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劉黃堡村主任助理的工作總結大綱

劉黃堡村主任助理的工作總結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24W 次

農村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舞台。隨着改革的進程,社會管理重心下移,農村裏除了正常的離退休人員,還有單位解體後由單位人變成社會人的,還有待業的、以及曾因違法犯罪受到過處理的等等,人員構成十分複雜,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小社會。作為這裏的一名管理者,社會治安、低保救助、糾紛調解,啥事都牽扯到你。農村工作者沒有文化、沒有全面的素質、沒有新的理念和開拓精神是不行的,農村工作急需大學生的參與。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做了一名村主任助理。作為村主任助理,從基層踏實做起,可以全面鍛鍊自己的能力,積累社會經驗,為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崗位上鍛鍊成長、發揮才智創造條件,要盡最大努力去為農村服務,用自己專業知識和熱情為劉黃堡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劉黃堡村主任助理的工作總結

自20XX年4月開始參加村主任助理工作,試用期在楊村鄉馬家底村,在此期間利用節假日到村中走訪瞭解村情,完成7000餘字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調研論文,並在校團委網站發表。後被聘為劉黃堡村村主任助理,並於20XX年10月份開始進行新的工作。現將工作情況簡介如下:

  一、 工作的起點——瞭解村情、奠定基礎

力劉黃堡基本情況:劉黃堡村位於楊村鄉、有兩個自然村組成,、交通便利,離示範區僅1500左右,附近有小學和中學各兩所(北楊村中心小學和西農附中和窯山中學),常住人口89户378人,耕地面積400餘畝,主要種植獼猴胡、小麥,玉米等作物,一般家庭不養家禽,主要收入為種植和外出打工,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總體水平一般,在教育情況方面,根據我的調查,該村村民的總體文化水平偏低。35%的村民接受過小學六年義務教育,30%的村民小學沒有畢業,20%的村民沒有接受過教育(未進過學堂),10%的村民接受過高中階段的教育,而接受高等教育的村民僅有5%。這在調研的過程中,廣大村民迫切要求相關部門加大周邊農村的義務教育度。村中村風良好,無現象,鄰居關係融洽,有利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工作開展——腳踏實地,兩方受益

1)開展義務支教。10月20日組織06級生技3班同學到村中調查開展一對一支教活動,自20XX年11月到2007年7月份一直在開展,在此期間我和學院幾名同學利用禮拜天到村中下鄉去支教過程中,我們幫助他們解答作業和練習中的疑難問題,還憑藉我們的學習經驗向他們傳授了一些學習方法。我們認真教授,學生認真學習。每週4個小時時間裏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們逐漸瞭解了受助學生的.家庭情況。我們的活動受到村民的趁贊,他們説道:“我們娃平時學習時遇到難題,我們也沒辦法,有了大學生的輔導,這下可好了,娃們學習用功了,成績也上去了,幸虧大學生村長主力呀!”

2)發放科技資料。10月29日和班上幾名同學到村中發放《有關獼猴桃的常見病的預防方法》和《冬小麥常見病的防治》共500餘份。在10月份的一次走訪中,劉黃堡村農民有的説,到冬天了每年都會遇到獼猴桃的一些疾病,還有小麥過冬時也沒辦法。回到學校後我查閲了相關文獻,並複印了500餘份相關的科技資料,解決了農民的燃眉之急,受到了農民朋友的好評

3)關注貧苦家庭。11月6日到貧苦家庭中走訪,幫忙做力所能及的事,並上報到校時間部。

4)幫村中出宣傳資料。12月8日,在村長的要求下,我和另2名學生到村中出有關“農村新型醫療合作社的有關內容”的板報。解決村長出板報的難題,村長對大學生做助理的我很是滿意。

5)捐助活動。2007年3月在瞭解村中有兩户貧困户後,我一直在聯繫捐助事宜,後在陽光團工委幫助下,給貧困家庭劉世偉和劉佳各送去學習用品生活用品,並不定時到家中幫忙。

6)幫助農民收糧食。2007年2007年6月25日下午,我與生命學院義務服務隊隊員朱懷傑、馬慶林、蔣興龍等10名同學與往常一樣來到楊凌鎮劉黃堡村進行義務支教活動。村裏有一名叫劉世偉的小學生,學習很刻苦,由於家庭條件不好,小小年紀就幹很重的家務活。給他輔導了語文、數學之後,他告訴我們父母這些天都在晾曬場忙着收小麥,還沒有回來。得知這一情況後,我立即通知了其他幾名正在輔導的隊員,等到下午6:30以後所有輔導結束後,一起去晾曬場幫忙收小麥。隊員們分成了幾個小組。各小組將小麥堆成小堆,然後揚場。將小麥揚乾淨裝袋後又用手推車一趟一趟運回了劉世偉同學家中。勞動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以後。農民們都很感動,懇切的邀請我們留在村裏吃飯,但被我們婉言謝絕。

7)和村中小朋友在一起娛樂。利用節假日到村中和小朋友一起娛樂,豐富課餘生活,學到更多的知識。

雖然開始時我與村民還有些語言交流上的障礙,不過,真誠的態度彌補了語言交流上的不足,使我依然能夠與村民進行熱情和耐心的交流。在走村串户中,在田間地頭上,我親眼看到了農村村民的勤勞與節儉,親身體會到他們的淳樸與善良。尤其是通過一段時間與他們同勞動、同吃飯、瞭解了很多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完成了一本民情筆記,很多農民也成了我的老師和朋友。農村中的貧困户是非常艱苦的,當我面對他們那破舊的房屋、簡陋的傢俱以及飯桌上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飯菜時,我感受到內心有一種強烈的震撼,於是我經過與村幹部協商與貧困户倪銀狗結對,日常中,幫助其打掃屋子,為其女介紹學習方法,與村幹部一道盡力拓寬其家人就業渠道等等。在新學期之際,我還自發聯繫為其捐物。

一年來,自己利用課餘時間在劉黃堡村工作的過程是我學習和生活的過程,工作雖然得到村幹部和村民的肯定,但也一定有不足的地方,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