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有感大綱

讀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02W 次

讀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

近期,我讀了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我深深地被這本書所吸引,它讓我體會到了魯濱遜那驚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讀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魯賓遜是本書的主人公。在一次航海中,魯賓遜所乘的船在一個荒島附近觸礁,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只有魯濱遜一個人幸運地活了下來。海浪把他捲上了沙灘。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觀與絕望之後,他憑藉自己頑強的毅力,與大自然展開了英勇卓絕的鬥爭。他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利用簡單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過起了荒涼的野島生活。經過不懈的努力,他不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傢俱,還有牧場、種植園,甚至還養了寵物。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能過上這樣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這完全是他憑藉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創造的奇蹟。

魯賓遜是一個善於幫助別人的人,他從一幫食人族手中救下一個俘虜,那天是星期五,所以就給他取名叫“星期五”。從那以後,“星期五”就成為他忠實的夥伴和僕人。魯賓遜還教他學會了説英語。不久,他又從食人族手中救出了幾個俘虜,和他們一起勞動,共同生活。後來,一艘英國船隻經過荒島,魯賓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亂的水手,乘船離開荒島,返回英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魯賓遜從落難荒島到返回英國,這段時間竟長達二十多年。

看完這本書,使我深受感動。一個人身陷絕境,竟能這樣對生活充滿信心,勇敢地面對生活,創造生活,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使我認識到,人不論何時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能被困難嚇倒,要勇敢地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從容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和挑戰厄運。只有這樣,才能像魯賓遜那樣,永遠是一個勝利者。

讀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有感2

這幾天,我們學習了一篇《魯濱遜漂流記》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叫魯濱遜的英國人,在一次航船事故中,流落到一個荒島,以後,他就在荒島上建房定居,養牧種植,頑強生存,最後還救了一位“星期五”的野人,最後一起回到了英國。

他可是一位勇敢,機智,能幹,對生活充滿積極向上態度的人。他非常的機智,沒有住所,沒有食物來源的條件下,自己想辦法搭帳篷,自己把船上的東西吃完了,就到樹林去打獵,後來還把野羊圈養起來,把麥子撒在地裏,竟冒出了嫩芽。為了搭建一排籬笆,用了一年的功夫:他到林子裏砍樹,把一個個樹枝削皮,還要扛回去,這些工作需要兩三天艱苦的勞作。他還有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那就是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的心態,十分陽光,他不會每天眼巴巴瞅着海上的日出日落,不會喪失對生活的希望,真令人佩服。他獨自一人在荒島上28年,善於開動腦筋,在那種惡劣環境下,別説是我們孩子不行,大人也不可能在荒島上長時間艱難的生活,恐怕也避不了一死。

不説我在荒島上,就是在陸地上,我的自理能力也是非常的弱,例如,早上還要媽媽起來給我做飯,洗澡時還要媽媽幫忙再能洗乾淨,甚至有時候整理自己的書包還是丟三落四的,還有一點就是對生活沒有樂觀的態度,。現在年輕人,一遇到一點挫折就產生不好的想法,覺得這個世界在指責自己,看不到一絲光。嘿,告訴你們吧,它不是一隻裝滿甜糖的瓶子,也不是一隻行駛在平靜湖面上的小船。而它是讓你永遠也摸不透的裝有酸甜苦辣的鹹的五味瓶,是一艘小船在波濤洶湧、跌宕起伏的海水中乘風破浪,經歷點挫折,不算什麼,只要把它當做是一次人生的磨鍊:“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魯濱遜叔叔,你真行!謝謝你讓我懂得了這麼多的道理,也許這是我讀過的最好的一片課文。

(評語:真的很高興你有這樣的認識,希望老師能看到一個更開朗、更快樂的你!加油孩子!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值得高興的事情,一定要快樂起來哦!)

