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教師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36W 次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師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教師心得1

春的腳步漸漸遠去,迎來了初夏,伴着涼涼的夏風,濃濃的綠意來到了乍浦鎮中心幼兒園聆聽這一隆重的活動,“省一級幼兒園(乍浦中心幼兒園)教育教學展示”,本次活動的主題:“相約綠色教育,構建情趣課堂”。活動內容為:1.環境展示2.早操展示3.才藝展示4.觀點報告5.教學展示6.經驗交流。

不同版塊內容的展示都深深折射了乍幼人的聰慧、能幹和它們園綠色教育特色以及在科研路上的孜孜不倦,認真實踐探索,在教育上的整合與專研、創新。孩子們和老師們一起從身邊做起,從生活中做起,不斷成長、收穫更多綠色成果。

尤其是鄒霞老師的音樂活動“金色狂舞”,讓我充分感受到了其魅力特色,相信到會的人與我有同一感受吧!鄒老師從生活元素 “端午節”這個民俗氣息濃厚的節日導入,孩子們暢所欲言的講述着自己對端午的瞭解,如:吃粽子、鹹鴨蛋、賽龍舟等,通過看賽龍舟的課件激起孩子們做龍舟手的慾望,帶着孩子們在節奏鏗鏘有力、活潑歡躍的“金色狂舞”旋律中用賽龍舟的情景很好的向我們詮釋了這段音樂,讓孩子們身臨其境體驗了做龍舟手的自豪。“金色狂舞”這段音樂大家都相當熟悉,這天鄒老師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感受,她把它分成了A、B、A′三個樂段,通過完整欣賞、分段欣賞,利用“對答呼應”的結構特點,讓幼兒嘗試用動作大膽表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到後來的完整表現,選擇道具進行表演,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完整欣賞共兩次,第一次讓幼兒説出自己對樂曲的感受,孩子們在老師的有效追問和引導下説出了“比賽快樂、激烈,慶祝勝利,鼓聲快、充滿力量等感受話語,第二次,鄒老師在孩子們欣賞的同時隨節奏現場畫出了簡易圖譜,讓幼兒更好地理解了樂曲節奏,使圖片為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支架服務,幼兒學得容易,接受的快。在整個活動中顯示了鄒老師紮實的音樂素養,肢體動作有力度、到位,採用兒歌形式,將難點前置,讓孩子們提前把握樂曲B段的節奏型,為樂曲欣賞很好的做了鋪墊。

趣中求效是我們課堂教學所共同追求的,音樂課堂不應該僅僅是聽覺的感知活動,而應是多種感知協同活動的感知活動。以圖譜為手段吸引幼兒主動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幫助幼兒體驗和感受音樂,感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因此圖譜呈現的有效時機對教學起到關鍵的作用。在此次活動中鄒老師共向幼兒呈現了簡易的線條圖譜和龍舟符號圖譜。使幼兒很好的理解了樂曲。總之在音樂活動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巧妙利用圖譜、兒歌等,多元化結合,使之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促進幼兒成長。

幼兒園教師心得2

情況分析:

幼兒期正是軀體動作和雙手動作發展的最佳時期,小班幼兒進入幼兒園,一日生活是他們學習的主要來源,而家長生活上的處處包辦代替,使得幼兒缺少了鍛鍊的機會,班裏的含含正是這樣的情況,一遇到自己動手的事情都依賴別人的幫忙。

觀察一:

今天的特色手工活動是學習用罐子製作小綿羊,當老師講解完小朋友們都開始自己動手操作起來,突然,一陣急促的呼喊聲打擾了大家“老師,我不會,我不會”,一瞧原來又是含含在那喊叫,於是,我走過去問她:“你為什麼不做啊,這個很好做啊!”她嘟着小嘴説:“我不會做。”説完就低下了頭。今天提供的材料是半成品,小朋友只需要將羊毛粘到罐子上就可以了。直到其他小朋友完成後都拿着自己的作品和同伴分享時,含含雖然很羨慕的看着別人但最後還是沒有自己動手。

分析與措施:

含含年齡小又是家裏的小寶貝,平時什麼都是由家人替她完成,所以她一點都不需要自己動手,只要她説就會幫她,慢慢的養成了什麼事都不想自己動手、不會做的習慣。但她對手工活動課還是非常感興趣的,也想參與進來,但她膽怯的怕自己做不好的心理又讓她不想嘗試動手。

這樣的情況在活動中可以加入適當的情景讓幼兒更感興趣更想參與進來,同時也需要家園共同配合,慢慢幫含含建立自信心,並對她給予更多的鼓勵與肯定。

觀察二:

