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寫景狀物散文有哪些技巧?

寫景狀物散文有哪些技巧?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8W 次

摘要:本文從學生對寫景狀物散文主旨把握的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學生普遍存在以下問題:理不清結構層次,抓不住景物特徵,把握不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觀揣測,套用術語,概括不全。在此基礎上提出以下思路和方法:1、明關係:景因情生;2、理思路:走好三步;3、抓特徵:觸摸脈搏。

寫景狀物散文有哪些技巧?

關鍵詞:寫景狀物散文;主旨把握

一、目的意義

在各類散文樣式中,寫景狀物散文最具美質也最難讀懂,它經常成為高考語文試卷文學類作品的命題選本。研究關於此類散文主旨把握的問題,出於以下目的:1、掌握寫景狀物散文的特點和一般創作思路。2、快速理清思路,把握結構,瞭解主要內容,抓住景物特徵,紮實提高閲讀能力。3、明確主旨和材料(景物、人事)、主旨和思路的關係,以景物和思路為突破口,探討和把握主旨。研究的意義在於:1、引導學生在正確把握主旨的基礎上,揣摩命題意圖,找準答題方向,實現全面正確答題,切實提高解題能力。2、把寫景狀物類散文主旨解讀複習和寫作訓練有機結合,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3、為高考散文複習教學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二、現狀分析

除了文學功底較好的學生外,其他學生對寫景狀物散文普遍懷有畏懼心理,閲讀能力較弱,解題無從下手,大致表現為兩方面:

1、理不清結構層次,抓不住景物特徵,把握不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2007年福建卷《落葉是疲倦的蝴蝶》。文章共17段,每段字不多,語言詩化,行文貌似雜亂。先看開頭4段:先寫落葉帶來秋愁,再説“落葉沒有哀愁”, “落葉有落葉的好處”,覺得前後似乎矛盾又缺乏勾連。下文作者由落葉聯想到家鄉的老樹、炊煙、山崖、屋檐、母親等,無法將落葉與我、家鄉的景物和母親聯繫起來,摸不準文章的意脈,對落葉的內涵難以作出正確的解讀,文章主旨也把握不準。又如2008全國卷Ⅰ《陽關古道蒼涼美》。第17題: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詩句,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這樣寫有什麼作用?對第一問,有些學生僅憑“這樣的詩句不必吟,且請把它埋進荒沙百尺深”這詩句作主觀理解,認為作者想借郭小川的詩歌表達對古陽關最終消逝的釋懷,進而讚美今陽關的美麗富饒。明顯,學生沒有真正把握文章結構、古陽關特點和作者情感,犯了斷章取義之大忌。聯繫上文,作者認為“他們(將軍和士兵們)留下的點滴感慨,震撼着無數人的心靈”,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哲思與詩情,説明古陽關也具有蒼涼美,也應該熱烈讚美;再結合最後一段藴含豪情的語句,便可得出正確答案:表達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及對今天美麗富饒的陽關的讚美。

2、主觀揣測,套用術語,概括不全。

例如2007年全國卷Ⅰ《總想為你唱支歌》。第17題:文章後一部分寫到了“戈壁石”,這對錶現文章的主旨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本題側重考查學生理解文章重點內容、把握材料和主旨的關係、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可是,有些學生只抓住了“戈壁石”美的特點,沒有好好把握此段內容和上下文及主旨之間的關係,主觀揣測,概括不全,結果只答出“以戈壁石的美麗,揭示大西北的美麗”。其實,上文以“左公柳”、“民勤人”、“胡楊林”表現了大西北的頑強不屈、粗獷堅韌,下文以“美麗誘人、“呼喊我”的“戈壁石”,再次突出大西北特點,表現文章主旨,故答案如下:①以戈壁石的美麗,揭示大西北的美麗。②以戈壁石的誘人,強化對大西北的熱愛之情。③以戈壁石的呼喚,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又如2007年廣東卷《泥濘》。第16題:文章在開頭花了不少筆墨描寫雪,這樣寫有哪些作用?本題側重考查分析作品結構、把握行文思路和概括作品內容的能力。部分考生答作“為下文作鋪墊”、“引出下文”,這樣的回答顯然很籠統,對文章主體(泥濘)的把握不夠明確,有盲目套用術語之嫌。文章開頭描寫雪,是為了突出雪美麗與醜陋的兩重性,從而為下文寫泥濘作鋪墊。正確答案:突出了雪美麗與醜陋的兩重性,從而為下文寫泥濘作鋪墊。(從寫熱愛雪到熱愛泥濘)

