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五年級數學日記(合集15篇)

五年級數學日記(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66W 次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日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五年級數學日記(合集15篇)

五年級數學日記1

10月2日,星期一,陽光明媚,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的表弟豆豆一起去少兒公園玩。我們在小區門口打了一輛綠色出租車,開車的是一位漂亮的阿姨,我和弟弟很奇怪,阿姨開車穩不穩,會是怎樣的呢,心裏直打鼓。可一路上阿姨不但車開的好,還給我們講了一些小故事,氣氛非常的和諧,再加上窗外的風景,隨風飄揚的柳樹,人山人海的車輛,人來人往的行人,到處充滿了節日的氣氛,不知不覺,我們很快的來到少兒公園。

我和弟弟急忙下車向公園跑去,緊跟在我們後面的爸爸,可把我叫住了,説:“先考考你一個問題,回答不出來就不讓我們進公園。”這下可把我和弟弟急壞了,異口同聲的説:“問吧,保證過關。”爸爸滿是自信地説:“從家到少兒公園共計9千米,出租車起步價是11元3千米,3千米以後是每公里2元,請問我們共付了多少元?”弟弟傻蒙在那裏,不知怎麼計算,因為他還是二年級,根本沒有學過這種計算,用一種渴望的眼神看着我,可我已經掏出隨身攜帶的筆和紙,沙沙的開始計算:(1)9—3=6(千米),6×2=12(元);(2)12+11=23(元)。我把答案悄悄的告訴弟弟,弟弟興高采烈的大聲説:“23元。”爸爸給我們豎起大拇指説:“回答正確。”

進入公園後,我和弟弟瘋狂的跑啊,追啊,還玩了很多刺激的項目。當我們來到海盜船前,看着那些大呼驚叫的人們,心想一定很刺激,弟弟拉着我的衣角,悄悄的表達着非常想體驗一下,可我爸爸怕我們不敢,用一種小瞧我們的眼光看着我們,我對爸爸表達了我們的想法,可這時爸爸卻賣起關子説:“那你們必須回答我一個問題,回答正確才能玩。”我們又一起回答説:“快説吧。”爸爸説:“我們剛才坐出租車過來用了40分鐘,請問出租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這個問題很簡單,我高昂着頭説:“40除以60大約等於0。7小時,再用9除以0。7大約等於13千米/小時。”爸爸還在撥弄着手機,最後和我的答案完全一致,只能乖乖的為我們買票出發了。

經過一天瘋狂的玩耍,既過得非常快樂,還得到很多的收穫,正如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雖然我們有些疲憊,但已是滿載快樂而歸。

五年級數學日記2

20xx年 11月3日 星期:一 天氣:晴

今天數學我沒有錯!不過,我還是要寫一下數學日記,總結一下我學比這一單元的知識。

“兩個數相除有叫兩個數的比。比的基本性質是 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比的前項相當於除數中的被除數、分數中的分子,比的後項相當於除數中的除數、分數中的分母,比號相當於除數中的除號、分數中的分數線。”我將這一段話背給了媽媽聽,並説:“能約分的要約分!”

媽媽語重心長地説:“數學不是語文,數學是要看你的靈活運用。語文·,才是你真正的需要去背、去記的東西。做數學題目時,要慢一些,將題目看清楚了再説,不會寫的先不寫,等題目全做完了再寫。”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其實,媽媽的話也不是沒理。我每次考試十分都是因為時間太緊,搶着寫試卷,結果導致一些題目看錯了、算錯了,總是使滿分與我“拜拜”。想象就悲劇呀……

正好,家裏還有一套“比”的單元測試卷,我將它做完了,而且是很認真很細心地做了,時間也沒有超過40分鐘。爸爸幫我檢查了,説:“不錯!全對。考試的時候也就像在家裏一樣,爭取考個滿分!”

好啦,閒話不多説了,我得去複習、順便看看課外書嘍!

五年級數學日記3

生活中的數學關係無處不在,讓我們利用數學中的乘法關係,幫助金老師計算一下20xx年11月份五(四)班全體同學應交給學校食堂伙食費究竟是多少?

