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採訪多才多藝孫鋼山老先生散文

採訪多才多藝孫鋼山老先生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52W 次

在榆社縣文化館的辦公室,現年已是80歲高齡的孫鋼山老人,右手握着金色電光紙纏繞的霸王鞭,一邊唱一邊跳,“|2321|2321|2552|17|6532……”隨着自己哼唱的節奏,他不斷用霸王鞭磕打着左手、右肩、左肩、左大腿(平抬)、左手腕、右大腿(平抬)、右腳、左腳……他在地下不斷翻騰跳躍着,當跳到過門的時候,他蹲着做了一個非常漂亮的造型,儼然就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夥子在跳霸王鞭!

採訪多才多藝孫鋼山老先生散文

孫鋼山老人是榆社籍北泉溝村人,二十歲便在榆社一中擔任教師,後歷任榆社二中校長、榆社一中副校長。1983年被調任河南鄭州郵電學院教研室主任。孫鋼山老先生自幼好學,文理全能,從小耳濡目染,受社火、霸王鞭、土灘秧歌的影響和薰陶,酷愛文藝。曾經在左權上學期間,回鄉教唱左權小花戲。在任教期間親自主演話劇《屈原》《新局長到來之前》、歌劇《三月三》《白毛女》選段等各類節目十餘個,組織指導學生排練三句半、話劇、歌劇、晉劇、京劇樣板戲選段等數十個節目,在縣大禮堂公演和在下鄉宣傳中,都深受羣眾歡迎。通過組織文體活動,充分培養學生文體才能,調動學習積極性,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孫鋼山老先生過去經常參與指導北泉溝村秧歌隊,排演《收租院》等大型歌舞演唱節目。還為所在學校編寫校歌,作詞譜曲。退休後,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鄭州市紫荊山老來樂歌舞團的主要成員,化粧演出節目,如《夫妻識字》《兄妹開荒》《過河》、湖南花鼓戲《李海砍樵》、黃梅戲《打豬草》等。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是學校合唱團主要領導人,是河南省郵電太極拳學會副會長兼祕書長。在《漳源詩詞》《鄭州武術詞刊》上,都能見到他的詩文。現在只要孫老帶頭參加的壽宴、婚禮及師生聯誼聚會活動,都會圖文並茂、有説有唱,舉辦得有聲有色。

三十多年過去了,孫老不僅鄉音未改,而且霸王鞭舞蹈及唱詞就如刻在他的腦海裏一樣,舞蹈的每一個動作依舊那樣標準,唱詞裏的每一個字依舊那般記憶清晰……

1935年,孫老出生在北泉溝村。在他兩三歲時,他就記得母親每天唱給他聽霸王鞭、秧歌戲及榆社的土灘秧歌。母親一邊在燈下做針線,一邊情不自禁地哼唱着這些口口相傳秧歌,花戲和霸王鞭調,可見在榆社鄉里,霸王鞭流傳已很久遠了。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每個大人,更是孩子們熱切盼望的日子,因為他們可以盡情地觀看紅紅火火的農村社火。

每年秋天,農民的糧食都顆粒歸倉後,辛苦勞作了一年的人們終於可以休閒一冬天,舒展舒展筋骨。這時,農村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有條不紊地進入鬧社火的準備階段。社,是農村以祭土神結成的一個小團體組織。小的一般一個村莊一社,大的村莊一個村莊有三四個社。每年,社裏輪流選派十户人家負責社裏的組織管理,是義務,也是權利。這十户人家,在整個冬天就忙忙碌碌地準備正月十五先後所需要的參拜三官神棚和祭祀各路神仙的所有貢品,燉大肉、炸丸子、蒸制面食、炸“蜜花扇子”等。所需要的貢品,數量非常大、品種非常多,整豬、整羊,盤盤碟碟,要擺滿整整十大供桌。其中,社裏最大的任務是準備“社火”,就是在燈火輝煌中為祭神所表演的各種文武節目。從老古流傳下來,每個村裏都有社火坊,有的叫秧歌坊、拳坊,社裏每年負責請師傅,在社火坊裏教授鬧社火的節目。每年都要教授、排練整整三個月,直到正月初七八出村表演。社火是本村人的一種榮耀和驕傲,表演的人員都是本村出落標緻的大姑娘、俊小夥和熱愛文藝的老藝人。社火分為文社火和武社火,文社火包括土灘秧歌、小花戲、秧歌戲和霸王鞭等歌舞節目;武社火是武術節目,當時也叫國術,榆社俗稱武圪欖,其中又分許多門派,如形意拳、六合拳、梅花拳、小紅拳等。