今天中午飯後,我讓小朋友用顏料在罐子上塗色,按照規定塗完的小朋友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看。大家都很願意這樣去做,他們紛紛拿了一個罐子後,就坐在位置上塗了起來。有些小朋友自己會塗的,就在那裏專心地塗着,有些小朋友不會,就跑到別人的座位邊,去求別人幫助教一教。不一會兒含含拿着塗好的罐子來給我看,告訴我她會塗了。我看了她的作品後,看她塗的還成型就算通過了,她高興的去拿了本書坐在椅子上看了起來,這時奇奇跑來和我説:“老師,含含的不是她自己塗的,是我幫她塗的。”於是我又拿了一個罐子走過去讓她當着我的面重新塗一遍,但是,含含半天也沒動手,她告訴我原來她不會,真的是讓其他小朋友幫她完成的。於是,我又耐心的為她講解了一次,讓含含自己動手又試了一次,發現不會的地方也及時幫她教會。

分析與措施:

特色活動進行了一段時間,最近小朋友好像對塗色更加感興趣了。但是如果一直侷限於一些原來的內容,不求進步,可能他們的塗色興趣會慢慢消退。本來以為小朋友告訴我説自己會了,應該就真的已經會了,但是從今天的表現來看,可能孩子的所謂會了還是不確定的,所以我應該更加仔細地確認會了,才算通過。所以以後,對於幼兒的表現,還是要多觀察,再觀察。要以實事求是的方法來下定義,要做到眼見為實,才能對幼兒更負責,對自己更負責,也才能對手工活動更有促進作用。

觀察三:

區域活動開始了,美工區的含含正在用毛線聚精會神的裝飾罐子,可每當做到接頭的地方,就用手拿着毛線笨拙的向裏面塞,並且也不管其它的地方,就亂七八糟的塞起來,用手一碰又掉出來了,後來乾脆想放棄,不做了。

分析與措施:

美工區域活動是幼兒喜歡的活動,如何創造一個適合幼兒主動發展的區域環境,如何進一步調動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如何更好的為幼兒的主動發展服務,讓幼兒真正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是我們教師需要進行探索的課題。

我給含含講述了《烏鴉喝水》的故事,通過故事使她懂得面對困難要勇於嘗試、堅持不懈、不輕易放棄,才能戰勝困難的道理。在接下來的幾次活動中,我發現含含操作的時候又快又好,基本沒有放棄的現象。有時還會和幾個幼兒以比賽的形式,看着大家那麼的投入,拿着自己的罐子作品快樂的玩耍,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觀察四:

今天的特色手工活動內容是滾筒,老師講解示範説完要求後幼兒開始準備操作。含含慢悠悠的在盒子裏拿了把剪刀,對着罐子看不知要從哪下手,我在她身邊提醒操作步驟,先把中間的部分沿兩邊剪下來,她聽後開始剪,動作很慢,小心翼翼的。我看到她開始剪後便到其他組巡視指導,沒一會就聽見她在叫:“老師,老師,我的罐子剪壞了,怎麼辦?”我走過去看她的罐子,被剪掉了很多。她很緊張的看着我,我説:“沒關係,你可以從另一頭繼續剪。”我幫她把罐子換了個方向,她低下頭繼續開始剪。一會兒,他又在叫:“老師,老師,你看,我剪好了。”我看後説,“嗯,比剛才有進步。”她聽後有點高興,然後開始做滾筒的另一部分,最後她興奮的拿着完成的作品給我看,“老師,我做好了。”我看後對她説,“做的挺好的,相信下次可以更好看哦,我們下次再試一試好不好。”她開心的點點頭。

分析與措施:

含含以前從未使用過剪刀,在家大人也不准她碰這些東西,讓她對剪刀有了危險意識,在使用時慎之又慎,不敢嘗試。她又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孩子,在面對新的活動項目或者有點難度的活動時總表現畏懼和膽怯,缺乏自信,經常會哭着説“老師,我不會”,怕出錯不敢去嘗試。

通過給予信任,幫其戰勝膽怯心理,用“你可以的”“可以試一試”等語言來鼓勵她邁出心理上的第一步。同時在練習過程中及時給與肯定和表揚,讓其有進步的喜悦,給與提升的點評,讓其下次有挑戰和整改的方向意識。通過在幼兒園裏多次的手工活動練習,現在她已開始從心理上接受使用剪刀,並且在慢慢的熟練。

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含含在手工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如果引導方法不得當,很可能會使她失去興趣。針對含含遇到困難就説不會想放棄的跡象,我採取了鼓勵、對幼兒的點滴進步進行表揚。同時家園的配合也是很重要的環節,告知家長動手能力的提高不僅可以促進孩子手部小肌肉靈活的發展,更能訓練良好的手眼協調性,同時也能養成做事專注的品質。

一個人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而需要一個長期培養和學習的過程,幼兒階段的能力培養尤其重要,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不僅能使幼兒獲得一雙巧手,更能促進其大腦的發育成熟,因而更應注意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使幼兒真正成為心靈手巧的人。

幼兒園教師心得3

開學了,孩子們個子也長高了,人也長胖了。他們來到了新中班教室,非常興奮。大家都高興地説:“我們現在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是小班的哥哥姐姐了。”

措施:

九月初,我們開展了“我上中班了”的學習活動,目的是萌發幼兒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願意為弟弟妹妹做榜樣;鼓勵幼兒大膽主動的與弟弟妹妹進行交往;學習關心和幫助別人,運用已經學過的摺紙技能,嘗試為小朋友做禮物。

