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記憶深處的九牛坡-散文隨筆

記憶深處的九牛坡-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38W 次

連綿起伏一道坡,遠遠地望去,恰似一頭吃足了嫩嫩青草的大黃牯正低着頭喝着坡腳下那條清清的河。

記憶深處的九牛坡-散文隨筆

遠看如牛。

這道坡天生了九十九個恰似牛頭形狀的大小山頭。九牛坡由此而得名。

九牛坡,其實就是一道悠然凸起的山脈,坡下有條夯沙河。

夯沙河的源頭從呂洞山的山間中滲透而出,透亮清純。呂洞山傷痕屢屢,遠古的時候,他就是百里苗疆百裏挑一長得很俊的苗家小夥子,為了一個純樸的愛情故事,他苦苦地追求心目中的夢中情人,一個漂亮的苗家姑娘,他無意被別人從背後捅了兩刀,至今還在呂洞山頂那道斷然高聳的峭壁上深深留着兩個偌大的孔。許是呂洞山的發泄和傾訴,更是他的追求及嚮往,這河就是他品嚐人間煙火的依託。

清清的河順着溝谷一路蜥蜴而下,七拐八彎繞去繞來逶逶而去,像一條銀白色的金絲帶,無拘無束地抖動着,不分白天晝夜,不論春夏秋冬,平流掀浪下灘數十里,流進峒河再滾滾東去,流入沅水,匯入洞庭湖。兩岸的大山,綠樹,田壩,山寨,人家,因河而魏梧,挺拔,平坦,秀美,自信。兩岸的人家攔河築壩引河灌田種穀養魚栽篙筍,平時里人們下河洗衣洗菜,夏日裏人們下河撈蝦打漁,翻螃蟹,那些光着屁股的伢崽們在河中打水仗,濺起片片水花伴着陣陣笑聲在河谷間飄溢。河繞坡而去,依河傍坡座落着吉首,花垣,保靖接壤的邊遠村落,九牛坡屬兩縣一市而共有。

九牛坡上有坡,大坡小坡,高坡矮坡,坡上有土壩,坡上有幾丘良田,大坡連着小坡,高坡連着矮坡,坡相連,坡相接,坡相望,坡相依,橫看成嶺縱成峯,嶺嶺峯峯各不同。

九牛坡上有一道迴音崖,兩道別致筆直的懸崖緊緊地挨在一起,之間留有一線細長的空斜,就這樣形成了一個偌大的迴音壁,只要站在它的對面,亮開嗓子喊一聲,即可回過來活靈活現的嗓音,回過來的聲音不走音不跑調,於是,人們常會站在迴音崖的對面唱幾句苗歌高腔或嘴含青嫩的木葉學各種各樣的鳥叫或吹一支抒情的苗歌,迴音崖回過來的聲音像流水,像鳥鳴,像風像雨又像雲。悠悠揚揚柔柔的',在坡谷間悠然縈繞,顯然就是一曲最動聽的音樂。

坡上有座馬頭峯,酷似一匹高昂着頭的駿馬,它是九牛坡上的最高峯,這裏的人們常説,爬上馬頭峯,無限風光在險峯。人們都想去爬一爬馬頭峯,但真正能爬上馬頭峯的人寥寥無幾。馬頭峯四周斷崖峭壁,爬馬頭峯只有一條狹長又陡又潮又濕的險道。九牛坡下的山民們總有一些敢冒險的。早在好多年前,有幾個山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爬上了馬頭峯,領略一番馬頭峯上的風光,之後,總有為數不多的山民去爬一回馬頭峯。能爬上馬頭峯的人便成了九牛坡下人們的驕傲,站在馬頭峯上遙望峯下連綿起伏的羣山有如藍色的大海掀起層層細浪,遙遙可以聽到吉首州府的火車汽笛聲,清晨,從峯下坡下夯沙河面冒起升騰瀰漫的白霧讓人如同處於雲裏空中一般,一到夜晚便可遙觀繁華吉首城的萬家燈火。

九牛坡上有過充滿傳奇色彩而古老的傳説故事。嘉慶年間,坡下的桃花寨有個叫“拔嶁”的出家人,隻身一人從桃花寨來到九牛坡上與馬頭峯隔坡相望的另一個山頭上搭起一個棚棚進行修仙,據説要修三年九個月即可成仙,他修到了距三年九個月還差三天的那一天,鄰近傍晚,他正在棚子用晚餐,突然跳出來一隻大山鼠,一身白毛,一對藍眼,一嘴鬍鬚,不慌不忙地爬到他的身上,順着他的手臂要和他同吃碗裏的飯,他單獨為它裝了一碗放在一邊讓它吃,它就是不吃,硬是要他碗裏的,一氣之下,他用手上的筷子在它的腦殼上輕輕打一下,誰知道,大山鼠從他手臂上的碗邊掉下來,躺在地上彈了幾下,一動不動沒氣了。太陽一落坡,天空烏雲滾滾,大風普天蓋呼呼地刮來,大雨傾盆似的澆下來,雷光閃閃,大風把棚棚吹倒了,大雨把她澆得像落水狗般的,他連夜下坡,一路滾滾爬爬回到桃花寨落得一身怪病,講了一夜夢話,第二天中午便一命嗚呼了,留下許多不解和思考,像一則謎