讀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有感3

合上這本書,我頭腦裏立刻出現了魯濱遜奮鬥的場景,我被這一波三折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甚至已近備主人公的精神所折服了。這就是丹尼爾笛福所著的《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主人公魯濱遜出生於一個約克市中層階級,一心想去航海。之後不聽父母勸告,去做了船員,失敗了二三次之後卻一心堅持,知道在荒島上自己獨立生存了 28 年頭後,返了故鄉。不料父母雙亡,他只好一人為荒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用資金幫助那些以前幫過他的人。

這本書中的故事雖然不是神奇的,但是它的情節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也引人入勝,如同身臨其境,被它深深的感染着,怪不得作者笛福被稱為“英國與歐洲小説之父”呢。

我被主人公魯濱遜的精神所折服,因為魯濱遜有一種不服輸的勁兒和勇敢頑強鍥而不捨的品質,大無畏的冒險進取精神,使我為之震撼,留下深刻的印象。

世界上雖然有許多和魯濱遜命運一樣悲慘的人,可是有卻會有幾個像他那樣勇敢頑強堅持不懈的呢?有的人只是受了一點苦一點累,可這與魯濱遜來比又算得了什麼!有的人剛開始對什麼東西頗感興趣,之後卻是放棄,這種半途而廢與魯濱遜勇往直前的精神比又算得了什麼!只有肯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人!

記得我小時候學騎自行車時,摔倒了,就不敢再爬上去了,但是

爸爸鼓勵我跌倒了要爬起來迎難而上戰勝困難,從此我就更加明白了不能做一個半途而廢的人,要做勇者,強者!

我被魯濱遜的執着所感動,被他的勇敢所感動,更被它的熱愛勞動,意志堅定所感動,就像古人所説的“有志者,事竟成”,魯濱遜也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要多一份膽量,多一份堅持。

正是因為有了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精神,這個世界上才多了勇者少了懦夫!

讀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有感4

在暑假裏我欣賞過許多部小説,但卻沒有幾部認真讀下來的。正巧有兩天停電,我一口氣讀完了《魯濱遜漂流記》這篇小説,讓我現在還記憶猶新。

那篇小説講述魯濱遜在海上旅行時,船翻了,而能讓人遊在水面上的,就只有幾塊木板。許多人放棄這一線希望,所以相繼死去了,只有魯濱遜奮力遊向小島,在那裏安家,度過了漫長的好幾年,他一直在等待有人救他的那一天。果然有一支探險船隊救了魯濱遜,他又開始了岸上新生活……

魯濱遜那種知難而進,對生命充滿渴望,對生活充滿信心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我最喜歡他説的一句話:“我一定要讓受欺辱的黑人對自己有信心。”是啊,誰也不能因為挫折的阻擋面氣餒,因為失敗以後就成為灰心的奴隸。(這一段文字寫的真是好極了:因為這一段文字抓住了這部小説的最要緊的地方,並能説出自己的真知卓見)因為這也使我想起了自己的事歷。

一次,我在特長班學習時,由於不專心聽講,考試得了個倒數第一。那次以後我灰心了,感覺自己不是那塊材料。於是便跟媽媽説不想去特長班了。媽媽聽後大發雷霆,嚴厲地訓了我一頓,逼我去學。使我特別委屈,一直懷恨在心。(這一段寫哈哈哈文字不大好:因為“大發雷霆”、“嚴厲地訓”不是教育所提倡的,應當把媽媽寫成一小學讀後感個循循善誘的好媽媽)

但我讀完這篇小説後,才知道媽媽是對的。又感覺自己像那落水後放棄生命的人。他們失去的是生命,而我失去的卻是一種知難而進,對自己有信心的信念。相比之下,雖然略有差別,但都十分重要。所以將來我一定要成為像魯濱遜一樣的人。(這一段文字寫的入情入理,語言簡潔明白,絲絲入扣)

只要我們不怕挫折,知難而進充滿信心,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難。

讀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有感5

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好書〈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笛福所著,給我啟發很大。

這本書大體意思是這樣的:魯濱遜.克魯索不放棄自己的夢想,三番五次的離開家庭,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旅行。在旅行過程遇到海難,流浪到一座荒島以後,靠自己的力量修建住房、種植糧食等,把荒島改造成了“世外桃源”呢!他出海冒險,終於得到了精神上的一筆很大的財富。

讀完這本書,我想到了自己,我一定會以魯濱遜為榜樣。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爬山,要爬一座很高的山,來到了那裏,馬上就泄氣了,心想我一定爬不上去。後來經過思想鬥爭,覺得自己長大了應該挑戰一下了,雖然很累但很高興,差點爬不上去呀,一起來的叔叔阿姨還表揚了我。現在看了這本書,讓我明白,做每件事情,只要堅持,勝利就在前方等着我們呢!

