雖然這使他那歲月的刮痕深了很多,但卻一點兒也難看,反而顯出一層温馨的感覺,爸爸夾了爺爺、奶奶愛吃的菜放在他們的碗裏。小孩兒拿起紙杯向老人們敬茶,説着祝福語,一頓飯下來,歡聲笑語的。

在這頓簡單的飯中,我看到了爸爸、孩子們的孝。

孝,是孝順,是簡簡單單地一句關心,一頓飯,我們要發揚“孝“這一傳統美德,孝,其實很簡單。

孝,就在我們身邊。

孝優秀作文10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的確,孝是中華美德,是我們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最好的方法。人們説家家都有,我家的很簡單,就是一個孝字。

我對“孝”的理解,是從父母身上得到的:我的爺爺奶奶去世前身體一直有病,爺爺病了十六年,奶奶病了十四年。在爺爺奶奶患病期間,爸爸媽媽一直悉心照顧從無怨言。奶奶患有類似於老年痴呆的疾病,神智一直不清楚,就像一個孩子一樣生活不能自理。媽媽和爸爸一直精心照顧奶奶,逗奶奶開心。每天早晨,媽媽總是第一個起牀,去奶奶的屋裏,給奶奶把被子疊好,然後把奶奶扶到客廳,之後再去做飯。給奶奶梳頭、洗臉,餵奶奶吃飯。吃過早飯,媽媽的主要任務就是照顧奶奶、做家務和看着我學習,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晚上,媽媽也會安頓好奶奶,帶奶奶熟睡後才上牀睡覺,第二天便會重複相同的工作。後來奶奶生病再次入院,爸爸每天下班回來都要去陪牀,晚飯都來不及吃。第二天早晨爸爸又會很早回來,開始一天的工作。就這樣日復一日一直到奶奶去世。

在這期間,父母的.行為也給了我很大的觸動,給我樹立了榜樣。爸爸媽媽是孝順的好兒女,我身為他們的兒子,當然要學習他們這種精神。當時我儘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讓父母操心勞神,我還努力學習,不讓父母為我的學習操心。而現在我升入了初中,父母似乎比以前更忙,更辛苦了。每天早晨,媽媽五點鐘就要起牀,六點半就要去單位上班。我明白這一切都是為了我。我還小不能為父母做什麼大事,但是我卻可以把我能做到的是盡力做到最好,比如回家後給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倒上杯熱茶,講個笑話放鬆一下。但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努力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這就是我家的,很簡單就是一個‘孝’字,我要把它傳承下去。同時孝不應該只是我家的,他更應該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這個社會的一種風氣。一種社會正能量!讓我們行動起來,為父母盡一份孝道,把這種正能量傳承下去。

孝優秀作文11

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孝心無價,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這個四代同堂的大家庭,都以各自的方式讓孝開出最美的花朵。

姥姥是我的長輩中年紀最大的一位,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我們都非常尊敬和孝敬她老人家。每逢週末,姥姥的兒女、孫輩和我們這幫小小孩,都會前往姥姥的住處聚會。有的`陪姥姥聊天;有的幫姥姥洗衣做飯;有的幫姥姥洗頭、洗澡;有的帶着好吃的食品擺滿了長長的桌子;我們總是圍在姥姥旁,給姥姥唱歌、跳舞、剝瓜子……姥姥覺得很幸福,看到我們來了笑得嘴都合不攏。

姥姥今年九十歲了,身體不錯,基本能夠自理,但有時牙疼,偶爾還會咳嗽。姥姥牙痛發作時,我們一家都會非常着急,四處打聽尋治牙痛的祕方。一旦買好藥了,不論白天還是黑夜,不論颳風還是下雨,爸媽都會趕在第一時間送過去,好讓姥姥牙痛得到緩解。有一次,姥姥咳嗽得厲害,媽媽還託人從香港買來藥為姥姥治病呢!

姥姥已是耄耋之年,但仍堅持自己做飯、做家務。今年姥姥摔了一跤,爺爺奶奶很不放心,想為她請個保姆照顧她。但姥姥一生節儉,生怕浪費錢,執拗不肯。爺爺奶奶只好説,請的是親戚,不要錢,姥姥聽了,這才肯答應,並對幫忙的人千恩萬謝!