一過正月初一(過年),負責管社火的人便忙碌起來,糊燈籠、染吊掛、架燈山、搭神棚、砍松樹搭鞦韆。用車輪車軸製作“小鬼推磨”等健身遊樂器具。派人去各家收集破舊犁鏵等生鐵,準備正月十五的晚上打鐵花。

“正月十五鬧元宵,又拉鞭右放炮,穿新衣戴新帽,鑼鼓喧天好熱鬧!”正月十五鬧紅火,除了表演趕旱船、舞獅子、踩高蹺等異彩紛呈的歌舞節目,還有武術節目中的單練、對連、刀槍劍戟棍棒等器械對打,精彩奪目,虎虎生威,有聲有色。絲竹聲、鑼鼓聲、喊殺聲、叫好聲,場上場下響成一片。打鐵花、盪鞦韆、放天燈、烤路火、猜燈謎等節目,五花八門,讓人賞心悦目、目不暇接。

村裏掌握打鐵花技術的老藝人,在正月十五六的下午,就開始生爐鍊鐵,把生鐵都熬成滾燙的鐵水。在表演的時候,打鐵花的把式把鐵水舀入特製的木板模子裏,然後用力一磕、二擊、三揚、四灑,霎間,絢爛繽紛的火星四射,佈滿了整個村莊的天空,宛如耀眼的星星,比現在放的禮花還要精彩、養眼。

正月初七八,鬧社火開始。各社都出去走村串鄉,表演各自的節目。正月十五的.晚上,各社的文藝隊都集中在縣城,進行排街,順着縣城街道上壘摞火的各大商店進行定點演出。各個文藝隊都把他們排練最好的節目,展現給縣城的觀眾,演員非常賣力,觀眾擠得裏三層外三層,道路水泄不通。

正月十五前後,各村各社也在神棚前的表演場地上,點燃稈草,壘起煤炭,點燃摞火。摞火越燒越旺,火苗跳躍,象徵着來年的生活紅紅火火、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村裏的男女老少,一邊看秧歌,一邊爭相拿着自家的饅頭貢品,圍在摞火堆旁燒烤,把麪食貢品烤焦,趁熱吃掉,象徵着消除病痛和災難,俗稱燒殘病。烤香的濃味,瀰漫在整個村莊的上空。

最讓孫老終身難忘、記憶猶新的是霸王鞭。霸王鞭不僅舞蹈優美而且唱詞非常吸引人。孫老説,各種歌舞節目的唱詞對農村的孩子們印象很深,往往是社火坊裏的大人還沒有唱會,在旁邊觀看的孩子們已經會唱了。這些老一輩流傳下來的唱詞,朗朗上口,對他們將來寫詩、作文以及終生的文藝修養影響都非常大。只要小時候記住的,一生都忘不了,甚至老了,都能想起當時的那段情景。

“趙州橋什麼人修?玉石欄杆什麼人留?什麼人騎驢橋上過?什麼人推車碾下一道溝麼呀呼嗨!趙州橋來魯班爺修,玉石欄杆古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過。柴世宗(柴王爺)推車碾下一道溝麼呀呼嗨!天上的桫欏什麼人栽?地下的黃河什麼人開?什麼人把守三關口?什麼人出家永不回來麼呀呼嗨!天上的桫欏王母娘娘栽,地下的黃河老龍王開,楊六郎把守三關口,韓湘子出家永不回來麼呀呼嗨!”孫老再次拿起霸王鞭,動情地一邊唱一邊跳。他所跳的這支霸王鞭舞蹈用的是《小放牛》調,歌詞和樂譜是縣文化館所有人員第一次聽到,非常珍重,趕忙收集。孫老一邊哼唱一邊兩隻手不停地打着節奏,一邊哼唱樂譜,反覆數次,幫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把唱詞和樂譜記錄了下來。孫老最後説,《小放牛》在鄉村中,非常流行,十分古老,但不知是從鄉村中走向京劇還是從京劇中移植到鄉村,它代表着我們鄉下原生態的下里巴人。

