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八篇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9.96K 次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八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嘗試仿編詩句。

2、通過仿編詩句的練習,積累一定量的動詞。

3、感受大膽表述和同伴分享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活動準備:

PPT、圖卡活動過程:

一、導入:遊戲——跟我一起來運動師:小朋友,來!跟老師來運動吧!【老師帶幼兒做操】

剛剛我們做了哪些動作?【將幼兒説的動詞提煉出來】

二、初步理解詩歌

(一)觀察圖片,説説他們是怎做操的(説出動詞)

1、師:我們小朋友們不但會做還會説呢,還有一些好朋友也來做操了。瞧!是誰來了?【出示小蜜蜂】

看!他是怎麼做操的呢?【用飛的動作提示,請2~3名幼兒説説】是的,小蜜蜂會飛,做操的時候是飛過來飛過去的,我們就説是飛來飛去!我們一起來跟着小蜜蜂做操飛來飛去。

2、【出示小松鼠】看,又是誰來做操啦?他是怎麼做的呢?【用跳的動作提示】小松鼠跳過來跳過去,我們可以説是跳來跳去做操的!我們一起跟着小松鼠跳來跳去,做早操啦!。

3、【出示小魚】瞧!又有誰來了?小魚是怎麼做操的呢?【遊】恩!小松鼠做操是跳來跳去,小魚做操是遊……【引導等待幼兒説出來】是的,是游來游去。

(二)欣賞詩歌,找一找他們是在哪裏做操的,是什麼時候做操的`。

1、師:這些好朋友會在哪裏做操呢?請【1~2個幼兒説説】,他們到底在哪裏做操,我們來聽一首好聽的詩歌吧!

他們是在哪裏做操的?【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卡片】【小耳朵聽的真仔細、誰聽得更清楚,他們是在哪裏做操的?】【注意請幼兒學説方位詞】

咦?他們是什麼時候出來做操的呀?【早上】你是怎麼知道的?你聽到了什麼?詩歌裏是怎麼説的?

(三)完整講述詩歌師:好朋友們請我們把他們做的操説一説,好不好!?【和幼兒一起完整地坐在小椅子上朗誦詩歌,身體做出相應的模仿動作,突出動詞】

哇!有的小朋友會一邊説一邊做動作的呢!我們來學學他,一邊説一邊做,把好朋友做操的動作做出來!

三、練習鞏固詩歌1、師生分角色,以接句的形式説詩歌。

師:接下來,我們來玩個遊戲,我來説詩歌的前面半句,你們説後面半句,可以嗎?我們來試一試【試兩次第一句】【用肢體動作提醒幼兒什麼時候説】【利用表揚來提高幼兒説的激情:這隻小鳥做的操真棒!……】

你們真棒!接下來,我們來換一下,你們説前半句,我來説後半句,行不行?!

2、全體一起説一遍。

哇!我們的遊戲做的真快樂,現在這些好朋友請大家大聲的説給客人老師聽呢,詩歌的題目叫做操。

四、仿編詩歌

1、學習仿編詩歌出示幾個詩歌中沒有出現過的圖片,請個別幼兒進行仿編,其他幼兒進行學習師:還有好朋友也來給我們表演做操了,可是,他們做操好像和剛剛幾個好朋友不太一樣,我們一起來看看,好不好。

你會説一説他們做操的事情嗎?要用詩歌中的話一樣,説一説他是誰、他是怎麼做操的、他又在哪裏做操。

①小露珠:滾來滾去、大海里、河裏、魚缸裏②小猴子:爬來爬去,【引導幼兒觀察小猴子在兩個樹枝之間盪鞦韆,他盪鞦韆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啊?同時動作提示】【如果有人説是盪鞦韆,就提問:是的,小猴子在幹什麼呀?請幼兒再來説一遍】

③小海龜:爬來爬去、沙灘④青蛙:跳來跳去、荷葉集體一起朗誦2、練習創編出示四張非動物圖片圖片師:小朋友和動物朋友們天天做操,鍛鍊着身體,生活中其他的好朋友們他們也天天運動者,好像在做操呢,看!是誰呀?【突出動詞】【用詩歌裏的話來説會更好聽哦!】

集體完整的朗誦一遍3、嘗試自由仿編出示“?”,請幼兒自己想一想,自己創編。

看!這是什麼呀?小問號放在這裏是什麼意思呀?他要問我們什麼呢?

他要問我們還有誰也回來做操,在哪裏做操呢,我們也會用好聽的話來告訴他嗎?

