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語文教案範文

幼兒園語文教案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W 次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語文教案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語文教案範文

幼兒園語文教案範文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掌握正確的閲讀方法,培養幼兒閲讀的興趣;

2、學會根據故事內容進行繪畫並進行故事創編,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孩子主動與同伴交流的良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1、《梨子小提琴》的圖書(人手一本)

2、圖畫紙、蠟筆等

三、活動過程與指導:

1、出現“梨子”,“以梨子有什麼用”引入課題;

2、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閲讀故事:提醒孩子要一頁一頁地翻書,不懂的可以問老師或同伴;

3、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

(1)誰,撿到了什麼?它用它做了什麼?(個別回答後,師與孩子們一起閲讀故事。)

(2)小松鼠用半個梨子做成小提琴後,森林裏發生了什麼事?(個別回答後,師與孩子們一起閲讀故事。)

(3)為什麼大家都有了梨子提琴,大家在森林裏幹什麼?(個別回答後,師與孩子們一起閲讀故事。)

4、請個別能力強的孩子上來講故事。

四、延伸活動:畫畫,編故事。

水平一:要求孩子能選擇故事內容來繪畫並進行講述;

水平二:要求孩子能在原有圖書畫面的基礎上畫出新的圖畫,並創編新的故事情節;

水平三:能主動地將創編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五、評估:

由於這個故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而引起了孩子們閲讀的興趣,大家也都能在老師的提醒下一頁一頁地翻書閲讀。在延伸活動中,大多數孩子能在原有圖書畫面的基礎上畫出新的圖畫,並創編新的故事情節。如岱逸小朋友,他把森林畫得很美,而且獅子後面不只跟着小雞,還帶來了小老鼠等。但尚有個別孩子雖畫得好、編得好,卻未能主動地講給同伴聽(如芷欣)。總的來説,通過這個活動,培養了孩子們閲讀的興趣,也發展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語文教案範文2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三段分別表達的內容與含義,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瞭解祖國與家鄉最值得驕傲的事物,感受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

重點難點

重點:會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激發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

難點:理解詩歌三段分別表達的內容與含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國旗!)對!這是我們的國旗!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名字嗎?(對!中國!)現在,請你大聲地告訴我,我們是哪國人?(中國人!)我們中國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地方,你們知道有哪些嗎?(幼兒回答)

老師蒐集到了好多圖片,我們一起看一看!

播放課件,老師邊提問邊講解:

天安門廣場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它坐落在我國首都北京的市中心,在這裏舉行過開國大典,它由此成為現代中國的象徵。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古已有之,桂林山水的美也是舉世公認。遊客來到桂林,沒有一個不被這裏的山水之美所折服的。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

京劇作為一種中國獨有的藝術,早已經成為世界的藝術瑰寶了。

乒乓球隊是中國體育軍團的王牌之師,屢次在國際大賽上爭金奪銀,被體育迷們習慣地稱為夢之隊。

過渡語:看過了畫面上這些我們中國值得驕傲的地方,我們真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

現在馬上進入我們今天的詩歌《我驕傲,我是中國娃》。

二、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1、整體欣賞詩歌。

老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根據需要設計提問:詩歌的名字是什麼?詩歌裏提到了哪些值得驕傲的地方?

2、分段學習詩歌。

(一)初步理解中國娃是什麼樣子的。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三位小朋友,我們一起看一看,哪一個是中國娃?引導幼兒分別從頭髮、眼睛、皮膚等地方觀察中國娃娃和外國娃娃的不同。

教師和幼兒一起用詩中的語言小結。

(二)讓幼兒瞭解中國的名勝古蹟。

師:小朋友,我們都是中國娃,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家叫什麼呢?――中國,對!我們中國有許多的名勝古蹟,你們知道有什麼地方嗎?(讓幼兒先説一説)今天,老師想當一名導遊,帶小朋友去遊覽祖國的名山大川,你們想去嗎?

