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左手和右手》

幼兒園教案《左手和右手》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79W 次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左手和右手》,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案《左手和右手》

幼兒園教案《左手和右手》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左、右手名稱,知道許多事情需要兩隻手共同完成。

2、通過“圖+文”方式引導幼兒認字,初步培養幼兒對閲讀活動的興趣。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大膽表述的能力以及耐心傾聽的習慣。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左右手圖片及漢字,“圖+文”字條四張,圖片四幅,人手兩個紅黃圓形貼紙、一張白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師:小朋友,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老師伸出雙手)。(幼:都有手)

“對,都有手,有幾隻手?”(幼:有兩隻手)

2、師:對,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兩隻手,這兩隻手啊跟我們小朋友跟徐老師一樣都有它們的名字。(出示手卡片)“誰知道它們叫什麼?”(幼:左手和右手)

3、 師出示漢字卡片(左手 右手)並貼在相應的手的位置,説:“對了,這兩隻手都有它們的名字,它們的名字就叫左手(綠色)和右手(紅色)。

4、 師:知道它們的名字了嗎?小朋友請看,這個紅顏色字寫着的靠着這一邊的手,我們小朋友拿出來,哦,這隻手,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右手。

5、 師:小朋友,徐老師在這桌子邊上貼了紅點點,是不是給你們那個叫右手的手背上貼一個紅點點。(交代要求:動作要輕、要快)(老師也貼上紅點點)

6、 貼好後,師:舉起來吧,給後面的客人老師也看到。好,剛才你們給它貼上紅點點的那隻手叫什麼名字啊?(幼:右手)

7、 師:對,叫右手。好,那麼還有一隻手,這個綠顏色的它的名字叫什麼?(幼:左手)

8、 師:趕快給你們那個叫左手的手也貼上一個綠點點。(交代要求:動作要輕、要快)(老師也貼上綠點點)

9、 師:哦,都貼好了嗎?給我看看,真棒!好,接下來我們來做個遊戲,把你們的兩隻手都藏起來,(幼兒把手藏後面)把你們那個叫右手的手請出來。(幼兒伸出右手)

10、師:啊,右手出來了,把它藏回去,把你們那個叫左手的手請出來。(幼兒伸出左手)

11、師:哦,對了,都有了。好,現在把你們的兩隻手都藏回去吧。

12、教師小結:我們知道了,每個人都有兩隻手,一隻叫右手,一隻叫左手,今天,徐老師就來和小朋友講一個“左手和右手”的好玩的事情給你們聽聽好嗎?

二、基本部分。

1、師: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右手對左手説:“我的本領比你大,我什麼事情都會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右手它説自己會做哪些事好嗎?

2、老師出示圖夾文1。

師:右手説:“我會拿筷子吃飯。右手説什麼?”。(幼兒回答能力差點的幼兒)。

師:哪個小朋友能告訴我,你是怎麼知道這一句話是:我會拿筷子吃飯的?(幼兒回答如:我認識字)

師:哦,有幾個小朋友認得字,那麼不認識字的小朋友,怎麼知道它説是:“我會拿筷子吃飯的”,可以從那裏看出來?(幼:圖畫)

師:哦,看圖畫,哪裏有圖畫?告訴我。(幼兒回答)

師:手指筷子圖:這個圖告訴我們什麼呀?(幼:一雙筷子)

師:對了,這是筷子,看到這裏,我們就可以猜了,拿筷子幹什麼呀?(幼:吃飯)這雙筷子就告訴我們這個圖前面兩個字是:筷子

3、教師小結:右手説:我的本領很大,什麼事情都會做,我會拿筷子吃飯。

4、老師出示圖夾文2。

師:它又説了,還會做什麼?(幼兒自由説説)

師:真聰明!他是怎麼説的?跟着他一起説説看。(師幼集體讀一遍)

師:哪裏告訴我們是剪刀?(幼兒説説)師:哦,這裏有一把喀嚓咔嚓的剪刀。那麼哪兩個字是剪刀?誰能夠大聲地告訴我?(幼兒回答)前面兩個還是後面兩個?哦,徐老師告訴小朋友哦,這個剪刀的前面兩個字叫剪刀,一起説説看。

5、老師出示圖夾文3

師:它又説,還會做什麼?

6、老師出示圖夾文4

師:最後,它又説了,它還會做什麼?

