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推薦】高考話題作文集錦七篇

【推薦】高考話題作文集錦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18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話題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高考話題作文集錦七篇

高考話題作文 篇1

我們在逐漸失去所有的記憶,名字是,年齡是,連愛過或痛恨過的人也是……

題記

王家衞的電影《東邪西毒》裏的一句台詞説:人最大的煩惱,就是記性太好,如果什麼都可以忘掉,以後的每一天將會是一個新的開始,那你説這有多開心。

誰知道李清照在銘記與忘卻之間穿行,繁華的風景與似真似幻的光線匯成一種孤寂,舊日的歡樂光陰沉澱成一縷輕煙,多少日子,李清照走在貼滿傷感詩意的屋子裏,一個人,拖着長長的影子,寂靜地遊蕩。彷彿一條美麗孤獨的魚,

紅藕香殘!

花自飄零水自流!

悽悽慘慘慼戚!

我多想對她説,忘了吧!找一個新的李清照!

你為什麼不可以忘記一切,只記得你喜歡荷下划船!卻把香梅嗅?

可人的記憶是一種很奇怪的載體,往往你越想忘的越不會忘記,越想銘記的卻越是慢慢變得不再明晰。

所以,也許,有的時候,重新開始一次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

可是當本應有的銘記變成了難以遺忘美麗傷疤,生命的意義原來都是悽蕪的荒涼。

是的,記憶消失,靈魂也會消失。李清照如戀戀風塵中迷離的蝴蝶,在銘記與遺忘的夾隙中尋找着愛的自由,她的愛沒有明天可以停留。

……

《東邪西毒》裏説,當你不能擁有的時候,你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讓自己不再遺忘。

時光不再,只是,幸好還有一息尚存的回憶讓她可以重回那些去過的老地方,幻想着牽已經離散的愛人的手去指點片片星光,那片温柔的荷花還在記錄着他們的故事,刻下他們曾經留下的划船時的笑語,以及粉身碎骨般的愛戀。

聽説魚的記憶只有7秒,7秒之後便又是一個隔世的輪迴,7秒之後忘掉曾經的聲色光影,重新投入到一個新的世界裏安身立命。

它是否真的願意忘記7秒前曾經與另一條魚擦身而過,願意割捨7秒前曾經嬉戲熟悉的水池澤國?

我們也不知道李清照的痛苦!她是怎樣在銘記與忘卻的邊緣行走的!

雖然魚有7秒的回憶,可重要的是,只要下一個7秒如果他還在能跟心愛的人在一起,就還有新的回憶可以銘記。

我只祈禱:假如我們也會遺忘,但至少我們曾經一起哭過,一起笑過,一起到過那些美麗的地方。

高考話題作文 篇2

在人類社會中,因互動頻繁,彼此互“爭”或互“讓”的`情事是必然的。

為爭奪奧運金牌,選手無不拚全力一搏,他們是在競技場上為榮譽而“爭”;美國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候選人無不卯足全力競選,他們是為總統寶座而“爭”;同學努力爭取全班第一名,是為求課業日益精進而爭。

這類競爭,是在既定的遊戲規則之下,彼此為最高榮譽而爭,他們多半為求自我突破,他們保有勝不驕,敗不餒的風範,這是君子之爭,也就是孔子所説的“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讓”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禮節的表現,由於許多人懂得謙讓,才使這個社會顯得更和諧,如傳誦千古的“孔融四歲讓梨”,就是尊重兄友弟恭的傳統倫理表現。

“讓”,不是懦弱的表現,往往是一個人為了實現更高的理想之前的短暫隱忍,是勇者的襟懷。韓信年輕時,能忍受“胯下之辱”,以後他才有機會統率大軍,南征北戰,為漢朝打下江山;戰國時代,田單以小小的莒和即墨兩城,十年生聚教訓,他的暫時忍讓,使他等到了最佳時機,一舉光復了齊國七十多個城鎮;印度聖雄甘地,為了要以不流血的方式拯救印度脱離英國殖民統治,他甘心忍受絕食,坐牢的痛苦,他的忍讓,終於爭得了印度光榮的獨立。

