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必備】讀書心得作文集錦7篇

【必備】讀書心得作文集錦7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81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書心得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讀書心得作文集錦7篇

讀書心得作文 篇1

書在你煩惱時會陪伴你,書在你傷心時會安慰你。書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喜歡它。書會給你帶來許多益處。

我曾經看過這麼一段話:書是燈,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推動了人生的船。因為讀書,人生才會精彩。我想起了冰心説的一句話:“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是啊,讀書有很多益處,會增長世面,學會很多知識。還要讀好書,如果讀沒益處的書,會讓你成績越來越下降,對書中的情節走火入迷,所以要讀好書。我們還要喜歡讀書,喜歡讀書才能知道讀書的樂趣。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會不會閲讀,決定着一個人的智力發展。”每個人生下來智力都是一樣的,智力的發展在於多看書,你看書多了,而且認真思考,智力一定會上升,如果你不讀書,智力不會發展,甚至會下降。所以我們要多讀書,讀書會給我們很多好處。

我是一個很愛讀書的人,平常沒事就拿出一本書來看。根據我的經驗,我覺得讀書時並不要去刻意得想問題,只要像我一樣,每看一本書,都能“鑽”進書裏,就像身臨其境就行了,那樣書會“告訴”你許多知識。看書時不能一目十行,不要圖快,要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這樣才能體會出人物當時的感受。

希望同學們能喜歡上書,在書的海洋中自由汲取知識吧!

讀書心得作文 篇2

很久沒有好好完整地去讀一本書了。而理由總是很多的,或者是課業太多,或者是瑣事纏身,離開書頁久了,連性格都變得焦躁,浮誇。

還好父親也是喜歡閲讀的人,隔三差五的就會選些讀物回家,最近又買回了一部歷史小説《曾國藩傳》,一直在書架上放着,因為工作,他也就是在晚上入睡前略讀幾段。有天他午飯間對我説:“很久沒有讀書了。去讀讀那本《曾國藩傳》吧,也許能讓你有所收穫。”就是這麼提了一句,我也就只是點點頭,表示自己聽到了而已。

就這麼閒度到了五一的假期,明朗又安靜的早上,只有幾隻鳥雀還在“咿呀”的叫着,假期的安逸,讓人都懶的發出聲音了吧。我懶得打開電腦,讓他嗡嗡的噪音刺破這難得的安靜。就那麼坐在窗前空想,不禁就想起了父親幾天前的叮囑。讀讀書吧,也是,是該讓大腦領略謝新的東西了。既然身體無暇上路,至少也要讓靈魂在路上。從書架上翻下了書,又慵懶地坐到了窗前,定睛看時。不免感歎,現代的浮躁,都沾到書頁上了,封面紅黃相間,而除了書名之外,那幾行宣傳的標語確實顯得多餘。我已經懶的再去重複那些句子了。這樣一來,讀書的興趣確實減了不少,但出於對作者的信任,這封面畢竟不是作者本人構造的,也就沒有必要那麼在意了。

就這麼翻開了書頁,讓靈魂啟程。

第一冊書是以曾國藩母親去世開始的,以曾氏父親去世作為結束,雙親的去世,確實也代表着曾氏人生的兩個轉折點,一次騰飛,一次低迷。母親去世時,曾氏還鄉操辦喪事,卻正值太平長毛連克湖北湖南幾座重鎮,皇帝欽命曾氏於湖南招兵練勇,以抗賊軍,可謂是曾國藩人生投筆從戎的一重要轉折點,而我在意的卻不是曾氏戰功,而是他為人處世地道理。曾為漢人,愛新覺羅一脈卻為滿人,曾握重兵,確實遭到了滿洲貴族皇室的猜忌,而曾氏卻也知趣,再三請求裁剪湘軍,並將自己的戰功大多都分給手下,這使得皇庭大為安心,也使得曾氏的仕途一路通達。我們現在已無君王百姓之分,曾氏此舉,我得到的啟示是,人不可自誇自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即使我們本事再大,對人千萬要低調,謙遜,此不僅是為官之道,更是為人之道。

曾氏成名晉升,也與他嚴於律己的生活作風有很大關係,曾每晚必記日記,將一天之所遇,所聞,所感,悉數記下,並在一篇之中,痛罵自己的過處,短處,以此自勉。人貴在自知,自知必要反省。也對,我已經要很長時間沒有靜下心來想想,我到底都在做什麼,我得到了什麼,我又失去了些什麼。日記本,確實又要重新啟用了,提筆吧。