數學關係1:每人總額=單價(每餐)X數量(天數)

每人總額=6×20=120元

數學關係2:全班總額=單價(每人總額)X數量(全班就餐人數)

全班總額=120×43=5160元

通過以上計算,我們知道20xx年11月份全體同學應交學校伙食費是5160元。

仍利用以上乘法關係,我們進行以下假設。

假設1:11月份學校組織學生外出秋遊一天,實際每人就餐天數19天(20-1)

每人總額=單價(每餐)×數量(天數)

每人總額=6×19=114元

全班總額=單價(每人總額)×數量(全班就餐人數)

全班總額=114×43=4902元

假設2:11月份恰有一同學生病住院,向老師請假一個月,實際就餐人數42人(43-1)

每人總額=單價(每餐)×數量(天數)

每人總額=6×20=120元

全班總額=單價(每人總額)×數量(全班就餐人數)

全班總額=120×42=5040元

現實生活中,數學關係除了乘法關係,還有加減法關係、除法關係等等。因此我們同學學好數學,能幫助我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好多問題哦。

五年級數學日記4

星期天,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玩了24點遊戲。我不知道怎麼玩,可是好朋友告訴我遊戲規則很簡單:每人分別抽四張牌,然後用“+、-、×、÷”這幾種計算方法最後得數一定要得24,就行了。如果兩人的牌都能算出24就看誰先算出來。

遊戲開始了,我們各抽了四張牌。唉!我的牌怎麼這麼糟呀!你看,四張牌分別是“2、4、11、3。就在我百思不得其接的時候,只聽好朋友説:“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輪,我輸了。但我並沒有灰心喪氣,因為後面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贏一把。我又抽了四張牌“6、5、8、3”。我激動得馬上脱口而出:“6-5=1,8×3=24,24÷1=24。現在是1比1平了。”

好朋友説:“有什麼的,我一定會在下一回合勝過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張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聽好朋友大聲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贏了。”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樣子,無計可施。

雖然這次遊戲我輸了,但是我覺得24點真有趣,同時也感到數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後一定要努力學習數學,靈活運用“+、-、×、÷”的混合運算,在下一次的24點遊戲中,一定要用得得心應手,當個高手。

五年級數學日記5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方程,我知道了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這是等式的性質。

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等於0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這也是等式的.性質。在解方程時,我學會了兩種方法,一種是運用等式的性質,例如:10+ⅹ=15,可以把它想成是:10+ⅹ—10=15—10;一種是運用以前學過的加減乘除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來思考,例如:10+ⅹ=15寫成ⅹ=15—10,計算結果為ⅹ=5。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運用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有一次,我姑姑家在裝修新房子,他們要購買一些燈泡,不同的房間購買的燈泡也不相同。姑父列了一張清單,40W的普通燈泡要16個,50W的冷反射定向照明滷鎢燈泡要4個(裝在客廳裏),25W的普通燈泡要30個,節能11W的燈泡要6個(裝在廚房間、衞生間),這些燈泡的功能不同,價格也相差很多。姑父讓我和爺爺去買,給了爺爺400元錢。我們到了燈具市場,那裏的燈泡品種繁多,各種品牌的價格也相差很多,真不知該買怎樣的。爺爺對我説:“你來幫我出主意,怎麼買?”我對爺爺説:“那必須合理分配。”我們先買普通燈泡,看中40W的普通燈泡和25W的普通燈泡價格相同,每個4元,這樣就花去了46×4=184(元),節能11W的燈泡價格在12元一個,這樣又化了12×6=72(元),這樣,我們已經用去了184+72=256(元),剩下的就可以用在買最貴的冷反射定向照明滷鎢燈了。這樣計算,4X+256=400,那麼4X=144,X=36。

根據這樣的推算,我們有了目標,找差不多價格的滷鎢燈買,所帶的錢就夠了。所學的數學知識用在實際生活中,還真管用。

五年級數學日記6

以前,我一向認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麼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齊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爺爺看前面的這兩輛車,突然笑着對我説:“澤羣,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2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過多少分鐘後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説:“爺爺,你出的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的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着説:“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塗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羣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説:“那好,此刻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説説用什麼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為3和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的最小公倍數就等於這兩個數的乘積(3×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車。”爺爺聽了,誇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五年級數學日記7