歷史上,為後世尊崇的偉人,他們所甘於捨命力爭的,往往是維繫家國存亡的千秋之業,爭的是“大我”的和諧安定,而甘心忍辱退讓,犧牲“小我”的利益,這種“讓”的情操,又是何等高潔!戰國時代,趙國大夫藺相如奉命攜帶和氏璧赴秦,與秦國交換十五座城池,在秦廷,藺相如洞悉秦王並無交換的誠意後,他無視廷上滿朝文武百官,及自身性命的安危,義正詞嚴地力爭到底,他為國家尊嚴,為使命而“爭”,是何等磅礡的氣勢!藺相如“完璧歸趙”後,被封為上卿,因而引起另一位大將廉頗的不滿,廉頗認為他為國出生入死,戰功無數,卻比不上只是動動口,略施計謀的藺相如,藺相如得知此一消息後,處處迴避廉頗,避免正面衝突,此時,他的忍讓,更是智能和勇氣的至高表現。

清朝末年,國父孫中山先生看到滿清政府的腐敗,民不聊生,乃毅然決定推翻滿清,前後發動十次革命,屢仆屢起,終於在武昌起義,成功推翻了滿清,締造了中華民國,國父的“爭”是為國家的存亡而爭,但民國成立後,為加速全國的統一,他捨棄了唾手可得的大總統位置,而讓予袁世凱,這是何等寬大的胸襟。

再看看民主意識逐漸抬頭,民生日趨安定富裕的今天社會,人與人互動頻繁,“爭”的現象日益增多,而“爭”的品質卻漸趨低落,以至於世界局勢仍顯動盪不安,社會亂象有增無減,民眾傾向於短視近利,以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因此,馬路上開快車,闖紅燈,爭先搶道的比比皆是,不排隊擠公車的更是屢見不鮮。在金錢方面,錙銖必較,偶有金錢分配不均情事,甚至導致夫妻反目,兄弟對簿公堂,大部分民眾扭曲了民主的真義,遇有政府政策與個人利益稍有衝突時,便糾眾走上街頭抗爭,甚至破壞公共設施泄憤。這類之“爭”,已不再是為“大我”而爭,為公理正義而爭,而是基於自私心而爭,人心淪喪至此,實在可悲!

在校園內,偶有學生衝突事件發生,究其原因,只是為些細微的小事,或是言語上的衝突,或是肢體上的擦撞,由於彼此互不相讓,漸漸形成尖鋭對立,以至於大動干戈。其結果遭致校規處分,自己受到皮肉之痛外,自己寧靜的內心世界也遭破壞,必須時常提防他人報復,想想是否值得呢?

好勝爭勝之心人皆有之,在公平的遊戲規則下,爭取勝利,是人力爭上游求自我突破的表現,是“勇”的表現,但為爭勝而不擇手段貶抑對手,或事事要求超越他人,以滿足自己的自大心、虛榮心,或為一己私利而不惜犧牲整體的和諧和利益,這種“爭”是絕對不值得的。想想,就算“贏得了世界”又算得了什麼,小則落個“勝之不武”的罵名,大則惹來殺身之禍,何苦來哉!

謙讓,是高度智能與情操的表現,尤其是在爭執中懂得退讓,更是勇者的表現。“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並不一定就會吃虧,有時退讓一步,反會使我們因暫時的退出,而有時間冷靜思索問題的癥結,及時調整自己的腳步,而有“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之效。我們可以説懂得“讓”的藝術的人,才是真正體會到“有豁達胸襟之後的幸福感”的人。

高考話題作文 篇3

非故效顰於餘秋雨先生,乃是由於此歎的由來已久的醖釀和不得不發的衝動。只希望歎過之後,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只是希望而已,何況已近乎一種奢望。

