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合集五篇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合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24W 次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合集五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親近與觀察小螃蟹,激發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通過觀察螃蟹,發現螃蟹的顯著特徵、瞭解螃蟹的生活習性。

3、鼓勵幼兒運用多種表徵方式大膽表現螃蟹。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5、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螃蟹,發現螃蟹的顯著特徵、瞭解螃蟹的生活習性。

難點:鼓勵幼兒運用多種表徵方式大膽表現螃蟹。

活動準備

1、每組螃蟹一隻,水盆一個;

2、吸管若干,各種廢舊材料;

3、背景圖畫一幅;

4、《小螃蟹生活習性》的錄音。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你們想和它見面嗎?它要給小朋友出個謎語:“兩隻大鉗會夾人,走起路來橫又橫,水中身穿青灰衣,盤中變成紅色衣,是誰呀?

二、基本部分

(一)説一説

你能説説螃蟹是什麼樣的嗎?大家説了很多,讓我們來親眼看看這位朋友究竟是什麼樣的?

(二)看一看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

提出觀察要求:用吸管去碰碰螃蟹,不用手去觸摸螃蟹,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同伴。

(1)螃蟹的身體是怎樣的?身上有什麼?

(2)螃蟹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身體的反面呢?

(3)螃蟹是怎樣爬?

2、觀察螃蟹的圖片,引導幼兒發現、指出其中的錯誤。

“我們剛才看到圖片上的螃蟹不是少了腿就是少了鉗子,那我們現在來組合一隻完整的螃蟹。”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依次拼出螃蟹的身體。

3、聽一聽

提問:螃蟹的家在哪裏?螃蟹喜歡吃什麼?

4、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通過拼粘、塗色的方法表徵螃蟹。

教師和幼兒共同檢查製作的螃蟹,鞏固對螃蟹的認識。

三、結束部分

將製作的螃蟹掛在身上,在海浪的音樂聲中進行表演。

教學反思

《小螃蟹》是一節科學活動,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寬鬆、愉悦、平等、自由的平台,幼兒充分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螃蟹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整個活動中幼兒都在自主探究、都在“玩中學”,活動氣氛很活躍。通過觀察、講述、表徵的過程,幼兒對螃蟹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都有了一定的瞭解。

活動的成功之處在於:一、活動的設計遵循幼兒認知的'特點,從猜謎語、觀察螃蟹、講述發現、糾正錯誤、表徵幾個環節中,層層遞進,讓幼兒充分運用各種感官來進行認知。二、“以音代物”,孩子對螃蟹的生活環境的瞭解較少,而且這一環節也不宜表現,給幼兒提供一個聽“小螃蟹”自述的環境,並通過提線紙偶進行表演,讓幼兒能在近似環境中感受,從而瞭解螃蟹的生活習性。三、將原來的在紙上給螃蟹塗色改為在小的一次性餐盤中塗色,這樣可以減小幼兒塗色的難度,從而更多關注螃蟹的特徵。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故事進一步比較四季的明顯不同。

2、感受季節的不斷漸變以及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活動準備:兒歌掛圖,大字紙;故事書《魔法奶奶的'電話》;寫有四季字卡的紙條,後面有雙面膠(人手一套);魔法電話教具

活動過程:

複習兒歌“春夏秋冬轉圈圈”,及四季排列,月份分配

1.觀察魔法電話:魔法電話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它能撥通春姐姐、夏大哥、秋姑姑和冬爺爺,找找四個鍵分別在哪裏?

2.邊聽故事邊通過觀察圖片,猜想小朋友喜歡某個季節的理由。

3.提問:故事裏誰喜歡夏天?她為什麼喜歡夏天?你喜歡夏天嗎?為什麼?老師用簡畫記錄,從而補充故事內容。(其他季節按同樣方法提問)

遊戲四季輪換拍

1.幼兒每人一套寫有春夏秋冬的紙條,分別畫上四季簡易圖,將畫好的紙用雙面膠貼在衣服雙手易拍到的地方,化裝成季節娃娃。

2.聽遊戲帶領着發出的語言指令迅速做出反應,即用手拍貼在身上的圖畫

*單手拍:如聽到“吃火鍋是什麼季節?”邊答邊拍身上圖片。

*雙手拍:如聽到“夏天過去是什麼季節?再過去又是什麼季節?”兩手分別拍在相應圖上,並回答“夏天…….”