森林中的一個角落,獅子開了個怪會議,獅子提出要把動物們分成兩部分,第一大部分是中大型動物,後者當然是小型動物了。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只能割捨到一小部分森林。

但是這些小動物還是玩得很開心。一天,大猴兒和小猴兒玩得正歡。猴子父子倆可是這個新家族中算大的了,連連好幾個小動物都比不過他們。蹺蹺板的一頭也總是倒在他們那邊。小兔子獨自躲在角落偷偷看着,被飛在天上的小鳥看見了,小鳥知道小兔子平時都很膽小,沒有自信心。於是在她面前飛來飛去,“兔姐姐呀,你也去試試嘛。”“不行呀,我才3。7公斤,怎麼可能比得過他們,在説上次,我跟兩隻小猴玩耍,4只兔子才和他們一樣重。”“那就多叫幾個朋友,眾人拾柴火焰高呀。”在小鳥的一再要求下,小兔子終於答應了。小兔子又找來了5個姐妹。説來真巧,6只兔子都是3。7公斤。在“戰場”上,6只兔子和猴兒父子倆打個平手。

回去的路上,小兔子充滿了信心,這時小鳥提出問題:“我到現在還不知道大猴子到底有多重,平常老聽他吹牛。”小兔子自信地回答到:“4只兔子=2只小猴子,一隻小猴子就等於2只兔子。”小兔子掰着手指繼續説:“6只兔子減去小猴子等於的2只兔子,大猴兒就等於4只兔子。4*3。7=14。8公斤,那大猴子就是14。8公斤了!”大家都誇小兔子聰明,小兔子更加自信了。

五年級數學日記8

告訴你一個小祕密,我這個聰明能幹的女孩,有一個令人討厭的毛病,那就是——粗心。我的語文成績還不錯,數學卻不怎麼樣。

不要以為我是不會數學題,其實呀!我是粗心大意。有一次數學考試,試卷一發下來,我就迫不及待地做起來。第二題是計算題,我一瞧,哈哈!真簡單。老師批完卷,把我叫到辦公室,又好氣又好笑的對我説:“你看,132+4怎麼會等於128呢?怎麼會越加越少了呢?”還有一次我把草稿中的34×2=68抄成了34×3=68,有時我還會漏題呢?

最有趣的是,有一次我答了一道題:433×2=856,老師和顏悦色地對我説:“你實在太粗心了。不要以為這個毛病算不了什麼,實際上它的危害可大了。如果你長大了,當了科學家,導彈發射時計算誤差一毫米,那會是什麼後果呢?如果你當了醫生,病人的食指要切除,你把他的十指都割了,那又會有什麼後果呀!”

聽了老師的話,我又後悔又難過,臉熱辣辣的。是啊“小洞不補,大洞吃苦”。我決定痛改前非,和粗心斷絕關係。

五年級數學日記9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業,媽媽見了,便走過來,對我説:和你玩個遊戲吧!”“好呀!”我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轉動的指針,紙板被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着1—24個數。“媽媽,遊戲規則是什麼?你快説呀!”我心急地説。“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假如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假如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媽媽笑着説。

我見遊戲規則這麼簡單,就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贏不了媽媽,媽媽笑了起來。“為什麼總是單數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説:“你自己想一想吧!”於是,我絞盡腦汁地想呀想,終於讓我想起了老師曾經講過的公式:奇數+偶數=奇數。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必然是偶數;假如指針轉到雙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奇數,所以,無論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奇數。媽媽就是利用這個規律獲勝的。

在數學的世界裏,有着許多奇妙的規律,只要我們學好數學、善用數學,它,就是無處不在的!

