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薦】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薦】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33W 次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薦】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上完二年級語文園地一的“口語交際”和“展示台”兩局部後,對我的震動非同一般。“口語交際”一局部,讓同學明確了“口語交際”的內容後,讓同學説説到哪兒秋遊,同學在組織語言時説的很完整,很通順。“我建議大家到……因為……”“我想讓大家到……因為……”。不光同學的語言組織的`非常到位,而且理由非常充沛。在進行作業展示時,由於星期天給同學安排了做樹葉貼畫的作業,同學的作品真是五彩紛呈,有用樹葉粘貼成小兔子的,有用樹葉粘貼成海底世界的,有用樹葉粘貼成各種各樣植物的樣子……我問同學是自身做的,還是和家長一起完成的。有的説是自身做的,有的説是和家長一起完成的。總之,這一堂課同學學得自由,教師教得輕鬆。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狐狸和烏鴉》是一篇極其生動活潑的短文,通過狐狸三番五次的“花言巧語”,烏鴉的“沒有回答”、“看了一眼”到“非常得意”,勾勒出狐狸的醜惡嘴臉和烏鴉的“笨拙”與“驕傲”。對於讀慣了韻文類的課文的孩子們來説,學習這篇課文更是興致高漲。在教學前,我先出示課文的第一幅插圖,然後再讓學生考慮他們之間會發生什麼事,做填空題:( )的狐狸,( )的烏鴉。

在孩子們眼中,他們的認同都是一致的,他們説“狡猾的狐狸,蠢笨的烏鴉”,都認為烏鴉肯定會上狐狸的當。於是,我再讓孩子們帶着好奇朗讀了課文,從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精彩及其人物的個性特點。

在巡視指導時,看得出孩子們都朗讀得非常認真。在分小節讀課文時,讀的人忘情,聽的人更是仔細。期間,我又強調孩子們注意其中人物的動作、神情的.描寫,語氣的表達,注重感情色彩。這樣通過學生有次序的解答,我再適當的板書,簡筆畫,烏鴉“受騙”的過程一目瞭然。

最後,我讓學生總結“烏鴉上當”的原因。孩子們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最後的結論是“烏鴉聽好話,上了當”。繼而過渡到“現實生活中不要輕信花言巧語”。孩子們真聰明,在耳濡目染中,在積極探索中,他們已經能體會到這個道理。

課文雖簡短,意義卻深刻。在鞏固練習中,我又穿插了分角色朗讀,上台表演等練習,取得的效果較好。在表演中,學生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感受得多,體會自然也深。

課堂是“練兵場”,然而課外也不可忽視。課餘,我又向學生介紹了其他一些童話小故事,我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即使一遍不懂,多讀,總有“讀透”的一天。我告訴學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會讀,會説,會用,便是“讀書”的精華所在。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備《父親和鳥》這一課時,看了好幾遍文章,摸不清文章到底要講什麼,感覺有些難懂,後來聯繫上本單元的愛護環境主題,再讀課文,讀着讀着彷彿就走進了古老的童話世界。作者利用兒子和父親的感受對比襯托出父親對鳥和樹林的特殊情懷,抓住主題入手解讀文本就容易了許多。

語文教學把環節簡潔化,可以無形中把自主學習的過程還給孩子。課始,領着孩子回顧本單元的幾篇課文,識字七愛護動物的拍手歌,《“紅領巾”真好》中“紅領巾”對小鳥的.呵護,《淺水窪裏的小魚》小孩子對小魚的在乎,讀本節課課題,猜猜父親和鳥的關係?或是父親對鳥兒會怎樣?輕鬆認識到本節課的主旨後,利用一個問題“從哪些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父親愛鳥”貫穿始末。(但感覺這個問題有點專業)

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句子,孩子們不費吹灰之力找到了句子,順子孩子的思路讀下去,體會知鳥、愛鳥。作者通過筆墨渲染父親知鳥,文中的句子很適合孩子反覆讀,父親的喃喃、輕手輕腳、張望的動作,引導孩子在讀與模仿中體會父親內心。孩子們明白了父親很喜歡鳥,也很懂得鳥,對鳥的習性瞭如指掌:知道鳥什麼時候最快活,什麼時候最容易被打中,這“焐”的理解,採用演示法來解決真是不錯,活躍了氛圍,提起了孩子們繼續學習的積極性。這時我順勢拋出問題:父親這麼懂鳥,如果他是獵人,會有什麼結果?孩子們議論紛紛,有的説父親會打到很多鳥,有的説父親會是好獵人,收穫大大的……我見時機成熟,馬上問:為什麼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孩子們恍然大悟“我”受到父親的感染也很喜歡鳥,我很想保護鳥。這樣層層引導,由潛入深,不漏痕跡地解決問題,突破重點和難點,效果不錯。

