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春節的心得體會

春節的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7W 次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心得體會

春節的心得體會1

在我的腦海中,有許許多多事:有趣的,高興的,難忘的……多得簡直數不清。它們有的像流星一樣一飛而過,有的像光點一樣若隱若現,還有的就像釘子一樣緊緊地釘在我腦中……其中,讓我最難忘,最有趣的一件事——過年。

那一天,吃完團圓飯,我就興高采烈地和幾個朋友來到樓上天棚玩鞭炮!我和朋友們興致勃勃地拿着一根“火柴炮”,對準盒子用力一磨擦,只見火柴炮噴出一束火花,我連忙把炮一扔,過了一會兒,只聽了一聲“啪”,“火柴炮”爆炸了,一根根火柴炮的響聲構成了一首首動聽的歌兒,我的`心裏樂開了花!隨後,我又拿出了一個“飛機炮”,小心翼翼地把炮放在石頭上,用火柴點着導火線後我迅速地離開。過了一會兒,“飛機炮”突然高高地飛起來,還不時地放出五彩繽紛的煙花。“真美呀!”我和同伴們情不自禁地讚歎道。此時,我彷彿變成了一名宇航員,坐在飛機上,觀賞這神奇的大自然。我們還放“魔術彈”煙花,還有震耳欲聾的“魚雷”……就這樣,我們一起陶醉在這美好的夜晚當中。

啊,新年多麼好玩呀,我真想每天都是過年呀!

春節的心得體會2

春節剛過,滿眼還可見火紅的燈籠和散落地上的炮竹殘片,四下裏彷彿還殘存着年的味道。可內心卻不由地浮生這樣的感歎:“過年,不過如此嘛。”

年關已逝,然而內心並未有太多的留戀。對於過年,早已少了太多的欣喜和樂趣。看着電視裏熱鬧的春晚,望着天空中五彩繽紛的禮花,我怎麼也找不回過年的感覺。年的味道,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變淡……

不曉得從何時開始,習慣的放下了對年的等待與期盼。不喜歡街上擠滿置辦年貨的人,不喜歡看每個人臉上急忙而又開心的表情。不懂得自己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不喜歡,只是有時會這樣想:難道過年已成為了滲入人們骨子當中的習慣,難道沒有了過年,就等於沒有了生活嗎?可不管怎樣,年的味道真的在我心中漸漸散去,可我,卻怎麼也不想去追。

如今過年,儘管多了各式各樣的選擇,儘管少了這樣那樣的忙碌,但也丟掉了原汁原味的年味兒。很多人喜歡走出家門,在富麗堂皇的酒店中吃上一頓年夜飯。更有甚者,在吵鬧的KTV中唱通宵以示對節日的慶祝。在各種新奇的想法中,年似乎不再是我們舉杯歡慶的中國節,反倒是張顯時尚的好日子。還有很多的年輕人,把外國的節日過得有滋有味,對於春節卻是意趣冷淡。如此過年,年的味道還怎能韻味十足。想到這裏,我突然覺得,不是年疏遠了我們,而是我們有意無意地離它遠去。

x  人們説,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華兒女,而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有春節。放眼中華大地,舉目五洲四海,每逢春節,禮花綻放,龍舞翻飛,歡聲笑語盪漾,春節熱鬧了中國,春節也正走向世界。

春節不僅是中國人的春節,也是世界的春節。

春節首先是個親人的節日、家庭的節日,而人特別是中國人最看重家庭和親情。中國有句老話:“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意思是説一年忙到頭的人們,四處漂流的人們,過春節時一般都要回家,父子兩代,祖孫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個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賢,人們在鞭炮聲中,在鑼鼓聲中,在歡笑聲中,享受着人間温暖。這種温暖同金錢無關,同權力無關,同勢利無關,是骨肉情,闔家歡。同時,春節還是加深人與人之間感情、溝通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節日,是團結的節日。不但在親人之間,即使在互不相識“外人”之間,包括在有些隔閡、有些矛盾的人們之間,春節見面時也會客氣一點,會有笑容和寬容。有點理解和關心,一句“恭喜發財”,一句“新春愉快”,誰聽了誰高興。總之,春節是使人和陸相處、歡樂愉快的盛大節日。

春節是集中展現傳統文化的`節日。過春節,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檢閲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禱。春節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受人喜愛,深入人心。如今,春節不但深入中國人心,還深入了外國人心。重家庭、重親情,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在一些有中國人的國家和地區,外國人也同中國人一起過春節。除了原來的幾千萬華僑華人和留學人員,今天還有更多的中國人在走出國門,也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人的進進出出,勢必促進文化的進進出出,有“西學東漸”,也有“東學西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東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華,取長補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歡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

春節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春節的心得體會3

今年的春節與以往不同。對我來説是一個難忘的春節,因為全家人一起去武漢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春節期間武漢的大街小巷真的很熱鬧。街道上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笑聲和歡笑。一些人跳龍燈,一些人表演魔術,一些人唱歌劇,一些人燃放煙花。人們穿着漂亮的衣服,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邊走邊看,很快就沉浸在歡樂的海洋裏。