活動中我們組織幼兒進行了討論:

1、小班小朋友是怎樣上幼兒園的?你是怎樣上幼兒園的?弟弟和妹妹和你有什麼不一樣?通過比較,讓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要有一種新的姿態,新的表現,為弟弟妹妹做榜樣。

2、小朋友現在是小哥哥和小姐姐了,你想為弟弟妹妹做點什麼事呢?(鼓勵幼兒説一説自己在吃飯、睡覺、遊戲等方面應該怎樣做,怎樣關心小弟弟和妹妹。)

結論:

通過活動,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萌發了幼兒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能較快地適應中班的新環境,在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的活動中,初步形成責任意識,並獲取了一些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但也存在明顯的不足,幼兒在為小朋友送禮物的過程中表現得都非常熱情,但不會表達,只是把禮物放到小朋友的手中,卻沒能按要求説話,看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在今後的活動中應儘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讓幼兒想説、敢説、會説。

幼兒園教師心得4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孔子的:“彬彬有禮,然後君子。”孟子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董仲舒的:“既美其道,又慎其行。”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飛速發展變化。人們交往的速度增加,文明禮儀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講,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明有禮是當代中學生最基本的道德行為規範和文明素質的體現。我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的貧困地區,由於環境條件的影響及長時間缺乏好習慣、良好素養的教育。很多學生基本的文明禮儀、待人接物的方面難免有不盡人意的欠缺。如:個別學生對學校老師、校領導或來訪嘉賓、領導都不知道怎麼打招呼、問好,顯得很靦腆、拘束,不自然大方。有時老師問詢一些事,也顯得拘躇不安。如果沒有受到良好的文明薰陶和嚴格的禮儀訓練。缺乏現代人應具有的文明規範和教養。在今後走向社會時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社會,很多時候就不會被社會所容納,更不用説與人交流溝通。所以説對廣大的中學生而言,文明有禮的教育與內化、儀表儀態的瞭解與薰陶更具有特殊的內涵和意義。為社會培養堪以大用的人才,是我校教育的核心與目標。

在中學時期時學生長知識,長身體的黃金時代,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與社會聯繫更加緊密,社會實踐能力逐步增強,初步具備了參與社會的能力。學生的自主意識明顯增強,更加關注人生,關注社會,關注國家命運,思考自己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在高中時期培養學生待人接物的文明禮儀,既符合學生的身心成長需要,又符合現代人的行為準則。培養良好的文明禮貌素質。加強非智力因素培養,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養成落落大方的儀態。使文明禮貌、儀表儀態內化為自身素質,形成一種自然體現和流露,讓學生成為能夠在任何情況下彬彬有禮,應付自如,充滿自信,具備良好道德修養的人。教學與德育教育實踐告訴我們:首先要學生了解什麼是禮儀,禮儀的種類、內容以及在方方面面如何去做。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引導他們把今天的學習和明天的工作、生活聯繫起來。為今後獨立的生活做準備。把自己培養成社會有用的人。

近期,我們觀看了《教師禮儀》講座。通過學習,我心中感悟頗深,不光從中學到了很多禮儀方面的知識,更使自己的言行舉止進一步得到了規範。

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教師,要處處做到“為人師表”。因為,學生會關注你的一言一行,他們都具有向師的心理,他們會模仿教師的所作所為。一個具有良好的言行習慣的教師教出來的孩子也一定是具有良好的言行習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

《教師禮儀》中告誡我們,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注重儀表,着裝大方得體。在校園內(在學生面前),不過分打扮自己,不穿奇裝異服,不染髮、燙髮,言行舉止要文明、禮貌。平時要與同事和睦相處,不自以為是,不與同事鬧無原則的矛盾,要時時事事注意自己的形象。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人民教師,不光要有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師德,要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教給他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教師要用言傳更要用身教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學生。身教有時候勝過説教,會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在學生面前猶如一面鮮紅的旗幟。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是學生前進的方向,我們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表率。真正地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幼兒園教師心得5

在現實生活中,幼兒可以用各種各樣的繪畫方法,將自己內心世界或自己感知的外界事物表現出來。幼兒通過學習線描,可以充分發揮自由想象,用多變的線條,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它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想象空間,還可以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提高。

一、運用簡單的繪畫工具,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幼兒在繪畫中使用的工具是多種多樣的,有油畫棒,水彩筆等等。種類繁多,色彩鮮豔,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很容易被這五花八門的繪畫工具分散注意力。而線描的工具很簡單,一般只需準備HB的鉛筆或一支碳素黑色鋼筆就可以了,對於幼兒來説,一支常用的黑色水彩筆就可以。線描重在繪畫的內容及過程,不需要使用豔麗的色彩,幼兒一般都對繪畫過程有着濃厚的興趣,線描畫也不例外。在教學中,抓住幼兒對線描繪畫的興趣,引勢利導,可以激發和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想象是靈魂,是主觀靈性的東西,想象的空間具有無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識、科學定律,傳統觀念,道德習慣,規則制度等的限制,教師在繪畫活動中運用線描,可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例如:中班《太陽》繪畫活動中,教師提出疑問“誰能給太陽設計一件漂亮的外衣,不需用顏色,看誰設計的最漂亮”,讓幼兒知道了除了顏色之外,還可以用線條來表現和修飾,這節課引導幼兒展開充分的想象,僅僅用線條就描繪出許多漂亮的太陽。