7、師:今天,徐老師在這裏跟小朋友介紹一個字,你看這裏都有這個字,是什麼字?(幼:拿)拿東西要靠什麼呀?(手)對,拿東西要靠手,所以它上面都有一個手字,這就叫拿字,讀一遍。

8、師:剛才呀,右手對左手説了好多話,我們把右手説的話一起來説説看。(幼兒讀)

9、提要求:要神氣!讓我看看神氣不神氣!(再讀一遍)

三、結束部分。

1、師:右手啊,這麼驕傲地對左手説:“我會做這麼多事,你沒有用!左手啊一聽右手説它沒有用,生氣了,它就説:“你説我沒用,那我就縮進衣袖裏去吧。”

2、師:什麼叫縮進衣袖裏,誰知道?(幼兒自由討論)請一幼兒示範,集體學。

3、師:左手啊,就縮進衣袖裏去了,左手縮進衣袖裏去了以後,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小朋友來看看。

4、教師出示各種圖片:飯碗打翻了 紙頭吹走了 皮球滾掉了 字寫歪了

師:小朋友想想看,左手縮進衣袖了,右手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幼兒自由説説)猜一猜,發生了什麼事?你想説那張?

5、教師小結:好,剛才我們小朋友看了這幾張圖片知道了,左手説:“你説我沒用,我就縮進衣袖裏去吧。於是就發生了:飯碗打翻了 紙頭吹走了 皮球滾掉了 字寫歪了

6、師: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你們説説看,為什麼?

7、教師小結:原來好多事情都是左手和右手要一起互相幫助才能做好,對嗎?

四、延伸部分。

1、師:好,那麼接下來,徐老師想問問小朋友看了,你們平時會用兩隻手做什麼事情呢?想一想,大聲回答我,你們會做嗎?(幼:會,並自由説説)

2、師:好,現在徐老師不要你們説了,我在桌子上為你們準備了一些紙和一些筆,你們到邊上想一想,你們的兩隻手會做什麼事?自己去用記號筆隨便怎樣畫一畫。呆會兒上來為大家大聲介紹,比比誰的兩隻手會做的事情最多。

3、幼兒繪畫過程。(教師巡迴指導)

4、幼兒逐一介紹作品。

5、教師小結:好,小朋友你把你們的紙阿上面都畫了好多“我用我的手會做的事情”徐老師也希望我們的小朋友的兩隻手越來越靈巧、越來越能幹!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利用圖夾文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在過程中沒有強調孩子認識這些字,而是注重語言對孩子的刺激,如“拿”字是兩隻手合起來拿東西,通過這樣的解釋,培養孩子從小對閲讀的興趣。最後讓幼兒用筆畫一畫這一環節,是讓幼兒把要表達的語言轉化成一種符號,然後在轉化成語言,這樣對孩子的思維發展非常好。就像某名人説的:孩子的成長依靠一百種語言。語言教育改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以前的語言我們只要求單純的書面語言,發展到現在強調並重視孩子聽説能力的培養,注重孩子在一日活動種語言的應用,一直到現在把閲讀教育作為幼兒語言培養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幼兒園教案《左手和右手》2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左、右手的基礎上,初步理解以實體為中心的左、右關係,感受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2.對數學探索活動感興趣。

3.能積極表達自身的體驗和感受。

活動重點:正確區別左手和右手。

活動難點:以實體為中心區別左手和右手。

活動準備:人手一個貼花;各種造型的左、右手圖片;魔布一塊;寫字、畫畫、穿線、夾彈子等要用到的相關材料每桌一份。

活動過程:

一.認識區別自己的左、右手,並説説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老師給你們的右手帶來了禮物,看!是什麼?(貼花),舉起右手,跟我打個招呼。

2.請你來介紹一下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吧?

3.説説你的左手和右手都會做些什麼?你覺得哪一隻手的本領要稍微大一些?

4.用你的左手去做做平時你常常用右手乾的`事(寫字、畫畫、穿線、夾彈子)説説你用左手做事的感覺。

(幼兒會位置進行左手操作)教師:左手做事情沒有右手順利,但是左手多練習了,也會象右手一樣做起事來特別容易;左、右手只有協調好了、合作好了,才能又快又好的把事情做好。

二.以實體為中心,區分圖片上的手是左手還是右手。

1.出示圖片左、右手,猜猜哪隻是左手,哪隻是右手強調是從哪裏判斷出來的(觀察手心朝上還是手背朝上;和自己的手怎麼比較等),從而得出最好的判斷方法。

2.接受挑戰,出示手指有曲有伸的左、右手讓幼兒判斷。

3.把黑板上的一組左、右手進行分類。都分好後讓大家觀察,有無錯誤,如果有就上來糾正。

(教師就幼兒的分類情況進行幫助、)三.在遊戲活動中,區分左、右手。

出示一塊魔布,變戲法變出一個洞,伸出一隻手,讓大家猜猜是左手還是右手?(方法:請一幼兒上來,用手做造型,大家動腦筋判斷,判斷對的孩子獎勵智慧星貼紙。)

幼兒園教案《左手和右手》3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區分左手和右手,體驗數學遊戲帶來的快樂。

2、以區分左右手為載體,提高細緻觀察和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教學ppt。

2、手環,遮擋板若干塊。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導入語:我們一起來玩個遊戲,這個遊戲的名字叫做"説相反"。

多-少,大-小,上-下,前-後,裏-外、左-右。

二、初步感知左和右

過渡語:在遊戲中回答正確的小朋友舉手。

1、區分左手和右手

提問:你舉的是哪隻手?你是怎麼分清左右手的?