為什麼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這樣一個難理解的問題此時已經可以水到渠成的找到問題答案。

自己也非常自以為是的認為對語文教學有很多的思考,但是,每次上完課總會有遺憾。本節課,算是比較順利的,沒有拖堂,但有好幾個生字沒有講完。高效課堂體現的不只是換孩子自主學習的機會,如何更有效的安排教學環節是面臨的一個難題,識字教學的與文本的理解融合一起,減少識字的乏味,隨文識字中增加對生字的理解。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通過選擇學習方式與合作學習方式的引進,打亂了嚴謹、封閉的課堂空間,讓學生在寬鬆的、合作的、自我的學習氛圍中自主探究,更能促使學生思維的靈動、開放、創新。同時通過多向評價,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更獨到和深刻。如評價表演時學生對於大街情境的補白:表演車子的同學來回穿校還不時發出喇叭鳴叫聲,行人三三兩兩説話,有商人叫賣聲,有路人還價聲這樣的表演使得文章所描寫的平實的生活場景一下子生動形象地再現在學生眼前;對於人物神態動作的補白:表演安培的同學低看頭、故看眉,不時還揉一下太陽穴,嘴裏還在喃喃自語,這表演逼真傳神地再現了一個專心思考、沉浸於自己思維中的科學家。在這樣表演的基礎上如果能配以朗讀不就更多彩了?學生的演、讀、評,極大激活了學生的學習思維,使他們更好地感悟了語言,體會了人物的思想。

在低年級教學中,表演環節的創設不光為了激活課堂氣氛,更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感悟課文而服務的.。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檢查到學生懂得了安培心算題目的入迷,懂得了他看見黑板的喜悦,懂得了他把馬車車廂後壁錯當成黑板的原因,在靈動地交流評價中學生自主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到安培這種忘我鑽研的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一個學生提出疑問——為什麼安培會隨身帶着粉筆?我讓學生聯繫課文,反覆誦讀。最後,這個學生自己得出了答案——因為安培搞研究非常專心,專心到需要隨時演算。他隨身攜帶粉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安培的鑽研精神。

經常聽到有老師説指導孩子讀書要有梯度、有坡度,在教學中能體現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讀書有了很大的進步。在《“黑板”跑了》這一課中,我就做出了一定嘗試,表現在:循序漸進式的閲讀要求,有梯度地引領學生讀好課文、理解詞語。

在解讀課題、質疑課題以後,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並出示了第一遍讀課文的要求:(1)自己大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讀準確;(2)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理解生字詞以後,我讓學生再讀課文,這一次的要求比第一遍時要高一些,要求學生能把課文讀流利;第三遍讀課文的要求是默讀,並講清默讀的要求,要求學生不發聲地邊讀邊想,“黑板為什麼會跑了?”“黑板上為什麼加引號?”這樣有梯度地引導學生讀課文,層次比較清楚,學生也能在老師有意識的安排和引導下順利地讀通課文、讀順課文。而且還能使學生跳一跳,就摘到了桃子,在每一階段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悦。這種層次性的教訓學不僅體現在課文的朗讀指導上,在詞語的教學中也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點:我出示四組精心設計的詞語,先讓學生藉助拼音把生字以及詞語的音讀正確,然後去掉拼音,用開火車的形式抽讀詞語,以達到鞏固的目的,最後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去理解詞語,從而達到讀好詞語的目的。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畫家和牧童》這篇文章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事。同時深刻感悟兩個不同人物的優秀品格對於二年級學生的確有些困難,但他們已掌握了理解詞語的`能力,因此立足語文文本,加強字、詞、句、段、篇之間的聯繫與推敲,把識字、學詞、讀文和實踐運用有機融合。讓他們在讀中認識生字,理解詞義,積累語言,感悟主人公的優秀品質。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圍觀人的表現與小牧童進行對比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質。故事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表達形式。但文中涉及的內容,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我就提前佈置學生蒐集戴嵩的相關資料,引導學生認識到大畫家與小牧童之間懸殊差別,從而為學文做好鋪墊。另外還抓住情節上的曲折變化,組織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引導學生加深對內容和人物品質的深刻體驗,從而受到文中人物優秀品質的影響和啟迪。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1、小學二年級語文《月亮灣》原文