自知之後,必要知人。曾氏經常給同族兄弟,兒女寫信,一面是詢問家庭情況,一面勉勵他們認真為學,用心做人。我們活着,總得給別人帶去些什麼,給後人留下些什麼,空有一身學問,卻只是獨善其身,未免有些自私和浪費。身邊的人總會有失意之時,困苦之時。我們的聲音,我們的笑臉。或許就是他們最需要得到的那份依靠。

時間又這麼滴滴答答的溜走了,一天之中,我的靈魂似乎已度百年。又有些困了。合上書頁吧。那窗外,又變得聒噪了。

讀書心得作文 篇3

我亂了頭緒,不知道寫哪本書籍的讀後感。可是當我翻到這本書時,又一次被它吸引了,它就是《在風吹麥浪裏輕舞飄揚》。以前只是翻翻這本書,覺得沒什麼用,偶爾有幾篇認真閲讀。但是現在,我完全被沉迷在了這本書裏,所以寫下了這篇讀後感。

在這本書裏,有春的夢幻,夏的斑斕,秋的純淨,冬的柔情……這一切的一切,無不令人凝神思考,無不吸引着人們去探尋四季、欣賞四季、享受四季。

此書分為“春之散章”、“夏日意象”、“秋韻”、“冬殤”四個主題。然而我讀到了書中不僅描寫自然的四季,也感悟人生的四季。通過對自然界四季的描寫,也表達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人生的讚美。

而且,每一篇文章都有細細註解,講出其中的、我們不能發現的深刻含義,還有很多精美的講評。

細細讀完這本書,我被那詩一般的語言,畫一般的美景和文章中那些啟迪人們心靈的哲理所佩服。從春到夏,秋到冬,每一篇文章都像四季的小精靈,帶給我們歡樂與知識。每一篇文章都飽含了四季的風采。

一株綠草、一滴細雨、一片落葉、一朵雪花、一顆愛心,在書中顯得多麼美妙啊!讓我們感悟四季,感悟這本優美動人的書吧!在此,我向你們推薦這本書,希望你們能夠品嚐一下這本書的味道。

在風吹麥浪裏輕舞飄揚……

讀書心得作文 篇4

圓嘟嘟的臉,胖胖的身體,這就是《我要做個好孩子》中的主人公,金玲。上小學六年級的金玲,她是個學習成績中等,但機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雖然她是個好孩子,但是成績卻一直提不上去,所以就成了媽媽和老師最擔心的問題。

在我的身邊也有像金玲一樣的女孩子,我也偶爾會聽到大人在説孩子的學習成績怎樣,好像這就是好孩子和壞孩子的區別。本文的主人公金玲也是因為學習成績提不上去,所以在媽媽和老師的心目中還不是真正的“好孩子”。

其實,我想一個尊重老師、關心同學、品德高尚,就是一個好孩子。金玲她就是一個好孩子,我也要像她一樣做個好孩子。

讀書心得作文 篇5

人生快事,莫如讀書。它能讓我們知天地、曉人生。它能讓我們陶冶性情,不以物喜,不以物悲。書是我們精神巢穴,生命源泉。古今中外有成就人,到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善於從書中汲取營養。從閲讀中養成愛好讀書習慣,體會讀書樂趣,學習和掌握一些讀書方法,這不是人生第一大快事嗎?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讀書各種樂趣吧!

讀書一大樂趣莫過於當你當你正為一個問題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時候,或對某一個問題似有所聞時候,打開書一看,你就會發現早已有人對這個問題做了充分論述,正好騷到了你癢處。這種“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覺你那麼舒服,那麼自在。

讀書對於不同人有不同樂趣,對於從事體力勞動來説,讀書一種休閒;對於從事腦力勞動人來説,書可能是一種靈丹妙藥,煩悶時,讀書可以解悶;愁苦時,讀書可以忘憂;興奮時,讀書可以暢流……

讀書給人恬淡、寧靜、心安理得快樂,是名利、金錢不可取代,書就像人類精神營養劑,缺了它,生活必缺陷。讓我們別留下遺憾,拿起書吧!相信你一定也能從書中懂得人生真諦!

讀書心得作文 篇6

讀書和作文的關係實在難以説清,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互為依存,不可分割。魯迅先生説過的一段話或可作為註腳:“從前教我們作文的先生,並不傳授什麼《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讀,做,讀,做;做得不好,又讀,又做。他卻決不説壞處在哪裏,作文要怎樣。一條暗衚衕,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與否,大家聽天由命。但偶然之間,也會不知怎麼一來——真是‘偶然之間’而且‘不知怎麼一來’,——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塗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處所多起來了。”

當然,作文遠非先生説的那麼簡單和模糊,雖説文無定法,但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循的。在我看來,作文主要有四個支點:生活、思想、語言、技巧。這四個支點都可以通過讀書來解決,或者在讀書的過程中自然得到提高。

