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關於活着的讀書心得

關於活着的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13W 次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活着的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活着的讀書心得

關於活着的讀書心得1

三個小時,嬉鬧間也許轉身而逝,但同樣是轉眼而逝,我卻讀完了一個人的一生,也瞭解了什麼是"活着"。

其實對於什麼是活着,不用讀也有感,因為我們存活在這個世界上。

可是讀過它之後,我才知道什麼是"活着",什麼是最樸實的活着,什麼是最真實的活着。

《活着》講述了一個普通農民福貴的普通的一生。

小説以時間為主線,講述了福貴如何從遊混於社會的闊少爺變成一無所有的佃農,如何從剛開始無所事事的敗家子到最後持家生活的頂樑柱,如何從剛開始的淡漠親情到後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苦痛。

小説中,作者對於死亡的安排更是獨具匠心。

父親的死第一次把他從生活中喚醒,使他開始謀求自己的生活;老全以及傷員們的死,使他開始瞭解到戰爭的殘酷,生活的殘酷,更體會到家的温暖;就在他與家人團聚之時,

母親的死更是引發他對自己深深的自責,也讓他剛剛品嚐親情的心跌落谷底;就在這一切趨於平靜時,兒子有慶的死再次給這個家庭以沉重的打擊;

人近暮年,就連唯一支撐他活下去的希望——外孫苦根也離他而去……現在看來近乎荒謬的情況,也是當時人們生活中的各種遭遇,集中反映在福貴的身上;生活的疾苦,親人的離去,一次又一次體會着從天堂跌入地獄的感覺,使晚年的他能夠平靜地講述這一切。

小説通過一系列死亡來體現"活着"的價值的寫法,不得不使人拍案叫絕。

活着或許是一場遊戲,只不過它真實地連自己都分辨不出;或許真的有上帝,讓人們感受希望到失望,快樂到悲傷,理想到現實。

亦或許,萬物只是為了沖淡時間的寂寞,陪伴它的流逝。

這便是一個產生並禁錮於人類文明的'思想所能想到的,其他的一切,便無從知曉了……

關於活着的讀書心得2

《活着》寫了七個人的生與死。鳳霞難產而死;有慶在校長生孩子時,為她獻血而死;二喜在工地上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家珍因自己的一雙兒女死了,傷心過度而死;苦根吃豆子撐死了。只有福貴還活着。

其中有慶的死最悲催。一個年幼的孩子,為了給校長獻血,在抽血時,臉色由梅紅變蒼白,由蒼白變青紫,直到死也不説一句話。就這樣,被活活地抽乾了血。

有慶難道連死都不知道嗎?還是他心中,校長的生比自己的死更重要?這個人讓我百死不得其解。現在有慶這樣的人物在我們身邊已經非常少了。但像他這樣能為別人着想的人還是挺多的。就説我們班的譚老師吧,她是我們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在我們眼中應該是很厲害的人,她就是“標準答案”。可有一次,譚老師在算3X+1=13時把X算成了5,我一看這道題,掐指一算結果X是4。我正要舉手的時時候,我們班同學都異口同聲地説:“x不是5而是4。”譚老師仔細算了一遍後,説:“哎呀,果然錯了。幸虧你們提出來,以後有錯都要及時提出來!”我們聽了,不但沒有嘲笑譚老師,反而更加敬重她了!我們也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我們不但要像有慶一樣為別人而活,我們更要為自己活。

我明白了餘華想借有慶告訴我們,活着有多難,死卻如此簡單,唯有為自己活,才能活出風采!

關於活着的讀書心得3

“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記得多年前的深夜我合上《活着》那墨黑的封面,滿口盡是苦澀,眼淚汩汩而出。福貴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平淡是福,活着真好。

《活着》是一本讓人沉重的小説。福貴説:“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説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着一個死去我還活着。”家道中落的悲哀,失去雙親的痛楚,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打擊,最後的最後,只剩下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孤苦伶仃的日子裏,回首曾經,追憶故人,他需要多大的勇氣?我很想知道一個人要有怎樣的信念和意志,才能支撐他在絕望的路上繼續走下去,站在命運的對立面,不屈不撓地活着,以平淡素淨的姿態過完平凡的一生。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這便是福貴的一生了。一次次的死亡,早已讓福貴千瘡百孔的心麻木了吧?在他平靜地敍説這一次次的死亡時,內心又有多麼大的悲痛,我無從可知。他把所有洶湧的情感都潛進了平淡的敍述中,我不敢想象,若換作是我,我該怎樣活下去,怎樣笑着活下去。