還有小朋友想説一説好朋友是怎麼做操的,是嘛?我們回去説給班裏的小朋友聽吧!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感受詩歌中問答式對話的語言風格。

2.學習詩歌的內容,嘗試表演詩歌。

3.在朗誦詩歌中體驗與同伴嬉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PPT

活動重點:

學習詩歌,感受詩歌中問答式對話的語言風格。

活動難點:

學習詩歌的內容,嘗試表演詩歌。

活動過程:

1.觀看PPT圖片,瞭解小兔、梅花鹿、小花鴨、風兒的特徵。

教師出示小兔、梅花鹿、小花鴨、風兒圖片,觀察它們的特點:小兔的長耳朵、梅花鹿頭上的角、小花鴨的小腳丫、風兒的特徵。

師:今天,老師邀請來四位好朋友,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呢?

2.教師邊放PPT,邊念兒歌,初步瞭解詩歌內容。

兒歌裏一共有幾為好朋友?它們都是誰呢?朋友們來的時候都做了個什麼動作呢?發出了什麼聲音?聽到敲門聲以後,問了句什麼話呢?又對來的朋友説了什麼呢?

3.集體再次觀看PPT,感受詩歌中問答式對話的風格。

教師:第一位來敲門的朋友是誰?對小白兔説了什麼?為什麼要請小白兔給我們看他的耳朵呢?

教師:第二位敲門的誰呢?(觀看圖片提示,猜猜是什麼小動物)怎麼指導是梅花鹿?

教師:接下來誰又來敲門了呢?(圖片中會是誰的腳呢?)讓小花鴨給我們看看他的什麼呢?

教師:最後一位敲門的`朋友是誰呢?又是怎樣回答他的呢?“果真是風”,為什麼説“果真”,真的是風嗎?是怎麼感覺到的呢?風來了,怎麼樣啊?看的見嗎?還是東西被風吹得怎麼樣?(飛起來了呢!)為什麼邀請他從門縫進來呢?

教師:每次與朋友的對話中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

教師:這首詩歌很有趣,問一問、答一答真好玩,我們給這首詩歌取個名字,叫“請進來”。

4.幼兒參與表演,學唸詩歌。

幼兒扮演主人角色,學唸詩歌中的角色。

幼兒扮演朋友角色,學唸詩歌中的內容。

戴上頭飾請孩子來表演詩歌。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通過傾聽故事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學會去關心別人、愛護別人,還能激發幼兒對文字的興趣。

能簡單複述故事。

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難點:

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表達自己怎樣愛媽媽。

切身體會媽媽的辛苦,在生活中去關心他人。

材料與環境創設:

一幅畫,玩具小兔一隻,《世上只有媽媽好》的磁帶

設計思路:

根據主題“媽媽愛我,我愛媽媽”進行開展,在感受媽媽對我們的愛的基礎上,表達幼兒內心真實的想法。知道媽媽對我們的關心是無微不至的,激發幼兒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並且經過討論完整表訴自己怎樣關心媽媽,給媽媽減輕壓力,為媽媽做點事。這樣既養成了他們良好的習慣,又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流程:

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出示實物,講述故事→提出問題,瞭解故事內容→擴展延伸,感受親情可貴。

1、出示圖片

①讓幼兒知道圖片上畫了什麼?這幅圖片要告訴我們什麼?

②播放音樂,討論媽媽是怎麼愛我們的?我們又將怎樣愛媽媽?

2、出示實物,講述故事

①傾聽故事,感受媽媽對寶寶的.愛,聯想到自己的媽媽對自己的愛。

②請個別幼兒述説自己聽了故事的想法。

3、提出問題,增進對故事內容的瞭解

①教師提出問題,幼兒討論,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②教師對幼兒的回答加以總結。

4、擴展延伸

幼兒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邊聽歌曲,自由討論對媽媽的愛,回家以後該怎麼樣表達,讓媽媽開心又快樂。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學會用“XX多XX,就有多愛你”這個句式以及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活動一開始以圖片導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接着分段講故事,通過故事內容和小兔子的話來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和學説這個句式。在這個過程中,多采用翻頁的形式進行講解覺得不叫單一,可採取多多種形式來讓幼兒更投入其中。在讓幼兒的回答時,還是自己講的較多,應該讓孩子多説,並且對於孩子的回答應該多多追問,拓寬他們的思維。在進行創編的時候可能是孩子們已經看多這本繪本整個創編過程比較順利,因此我就請幾個小朋友來創編應該多請孩子來説一説。最後完整欣賞的時候,由於孩子們已經聽過這個故事,單純的讓老師來講可能孩子就不怎麼有興趣聽,可以採用分角色的方式,孩子們扮演小兔子,老師扮演兔媽媽來表演整個故事,這樣孩子們可以參與其中,會覺得更有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這是一則兒童喜歡的童話故事,它採用生動有趣的動物形象,向幼兒講述兔子遇險、大象相救、老虎得到懲罰這一驚險動人的故事情節。並讓幼兒按故事角色表演,從中體會出同伴之間是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欺負弱小的人最終一定會受到懲罰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片,講述故事中角色對話。