三、思路和方法

為引導學生如何把握主旨,迅速地讀懂文章,下面談談關於主旨把握的一些思路方法,請各位同仁不吝賜教。

1、明關係:景因情生

散文總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指的是謀篇、選材、技巧、語言等,“神”指的是思想感情,即主旨。雖然散文結構靈活多變,材料五花八門,技巧不拘一格,語言風格各異,但是主旨是唯一不變的。並且,主旨與謀篇、選材、技巧等存在着嚴格的因果關係,或者説,作者選擇什麼材料、技巧,如何謀篇佈局,必須服從於主旨的需要。就寫景狀物類散文來説,景因情生,景隨情變,情景關係十分緊密。作者選擇的景物和人事,一定關照着他內在的情感和感悟。一篇優秀的寫景狀物類散文,其景物的特點、寫景的斷連、主次景物的組接、景物和人事的連通等等,自始至終都與作者的情感的波動、情趣的流露配合得嚴絲入縫。

例如《荷塘月色》。作者擷取了塘邊的樹影、燈光,塘中的荷花、流水,塘上的白霧、月色等這些景物,另加江南採蓮一事。從景物看,色彩以淡為主,間以濃抹;聲音以靜為主,間以噪鬧;亮度以暗為主,間以明光;形態以美為主,間以陰怖。從人事看,江南採蓮是少男少女示愛的塵封往事,作者心繫之卻無以至之。景物和人事隨着作者情感的波動而起伏變化。景因情生,景隨情變,透露着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憂愁,顯現出作者心靈在負重和掙脱之間遊移而形成的一條曲線。又如2007年天津卷《雪野裏的精靈》。第19題:請賞析“看到如此眾多的小生命,堅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這雪地裏,我的眼睛被染得燦爛起來”這句話。本題考查學生的鑑賞能力,可選擇語言技巧或表現手法等角度,分析此句景物描寫及所包含的作者情感。這些雪野裏的“精靈”(無名小花)是大自然的弱小生命,與上文“一棵巨樹”宏大壯麗之生命同樣值得禮讚,因為宏大與弱小的生命“都是造物主無與倫比的傑作,都是生命的奇觀”。作者對小花那樣弱小生命充滿喜愛,對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心懷感動,正是這樣的情感訴求,才有如此有情味的景物描寫。如果學生能意識到這種情景關係,答案就不會偏離命題指向。答案:①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小生命頑強的生命力。②用鮮活生動的語言,寫出了“我”見到這些小生命時的驚喜與感動之情。

如果明確了景因情生、景隨情變的情景關係,就打開了解讀寫景狀物類散文主旨的第一扇門户。好的散文,沒有多餘的景物描寫和人事敍述,一切都為了主旨的需要。從景物和人事入手,探尋散文主旨是符合散文文本特點和作者的創作意圖的,是正確而有效的策略。

2、理思路:走好三步

散文內容豐厚繁雜,結構靈活多變,主旨隱藏於文字之間,但是有一條基本的創作思路,即文章的前一部分為揭示主旨作鋪墊,後一部分則卒章顯志。表現在寫景狀物類散文上,思路大致歸結為三步曲:主要的景物和人事——其它的景物和人事——揭示主旨。主要景物和人事的描述為了直接揭示散文的主旨,其它景物和人事的描述除了起到與前者形成對比或類比、反襯或正襯的作用外,還有引對象、作鋪墊等作用。環境描寫則起到渲染氣氛、襯托中心、烘托形象的作用。高考的散文選本大多較為規範,能大致體現以上思路特點。

