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精選20篇)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精選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65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説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分為敍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如何寫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精選20篇)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1

人在城市工作,成為離別家鄉的遊子,日子長了,每每泛起思鄉的情緒,這思鄉的情緒,或為人發,或為物起,有時路過街邊的土菜館,聞到從飯館中飄溢出的熟悉的菜香,也能勾起思鄉的念頭。

想家了,忽然之間,思鄉的念頭濃烈的不行。二樓的老鄉又在做梅乾菜燒肉了,那特有的香味從窗外飄進來,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味蕾,進而讓我想起菜名,讓我想起家鄉,讓我想起奶奶做的拿手菜:梅乾菜燒肉,那種鹹鮮,那種甘美的味道真勾魂。

我奶奶做的梅乾菜燒肉在家鄉街坊上是出了名的,記得有一年春節,對門李家來了上海親戚,老李專門請奶奶去做這道菜,還請奶奶做了備份帶去上海。奶奶做的梅乾菜燒肉之所以味道好,是因為做這道菜選材上有講究,否則做出來的菜味道不好。梅乾菜一定要選用在“大冬”過後,醃製煮熟曬乾切成小段的矮棵多葉的大白菜。肉要選擇肥瘦均勻,能看到3至4層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最好,用這種肉,做的梅乾菜燒肉品質絕頂。

我是吃慣了奶奶做的梅乾菜燒肉,一直認為在別的地方吃到這道菜,在味道上總是覺得欠缺點什麼。我離開家鄉,去城市工作,每逢節假日回家鄉看望奶奶時,奶奶總是樂呵呵地忘記自己的高齡,親自執勺為我做梅乾菜燒肉,當一盤閃着醬色飄着甜鹹香味的梅乾菜燒肉端上桌,她會先挾一塊裹着梅乾菜的紅燒肉放在我的碗上,笑着對我説:“就知道你喜歡這一口,是回過鍋的,今兒讓你吃個夠。”奶奶做的梅乾菜燒肉,總是先做好,再回鍋熱,奶奶稱回過鍋的梅乾菜燒肉味道更鮮美。回過鍋的梅乾菜呈土褐色,其貌不揚,軟塌塌的,吸足了肉汁,挾進嘴越嚼越香。而“五花肉”也因為回過鍋更入味,鹹甜適口、軟硬適度、不油不膩,一口咬下去,滷香充盈着脣齒。飯桌上,我吃的越多,奶奶就越高興,我望着奶奶滿臉的笑容,覺得此時的`奶奶是多麼的和藹可親、善良慈祥,我有這樣的奶奶可算是人世間最幸福不過的人兒了。

有一天,奶奶永遠告別了我們,去了遠方。每年的清明我都要去公墓看望她老人家,想起奶奶在世的種種的好,眼淚就止不住地如斷線的珍珠跌落下來。返城後,我會好幾天沉浸於過往的一切關於奶奶生前的故事中,想着家鄉,想着奶奶。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2

我的故鄉就是紹興,而在很多紹興特產的菜餚中,我的最愛便是梅乾菜。

在奶奶製作梅乾菜時,我便幾乎目睹製作的全部過程,直至變成一盤美味的梅乾菜。

首先第一個步驟是買幾十斤左右的芥菜,然後將芥菜分別用繩子紮起來,要扎的整齊,變成一小捆一小捆,接着就可以放在竹竿上曬了。

過幾天后,等芥菜全部曬成黃色以後,就開始洗芥菜了。洗完了以後,還要過一段時間才可以醃製,得先將芥菜上的上水份蒸發乾淨。

等到小水珠在菜上消失的無影無蹤後,便開始了醃製的過程。醃製前要先將菜“五馬分屍”,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模樣,然後放在腳盆裏,加點鹽來調味,接着用手使勁地揉,直到把鹽的味道融入菜內。便可放在大缸中用沉甸甸的石頭壓住醃製了。等過幾天以後,就可以去看看有沒有水份出來了,如果有的話,就可以曬芥菜了。將芥菜放在竹製的曬箕上不停地曬,讓芥菜中的.水份逐漸地蒸發,到了晚上再收回乾菜與曬箕,等待明天接着來曬。就這樣重複了一個星期之後,芥菜就變成了乾菜了。

將芥菜曬成乾菜以後,將乾菜放在一個密封的地方,過一段時間拿出來的就是梅乾菜。

故鄉的梅乾菜既是一道美味,也是故鄉傳承下來的飲食文化傳統。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3

我們慈溪有很多特色菜,有醉蟹、臭莧菜等,像天上的繁星一樣不計其數,但是我認為梅乾菜扣肉這道菜最具有我們慈溪的特色,這道菜也是我最喜歡吃的。

梅乾菜扣肉,不管是從色澤、味道,還是做法,都十分吸引人。

每逢過年過節,媽媽就會做香噴噴的梅乾菜扣肉。這不,又忙得不可開交了。梅乾菜扣肉的做法十分簡單,每個婦女都會做。首先,要準備好梅乾菜和五花肉。然後,把五花肉刮洗得乾乾淨淨,再把鍋洗得一塵不染。在鍋中倒入一點清油,把肉放進鍋中,用中火熬製5~10分鐘。然後把肉再撈出來,再把醬油、葱、味精等調料灑在肉上,乾菜也放在肉上。放進鍋中蒸20分鐘左右,蒸到肉質軟爛,小心翼翼地拿出就可以了。香噴噴的'乾菜肉出鍋了!