二、追求精細的線描效果,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在幼兒掌握了一定的線描技法後,應進一步追求精細的線描效果。所謂“精”是指畫面結構上的精巧,線與線之間運用和諧。“細”指在運用各種線繪畫時更加細緻,仔細。這樣在追求畫面精細過程中可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例如:用線描方法表現幾個正在做遊戲的小朋友。幼兒的作品往往大致相同,畫面簡單,這時教師要積極引導,讓幼兒通過觀察,從小朋友的着裝上進行區分。但是線描只有黑白幾種單調的顏色,如何來對小朋友的衣服進行區別呢?這時要讓幼兒認真觀察周圍的小朋友,或自己的衣服上的不同圖案,運用實物的引導,幼兒們會發現服裝上的圖案和花紋的細小差異,以及小朋友之間的頭髮差異,抓住這個細節,幼兒可以運用線條加以自己的想象及創作,這樣幼兒的作品豐富多彩。這種以整體到局部,以周圍到自身把握到細部精美的刻畫的訓練方法,能較好地啟發、鼓勵幼兒認真觀察,細心表現,同時也能增強幼兒的耐心和自信心。

三、引入裝飾的線描手法,以發揮幼兒的表現力

幼兒可以通過繪畫表現自己內心世界,或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繪畫表現出來,線描畫可以讓幼兒發揮自己的表現力。

幼兒園教師心得6

“木桶效應”原本是一個經濟學術語,説對於一個沿口不齊的木桶來説,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在班集體建設中,“木桶效應”説常常被教育者引用,用來強調對班級薄弱環節的關注,強調孩子的全面發展。然而我對該理論在幼兒園班級管理中的適用性有所懷疑,原因有其三:

一、對幼兒園班級管理對象的反思

幼兒教育的對象是一羣3-6歲的孩子,他們天真活潑、聰明可愛。而“木桶效應”説帶有工具色彩,從某種意義上講,把“木桶效應”説用於幼兒教育之中,似乎是把孩子作為容器,視孩子為工具,是對幼兒主體性的忽視。在傳統的幼兒園班級管理中,有些教師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一味地進行“填鴨式”教育和班級制度的強制執行。而現在的班級管理,提倡的是民主管理,要尊重每一個孩子,人人都是班級小主人。同時,孩子的知識、能力也不是水,水放於桶中會有溢出效應;而知識、能力是無形的,並不具有溢出效應,一種知識、能力的短缺也不必然導致其他能力的不可增長。

二、對幼兒園班級管理焦點的反思

“木桶效應”説的關注焦點在於“補缺”,而不在於“拔高”。在幼兒教育中,我們如用“木桶效應”説來説明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性,這無可厚非,但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決定孩子發展的不應是他最薄弱的部分,而應是孩子最擅長的部分。當然,孩子如果是全面發展的,那是最好。倘若不是,教師也該明白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某一智能的欠缺並不一定成為追求其他方面成功的障礙。孩子智能的發展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優勢弱勢智能的差異,人的發展總是存在一些不平衡,教師應該承認並尊重這種不平衡。

在傳統的幼兒園班級管理中,教師的關注點更在於對孩子的“補短”,毫無疑問,關注薄弱環節對孩子是有所幫助的,但這種關注往往伴隨着對其優勢項目投入的減少。這樣一來,可能孩子會是平衡發展,但各方面又都無所長,實際上是一種“抑長補短”,不利於孩子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化發展。現在的班級管理中,教師意識到,孩子的全面發展只能是一種應然狀態,而不是實然狀態,我們可以把他作為一種理想,而不是現實,教師應該創造條件鼓勵孩子個性的發展。如果有一個孩子,他的各方面能力一般,尤其是計算極差,但是他的繪畫能力卻很強,按照傳統的做法是花費大量精力去練習計算,可能他經過努力,計算能力跟上了,但也有可能是他從此對計算失去了興趣,越來越討厭計算,而且對學習喪失了信心;然而,如果我們發揮優勢,培養他的繪畫才能,幫助他找到成功的基點,提升對學習的信心,長大後他很可能會成為一名出色的藝術家。

