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人生九級浪》有感範文

讀《人生九級浪》有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89W 次

最近有幸拜讀了李燕傑老師的《人生九級浪》。感覺收穫頗豐,心潮澎湃,於是忍不住寫下這篇讀後感

讀《人生九級浪》有感範文

李老師的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讓經典帶你重走人生路”通過列舉經典歷史人物的名言來給我們傳遞先人的為人、處事思想。其中鬼谷子的先養氣,後治人的謀略、老子的適度論、曾國潘跨越歷史的治學與治世理念都給我很多很多啟迪。其中又以周易對知識和智慧的區分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知識可以相互傳授,而智慧只能相互啟發”;“知識,或許主要告訴人們這是什麼。那麼智慧則告訴你,它為什麼是這個,將來發展下去又如何。”

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越來越多的價值觀更加青睞“知識”,因為知識是最容易獲得的,也是最容易轉化為生產力的。一直以來,我都在追求“知識”,卻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感悟智慧。卻沒有意識到越是到了社會的高層次,比拼的越是智慧的高低。身為時代的接班人,或許我要漸漸將重點放在啟發智慧上。

第二部分“節約你的人生成本”則主要反映了李先生對待人生的樂觀積極的態度。他在這部分的第一面就説了這麼一句話:“一個人活在世界上,重要的不在於活了多久,而是在有限的生命中,是否為人們獻上了一顆赤子之心;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把幸福與美好的東西全部獻給他人”我個人認為李先生對待事物的態度是無論做什麼都盡力而為,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絕不退縮。強者不一定要是能力出眾的,卻一定是當你遇到挫折想要放棄的時候敢於回頭勇敢地向困難繼續邁步的人。但是當事情做完考慮回報的時候不要要求太多,十成好事能夠佔三四成就可以了,企圖把十件好事全獨佔,其結果只能落個失意與失望。

如果説第二部分是嚴格精密的控制自己行為的不二法門,那麼第三部分“生活容不得半點矯情”則更加側重於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敞開懷抱去感受愛,去感受快樂,去調節自己的內心世界,自己的情緒。這部分對我的幫助實在是太大了。在過去的幾年裏,我一直在思考人活着為了什麼。而在李先生的書中,我竟然就找到了答案。

李先生在“平安地生,寧靜地死”一節中説了這麼一句話:“人生本無意義,全靠自己賦予!”一句話如醍醐灌頂。是啊!我為什麼一定要苦苦尋找別人眼裏的人生的意義呢?其實人生的意義都是自己賦予的。你給自己的人生意義多少的高度,它就是一個多少的高度。人,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得精彩而正派。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很多人到了老年都喜歡出書,但是我看了很多,絕大部分都是在回憶自己做了些什麼,而很少有人真正靜下心來認認真真總結思考自己對待人生,對待世界的態度,還能夠用這麼淺顯易懂的話寫下來,讓我們這些不是很能舞文弄墨的人都能看得懂。單單這一點,就非常值得我們尊敬和仰望的。更難能可貴的事,李先生一直以來都秉承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原則,以自己作為榜樣,留給我們學習。聽説李老師忍受病痛的折磨已經好幾年了,可是依然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對待人生,回過頭來想想,我們現在遇到的挫折又算得了什麼呢?

回頭想想現在的大學生,很多人標榜混日子為生活宗旨,想法設法使自己付出的少些,得到的多些,還總結歸納出了一整套的“理論”,“經驗”,沾沾自喜的傳授給別人。現在的社會太多的浮躁,慢慢開始蔓延到大學內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唯利是圖,拜金主義。漸漸喪失了一個二十幾歲年輕人應該有的熱情與活力。以前,我也被這種氛圍所感染,總覺得別人幫我就是天經地義,自己做點什麼就很吃虧,弄到最後自己死氣沉沉的。但是看了李先生的書,我內心的熱情又一次被喚醒了,我終於明白,人生在世,其實最重要的不是那些表面的名和利,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生,所以我呼籲大家,都敞開心懷,感受別人的愛,也讓別人感受到你的愛。

愛吧,愛一切善良的人,即使你不愛我,我也要愛你,愛就是理解,愛就是體諒,愛就是獻納,愛就是無私,愛就是犧牲了自己,也要使人得到慰藉!人類有了愛,就沒有跨不過的山,人類有了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艱難。

從今天開始,張開雙手,擁抱世界,打開心扉,做一個陽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