燒好的梅乾菜扣肉色澤紅亮,肉質酥爛,讓人看了直流口水。輕輕咬上一口,又脆又嫩,肥而不膩,滿口留香,別有一番味道,讓人除了忍不住再多吃一口。

梅乾菜扣肉不僅色香味俱全,還有一些功效。它能貧血調理和健脾胃調理,小小的梅乾菜扣肉有如此大的學問。

我希望家鄉能流傳出更多的風味美食,我愛家鄉的梅乾菜扣肉!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4

紹興人對梅乾菜這種“老下飯菜”可謂情有獨鍾。

梅乾菜相傳產於古代越州(紹興),被稱為紹興的“八大貢品”之一。

陽春四月,是曬制梅乾菜的好時節。以雪菜和黃筍作原料。將新鮮的青菜修整葉片,削去根部,除去老葉和枝葉,在太陽下曬兩天,等顏色變黃了,就用清水洗淨,曬乾,就有了製作梅乾菜的第一種原料——雪菜。黃筍當然是用冬筍曬乾製成,所以選取上好的冬筍是關鍵。

製作梅乾菜有三個關鍵步驟,分別是推曬、醃製和曬乾。

先把雪菜和黃筍推曬一兩天後,再開始醃製。醃製時鋪上一層菜撒上一層鹽,踩踏,直至菜汁壓盡為止。再放上鹽,醃製半個月後,和黃筍一起合煮曬乾,梅乾菜就製成了。

梅乾菜放置的時間越多,味道口感也就越好。用它燉湯 、蒸魚、燉肉,都是老幼皆愛的.一道好菜。

一説起梅乾菜,我腦海裏浮現的,總是一家人圍在桌子旁,邊吃飯,邊説邊笑的情景。我們的老總理周恩來也非常喜歡吃紹興的梅乾菜呢!他總是用梅乾菜製成的美食來招待遠方的朋友。

在某種意義上説,梅乾菜就是紹興的代名詞,和黃酒一樣,對紹興人來説,有着獨特的意義。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5

我是浙江市方前老家長大的,小時候外婆總會給我做最愛吃的梅乾菜扣肉。

遠看梅乾菜扣肉,你只會看到黑漆漆的梅乾菜,不仔細看看還真會以為那只是一盤乾巴巴的梅乾菜而已。但你要是用筷子將乾菜底下的一塊肉翻起,你將會看到另一番景象,嘿,整個盤子都變得成油乎乎的了。

翻起肉來後,先不要急着吃,應該先用筷子將上面的皮輕輕扒下。那層皮也是很有講究的':經驗少的人,會把皮留得很厚,吃的時候很難撕了;而經驗足的人,做出來的皮不僅吃的時候好撕,而且口感還有一點兒脆脆的,一點兒也不油膩。

吃完了皮,你不妨先嚐嘗瘦肉,咬一口,鮮嫩的肉,有彈性的口感,在嘴裏迴盪,使人回味無窮。假如你將肥肉和瘦肉一同塞入嘴中,你會感到在鬆鬆的瘦肉外裹着一層軟軟的油油的東西,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這就是“融化”了的肥肉。

直至今天我都不會忘記外婆做的那美味可口的梅乾菜扣肉。

每次在學校裏吃到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想起在老家外婆給我做的梅乾菜扣肉。

那梅乾菜是多麼的鬆脆,現在,我也會做梅乾菜扣肉了,可是,我技藝不夠精湛,不能做出外婆那獨有的味道。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6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奶奶家所在的整個村田裏種的基本上都是長着鋸齒形葉子的梅乾菜。

梅乾菜剛長出來時並不是黑色的,而是與其他長綠葉子一樣,是綠的。即使乾枯了,也是黃的。它葉子的邊緣向放大的鋸子,一齒一齒的,但又不像龍舌蘭那麼鋒利,樣子有點像水草。

等他長得很高了,成熟了,便將它連根拔起。然後拿回家把根切掉,再用水洗乾淨,接着放到有陽光的地方,曬到表面沒有水分即可進入下一個環節:剁。有的人家會買一台專門用來做梅乾菜的機器。只要按下了開關,機器就好像牙齒在咀嚼食物一樣,發出咔咔咔的聲音,把菜剁碎,而菜又會發出清脆的.嚓嚓來回應機器。等所有的菜都切完了,就要拿一大袋鹽撒在上面,不停地攪拌,直到把鹽混均勻為止。最後再把它們醃起來,用石頭壓住,擠出咖啡色的汁來。壓軸戲才是最重要的。人們把醃好的梅乾菜曬起來,均勻地鋪在一塊很大很大的布上,然後用五齒釘耙不停地翻,一天要翻曬四五次。放完再把它們倒進麻袋裏,第二天接着上。一天又一天,梅乾菜的顏色從綠色變成了黃色,由黃色變成了棕色,終於變成了我們可以吃的菜。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覺得美味可口的梅乾菜,真是來之不易呀!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7

我的家鄉慈溪是一座物產豐富的城市。那裏有甜津津的豆酥糖,有酸甜可口的楊梅,多汁的水蜜桃……都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各種特產中,我最喜歡鹹鹹的梅乾菜。

梅乾菜看上去很不起眼,乾乾癟癟的,彷彿乾枯的小枝葉,其實它的製作過程比較複雜。我們先要把採來的新鮮雪裏蕻清洗乾淨,然後掛起來曬一兩天,去除水分。再把雪裏蕻都堆在一個陰涼通風的角落,每天上下翻一次,以防它變質腐爛,我們把這程道工序叫作“堆黃”。等到葉子變成了黃綠色,看上去有點蔫蔫的,就可以開始醃製了。

醃製是製作梅乾菜過程中的重頭戲,一定要仔細。第一步:要拿出一口缸,先鋪上一層雪裏蕻,再鋪上一層鹽,然後用腳着重在邊緣踩一踩,要把雪裏蕻踩平踩實到為止。接着又鋪上一層雪裏蕻,鋪上一層鹽,然後又要踩…這個步驟要反覆做,直到缸堆滿為止。為了讓雪裏蕻保持緊實的`狀態,最後,需要在最上面放上幾根竹條,然後要把一塊清洗乾淨的大石頭壓在上面。過1個月左右,等缸裏開始冒起滷汁白沫,就説明把雪裏蕻醃製成功了!這時候,它們搖身一變,成了雪菜。要想讓雪菜變成梅乾菜,還有最後一道工序,那就是拿岀來切碎曬乾,隨着陽光的照曬,不知不覺中,雪菜的水分被曬乾,顏色越來越黑,鮮美可口的梅乾菜就做好了。

梅於菜可以做好多菜,比如:梅乾菜扣肉,梅乾菜,梅乾菜燒泥螺……其中我最愛吃“梅乾菜燉肉”。每次媽媽燒這道菜,我都能吃兩碗飯呢!