三、對幼兒園班級管理者的反思

一隻好的木桶想盛更多的水,它的製作與維修須由木匠去完成。一個好的班級,離不開教師的精心管理。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要想使一個班級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動的發展,作為管理者的教師就必須掌握孩子發展的腳步。因此,現在的班級管理呼喚充實型、鑽研型、反思型的教師。首先,管理者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是終身學習系統的構建、完善。管理者既是孩子的引路人,也是終身學習的主體之一。因為,沒有教師的學習提高,教育工作不能正確地運作,教育質量也難以保證。想讓孩子有一瓶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教師要勤於向書本學習、勤於向孩子學習、勤於向專家和家長們學習……其次,管理者要善於觀察,向經驗學習。幼兒本身就是一本生動的書,每天呈現給我們一幅幅活潑的畫。每個教師對這本書要認真地“看”,仔細地“讀”,深入地研究分析。在實踐中,教師應善於運用多種手段進行觀察,及時記錄,遇到問題時能積極思考、分析應對,以積累更多更好的經驗。最後,管理者要善於總結,從反思中提升。在認識、觀念調整之後,管理行為過程中的反思非常重要,教師應該對自己的工作不斷總結、不斷反思:“我是不是按新綱要的理念做的?”“我做得怎麼樣?”“班級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反思是教師提升自己的關鍵,在不斷的思考與實踐過程中,一點點積累自己,豐富自己,教師就會逐漸地充實和能幹起來。

幼兒園教師心得7

4月18日我到了黃埔區幼兒園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聽了李麥浪教授主講的《教與學中師幼的有效互動》,李教授主要講了三個環節,一是關於師幼“互動”的理解。二是當前幼兒園師幼“互動”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三是如何進行有效的師幼“互動”。

首先李教授講關與師幼“互動”的理解,讓我們明白互動這兩個詞,“互動”是當今社會較為廣泛運用的一個詞彙,也是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互動”的方式是各種各樣的:例如:語言的非語言的互動;外在行為的與內心情感的互動;正式的與正式的互動;有組織的與自發的互動;羣體的與個人的互動;面對面的直接互動與藉助某些某介的間接互動等。李教授把每一個環節都講得很清楚。而且還舉了一些例子讓我們明白,她還講到,教師在活動中,要重視與幼兒的情感交流,在積極的情感氛圍中,與幼兒之間產生信任感,合作的愉快感,在此基礎上,教師的每一個微笑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表情都會影響幼兒,在師幼互動中,教師要理解,瞭解幼兒,尊重幼兒,站在幼兒的角度看待他們的興趣愛好,使幼兒產生安全感信任感,使幼兒變得更自信,從而產生主動的與教師互動的動機。

其次當前幼兒園使幼兒“互動”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一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依然存在;二是忽視對幼兒的年齡特點,不注意觀察幼兒的行為。三是在教學活動的“互動”是偏重於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四是教師按自己的主觀意願去設計教學。

再次如何進行有效的師幼“互動”是一種在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自然產生的“互動”,是能體驗到人與人之間友愛關心合作。對話溝通的理解的“互動”教師要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幫助引導幼兒發現解決問題。給予幼兒充分探索和主動發展的空間。關注幼兒的活動,及時觀察幼兒,創造師幼兒“互動”的條件。教師因重視自己的教學反思,把握自己的教育行為,順應兒童天性的發展。

聽了李教授的講座,使我收益匪淺,讓我瞭解到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是一個重要環節。例如:教師在設計一節課,首先要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來進行設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活動,注重活動的過程。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通過孩子在這個活動中是否能在活動中對孩子能力發展得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從而反思自己教學目標是否妥當,反思教育活動環節設計是否科學合理,反思中尋找自己教育中亮點和不足。

在今後的活動中,我想只有不斷探索,不斷的總結經驗。教學水平一定會提高的。在此謝謝園領導給予我學習機會。

幼兒園教師心得8

春天的顏色真是五彩繽紛,太陽是紅燦燦的,天空是湛藍的,樹梢是嫩綠的,迎春花是嬌黃的……難怪詩人愛吟詠春天,畫家愛描繪春天,因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總彙。在這個五彩繽紛的春天裏我也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我遇見一羣天真可愛的孩子,也遇到過前所未有的挑戰。經過一個月的接觸,瞭解我體會到很多,也感觸頗多。

我記得我剛到幼兒園時,看到那些班上那麼多孩子,看到校園裏的環境,孩子們子灰塵中奔跑,吃着簡單的午餐,我説不出是什麼樣的感覺。我第一次到班上時,看到那麼多的孩子,我無所適從,就像是一個新老師,什麼都不知道,一片空白。那麼多的孩子,我在想我該怎麼去記住他們的名字,我怎麼去組織活動,怎麼和孩子交流,家長工作又該怎麼開展……讓我最難適應的是兩個孩子擠在一張小牀上。這一個月來我慢慢適應着,我用最快的時間去記住孩子的名字,去學習其他老師怎麼去組織孩子的各項活動,學着怎樣與家長溝通交流。我記得我第一次給孩子們上課的情形,我第一次面對那麼多的孩子,我怕我的聲音太小,孩子聽不到,又擔心孩子太多,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放學時段還有那麼多的家長在教室門口旁聽,真的是又緊張又擔心。怕自己因緊張,對孩子們也不熟悉而把教學活動組織不好。那次活動下來,進行的還算順利,孩子的注意力也比較集中,只是因為孩子和我彼此都不太熟悉,在互動環節顯得有些僵硬,沒有完全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課後,我想班上老師學習瞭解孩子的各方面情況,孩子的學習進度,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一日活動流程等。經過這一個月的觀察,瞭解,學習,我的工作一步入正軌。班上的每一個孩子我都有一定的瞭解,我可以像往常一樣自如的組織孩子的各項活動,與家長交流孩子在園情況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給根據我們班孩子的情況開展各項活動,認真組織好每一次教學活動。和同事之間也慢慢熟悉,相處也很愉快。

