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必備】高考語文作文合集三篇

【必備】高考語文作文合集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04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高考語文作文合集三篇

高考語文作文 篇1

俄國作家高爾基在信中曾給兒子以告誡:“施比受更快樂。”中華民族的美德中也有讓我們施恩於他人的,但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不顧及受予者尊嚴的給予行為,是謂之“慈善暴力”。慈善暴力扭曲了與人為善的本質,是萬萬不可取的。

我認為,有方法、有限度的施予才最有利於被施予者,也最為他們所接受。

對接受者而言,有方法、有限度的施予不至於傷害他們的品格,踐踏他們的自尊。儘管貧窮,但在道理上,貧窮者和施予者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任何形式的施予都不應該打破這一平衡,否則就會演變成慈善暴力,踐踏他人的尊嚴。

中國古代有“不食嗟來之食”的説法,來表明受施者尊嚴的重要。()曾在報刊上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也在強調同一問題。一位盲人乞討者在別人往他的碗裏扔錢時只是點頭致意,而在一位女士彎腰施捨的時候會起身鞠躬。乞討者説:“每次路過的人給錢的時候碗裏都會‘哐當’一聲,只有這位女士給錢時是輕微的‘叮噹’聲,這讓我感覺到我有尊嚴,我還是一個人。”

這個故事對於施予者有啟迪作用。施予應該是有方法、有限度的施予,是帶有愛心和幫助的施予,而不僅僅是施捨;合適的施捨甚至可以考慮讓受施者付出一點“代價”,以便他們在接受時有“心安理得”之感。在這一點上,美國修建胡佛大壩的例子可供借鑑。1933年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失業率高居不下,數十萬人面臨無飯可吃的困境,時任總統的羅斯福提出“以工代賑”的政策,召集眾多失業者進行胡佛水壩及其他公共設施的建設,並施以高工資的福利,最終使千萬失業者受益,美國也安然度過經濟危機。適當地給予帶來的積極效應,由此可見一斑。

反觀當今中國,暴力慈善的例子比比皆是。且不説陳光標親赴日本當街派錢的惡劣行為,光是官員們扶貧派送慰問金時,讓窮困百姓生活全面曝光,以至於受施者感覺顏面無存的做法就足以讓人詬病了,就連中國低保制度在審查上也有侵犯貧困家庭隱私之嫌,審查可以延伸到好幾代人的生活背景,這樣的慈善怎會讓人心安!

高考語文作文 篇2

有人説:“每當有一顆星星隕落,就會有另一顆星誕生。”我在努力尋找,外公,你在哪裏?----題記

十八年來,我從未經歷過生離死別。年底,外公——那個最惦念我的人永遠離我而去了。雖然之前也得知過一些外公患重病的消息,但噩耗傳來,仍是晴天霹靂,撕心裂肺的心痛。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不!這不是我想要的!

寒假前一個月,外公在家裏打點滴。身體削瘦,意識還很清醒,見我進門,外公不顧病體,掙扎着要坐起來。我連忙撲到外公懷中,哽咽着説不出話來。外公撫摸着我的頭,輕輕説:“乖孩子,別怕,外公沒事的。”我緊緊地抓住外公的手,任淚水在眶眶裏打轉。

後來,外公的身體每況愈下,住院了,老是説胡話,吃不下任何東西…..

好不容易捱到了放假,我直奔外公家。躺在牀上的外公被疾病折磨到乾癟,只剩皮包骨。蒼白的.臉色,像白紙一樣。眼睛微閉着,看不到一絲生息。

我大聲呼喊着:“外公!”外公好像是有感知的,聽到我叫他的第一時間,極力地想睜開眼睛看看外孫,但僅僅是翻動眼皮的勁頭似乎就已經耗費了他全部的體力。很快又閉上了眼睛,嘴脣微張,喉嚨裏發出輕微的聲響,乾枯的手開始不停地抖動。

冥冥中外公還記着我!我緊握住外公的手,“外公,奇兒來看你了!”眼淚再也止不住,恣意橫流。

無論我們怎樣挽留,三天之後,外公還是走了,永遠地。

那一天我感覺世界一片黑暗,這是我第一次與骨肉至親告別,卻讓我深深體會到了斷腸之痛。如果能換回我的外公,我願用我的所有去交換。

外公走了,讓這個春節格外清冷,炕頭一直鋪着外公生前鋪過的牀單。母親和外婆説那上面有外公的氣息,留個念想不忍換掉。是啊,外公走了,可帶不走我們對他的思念。

父親節快到了,媽媽很想你,外公,你在那裏還好嗎?

《朗讀者》第三期,徐靜蕾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誦史鐵生的《奶奶的星星》,聽得我,幾度哽咽。奶奶説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顆星。

我不確信,是不是每個人死了都可以變成星星,都能給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但我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後人的路上添一絲光亮,照亮心隅,像永遠活在我心中的外公一樣!

高考語文作文 篇3

深山裏有兩塊石頭,第一塊石頭對第二塊石頭説:“去經一經路途的艱險坎坷和世事的磕磕碰碰吧,能夠搏一搏,不枉來此世一遭。”“不,何苦呢,”第二塊石頭嗤之以鼻,“安坐高處一覽眾山小,周圍花團錦簇,誰會那麼愚蠢地在享樂和磨難之間選擇後者,再説那路途的艱險磨難會讓我粉身碎骨的!”

於是,第一塊石頭隨山溪滾湧而下,歷經了風雨和大自然的磨難,它依然義無反顧執着地在自己的路途上奔波。第二塊石頭譏諷地笑了,它在高山上享受着安逸和幸福,享受着周圍花草簇擁的暢意舒懷,享受着盤古開天闢地時留下的那些美好的景觀。

許多年以後,飽經風霜、歷盡塵世之千錘百煉的第一塊石頭和它的家族已經成了世間的珍品、石藝的奇葩,被千萬人讚美稱頌,享盡了人間的富貴榮華。第二塊石頭知道後,有些後悔當初,現在它想投入到世間風塵的洗禮中,然後得到像第一塊石頭那樣擁有的成功和高貴,可是一想到要經歷那麼多的坎坷和磨難,甚至瘡痍滿目、傷痕累累,還有粉身碎骨的危險,便又退縮了。

一天,人們為了更好地珍存那石藝的奇葩,準備為它修建一座精美別緻、氣勢雄偉的博物館,建造材料全部用石頭。於是,他們來到高山上,把第二塊石頭粉了身碎了骨,給第一塊石頭蓋起了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