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愛因斯坦傳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愛因斯坦傳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03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因斯坦傳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愛因斯坦傳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愛因斯坦傳讀後感1

這幾天,我帶着對愛因斯坦的崇拜,帶着“他是怎樣取得如此偉大的科學成就的?他的相對論究竟是什麼?”的問題,看完了鄂華着的《愛因斯坦傳》這本書,使我受益良多。

愛因斯坦是德國猶太人,出生於1879年3月14日的德國南部古老而又美麗的一個小城鎮裏。

愛因斯坦是一位眾所周知的物理學家,他早在29歲的時候就獲得了諾貝爾獎,33歲被封為皇家科學院院長,還成為了德國物理科學皇家院士。他是物理學上相對論的創建者,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在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對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因斯坦從小就非常喜歡音樂。他曾經説過:音樂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用了整整七年的勤學苦練,手指上已經磨出了厚厚的繭子,連光滑的小提琴琴面上也滲透了他苦練時淌下的汗漬。愛因斯坦從沒有停止過對音樂的熱愛與痴迷。書中説:“如果真有一個上帝,在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時曾經幫助了他,那麼,這個上帝就是音樂!”可見科學與音樂是相通的,同樣都需要最豐富的想像力!

家庭貧困並沒有把他壓倒,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也許,有人會問:這位創建了相對論的大科學家,天資一定很聰明吧?其實,愛因斯坦直到讀中學時,功課並不出眾。放學後,他經常被留下來補習功課,老師把他當成個“笨頭笨腦的孩子。”但他的數學成績非常好,對自然博物課的熱情很高,課外還經常在學校和家裏的花園中觀察植物和小動物。他還是一個愛尋根究底和求知慾極強的孩子。通過自學發展自己的興趣。

一次叔叔雅各布來看他,在紙上畫了個直角三角形,並對他説:“在直角三角形裏,有一個定理,它的斜邊的平方,等於其他兩邊平方的和。”愛因斯坦對此很感興趣,就下決心要證明出這個定理來。經過一整晚的思索證明,終於讓他證明出來了。一個年僅12歲的少年,竟然在一個晚上就證明出大數學家證明出來的定理。這太讓我感到震驚啦!

愛因斯坦是“20世紀的哥白尼”,是“比牛頓的更加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他親手建立的宏偉的相對論大廈,影響並指導了整個20世紀人類科學發展的歷史,並且還將繼續影響和指導人類未來的科學發展。

是啊!為科學界做出巨大貢獻的愛因斯坦現在雖然死了,但是,他偉大的業績和敢於破舊立新、不斷探索知識、堅韌不拔的精神會像花兒開放在人們心中,像歌兒一樣繚繞在太空。

我以前總是貪玩,對待學習總抱着馬馬虎虎的態度。看了《愛因斯坦傳》等名人故事後,我終於懂得了,只有付出艱辛與刻苦學習,才能有更大的成就。俗話説:“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功需要有虛心、恆心與耐心,成功來之不易!以後我一定改掉“馬虎”的壞習慣,學習愛因斯坦刻苦鑽研的精神,長大後成為一位出色的人!

  愛因斯坦傳讀後感2

寒假和孩子一起讀了《愛因斯坦傳》,深深的被愛因斯坦對於科學研究的敬業精神所折服,他堅持不懈、積極探索的精神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學習的。

書的開頭就描述了愛因斯坦的童年,小時候的他性格暴躁,孤僻,古怪,很少有人願意接近他,但他喜歡看書,另外還有兩處身體部分的鍛鍊是他的最愛,一是大腦的運轉,二是屁股的坐功。當他將三者結合起來,即坐下後開始閲讀與思考時,其驚人的'效果便顯現出來——他能如老僧入定般一動不動,與外界隔絕,只在頭腦中不斷滿足自己永無止境的求知慾。正是由於愛讀書,認真思考,他的學習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當孩子讀到這部分時感覺好笑,但是也非常佩服愛因斯坦讀書時的專注。書籍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多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可以使我們的眼界更開闊,可以使我們的自身素質更高。讀書時需要認真思考和專注,如果一目十行,走馬觀花,看書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讀書時一定要專注,不要被身邊的環境所幹擾,把讀書作為一種享受,淨化心靈,提高自我。評判一個人要從辯證的角度去分析。我們不喜歡童年時他的性格,但是喜歡他的這份對知識的追求和學習的態度。人無完人,雖然他的缺點讓人不喜,但是他的優點卻又值得我們去學習。