我不知道他何以會就這樣丟棄了“誠信”,而且是在“思索”之後。我不禁想問:他真的曾經思索過嗎?餘秋雨説:“只有當生命被逼迫到了最後的邊界,一切才變得深刻。

”然而我真的不希望看到,在生與死的邊緣,曾經出現了這樣一種捨棄“誠信”的“深刻”。這種取捨,無論如何我都無法認同。

也許正是由於他曾經有過漫長的人生跋涉,他才會有瞭如是抉擇?也許他是害怕了吧。説到誠信與風度,不能不談魏晉。那是一個真正的亂世。“龍質鳳章”的嵇康何嘗不是至誠至信之人?然而現在在哪兒呢?只留下臨刑撫琴的慷慨與豪情,還有“《廣陵散》從此絕矣”的悽怨哀歎。還有嶽武穆,不是一樣連同他的“精忠報國”、《武穆遺書》葬於黃土?他不能不害怕,因為有着太多的前車之鑑。所以他在對歷史教訓的“思索”後,選擇了拋棄“誠信”。千年後的人們畢竟對於英雄的悲劇有了淡化的念頭,然而卻因這教訓而拋棄“誠信”,那麼千年前呢?這樣“誠信要不得”的觀念該是何等地深入人心呀!所以我這一歎,不僅在現在,也歎到千年前,那個人心尚古的年代。

我也知道歷史,知道歷史的教訓。然而我會為保留“誠信”而不惜拋棄其他的六個背囊,甚至“健康”。我不要健康的肉體,而要健康的靈魂。沒有誠信,靈魂便是一種殘缺和卑瑣的存在。這樣的存在,我寧願它湮滅於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中,重新洗盡鉛華。

沒有誠信便沒有歷史。中國文化便是無數前代史家們的誠信碑載。所以,回顧歷史的所謂教訓前,你應該先看到血與淚書寫的“誠”與“信”,你不應該在用誠信的筆書寫的歷史的回顧中拋棄了誠信,你應該對自己説:誠信,自我而始。

保有這樣誠信的念頭,或許是由於我“跋涉”的人生尚短。或許走的多了,看的多了,自然會產生一種超拔念頭。就像我們在高處看螞蟻搬家,總會發現它們在擇路上的諸多可議論處。不僅是誠信,當你面臨任何一次生死抉擇時都該有更深刻的思索。不要潦草地選擇,否則那也是在潦草你的人生。

高考話題作文 篇4

南牆猶可撞,苦難亦可破。“黑雲壓城”不過是掩飾外強中乾的手段。迎難而上後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迎難而上,苦難大而化小。

正如裏希特在《長庚星》中所言:“苦難有如烏雲,遠望去但見墨黑一片;然而,身臨其下時,你會發現它不過是灰色而已。”山窮水復又如何,勇於探索後你會發現峯迴路轉,柳暗花明。苦難,對於90後的我們又有何懼!

廢墟湮沒了多少人的幸福?災難的啼哭聲在中國上空呼嘯,在海地夜空中縈繞進而又在日本島嶼上盤旋。人們一陣恐慌,似乎諾查**斯的語言提早實現,似乎真的已到世界末日。面對如此狼籍我們就此放手嗎?新蘇州則是對我們最好的回答。當汶川地震、南方雪災損害了這座文化古城,人們並沒有就此止步。愈挫愈勇,迎難而上後發現其實苦難也就是如此,巴掌大的苦難卻被人們演繹為世界末日的前兆。迎難而上後我們不會被浮面止住我們前進,不會磨除我們將苦難大而化小,小而化了的鋭氣與勇氣。

迎難而上,其實苦難不是我們的絆腳石,而是我們的墊腳石。即使身體殘疾,只要勇往直前,生活是不會給那些勇者常開紅燈的。迎難而上後使天生下肢發育不全的約翰·庫提斯發現沒有雙腿又如何?他還不是照樣走路,甚至比正常人還要厲害。即使身體殘疾,史鐵生不也是迎難而上嗎?地壇的歲月使他發現:迎難而上後,生命的旅途中雖有紅燈,但畢竟是綠燈更多一些。輪椅的苦難並沒有止住他前進的腳步,他彰顯了自己生時“坐”着,死後“站”着的偉人雄姿。

試問若折翅小天鵝—李月沒有迎難而上,她又如何圓夢奧運?若眼盲心不盲的小軒宇沒有迎難而上,他又如何在亞運會上一鳴驚人?苦難其實也只是如此,如果眾多作家不敢身居其下,那我們思維的穹頂又將會隕落多少顆耀眼的星星呢?

迎難而上後它也只不過是灰色而已。沙漠的狂虐迷濛了三毛——這個撒哈拉沙漠靈魂的雙眼,她沒有發現那“外強中乾”的虛假氣勢,最終自了香魂離我們遠去。

亂石粗糲,荊叢棘林,只要勇於開拓也只不過是幾塊石子幾株雜草而已。迎難而上,苦難只不過是幾多雲彩疊加,風一吹即可煙消雲散。

高考話題作文 篇5

套題作文何以有增無減?