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我們又來到了著名的黃鶴樓。高聳的黃鶴樓矗立在長江邊。我興奮地爬上了黃鶴樓的頂層。遠遠望去,長江向東流,看不到邊。不時有各種各樣的船在江面上穿梭,一隻只可愛的河鷗在船間飛來飛去,彷彿在迎接我們遠方的遊客。看着我,想起李白的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出黃鶴樓西,煙花三月下揚州。這一刻,我彷彿看到了詩人和朋友告別的美好景象。

從黃鶴樓東張西望,可以看到武漢的'美景。雄偉的長江大橋連接着長江兩岸,高樓林立,車輛川流不息。我聽説武漢的小吃聞名全國。我不能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我們來到一條小吃街,那裏人來人往。小吃的香味滿天飛,小販的喊叫聲無處不在,品嚐美食的遊客無處不在。

我眼花繚亂,迫不及待地把所有美味都放進肚子裏。但是,我不得不吃一些最有特色的小吃:美味的熱乾麪,外面香脆的豆皮,臭豆腐的味道和美味,粘粘的粽子,唉,太多了!我吃了金金,嘴裏塞滿了油。我拍拍圓圓的肚子,忍不住説:“太酷了!”

參觀了美麗的風景,品嚐了美味的食物,我對武漢之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真是一個熱鬧的春節,一次難忘的旅行。

春節的心得體會4

“云云,今天我們吃餃子吧!”媽媽在廚房裏對我説。我隨聲應和着,不一會廚房便傳來嘩啦啦的聲音,媽媽似乎已忙得不可開交了。聽到這聲音,我坐不住了,真想跑過去湊湊熱鬧。

平常都是媽媽包好餃子我直接吃,包餃子我可一次都沒包過,好奇的我還真想試一下。好!説幹就幹。媽媽做起了我的師傅,首先學擀餃子皮。看起來很簡單,要做起來,還真是有一些難度,媽媽擀出來的餃子皮又圓又大,還中間厚兩邊薄呢!真讓我羨慕。

但那一系列的動作在我手裏就僵化了,擀出來的餃子皮又薄又長,媽媽説:“這樣的餃子皮下到鍋裏就會破。”嚐到苦頭的我想要放棄,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她開始手把手地給我教,學得雖然還不太順手,但比剛開始好了很多,成功的動力讓我的興趣大增,經過一番再接再厲後,我的水平大長。接下來該學包餃子了,媽媽把餃餡包在了麪皮裏,兩手一合,餃子就包好了,圓鼓鼓的活像個大將軍,而我包的卻像個瘦老頭還耷拉着,但此時我卻沒有輕言放棄,耐心地琢磨着、思索着,功夫不負有心人,一番刻苦努力後終於學會了,雖然臉上沾滿了麪粉,但心裏卻是美滋滋的。一個簡單的包餃子,卻藴含着無數哲理,在這兒我想説,其實第一次就是成功的開頭,只要你勇敢地邁出步伐,就會有成功的可能。

春節的心得體會5

系別:xx工程系

班級:xx級石化(x)班

姓名:xxxx

日期: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關於家鄉春節習俗及其文化內涵的心得體會 進入農曆的臘月,歡度春節的氣氛就越來越濃厚了,我的心情也越來越興奮了。考完試,放了假,安排好寒假計劃,完成了部分作業,我也融入了紅紅火火的過年氣氛。臘月的節點太多了。首先是臘七臘八凍壞腳丫、泡臘八蒜、喝臘八粥等等,老人説這就是過年的開始。 春節漸漸臨近,看着越來越薄的日曆,人們在高興之餘免不了發些感歎:“又是一年了”,“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年齡越大,光陰流逝愈快,感受愈深。一天又一天,當然太陽都是新的,但日子卻無聲息地消失了,就像水滴融進了大海。雖説平日裏每天都撕下那一張,可是誰也理會不到那是自己的生命計量單位,而它正象漏斗裏的沙子一樣越來越少。但心裏仍有一絲激動,那便是對來年的期望。

年望年望年年望,把希冀寄予來者,想必人同此心。成功者,便就此滿足了麼?不!好戲還看明年,明年決計要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於是心便鼓動成一隻壯壯的氣球,努力地滾動着飄忽着。勞而無獲者呢?沒説的,只待來年能重整旗鼓,再添起色。然而,來年復來年,來年何其多,除非作古,哪一年該是至善該是至美的呢?知曉的也恐怕只有希望。

很快到了臘月二十三“糖瓜兒粘”,人稱小年,要祭灶,要吃一種乳白色、味很甜、還粘牙的東西,叫“糖瓜兒”。大人問我“粘不粘?”我説“粘(年)!”這是提醒大家要過年了!長輩要講許多過年的趣事和囑咐許多過年的忌諱。真好玩!有的我懂,有的我不懂,我總是好奇的聽不夠,問不夠。

接着臘月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吃谷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很多説法,我可長見識了。

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辭舊迎新、繼往開來的吉祥時刻,此時進入春節的高潮,也是我最期盼、最快樂的'時候。

白天大人們都忙着過年的各種事情,放鬆了對我的管束,我就徹底自由了,吃我愛吃的食品,喝我愛喝的飲料,玩我愛玩的遊戲……開心極了!