我的家在月亮灣,月亮灣是個美麗的村子。

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橋。河水繞着村子緩緩地流着,一羣羣魚兒在河裏游來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橋、綠樹和青山。河岸上長着許多桃樹。春天,樹上開滿了桃花,遠遠望去,像一片燦爛的朝霞。過了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

村子的後面是山。山坡上有一片茶樹。茶園裏不時飄來採茶姑娘歡快的笑聲。

2、小學二年級語文《月亮灣》教學反思

《月亮灣》是一篇美麗的寫景文章。我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帶領學生一起走進這個美麗的村子。

二年級的孩子應該注重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課文的插圖很漂亮,由遠及近,由近到遠都可以進行觀察練説。學生在學文前先看圖説話。有的學生觀察無序,有的學生表達乾巴巴,不會使用簡單的修飾詞語。這時候,我給予輔助,出示一些短語“粉紅的桃花”“彎彎的小河”“碧綠的柳樹”……成語如“綠樹成蔭”“桃紅柳綠”……學生在老師的提點下,能簡單地描述畫面,強調了“美”。有了學生的感官,再進入課文,學生會更投入。

文中用了較多的方位詞語,如“村前”“河上”“村後”,在通讀課文後,我讓學生説,我用簡筆畫勾畫“月亮灣”的美景。文中先後的順序,學生能清晰地辨別清楚。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是重點段落,抓住文中的主要景物,學生能循着描寫順序背誦課文。有的學生如臨其境,生動形象地再現美麗的村子山清水秀,桃紅柳綠,幸福和諧。藉助文章的表達方式,我讓學生模仿着説説我們的校園。孩子們經常在校園裏,今天該是考考他們的時候了。模仿課文第二自然段,許多學生迫不及待地先選定介紹的景物,(校門口)石書卷,(教學樓前)賢園,(教學樓後)亭台水榭……有了文本的支撐,學生對於掌握寫景不難了。

在學習文本時,我想讓學生更多地明白文本是如何佈局的。

3、小學二年級語文《月亮灣》教學反思

《月亮灣》這篇課文以其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主要通過抓關鍵詞,讓學生來體會感悟。學第一段,關鍵詞是“美麗”,也是總攬全文的詞語,下文都是圍繞這個詞來寫的。朗讀時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為自己家鄉的美麗而自豪的感情。

第二段寫村前的景色。先讓學生對照插圖自學課文,再引導學生看圖,按“小河——河上——河裏——河岸——農田”的順序,有條理地口述月亮灣村前的景色。敍述時抓住“月牙一樣”、“繞着”、“緩緩”等詞語,讓學生了解月亮灣的地形和地名的由來,體會月亮灣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再抓住“魚兒”、“小橋”、“綠樹”、“青山”、“桃樹”、“桃花”、“農田”和“清清”、“倒映”、“一羣羣”、“燦爛”、“綠油油”等詞語引導學生想象文字所描繪的畫面,感受月亮灣山青水秀、紅綠相映、充滿生趣的'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第三段寫村後的景色,我抓住“一片”、“茶樹”、“歡快”、“笑聲”等詞語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想象月亮灣滿山茶樹茂盛生長的景象,體會人們依靠辛勤勞動,改變家鄉面貌的喜悦心情。

在指導朗讀這篇課文時,我是朗讀與細讀課文有機結合在一起的,不僅讓學生想象月亮灣的景色美麗,還讓學生體會作者讚美月亮灣、熱愛月亮灣的思想感情。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板書,進行了背誦,效果較好。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本課是一篇童話,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在一起商量過冬的事。課文不僅生動地介紹了有關動物過冬的知識,而且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在學習本課時,我注重從以下幾點做起。

首先、複習詞語,體會關係。通過複習課題中所説的三個小動物是誰,進而出示對這三個小動物的不同稱呼,讓小朋友從中感受到他們之間的親密關係,知道他們是好朋友。從而,為下文的學習埋下基調。