在這個美麗的季節裏我開始播種自己的希望,希望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也希望我也慢慢的成長起來,在幼教這一塊有更大的成就,開闢出更大的天地。

幼兒園教師心得9

一、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學校領導必須高度重視,指定各類培訓計劃,其培訓途徑有:

1、集中培訓。利用節假日、雙休日請縣或縣以上業務部門教師上輔導課,請特級教師、骨幹教師到校獻優質課,請專業教師上專業課(信息教育)。

2、外出培訓。每位教師按個人培訓計劃,由村小負責人負責實施,教師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3、村校培訓。每位教師每天必須堅持一個小時自學,閲讀教育雜誌,觀看教育節目,查閲教育資料,聽優質課,通過自陪,每期完成一篇優秀教案,一份優秀論文,一件優質課件或科技作用。

4、開展各類競賽活動,學校每學期舉行一次競賽或作品展評,評出優質等級,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二、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學校必須制定《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制度及獎懲辦法》其管理辦法是:

1、勤登記。學校設有《繼續教育登記簿》,教師參加的活動及各種培訓,即使詳實的登記。

2、嚴標準。學校對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情況,嚴格按上級有關文件精神操作,憑學時證明並記載,按規定登記,克服隨意性。

3、重事實,對教師的再學習,教導處不講情,有則有,無則無,不搞人情登記,繼續教育對教育的個人評估,村校評估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期末量化,影響到教師福利。

4、檔案齊。教師繼續教育設立專門辦公室,專人管理,專櫃管理。教師做的工作全部裝個人檔案,分村存放,做到有椐可查。

總之,教師只有加強繼續教育的培訓,業務能力、個人素質才能增強,教育教學質量才會提高。

幼兒園教師心得10

我班的曾龍小朋友每回到午睡課時,就和我大眼瞪小眼比賽,我常常敗下陣來,不盯着他了,順其自然,只要他不影響其他幼兒就行了。

細細想來,他的午睡課在小班階段就睡得比同齡孩子少,在中班階段睡着得時間越來越少了,我觀察到他在被窩裏老動個不停,當他與同伴説話,我會制止,鼓勵他倆進行比賽,常常是同伴睡了,他還沒睡。他的入睡點比同齡的孩子晚,精力旺盛。就拿一次他帶病來園上課來説吧,在午睡課時,他翻來覆去地動個不停,我説:"曾龍,你今天上午嘔吐了,現在趕快睡,休息好了才玩得動。"他點頭答應了,可最終仍沒睡着。今天我盯着他,看他哈欠連連,我就悄悄巡視其他幼兒了,結果當然是沒睡着。有時剩他一人沒睡,我盯他看,整個午睡室靜悄悄的,我的眼皮都重了,想睡了。有時我發現他也很努力地睡,可就是睡不着,看着他煩惱的樣子,我就放手讓他管住自己,叮囑他不能影響同伴睡覺。

在平時我也會和他家長聯繫,讓他早上早點起牀,跟全班孩子講講午睡的益處,他有點滴進步,適時表揚。

幼兒園教師心得11

”可見,作為一名教師並不容易,而作為一名深受幼兒和家長親睞的教師更不容易,其肩負着是無數人的期望和重託。對新時代的教師也無疑是一次對知識、教養潛力、綜合素養的考驗,其中教師對教學活動設計就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問題。

在實踐與反思中,我覺得幼兒園的活動設計,務必以促進幼兒發展為出發點。教育活動設計應適應幼兒水平,對所提出的教育目標,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滯後。資料應以幼兒身心發展的成熟程序為基礎,注重幼兒的學習準備。幼兒發展的動力是內部矛盾,活動設計應促進幼兒內部矛盾的產生並解決,促進幼兒儘早儘快地獲得發展。教師不就應把着眼點放在幼兒這天明白了什麼,明天將學會什麼,而就應着重思考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潛力,如何使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學習,以及該活動會對幼兒的發展起什麼作用等方面。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生活化,就是要使幼兒園的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好處。要求選取貼合學前兒童學習的生活經驗,把富有教育價值的資料納入教學之中,增加教育的人文精神。眾所周知,對幼兒來説,生長是重要的,他的發展是隨着生命運動而進行的。兒童在自己的親身生活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學習,由此獲得各種生活知識,習得人際交往的經驗,為以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幼兒園的活動設計,應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遵循生活化的原則。

學前兒童的生活是活動,愛活動是學前兒童的天性。活動化原則是指教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應以活動為基本形式,其本質是透過調動幼兒用心進行外部活動而引發用心的內部活動。這種內部活動不僅僅僅是智力運演,也是情緒調節、態度構成、知識結構化過程。

