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灶台經典散文

灶台經典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W 次

家裏蓋了個新廚房,裏面裝飾一新。電飯煲煮飯,打開煤氣灶炒菜,按下抽油煙機,做起飯菜來方便衞生。可母親卻説,莊稼人柴草多,沒有一個灶台,那柴草不是浪費可惜了。再説灶台做的飯菜特別的香。

灶台經典散文

拗不過母親,父親就請人在大屋旁邊蓋了一間小屋子,地面鋪上水泥,也乾淨明亮的。母親看見了十分高興,請村裏先生擇個吉日,和父親一起搭起灶台來。父親先挑來一擔黃泥,把稻草剪成兩寸來長,拌在黃泥裏和着水攪拌起來,黏黏的。母親則用淘米水澆了澆要搭灶台的地方,叫我搬來一些磚塊,放在一邊。父親拿着磚塊粘上拌好的黃泥,一塊一塊壘起來,母親在一旁指揮着。一個上午的工夫,父親母親就搭好了灶台,高興地叫我去看。一個圓形的平頭灶台樸素又親切地在我們面前,母親尤其喜歡。

第二天母親就用新搭建的灶台炒菜煮飯了,第一鍋菜是青菜,母親説生活要清清淡淡的。父親燒火,母親掌勺,灶台在二位老人的侍弄下發出一陣火熱,一陣清香,一陣飯香。不一會兒,飯菜做好了,母親叫上我們一同吃起來,菜爛熟爛熟的,飯是特別的香。二位老人吃得特別香甜,特別有味。我去盛飯時,灶台還冒着熱氣,讓我不由得想起小時候來。

小時候父母養育着我們七個孩子,家裏搭了一個大灶台,雙口鍋,豎煙囱。每天清晨天矇矇亮,母親就起來到村口的井裏打水挑回家,嘩嘩地倒進水缸裏,再去挑,要挑完三擔才夠用的。我起來得早時,母親就會帶上我去。一路上看着家家都忙着挑水,忙着做飯,炊煙裊裊飄散在村子上空。母親也忙着洗菜,淘米,刷洗鍋子,把淘好的米倒進鍋里加上水,滿滿一大鍋。又叫我抱來一堆乾草,裝上一籮筐穀糠放在灶台邊。這時母親就開灶燒起火來,灶台裏紅紅旺旺的火燃燒着,有時火苗竄出灶口,直撲到在燒火的母親臉上。母親就會放慢點加柴火的速度,然後又用火鉗撥動一下灶裏,再往灶口添加柴火了。幾分鐘之後,大鍋裏的飯浦了,要溢出來了,母親趕忙跑到灶前,揭起鍋蓋,再加火讓鍋裏的米煮得開皮時,就用臉盆裝着一個大的飯籃,把煮開皮的米撈進飯籃裏,熱氣騰騰,母親忙碌,一飯籃米飯撈好了,鍋裏只有少量的米湯了。母親又用兩根木棍支撐,把一飯籃的米飯放在冒着米湯熱氣的鍋裏,再加些水到鍋裏,把事先洗好的菜放進鍋裏,蓋上蓋。來到灶下重又燒起火來,母親把火燒得特旺,不一會兒,鍋裏又冒熱氣了,米湯要溢出來了,母親壓住了點火,又燒起了,直到鍋裏滾上幾滾,母親才放心熄滅火,用火鉗撥撥灶裏的火星。母親出去忙上一陣子後,到要吃飯時,母親就會來到灶台,揭開蓋子。把鍋裏的菜撈起裝進大碗裏,放進油和鹽攪拌起來,端上桌子,拿出醃菜或蘿蔔乾,就吆喝大家來吃飯了。一家人就紛紛到廚房拿起碗到灶台盛飯或盛粥,到桌子上夾菜,跑到外面邊吃邊乘涼去了,只有母親喜歡坐在家裏吃飯。有時母親會蒸上一兩個蛋給我們小孩子補補身體,那可是美味啊。煮上的辣椒茄子拌着吃也是特別下飯的。