讀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的啟發是,它教會了怎樣充滿勇氣地面對一切困難,最終想辦法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克服它,並且把它做好。魯濱遜他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我想在今後的學習中一定會碰到很難解決的問題,我一定會克服的,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讀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有感6

最近,我讀了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這本世界名著,受益匪淺。

作品主要講述了一位遇險的航海商人——魯濱遜獨自一人漂流到一座荒島上。在島上,他克服了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靠頑強的意志和他自己所掌握的科學知識,生活了二十八年,終於遇救返回自己家鄉的故事。

魯濱遜在困難面前頑強不屈的精神令我折服。他初到荒島因為沒有助手,所以連做一塊木板都要花四十二天的時間。他做的許多事都是白費力氣,沒有取得成功。但他從不灰心失望,總是不斷總結失敗的經驗又重新開始。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令人欣慰的回報:他最後變得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這些沒有一件不是費了很大的力氣,克服了許多的困難才得來的。

看到這裏,我不禁反省自己以前做事,一旦不成功,就會氣餒。這與魯濱遜相比我是多麼的渺小啊。

今後,我要像魯濱遜那樣,勇敢頑強,積極面對各總各樣的困難,做一個生活的強者。

讀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有感7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本好書,讀過的無不這麼説。可是好在哪裏呢?我隨手翻了翻第一頁的人物性格,不禁迷住了。魯濱遜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因不滿足現狀,敢於冒險,感於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流落到了荒島。難道賦富裕安定的生活不好嗎?人們難道追求的不就是富裕安定的生活嗎?也許我不知道冒險對魯濱遜的重要性,但是我看完之後知道了,並愛上了冒險 ……

第一次航海的魯濱遜遇到了危險,流落到了一座荒島上。我為他惋惜,難道魯濱遜會因為他的夢想而失去生命嗎?但是魯濱遜卻靠他的聰明才智,克服一切困難,堅強的生存了下來。真令人敬佩!上一秒我還在因為魯濱遜不聽家人的勸阻,執意航海而遇到危險,下一秒我就在為魯濱遜的生存手段而歡呼。我不敢相信魯濱遜在一座荒島上能夠創造那麼多的奇蹟:他在島上種植大麥和稻子;自制木杵、陶器、篩子;加工麪粉、烘培出了粗糙的麪包;他還捕捉並馴養了山羊,讓其繁殖。他是怎麼做到的?我的大腦都想不到。真的有那麼一刻,我想去告訴魯濱遜的父母,他正在一座荒島上生活艱難;也有那麼一刻,我被他的快樂感染,想要加入他,但是我現在更想看下一次遭難的時候,魯濱遜會怎麼樣沉着面對,化險為夷。想看魯濱遜怎麼把生活變得更好!這就是魯濱遜所追求的冒險奇遇嗎?太有趣了!

幾年過去了,可是這樣的生活魯濱遜不孤單嗎?孤單是可怕的,沒有人和你做伴,即使生活再好也會無趣吧?幸好魯濱遜救下了他的朋友——星期五。星期五扮演的是魯濱遜的僕人,不過與其説是僕人不如説是朋友,相信魯濱遜也是這麼認為的。果然有朋友的生活非常有趣。

最終魯濱遜回到了英國。他離國已經 35 年了,由於多年的孤島經驗,魯濱遜成為了擁有五千英鎊的富翁。隨着年齡的變化,魯濱遜安定了下來,不過冒險的夢想一直埋藏在他的心中。 28 年的荒島生活,是他的寶貴經歷,也是深深的記憶,永遠難忘 ……

是什麼支持魯濱遜在荒島上生活那麼長時間?求生的本能?我只能説魯濱遜是渴望生存下來的,而且他相信,他有能力做到更好,即使他面對的是災難、病痛、折磨和一座環境惡劣的荒島。這是一本好書,也是一個真理。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哪些呢?