讀後感:一節成功的活動設計,不僅僅能教會幼兒許多本領,對我們老師也是一種成功,那麼如何設計一節優質的教學活動是我們老師值得思考的,在我們選取一節活動時,選材很重要,同時也需要教者有過硬的教學潛力

回顧自己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説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期望他們安靜。但是這種“約束”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説的、想做的*卻更強烈。因為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所以他們的行為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所以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瞭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閲讀了這段話語之後,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為教室的主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因為這種“不許動”的背後,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所以不管用什麼活動,我們都就應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紀律。在自由之後所獲得的紀律。

所以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麼時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時,老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展。

幼兒園教師心得12

今天,我們聽了消防知識講座,通過學習,讓我懂得了許多消防知識,如用電安全,防火安全等,也讓我深刻的認識到了關注消防、關注生命的重要性!火、電都是我們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

若對火或電不加以適當的使用,就可能發生可怕的災難,造成可怕的後果。其實人們也是可以戰勝火的,能夠合理的運用好這些能源的,這就需要學會在火災中自救。

那麼,當發生火災時,我們該怎麼做呢?當看到某處發生火災時,不圍觀,迅速離開火災場地;我們學生還太小,不能參與救火行動。如果是我們自己在火災中,首先要保持冷靜,理智的分析思考,在緊急中尋求生存的希望。

其次掌握一些必要的救生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如果火勢不大,可以用濕毛巾或濕棉被裹住身體,衝出火災場地。

如果火勢較大,就需要撥打119火警救助,撥打電話時要説清楚地點以及火勢大小,以便救助人員及時趕到並採取相應的處理。另外,在用電安全方面我們也要知道一些安全常識:濕手不能摸開關,插頭。

在家庭外出時關閉家中所有的電源開關,放學時關閉教室裏的電源。平時電視機不能開機很久,如果有什麼情況應及時向老師或家長報告,不能私拉亂接電線。

通過這一堂課的學習,讓我們受益匪淺,我懂得了許多消防知識,也懂得了生命最重要,安全第一,要學會保護自己。消防安全知識學習心得在防火知識的學習中,我受到了啟迪,開拓了思維,獲益匪淺。

下面,我就參加學習談談我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認清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火災的發生是現實生活中最常見、最突出、危害最大的一種災難,是直接關係到人民生命安全、財產安全的大問題,所以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安全就是效益”、“消防工作是其他工作的保障”,牢牢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將安全生產工作放到尊重生存權、尊重人權的高度,本着對社會,對公眾負責任的態度,明確責任,狠抓落實。時刻做到居安思危,警鐘長鳴,防患於未然。

二、加強消防常識的學習。火魔無情,當我們被困在火場內生命受到威脅時,在等待消防救助的時間裏,如果我們能利用地形或身邊的物體採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就可以讓自己的命運由“被動”轉化為“主動”,為生命贏得更多的“生機”。

火場逃生不能只能希望於“急中生智”,只有靠平時對消防知識的學習、掌握和儲備。危機關頭,才能應付自如,從容逃離險境。

所以我們一定要熟悉掌握滅火器材的使用,火場逃生,人員疏散及自身自救的方法。三、保持良好的心態。

“只有絕望的人,沒有絕望的處境。”當面對滾滾的濃煙和熊熊的烈火,保持良好的心態,鎮靜自若尤為重要。

因為只有保持平靜的心態,才能冷靜理智地去實施消防自救和逃生,就極有可能拯救自己,甚而助救他人。反之,就會出現不辯方向,慌不擇路,致使失去有利的逃生機會。

經過這次消防培訓,使我對消防有了更進一步瞭解認識,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對消防設備設施存在的問題可以及時糾正;當真正火災到來時,我們一定要記住以下的原則:

1、“報警早,損失少”這是人們在同火災做鬥爭中總結出來的一條寶貴的經驗。

2、“邊報警,邊撲救”在報警的同時要及時撲滅初起之火。

3、“先控制,後滅火”在撲救可燃氣體、液體火災時,應首先切斷可燃物的來源,然後爭取滅火一次成功。

4、“先救人,後救物”在發生火災時,如果人員受到火災的威脅,人和物相比,人是主。

幼兒園教師心得13

吳子涵與吳子墨是對龍鳳胎,吳子涵秀氣文雅,有一種古典美,吳子墨虎頭虎腦,有男子漢氣概。入園的第一天,他們倆個都有啃指甲的不良習慣,有以前的幼兒園老師也曾多次教育過,但是收效不大,媽媽希望再次進行説服教育,使其改不掉不良習慣。我看過孩子的手,十個手指甲啃得一點都看不見,指尖上的皮一層一層的脱落,有的地方還出血,我一掐他們的指尖,痛得直咧嘴,即使是這樣,也阻止不住他們繼續往深處啃。他的媽媽又生氣又着急,也嚇唬説:“你們老師有一樣很神奇的東西,只要你們再啃指甲老師拿出來一碰你們的手。你們的十個手指甲就會鮮血直流,個個腫的像小饅頭,疼痛難忍。”這種方法開始還奏效,可過了一週孩子就不再相信了,繼續啃。我又以衞生、健康和美觀等方面進行教育。他們倆都表示理解和願意改正,不再啃指甲。確實,在幼兒園不啃了,可他媽媽説,在家照啃不誤,跟着魔似的。我又對他們説,老師有一個魔咒,不管你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只要你們一啃指甲,我就有感應,我就能知道,開始時,他們倆個都相信,可兩週後,吳子涵對他媽媽説老師沒有魔咒,或或者是魔咒不靈。噢,我想起來了,我有一週多沒有檢查他們的手指甲了。有了這次教訓,我又告訴他們,老師每兩天檢查一次他們的指甲,並有尺子量一量現有指甲的長度,並且週五下午和週一早晨必查(防週六、週日啃)這次我説話算數了,並且打了一張表格,記錄他們每次檢查時指甲的長度。我堅持下來了,這辦法還真奏效。現在倆孩子的指甲已經蓋過指尖了,孩子的自制能力增強了,想啃指甲時,也能控制自己了。