高考作文的根本目的與功能是辨識、考量、鑑別、篩選人才,故必須絕對保證的是其公平性、公正性。所命題目儘可能讓所有考生都無法猜中,無法套上,無法改頭換面或者剪切拼湊舊作,而只能在考場上即席揮毫,憑不折不扣的實力取勝,才是上佳的選擇。

為此,高考作文的內容、形式等必須有嚴格的限制,必須讓考生帶着鐐銬還要跳出好舞,在特定的天空下還要漂亮地飛翔,事先一無所知還要能充分展示才華、充分證明自己的水平高下。而時下這種材料話題作文所喪失的,恰恰是高考作文應該具有的這些屬性。這種在選材、立意、文體上沒有嚴格限制、可以任意無邊的作文命題,最大流弊就是容易猜題、套題。考前熟記一些類型不同的現成作文,到了考場根據命題要求修修改改、挖挖補補,完全可以拼成一篇“佳作”。導致如此的命題,公平性、公正性能不大打折扣?這種命題模式如果形成慣例,怎麼能不造成一些考生的投機取巧心理?怎麼能不給抄襲者留下大鑽其空的機會?近年來高考作文抄襲現象的持續上升,正是這種命題模式造成的直接惡果。今年的一篇滿分作文《烏鴉的自白》剛剛在網上披露,馬上被人指為抄襲。但根據規定,高考試卷是不能隨便改分的;那麼,這位考生豈不是逮了一個大便宜?上面那位寫了一首小詩的陝西考生逮了便宜,似乎還可原宥,而讓抄襲者得了滿分,這説得過去嗎?須知,《烏鴉的自白》不過是一個典型而已。在大量考卷中,憑這種套、猜、改、抄逮了便宜的何止千萬?高考作文的後果竟至於斯,難道不值得反思嗎?所以,這種沿襲數年的材料話題作文已經越來越暴露出無法克服的弊端,已經到了必須更改的地步了。

高考話題作文 篇6

1、閲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古時候,一位聖人周遊各地,途中碰到了一位哲人,聖人感歎世風日下。哲人指了指旁邊問:“那是什麼?”聖人説:“那是用磚砌成的一堵牆。”哲人笑着説:“不,那是抵風禦寒,給人以安全感的外物。要知道,人怎麼樣,世界就怎麼樣。”

這句話引起了聖人的一陣思考,他點點頭又搖搖頭,自語到:“世界怎樣,人就怎樣,不也正確嗎?”

請以“人與世界”為話題作文,文體不限,可以記敍經歷,編述故事,抒發感情,發表議論;題目自擬;

2、閲讀下面一則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貧困,不是厄運,而是精神和心境處於一種無知無覺的疲憊狀態。感動過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動你,吸引過你的一切也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過你的一切也不能再激怒你,衣食無憂卻仍感到兩手空空,一無所有。因為年輕,我們必須面對生活,也必然會面對種種困惑。在生活中也許不是人人都會遇到這種疲憊和困惑,但人們卻常常聽到、見到一些有關疲憊、困惑的言論或事情。有的人用精神戰勝疲憊,想方設法解除困惑,有的人無奈於疲憊、困惑。那麼,你如何面對疲憊(或困惑)呢?

請以“面對疲憊(或困惑)”為話題,聯繫時代發展的現實,寫一篇作文。所寫內容必須在這個話題之內。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

3、閲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俄國作家契訶夫説:“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該因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亂。所有的狗都應該叫,就讓他們各自用上帝給他的聲音叫好了。”

蛤蟆日夜不停地叫,口乾了,舌頭也疲勞了,可就是沒人聽;公雞黎明按時啼叫,人們聽到它的叫聲後,就開始了新的一天。

雞狗蛤蟆都要叫,人也是每天都要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是最普通的現象,也是最複雜而耐人尋味的現象。請以“發出自己的聲音”為話題寫一篇。

注意:①所寫的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②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③不得抄襲。