在孫老的記憶裏,榆社縣霸王鞭鬧得最紅火、最好的是阪坡村和趙道峪村。當時表演霸王鞭的是四個人,兩男兩女,而且常常是男扮女裝。男子右手握霸王鞭,女子右手執扇子、左手提彩色凌子。當時的霸王鞭道具是在一根細竹竿的一端,在一分節處鑿槽,在槽的上、下端各鑽一個小孔眼,把銅錢用一根細鐵絲串起來,把鐵絲的兩端分別系在竹槽的上、下端,這樣串起來的銅錢就放進了竹槽裏,磕動竹竿,銅錢就會因碰撞而響起來,竹竿來回不停地磕動,銅錢就會響動不停,響動劇烈。表演的時候,男女都化粧後穿起特製的彩色的男女童裝,在場地上來回表演。樂器的演奏和歌唱,由場外人員負責,一般都是村裏的一羣老藝人。當時音樂的演奏,主要是二胡和笛子,鑼鼓主要用來伴奏鑼鼓點,如“咚恰咚恰,齊不隆咚恰!”鑼鼓點一響,演唱者就會即興加詞,表演者也隨着即興表演,如《小放牛》中,唱到“柴世宗(柴王爺)推車碾下一道溝”時,即興唱“推上去,滾下來,推上去,滾下來,碾下一道溝麼呀呼嗨!”

“懷才正月正,月兒往上升,姜海棠住寒窯,無葉兒紮下根……酸毛杏,酸酸的,吃上它兩大把……”孫老又唱起了《懷才九月》。雖然他唱詞沒有記全,但是他提供的唱詞非常珍貴,是榆社原始霸王鞭的原始唱詞和音樂。孫老哼唱着,左手不停地拍着大腿,右手舞者霸王鞭打着節拍,然後哼唱着樂譜,反覆數次,幫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把唱詞和樂譜記錄了下來。

孫老還講述了轟動榆社縣的一場霸王鞭舞蹈的改革。1959年下半年,縣文化館組織,以榆社中學為主,吸收鄉下的幾個優秀演員和文藝骨幹,組成二十七人的赴晉中專區匯演團隊,準備參賽演出。除獨唱和演奏等節目外,以反映總路線、“大躍進”、三面紅旗為主題的霸王鞭節目為主。領隊的是文化館的張鼎明館長;指導排練的教師有榆社中學的甄秉元、鞏九如;樂隊有秦速成老師、喬補成同學和城關的白二貨、白四貨及下赤峪一姓安的老藝人;獨唱演員有劉水華、劉月仙等;霸王鞭有八人組成,打霸王鞭的男子有李眉文、胡海生、任繡娥(女扮男裝)、張夠仙(女扮男裝)四人,扮女子的有王秀英、裴楓林、李補仙、鹿翠仙四人。舞蹈表演中,依舊是男子執鞭、女子一手執扇一手拿凌子。表演的舞蹈依舊是榆社幾代藝人傳承下來的“老八點”打法,即以鞭端磕打四肢為其基本動作。但人數的多少和場上的穿插變化上有了很大的改革和突破,加上演唱中有獨唱演員劉水華、劉月仙幫唱,樂隊中除二胡、笛子外,笙、簫、嗩、吶一起伴奏,氣氛十分歡快、熱烈。經過近半年時間的排練,1960年2月22日,赴晉中專區匯演,榆社縣的霸王鞭舞榮獲當年匯演節目的一等獎。1961年又被選為晉中專區優秀節目,赴省城參加匯演。演唱的歌曲《我們騎着躍進馬》是甄秉元和鞏九如老師新編的。孫老即興唱了起來:“我們騎着躍進馬呀,手裏拿着霸王鞭……”突然他停住了,原來他忘記後面的歌詞了。這次表演獲獎的事情,縣文化館工作人員瞭解,並且文化館珍藏有當時演員們表演完後的合影,但是當時的唱詞是第一次聽到,原以為沒有唱詞。孫老當場掏出手機,打開通訊錄,給居住在榆次的任秀娥打電話詢問歌詞。結果任秀娥沒有回憶起來。採訪完過後兩個星期,孫老經過多次輾轉,詢問過好多人,包括當事人李眉文、劉月仙等,最後找到胡海生,才把完整的歌詞回憶起來。然後他馬上跑到文化館,告知《我們騎着躍進馬》的歌詞:“我們騎着躍進馬呀,手裏拿着霸王鞭,鼓足幹勁爭上游,快馬加鞭勇向前!”