我愛家鄉的梅乾菜,那熟悉的味道,將一直伴隨我成長。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8

我的家鄉在慈溪,這裏有許多特產美食,像香酥的豆酥糖、酸甜的楊梅、軟糯的年糕餃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梅乾菜了。

梅乾菜雖然長得並不起眼,有些乾癟,顏色也不鮮豔,但它味道鮮美,被慈溪人所喜愛。不過,梅乾菜的製作過程可不簡單。梅乾菜是用雪裏蕻醃製而成的。首先要把雪裏蕻從地裏拔出來,放在一起堆個四、五天,這個過程叫做“堆黃”,其中每天都把雪裏蕻翻一翻,將下面的菜翻到上面來,因為這樣它們才不會腐爛。堆到葉子變黃的時候,就要把雪裏蕻根部的泥土洗掉了,接着進行醃製。把黃色的雪裏蕻一層層地放到大缸裏,均勻地撒上粗鹽,光着腳或穿上雨鞋踩一踩,不過用腳踩出來的雪裏蕻才更好吃,因為腳是有温度的,可以讓鹽快速融化,醃得更入味。然後,找來幾片竹葉和一塊大石頭,壓在雪裏蕻上,讓雪裏蕻完全浸在鹽汁裏,放上一兩天,就醃製成雪菜了。最後,把雪菜拿出來,切成細細的小段,再鋪在地上曬一曬。等曬乾,梅乾菜就做好了。拿一片放進嘴裏嘗一嘗,酸酸鹹鹹的,口味十分特別,令人脣齒留香!

梅乾菜不但本身好吃,與別的菜聯手可以打造出更豐富美味的佳餚,其中我最喜歡梅乾菜扣肉了,。梅乾菜扣肉的製作步驟不多,先挑選一些肥肉相間的`五花肉,再把梅乾菜和五花肉一起混合着放在盤子裏,接着放進高壓鍋蒸一蒸,可以多蒸一會兒,大概半小時左右,就可以讓五花肉變得鮮美多汁、肥而不膩的了。這樣,江浙名菜梅乾菜扣肉就做好了,打開高壓鍋一看,呀!梅乾菜胖了一圈,一根根周圍都沾上了肉汁,閃着透明的光澤,讓人忍不住嚐了一口,真是非常美味!

這就是慈溪特產梅乾菜,它是最受慈溪人喜歡的名菜,也是我的最愛!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9

要説梅乾菜,紹興人可都知道,梅乾菜已經算是我們紹興的土特產了,街頭巷尾的餐廳裏隨處可見。

梅乾菜已經有數百年的製作歷史了,也是我們紹興物美價廉的傳統副食品,連一般的批發店裏也有。

好吃的`食物一般都要經過很複雜的做工,果不其然,梅乾菜也是一樣。先把鮮菜整理清洗後曬5天,放在陰涼通風處讓它呆上4—5天。待菜葉成黃綠色,葉子變軟,將乾菜切成絲,放進盆裏,撒上鹽,然後用手揉搓,一定要揉搓到滲出一些菜汁時,再裝入陶罐封嚴,拿到陰涼處存放半個月後,美味的梅乾菜就做成了。在我們村裏,每户人家的家裏都會有一個大缸,專門用來做這美味的梅乾菜和存放已經做好的梅乾菜。

“梅乾菜扣肉”、“梅乾菜湯”、“梅乾菜炒飯”、“梅乾菜炒黃丫頭”……這些菜名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不管你是到五星級的大酒店還是到不知名的小餐館,在菜譜上,你都能看到它們的名字。像梅乾菜扣肉,這道菜不但需要乾淨的梅菜,而且還需要上等的五花肉,只要這道菜一上桌,肯定會被最快“殲滅”的,聚餐的時候,這道菜也一定是招待親朋好友的最佳選擇,因為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大家都喜歡吃。

我們村裏有一家飯店,他們家做的“梅乾菜扣肉”可正宗了,每次來他們飯店吃飯的人第一個點的都是“梅乾菜扣肉”,這道菜既是這家飯店的小明星,又是這家飯店的“鎮店之寶”。據我所知,他們家賣出去的“梅乾菜扣肉”已經有一百五十多份了,來的每一個客人都會點一份“梅乾菜扣肉”

梅乾菜不但美味,而且還有消暑清熱的功效呢!真是“樣樣精通”啊!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10

喜歡下雨,喜歡看青石板上的青苔被一點點地惹綠,喜歡遠眺煙雨朦朧中斷橋上的曼妙女子,喜歡坐在八仙桌上細聞梅乾菜扣肉的香味兒。

作為土生土長的東陽人,怎麼會不知道梅乾菜扣肉呢?一想到它的美味,我就十分慶幸自己是個東陽人了。這道菜便於保存,就算過了許久,那肉的新鮮肥美還是蓋不住的,彷彿吸食了鴉片一般,容易上癮。也許這只是一道菜,但對我卻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了。