五年級數學日記10

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是我們每一個個教師共同的責任,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小學生安全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切實增強學校安全教育的實效,那麼,安全教育就必須有機的融入我們的教育教學之中。

例如數學課堂上,在教學第五單元“平面圖形的面積”這一部分幾何知識時,我讓學生準備剪刀、卡片、尺子等操作工具,這是教學中必須讓學生準備的,如果學生沒有準備好則會影響數學知識的教學質量。我在制定這單元的教案時就充分考慮到學生在課堂上,特別對於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使用剪刀這類工具肯定會有一定的危險,所以在教具準備中就提前與學生進行紀律上的約定,規定只能在相應環節規範的使用工具,活動完畢立即妥善放置,放學立即帶回家不再帶到學校。有了事先的計劃和準備,才能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防範,也更能規範教師、學生的課堂行為。所以,我每次講到這部分內容時,都未發生過安全事故。當然計劃制定得再完美,也需要教師在實際上課活動中進行落實,如果僅僅把計劃停留在紙面上就成了紙上談兵了。

五年級數學日記11

星期六,媽媽交給小明一個“重任”——去市場買魚.

市場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小明擠到魚類區,剛好看見馬大叔在賣魚,馬大叔的魚都是活魚,很新鮮,所以被買走了很多,但還剩一些鯽魚,魚雖少,不過條條都活蹦亂跳,想要掙脱盆的約束.

小明説:“馬大叔,我是你這的常客,這些魚全賣給我,便宜點.”

馬大叔一聽,哈哈一笑,説:“小小年紀就會討價還價了,行,給你個機會!”只見他拿起稱連同筐子稱了一下,説:“這筐魚原來連筐重28千克,有一家飯店一次買走了一半,然後又來了一位顧客,買走了剩下的一半,現在連筐重14千克,你能算出現在還剩多少千克魚,我就以最低價賣給你!”

小明可是個倔強、不輕易服輸的人,他開動腦筋思考了起來:“38千克和14千克裏都包含了魚筐的重量,用38—14可以求出賣掉了24千克.然後倒過來想,把現在剩下的魚看作一份,那位顧客來之前還有2份,於是就可以知道在顧客來之前還有兩份,那家飯店買走的魚就是2份,因此筐裏的魚原來就是4份,一共賣出了三份.”

想到這裏,小明高興的説:“我算出來了,現在筐裏還剩24÷3=8(千克),這個魚筐重2千克!”

馬大叔豎起大拇指表揚道:“小明真厲害,好,我兑現剛才的諾言!”

五年級數學日記12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着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稜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稜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裏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求。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隻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於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後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只,乙樹14只。

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瞭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五年級數學日記13

以前,我一直認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麼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爺爺看前面的這兩輛車,突然笑着對我説:“澤羣,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2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過多少分鐘後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説:“爺爺,你出的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的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着説:“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塗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羣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説:“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説説用什麼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為3和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的最小公倍數就等於這兩個數的乘積(3×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車。”爺爺聽了,誇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五年級數學日記14

分數

最近我們學習了分數的再認識,分數的再認識已經不僅僅是幾分之幾。而是用圖來表示分數,比如説一個圓形,平均分成四塊,每一塊就是圓形的四分之一。我們還學習了真分數和假分數。假分數就是分母比分子小或分母分子相同,而真分數就是分母比分子大。所以假分數就大於1,而真分數就小於1。

比如説有兩個一樣的圖形,每個圖形都平均分成兩份,第一的圖形塗了兩個格子(一分之一),而第二個圖形只塗了一個格子(二分之一)。

這兩個圖形可以用真分數來形容,那就是四分只一,用假分數來形容就是二分之三。也可以用一又二分之一來形容。這是帶分數,帶分數是由一個整數和一個真分數的組合而成的。

假分數可以化成帶分數,而帶分數也可以化為假分數。假分數如何化成帶分數呢?就用它的分子除於它的分母,再從上唸到下。比如説是三分之七的話,那化成二又三分之一。商就是那個整數,而除數就是分母,餘數就是分子。所以就是二又三分之一。

我們還學了分數和除法,被除數除於除數就等於除數分之被除數。

五年級數學日記15

今天,我跟着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説:“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説。於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裏還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湯吃。於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對我説:“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我想:7除2等於3.5元,20減3.5等於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了給阿姨,並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買一斤。”我又想:16.5減10等於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了那個叔叔。

當我從市場出來之後,媽媽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着對我説:“學會買菜了!”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着許多數學的奧祕,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是非常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