其次、句式訓練,體會關係。仿照“它們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進行句式訓練:它們常常在一起( ),日子過得( )。想象説話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評價語言讓學生體會到和朋友一起玩的快樂和美好。從而,為下文的學習埋下基調,也為下文的分別創設情境。

第三、品味朗讀,突破重點。用抓重點詞語進行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體會重點詞語的意思,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體會句子的意思。如,關於小燕子的那段自述,我抓住兩個“快”和一個“啦”,讓學生體會冬天即將到來時小燕子的`那份着急的心情。

第四、角色體驗,解決難點。通過師生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在多樣化的角色朗讀的過程中明瞭小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

第五、總結板書,語言訓練。在總結板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説説:

第二年春暖花開時,三個好朋友又聚到一起,他們會説些什麼,做些什麼呢?這樣在讓學生記住所學知識的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這就是我在進行教學設計以及在進行本節課教學之前的所思所想。當然,根據以上想法反思我今天的課堂教學,我覺得在以下幾個方面還需進一步提高:

1.還需更好地凸顯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中教師處於一個主導的角色,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精煉自己的語言而把更多的課堂教學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朗讀、語言表達或者課堂交際中掌握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在其中只需多一些指導即可。

2.還需要再投入一些、語言再豐富一些。雖然課件做得很生動、很精美。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再運用一些入情入境的語言、表情和姿態,那就更能把學生帶進課堂的教學情境中,讓孩子與課堂情境交流,教學效果應該會更好。

3.還需要再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在傾聽、應答和理答的環節,由於教學時間的關係,我沒有等孩子表達完整就打斷了孩子的回答,或者是沒有注意讓孩子表達完整。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應該給孩子留下更多的思考以及表達的時間,讓孩子表達清楚、表達完整。

4.還更好地把握教學時間,由於我的時間把握的不好,最後語言訓練比較倉促。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教學完了《鄧小平爺爺植樹》這篇課文,我認為自己能夠以學生為主體,比較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中,我做到了:

一歌曲引入,瞭解人物,創設情境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讓學生説説歌曲中的老人是誰,讓學生了解多少就説多少。

2、讓學生讀着課文,邊畫出描寫鄧爺爺怎樣植樹的語句反覆讀,讓學生清晰地感覺鄧小平爺爺用行動實踐着他説的話,你看,81歲高齡的他“額頭已經佈滿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那份認真,那份執着,讓人感到不僅僅是在栽樹,而是在播下一個心願,在精心地描繪美好的未來。

二讓學生抓關鍵詞句進行品讀

1、我們一起來讀“只見他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着樹坑,額頭上已經佈滿汗珠,仍不肯休息。”讓學生抓住“興致勃勃”“佈滿汗珠,仍不肯休息”之前先讓學生觀看鄧爺爺植樹的視頻,再讓學生圖文結合拌動作進行理解和體會,讓學生説説從這些詞中體會到了什麼。讓學生在體會的基礎上再圖文結合深情朗讀。

2、“他站在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説:“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讓學生抓住“仔細”“連聲”等詞進行品讀,這樣學生不但瞭解文中的內容進一步的體會到了鄧爺爺做事嚴謹認真執着,還走進了萬象更新的春天。

3 ?在生熟讀理解的基礎上再由學生説説鄧爺爺植樹的過程,並讓學生説説如果是你在寫將怎麼寫?這樣把整篇課文既清晰化了也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告訴學生説話做事要有一定的順序,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

三、不足之處

這篇課文難度較大,再加上自己的教學經驗還不夠豐富,探索不夠深入,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不夠透徹,我將它做為一個新的起點,不斷改進,更上一層樓。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教學這課之前我很糾結,糾結它課時內容如何安排,糾結它課文要不要分析、課文要不要打在課件上,如果打又怕學生字不會認,因為課本上是帶拼音的,糾結歸糾結,課還是上了。

通過自己的琢磨與思考,我認為學生對小貝當這個人物應該是非常喜歡的,喜歡他的天真,喜歡他的童趣,喜歡他的人小不言小,喜歡他的大人話,喜歡他可愛的'神態,喜歡他有板有眼的動作,似乎貝當以下就進入了孩子的心靈世界。所以我把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定在要學生充分地讀書,瞭解小貝當的言行,感悟他的內心世界,讓小貝當的形象更加鮮活。