奶奶總會在我厭食的時候親自做這道菜,這菜好比有着無窮的`魔力,總能在我飢餓時刺激我的味蕾。就算我這樣的定力,也不禁垂涎欲滴,一個疾步衝上前去,迫不及待地夾一塊肉,吃得滿嘴流油。在吃最後幾塊時,感覺有些不捨得吃,一定要把肉沾上點梅乾菜,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吃下去。似乎只有如此,才能吃下滿滿一大碗米飯,儘管嘴裏油膩膩的,心裏卻有説不出的滿足。

這時我像個耍無賴的三歲小孩,求着奶奶再炒一盤,奶奶嘴裏説着不能多吃,身體卻十分誠實,滿臉笑容地走進廚房,這次我並沒有急着走,目不轉睛盯着她的動作,她穿着的衣服像一件戰袍,她是馳騁疆場的一名熟練的將軍,三五下就把一大塊豬肉剁好了,動作之快讓我有些目瞪口呆,鍋裏放進生薑片和切碎的蒜苗,隨着老酒和生抽醬油一起翻炒,九分熟的時候開始放入梅乾菜,一盤美味的梅乾菜扣肉出鍋了,這回倒是奶奶吃驚了,平時我都會急忙搶着吃,這次怎麼那麼淡定啊,充滿好奇地問我:“是跟以前的味道不一樣嗎?”我也不回答,笑臉滿面地砸吧嘴巴,用袖子擦嘴,不顧油膩拼命嚼着吃肉。

歲月流失,卻總有一些東西永不磨滅,總有一種味道在身邊繚繞,也總有一幅美好的畫面長留心間。那馨香溢滿心扉的一剎那,奶奶做的梅乾菜扣肉,已經永遠留在我記憶的膠片上了。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11

“今天中午食堂吃什麼不會又是蛋餃吧?我還是更想吃梅乾菜扣肉。”鄭文樂和我邊下樓梯邊聊天,一想到今天可能吃的就是梅乾菜扣肉,就很開心。

我搖搖頭,對他這種吃貨行為表示極度的堪憂。但還是不想讓他失望,裝作不在意的説,今天吃的就是梅乾菜扣肉,我昨天去看菜單。”剛説完這句話只見鄭文樂就如飛一般的一樣,轉眼看不到他的身子了。

當食堂的大媽將梅乾菜扣肉裝成一堆放到我的飯盒裏,我很快就去找了個椅子坐下去,並且將梅乾菜扣肉和飯拌在一起感覺到很嗨,但是實際上味道是非常的不錯。

梅乾菜是那種鹹鹹的有一點味道,再配上米飯簡直是合理搭配。吃下去的第一口占據整個口腔的只有鹹味以及一絲絲的肉末。讓人吃了第一口還想吃第二口。

此時11:45,初三年級的人就如奔騰的快馬一樣,下過樓梯到食堂裏,盛飯,打湯。如果你從樓梯上看見只會感覺到很壯觀。三個年級大部分的人都在底下,邊走,邊坐着一起吃着這午飯。這是一種視覺享受吧。

學校都沒幹菜扣肉感覺到扣肉非常的.瘦,吃不出一點想吃的味道,沒有給人一種驚豔感,媽媽做的梅乾菜扣肉卻非常的好吃,尤其是拌起來。

滿滿一大盤,如果從遠處看的話,就像一堆煤炭一樣。熟練地將梅乾菜扣肉拌到米飯裏,以及會有手有餘香。太香了,嘴裏唸叨着以及像是外國人切牛排一樣,一塊塊的把肥肉一口口吃下去,肥肉的油渣渣導致在嘴裏留有了一些味道,再配上這鹹鹹的梅乾菜,簡直不要太舒服。

在學校裏吃梅乾菜扣肉,吃的是一種人文享受。你瞧,四處看看都有人,每個人都在目不轉睛的吃自己嘴裏的飯,偶爾會跟旁邊的同學聊天,沒有什麼學習的壓力,就在這十幾分鍾放鬆了一切。這就是享受。

家裏的梅乾菜吃的更是一種親情享受。大家都在扒拉飯,每個人都説不出話來,都被這梅乾菜扣肉給迷倒住了,媽媽網我在這時候不吃飯加梅乾菜扣肉,分別放在弟弟和我身上。就這麼笑着,撐着頭看着我們吃飯。

梅乾菜扣肉不光光是好吃,更多的是為我們義烏才子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義烏貧窮的人到學校都帶的是梅乾菜扣肉,簡簡單單辦法也能讓他們考上了一些重點高中,為義務奉獻。

我開始想吃那像煤炭一樣的梅乾菜扣肉了。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12

現在由於城市空氣污染,噪聲喧囂,人們常利用休假日,合家大小,乘自駕車到山鄉農家來享受大自然的舒適。

山鄉農户也充分利用當地的土特產品做出農家傳統的美味食品來吸引遊客。因此現在各地農村都開辦了“農家樂”旅遊餐館,雖然這些餐館沒有名廚掌勺,也沒有高級誘人的食品,掌廚的大多是農夫與農婦,菜餚也都是當地的地產無公害的山蔬野菜,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應時的食品,尤其現在一些美眉、帥哥都在謀求減肥瘦身,城市裏星級賓館肥膩的食品遠不如山鄉農村的農家菜吸引食客了。

我們浙江農家有聞名全國的“梅乾菜”,別看他貌不驚人,但其味鮮美,人們聽了,什麼“梅乾菜蒸肉”,“大湯雪菜黃魚”……真令他們垂涎三尺呢!怕吃油膩的減肥客,他們一進“農家樂餐館,吃了“梅乾菜蒸肉”莫不嘖嘖稱讚:“美味,美味!好吃,好吃!……而農家樂的菜譜中,不少菜餚都用得上“梅乾菜”,所以我們農家人從小就得練好製作“梅乾菜”的基本功了。現在為了城市遊客的絡繹到來,“梅乾菜”的消耗量日益增加,他們回家時還喜歡帶點地道的“梅乾菜”回去,他們認為在農村買到的“梅乾菜”比農貿市場的質量好,他們都説不出農村的“梅乾菜”的優點來。