2、説説左和右。

提問:你們身上還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和右的?

3、遊戲:我説你做。

三、看圖示猜左右手,進一步感知左和右

1、出示圖片1,交代遊戲規則。

(1)出示圖片,幼兒遊戲。

(2)交流。

提問:你覺得這是哪隻手做的手勢?從哪裏看出來的?

(3):區分左手和右手,除了看大拇指的方向,還要看清楚手心和手背噢!

2、逐一出示圖片2-4再次遊戲。

(1)出示圖片,幼兒遊戲。

(2)交流。

提問:你覺得這是哪隻手做的手勢?你來做看看。

(3):仔細觀察很重要,手勢不僅要做對,還要仔細辨別左右手。

四、兩兩結伴遊戲,結束活動。

交代遊戲規則:

1、兩人一組。

2、每人一隻手穿過遮擋板做三個手勢,然後互換。

幼兒園教案《左手和右手》4

活動目標:

1、初步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關係,感受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願意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小手鍊每人一根,手勢卡每人一個;左、右手圖片各一;魔布一塊(上有若干個小洞)、準備幾組用手操作的桌面遊戲材料(穿線板、剪刀、紙、畫筆、玻璃彈珠)。

活動重難點:

以客體為中心,正確辨別左右手;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活動過程:

一、説説聊聊:

1、老師和幼兒握手,增進交流,師生問好。

師與幼兒握手,引出左右手。——讓幼兒説説你是用哪隻手與老師握手的;——幼兒自由説説;師送禮物——手鍊給幼兒;——請幼兒用手鍊與你們的左手做朋友;

2、請幼兒介紹你自己的朋友給老師;老師還想認識你們的名字,請你説説左邊是誰?右邊是誰?(幼兒回答,答對了表揚一下)——幼兒自己介紹左右邊的朋友;

3、師小結:我們都有一雙能幹的小手,一隻是左手,一隻是右手

二、交流討論:

1、左右手是一對好朋友,能做許多的事情。

——你的小手會做什麼事情呢?

——幼兒自由表述;

2、那你平時習慣用哪隻手做的事情比較多呢?

——幼兒自由表述;——師小結:我們大多數小朋友都能用右手做事且做的事情比較多做起來也比較順。

3、師佈置一項很特別的任務,平時做事時都是右手用的比較多,那現在請你們用左手去試一試,看看會怎麼樣

4、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等會兒你們自己選一個喜歡的遊戲,然後用你的左手來試試。

——師為幼兒準備了繪畫、穿線板、剪紙、夾彈珠;

實踐交流:

1、記住了右手做的事情讓左手來做。

——要求幼兒用左手去嘗試做這些事情;師巡迴指導觀察。

——幼兒自由表述;

——師及時小結梳理:右手做的事情左手有時也能做的,但是但靠右手和左手也是不行的,只有左右手配合默契了那麼什麼事情都難不到我們的。

三、辨別遊戲:

1、師出示兩隻手的教具;——讓幼兒來辨別左右手;——説説你的方法,認識左、右漢字;——師及時小結梳理:看拇指的方向來辨別是一個好辦法;用手心來匹配;讓幼兒自己選一隻手的造型卡片;——辨別左右手並放在相應的黑板的兩側;(讓幼兒來檢測擺放是否正確;

2、與幼兒驗證,總結分析驗證的方法:用自己的小手通過擺放來驗證;(遊戲:猜猜是哪隻小手?

——用一塊布,上面有多個剪去的小洞5-6個用自己的左右手伸出洞外讓同伴來猜測;——幫助幼兒正確辨別。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利用圖夾文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在過程中沒有強調孩子認識這些字,而是注重語言對孩子的刺激,如“拿”字是兩隻手合起來拿東西,通過這樣的解釋,培養孩子從小對閲讀的興趣。最後讓幼兒用筆畫一畫這一環節,是讓幼兒把要表達的語言轉化成一種符號,然後在轉化成語言,這樣對孩子的思維發展非常好。就像某名人説的:孩子的成長依靠一百種語言。語言教育改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以前的語言我們只要求單純的書面語言,發展到現在強調並重視孩子聽説能力的培養,注重孩子在一日活動種語言的應用,一直到現在把閲讀教育作為幼兒語言培養很重要的一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