文章語言生動形象,風趣幽默的格調躍然紙上,孩子們很愛朗讀。但是,怎樣才能引導學生讀得到位,讀得傳神呢!我重在如下朗讀進行指導。

1、引導學生用體態語言輔助朗讀。

在感情朗讀時,讓學生恰當、合理地配上一些動作,必要時讓學生演一演,能更好地理解課文,讀出感情。如,課文開頭小貝當“大搖大擺“的動作,學生邊模仿邊朗讀,聲情並茂。理髮師“悠閒自得地看報”,同桌一人做動作,一人朗讀,合作朗讀,理解了“悠閒自得”的意思。

2、引導學生合理想象激發情感。

當店裏其他客人都一個接一個走了,只剩下小貝當一個人,傻乎乎地躺在椅子上。這時,小貝當會想些什麼呢?我為學生提供了一段擬人化的動畫場景,激發學生想象。想象之後進行感情朗讀,小貝當那種納悶、疑惑的神情,做到儘量讓學生表現得淋漓盡致。

教學中還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引導學生合理想象激發情感時我為學生提供了一段擬人化的動畫場景,但課堂上沒有體現出來。另外對於二年級採用跳躍性的教學方法還是不行,也可能是之前我也沒有運用過,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導致課堂氣氛不太活躍。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山行》是一篇描寫秋天的詩,它通過描寫寒山、白雲、石徑、楓林所構成的一幅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教學過程中我為了達到預設的效果,我充沛結合畫圖,以便讓同學更好的進入詩歌意境,進行教學。但是在教學中,我犯了一個知識性的錯誤,沒有很好的解釋“寒山”的意思,以至於不能讓同學很好的.理解詩歌的意思。以至於我沒能完成教學目標,這是在教學中的一個嚴重錯誤。原本詩歌就是很美的,教師就要從多方面創設情境,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因此有了這次失誤,我會在以後更加的努力鑽研教材,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窗前的氣球》是二年級上冊第六組第二篇課文。第六組的專題是“真情關愛”,這篇課文講述的就是同學間真摯友情的故事。科利亞得了傳染病,一個人在病房裏非常孤單,感到真沒意思。小夥伴用線拴住了紅氣球,並畫上逗人的笑臉,放飛到科利亞病房的窗前。科利亞看見了,高興地笑了。窗前的氣球是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句祝福,一份關愛,淨化着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引領他們打開想象的大門,飛向真情的天空。

我在設計本課時重點採用以下教學策略:

1、自主學習生字,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在教學生字的時候,為了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我放手讓學生自學生字,讓他們藉助拼音自讀生字,識記字形,認清生字哪一筆最容易寫錯,有哪些字與這個生字的字形很相似。在師生評議的時候,讓他們彙報。在他們彙報的時候,我特別提醒他們觀察“病”和“牀”這兩字的部首,讓他們比較這兩個部首的不同之處,指導他們如何寫好“病”字,和他們一起認識“周”的字形結構,這樣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也大大地提高了他們學習生字的能力。

2、抓住課文的主線,理清課文的`脈絡。

在學習課文時,我為了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更好地學習課文的內容,出示學習提綱:課文講的是誰?為什麼窗前會有個氣球的?讓他們自讀課文,通過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的理解,來讓學生體會科利亞的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在評議中,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的好詞好句,通過品味好詞好句來細細地品味課文,體會課文中所藴含的思想感情。

3、抓關鍵詞感悟,以悟促讀,理解角色的心理,讀出人物的個性特點。

在教學本課時我以重點詞語為抓手,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指導朗讀,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深入與閲讀材料形成對話,同時藉助課件的直觀感受與語言描述的情境創設,引導學生想象課文中人物的神態、動作,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進而體會課文中所藴含的思想感情。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書面語言中獲取信息,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引導學生探究性、創造性地感受、理解、評價、鑑賞文本。

為了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教學中我不把課文講得支離破碎,導入時,通過課件中的新疆圖片 , 先讓學生從感官上了解葡萄溝盛產葡萄的特點,而且給人以美的感受,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為自己主動有效地學習奠定了基礎。