我先來揭一點祕密。梅乾菜是用地產的雪菜製成的。第一,農家菜不用化肥;第二它不用農藥;第三農家菜是原汁原味,醃菜時,先用水把菜洗乾淨,等全部晾乾,不會摻水,又不把一些黴爛的蔬菜以次充好,自然其味無窮了。

説了這些,還是言歸正傳,説説農家菜如何練基本功吧!要制好農家菜,首先就是把好醃菜這一關。這一關各家都有各家的傳統,而醃菜的基本功就是“踩菜”。醃菜,一年春秋兩季都有人做。各家的祕法從來不讓人偷偷學去。但踩菜卻是在自家場院裏公開進行的。

每年夏天過去,秋天到來,霜降前後,我家就忙碌起來了。快要醃菜了,我家的醃菜元帥是爺爺,他一連幾天,就洗澡、換衣服,在太陽光下戴着老花眼鏡,忙着剪腳趾甲,剔趾甲縫裏的污垢,用刷子刷洗乾淨。他那仔細勁是不輕易看見的。開始醃菜。只見爺爺仔細地把雪菜一層一層鋪在缸裏,放一層菜,撒一層鹽,直到把缸裏裝滿。他站到菜上去用力把菜汁踩出來。我看到了也學他的樣,站在缸上,怎麼用力也踩不出汁來。後來還是爺爺幫我把菜汁給踩了出來。爺爺又在缸上放了一些菜讓我踩,放了後我更加難踩了,我很用力地一腳踩下去,但是好像一點力量都沒有一點汁都出不來。我在缸上想盡辦法,就連我一下跳上去,一下跳下來都踩出菜汁來。爺爺看了我不行就對我説:“你應該在缸裏轉着圈踩,這樣汁就會出來了。”我試了幾下,菜汁果然出來了。爺爺朝着缸裏看了幾眼,從一個紙袋裏拿出了一些白色的東西,我好奇地問了爺爺:“這是什麼?”爺爺笑了笑説:“這是鹽。”我恍然大悟:“噢,對了,醃出來的`菜是要有味道的呀!這是爺爺醃的菜好吃的祕密呀!”菜汁都踩出來了,爸爸拿着一塊大石頭壓在菜上面。我問爺爺:“為什麼要放上石頭?”爺爺説:“這是菜裏還有汁,這樣就會壓出來了。”看來,“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句話一點也不錯。跟着爺爺學“踩菜”,只見爺爺一點也不覺得累,可我卻累得直喘氣。

“梅乾菜”好吃,可製作“梅乾菜”是多麼費功夫呀,城裏人只會拿錢買“梅乾菜”,他們怎麼知道,美味的食品並不是很容易就有的,那一道道的勞動工序,少一道也做不好的。“踩菜”很有趣,但很費勁,而且通過踩菜,還學到一套學問呢!

從此我懂得了“幼不學,老何為”的真諦了!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1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院子滿地曬乾菜,大缸裏頭是鹹菜。”

晚秋冬初的清晨格外涼爽,農作物上全是白白的霜。哈一口氣,只見陣陣熱氣從口中飄出,隨後便在空中擴散開來。在一片繚繞的白色煙霧中,記憶中的院子大門徐徐打開了。

門外的是外公外婆。一旁的兩輛電瓶車上放着滿滿兩大袋雪裏蕻,不用説,他們肯定又要醃鹹菜,燒梅乾菜了。

醃菜的流程並不複雜,看了許多年,我也頗有心得。

第一步,洗。兩百多斤的雪裏蕻洗起來可真不容易。外婆會先用掃把把整個院子打掃一遍,再用水沖洗一遍,等到水泥地開始幹了,才會開始在地上把菜鋪開,一一清洗。她仔仔細細地去黃葉、老枯葉,裏裏外外都洗了個遍,單單是洗菜,就要花上一兩天。

第二步,曬。要把洗好的菜放在陰涼少光處,讓它吹個一兩天。外婆就會把菜用繩子掉在一個通風少光的房間裏。這兩天內,如果有枯黃的葉子,她就會及時摘掉,同時,外公也會上山採石。沒見外公外婆相互吆喝,卻見他倆似乎商量好了一樣,分工配合如此默契。

第三步,醃。兩百斤的菜,外公必須找兩口大缸,他找的一般都是是陶缸。在醃鹹菜的前一天,他會事先把選定的大缸洗好晾乾,保證它光潔如新。放入雪裏蕻時,外婆就會把衣服袖子擼起來,並扯開喉嚨放聲大叫:“金子棟,汪晨陽,快來——幫忙啊——”聽到這一聲令下,我們兄弟倆自然是忙不迭地跑下去幫忙。雖然兩個人個子不大,力氣卻不小。雙手擰着雪裏蕻,一棵一棵地放進去,放一層,便鋪一層鹽,最後用石頭壓住。接下來就一切由外公搞定,一個星期翻曬一下,以免它們爛掉。

醃鹹菜要醃一個多月,當醃熟後,就可以燒梅乾菜了。

外公是絕看不上市面上的冬筍的',他總要親自拿上刀具,上山去挖幾隻最鮮嫩肥美的幼筍,再拾點柴。他説,這才配得上一個月醃製成的好鹹菜。

外婆則剪開了米袋子,鋪在地上,用石頭壓住,再把燒好的梅乾菜放上去,陽光下,那淡棕透綠的梅乾菜香飄十里,惹得我們都不由自主要趕來幫忙,當然,主要還是為了能在外婆外公不注意下偷偷吃一口,再一口……看着我們這副饞樣,外公笑了,外婆笑了。曾問過外婆為啥每一年都不厭其煩地醃,“你媽你爸也喜歡吃啊,從小吃着這長大的呢。”那語氣,喜滋滋,是滿滿的驕傲。

