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2015年推普手抄報的資料

2015年推普手抄報的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1W 次

  推普手抄報辦報的資料:“普通話”歷史

2015年推普手抄報的資料

1845年6月15日,英國傳教士施美夫在吳淞口,目睹了戲劇性的一幕:“我的中國男僕(寧波人)試圖施展會話能力與船工、水果販子及其他人交談,卻發現他的話有一半沒被聽懂,不禁有些氣餒。”相似的景象也出現在其他通商口岸。在寧波,施美夫看到“地方政府的文官一般不任用本地人。文官很少能講管轄地的方言,因而不得不僱用譯員。”

這一年,距五口通商不過三年,施美夫所看到的正是古老中國延續了數千年的語言割裂狀況。

推普手抄報圖

官吏是這個鄉土中國最主要的外來人口,他們只需要藉助當地懂得“官話”(即首都方言,清代中後期為北京話)的譯員就可以實現與本地居民的溝通。

毫無疑問,在這種靜態的社會裏,語言上的障礙對人們的生活幾乎不構成實質性的影響。因此,只要中國的傳統社會不發生變化,方言互相割裂的堅冰就不可能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