我是根據課文內容表達的情感和本班學生已能自主讀文,比較讀文的特點,設計了這個問題:“你覺得哪句話寫得好,打動了你的心,就讀……”目的是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想法,選擇自己喜愛的部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在自由的環境裏,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

閲讀教學中,讓學生理解重點詞語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我先讓學生在屏幕上觀察茂密的枝葉,然後在涼棚的下面出示了閃動的新疆的孩子在乘涼,以引起學生的注意。這樣學生可以主動地把語言文字與其代表的具體生動的動態畫面聯繫起來,從而快速準確地理解了詞語。

由於我所教的孩子大部分是從農村來的,只見過紫色和青色的`葡萄,()沒有見過紅的、白的、暗紅的,無法理解“五光十色”這個詞的美,我又利用了課件演示不同色彩的大串的葡萄,以動畫的形式相繼出示,這樣解決了教學難點。經過討論、敍述後理解了“五光十色”並能説句話,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還進行了課外延伸,引導學生主動思維的學習方式和習慣。

指導朗讀中,我的激勵性評價突出了重點,如“能不能把你的理解展現在臉上和聲音上讀給同桌聽”……通過評價讀文情況並展現自評、互評,有得於培養學生初步的語文素養,即:比較、反饋、傾聽的能力。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的內容很有趣,有幾道題都是關於“熱愛自然,瞭解自然”的主題的。如《節氣歌》,四行詩歌包含了一年二十四個節氣。節氣對於學生來講很生疏,在教學時我重在激發學生了解節氣等自然知識的興趣,通過讀使學生讀對節氣有初步的認識就可以了,沒有強求記住具體有哪些節氣、各在什麼時間等。

瞭解了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的特點,我再來讀《節氣歌》,結果還是發現了一些比較有趣的東西。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1.這首詩每句寫六個節氣,即一個季節的節氣。

2.每句開頭的第一個字,分別是一年四季,這裏指的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即該季節由這一天開始。

3.而每句詩的第四字又是“春、夏、秋、冬”四個字,只是這裏是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意思為這個季節過半了。兩春之間夾着兩個季節,後面也是兩個季節。

這樣一分析,發現背誦這首詩歌就方便了許多。

當然,教學時,並不是我將所知道的知識全盤傾倒給學生,而是讓他們去讀,去了解二十四節氣後,再讓他們發現詩歌的祕密,然後才説説每個節氣的特點。相信,這首詩在學生的腦海中遠會比我深刻許多。

二年級語文園地教學反思7

《語文園地》作為每一單元的結尾,相比於先前生動有趣的課文來説總是略顯枯燥和乏味。而《語文園地》又恰恰是每個單元最重要的板塊。在本課的設計中我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通過新老知識的銜接,學生的自主探究、同桌或四人小組的合作等教學方法,讓學生髮現漢字的構字規律,在提高學生自我發現能力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在鞏固識字的過程中,通過一首自編的兒歌複習,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複習鞏固了6個生字,朗朗上口的兒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年級的孩子們對新鮮的事物都感到驚奇。如何利用孩子們的這種好奇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識字興趣,讓他們一開始就能主動地認識漢字,是我們必須探索的課題。孩子們好觀察、愛表達,我就引導他們從“看字”“説字”做起。對於”多,呂,從,森,品“等這種特殊的字,學生在觀察中發現了其特點,領會了其意義,記住了其字形。由於學生自主參與到了教學活動中,教學中多次鼓勵了能發現規律的學生,致使這樣通過獨立思考獲得新知識、發現新規律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不僅運用新規律指導了自己的學習,識記了生字新詞,而且初步培養了識字能力,形成識字教學的良性循環。

在“讀讀記記”裏有六個四字詞語:雷聲大作、傾盆大雨、陽光燦爛、隨風舞動、芬芳撲鼻、黑白相間。教材上安排這一訓練是為了讓學生注意積累詞語,在備教材時我感覺到,只是讓學生簡單地多讀幾遍直到讓學生能背誦下來,這樣的方法也能達到教學目的,並且可能幾分鐘就可能完成這一部分的教學。但是我意識到這個可能大多數老師都想採用的教法在新課程中已不合乎課程理念,其一、這是一個機械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法會使學生感覺到語文漸漸枯燥,久而久之語文教學將走入死衚衕!著名的特級教師於漪曾經説過:教語文,必須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如果忽略了這一點,語文教學就在有意無意間降格為技能技巧的操作了。其二、這樣的教法根本沒有沒顧及到新教材“刪繁就簡”之後留給教師駕馭教材的空間,就幾分鐘的教學不僅學生沒有深層理解識記而後拓展,而且教師浪費了一個重要的設計空間。