回憶隨呵出的霧氣漸漸散去,眼前的外公滿臉皺紋,粗糙的手——他們老了,可是還是放不下兒女們,也放不了侄子與孫子。這梅乾菜與鹹菜之所以如此厚重得令人難忘,正是因為它包含外公外婆的汗水與愛吧。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14

星期五下午,我們去霄霄家裏玩,她媽媽要教我們做梅乾菜餅。

只見餐桌上已經準備了很多東西,有肉,有泡發好的梅乾菜,還有葱、胡蘿蔔,最新奇的是黑小麥麪粉,灰灰的哦,這可是我從來都沒見過的。還有小蘇打和安琪酵母。

霄霄媽媽先拿一個大大的盆,放入黑小麥麪粉、小蘇打和安琪酵母,再倒水,攪拌、搓揉成麪糰。在等待發酵的'一小時裏,霄霄媽媽把肉、梅乾菜、葱、胡蘿蔔切碎,做成了梅乾菜肉餡。

一個小時終於過去了,麪糰已經變成原來的兩倍大小。我們趕緊把手洗乾淨,學着大人的樣子,在手上擦油。揪一小團發酵好的面,先用雙手搓成一個大湯糰,兩個手掌用力一壓,變成了一個餃子皮模樣。舀一勺梅乾菜肉餡,像包餃子一樣把周圍的皮捏起來,一點都沒漏餡。

霄霄的媽媽在電餅鐺裏抹了一點油,再把梅乾菜餅放在電餅鐺裏壓得扁扁的。我也學着她的樣子,把剛做完的梅乾菜餅放入了電餅鐺裏。我們幾個人齊心協力,一會兒就做了十個,剛好一鍋。霄霄熟門熟路打開上下火,蓋上了蓋子。沒過幾分鐘,電餅鐺沿飄出了屢屢白煙,眼尖的我一下子就發現了,還聞到了陣陣香味。

瀟瀟的媽媽打開電餅鐺,哇,香味真是太濃郁了。只見她把梅乾菜餅翻了個面,我發現底部已經發黃,看起來熟了。可是她又蓋上了蓋子——還説上下火加熱不夠均勻,還需要耐心等待一分鐘。“又冒白煙了,又冒白煙了!”我迫不及待地喊起來。霄霄的媽媽趕緊打開了鍋蓋。霄霄早就拿來了盤子和筷子,把香香的梅乾菜餅夾出來。

我用圓滾滾的不鏽鋼筷子剛夾起梅乾菜餅,才碰到嘴脣,餅就掉了。因為梅乾菜餅太燙了,燙得我一哆嗦,手抖了。我偷偷一看,大家都光顧着嘗自己做的餅,似乎沒人關注我。我趕緊彎腰撿起來,吹了吹,快速地咬了一口:“哇,軟軟的,香香的,鹹鹹的,鮮鮮的,真好吃!”結果,站在我身後的霄霄揭發了我:“你的餅掉地上了,不乾淨,別吃了,會生病的。”她小大人一樣,又分給我一塊。可惜我又只嚐了一口就掉了,還是因為太燙了——唉,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最後我只能不停嚥着口水,看着別人吃梅乾菜餅。等一會兒做第二鍋梅乾菜餅,我一定要晾涼了再動嘴,絕不浪費糧食了。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15

西紅柿炒雞蛋、肉沫茄子、紅燒魚……它們都有自己的特色,都值得被人喜愛。

從宋朝以來,有很多人都愛吃紅燒肉,而我最喜歡的一道菜是外婆做的梅乾菜扣肉。

我把江南的梅乾菜扣肉比作是一位頭髮長長,亭亭玉立的女子。因為江南這邊的人愛吃甜食。而且它的梅乾菜濕濕的,長長的,極為柔軟,甚至幾根會黏在一起,就好比女子剛洗完的頭髮。其次是肉,十分講究,都是特別肥的五花肉,一片比一片大。甜的梅乾菜配上甜的五花肉,簡直就是江南人的最愛。

而廣東那邊的呢,就像是陽光的少年。之所以稱為少年,是因為那裏的肉選擇的是上好的排骨,沒有軟骨,意味着它的身子骨硬,就像是少年。那裏的做法是將長長的梅乾菜幾根一起燒在排骨上,再蒸,再炒。

外婆做的是最不一樣的,也是我最喜歡的。梅乾菜是短短的,硬硬的,最重要的是幹,咬着特別乾脆,有嚼勁。肉是夾心肉,豬身上最軟的`地方,外婆會把夾心肉切成一塊一塊的肉丁。做的方法也只有一步,就是爆炒,還會加入特製的辣醬。梅乾菜是乾脆的,所以我把外婆的梅乾菜比作是果敢的人。

江南的梅乾菜扣肉是甜蜜的,很多南方人愛吃;廣東那邊的惹人愛是因為它先蒸再炒,更加的入味,排骨也更有勁道;而外婆的,爆炒是最能突顯肉味的,那個肉肥瘦相間,配上辣醬拌飯是一絕的。我認為外婆尊重了梅乾菜的“幹”,她做出了梅乾菜原有的幹勁乾脆。也許因為我自己是一個乾脆果敢的人,所以我喜歡外婆的吧。