小時侯,最盼的節日便是春節了。春節有好東西吃,有新衣服穿,看舞獅玩綵船,頗是新鮮熱鬧且實惠,於是,就少年不知愁滋味地掰着指頭盼着。盼着盼着,一忽兒便成人經事了,才覺得日子地艱難和不易,於是也就知曉了年並不好過卻不得不過,開始感覺了年的乖戾和人的無奈;也便由望年轉而到希望,也把自己託付給了將來與未知的歲月——今年望明年能考上一所象樣的學校,明年望後年在分配上好事少磨,再望談對象不走麥城,再望頭兒器重有所升遷,再望職稱評定不擠兑,再望住房分得“上下有餘”,再望兒能成龍女能成鳳,青出於藍勝於藍……

然而,一年又一年,平凡的我們境地依然,卻仍在生活的罅隙間努力給自己營造一種寬鬆與自在。看着年華的不再、雙鬢漸灰,終於不得不和“子”一樣在川上感歎:“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其實,這日子何嘗不是這樣的一條河,我們佇立其上,河水匆匆在我們身邊流過,任我們悲喜交集逢災遭難,而時間的流逝依然故我?其實時間並不是我們身邊流走的一種外物,而就是生命的本身。我們看着流走的河水,

我們隨手撕去的日曆,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生命中的歲月,甚至不僅僅是我們的歲月,而就是我們自己。我們每個人,不但找不回失去的年華,而且連從前的我也都無影無蹤了。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大門,哐當哐當地在你身後緊關閉,任你哀求,嘶叫,拍打,歲月之門過去了就不會再開啟。

晚上全家歡聚一堂。大家從廚房裏端出美味佳餚放在桌上。煎炒烹炸、雞鴨魚肉、特色食品、各種飲料……媽媽端來燉魚,説這是“年年有餘”;爸爸端來餃子,説這是“交子元寶”;姑姑端來拼盤,説這是“全家福”;姑夫端來米飯,説這是“團圓飯”;奶奶端來一盤水果,有柿子、蘋果、桔子、香梨,説取它們的諧音:“事事平安、人人吉利”;爺爺端來一盤年糕,有白米、黃面、雙喜、八寶,説借它們的字音“添歲增福、年年提高”,人的歲數和身體要長高、知識也要提高。哈哈!我靈機一動,端來一摞獎狀説這叫:“辛兔祥瑞、龍騰虎躍”(我屬虎)……全家人説這是一道最豐盛、最如意的大菜。

全家人説説笑笑,盡享天倫之樂,盡嘗美味佳餚。我不斷舉杯,給各位長輩敬酒並針對每人説上幾句不同的祝福話,大家再次誇我懂事,給我加菜,有時還給我鼓掌,我心裏美滋滋的,那個興奮勁兒就別提了!

酒足飯飽,全家人看春晚、包餃子、侃大山……零點整,電視裏的新春鐘聲敲響了,房間外的迎春鞭炮響成一片,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家人下樓放炮。姑姑和媽媽提着一大包鞭炮,姑父和奶奶提着一大捆煙花一起下樓了。樓外的鞭炮已是震耳欲聾、煙雲翻滾。開始我有點害怕,爸爸拿着鞭炮,爺爺領着我去點,鄰居説:“這叫雙保險”。我們

幾人合作先後放了“一千響”、“坐地炮”、“竄天猴”、“夜明珠”。後來我膽子大了,也想過把真癮,讓爸爸放好花炮,爺爺護着我去點,點着了我就跑,在我哈哈大笑中花炮竄上了夜空,隨着一聲聲巨響,綻放出五光十色的禮花,有“百鳥爭鳴”、“吉祥如意”、“火樹銀花”、“萬紫千紅”,我高興地手舞足蹈、心花怒放。

我們失去了童年,才知道長大;我們失去了歲月,才知道自己是活着;因為我們變老,才知道不能挽留時間。面對這個節日,我們不妨讓靈魂、讓思維再這裏駐足一會,對生命來番清點。面對那些還沒有拉開序幕的嶄新未來,多些設計,多些幻想,讓希望實在些,讓幻想向現實靠攏。給父母多些孝心,多些體貼,讓她們歲歲平安天天快樂;給妻子(丈夫)多些温柔,多些理解,直至地老天荒,恩愛如初;給孩子多些鼓勵,多講些做人的道理,別盼成龍成鳳,但求做個好人;給朋友多些祝願,大家年年有餘,和氣生財。