生活是解決“寫什麼”的問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米下鍋是寫作的前提,用來寫作的“米”就是生活,於是有人説“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沒有人能脱離生活而存在,可在“生活”中的學生寫作文就是沒話可説。顯然,現實生活和進入作文的生活不是一回事,這就需要“思想”了,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腦發現生活。觀察到的生活是表象,發現的'生活是本質,只有深入本質的生活才能進入作文,才是自己對生活的體驗、感悟。一般來説,一個人的思想會隨着年齡、閲歷的增長而日益成熟。但面對高考的高中生實在是等不及,需要提前支取,而提前支取的一個最好的辦法是讀書。讀書不僅是讀文字,讀故事,更是在和作者對話,進而和自己對話,從這個角度講,讀書就是“讀腦”,讀別人的腦子,進而豐富砥礪自己的腦子。讀過餘秋雨、周國平、愛默生、裏克爾等的文章的學生肯定會有這樣的感受:讀書能加速人的成熟。而人一旦對生活有了自己獨到的看法,作文也就自然與眾不同了,因此,讀書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

“語言”是寫作的物質材料,解決“用什麼”來寫的問題。按理説,只要會説話的人就會用語言寫作。實際並非如此,日常説話和進入作文的語言(從嚴格意義上説叫“言語”)是有區別的。會説話的人不一定會寫作文,會寫作文的人也並非一定會説話,其根本是一個思維轉換的問題,也就是説從口語到書面語經歷了一個雙重轉換,其順序是:從口語到大腦控制中心,從大腦控制中心轉換成書面言語。而且不止這麼簡單,很奇怪的是,“思想”會隨着人的成熟而日益深刻,“語言”卻會隨着人的年齡增長逐漸減弱(當然這是針對寫作而言的),比方説一個老是不讀書、不寫作的學生認為自己有一天一定會寫出文辭精美的文章來,那是天方夜譚,他只會越來越差的。正因為這樣,我以為“語言”之於作文甚至比“思想”更重要,如何提高寫作的語言能力是作文和作文教學一以貫之的最重要任務。提高語言能力沒有捷徑,就是要多讀,多寫,二者不可缺一。一個有良好閲讀習慣的人,會在觸摸、品味別人的語言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感悟力,李白的飄逸、杜甫的沉鬱、朱自清的樸實、張曉風的清新、畢淑敏的温潤等,會讓你在咂摸的同時逐漸內化,由模仿而創造,進而形成自己的風格。從這個角度説,讀書的厚度就是作文的美度。

至於“技巧”,是解決怎樣寫的問題,當然也很重要,但如果與“思想”和“語言”相比較,那就簡單、輕鬆得多了,完全可以通過模仿、系列訓練來完成,而這也正是時下很多教師教作文時的重點着力之處,這樣的做法有些本末倒置。顯然,任何寫作技巧,從古典到現代,從浪漫到現實,甚至西方現代派的魔幻、象徵、意識流等表現手法你都可以通過閲讀來模仿、創新,一句話,只要出現過的寫作技巧你都可以從相應的作品中獲得。

更重要的是,閲讀不僅能砥礪“思想”,潤澤“語言”,掌握“技巧”,還能陶冶你的情操,培養你的閲讀興趣,讓你愛上閲讀,而持續的高雅的閲讀興趣是能轉化成寫作興趣的,會成為寫作的源頭活水和不竭動力。這樣看來,讀書與作文的關係遠非文題“讀書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所能概括,甚至可以説,閲讀,尤其是經典閲讀,是提高學生寫作素養的必由之路。一個讀書多的人不一定是一個會作文的人,但一個會作文的人一定是喜歡讀書的人。

正因為這樣,我總是喜歡在每學期初給學生開出一張長長的書單,讓他們與經典為伍,並在閲讀的同時做一些札記,寫一些感受,在和文本、作者、自我對話的過程中學會做人、學會作文,獲得前進的動力。

讀書心得作文 篇7

今天,我讀了一篇名叫笨漢斯的故事。

故事主要講了:從前,有一個農夫,它有兩個聰明的兒子和一個笨兒子,有一次,兩個聰明的兒子要去向公主求婚,父親給了他們一人一匹馬。笨兒子也想去,他想向爸爸要一匹馬,但爸爸不同意,給了他一隻公山羊。就這樣,笨兒子也上路了。他在路上撿了很多東西,哥哥們都嘲笑他,可是他卻用這些東西回答了所有問題,取了公主,作了國王。

笨漢漢死斯之所以取到了公主,是因為笨拙的他在保持放鬆的幽默心態。

生活中如果我們也學着輕鬆的方式來交流,那不是更自然,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