在這世上應該不會有和我一樣的人了吧!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16

我的家鄉在客家梅州,這裏有許多風味食品:有可口的仙人粄、美味的釀豆腐,還有正宗的梅菜扣肉……我覺得最好吃的,有數這正宗梅菜扣肉了。

每逢過年過節,奶奶都會做梅菜扣肉。這不,奶奶又在做梅菜扣肉了。梅菜扣肉為什麼會這麼好吃呢?我得仔細看奶奶做。梅菜扣肉的主料就是梅乾菜和五花肉,只見奶奶先把買來的五花肉刮洗乾淨,然後把炒鍋用中火燒熱,再下油到有點沸騰,將肉放進去要加蓋,過一會兒把肉撈出,瀝上油,再把肉晾涼,切成長方形狀。肉弄好了,再將梅乾菜洗淨,用白糖、油拌勻,放在肉上,連續蒸5分鐘取出,然後將肉復扣在盤子裏,家濕澱粉調成稀淋上,一盤梅菜扣肉就做好了。

做出來的梅菜扣肉呈黑色,可別因為你討厭黑色而不吃它哦!夾起一塊肉嚐嚐,嗯——好吃,伴着梅乾菜的香味,這肉的肉質軟爛,吃起來肥而不膩。再夾起一些梅乾菜嚐嚐,也很好吃,味道濃郁芳香……

梅菜扣肉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有一些功效。它能貧血調理和健脾胃調理呢!瞧,小小的梅菜扣肉裏還有着大大的學問呢!

啊!這梅菜扣肉在客家食品中佔了有時,成為客家梅州中風味食品的驕傲。我希望我們的`客家梅州能流傳出更多的風味食品。我愛家鄉的梅菜扣肉。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17

“梅菜扣肉”也稱為鹹燒白,是特色傳統菜,屬粵菜,客家菜。是廣東梅州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也是我最喜愛的美食之一。每次爸爸一放假都會給我做“梅菜扣肉”。

首先爸爸先準備了,五花肉,梅菜乾,葱,姜,鹽,料酒,八角,海鮮醬,蠔油,老抽和白糖這幾種用料,然後在前一天晚上先將梅菜乾浸泡一夜,清洗幾次,去掉泥沙,再把葱姜洗淨後切片,接着將五花肉清洗乾淨,在鍋內加水,放入幾片葱姜,兩粒八角,少許桂皮,十克料酒。然後將五花肉放入大火煮制,肉色發白無血色後撈出,再在五花肉的表面,抹少許老抽,放至鍋內小火煎烤,直到肉皮呈金黃色,油脂溢出,然後將涼了的五花肉切成薄片,均勻排放在碗內,上面鋪上少許老抽,鹽,少許冰糖,小火燜煮15分鐘的梅菜乾,最後放入高壓鍋內蒸20分鐘,20分鐘後開鍋放氣,將蒸出的肥油濾出,接着蒸20分鐘,蒸好後把肥油濾出,倒扣在一菜碟中即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梅菜扣肉”就呈現在我的眼前了,我夾起一片直接飛入口中,肥而不膩,細細咀嚼,還可以嚐到噴香的五花肉中帶有梅菜乾的清香,這樣的搭配可以説是恰到好處,吃着吃着,突然想起“梅菜扣肉”的`一段美好傳説:北宋年間,蘇東坡居惠州時,專門選派兩名,廚師遠道至杭州,西湖學廚。兩位廚師,學成返惠後,蘇東坡又叫他們們杭州西湖的“東坡扣肉”,用梅菜製成的“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膩,深受人們的歡迎,一時成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菜餚。

“梅菜扣肉”啊!你怎麼如此的美味?竟讓我愛不釋手。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18

春夏之間的江南像一位多情的女子,舉手投足間陶醉了每一位欣賞她的人。走進江南人家,不只有碧水溪流間婀娜動人的垂柳柔枝,不只有清亮光潔的青石板小路,也不只有韻味十足的江南式建築,還有那香氣撲鼻的梅乾菜。

每逢清明過後,江南一帶幾乎是家家户户都會趁着難得的豔陽天曬梅乾菜,這時每一條小巷間總是瀰漫着梅菜的清香。每一縷空氣都混合着泥土的芬芳、百花的甜蜜和獨特的乾菜香味,這味道會直往你鼻子裏鑽,帶來了一種説不出、道不明的奇異感覺。

此刻我的眼前彷彿又浮現出兒時曬梅乾菜的情景,記得那些都是晴好的日子,大人們先在水泥地上掃出一大塊空地,然後再仔細地衝水刷洗,等到水泥地漸幹,乃至被曬得滾燙,才把切好的梅乾菜均勻地鋪在這天然的“曬台”上。

那時我總要先在小溪裏把小腳洗了一遍又一遍,然後飛奔操場,幫奶奶曬梅乾菜。濕濕的小腳丫在乾燥的水泥地上留下一串串印跡,不一會兒印跡就消失了。太陽肆意地燃燒着自己火熱的激情,我學奶奶的樣把梅乾菜均勻地撒在地上,但沒過多久我的雙腳就被滾燙的水泥地“親”得受不了了,我只得又一次往小溪裏跑,讓雙腳再次浸潤到清涼宜人的'溪水裏,稍微緩解了雙腳的灼熱後,才返回操場繼續勞作。往返間,總能聞到被風吹來的陣陣梅乾菜的幽香和它們浸透了暮春陽光的氣息。