1、認識珠穆朗瑪峯――世界上最高的山峯。

(課件出示珠穆朗瑪峯圖片)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哪裏嗎?(噢!這是一座山。它不但是中國最高的山,它還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你們看一下,這山頂上有終年不化的積雪,因為這座山實在是太高了,從山下往山上一看,山頂都快插到雲彩裏去了!因為山又高又直,所以詩歌裏説――珠穆朗瑪像我挺直的脊樑。

2、認識泰山――力與美的完美結合。

看過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讓我們再去看一看我們山東省最著名的山――五嶽之首的泰山。我們泰山有一個非常美的景觀你們知道是什麼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播放泰山日出的視頻,幼兒欣賞,直觀感受泰山壯美的自然景觀。

再欣賞泰山風光圖片,感受泰山的力與美,引出詩歌――巍峨泰山像我堅實的臂膀。

看過了最高、最美的山,讓我們去往下一個景點,它會是哪裏呢?

3、認識萬里長城――古時候抵禦敵人的城牆,也是世界上最長的牆。

(課件出示萬里長城圖片)

小朋友們,這是哪裏?――萬里長城!萬里長城有什麼特點?(長長的)

像什麼?

我們遇到危險的時候,爸爸媽媽會怎樣保護我們?(伸出手臂,把我們抱到懷裏)

在古時候,有一些壞人會騎着馬來搶我們的東西,我們的祖先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修築了萬里長城。有了萬里長城的保護,壞人就沒法搶我們的東西了,所以詩歌裏説――萬里長城像我伸展的手臂。

現在,我們中國富強了,萬里長城成了著名的名勝古蹟,它每天迎接着中外的遊客――他們都説不到長城非好漢呢!

4、認識黃河、長江我們的母親河。

(課件顯示黃河、長江)

對比講解黃河和長江的不同特點

黃河水裏攜帶了很多泥沙,所以它的水是黃色的,長江的水要清一些!黃河和長江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他們被稱為中國的母親河。

我國有一位著名的音樂家寫了一首歌《龍的傳人》,小朋友們聽一聽歌曲裏唱了什麼?

放音樂《龍的傳人》,鞏固知識。

課件顯示珠穆朗瑪峯、泰山、萬里長城、黃河、長江圖片,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第二段內容。

(三)體驗做一箇中國人的自豪感。

我們中國不但有名勝古蹟,還有很多了不起的人!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他們。

1、播放中國人宇宙飛船發射成功視頻,讓幼兒直觀感受我國航天事業的偉大。

老師提問:小朋友們,這是什麼?(我國神舟十號宇宙飛船發射成功了,叔叔阿姨能夠在太空生活,做實驗,他們在太空放音樂,我們能夠聽得到。我們的科學家和航天員們實在太偉大了!)

2、中國乒乓球隊同時獲得三枚獎牌,播放三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視頻,讓幼兒直觀感受中國體育軍團夢之隊的魅力。

老師提問:小朋友們看一看,會場上有幾面五星紅旗同時升起?(三面)

我國乒乓球隊曾經同時獲得全部的金牌,是我們的驕傲!

3、認識我國獲得諾貝爾獎莫言爺爺和屠呦呦奶奶,他們是我們的驕傲。

老師提問:認識屏幕上的這兩個人嗎?左邊的這一位是莫言爺爺,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右邊的這一位是屠呦呦奶奶,她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4、中國女排奧運奪冠領獎視頻,讓幼兒感受嘹亮的國歌響徹四方的激情。

老師提問:屏幕上的這些阿姨是誰?噢!她們是中國女排的阿姨們!在本次的奧運會上,她們獲得了金牌。

課件上同時出示以上四幅圖,提問:小朋友們,哪些情形讓我們感到驕傲?

幼兒個別回答。(老師注意引導幼兒儘量用詩歌中的語言。)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説一説(老師和幼兒一起朗誦詩歌第三段。)

三、整體朗誦詩歌

1、播放課件,出示完整版詩歌圖片,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學習。

2、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展示。

3、配樂,老師和幼兒一起朗誦詩歌。

四、結束活動

進一步激發幼兒作為一名中國娃的驕傲和自豪。

幼兒園語文教案範文3

活動目標:

1、有秩序的上下樓梯。

2、知道自己班的位置。

3、感受活潑歡快的樂曲旋律。

活動準備:

組織幼兒外出活動、走樓梯、鋼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幼兒認識自己班的位置。

熟悉升班後的環境、位置。

二、基本部分:

1、談話:我上中班了。

引導幼兒討論上下樓梯時應該注意什麼,説出自己的想法。

提問:怎樣上樓下摟最安全。

2、複習歌曲《滑滑梯》

引導幼兒根據上樓下樓的生活活動改動部分歌詞內容。

先説原歌詞,再編歌詞然後再唱新歌詞,注意歌詞與樂曲旋律的組織,開始把速度彈慢一些,熟悉後再恢復正常。

三、結束部分:

組織幼兒隨着歡快的節奏邊唱歌邊上樓。

用歌詞來規範引導幼兒上下樓。

幼兒園語文教案範文4

活動目標:

1、有秩序的上下樓梯。

2、知道自己班的位置。

3、感受活潑歡快的樂曲旋律。

活動準備:組織幼兒外出活動、走樓梯、鋼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幼兒認識自己班的位置。

熟悉升班後的環境、位置。

二、基本部分:

1、談話:我上中班了。

引導幼兒討論上下樓梯時應該注意什麼,説出自己的.想法。

提問:怎樣上樓下摟最安全。

2、複習歌曲《滑滑梯》

引導幼兒根據上樓下樓的生活活動改動部分歌詞內容。

先説原歌詞,再編歌詞然後再唱新歌詞,注意歌詞與樂曲旋律的組織,開始把速度彈慢一些,熟悉後再恢復正常。

三、結束部分:

組織幼兒隨着歡快的節奏邊唱歌邊上樓。

用歌詞來規範引導幼兒上下樓。

幼兒園語文教案範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雲彩和風兒變化的意境美,激發幼兒對文學作品和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圍繞“雲彩變成了什麼”拓展想象,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仿編能力。

設計理念:

立足感受、理解;實現自主、創造。

設計意圖:

藉助錄製的風聲引發幼兒對生活經驗的回憶,在聽聽、想想、説説中瞭解、感受風所帶來的變化,並以此激發幼兒欣賞詩歌的興趣。這遍欣賞的目的在於讓孩子對詩歌有一個初步、完整的印象,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語言美,並基本瞭解內容。這一環節結合形象的圖片、採用有趣的動作模仿、遊戲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具體內容,使孩子更喜歡詩歌中的各種形象,對風兒的神奇和雲彩的多變有了更深的感受。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詩歌的喜愛之情。通過動手操作、發揮想象,大家一起邊吹、邊想、邊説,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給孩子一份驚喜和自豪,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並使孩子的學習興趣得以保持和延伸。

背景音樂:

風娃娃圖片;大班上冊七號掛圖;空白磁帶;鞋盒蓋每人一隻;水粉顏料、一次性杯子、紙等。

教學過程:

1、請小朋友仔細聽聽,這是什麼聲音?(播放自然界的風聲)是呀,呼――,呼――,是風兒的聲音。你知道風兒讓哪些東西變了樣嗎?(讓幼兒互相説説自己的發現)

2、欣賞配樂散文詩,欣賞後提問:風兒讓誰變了樣?風兒是怎樣讓雲彩變樣的?(大家一起學做吹的動作)

3、再次完整欣賞詩歌,進一步瞭解詩歌的主要內容。結合教具提問:

(1)、吹呀吹,雲彩變成了什麼呀?小白船是怎樣往前行駛的呢?(幫助幼兒理解什麼是桅杆、什麼是風帆。)

(2)、雲彩還變成了什麼呀?是不是大獅子呢,大家一起來看看。(變出獅子)這隻獅子是怎麼樣的呀?(幼兒模仿獅子躬起身子、張開大嘴的樣子。)

(3)、最後,風兒還把雲彩變成了什麼?這是一個怎樣的胖娃娃呀?)

4、欣賞配樂錄音一遍,進一步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5、吹畫仿編,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6、錄下小朋友仿編的聲音並進行播放。

幼兒園語文教案範文6

【活動目標】

1、瞭解梅花的特點,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2、感受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體會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動準備】

1、古詩《梅花》掛圖1幅、課件、語言CD。

2、古箏《漁舟唱晚》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引出活動內容。

請幼兒猜一猜:在冬天裏,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襲擊都凋零了,可有一種花卻不怕嚴寒,傲然挺立在風雪之中,這是什麼花?

