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計劃 > 高中下學期的語文教學計劃

高中下學期的語文教學計劃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62W 次

即將開學,那麼高中的語文老師是如何制定教學計劃的?下面小編整理收集了高中下學期的語文教學計劃,歡迎閲讀!

高中下學期的語文教學計劃

  高中下學期的語文教學計劃1

一、總教學要求和目標

1、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繼續關注學生的語言積累以及語感和思維的發展,幫助學生在閲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的實踐中,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增強語文應用能力,培養審美能力、探究能力。

3、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充分發揮本課程的優勢,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4、通過必修課程的學習,提高學生思想文化修養和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在語文的應用、審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較協調的發展。

二、三年通盤學習狀況:

1、已經完成必修學習情況:必修一、二、三、四、五。

2、已經結算學分情況:10學分。

3、已經完成選修學習情況:《語音誤讀一、二、三》、《清掃錯別字一、二、三》、《成語運用一、二、三》、《病句辨析一、二、三》、《古詩賞析一、二、三》、《中國楹聯一、二、三》

4、本學期選修學習內容:

(1)《史記選讀》(續)

(2)《唐詩宋詞選讀》(續)

(3)《寫作》(續)

(4)《現代散文閲讀》(始)

6、學生的能力培養:通過本學期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學習,繼續以下五個方面:

(1)積累·整合

能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補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瞭解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據需要,採用適當的方法解決閲讀、交流中的問題。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要素的融匯整合,切實提高語文素養。

(2)感受·鑑賞

閲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具有良好的現代漢語語感,努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在閲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通過閲讀和鑑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

(3)思考·領悟

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讀經典名著和其他優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通過閲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於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為民族振興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發展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樂於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領悟,共同提高。

(4)應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學習領域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在語文應用中開闊視野,初步認識自己學習語文的潛能和傾向,根據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愛的領域有所發展。增強文化意識,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傳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對文化現象的剖析,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注重跨領域學習,拓展語文學習的範圍,通過廣泛的實踐,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5)發現·創新

注意觀察語言、文學和中外文化現象,學習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對未知世界始終懷有強烈的興趣和激情,敢於探異求新,走進新的學習領域,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思維的創新、表達的創新。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閲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探究活動中,勇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斷提高探究能力,逐步養成嚴謹、求實的學風。

三、教學方法、措施:

1、繼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放聲朗讀的習慣。

(2)預習新課的習慣

(3)記筆記的習慣

(4)勤用工具書的習慣

(5)思考和説話的習慣

(6)課外閲讀的習慣

(7)勤寫勤練的習慣

(8)整理積累的習慣

(9)總結得失的習慣

(10)書寫清楚的習慣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為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特別要重視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合作學習有利於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於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應鼓勵學生在個人鑽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於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

3、抓住文本特點,教學側重恰當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不同類型文本的閲讀指導應該有所側重。閲讀論述類文本,引導學生把握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繫,着重關注思想的深刻性、觀點的科學性、邏輯的嚴密性、語言的準確性。閲讀實用類文本中的新聞,引導學生注意材料的來源與真實性、事實與觀點的關係、基本事件與典型細節、文本的價值取向與實用效果等;常用應用文教學,應主要藉助文本示例來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學生自學為主,不必作過多分析。閲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是發現和建構作品意義的過程。作品的文學價值,是由讀者在閲讀鑑賞過程中得以實現的。文學作品的閲讀鑑賞,往往帶有更多的主觀性和個人色彩。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去感受體驗,重視對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體感知與把握,注意作品內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引導學生在閲讀文學作品時努力做到知人論世,通過查閲有關資料,瞭解與作品相關的作家經歷、時代背景、創作動機以及作品的社會影響等,加深對作家作品的理解。

4、古詩文、其他文言文閲讀,重朗讀,重基礎積累

古代詩文的閲讀,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有關工具書,自行解決閲讀中的部分障礙;課堂上,老師作重解決疑難字詞句的理解,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吸收積累。強化朗讀教學,強化翻譯教學。文言常識的教學少而精,重在提高學生閲讀古詩文的能力。

5、鼓勵學生口頭交流

可以通過課堂教學,給時間思考討論,鼓勵大膽説話,大聲説話。

6、寫作教學,每週一次兩課時學習練習《寫作》

加強作文習慣訓練,先審題,再構思,提綱好了後動筆。還要求記敍文入格。還注意其他作文素養的培養。

7、鼓勵學生作研究性學習探討

鼓勵學生參加專題研討會、讀書報告會等活動,將研究探討的過程和結果寫成小論文。

  高中下學期的語文教學計劃2

一、教育教學指導思想

貫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樹立科學的、民主的、開放的、以人為本的語文教育觀念,不斷地探索能適應學生髮展和學生實際需要的新教法。結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在語文教學中有步驟地落實語文組的人文化的語文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具備包括閲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為升高二進高三入社會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高中語文學習習慣,幫助他們掌握知識點的學習方法,為終身學習準備好必備的能力。發現新問題,探索新教法,把課堂的研究性閲讀推向深入,把新課標配套的“自學——探究——反思”模式新課型並加以完善。

二、教學設想

面對學生薄弱的語文基礎,強化訓練,夯實基礎,落實日常教學是關鍵。在日常教學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環節:

(一)閲讀方面,充分利用“經典”與“名著”擴展學生的閲讀面,培養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精選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提供給學生閲讀,養成學生每週閲讀翻譯文言文的習慣,努力通過學生的自身積累和教師的指導,從閲讀習慣、語感等多方面提升學生閲讀能力,培養學生閲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二)在寫作方面,堅持每週幾篇課外練筆,每兩週一次大作文的訓練。