例如2008年全國卷Ⅱ《馬櫻花》。文章思路可整理為:過去 “大院子裏”的生活(其它人事)——過去庭院裏的馬櫻花和如今陽光下的馬櫻花(主要景物)——對新舊時代馬櫻花的感悟(揭示主旨)。理清了思路,主旨便豁然開朗:文章通過馬纓花新舊時代的對比,通過對馬纓花感情的變化,表現出作者心情和生活態度的變化。反過來,把握了主旨也有助於對選材、謀篇的理解。比如第16題:作者為何用了很多筆墨寫過去“大院子裏”的生活?這道題重點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此題涉及其它人事,可聯繫主要景物馬櫻花和文章主旨,再稍作分析,不難得出以下答案:①為馬纓花的出現做反襯;②為對比馬纓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環境背景。又如2008年福建卷《吟風》。文章思路可整理為:“隨着季風而四時變幻”的銀杏(其它人事)——具有豐厚內涵的風(主要景物)——對風的本質的領悟和抒發豪邁之情(揭示主旨)。第12題:請結合全文,談談你對“季風雖有四時之變,而惟有其風骨不變”這句話的理解。“四時之變”可聯繫其它人事——銀杏;“風骨不變”可聯繫主旨揭示——對風的本質的.領悟,然後對相關信息加以篩選整合,便可得出答案:①風從外在看,有温暖的春風,涼爽的夏風,氣爽的秋風,寒冷的冬風。它是隨着四時的變化而變化的。它時時在重新雕塑着一個新的世界。②風從本質看,不變的是,它有情,磊落坦蕩,敢愛敢怒;它更有骨,心高氣豪,義無反顧,頗有英雄氣度。

這三部曲,概括了高考散文的基本思維過程,簡化了散文繁多的內容,幫助考生迅速理清思路、把握主旨,從而正確解答相關題目。

3、抓特徵:觸摸脈搏。

景物是作者情感的載體,是情感的外現。作者或借物抒情或託物言志,賦予景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風貌,通過有聲有色的景物描寫,把情融合在寫景的文字中,或在景物描寫的基礎上,為最後抒發感情作鋪墊。因此,抓住了景物的特徵就觸摸到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脈搏。

例如2007年全國卷Ⅰ《總想為你唱支歌》。寫大西北環境惡劣,左公柳“頑強地負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胡楊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民勤人“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運抗爭”,戈壁石“呼喊我”。這些景物和人事藴含着作者強烈的感情。我們稍作聯想感悟,不難得出文章主旨:謳歌了不畏困難,敢於向命運抗爭的生命精神和意志,抒發了對大西北的深情嚮往和熱烈讚美之情。又如2007年福建卷《落葉是疲倦的蝴蝶》。落葉既是文章景物對象,又是全文線索,也是在外漂泊、思念故鄉及親人的“我”和辛勞一生、衰老死去的母親的象徵。悽美如蝶的落葉知道葉落歸根,為我成長而綠為我成熟而黃。字裏行間湧動着作者對母親和故鄉深情的懷念,對母愛深深的感激,對已經沒有機會報答母愛的無盡遺憾。

抓景物特徵時,要留意景物的人格內涵、寫景的斷連、主次景物的組接、景物和人事的連通等。這些都與主旨密切相關,不容忽視。

我在高三複習中,運用以上思路和方法,再加以一定的針對性訓練,學生大多能較迅速地讀懂文章,正確把握主旨,答題正確率也明顯提高。當然,散文主旨的把握需經長期的閲讀積澱,但在有限的時間內引導考生如何正確把握主旨,是快速提高閲讀和解題能力的有效途徑。因為只有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明確了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才能綱舉目張,心領神會,從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