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弘揚好家風好家訓優秀演講稿

弘揚好家風好家訓優秀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27W 次

家是難捨的親情,是心靈的港灣,是充滿了愛與責任的驛站。孩子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成長,才能變得越來越出色。下面是小編我為您準備的弘揚好家風好家訓優秀演講稿,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弘揚好家風好家訓優秀演講稿

  弘揚好家風好家訓優秀演講稿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國有國法,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就是好好做人,好好學習。長輩們從小就教導我要好好做人,少惹事。

有一回,我和媽媽去新華書店買學習用品,媽媽走出店門後數了數營業員的找零,發現多找了五元,便拿着錢回到櫃枱,對着營業員説:“不好意思,你錢找錯了。”而營業員則是一臉不耐煩地説道:“離櫃後一概不負責任。”媽媽卻一點也不惱,道:“你多找了五塊錢。”這時營業員慚愧地接過了錢,放回了收銀機裏。媽媽雖然沒有告訴我要誠實的道理,但已經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孝敬長輩也是很重要的,這是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必備的傳統美德。在家裏,我時常孝順我的爸爸媽媽,每週末,我都用空餘時間幫他們幹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如煮飯,掃地,拖地之類的活。我的孝順都是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的。這麼多年來,爸爸媽媽幾十年如一日地孝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現在還記得爺爺生病住院時,爸爸媽媽輪流守夜。外公住院時,媽媽也是到處跑醫院。我孝順都是因為他們。

節儉也是很重要的。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少花,而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多花。就像我需要買學習用品或者是課外書時,媽媽總是給我足夠的錢,讓我可以挑選自己需要的東西。在我看見同學們新買的玩具時,我很羨慕,希望自己也有。但媽媽教育我:好鋼用在刀刃上,這些錢可以給你買好多東西了。別和同學們比吃穿玩,要比比學習成績。

爸爸媽媽還教育我要珍惜時間,俗話説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無情,他每天從我們身邊悄悄地溜走,不留下一點點的痕跡。所以我要好好珍惜時間,每天安排好合理的時間。不要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我的心靈。爸爸媽媽給我留下了這麼多的精神財富,我一定會努力的地教我的`家風世世代代傳承發揚下。

  弘揚好家風好家訓優秀演講稿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家規,如果説到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那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那時我還不懂事呢,大概只有三四歲時,吃飯總要掉許多飯粒,而且從來都沒有把碗裏的飯吃乾淨過,有時媽媽對我説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所以要珍惜每一粒米飯。雖然那時我還不懂事,但卻按照媽媽的話做了。

自從學了古詩《憫農》才理解媽媽的良苦用心。原來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從此我就養成了不浪費的好習慣。

以前每次我和妹妹洗手都要接一大盆水,媽媽告訴我們不要浪費水源,每一滴水都很珍貴。如果沒有了水源,那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會乾枯而死。從那以後我們也學會節約用水。

我家的孝順之風,父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子欲孝,而親不待。我的父母也是我們的榜樣,不論是對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是對待所有的長輩,他們都是恭恭敬敬,從不嫌棄老人,讓所有親朋鄰里都讚不絕口。記得有一次,奶奶病得很厲害,媽媽一連幾個星期都在醫院悉心照顧奶奶,直到奶奶病好出院。回到家又要照顧我們一大家子的生活起居,從不叫苦叫累。有時看到媽媽這麼累,我有時間就幫媽媽做點家務,幫着照顧奶奶。奶奶逢人便直唸叨我們對她的好呢!而我爸爸為了養我們,也是每天辛苦勞作,早出晚歸,從不叫累。

同時媽媽還經常教我和妹妹要尊老愛幼,見人要有禮貌。現在左鄰右舍都誇我們懂禮貌、有家教。

父母的言談舉止,一直影響着我。出色的家風,就是從日常的小事中培養起來的。請你也來曬一曬家風吧!

  弘揚好家風好家訓優秀演講稿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家是難捨的親情,是心靈的港灣,是充滿了愛與責任的驛站。孩子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成長,才能變得越來越出色。

俗話説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無時無刻不在體現家風的重要性。而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堅持不懈、勤儉節約、樂於助人……

我的家風之一:堅持不懈。

我對很多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到了那股新鮮勁兒沒了的時候,就放棄了。

記得那還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晃着媽媽的手,用着甜膩膩的聲音對我媽媽説:“媽媽,媽媽我想學一件樂器,好嘛?”媽媽笑眯眯地,摸着我的腦袋對我説:“行啊!那你想要學什麼呢?”“嗯…”我歪着腦袋想着,“我可以學老師發的那張成人校宣傳單上的樂器,學那個葫蘆絲吧!”“可以啊!”這樣我就走上了學習樂器的道路……

剛剛開始的那幾天我對這裏面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可好景不長,我對葫蘆絲便失去了興趣。

又到了每週去上課的時間了,我慢吞吞走到了媽媽的身邊,欲言又止,媽媽見我這樣,摸着我的頭,和藹地問我:“寶貝,怎麼了?”我低着頭弱弱地説:“媽媽,我……我……不想去上課了……”我的話音未落,媽媽臉上的笑便漸漸地收斂起來了,但忍住不對我發火,循循善誘地對我説:“孩子,我們學習一樣東西不是為了考試,也不是為了向別人顯擺,而是為了可以陶冶情操。你看從古至今,多少名人他們的學習環境不好,也沒有老師可以教他們,可他們不管有多苦多累,都堅持不懈,而你有這麼好的學習環境,你都不珍惜,你覺得你這麼做好嗎?”當媽媽説完這些話,我沉默了,片刻,我抬起頭對媽媽説:“媽媽我明白了,我們去上課吧!”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放棄過,一直牢牢地記住媽媽的那句“堅持不懈”,至今學業已經有些緊張了,可我仍沒放棄,繼續學習着,並且在去年還多增添了笛子這一樂器。

我的家風之二:勤儉節約。

我小時候有一個壞習慣——-一張白紙沒有用多少便丟了。

那一次,我坐在書桌前寫作業,被一道題給難住了,我在草稿紙上列着算式、畫着圖,可寫了半天也沒有想出、寫出,便把寫了一點點的紙給反手丟在房間的地上,不一會兒地上就有七八張的草稿紙,這時爺爺走了進來,看到滿地的紙,皺了皺眉毛,撿起一張紙,看到什麼上面只寫了幾行字,有點不開心地對我説:“婕兒,爺爺我給你講個故事唄!”我點了點頭,説到:“好呀!”“那是在解放戰爭時期,白公館裏關着一個八歲左右的孩子,那裏的政治犯教他學習,而他的本子都是用草紙裝訂的,短短的鉛筆削的尖尖的……”聽了爺爺的話,我明白了爺爺的用意,我重重地點了點頭,對爺爺説:“我知道了爺爺,我以後一定再也不會浪費紙了!”爺爺笑咪咪地點了點頭:“孺子可教也。”

良好的家風使我們一輩子受益匪淺,家風,讓我們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