小作文,從寫景、記人、敍事等方面分階段、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觀察、構思、措辭、造句等能力。大作文從觀察與感受、想象與聯想、再現客觀事物、表現主觀情感等方面,讓學生把握寫作運動的內部規律,從根本上提高寫作能力。

(三)口語訓練方面,結合詩歌教學,開展詩歌朗誦訓練,掃除學生練習口語的心理障礙,訓練學生大膽開口的習慣。在具體操作方面,結合單元教學,穿插“説服別人”、“拒絕別人”、“勸慰、鼓勵別人”等不同目的的語文口語訓練,使學生能自由流暢地表述自己的見解,養成文明得體的説話習慣。

(四)日常語文教學還貫穿寫字、背誦等基礎訓練。寫字訓練一方面是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為了訓練學生的“坐功”,這對於16、17歲左右、生理和心理正在發生轉折的高一級學生來説應該是不無裨益的;背誦一定數量名詩名篇名句,有利於學生開拓視野,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口頭表述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三、教學策略

1、改變觀念,加強學習,增強新課標意識,重視知識更新。

(1)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重視語文教育的人文價值和思維訓練的特點。

(2)要加強學習研究,重視知識更新,訂閲書報雜誌,閲讀理論專著,及時更新觀念,提煉信息,充實知識儲備。同時又要儘可能地將教學理論和教學實際緊密結合,在教學實踐中參悟道理,總結經驗,提升素質。

(3)重視備課組建設,充分發揮集體的知識和力量,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

2、重視思維訓練,注重能力培養,增強素質教育意識,紮紮實實學好課本。

(1)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無論是教學目標的設計,還是教學流程的操作,都要重視師生的互動的過程,讓學生有足夠的思維空間和表演空間,把氣力花在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上。

(2)重視每堂課的收效,重視每個知識點的教學,力求做到重點突出,訓練到位,把功夫花在基本功的培養上。

(3)注意初高中的銜接,重視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注重非智力因素的開發,提升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辨證性和周密性。

(4)持之以恆地做好提優補差工作,防止兩極分化的過早出現。

3、重視作文教學,努力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整體水平。

設想: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努力探尋閲讀與寫作的關係,密切聯繫社會生活,注意開發現實生活中的作文教學資源,課堂作文訓練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雙管齊下,使作文教學真正走上系列、優化的健康之路。具體來説,有以下五個方面的思考和做法:(1)分解能力,講究專題性。每次寫作,“寫什麼”、“怎麼寫”,都要明確到位,決不含糊。

(2)重視作文教材,細化作文能力。如觀察生活如何觀察?怎樣才能培養感受能力?在寫作中如何恰當的應用想象和聯想?怎樣才能寫出個性、形成創新?這些內容在教材中都有較系統的闡述,這大大有助於作文能力的細化,因此,決不能棄教材於不顧。

(3)序列優化,講究實效。每次訓練後,重視評獎的及時性,為學生提供範文,或分工下水,或從學生習作中提取,或收集佳作為我所用,努力做到做一次作文,有一次收穫。

(4)寫作與口語交際雙管齊下。本學期口語訓練的重點是兩個:一大膽開口,快速思維;二文明應答,得體應和。

(5)課內練筆與課外練筆齊頭並進。課外練筆方式主要是三種:一是專項片段能力訓練,如聯想和想象,二是二次作文,重在錘鍊學生提升作文的能力,三是延升性作文,主要是完成作文單元后的練習。

4、加強語文第二課堂的組織,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輔助作用。本學期安排四次語文實踐活動。第一次“詩歌朗誦比賽”,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提高同學們的朗誦和欣賞詩詞的水平。第二次“報刊剪摘、注評、展評活動”,目的是激發廣泛閲讀報刊、探求新知的興趣,培養動腦動手的學習技能與習慣,創造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學習氛圍。第三次“‘校園心聲’作文競賽”,目的是激發同學們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豐富校園文化氛圍。第四次“‘愛我校園,愛我中華’即興演講賽”,目的是鍛鍊學生採集與處理信息、綜合分析、表達交流、探索創新等多項能力與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文化與爭鳴的良好風氣。

  高中下學期的語文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1、認真學習20xx年北京市《考試説明》,注意研究北京市與語文高考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特點,以求我們的複習思路與有北京特點的高考命題新思路相符合。

2、北京市今年繼續全部科目自主命題,試卷結構、題型比例、難易比例、題型等都有可能微調。

3、本學期語文複習要把思維能力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突出思維過程、思維層次和思維容量的訓練,強調知識的遷移而不是知識的再現。

4、要特別注重對學生複習方式方法的指導,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複習衝刺過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複習水平作為本學期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終結點。

二、教學安排

合理、周密地安排下學期的教學計劃。本學期按三個月安排教學工作,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月28日至一模考試前(4月上旬),第二輪複習。本輪複習的要點:一是狠抓“雙基”不動搖,落實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二是以專項複習為主,綜合複習為輔,注重能力訓練。

第二階段:四月中旬至二模考試前(五月中旬),以綜合練習為主。綜合有兩條線:一條是語文知識和能力的綜合,一條是解題思路、方法和規律的綜合。

第三階段:5月10日至5月24日,查漏補缺,調整心理,鉚足幹勁,衝刺高考。

三、教學要求

1、牢固樹立時間觀念,牢固樹立效率意識。

2、把好三個關鍵環節:

一是精心選編練習

二是認真落實練習。

三是重視講評練習。

3、思維能力訓練。

4、現代文閲讀訓練。

5、作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