春節是喜氣的年,總給人們一種十全十美的契機,一邊從從容容“臨淵羨魚”,一邊又可以雄心勃勃的如何“退而結網”。

春節是四季之首,我們的足跡將踩出新一行。生命的里程又開始了一次始發,所以多一點期望,就多一份珍惜;多一點幻想,就多一份激情。

春節的心得體會6

1月27日下午6點,我們一家三口開心地從杭州蕭山機場飛到韓國濟州島機場,開心地把行李箱推出機場。英俊的韓國導遊小昭叔叔準時來接我們,然後回到酒店休息。

第二天早飯後,我們先去了俄狄浦斯。有一個關於俄狄浦斯的愛情故事。一位老人去釣魚,釣了很久也沒有回來。老婦人日夜在海邊為老人的安全祈禱,老婦人變成了石頭。海中爺爺成了石頭,朝夕面對奶奶。看完神奇的兩塊石頭後,我們在車裏轉了個彎,拿着麥克風跟着小昭叔叔,來到了下一站,我來到了小道上。小徑上有許多魔鬼樹。走路腳痠酸的.,但是肺裏呼吸新鮮空氣很舒服。我們再次上車,向第三站雅春薩寺駛去。我喝了泉水。都説喝泉水健康,有福氣。我搬了三袋米,給每位菩薩一袋米。在一樓看完,看到二樓小菩薩聚在一起,也看到了蓮花供品。感覺好美好!參觀後,我們去了

高30—40米,寬1000米。接下來,我們去第五站,天地源瀑布。美麗的瀑布從懸崖上落下,有七座美麗的仙橋。接下來,我們去了第六站,小人國主題公園,那裏有來自30個國家的100多個著名建築模型。最後,我們去了泰迪熊博物館。這裏有許多美麗的熊。

第三天,一切準備就緒後,我乘車出發——去韓國最高的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哈拉山。雖然温度很高,但是半山腰可以看到冰雪,很像冬天。在回來的路上,我們經過了一條神奇的路。在第二站,我們去了冰雕博物館和3D博物館。我們拍了很多照片,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在最後一站,我學會了醃製泡菜,穿了一件韓服。

接下來的兩天,我們去購物,給親戚朋友買了很多東西。

春節的心得體會7

伴隨着新年的鐘聲,我們又迎來了嶄新的一年。一大早,媽媽正要起來上班,卻發現我和妹妹還在呼呼大睡。便拿起一把梳子靜靜地走到我身邊,叫我起來梳頭,這時,滿頭白髮的奶奶走了過來笑眯眯地説:“孫女,壓歲錢給你。”我心裏l甜滋滋的,立刻叫了聲奶奶。

我10:30起了牀,可是剛梳好的頭又亂了,這下可怎麼辦,我拿起梳子,可是我怎麼也不會扎,終於扎得讓我滿意了,我的一雙手都快沒知覺了。我的肚子在“咕咕”地唱着歌兒,在廚房裏親自下面。不知今天怎麼了,連雞蛋也不知不覺的被攪拌好了,平時總要帶一點雞蛋殼進去。過了一會兒鍋子妹妹就在吹泡泡了,我拿了硬巴巴的面下了鍋,再用鏟子拌了一下子就向牛皮糖。鍋子妹妹變得斯文了一點不再吹泡泡了。我跟妹妹在一起跳牛皮筋,沒想到鍋子妹妹那麼快就開始吐出了泡泡。我立刻把火關了,接着牛皮筋。“咚”11:00到了,我和妹妹準備開飯了,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不到一分鐘就全都沒了,連一點湯都沒剩。我問妹妹想不想再吃一碗,妹妹舔了舔舌頭説:“我還要,這面比我奶奶燒得還好吃。

吃完以後,我興高采烈地把碗刷了,準備去堆小雪人,我和妹妹兩人冒着大雪出去找潔白的雪人,我們把雪人的'下半身撮的圓圓的像個小皮球,上半身卻有點不平。我們用彩色軟紙做了一頂小紅帽,再用一點點小胡蘿蔔做了一個鼻和一張小巧玲瓏的嘴,兩粒鈕釦當眼睛,簡直太可愛了。