那麼,如何施展才華,把語文的詞語教學也放到文化的平台上,讓語言文字的表現力、生命力閃耀光彩呢?我做了這樣的嘗試:

首先讓孩子們自由地朗讀這些詞語,要求把詞語讀準了,之後讓他們讀一讀課文中帶有這些詞語的句子,等他們大概理解了這些詞語以後,我把這些詞語編成了一小段文字:(課件)夏天的一個午後,天空突然間(),緊接着,下起了()…雨後(),花兒在微風中(),()。那“嗡嗡”飛着的蜜蜂,穿着()的衣裳,成羣結隊地在玩耍呢!

讓孩子們在語境中再來讀這些詞語,這一次,孩子們讀到的這些詞語已經帶有了情感!孩子們讀“陽光燦爛”時,我能感覺到他們的開心,讀到“芬芳撲鼻”時我看到了幾個嗅着鼻子陶醉的小臉。是的,無論如何,離開了具體的語境而要求孩子感情讀詞是很難的,也不實際的,而在語境中讀詞,不用太多技巧的指導,孩子們也會讀出情感來的。這是因為語言文字已經站到了文化的平台上。華中師大教授楊再隋先生説過:要建構一種新型的教學生活。把教學過程還原為生活過程,把教學情境還原為生活情境,把教學活動還原為兒童的生命活動。把語文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演中還原為生活情境,學生興趣盎然,孩子們的語文素養也在這樣的語文實踐中逐步提高。

在這次精品課程的研究中,本課的教學還存在着一些的問題,如:在形近字的對比過程中,如果可以將兩者的偏旁進行對比,更能加深學生對於形近字利用偏旁區分的概念,能幫助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減少錯別字。同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把做練習放在了整堂課的最後進行,像此類知識性板塊沒有較大銜接的練習,可在一個知識板塊結束後直接進行相應的練習加以鞏固。

二年級語文園地教學反思8

前天宋主任跟我説第二天第三節課會過來聽課。聽完心裏怕怕的啊——還沒有把這羣小屁孩的行為習慣整好啊,不能保證他們會乖乖聽課,跟着老師的思維走啊。最擔心的是那幾個搗蛋王會不會整出什麼幺蛾子。可是,宋主任説如果一開始就做得很好了,那還需要導師幹嘛。別怕出錯,我們觀摩以後能提出更有針對性的建議,這是好事。聽完這一席話,想想也對啊,為什麼一定要讓自己揹負着那麼重的包袱呢,做好自己就好。

要學習新課《語文園地一》。按照以前的'教學,語文園地的內容我是不怎麼講的,比如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兩大板塊都是明確學習任務然後下放到小組討論中完成,最後帶着他們做總結順帶點撥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但是考慮到還沒有給這裏的小屁孩進行分組學習,所以明天的課還是需要自己帶着他們一起學習。

看着劉老師的課件,結合教參,覺得“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兩大板塊主要要求掌握形聲字的識記規律、詞語的積累和運用,根據這一想法確定課上主要讓他們發言,讓他們讀。總體來説上課紀律比前幾天要好,估計是小屁孩們知道領導要來聽課,哈哈哈哈,小小變色龍,可愛ing。

前半節課小屁孩會因為小組競賽保持比較高的注意力,但後半節課就堅持不下去了,課堂氛圍比較沉悶。

聽了宋老師的點評後,把一些以後需要注意的地方記錄在這,希望能警醒以後的自己。

1.朗讀的形式比較單一,除了男女互讀,還可以增加同桌對讀,師生讀,小組讀等增加趣味性;

2.“我的發現”板塊中,對形聲字和偏旁部首的總結不夠明顯、到位,學生可能沒有領會到老師的意思;

3.值得發揚的是講月部時有涉及到古義,讓學生知道字的意思;但後面的“艹”、“木”部不能因為你覺得簡單就略略帶過,對你來説很簡單的事情對小朋友來説可能就是難點;