姥姥雖然不願意浪費錢,但對我們小孩子可好了。每逢準備回家時,姥姥總是一手拄着枴杖,一手提着大包小包的土特產和一個紅包往我手裏塞。我很納悶,姥姥哪來這麼多錢呢?爸爸笑着説,姥姥的錢都是親戚朋友給的,但她又以這種方式送回去,我這才恍然大悟。姥姥真好!

姥姥這個大家庭讓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愛,我愛這樣的大家庭,我們珍惜親情,及時行孝。讓孝心之花綻放在幸福的枝頭!

孝優秀作文12

這個冬日的星期天,天空中的縫隙,透出閃閃光點,正好適合出去旅遊,目標——孝泉鎮德孝城。

乘車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夢寐以求的孝泉。迎面是一道高大的牌坊。牌坊上的幾個大字吸引了我——“天下第一孝”,這可是中國書畫協會——劉代明先生親筆題名的!

進入牌坊門,就是半邊街,這是因為這條街南邊屬旌陽區管轄,而北邊是屬綿竹市管轄,因此得名“半邊街”。而且這條街住的全是回民。

德孝城,德孝城,以孝為主,這兒的.“一門三孝”可是世界有名。

“姜詩龐氏孝感天,亭江汲水養老親。屋側出泉誠異天,況復每朝出雙鱗。作膾(kuai)娛親事不難,還呼鄰母與共餐。赤眉感動回兇暴,薦僻還看致美宮。”這首詩,就在讚美“一門三孝”。

這一門三孝就是指姜家一門出了三個孝子:姜詩、龐三春、姜安安也。

最讓我感動的是安安送米的故事:七歲安安的母親龐三春被休出家門後,寄居尼姑庵。而安安日夜思念,一天,他想:“我媽在哪裏?怎麼能白吃那些僧人尼姑的飯呢?我得給她送些米去。……我又沒有錢,怎麼買米呢?……我每上學,中午在學堂裏搭一頓伙食,就要帶米去,我往天撮四兩米,從明天起,我撮八兩米,給媽媽留四兩!”

聽到這兒,我被他那孝敬母親的行動打動了!安安才七歲,就有孝敬父母的行為,而我們都十一歲了,連一點孝敬父母的思想都沒有,每日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等着爸爸媽媽來“孝敬”我們?

俗話説得好:“光説不行,要行動起來”,“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比如給爸爸媽媽洗洗腳,錘錘背……讓“孝”永遠留在我們孩子幼小的心中……

安安送米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流連忘返……我真的,真的想再遊一次德孝城!

孝優秀作文13

“百善孝為先”,“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些都是千古流傳下來關於孝敬的佳話。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予我們的,而父母的呢?當然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給的。我們都很孝敬父母,但父母是怎樣孝敬老人們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每次回到奶奶家,爸爸都會對爺爺奶奶送上一句温暖的問候,並端上温熱的.清茶;在爺爺奶奶正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爸爸會立刻過去,幫助爺爺奶奶幹活,減少他們的勞累。

每逢除夕,我和爸爸媽媽都會很早地回到奶奶家,幫助他們幹活。爸爸會打開電視,先讓爺爺奶奶看着,而自己卻親自下廚房,不辭辛苦地做飯。為了怕爺爺奶奶咬不動,爸爸總是防止把菜做的很硬。而飯一做好,爸爸會立即喊爺爺奶奶,讓他們過來吃飯。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還總是把肉之類的東西給爺爺奶奶吃,自己卻把菜之類的給吃了。到了晚上爸爸媽媽還有伯伯姑姑又一起包餃子,餃子煮好了,爸爸總是先把餃子盛出來給爺爺奶奶吃。爺爺奶奶説:"你先吃吧,我不餓。”"沒事,我不餓,您先吃。”爸爸説。爺爺奶奶看到這一幕,開心地笑了。