2、懂得同伴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道理。

3、初步培養幼兒講故事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準備:

背景圖一幅,小兔、大象、老虎(插入教具),頭飾若干。。

過程:

一、進入主題。(音樂響起),帶小朋友到樹林裏去玩玩。出示背景圖。

二、演示教具,啟發提問,引導幼兒講述。

1、問:誰在小樹林裏?幹什麼?討論後: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在樹林裏高高興興地玩着。(學習詞“高高興興”)。

2、插入老虎。哎呀!誰來了?它來幹什麼?小兔子們怎麼辦?:突然,從樹林裏竄出一隻大老虎,它張着大大的嘴,露着尖尖的`牙,要來抓小兔子,小兔子嚇得轉身就逃。(學習詞“竄”)。

3、它們逃到了河邊,怎麼辦?誰會來救它們呢?(練習喊聲“救命呀!救命呀!”)

4、出示大象。大象怎樣才能救它們?它會怎麼説?怎麼做?

:大象聽到兔子的叫聲連忙跑過來説:“快!快從我身上跑過去。”它伸長鼻子,翹起尾巴,就像一座橋,小兔子就從這座橋上跑了過去。三隻小兔得救了。

5、擴散性談話。老虎追到河邊,看見小兔們都過了河,它會怎麼做?老虎專門欺負小動物,真是個壞東西,你想大象會怎麼懲罰它呢?(結果可以有多個)

三、教師演示教具,幼兒完整講述一遍。編故事題目。

四、教師示範講述一遍。

 五、:今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朋友之間、同伴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我們可不能學老虎,專門欺負別人,不然,總有一天會和老虎一樣受到懲罰的。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閲讀圖畫畫面,理解兒歌的內容。

2.學會念兒歌。

重點難點:

觀察畫面理解兒歌的內容並學習兒歌。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我想要一隻恐龍》,兒歌《我想要一隻恐龍》。

活動過程:

一、教師請幼兒欣賞幼兒用書上的畫面,説一説畫面上的恐龍分別是什麼,小朋友在和恐龍做什麼事情。

1.樑龍可以做什麼?

2.翼龍可以做什麼?

3.暴龍可以做什麼?

二、播放兒歌,請幼兒傾聽兒歌,結合畫面理解兒歌的內容。

1.先請幼兒傾聽音樂,然後跟着打出音樂節奏感。

2.結合畫面內容熟悉歌詞。

3.跟着音樂旋律邊念歌詞。

三、嘗試跟隨兒歌唱。

1.老師唱,幼兒欣賞

2.帶領幼兒逐漸唱

3.分組唱

4.請幼兒表演

四、幼兒討論:我想要一隻什麼恐龍?它可以……

活動反思: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幼兒對恐龍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興趣。在本次活動的中,幼兒對兒歌的學習很快,因此我把重點放在幼兒的討論上,“你想要一隻什麼恐龍,為什麼?”幼兒的想象千奇百怪,但最喜歡的還是暴龍,因為他很厲害,它可以打敗其它恐龍。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專心傾聽故事,對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話感興趣。

2、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別小看自己。

3、學説完整句:“我不會……,可是我會……”。

4、體會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

5、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二、活動準備

1、在活動前,幼兒對動物(小鳥、大象、蛇、老虎、獅子等)的一些本領有所認識;

2、小黑象玩偶一個,活動掛圖一幅;

3、各種體育器械若干(呼拉圈、啞鈴、繩子、皮球等)

4、繪畫材料(白紙、油畫棒、彩色筆等)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創設語言環境

以現在共同關注的奧運會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現在全世界的叔叔、阿姨還有小朋友們都共同關注着一個盛大的運動會,你們知道那是什麼運動會嗎?”(教師做一個舉重動作,請幼兒猜一猜是什麼比賽)“今天,老師就要給小朋友介紹一個重要的客人,他就是森林奧運會的舉重冠軍——小黑象。(幼兒歡迎)他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一個他身邊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啊?有請小黑象!”