九牛坡上亭亭玉立着一座新娘峯,以往不叫新娘峯,曾有個叫香桃的妹子,從坡的這邊嫁到坡的那邊,連接孃家與婆家的路從九牛坡上過,剛當新娘,她着一身靚麗的新裝,嫁了,那塊養育她十八個春秋的山田坡地和親生父母,離開了真是捨不得,放不下,女人不嫁不值價,女人畢竟是別人的人,難怪坡下的人們都説,生了一個女孩,連家裏的老鼠們事先都要哭上七天七夜呀,在家不覺得,一旦真的出嫁了,才知道女人和男人之間不同之處,她嫁給男人在她的一生當中一定是一棵大樹一個港灣,給她擋雨,給她遮蔭,給她清涼,為她解乏,保護她就像保護他的眼睛一樣寧可自己倒下也不讓她受傷,女大十八變,模樣變了心也變了,像一朵花,人見人愛。那年,她和同伴去趕一年一度的趕秋場,在場上她一眼就相中了一個小夥子,眼睛一亮心發慌,她走到小夥子的身邊,如蜻蜓點水般的在他的腳上踩了一下,然後頭也不回只顧往前走,小夥子會意地尾隨而去,走到場邊的一棵樹下,她站住了,回過頭來正視眼前的小夥子,眼睛和眼睛的碰撞,心與心在倏然間靠攏,小夥子和她約下了相會的日子,日去夜來,相約相會,愛情的田地長出了成熟的莊稼。就在她嫁給小夥子的第三天,小夥子就被抓壯丁去了,從此之後,一直是音信沒有人不回,之後她再也不嫁, 有事無事總是爬到九牛坡上,站在坡的最高峯遠望遠望,她望東方,望南方,望西方,望北方,昂起頭放聲唱起了一首歌:“日頭日頭往西走,我把藍天當成紙,好想把日頭拉回來,把我的相思曬個透。”相思無望,她漸漸老了,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春日,她就在這座山峯的一棵綠樹下用一根繩索結束了她的生命。人們就把她埋在山峯下,把這座山峯叫“新娘峯”。之後新娘峯便成了九牛坡下四村八寨男男女女堅貞愛情的象徵。

有個叫阿唱的小夥子,十八歲那年,他報名參軍,幾道身體檢查都過關,最後一關因為色盲而被刷下來了,他傷心地掉着眼淚回到寨子。他的父親知道後,爬上九牛坡的新娘峯採上一把專治色盲的草藥,回到家裏用沙罐煨着,東勸西勸讓他喝上十天半個月。第二年,這小夥子又去應徵,體檢時色盲沒有了,這一下便成全他當兵入伍的意願,就在他即將踏入軍營的前幾天,他的父親磨上一桌嫩豆腐,割下幾十斤精豬肉,特意來到坡上新娘峯下襬上幾桌酒席邀上左鄰右舍、親戚好友前來慶賀慶賀他的兒子當兵上了人民解放軍。小夥子來到部隊後,立下一次“三等功”,大喜報傳回家,全家人們高興不已。後來,小夥子光榮復員回鄉時,卻從千里之外帶來一個城裏的妹,海誓山盟跟小夥子結為白髮夫妻,回到寨子的時候,小夥子便把城裏的妻子帶上新娘峯,把新娘峯的故事説給她聽。從此,夫妻恩愛如蜜,生下了一兒一女,後來,這一兒一女便成了這裏走出來的第一代大學本科生。因此,這裏的愛情故事不再是悲劇了。

時過境遷,九牛坡上常常聚來坡下四村八寨的人們,他們相邀相伴地爬到坡上來,聚一聚心相通,常相聚情相切,集思廣益議一議開發九牛坡的事,修一條自下而上的盤坡公路,在坡上修幾座涼亭,種一坡的桃樹和一坡的梨樹,在那桃花梨花盛開的時節和桃子梨子壓彎枝頭的秋季,把九牛坡開發成一處旅遊的勝地,讓人玩個夠,讓人吃個夠,往返去來的遊客們都爬上坡來觀賞坡上美景和品嚐坡上的佳餚,到時,坡下的人在坡上賣一碗米豆腐,賣一串油香粑粑,賣一瓢涼粉絲,也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我就坡下的寨子里長大的,九牛坡的故事有老一輩人説的也有我親眼目睹經歷的,如今遠離了,我會把九牛坡刻在我的記憶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