説完爸爸的孝順,再説説媽媽的吧。今年,姥爺得了很嚴重的病,會損傷身體。為了能夠徹底治癒姥爺的病,媽媽決定帶姥爺去鄭州治病。姥爺在鄭州住院期間媽媽爸爸一直陪伴在姥爺身邊,對姥爺照顧的無微不至,現在姥爺的病已經痊癒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趁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健在時,多盡一點孝道,以免留下無法挽回的遺憾。以後,我也要學習爸爸媽媽的行為,更加孝敬父母。

孝優秀作文14

自古以來,孝便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但是,生活在高科技發達的21世紀的我們,卻沒有領悟到孝敬父母是必須的。

每天早上,當你還在朦朧中伸的懶腰時,你可有看到,你的父母已經在你之前起來,併為你準備好了可口的早飯,傍晚,當你放學邁進家門問父母有沒有食物時,你可有想到,你的雙親也許才打了一天工,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家,連水斗沒有喝一口就再為你忙碌晚餐;當你伸出雙手向父母拿錢時,你可有感到那錢來之不易,那是你的雙親辛勤勞動一天的來的血汗錢……父母為我們做的和氣多啊!你捫心自問,你為他們做的一切有沒有他們為你做的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啊!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孝敬父母。

我曾經讀過一篇故事: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小夥子到一家大企業去應聘,原以為公司的人事部會問他一些關於個人專業的問題,但公司只是問了他一個簡單的問題——你為你的母親洗過腳嗎?他回憶了一遍又一遍,才發現自己長這麼大,還沒有為母親洗過腳。同學們,如果將這個問題作為一次對我們的考試,偌大的港城學校有多少人能夠及格呢?再有,如果有人問起你的父母生日,你能夠迅速説出來嗎?這也就説明,我們應該孝敬父母。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能得到社會上的人對他的信任、尊重和擁護

一生的操勞、一身的病痛!難道這就是我們能帶給父母的嗎?我們什麼時候能長大?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報答父母?他們能等到那一天嗎?俗話説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抓緊時間去孝敬你的`父母吧!

錯過了的時間會是你一生的悔恨。

著名的愛國演説家,彭成老師説過“成功不能等待,孝敬父母不能等待,因為我們不知道哪一天是父母生命的最後一天”着證明我們要孝敬父母,我們不能不孝敬父母是錯誤的,而是我們必須孝敬父母。

同學們,別在推辭了,他們不在乎你給他們的是多少,哪怕只是一杯水,只要你給了,你回報了他們會十分高興的,學會孝敬去父母吧!

孝優秀作文15

《三字經》中有“烏反哺,羊跪乳”之類的例子。羊跪乳情景在農村可見。小羊羔吃奶時,前腳彎曲像是人類的下跪,是親情自然的流露。

我國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歷史,自古就把“孝”放在很高的位置,古人云:百善孝為先。

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孝敬父母的人。但是,恐怕也有不少小朋友連自己父母的年齡都不知道。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這是我在《論語》中學到的。大概意思是:做子女的,對父母的年齡絕對不能不知道。為什麼呢?兩種心理,一種是,因為天增歲月,父母增壽,身體康健,精神健旺,做子女的怎能不高興呢?但同時又憑添一絲憂慮,因為父母年歲越高,距離人生的終點就越近,兒女與父母相處行孝的時間也就越短了。“孝”是親情的自然流露,是為人子女應有的天性,是人類情感的必要表述。

也許大家知道:李傳梅16年如一日侍奉年邁的`太婆婆、身患癌症的公公和雙目失明又聾啞癱瘓的婆婆。為了掙錢養家,她揹着婆婆到深圳打工,李傳梅的大賢大孝深深感動了普陀人。

但大家未必知道:李傳梅揹着婆婆來深圳打工也並非一帆風順,由於付不起房租而被迫揹着婆婆回家。

李傳梅的“孝心”感天動地,感動了眾多富有愛心的舟山人民。更牽動了沈家門小學學校。

校長從李傳梅身!上看到了面對生活、面對命運,不逃避不退縮的態度;看到了愛心、賢心、孝心的可貴品質。而這種可貴的品質,不但展華學子需要,舟山需要,時代更需要!

讓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多給父母一點關愛,在“孝”字面前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