過年時灶台就特別火熱的,母親會煎上兩條大魚,炒上一大盤米粉,割上兩斤肉切好,和着切好的蘿蔔炒一會兒就加水煮,熱氣騰騰的肉鍋邊貼上一圈圈糯米糰子,用大鍋蓋蓋好。肉快熟時,糰子也熟了,母親拿鍋鏟把糰子一個個裝進盤裏,把肉和蘿蔔也裝進盤裏。四樣菜整齊擺放在桌子上,叫我們打爆竹關財門,一家人團團圍坐在桌子旁,過起了熱鬧的年。記得那時家裏窮,肉裏的蘿蔔可以吃,肉留到過下個年。我在家最小可以吃上一兩塊肉的,哥哥姐姐都自覺地吃糰子,米粉,蘿蔔,父親母親爺爺只吃着糰子和米粉,蘿蔔也很少吃的。那盤魚是誰都不會動一下的,要留到過年待客的.。那個灶台,那個年味時時在我的心間,現在什麼吃的都有了,可就是沒有那時母親灶台上炒的米粉,糰子,蘿蔔好吃。

灶台在母親的上上下下的轉動下養育大了我們七個孩子,我們都大了離開母親了。那個灶台由於蓋新樓房也拆了,拆屋子和灶台時母親眼睛總是濕濕的。

現在又重新搭好了灶台,母親又像看着自己多年的朋友一樣,天天親近着灶台。隨着母親年紀越來越大,走動也不方便了,我們都勸説母親別用灶台做飯了,用煤氣灶方便的。母親總是不肯。一有時間會叫上我把菜準備好,米淘好,準備一桶水,她在灶台下燒火,我來掌勺炒菜,幾個菜炒好後,把米倒進鍋裏,加好水,蓋上蓋。叫母親休息一下,我來燒火,母親卻執拗地讓我休息她燒火。火苗撲哧撲哧燃燒着,紅紅的,暖暖的,映照在母親的臉上,紅紅的,黑黑的,母親蒼老許多了,臉上滿是皺紋了,頭髮白了許多了。七十多歲的老人家從不連累兒女,自己勞動,自己抱來柴草,自己做飯菜吃。看着這些,我不禁叫起來:“娘,讓我來燒吧,您都累了。”“不累,娘高興啊。這裏好熱,你到裏屋休息一下了。”母親向我笑了笑。

過端午節時,母親五月初三準是扎一個上午的粽子,吃過中飯就把粽子放進大鍋裏,滿滿一大鍋,加上水,用一個大盆蓋住。母親點燃油菜稈,火苗劈里啪啦在灶台裏燒着,火頭正起時,母親找來一些大木材架在灶台裏,燒起來。鍋裏不時冒着粽子的香味,旁邊路過的鄰居不禁誇讚:“他大嬸,你家煮粽子真方便啊,香味到處都是。”母親接過話頭説:“是啊,有大灶多方便呀,你明天也到我這來煮粽子了。”待灶裏的木材快燒盡時,母親又加進一些。足足燒到晚上,母親才住火。這時粽子已經煮得特別熟和軟了。母親會送上幾個給鄰居嚐嚐鮮,剩下的留給我們姐弟過端午節來吃,還必定叫我們帶一些回去吃。

去年,母親出車禍住進了醫院,一個月了,母親在醫院裏時時念叨着家裏的灶台。我卻家裏,醫院,單位跑着,也很少去那灶台了。奈母親説不過,去灶台看看,灶台上蒙着滿滿一層灰,冰冷肅靜的,很不是滋味,連忙打掃一新,還是沒有那紅紅暖暖的火苗。

快過年了,母親的身體好多了,出院回家了。家裏的灶台又燒起了紅紅的火苗,旺旺的吱吱燃燒着。“娘,我們回來了。”哥哥姐姐帶着孩子還在院子裏就大聲叫着。母親卻還在灶台前忙碌着。滿桌子的菜,大鍋的飯,我們圍着母親倖福地吃着,談着。

回家有母親叫真好。那灶台,那紅紅火苗,那熱氣騰騰的香味始終在母親心上,也在我們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