4.要強調書寫,強調寫字姿勢;

5.預習指令要非常明確,預習到位的要及時表揚;

6.學生出錯了要及時指正,教師要適當範讀

除了上面宋老師提出的建議外,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我覺得以下方面也該重點抓:

1.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着力組建好得力班幹隊伍;

2.強制培養小屁孩的行為習慣(坐姿、排隊、上課和課間紀律)

3.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尤其注意輕音和兒化音),做到不唱讀、不扯嗓子、不添字漏字,逐漸培養情感朗讀;

4.加強板書設計。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字,會寫10個字,背誦課文。

2、認識“木”字旁,瞭解不同樹的特點。

3、瞭解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激發熱愛並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15個字,會寫10個字,瞭解不同樹的特點。

教學難點:

瞭解不同樹的特點,熱愛並保護大自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樹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你認識身邊的哪些大樹呢?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首先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認識一下這些樹朋友吧。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做到一準五不。

2、在讀課文,和同桌小夥伴比比誰讀得通順。

3、小聲讀課文,找到課文中出現的樹寶寶,用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三、讀認生字

1、出示詞語,檢查認讀情況。

2、去掉拼音檢查。

3、觀察梧、桐、楓、鬆、柏、樺、杉、桂

有什麼相似點。

他們都是“木字旁”的字,都與樹木有關。你還知道哪些帶有“木”字旁的字?

4、書寫指導“楓”

指導順序:1、筆順。2、壓線。3、起筆。

5、交流識記其他生字

交流識字方法。注意“熟字加筆畫”、“形近字對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減筆畫”等識字方法的運用。

四、指導朗讀課文

1、看圖識樹朗讀。

(1)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麼樹?什麼特點?

楊樹高,榕樹壯。結合圖片理解“高”和“壯”的特點。

(2)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麼樹?什麼特點?

梧桐樹葉像手掌。藉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樹葉的形狀。可以説一説,你還知道什麼樹葉,用一個比喻句説説它的特點。

(3)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麼樹?什麼特點?

楓樹秋天葉兒紅。明白楓葉在秋天經霜變紅的特點,可以藉助古詩“霜葉紅於二月花。”來理解。

(4)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麼樹?什麼特點?

松柏四季披綠裝。可以引導學生讚美松柏耐寒的'特點,理解其精神。

(5)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麼樹?什麼特點?

木棉喜暖在南方。瞭解南北方不同樹木的特點。

(6)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麼樹?什麼特點?

樺樹耐寒守北疆。瞭解南北方不同樹木的特點。

(7)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麼樹?什麼特點?

銀杏水杉活化石。明白活化石的含義。是指這種樹古老而又稀少。

(8)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麼樹?什麼特點?

金桂開花滿院香。理解桂子花開香飄十里的特點。

2、表演讀課文。

五、我是小詩人。

柳條彎彎____

桃樹花開____

銀杏葉兒____

六、拓展延伸:

請小詩人們課下收集更多樹寶寶的知識,寫一首小詩讀給爸爸媽媽聽吧!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玲玲的畫》這篇課文內容簡單,道理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於簡單的故事之中,對於啟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我結合學生的實際,精心設計教案。經過反覆修改之後,在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1、教學中,我嘗試着隨文識字,抓住“端詳、評獎、叭、糟”等重點詞語進行識字教學。先從文中發現生字,然後學習生字理解生字,最後把生字放回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這樣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漸進,體現低年級語文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理念。

2、當然,遺憾的是課堂中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在字詞的教學中,語言上不夠嚴密,應準確分“案”和“畫”的區別,“名字”和“字”的區別,不能為了自己所認為的“巧妙”失去語文的最基本的文字要求。

最後拓展部分,有的孩子只是説了努力克服的困難,但是沒有體現的`“好”事。由於是第一課時,字只停留在認讀上,如果有時間的話,應做寫字的具體指導, 掩卷深思,是帶來的啟示很多:多看語文教學專家的論着,將理論和實踐恰好地結合,才會使課堂生花;抓住一切向名師、向周圍的人學習的機會,不斷豐富自我,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上的自己更加遊刃有餘;繼續深鑽教材,提高短時間把握文本的能力;時刻不忘語文教學的本,不忘記在語文課堂上紮實培養孩子的“聽説、讀、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