我喜愛春天,更喜歡春節。

春節的心得體會8

春節接近,年味愈濃。四處打拼的人們踏上回家的路。可是,為保證春節期間各項事業正常運轉,許多行業的人們依舊須要堅守崗位。近日,快遞全行業都在主動行動,根據“不打烊、不休網、不積壓”主基調,在嚴格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前提下,以更高質量的服務保障人民羣眾需求。 堅守和奉獻,詮釋着特別的“年味”。一家不圓,萬家圓。春節的歲月靜好,是廣闊堅守者日夜奉獻鑄就的。去年春節,醫護工作者放棄團聚,“逆行”抗疫;社區工作者加強值守,築牢最終一道防線……他們的舉動讓我們看到了堅守的意義。在常態化防疫的今日,不同崗位上的人們依舊堅守在一線,在本職崗位彼此負責、共克時艱,築牢疫情防控長城,讓人民羣眾安心過年。從這個意義上説,把崗位當“戰位”,把使命當責任,舍小家、為大家,每一個堅守者都“了不得”,他們用行動詮釋着特別的“年味”。 工作“不打烊”,體現了新時代精神風貌。“寧願一人苦,換來萬家樂。”這既是對節日堅守工作崗位的勞動者們的真實寫照,也是對他們敬業奉獻精神的高度總結與概括。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困難嚴峻,“就地過年”成為今年春節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雲過年”帶來線上消費激增,春節快遞“不打烊”既體現出服務網上消費者的暖心初衷,更顯示出服務抗疫大局的責任擔當。可以試想,快遞小哥們是今年春節“加班族”的.主力軍之一,從這些堅守者們的身上,我們感悟到愛崗敬業的真諦。工作“不打烊”,守護萬家團聚年,體現的正是我們這個蓬勃向上的新時代精神風貌。 敬重關愛,以實際行動向他們看齊致敬。“大地因為雨露陽光的奉獻,才顯示誕生機;生命因為有了彼此的賜予,才顯示出和諧。”我們在享受華蜜時刻的同時,還要向這些堅守者致敬與致謝。一方面,要通過媒體對這些堅守者們進行宣揚,在社會上弘揚愛崗敬業的良好道德風尚,切實把各種關懷措施制度化並落實落細。另一方面,對沉醉在節日中的人們來説,應當從行動上做起,從小事做起。譬如,不亂扔垃圾,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送上一杯散發熱氣的牛奶暖胃,人人爭做“文明過節”提倡者,讓春節堅守者成為“網紅”,讓正能量“接力”,真正以實際行動向他們看齊、致敬。 堅守“不打烊”,讓春節更暖和。當神州大地沉醉在春節的喜慶裏,多數堅守者們的靜默奉獻讓這個傳統節日喜慶祥和,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暖和的中國、一個團聚的中國。

春節的心得體會9

今天是臘月二十六,距離除夕已不遠了,按照往年的規矩,今天,我們全家得來次《辭舊迎新大掃除》,春節要有新氣象嘛!這不,大家都幹得熱火朝天。

媽媽站在凳子上,伸着手,費力地擦拭着爸爸那些名酒、藝術品,只聽“當”的一聲響,我一不小心將媽媽放在桌上的“馬到成功”的馬腿給打斷了,老爸一見,便大喊:“哎呦!我的.小心肝啊!”邊説邊輕輕撫摸着那隻斷了的馬腿,“肇事者”我,站在一旁,摸了摸後腦勺,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説:“老爸,Sorry啦。”老爸看着我,氣得氣不打一處來。再瞧瞧站在凳子上媽媽,笑得眼淚都出來了,指着我和爸爸説:“你倆父女,搞得跟反動派似的,哈哈哈哈哈哈!”媽媽這一説,説得我很沒面子。

為了彌補我對老爸的損失,媽媽分配我去掃地、擦櫃子,唉!我只好恭敬不如從命啦!我先去擦櫃子,這個妹妹,經常用水彩筆在櫃子上完成她的“傑作”,還自稱是畢加索傳人,害得櫃子遍體鱗傷,還很難擦掉。不過我是誰呢,憑藉我這聰明的腦瓜,一定能想到辦法,我想啊想,絞盡腦汁地想啊想,啊!奶奶以前擦水彩筆是用一塊海綿,沾點食用油就乾淨了,我也來試試吧!我找出一塊海綿,倒了點食用油,輕輕一擦,真的擦掉了,看吧,我説我一定能想到辦法的!

我家最懶的屬爸爸了,瞧!爺爺在六樓給租房子的人介紹、奶奶在廚房清洗、媽媽擦櫃子、妹妹和姑姑去購年貨、我收拾房間,只有爸爸,埋着頭,專心致志在玩手機,哈哈!都是男人怕老婆,果然不錯,媽媽走到爸爸身邊,温柔細語地説:“玩遊戲呢?”爸爸頭也不抬應到:“嗯。”“你還敢説嗯啊?馬上去洗衞生間!沒洗完,別想吃飯!”瞧,老媽露出本性了。可憐的老爸,只能遵命啦!

我家的大掃除應該算得上是別具一格的吧?

春節的心得體會10

春節臨近,年味愈濃。四處打拼的人們踏上回家的路。可是,為保證春節期間各項事業正常運轉,很多行業的人們依然需要堅守崗位。近日,快遞全行業都在積極行動,按照“不打烊、不休網、不積壓”主基調,在嚴格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前提下,以更高質量的服務保障人民羣眾需求。

堅守和奉獻,詮釋着特殊的“年味”。一家不圓,萬家圓。春節的歲月靜好,是廣大堅守者日夜奉獻鑄就的。去年春節,醫護工作者放棄團圓,“逆行”抗疫;社區工作者加強值守,築牢最後一道防線……他們的舉動讓我們看到了堅守的意義。在常態化防疫的今天,不同崗位上的人們依然堅守在一線,在本職崗位彼此負責、共克時艱,築牢疫情防控長城,讓人民羣眾安心過年。從這個意義上説,把崗位當“戰位”,把使命當責任,舍小家、為大家,每一個堅守者都“了不起”,他們用行動詮釋着特殊的“年味”。

