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百姓美食散文欣賞

百姓美食散文欣賞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62W 次

俗話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其實細一想這話是有問題的。有米能做飯就算是“巧婦”?那對“巧婦”的要求也太低了。如果説“巧”,有米能做出花樣來也算是“巧”;無米能做出相當於有米才能做出的飯,那才算是真正的“巧”。不然,“巧”從何來呢?

百姓美食散文欣賞

其實,“巧”是逼出來的。人是有惰性的,如果衣食無憂,誰會閒着沒事為自己出難題呢。所謂“巧”,是在不斷克服困難中練就的。就説在那糧食不夠吃的年代,為了能吃飽,老百姓也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把“粗”糧,變成“細”糧,把低等食品,變成美味的佐餐,這雖算不上巧奪天工,但是在大眾食譜上也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現在不少人都愛吃紅薯,象烤紅薯呀,蒸紅薯呀,切塊做紅薯粥呀什麼的,可是我是不愛吃,不是説它不好吃,可能是小時候吃的太多,吃傷了。在那糧食短缺的年代,紅薯作為高產作物,大面積的種植,因為老百姓要指望着它來填飽肚子。紅薯收穫後,除了挖窖儲藏一部分外,其餘的都擦成了紅薯片,曬得房頂上院子裏到處都是。紅薯片曬乾後磨成面,這就變成了糧食。紅薯面蒸乾糧跟其他的糧食摻着吃還行,要是單獨吃是沒辦法吃的,因為蒸熟了趁熱吃軟的象塊膠,晾涼了硬的像塊石頭。那個時候老百姓老吃蒸紅薯也不是個辦法,於是在紅薯的吃法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餄餎,就是一道美食。這餄餎本來是蕎麥麪呀或者是米麪呀做的,可是在糧食定量吃的年代,誰家捨得用這種糧食做餄餎呢。於是就想起了堆的到處都是的紅薯。做餄餎的工具叫餄餎牀子,底座是一根一米多長半尺見方的木頭,方木偏上挖一個方槽,方槽的下方釘一個鐵片,鐵片上鑿了好多筷子頭粗細的圓孔。方木上頭拴一個木槓子,槓子上綁一個能夠正好放進底座槽裏的木塊,把蒸熟的紅薯面窩頭放進木頭槽裏,壓出來的就是一根根紫黑色的麪條,這就是餄餎了。吃的時候,抓一把餄餎放進碗裏,擱點辣子,澆上一勺菠菜湯,味美極了!這就是粗糧細做的典範。

如果説餄餎是粗糧細作的典範,那麼“苦力”就是廢物利用的楷模了。所謂“苦力”,還有的地方叫“苦累”。你一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底層百姓吃的食品。糧食不夠,野菜來湊。把野菜當作糧食順利地送進肚子裏,而且還要覺得好吃,這也需要一些“手段”。比如“苦力”吧,其原料百分之八十都是菜的成分,象苜蓿、紅薯葉子、榆錢這些野菜都可以做,再好一點用君達菜或老豆角也行。把菜用水洗過之後,摻上少許的白麪或者玉米麪擱上鹽拌勻上鍋蒸,蒸熟之後,澆上蒜泥,即可食用。這種東西,原料低廉,工藝簡單,觀之青白參差,食之美味異常,哈哈,可謂有機健康之上品!

説起老百姓的聰明,其實是無奈的自嘲式的.冷幽默,有些甚至是掩耳盜鈴騙自己的視覺或者味覺。比如百姓給一種花捲起名叫“金裹銀”,聽着挺好聽,其實就是用薄薄的一層白麪裹上一層厚一點的玉米麪,再裹上一層厚厚的高粱面,撒點鹽和花椒麪,捲起來,一截截剁開,蒸熟了好看得很,外邊看象是白麪的,其實裏面都是玉米麪和高粱面。窮日子也要過得有滋有味,不然那日子該多難熬啊!

吃的不好,如果再沒有菜來佐餐,更是難以下嚥了。夏天還好過,起碼生產隊裏還有菜園子,還能分點蔬菜。到了冬天,除了儲存的大白菜,就剩下院裏那半缸醃蘿蔔了。所以,動動腦筋,研究些所謂的菜品是非常必要的。

有一種菜品叫“燜子”,這個“燜”字我想不應該是這個字,應該是一個“食”字旁,一個“悶”字,但是字典上沒有這個字,只好用這個“燜”字代替了。至於為什麼這麼叫,這樣叫是什麼意思,誰也説不清楚。不過臨近有些地方給它起名叫“假菜”,這還是有些道理的。意思是,這不是菜,就當菜去吃吧。

做“燜子”也不復雜,其原料還是紅薯,不過是紅薯粉條。把粉條煮好,摻上紅薯澱粉和白麪,拌上鹽和花椒麪,拌勻後放到蒸鍋裏蒸熟,然後切成大塊留用。什麼時候炒菜,就拿一塊,切成小片,用葱花一炒,用醋一溜,又香又筋道。別看是百姓食品,現在大飯店裏上一盤,也要你不少錢。

百姓食品,沒有工藝複雜的,因為沒那閒工夫,也沒有那麼多調料,不過是就地取材,變變花樣而已。有的可以説沒有一點技術含量,但是它豐富了百姓的餐桌,滿足了百姓的味蕾,增添了艱苦條件下百姓的快樂。比如麪糊辣椒,就是烹好辣椒,然後把稀稀的白麪糊糊擱點鹽倒進鍋裏就行,熬得了,象醬一樣抹到窩頭上,也是很好吃的。

奶奶的手就很巧,做飯很會調理。記得小時候,蔬菜下來的時候,她會留心計劃着冬天的事。象炒茄子,她會把旋下來的茄子皮一串串晾在院子裏,晾乾以後收藏起來,到了冬天沒菜的時候,再泡發一下,切碎,用葱花、辣椒一炒,美味無比,這叫辣炒茄子皮。初春時節,她會把柳樹上的柳穗勒下來,在開水裏一抄,撈出來用蒜泥涼拌,清爽無比。現在想到這些東西,就覺得滿口留香。

時光如梭,轉眼就是幾十年過去了。有時總想吃點過去的“下里巴人”的食品,試着做了多少次,總也做不出過去的滋味,也許是東西的味道變了,也許是生活的環境變了,總之,那份美好只能留在記憶裏,那份醇香也只能飄蕩在歲月的雲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