*連續拍:如從春天到冬天

*結伴拍他人

*邊拍圖畫邊念兒歌“春夏秋冬轉圈圈”。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意圖:

中班幼兒已經擺脱了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為了讓幼兒對書寫數字產生濃厚興趣,我設計了一堂情趣性很強的中班科學《數字寶寶“1"》活動。滿足每個幼兒學習新知識的需求。

活動目標:

1、掌握1正確的書寫方法。

2、培養良好的握筆姿勢。

3、對書寫數字產生濃厚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彩筆。

2、掛圖。

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數字王國轉轉,可是想要去數字王國一定要記住王國的口令:1像鉛筆細又長,一會去王國的途中我們會路過一個像‘1’一樣的小橋,我們一定要一邊念口令一邊過小橋,而且小橋一定要按指定的規則去走(從●走到)

2、走過了小橋,我們來到了王國的門口,要開啟密碼鎖,一邊念口令一邊用手指畫“1”(請幼兒看掛圖P1,引導幼兒用手指來寫“1”)

二、小朋友們,我們終於來到了數字王國了。

讓我們一起回想一下我們來數字王國的過程吧。教師提示: 口令是什麼?走小橋的規則是什麼?怎樣開啟密碼鎖的?

三、書寫練習

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握筆姿勢,坐姿,書-W紙中心“1”,要求幼兒一邊説兒歌一邊按箭頭方向書-W數字“1”。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能遵循中班孩子學數學的`特點,讓幼兒數實物圖案、説總數、選數字,體現了學習數學的規律。在開展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很快地將數字書寫方式記住,因為在活動中主要通過演示箭頭方向的方法,幼兒通過箭頭很直觀地看到正確書-W方式。為了使此次活動更為有效,我使用了“走小橋”,“開啟密碼鎖”的數字遊戲,提高幼兒對數字的敏感性。活動中幼兒表現得非常積極。由於在書寫過程中不斷的提醒幼兒書寫的姿勢,也讓幼兒充分地感受到了書寫姿勢的重要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五官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懂得保護五官。

2、理解圖書內容,知道了解五官用處的方法。

3、仔細觀察圖片,瞭解圖書中問號和音符的含義和作用。

活動準備

電子大書、課件。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出示故事電子大書第1頁)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它在幹什麼?(照鏡子)為什麼小兔周圍有“?”,這是什麼意思?(這是問號,表示小兔在想問題)原來小兔不知道它臉上長的眼睛、嘴巴、鼻子、耳朵有什麼用處。

如果你是小兔,你有什麼辦法讓自己知道眼睛、嘴巴、鼻子、耳朵的用處?

鼓勵幼兒説出自己的想法。

二、閲讀故事。

(1)利用課件閲讀故事,在閲讀過程中提示幼兒仔細觀察,小兔在哪裏?在幹什麼?

(2)通過以下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出示故事電子大書第2頁)師:小兔來到了哪裏?它為什麼矇住了一隻眼睛?

師:你們蒙起兩隻眼睛試試,有什麼發現?

師:小兔蒙起眼睛看不到美麗的`花了,知道眼睛是用來看東西的。

(出示故事電子大書第3頁)師:小兔在幹什麼?(聞花香)小兔把鼻子捂住,你猜小兔會有什麼發現?原來鼻子是用來聞氣味的。

(出示故事電子大書第4頁)師:小兔來到了哪裏?樹上有什麼?有幾隻?它們在幹什麼?小兔為什麼笑了?小兔捂住耳朵還能聽到小鳥的歌聲嗎?小兔發現耳朵有什麼用?(耳朵是聽聲音的)

(出示故事電子大書第5頁)師:小兔的嘴巴在幹什麼?(畫面上的音符表示小兔在唱歌)

(出示故事電子大書第7頁)小兔穿着什麼?拿着什麼?為什麼要這樣打扮?(原來小兔發現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很有用,要保護它們,並和它們做朋友)

請幼兒來説一説這個故事講了什麼?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來複述故事的內容。(教師在一旁加以引導)

小結:五官在我們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了其中的一項,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很不方便,所以要好好保護好自己的五官。

(3)播放課件,請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三、擴展想象:(故事表演、創編故事)

小兔在生活當中還發現五官的哪一些功能?小兔又是怎麼想的?