工作“不打烊”,體現了新時代精神風貌。“寧願一人苦,換來萬家樂。”這既是對節日堅守工作崗位的勞動者們的真實寫照,也是對他們敬業奉獻精神的高度總結與概括。當前,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嚴峻,“就地過年”成為今年春節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雲過年”帶來線上消費激增,春節快遞“不打烊”既體現出服務網上消費者的暖心初衷,更顯示出服務抗疫大局的責任擔當。可以試想,快遞小哥們是今年春節“加班族”的主力軍之一,從這些堅守者們的'身上,我們感悟到愛崗敬業的真諦。工作“不打烊”,守護萬家團圓年,體現的正是我們這個蓬勃向上的新時代精神風貌。

尊重關愛,以實際行動向他們看齊致敬。“大地因為雨露陽光的奉獻,才顯示出生機;生命因為有了彼此的給予,才顯示出和諧。”我們在享受幸福時刻的同時,還要向這些堅守者致敬與致謝。一方面,要通過媒體對這些堅守者們進行宣傳,在社會上弘揚愛崗敬業的良好道德風尚,切實把各種關懷措施制度化並落實落細。另一方面,對沉浸在節日中的人們來説,應該從行動上做起,從小事做起。譬如,不亂扔垃圾,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送上一杯散發熱氣的牛奶暖胃,人人爭做“文明過節”倡導者,讓春節堅守者成為“網紅”,讓正能量“接力”,真正以實際行動向他們看齊、致敬。

堅守“不打烊”,讓春節更温暖。當神州大地沉浸在春節的喜慶裏,無數堅守者們的默默奉獻讓這個傳統節日喜慶祥和,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温暖的中國、一個團圓的中國。

春節的心得體會11

瑞雪祥年,喜盈盈;

青山溪水,盈溢溢。

煙花爆竹,迎春喜;

走親訪友,笑臉迎。

瑞雪,夾帶着除夕夜的喜慶。飄然而至,飛揚,曼舞;如精靈般,在新的一年裏帶着無比的祝福,降落在這世間,飛滿天地,讓那潔白的銀裝素裹渲染着新的一年,潔白無瑕,萬物的邪惡,重新被掩蓋,一切,都那麼的美好。

大年初一,只見屋頂上,車上,樹上,被瑞雪所包裹,潔白的世界,我們從心開始純潔。 去奶奶家的路上,那山,好像仍是那樣的青,又好像不是那麼青;樹枝被雪壓彎了腰。風吹輕搖,像在給路人點頭、問好——無聲的問候,有温度的傳遞。

車胎,從積雪中碾過,留下一條深深的痕跡。彎曲、漫長、無止盡。如我們的人生,過去的人生,就像那有痕跡的雪,不管怎麼走,總會有痕跡;未來的人生,就像那未被發現的'雪,不發現,又怎麼會有精彩的生活呢?

娟娟溪水,將雪包容在自己的懷中,無聲的擁抱。“咚咚”的水聲,在新的一年裏也是那麼多悦耳,就像那鋼琴曲,悠揚、動聽,讓人不自覺的閉上眼睛,深呼吸。想吸進這讓人清醒的空氣,在新的一年裏不做不清醒的傻事;想吸進這喜氣,讓這“喜”,帶給家人,帶給朋友;想吸進這冰冷,由自己的體温温暖它,讓它變成暖流,呵出,温暖人世。

小小的雪粒落在臉上,涼涼的,濕濕的。我揚起頭,迎接着那雪。那是天上的親人對我的祝福——用他們的方法。

“碰——”煙花的聲音,那麼多震耳欲聾。煙花綻放在黑暗的天空。絢爛的圖案,燃燒一切只為在天上的那一瞬間照亮大地。那麼無私的奉獻,帶着春節的喜慶,迎來最新一年的喜悦。

在春節期間,每個人都帶着歡快的笑臉,在兄弟姊妹、親朋好友之間走着,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不再讓親情疏離;不再讓友誼變淡。

雪,是春的信息,是春的祝福。

煙花,是夜的信息,是夜的祝福。

朋友,是情的信息,是情的祝福。

親人,是愛的信息,是愛的祝福。

我們,在祝福中,迎來嶄新的一年!

春節的心得體會12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華夏大地上已經傳承了4000多年,它象徵着團結、和諧、興旺與安寧,並且隨着時代的發展和文化的匯聚與交融逐漸地影響到了世界。在春節來臨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着美好的憧憬和期盼,於我來説則有着兩種界線分明的感受:“懼怕”和期待。

“懼怕”是因為自己又老了一歲,又多了一份成長帶來的責任;期待,是因為對傳統節日和人情風俗的一次徹底迴歸。重要的是對歷史的祭奠,還有就是現代生活中繁忙的奔波間隙的一個徹底放鬆。

也只有春節的時候,才能夠靜下心來或是“強迫”自己花一份心思去思量、去回味一下老祖宗遺留下來的風俗,去營造一種被眾人所熟悉而又陌生的“年味”,讓歷史的陽光透過縫隙灑在現代人的臉上,讓現代人那種勞碌和奔波的心有一個可以暫時小憩的驛站、有一個寄託—--那種寄託寄予在過年的鞭炮聲中、新春的'鐘聲裏和新年的喜悦中…