孫老還講述了榆社的土灘秧歌。在他的記憶裏,榆社土灘秧歌表演的時候,演員們都穿着特製衣服——合衫,都包頭、化粧,角色明確分為生、旦、淨、醜。每個土灘秧歌隊伍裏都有一個“頭人”,榆社人稱“的腦”,即腦袋、首領,是隊伍的總指揮,也有的叫走傘的,他手裏拿着一把特殊的傘,是用紙做的,非常大,傘柄的中央有一個圓形的球體,手腕處拴着一串小鈴鐺。當表演開始的時候,頭人一抖紙傘,搖響鈴鐺,表演開始。這個頭人熟知每場秧歌的任何細節,會唱每一個角色,會做每一個動作,精通每一場音樂的鼓點節奏。

榆社土灘秧歌分為情景劇和即興表演。除文化館已經整理出來的《圪麻窪打換親》外,孫老還知道北泉溝土灘秧歌常常演唱的《楊香武三盜九龍杯》。這一土灘秧歌文化館並不知情,是第一次聽説。孫老雖然不記得唱詞了,但是他還記得劇情和其中的一些白語:楊香武三次找到並盜走藏得非常隱祕的九龍杯。當楊香武這個丑角一登場亮相,便遭到一個甩頭的演員的數落:“人不人,鬼不鬼,兔子的腦袋麻糠腿,哪來的這個焯蛋鬼!”

孫老當場表演了即興的土灘秧歌。秧歌入村、出村、入場參神都是以鑼鼓為先導,過街有過街拍子的鼓譜,演唱前後以鑼鑔鈸鐃相配合,奏響前後過門“︳鈹釵︳鈹釵︳倉唻唻︳鈹釵︳鈹釵︳倉——︳”。起板後便唱到:“正月十五鬧紅紅呀,俺的秧歌來參神,人敬神來神保人呀,歡歡樂樂太平村!”這是每當秧歌到各村神棚下參神走完過場後唱的詞句。“正月十五鬧元宵呀,家家户户都吃糕,有錢人吃的是油煮糕,沒錢人吃的是火裏燒!”這裏反映了窮苦人的困苦和心聲。當兩家迎送的秧歌走在一起的時候又會唱:“你回你的金鑾殿呀,俺回俺的紫金城!”總之,都是唱一些祝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吉慶詞語。在正月十七八之後,社裏的秧歌隊就要走街串院,邊唱一些恭喜發財、閤家歡樂、萬事如意的歌詞。但有時即景生情,用一些詼諧的語言,説一些逗趣的話,引得大家鬨堂大笑,如當鑼鼓聲落下後,沒有唱的,抬頭髮現屋檐裏住着一窩木格的,便唱道:“落了鑼鼓沒説的,屋檐裏住着一窩木格的(榆社方言‘鴿子’)。”“︳鈹釵︳鈹釵︳倉唻唻︳鈹釵︳鈹釵︳倉——︳”……

正月二十三,秧歌要謝班吃下班飯,把出村表演掙來的煙酒和瓜果及神棚裏的部分貢品,如“蜜花扇子”等麪食,都分給演員。一年的社火就算圓滿結束了。

採訪結束,孫老嚴肅地説道,農村文化生活非常重要,可以説,儘管現在有電視、電腦等先進的傳承手段,但是不能沒有初級的、原始的文藝傳承。正像現在飛機是最先進的交通工具,但是人們出行的時候,不可能一出門就坐飛機,走路是無法代替的。社火、霸王鞭、土灘秧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還需要藝人們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千萬不能丟棄!

(2014年8月14日,在文化館採訪孫鋼山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