愛因斯坦從小就有很強的好奇心,遇到問題,他會不斷認真的思考,不得到答案,是不罷休,這些是愛因斯坦過人的地方,也是我們與他的差距。對於孩子的好奇心,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合理引導,不能因為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就心生厭煩,甚至扼殺。好奇心對於孩子來説非常重要,在孩子的學習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了好奇心,孩子會主動學習,主動尋求答案。好奇心也是想象力的源泉,有良好的想象力,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説非常重要,孩子在天馬星空的想象中,會有重要的發現,對以後的科學探索或者繪畫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論孩子是如何想象的,我們不能嘲笑甚至斥責孩子這不着邊際的想象,而是這讓孩子去分析説明他想象的意義。

對待失敗,愛因斯坦不像我們一樣受到挫折就會退縮,逃避,他會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更加努力,堅持不懈的探索正確的答案或者繼續努力,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這才是失敗時應該做的,而這種精神也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孩子也對自己的問題做了分析,也認識到自己的畏難情緒,遇到困難就想逃避,而不想獨立去解決問題。這個也是我們在教育孩子中應該幫助他解決的問題。豈止是孩子,作為成人的我們,也應該具備這種精神,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都應該充分認識自己的不足,有足夠的耐心,對待失敗的問題,要認真分析其中的原因,及時找到解決的辦法。

“迷信權威是真理最大的敵人。”這是愛因斯坦的信條。正是這份對權威的質疑和探索,愛因斯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學習中一定要持懷疑的態度,求知的態度,不要盲目迷信給出的答案,一定要自己去求證。在學習語文中,生字一定要藉助字典,認真去查,這樣才有深刻的印象,雖然有的輔導書給給出了答案,但是答案未必都是正確的,這需要我們自己去求證。數學學習中,一定要反覆驗算,保證答案的正確,不能想當然。

  愛因斯坦傳讀後感3

愛因斯坦,一個熟知的名字。我前幾天讀了《愛因斯坦傳》。

他並不是天生的聰明。他也曾犯過錯誤,而他的成功,來源於他的思考與觀察。如果沒有他的細心觀察,他還只是個普通人;如果不是他的好奇心,他還不可能寫出如果多的論文;如果他沒有經過周密的思考,那麼他就不可能為世界作出那麼多貢獻!愛因斯坦本就是個普通人,要真説他與別人不同,那就是不同在對新事物的態度與做法上。普通人可能只會稍稍注意一下甚至直接跳過,但是愛因斯坦一旦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便會不斷地研究,不斷地探索,專注地思考,最後得出結果,這也就是他偉大之處,同時也是他能做出這麼多貢獻的原因。

愛因斯坦從小就有很強的好奇心,一旦有問題,他會不斷地、認真地思考,不得到答案不罷休,這是愛因斯坦過人的地方,也是我們與他的差距。

對待失敗,愛因斯坦不像我們一樣受挫就會退縮,會掩飾,他會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更加努力,堅持不懈地探索正確答案或是繼續努力。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這才是失敗時應該做的。如果因為失敗而半途而廢,那將是最大的損失,所以,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時,我們所能做的不是退縮、逃避、掩飾,而是應該分析失敗原因後繼續努力,這樣才能越來越接近成功。

對於成功,愛因斯坦表現出的則是一種平靜,雖然那一天早上改變了他的一生,但是他並沒有因為成功就放棄或停止過他的研究,他繼續堅持不懈地研究,這樣的精神令人敬佩。

愛因斯坦所擁有的許多美好的品質都值得我們敬佩、學習,我們只有不斷提高自己本身,才能夠越來越靠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