朋友對我説:我們都是“老人”了,開始懷舊了。是啊,一年年的勞碌奔波沉澱下來的不只有五味回憶、容顏的蒼老,還有對過去的感歎。有人説:“春節,是一枚枚頓號、逗號、感歎號,是對傳統、歷史的一次回眸,一聲慨歎。”我想它更加應該是一個省略號,因為它在永不停息地在循環並留給了我們無盡的遐想與思考。

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對於過年是那樣的期盼、欣喜若狂,因為所有的奢望在新年到來的時候都能實現,至少會得到相等的滿足;當我們與時代齊頭並進步入成年的時候,春節來臨我們不只是滿足於物質,而更加多的是心意的交流與思想的碰撞能夠得到平衡;當我們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後,責任和義務無形中成了生活的主旋律,特別是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也許會為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舒適的居所、一種幸福的生活而不知疲倦地奮鬥着,但有一種美妙的感覺千百年來一直在傳承那就是“團圓”,因為它是生活永恆的主題,春節則無疑成了最大的載體。

春節時大家談論最多的話語中還有一個叫作“幸福”的詞彙。它簡單明瞭又與眾不同,它觸手可得又遙不可及,因為幸福的參照物很多,可以選擇與別人比或與自己比,可以選擇與自己的過去比或與自己的未來比。有這樣一個笑話説:一個偏遠山區的農民講自己的理想,説如果有一天他當了村長,全村的糞就由他一個人拾。他的幸福就是這樣的簡單,於別人也許會笑他,但是於他來説那真的是幸福的。生活中幸福的事兒很多,如果你用心留意你會感覺到它簡單真實的存在着:一次與家人的牽手,一次在發生衝突時的微笑面對,一種家人期盼你回家的眼神,或是當你風塵僕僕回家時能吃上一口熱氣騰騰的飯,它不一定是美味佳餚但那一定是幸福的。有的人卻一生從未感覺自己幸福過,因為他的思想里老是在拿自己與別人相比,與時代相比,和自己較勁,無論擁有的再多都會沮喪,不會去感知已經擁有的幸福。

其實,幸福只是一種心理的感覺,不分國界、不分年齡,它更加與收入和物質、環境條件無關,它只是一個人對幸福的理解。我相信幸福是可以傳染的,幸福是可以擴大的,只要你用心去細細體味,屬於你的幸福一定在那裏等着你。

人情世故,在春節的時候一一兑現,不管是誠心的還是違心的,總之都是陪着笑臉,給聚會一個理由;給求人辦事一個理由;人們在短短的時間裏對人情倫理進行了一次修補,對自己進行一次洗禮,給自己一個新的定位,感受自己的幸福,企盼美好的未來。

春節的心得體會13

我是一名平凡崗位上的收費員,堅守自己的三尺崗亭已有數載,我一直在努力的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點亮自己,照亮他人前行的路。只因為我愛我的職業,我愛高速。 點亮三尺崗亭,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每一次的提箱上崗,都要對鏡整理自己身穿的這一身綠裝,無褶皺、無污漬、整潔端莊。帶着自己的滿腔熱情走向那熟悉的三尺崗亭,只希望自己端正的儀表、振作的精神能感染到每一個過往的司乘、每一位身邊的同事。每一次上崗,都會主動帶頭打掃收費站內外廣場以及崗亭衞生,努力營造乾淨整潔的收費站環境,希望帶給過往司乘視覺上的享受、舒暢的心情,行走在石安邢台南站,也會從這帶上美好的心情出發!

點亮微笑和速度,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使高速更高速,作為一名一線收費員,我們要提高的是收費髮卡作業速度。這就要求我們練就一身專業的“基本功”,從使用文明用語、唱收唱付到微笑服務、錢票收發,每個環節都要在“精”字上狠下功夫,才能更快捷、準確的為司乘人員服務。在收費服務中堅持一張笑臉、一句問候,堅持用心服務、用情服務,讓司乘切身感受到收費人員的魅力。

點亮自己的魅力,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個人魅力就在於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這不僅表現在日常的收費作業上,也體現在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上,這就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地汲取經驗,並在實踐作業中學會運用。同時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各種活動,並努力取得各種榮譽,例如朗誦,演講等。不斷強化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榮譽意識,我帶着自己的那份激情和良好的心態,積極主動的學習各種知識以及為人處世的道理,歷經各種磨鍊努力提高服務技能和自身素質,為提供優質服務打下良好的基礎。