(二)、小黑象講故事——《想飛的小象》

1、以小黑象的口吻生動的講述故事,提醒幼兒專心傾聽。

小黑象提問:

1)、我的故事講的'是一隻什麼樣的小象啊?它為什麼想飛?

2)、故事裏還有些什麼小動物呢?他們是怎麼對小象説的?

幼兒在自由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視時機出示掛圖,“瞧!就是這隻想飛的小象。他剛剛生下來,第一天,他就看見了許多小動物……”自然過渡到第二次講述。

(三)、教師結合活動掛圖,第二遍講述故事。

講述過程中,在對話處放慢速度,引導幼兒模仿故事對話語言。

提問:1)、小象看見天上的小鳥,它想什麼?

2)、蛇會飛嗎?它會什麼本領?蛇是怎樣對小象説的?

3}、獅子和老虎又是怎樣説的呢?

4)、小象有什麼本領?它最後還想飛嗎?為什麼?

(四)、談話活動“我的本領”

1、小黑象:“小朋友們真棒,我的故事你們一聽就明白了。你們想不想也去參加奧運會啊?可是,我還不知道你們的本事呢?能告訴我嗎?”

鼓勵幼兒大膽的,聲音響亮地在集體面前説説自己的或好朋友的本領,啟發幼兒用“我(他)不會……,可是我(他)會……”的句型講述。

2、提供體育器械,幼兒自主選擇活動材料進行遊戲;

在遊戲的過程中,教師扮演小黑象的角色參與幼兒的遊戲,引導幼兒交談。

如:1)、“小明你會什麼呀?”啟發幼兒大膽説出自己的本領,小象以“你真棒!”給予肯定;

2)、“小明你會不會玩呼拉圈呀?”啟發幼兒運用完整句“我不會……,可是我會……”。

*選擇適當的時機,結束幼兒遊戲。

“今天我們的訓練就先到這裏吧!(提醒幼兒收拾玩具材料)

(五)、活動延伸

小黑象:“哇!小朋友們的本事可真不少啊,真了不起!等會兒,我就要回到森林王國去了,你們能把你們的本領畫下來送給我嗎?”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圖文並貌的形式閲讀大大書《大灰狼的新娘》,掌握句式:新娘,新娘,請伸出XX來看看。

2、初步感知字詞:手、腳、尾巴和嘴巴,培養幼兒對中國文學的興趣。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準備活動:

1、大大書《大灰狼的新娘》

2、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手、腳、尾巴、嘴巴字樣的小紙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早上,老師收到了一張請貼,森林王國有人要結婚了,想請我們中二班的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去參加婚禮,小朋友你們願意嗎?”

“開起小火車,我們出發了。嗚,咔嚓咔嚓……”

“森林王國到了,好,請小客人入座!”

“讓我們一起用熱烈的掌聲請出新郎和新娘。”

二、觀看大大書《大灰狼的新娘》

引導幼兒根據畫面所提供的線索,理解故事情節,學説句式:“新娘,新娘請伸出XX來看看!”,並感知字詞:手、腳、尾巴和嘴巴。

1、第一頁:大灰狼先生

“原來是大灰狼先生要結婚了,咿!他的新娘怎麼不在啊?”

(放錄音:我們森林王國和你們人類可不一樣,要到結婚這天才知道自己的新娘是誰,瞧!我的新娘正躲在紅布後面,要我猜出她是誰,才肯出來,這下可怎麼辦啊?”)

2、第二頁:一塊紅布

出現一塊紅布,引導幼兒為大灰狼先生想辦法,怎麼樣才能猜出新娘是誰。

3、第三頁:紅布後面伸出了一隻手

師:(幼兒回答)

師:“你們內説的對不對呢?”(播放錄音:新娘,新娘請伸出手來看看!)

幼兒學説後教師出示文字“新娘,新娘請伸出手來看看!”引導幼兒邊看字邊學説大灰狼的話,重點引導幼兒感知字“手”。

師:“新娘的手長得怎麼樣?你們覺得會是誰?”

4、第四頁:紅布後面伸出一隻腳

師:(請個別幼兒學説大灰狼的話)

出示文字:“新娘、新娘,請伸出腳來看看!”重點引導幼兒感知“腳”。

師:“新娘的手長得怎麼樣?你們覺得會是誰?”

5、第五頁:文字“新娘、新娘,請伸出尾巴來看看!”

師:(幼兒回答)

教師引導幼兒邊看文字邊念:“新娘、新娘,請伸出尾巴來看看!”