幼兒園教師心得14

很高興作為一名年輕老師,通過山東省教師教育網進行了初中——20xx年“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研修活動進行了學習。通過對三位老師的課程進行觀摩及學習,受益匪淺、感觸良多,為我以後的教學生涯增加了豐富的理論及實踐知識。

在《足球腳內側踢球》課堂實錄中,山東省汶上縣義橋鎮的房瑞峯老師通過細緻的講解和充滿趣味性的課堂帶領學生學習了足球腳內側踢球這一技術動作,整堂課內容充實、設計精美,課堂上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進一步為本課圓滿完成學習任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另外,在本課的開始部分,房老師精妙的利用足球場的中圈放置教學器材和帶領進行準備活動以及教學活動,也使得本課在極具專業性的同時充滿觀賞性。同時,房老師在課程中設計了專門的球操和球性練習,也為學生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奠定了基礎。在《雙手頭上前拋實心球》一課的教學活動中,山東省北鎮中學實驗中學部的王雲城老師通過通俗易懂的講解和專業的動作示範帶領學生學習了雙手頭上前拋實心球這一技術動作,整堂課內容豐富、時間充實、學生積極性較高、學習效果較好。尤其是在課的體能訓練部分,王老師通過四種身體練習方式及隊列隊形組織形式讓原本較為枯燥的身體素質練習充滿趣味性,讓學生樂於鍛鍊、善於鍛鍊,同時也增強了學生鍛鍊身體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身體鍛鍊的同時感受快樂體育,真正做到了快樂運動、健康成長。在《趣味耐久跑》一課的學習中,鄒平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的高紅軍老師通過豐富的課堂語言和充實的組織形式帶領學生進行了耐久跑這一田徑技術的練習。在基本部分的設計中,高紅軍老師通過五項任務將原本較為枯燥的耐久跑變成了充滿樂趣的趣味活動,使學生在課堂上即鍛鍊了心肺能力,也收穫了快樂。另外,在課堂上高紅軍老師也體現出了專業的教學能力及課堂組織能力,帶領學生進行了充分地活動及練習,學生的心肺水平和運動量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通過網絡培訓中體育培育課程的學習,我收穫了很多平時很難了解到的經驗和教學方法,通過學習讓我更深的認識了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與體育課的樂趣,也對本學期接下來的體育課堂充滿信心。相信我能繼續上好學生喜歡的體育課!

幼兒園教師心得15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需要愛心,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的孩子們更需要愛心,記得一位名人曾經説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為幼教老師,教育好孩子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

孩子上幼兒園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他從這裏開始了真正的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對於剛剛脱離父母懷抱的他們來説,幼兒園是一個全新而又陌生的環境。他們希望得到認可、讚賞、同情、關心和愛護,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在這裏,我不妨先舉一個例子。康康是小班裏一個非常聰明能幹的小傢伙,自己吃飯,自己尿尿,就是我們常常説的那種小大人型的,但不知怎麼的,最近一個星期己經連續尿了三次牀了,問他的媽媽,他在家裏最近一段時間從來不尿牀。這可怪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小傢伙是故意的,他只是不滿意老師對他的“不在意”,想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引起老師的“在意”,他是想從老師那裏得到關心和愛護。這是一顆多麼天真而善良的童心啊!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同時也是非常脆弱的,這就需要教師用自己一顆真誠、熱愛、賞識孩子的心去喚醒、去呵護。多與孩子交談,多給孩子以愛撫,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愛心來澆灌和呵護他們。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也會讓其爭當“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作為幼教老師,最大的過失莫過於對孩子沒有愛,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失去了對孩子的愛。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愛心的體現無所不在。幫忙孩子繫好帶子、穿好衣服、蓋好被子是愛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是愛心……愛心是重要的,有了愛心,我們就會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這種博大而寬宏的愛心不斷地轉換成日常保教活動的耐心,責任心。從有利於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不斷加強自身幼教專業素質的提高,精心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活動計劃,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孩子”。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認可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親近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喜歡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感到幼兒園如家一般温暖;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去關愛別人。請不要吝惜我們的愛心,讓我們在幼教崗位上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讓孩子在愛的海洋裏不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