經歷的越多,感悟的就越深。我想,福貴一生的悲慘不是他一個人的,而屬於那個不成熟、大病初癒的時代。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有着太多的躁動與不安,人人自危,為生存而擔憂,福貴便是那個時代不幸的代表,而他卻在那個不成熟、不理性的時代裏好好活着,懷揣着思念,忍受着寂寞,經歷着孤獨,他在真正而真實地活,不帶半點掩飾痛苦的虛假,帶着份別人看不懂的釋然。

“我知道黃昏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着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着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着黑夜的來臨。”《活着》就像一支古老的歌,輕輕地敍説着一朵素淨的花開在絕望路上該怎麼生存。

不記得是第幾次翻開又合上《活着》烏黑又厚重的封皮了,抬頭看天,窗外藍天白雲,陽光不噪,微風正好,淚水沾了滿面,不知是為哪般?

關於活着的讀書心得4

人生漫漫,生活茫茫,前行之路少有時刻的清晰與明確。也怪不了這世態炎涼,波詭雲譎。苦苦擦拭着眼中的淚,可心淚卻如綠燭紅蠟般悽苦凋落……

明明不想思索的問題,卻又在冥冥中被其羈絆住,不能停滯下來想想的我,在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中被硬生生地橫了這麼一道:

“喂,為什麼成日如此渾渾噩噩的?”

“活着是為了什麼?”

“如何才能不枉人生走這麼一遭呢?”……

一個個聲音追問着我,如人面臨潮波氾濫的大海,我已無退路,只有在聲聲詰責中尋找出口。這人生的十字路口終究逃不了這麼一段。

我投奔書海,晝夜埋首,只求慌亂的心能小憩,也許這其中又是一段非凡的際遇。

當我品讀餘華的《活着》時,我感覺生活在隱隱告知着我什麼。

主人翁福貴的一生是何等慘烈啊!他並無任何豐功偉績,只是一“蟻民”,是個平凡的小人物,而在殘酷的社會和政治的變革背景下,其妻子兒女都先他而去並被他親手埋葬。如此接二連三地失去親人,到了晚年只能同一頭老牛度過,他的命運比一般人更悽楚。但讓我佩服的是他在心態上能直面困難,那個在晚年落寞的生活圖景下孤獨生活的人,並不是寂寞的人,這在我看來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也許有許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之高已超越了“偉大”一詞。今天我不想贅述,我僅是億萬讀者中的一員,如“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一樣,我感悟出的是另一層——活着的意志!

顯然,福貴慘淡的一生已超越了諸多人的不幸,甚至讓我覺得在感受的是如孩子死去般的麻木——這是一次殘忍的閲讀。命運不遺餘力地摧殘着福貴的生活,可他的意志,他對於這艱辛生活的描述與感受卻是讓人難以置信——是如此平緩啊。“我只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踏實。”正是他對自己的評價。寫到這裏,我的心已感動到木然。

是的,我的生活經歷和福貴一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就是拿他一小段人生比也“相形見絀”了。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遭受的挫折、經受的考驗是如此平常的事情,什麼朋友反目啦、成績下滑啦等等,雖然有時感到前途迷茫,但這我們都無法避免。更何況福貴一生的挫痛與煎熬,他還能坦然面對一切。我想,每當遇到這些挫折時,我就應捫心自問:我所遇到的一切,與福貴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至於嗎?

這足以震動我的整個大腦,我會想起生活意志這個問題。人的這一生,為什麼而活?其實福貴不正給了我們一個深刻的思考麼——為了經受,又為了迎接;為了戰勝,又為了忍耐。相隨的苦痛,正是人生的潤滑劑。關鍵不減的是意志上的堅強。福貴留給我們的不是豪言壯語,不是什麼深邃的思考,亦沒有斟酌的文字,可我們明顯為之動容,為之感慨,生活的點點滴滴瞬時氤氲起幸福的氣息,我們知足,我們一如福貴的平和。你會明白,生活中所謂的堅強,無非就是一種態度,一種意志——真成了你我感觸中交接碰撞的共音!受益於那般意志:不屈服,不氣餒,也坦然,也淡定。

如此,也不枉人生走一遭。

擁有這份感慨的你我,也許今後再面臨人生的抉擇時,翻閲福貴的經歷,在這個面對諸多不幸的窮人身上找到的不是安慰,而是欽佩與崇敬,並延續着這份活着的意志。

驀地,我一瞥前方,欣然一笑——那漫漫人生路,茫茫生活海,不知不覺對心中苦苦糾結着東西的已淡然——活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