斗轉星移,日升日落,我的青春,無悔的奉獻在美麗的高速公路上,但是學習的道路永無止境,只有把自己點的更亮,才能把讓他人的路照的更遠。

春節的心得體會14

“作為一名組工幹部,越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越要衝鋒在前。”組工幹部堅決貫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用行動踐行初心,用腳步丈量責任,堅守在戰“疫”第一線,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組織力量。清晨五點半:他們在小區門口值守,當好羣眾生命安全的大門衞。“幹部重心要下移,力量要下沉,支援社區工作,構築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組工幹部積極響應,第一時間奔赴各個社區報到,當起小區門衞,對居民小區實行封閉管理,每天起早貪黑進行輪值,對出入人員“一查核兩詢問一登記”,讓羣眾真正“靜下來”。他們沒有救援服、隔離衣,只有一隻簡單的口罩;他們沒有執法證、資格證,只有一張百姓熟悉的面孔。他們用小區門衞的新身份,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踐行初心使命,為羣眾安全保駕護航。

上午十點半:他們戴着口罩在部裏參加考核工作會議,當好疫情防控一線幹部的考察員。注重在戰“疫”一線考察識別幹部,召開工作部署會議,劃分跟蹤考察組,每天深入一線瞭解各級幹部政治站位、工作擺位、靠前作戰、擔當作為等情況。自此,吹響戰“疫”衝鋒號,全面廣泛動員,積極調兵遣將,把戰“疫”一線作為磨練幹部的“練兵場”,考察識別幹部的“試金石”,全面檢驗領導班子和幹部的政治素質和現實表現。

下午三點半:他們在鄉鎮村屯的卡點暗訪,當好百姓安全的守護者。“疫情不退,我們不退!”他們作為疫情防控暗訪組成員,深入村屯一線卡點,對村屯卡點設置情況、鎮村幹部值班值守情況、聯防聯控機制建設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按照上級黨委的統一安排部署,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馬鞍山鎮新風村黨支部書記陳相國帶領村黨支部迅速上崗,設置村屯卡點,落實值班值守。用從嚴的監督構築起羣防羣治的嚴密防線。迎戰疫情,組工幹部甘做守護者,讓暗訪監督嚴起來,讓銅牆鐵壁硬起來,為羣眾平安貢獻力量。

晚上十點:他們在電腦前奮筆疾書,當好優秀做法先進事蹟宣傳員。做在電腦前梳理總結一天的'工作成功,把考察考核、暗訪途中發現的相關單位好的抗“疫”做法和戰“疫”先鋒們的先進事蹟,總結提煉形成文字。用旗幟引領方向,用號角振奮精神,用事實消弭恐慌,用關懷撫慰創傷。以文為戈,以筆為槍,記錄黨員幹部的英勇和頑強;以紙為媒,以網為介,書寫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感人瞬間。

這就是組工幹部的戰“疫”一天,充實且忙碌,温暖且不失感動。急難險重,更顯組工本色;風雨同舟,永葆為民真情。疫情當前,許許多多組工幹部化身為“抗疫”戰士,同千千萬萬的“逆行者”一道,堅守着、拼搏着、奮鬥着。

春節的心得體會15

大年三十,我國北方都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形狀多種多樣,有傳統的彎月形,還有把麪皮對摺後,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圓形邊緣捏製而成,稱之為“捏福”;有呈“元寶”形的,象徵着財富遍地;有的'還將餃子捏上麥穗形花紋,象徵着新的一年五穀豐登。無論餃子什麼模樣,都象徵着老百姓對來年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期盼。

餃子的餡心種類更是數不勝數,以前,有最基本的白菜餡兒、豬肉餡兒、韭菜餡兒等等。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餃子又增添了許多新品種,什麼海鮮陷兒、冰淇淋陷兒……味道也越來越好了。

可你知道嗎?餃子不但好看,好吃,還有許多關於它的習俗呢!

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之時,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除夕夜的餃子,是伴隨着辭舊迎新的鞭炮聲,將餃子下入沸騰的鍋內;過去,大年三十要下好幾鍋餃子,第一鍋先敬各路神仙,敬祖宗,然而才輪到家中的長者和孩子吃,喻為尊老愛幼,其餘家人吃第二鍋餃子。在山東膠東半島很多地方的人家煮餃子時,主人還要故意煮破幾個,但盛出來時,卻不能説破、碎、爛等忌語,而要説是餃子“漲”了,“掙”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餃子破了,包在裏面的菜就會掉出來,而“菜”諧音“財”,合起來就是“漲財”或“掙財”餃子的裝盤碼放也很有講究,是不能隨便擺放的,還有句俗語呢:千忙萬忙,不讓餃子亂行。在山東等地盤子要用圓形的,先在中間擺放幾隻元寶形餃子,然後繞着元寶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圈擺放整齊,稱為“圈福”,又叫“聚財”;有的甚至規定,盤子無論大小,每隻盤子只能擺放99個餃子,且要佈滿整盤,因為“九”諧音“久”,擺放九十九個,就象徵着“久久福不盡”。關於餃子,更有一個動人的傳説。相傳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後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洋的老百姓飢寒交迫,兩隻耳朵都被凍傷,凍爛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想:“我會醫術,何不幫他們治治呢?”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牀實踐,便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麪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後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起名曰:驅寒嬌耳湯。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不知不覺中耳朵都好了。從此鄉里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稱之為“嬌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麪餃”。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每到過年時便都要煮餃子吃,逐漸成了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