請幼兒上來表演故事。

活動應變

導入活動可以提供一些有香味的物品、能發出聲音的樂器等讓幼兒嘗試瞭解五官的作用。如先用鼻子聞香味,然後捂住鼻子,看能否聞到香味等。

活動延伸

1、幼兒表演故事。

2、和幼兒一起仿編故事。

區角活動

語言區:投放幼兒圖書,請幼兒閲讀故事。

科學區:提供一些有香味的物品、能發出聲音的樂器等讓幼兒嘗試瞭解五官的作用。

環境創設

主題牆區:貼一些圖片到主題牆,並讓幼兒看圖講故事。

家園同步

請幼兒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隨機教育

日常提醒幼兒注意保護五官,如提醒幼兒看電視、玩手機不可以超過15分鐘等。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網站

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了讓孩子們親眼見到西瓜蟲真正的樣子,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了操場上的角落裏,用自己帶來的鏟子在泥土裏尋找西瓜蟲。角落裏到處是黑黑的泥土和一些腐爛的樹葉,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爭着去挖泥土。老師激勵孩子們用比賽的形式比一比“哪一組最先找到西瓜蟲”。孩子們高興極了,開始了“尋找西瓜蟲”之旅。幼兒親自參加活動感到非常興奮,現在社會的孩子,他們平時遠離自然,西瓜蟲,讓他們瞭解它們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讓幼兒在感受自然的同時,在玩中學,玩中樂。回到教室後,孩子們還學習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初步感知了西瓜蟲的主要外型特性幾其生活習性。通過這樣的活動,不但使孩子們對小蟲子產生了探索的興趣,還學會了使用輔助工具(放大鏡)研究西瓜蟲。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感知西瓜蟲的主要外型特性幾其生活習性。

2、對小蟲子產生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放大鏡、畫紙、筆、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論西瓜蟲

1、教師出示西瓜蟲的圖片,引出話題:

2、“你們認識西瓜蟲嗎?”“你知道西瓜蟲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蟲喜歡生活在什麼地方?

二、討論怎樣去捉西瓜蟲

1、“幼兒園裏什麼地方有西瓜蟲?我們到什麼樣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蟲?

2、“我們捉西瓜蟲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蟲時需要注意什麼?

三、幼兒在園內自由尋找西瓜蟲

1、教師鼓勵幼兒結伴去找西瓜蟲,並提醒幼兒聽到信號就結合。

四、交流捉西瓜蟲的經歷

1、“你們找到西瓜蟲了嗎?怎麼發現的?是在哪裏找到的?

教師小結:

西瓜蟲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

五、觀察西瓜蟲並進行交流

1、引導幼兒藉助放大鏡觀察西瓜蟲。

“西瓜蟲這麼小,我們能看的清嗎?可以用什麼工具讓我們看清它?

2、引導幼兒自由觀察

“你發現了什麼?”

3、教師帶領喲額自由觀察

“西瓜蟲的頭上有什麼?是什麼樣的?西瓜蟲的身體是什麼樣的?(教師可讓幼兒自由説)

4、引導幼兒運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並進行交流,西瓜蟲頭上有什麼?身體是什麼樣子的?有幾隻腳?它的腳長在那裏?當它碰到危險時會怎樣?

5、請幼兒模仿西瓜蟲的樣子.尤其是遇到危險後縮起來的樣子。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畫西瓜蟲,並記錄自己的觀察發現。

2、“今天西瓜蟲跟我們一起玩,我們給這位小客人畫個像吧!

3、小朋友在牆角里找西瓜蟲。

活動反思:

讓他們瞭解它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並讓他們知道泥土有很多的養分,是許多動植物生存的.基礎,活動中幼兒樂於發現、主動參加科學活動,學會運用各種感官觀察、比較。幼兒對本次活動充滿了積極探索的樂趣。

關注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教學活動中也體現幼兒的經驗。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體現教學目標的適宜性、個性化。依據本班幼兒的實際,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兒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發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礎上,確定幼兒進一步發展的潛力、方向和步伐。同時,老師們關注本領域的核心價值,給孩子們一個最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