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以憶鳳凰為題目的散文

以憶鳳凰為題目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9K 次

記得,最初是從沈從文先生著名的小説《邊城》中知道了“鳳凰古城”這個地方,於是,我就一直有種想迫切親近“鳳凰”的願望。

以憶鳳凰為題目的散文

選擇了一個黃金週,與朋友一起出發了,到達鳳凰時,天色已暗。也許是吉祥的鳳凰顯靈,原本有些悶熱的天氣居然下起了小雨。環顧四周,陌生的街道、陌生的行人,以及古色古香的樓房,人生地不熟,彷彿一切都讓我們有些無所適從的感覺,茫然之中,剛好一位身着民族服裝的,樣貌憨厚的苗族大姐迎面走來,情急之中,唐突的冒然上前搭訕:“大姐您好!請問去古街怎樣走呢?”,也許是見慣不怪了這種情景,抑或是少數民族原本就固有的樸實、善良,苗族大姐居然毫不忌諱的微笑着,用帶有本地口音的普通話向我介紹道:“第一次來吧?你看天已經很晚了,還下雨,不如在附近隨便找家旅店住下,明天再去遊覽嘛。”順着苗族大姐的指點,放眼望去,夜色中,一條具有苗族建築風格的古街,悠然、蜿蜒的向前延伸着,想必,不遠處就是穿城而過的沱江了......

也許是旅途勞累,一覺醒來時已經是第二天早晨九點過了。漫步於具有濃郁土家族、苗族風情的異鄉,街上熙熙攘攘的,盡是和我們一樣帶着新奇目光的遊客,街道兩旁經營民族風情紀念品及各種風味小吃店,鱗次櫛比,應有盡有。琳琅滿目的商品中,竟然讓我發現了新版精裝的小説《邊城》,激動之中毫不猶豫就選了一本,順便還挑了頂款式獨特的牛仔帽戴上,旅遊嘛,就圖個好心情!嘿嘿......

站在石橋上,望着兩旁掛滿紅色燈籠的,依山傍水的土家族、苗族吊腳樓 ,寬闊的沱江,就這樣舒緩的,蜿蜒的,甚至讓我感到有些從容的出現在了眼前,江上,慢慢悠悠的飄着細長的,載着遊人的烏篷船,穿過一座座橫跨沱江兩岸的風雨橋,愜意而悠然!

順着石橋旁的石階往下走,頓時一股清新的江水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身心爽然!江兩岸青石板鋪就的石板路,乾淨且清爽,翠綠的行道樹,微微的隨風輕晃。突然,熙熙攘攘的行人中,一苗族小夥拉住我笑道:“大哥,來都來了,二十元租套服裝穿穿嘛”, 免不下他的熱情,選了一套換上,就算“不倫不類”也認了,還是那句話;旅遊嘛,圖個好心情!來到北城門下,只見清澈、寬闊的河面上,橫跨着一條以石為墩,兩人擦肩而過都要小心側身的,窄窄的獨木橋,這裏就是曾經當年進出鳳凰古城的唯一通道。穿着苗裝,走在獨木橋上,彷彿一下回到幾百年前的古鳳凰。過了獨木橋,見一身着靚麗苗裝的俊俏女孩,正站在江邊石板上,盡情的擺出各種姿勢造型拍照,獨特而美麗的背景,青春貌美的女孩,人景合一的場景,徵得同意後,我也情不自禁的舉起了手中的相機,拍個不停。

在鳳凰要是坐上烏篷船領略沿江的風情,那是一個不錯的享受,兩岸歷經百年滄桑的吊腳樓緩緩的滑過眼簾,順水而下,一派勝似江南風光的情景,美不勝收,穿過虹橋,著名的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等遠古的古籍盡收眼底,沱江的南岸用紫紅沙石砌成的古城牆,莊重而雄偉。東、北兩座城樓雖然久經百年滄桑,依然宏偉如昨,彷彿在向人們娓娓敍説着鳳凰的曾經。

來到一座典雅、古樸、莊重的,具有典型湘西建築風格的四合院前,心裏一下突生莊嚴、敬慕的心緒,這就是沈從文先生曾經的故居,如織的遊人們帶着一種敬仰的心情,有序的默默瞻仰着沈老的.墨寶、遺物、遺像等等。

中華第一個內閣總理——熊希齡的故居小巧、精緻、典雅,很有苗族風格情調。

鳳凰的街道大約兩三米寬,曲折、蜿蜒,曲巷幽深,大都保持着百年以前的原始風貌,兩三層高的湘西風格民居,皆是經營獨具特色的旅館、酒吧、餐館、茶樓、名典小吃、民族工藝品商店等等,熱鬧非凡,現代與古典同時充斥着古街的每一個角落,看似衝突,卻又顯得那麼和諧,讓人不禁感覺驚歎、匪夷所思。在鳳凰自然要嚐嚐本地的經典佳餚,看着眼前色香味兒俱全的:苗家酸魚、酸蘿蔔、蕨菜臘肉、血粑鴨等名菜,一下便勾起了食慾願望.....

美好的時光總是匆匆的,短暫的。酒足飯飽之後,餘興未了,於是我們找了一間臨近沱江邊的酒吧,點了幾樣小吃及苗家咂酒,邊吃邊喝,閒情逸致,好不愜意!此時,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沿江兩岸的紅燈籠,景觀燈也紛紛亮出了它們或明或暗的魅影,鳳凰的白天民族風情濃郁,而夜色卻充滿了燈紅酒綠的另一番情調。不知是咂酒醉了,還是我暈了,聽着酒吧駐唱歌手的輕彈慢吟,我漸漸感覺思緒開始慢慢升騰、飄蕩......

心儀已久了

只是你一如

養在深閨一般

總是靜靜的

優雅的

審視 觀望 等待

不忍驚擾吧

可微風

還是悄悄的

掀開了

半掩的面紗

於是

便有了

雕花窗的

那撩人一瞟

吊腳樓下

的徹夜情聊

以及

蠟染裙襬的

深情款款

銀飾耀眼的

迷離波光

這一切

都是因為你

-----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