讀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有感8

讀了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讓我想起一句話:知識就是力量。魯濱遜能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獨自生存二十八年,靠的就是他的智慧和勞動:假如他不去勞動,那麼他只有被食人族吃掉的可能;假如他沒有知識,那麼他只有在荒島上病死的可能。 日記

魯濱遜用自己的雙手在荒野中搭帳篷,掘山洞,打圍牆,為自己築起一個安全堅固的“城堡”,免受食人族的侵害。有了住,還得有吃。從船上運下來的食品雖然不少,但確是有限的,如果不自力更生,就會坐吃山空。於是魯濱遜又開始自己種莊稼,圈養家畜。荒島上的天氣變化無常,魯濱遜上荒島的第一年就病倒了,病得很重,一天到晚都昏昏沉沉。這是他運用了巴西人無論得什麼病都不吃藥而吃煙葉這個實例,成功地救了自己一命。

讀完了《魯濱遜漂流記》,讓我感到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有了智慧和勞力,在一個荒島上生活二十八年也不是什麼難事。

《魯濱遜漂流記》,一本讓人驚歎人類智慧和勤勞的巨大著作,讓人驚歎生命的美麗。

《魯濱遜漂流記》是“歐洲小説之父”丹尼爾。笛福晚年時代創作的一部小説。他塑造的魯濱遜是一個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一個理想化的英雄。他不僅賦予魯濱遜種種人類優良的品質,像勇敢、堅強、智慧和熱愛勞動,並使他具有一個“理想的”資產者的所應有的實幹精神,宗教信仰和嚴謹等。作者用生協逼真的細節把虛構的情景寫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使故事具有強列的真實感。 拜讀這部小説後,我不僅對作者獨特的寫作手法和豐富的想象力大為讚歎,更對魯濱遜這一人物在坎坷經歷中表現出的剛毅、堅強不屈的品格欽佩至極。 我深刻體會到,魯濱遜有如此豐富多彩的經歷,與他的實幹精神和堅強性格是分不開的。而我正是缺乏這種精神和品格。 我早已習慣了父母為我創造的優越條件。像温室裏的花朵,不經歷風雨,沒愛過生活的磨勵,根本無法體會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成天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只會空談理想,缺乏認真紮實的奮鬥精神。 在學習中,我常遇到一些困難,但這點困難與魯濱遜獨自生活在荒島上遇到的艱難險阻相比,是微足不道的。他能用雙手創造奇蹟,我為什麼不能鼓起勇敢戰勝困難呢? 讀過樣一個富有冒險精神的英雄的傳奇生涯後,我深深的被一個英雄頑強奮鬥的精神和不屈的靈魂震撼着。那麼從現在起,我應該堅強、勇敢,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向對美好生活。

讀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有感9

沒有一艘船能

像一本書

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

一頁跳躍着的詩行那樣——

把人帶向遠方

這渠道最窮的人也能走

不必為通行税傷神

這是何等節約的車——

承載着人的靈魂。

女兒斜倚在我的身邊,念着這首《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女兒的拐彎抹角,帶出了這本《魯濱遜漂流記》。

帶着女兒的任務,我開始走近魯濱遜,我體會到了他的勇氣、毅力、智慧和執着,看到了他那一次又一次地戰勝困難,化險為夷,磨練自己,成了生活的強者!

人不能沒有個性,生活不能缺少體驗。血液中依舊躍動着平靜的脈搏,我們依舊這樣生活,我們依舊這樣體驗。

往真處看,純真之眼見卓然——

魯濱遜倔強的個性決定了他成為生活的強者。在家人一次又一次的反對中,魯濱遜沒有動搖,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航海的信心。魯濱遜不服輸(頑強)的意志決定了他成為生活的強者。海上的經歷一次比一次兇險,魯濱遜沒有退縮,沒有氣餒,反而更加強烈地要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的勇氣,也正是這樣,使他經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積累了一次又一次戰勝的經驗,成就了生活的別樣。