“尾巴”——“這兩個字究竟念什麼呢?答案就在這裏!”(出示畫面:紅布後面伸出了一條尾巴後,引導幼兒尋找答案並邊看文字邊學説大灰狼的話)

師:“新娘的尾巴長得什麼樣?會是誰呢?”

6、第六頁:紅布後面伸出一隻嘴巴(畫面)以及文字“新娘、新娘,請伸出嘴巴來看看!”

師:(引導幼兒結合圖片,邊看文字邊學説大灰狼的話)

師:“你們怎麼知道這兩個字念‘嘴巴’,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師:“新娘的嘴巴長什麼樣?會是誰呢?”

7、第七頁:大灰狼的新娘

師:

“原來,大灰狼的新娘還是一隻大灰狼!”

8、帶領幼兒鼓掌,祝賀新郎、新娘。

三、幼兒操作

交代任務及要求:

1、先看自己紅布後面的.新娘伸出了什麼,找到相應的字寶寶用固體膠粘在旁邊。

2、貼好後回到座位上,想一想你紅布後面的新娘是誰?

四、揭示答案

1、請個別幼兒上來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説出自己的新娘是誰。

2、教師一一打破氣球,一號新娘藏在一號氣球裏,二號新娘藏在二號氣球裏,依次類推,驗證幼兒的猜測是否正確。

五、結束語

師:“今天有這麼多對新郎和新娘,真是太熱鬧了!新郎和新娘非常感謝小朋友們的幫忙,他們準備了喜糖請我們小朋友吃呢。”(發喜糖,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大灰狼娶新娘》是一則趣味性較強的童話故事,語言簡單通俗易懂,句子重複較多。從熟悉的大灰狼到讓幼兒猜測它的新娘是誰為線索。採取擬人化的手法,通過一定順序的單頁單幅畫面,展現了新娘的外形特徵,有趣的情節畫面能觸動幼兒的情感,扣住幼兒的心絃,使幼兒興奮。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秋天裏樹葉飄落,小動物們撿樹葉的歡喜之情,學説詩歌中小動物的話。

2、產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具有初步的'想象力和創編詩歌的能力。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反映詩歌內容的多媒體教具。

2、活動前老師帶幼兒撿過樹葉,並和樹葉做好朋友。

活動過程:

一、看圖片,引起幼兒想象“今天,老師又要和小朋友來看一看,説一説了。”

1、出示多媒體動畫的封面。師:這兩個是什麼字?有誰知道?

2、出示第一幅動畫。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怎麼知道的?

二、感知詩歌內容

1、“樹葉都從樹上飄落下來了,剛才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到草地上撿樹葉,還和樹葉寶寶做了好朋友,你和小樹葉寶寶講了什麼悄悄話呢?

2、“小朋友撿樹葉高興嗎?小動物們看到小朋友撿得這麼高興,它們也想來撿樹葉了。那麼,哪些小動物會來呢?”

“到底哪些小動物會來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師點擊畫面,分別出現小螞蟻、小老鼠、小刺蝟、梅花鹿。

3、“這些小動物撿到了樹葉會對小樹葉説什麼悄悄話呢?”

師演示畫(有優美的背景音樂),並提示:小螞蟻撿起一片樹葉説……小老鼠撿起一片樹葉説……小刺蝟撿起一片樹葉説……梅花鹿撿起一片樹葉説……“小螞蟻、小老鼠、小刺蝟、梅花鹿撿到樹葉後對小樹葉説了什麼話呢?

4、“小動物到底對小樹葉説了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師演示動畫,幼兒完整欣賞詩歌一遍。

5、再次感受詩歌一遍。

三、理解詩歌內容

1、“小動物撿到樹葉後對小樹葉説了什麼呢?”

2、老師放動畫,幼兒集體説小動物的話。

3、老師放動畫,幼兒分組説小動物的話。

四、創編詩歌

1、“小動物們撿樹葉撿得這麼高興,別的小動物看見了,也想來撿樹葉了,還有哪些小動物會來呢?它們撿到樹葉後會對小樹葉説什麼話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輕輕地説一説。”

幼兒與旁邊的同伴輕聲討論,師巡迴指導。

2、“還有哪些小動物會來撿樹葉?它們撿到樹葉後對小樹葉説什麼?誰來説説看。”

3、“接下來我們要來做個遊戲,老師做秋風阿姨,小朋友做小動物撿樹葉,撿到樹葉後對小樹葉説一句話,好不好?”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總之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