連續多日的晴朗天后,鋪在地上的梅乾菜就像被陽光染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又香又脆,我忍不住輕輕捧起一把,嚥着口水問奶奶什麼時候可以讓我嘗一嘗親手曬的梅乾菜。奶奶這時總會忍不住數落我幾句:“瞧你這小饞貓,還沒曬到火候呢!”那時的奶奶腰板筆直,走起路來“噔噔”作響,幹再多的活也不嫌累。現在奶奶年紀大了,種菜、收菜、洗菜、切菜、曬菜,原本不太複雜的程序對現在的奶奶來説,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前幾日,在外省讀書的姐姐打電話來,問今年家中是否還曬梅乾菜,我只好無奈地説,奶奶曬不動了,爸媽也沒空。電話那頭的姐姐沉默許久,我知道姐姐想梅乾菜時,其實她是想家了。梅乾菜是江南的味道,更是故鄉的味道,也是對親人的一份眷戀。人總是這樣充滿懷舊的情緒,梅乾菜這普通但又神奇的食物,一旦喜歡上了就是一輩子。或許悠悠的梅菜香就是每個江南人的思鄉情懷吧?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19

《客家研究導論》開篇寫道:“中國南方,有一羣非常具有活力和朝氣,有新氣象已經非常活躍的民族。一般人稱他們為‘客家′,他們自稱為“客家人”。他們是漢族的一個系統分支。”

清末廣東籍詩人黃遵憲有詩云:中原有舊族,遷徙名客家。過江入八閩,輾轉來海濱。儉嗇唐魏風,蓋猶三代民。

客家人是中華民族一個優秀的分支,經歷了五次遷徙,定居在了閩粵贛三角洲(粵東北、閩西南、贛南地區),形成了獨有的美食文化,其中,以梅菜扣肉最為著名。這一次,讓作者給大家介紹梅菜扣肉吧!

做好入口即化的梅菜扣肉是有祕訣的:一煮二煎三蒸。上等的`五花肉片浸透入味,肥肉的油脂被充分煎出,剩餘部分不會膩,軟糯可口,這也是作者從小吃到現在都不會膩的主要原因。而剩下的瘦肉部分吸飽了湯汁,搭配梅菜的滋味,然後大塊朵頤的吃肉,咀嚼並感受着梅菜和扣肉的醇香,然後嘞,淋一勺湯汁配米飯那就是絕配。

梅菜扣肉也有自己的由來。據傳,北宋年間,蘇東坡居惠州時,專門選派兩位名廚遠道至杭州西湖學廚藝,兩位廚師學成返惠之後,蘇東坡又叫他們仿杭州西湖的“東坡扣肉”,用梅乾菜製成了“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膩人,深受客家人的歡迎。一時間,成為了客家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梅菜扣肉不僅是一道菜,更是客家人對美食的熱愛,對美食的不懈追求。那獨特的食材,那獨特的做法,那獨特的味道,更是體現了客家人的勤勞、淳樸。如今,客家人遍佈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他們不僅帶走了人和文化,也帶走了那來自大山的味道——梅菜扣肉。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散文 20

這兩年,我家飯桌上總少不了梅乾菜扣肉。如此美味的梅乾菜出自我媽媽的那雙手。

去年夏末,媽媽空出一塊地種薺菜。收穫之際,我屁顛屁顛地跟去,看到那一大片綠油油的薺菜,大吃一驚,我的天!這得什麼時候才能幹完啊!“等下我割完這一小塊,你就把它們平鋪開來,曬兩天,曉得嗎?”媽媽比劃着説。面對這無聊的工作,我只想快速了結,於是我一個勁點頭。媽媽拿出早已磨好的.鐮刀,割了起來。

不一會,一大片雜亂的薺菜就放倒在地上。這時,我還在旁邊找小蟲子,玩得不亦樂乎呢!媽媽起身休息發現了我,眼神望了一下我。我得到了提示,於是不緊不慢地鋪好,每一片薺菜不遮在一起。不久,媽媽割完了,與我一起鋪好了薺菜,滿頭大汗地領着我回家。

媽媽是每天要出門工作的,所以每天收薺菜的任務就交給了我。早上走之前,媽媽把薺菜擔去樓上,一顆一顆擺好,然後千叮嚀萬囑咐要我記得收薺菜,還得放好看點,方便她明天早上曬到三樓水泥柵欄上。下午,我滿懷抱着薺菜,來來回回跑了足足有四次,累得我滿頭大汗。漸漸地,那薺菜的重量越來越輕了,我幹活卻一如既往地覺得累。就這樣媽媽曬菜,我收菜,持續了三天,媽媽説可以切碎了,水分全乾了反而不好。

那天晚上,我把兩籮筐薺菜搬到樓下,累個半死。媽媽拿着兩張紅色塑料椅子,擺上一塊扁圓形木板,再擱上一塊厚厚的“刀痕累累”的案板,兩筐菜就在兩旁,媽媽坐中間。媽媽先拿出一大捆薺菜放到木板上,再抽出一小捆放到案板上開始切。那手速,越來越快。

媽媽一直切到夜深人靜,在樓上做作業的我完全沒法屏蔽那震天響的聲音。我下樓看看,媽媽仍一動不動地坐在那,拿着菜刀,低着頭切,那小碎片裝滿了好幾篩子。咦?怎麼停了?只見媽媽放下刀,抬起頭扭了扭,將手在空中胡亂甩了甩後,又開始幹活。

接着,仍是早上媽媽曬,下午我來收。那些小碎塊均勻地撒在竹墊子上。我先依次拉起前後兩頭,同時小心兩旁撒出去,再拉起左右兩側,直到它們匯成一條線,全程動不動就要踢幾下墊子,把那些恰在縫隙裏的碎塊抖下來。我兩手把它們捧起來,倒在篩子裏。

“啊”,我感到一下刺痛,一看,原來是小竹刺扎進了手裏。我一把它拔出來,血珠就冒了出來。這時,我多想放棄,這幾天為了這薺菜累成這樣。可昨天媽媽辛苦切菜的模樣總浮現在我腦海中,心中但掠過一絲愧疚,媽媽為這菜累成那樣,而我做着這最簡單的活還這麼多怨言。

如今,看着眼前這道菜,夾一口放時嘴裏,酸甜香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