我想,如果花落時我們痛苦哀歎,我們何不在花兒盛開時盡情欣賞它的美麗。面對未知的明天,我們與其為孩子做這做那,為孩子祈禱幸福,倒不如教孩子學做人學做事,讓孩子自己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打滾摸索。在困難中學會生活,在生活中體驗“我能行!”。雖然人生的道路雖不平坦卻依舊精彩,不論是多麼崎嶇的山路,我總是相信你體驗後一定別有一番滋味。

往細處看,滴水之光見太陽——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魯濱遜不是聖人,卻似聖人,面對空無一人的荒島,處處透着“兇”“險”的艱難,活下去——多麼大的挑戰,然而,魯濱遜卻懂得如何為自己創造生活的奇蹟,他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住所問題,解決了飲食問題,還製作傢俱,到最後成為豐衣足食的他。到此,我們的腦海中,立即出現了一個高大的、力量無比的英雄巨人,這是魯濱遜無比的勇氣與堅強的意志催響了我們每個沉睡的人,起碼是腦子沉睡的人!

適當地為孩子成長創造一些逆境!“現在,我什麼都不怕了。”——魯濱遜這樣的自信並不是在一開始就有的,他也曾絕望過,也曾束手無策過,可是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困苦中,總結一個又一個的經驗,到最後,他勇敢地告訴自己——我什麼都不怕了!魯濱遜在荒島上一點點的增強自己的生存能力,在經歷生存與死亡的搏鬥之後,在感受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之後,還有什麼可以阻止他前進的步伐呢?他贏了,他是生活的強者!

如果説堅強是一種內在的精神,那麼勇氣就是一副盔甲,緊緊地裹住堅強的信仰。荊棘一片,金色的盔甲可以抵擋,它點綴着這一份信仰,裝飾着一種威武。孩子所向披靡,愈戰愈勇。堅強、英勇可以成就一個孩子的光輝!

往無處看,蜂逐馬蹄得花香——

小説的結局不僅是完美的,更是發人深思的。魯濱遜可以那麼坦然地將自己的一大筆財產大大方方地捐獻出去,着實是令人驚訝,這不單單是他的善良,更是因為他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他懂得感恩,去感恩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

我們的孩子絕大多是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形成的思想——沒理由將自己的東西給別人。這是從小就被捧在手心裏長大的原因。孩子不懂得去感恩,當我們已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去為自己彌補在孩子身上犯下的錯誤。我們要讓他們學會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親人朋友,感恩身邊的所有人。會説一句簡單的“謝謝”,會送一個小小的擁抱。用真真切切的愛去對待身邊的人,去付出一份愛,收穫一份快樂、一份幸福,讓孩子的心成為最美好、最温潤的地方。

因為生活,生命,都需要更多的“個性體驗”、“堅強勇敢”、“懷抱感恩”,幸福與否,更多取決於個體的感覺體驗和欣賞。

親愛的孩子,“慢慢走,欣賞啊!”別忘記,陌上花開緩緩行!

讀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0

假期的第一天,我就讀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這是18世紀英國一位叫做笛福的作家受到蘇格蘭水手經歷的啟發而完成的一部作品,其中的內容引人入勝,讓我浮想聯翩,彷彿自己親身經歷過那樣驚險而又刺激的生活一般!

書中主要描寫了一個不屑安於平淡生活的主人公魯濱遜幾次三番離開小康家庭出去環遊天下,結果在一個荒島上遇險受阻,但是魯濱遜並沒有輕言放棄,而且利用自己頑強的意志還有勤勞的雙手和聰明的頭腦在荒島上堅強的生活下去,他修建住所,種植糧食,馴養家畜,打造器具,縫製衣服,自給自足,奮鬥不止,千辛萬苦之後,他終於創造了人生中不可估量的財富,從無名小卒演繹成了舉世聞名的一代英雄!

看完文章,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本對我們很有啟發的世界名著,它教會我們要學會堅強,學會挑戰,學會在逆境中奮進,學會在孤獨中生存!面對困難時候我們要開動腦筋,面對危險的時候我們要機智的化解,只要肯努力肯用心,我們總會實現我們想實現的願望,我們能到達我們想到達的目標!

勤勞勇敢,自強不息,面對困難時候百折不撓,面對貧苦時候樂觀向上,這就是魯濱遜,我心目中偉大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