4、閲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西安一女子夜遇劫匪,不堪威逼跳進了護城河,兩劫匪跳河相救,事後對女子説,“我們只要錢,不要命”;湖北一打工女在北京被偷了包,小偷留下錢卻把她的身份證、名片等寄回;陝西一位司機開車肇事,連撞三人,在駕車逃逸的同時他撥打120急救電話,使傷者得到及時救治。某重量級媒體就此發表認為:搶劫、偷包和開車撞人後駕車逃逸都是不道德的,而救人、寄回證件和打120救人又是道德的,兩者結合起來應該是“次道德”,因而認為“次道德的出現也是社會的進步,承認次道德有利於社會的安定”。

對所謂“次道德”,你怎麼看?請以“次道德”為話題寫一篇。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如寫議論文,試題的材料,考生在中可用也可不用;如寫記敍文,考生不得再使用試題的材料。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

高考話題作文 篇7

請以“最好的風景”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

茅盾在《風景談》中寫道:“自然是偉大的,人類是偉大的,然而充滿了崇高精神的人類的活動,乃是偉大中之尤其偉大者!”從這個層面上來説,文題中的“風景”更多地指向以人為核心的活動圖景,而不僅僅指淺表層面上的供人觀賞的自然風景。而“最好的風景”可從以下三個維度來演繹:一是“真”。即“風景”中飄逸出的率真、本真、真性情,燭照出的生活的真諦,人生的真義。二是“善”。即“風景”中湧動着的善心、善念,充溢着的善行、善舉。三是“美”。即“風景”中折射出的人格之美、人品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以真、善、美作為內核方能鋪染出“最好的風景”。當然,在寫法上還要注意“形神合一”:以人為核心的活動圖景,既要得“形”之美感和亮度,又要得“神”之精髓和深度。失之前者,便不能“養人眼球”;失之後者,便不能“撼人心魄”。二者均不能稱之為“最好的風景”。

【參考範文】

最好的風景

已經是冬天了,一隻蝴蝶在寒風中搖搖擺擺。終因體力不支落到了地上。這是一隻七彩的蝴蝶。他以為它死了,就將它撿起,沒想到這隻蝴蝶掙扎了幾下。“這隻蝴蝶還活着!”他十分驚喜地叫道。於是,他跑着將這隻蝴蝶送到了自己家的花園,然後將它放到了一朵花上。蝴蝶美美地吃起了花蜜,它的翅膀也逐漸恢復了光澤。蝴蝶吃飽了之後,繞着他飛了兩圈,然後不顧他的挽留,飛向了遠方。他遺憾地望着蝴蝶遠去的方向,發出一聲歎息:“保重自己,蝴蝶!”他不知道。他救了一隻鳳彩蝶。

幾年之後。他長大了,繼承了家業,成了一方富豪。他心地慈善,救濟過許多窮人。然而,有一天,他忽然得了一種十分奇怪的病,許多名醫都束手無策。但有道是,偏方治怪病。於是,他的父母又走遍全國去尋訪偏方。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一年之後,他們終於訪得了一個偏方——一個以鳳彩蝶為藥引的偏方。但什麼是鳳彩蝶呢?那個提供偏方的遊醫説:“我也只是聽説過,並沒有親見,據説,鳳彩蝶有七彩的翅膀。”聽了這個線索,他的父母立刻派人去四處尋找。

聽説這個消息的他,此刻正住在全國最好醫院的最好病房。望着窗外美麗的風景,他的臉上沒有任何對死亡的恐懼,他只希望那隻大難不死的七彩蝴蝶不要再落入魔爪。隨着時間一天天過去,他的病也越來越重了。窗外的花在一天天地開放,風景也越來越美了。他知道,在這裏的花全都開放的那一天,死神就要降臨了。但他笑了,是為那隻蝴蝶而高興,因為它還活着。

那天,窗外的花全都開放了。許多人慕名來看風景。都驚歎造化神功。而他,也安心地笑了。突然,他愣住了,因為,他看到了那隻蝴蝶輕輕地從窗外飛進來,飛到了他的手上。他的父母也看到了,大喊:“快!抓住它!”他一聽,立刻使出平生最後的力氣,將蝴蝶扔出窗外,並想關上窗子,然而,窗子一動也沒動,因為,他,去了。

蝴蝶輕輕地又從窗外飛進來,飛到他的頭上。突然,他們都消失了。

窗外,出現了一道七彩的虹橋。而他,正從虹橋的這一端緩緩地、緩緩地走向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