二、欣賞梅花圖片,瞭解梅花。

1、出示梅花圖片,請幼兒觀察和欣賞。

2、啟發幼兒用“梅花”説一句話。

小結:冬天是梅花盛開的時候,梅花有很多枝幹,沒有葉子,有白色的、黃色的、粉色的,還有紅色的,散發出淡淡的香味。

三、引導幼兒想象畫面,初步感知古詩的意境。

1、欣賞教師配樂朗誦,啟發幼兒在腦海中想象出古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2、跟隨課件輕聲朗誦,讀準字音,想象畫面。

3、引導幼兒説説:你想到了什麼畫面?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4、設計提問:“凌寒獨自開”是什麼意思?從這句話裏,你感到梅花是一種怎樣的花?在這首詩裏、嚴寒中盛開的梅花是什麼顏色的?它有沒有香味呢?你是從哪一句知道的?培養幼兒不畏嚴寒、凌霜傲雪的品質。

四、啟發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邊朗誦古詩邊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美工區用吹畫、點畫的形式製作梅花。

幼兒園語文教案範文7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習的散文,感受散文中的優美語句,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

2.幫助幼兒深入理解散文的語言,尤其是將雨衣、雨傘、雨鞋比喻為自然界事物的表現手法,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

3.嘗試創編

活動準備:

教具;《彩色的雨》圖片,伴奏

活動過程:

一、師生律動出場

1)教師:小朋友們,美麗的春天到了,我們一塊去郊遊吧!你們聽什麼聲音,呀,下雨了,我們趕快找個地方坐下來躲躲雨吧。(放音樂進場)

2)教師:外面下雨了,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雨嗎?雨是什麼樣子的?雨又是什麼顏色的?

教師總結:雨是透明的、無色的,它是亮晶晶的,象一粒粒透明的珠子。

二、請幼兒欣賞散文,初步理解作品的意境

教師:有位娃娃她眼中的雨很特別,你們想知道嗎?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娃娃眼中的雨是什麼顏色的。

幼兒欣賞散文,教師提問。

(1)這篇散文的題目叫什麼?(《彩色的雨》)

(2)在散文《彩色的雨》中,你都聽到了些什麼?

(讓幼兒初步感受散文的內容)

三、欣賞散文,感受散文中的優美意境和有趣的比喻。

(1)教師:雨衣、雨傘、雨鞋它們象什麼呢,現在,我們再來欣賞一遍《彩色的雨》這篇文章。

(2)幼兒欣賞散文。

(3)教師提問*教師:雨衣象什麼?為什麼説雨衣象雲?

*教師:雨傘象什麼?為什麼説雨傘象花?

*教師:雨鞋象什麼?為什麼説雨鞋象船?

(按照散文順序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引導幼兒用散文中的優美的句子來回答)*教師:雨衣、雨傘、雨鞋還象什麼呢?

四、教師:小朋友,你最喜歡散文中的哪句話?

五、再次完整的欣賞一遍散文,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

教師:《彩色的雨》這篇散文很美,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散文,大家一邊聽一遍跟着伴奏朗誦。

1、教師:這個散文真好聽,老師也會,老師示範創編;

2、請幼兒創編;

3、共同朗讀創編的內容;

4、幼兒初步嘗試創編散文;

5、活動結束。

幼兒園語文教案範文8

【活動目標】

1、喜歡並樂於大膽地朗誦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2、理解詩歌的內容和含義,嘗試並學習仿編詩歌。

3、能從詩歌中體會白雲的奇妙變化,豐富和拓展幼兒的想象能力

【活動重點】

學習詩歌的格式,掌握詩歌中的詞彙,豐富幼兒的語言。

【活動難點】

理解詩歌的語言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帶領幼兒到户外觀察和凝視變幻莫測的白雲,感受雲在瞬間發生的變化。

物資準備:分級閲讀教師和幼兒的用書。

環境準備:幼兒參與運用棉花、廢舊材料製作的雲朵。教室內上空的頂部佈置有各種不同的雲彩的天空。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有一個謎語,請你們仔細聽後想不想;猜一猜

身體輕又輕,空中來旅行。

有時像棉絮,有時像魚鱗。

引出詩歌《白雲》。

二、學習詩歌:

1、小朋友説一説雲在天空是怎樣變化的,為什麼説它一會像棉絮,一會像魚鱗,雲還會變成什麼?

2、請幼兒自由翻閲詩歌,相互探討。

3、提問:圖上的雲你覺得像什麼,鼓勵幼兒大膽説出自己看到的和想象的。

4、教師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5、提問:詩歌中都説了雲像什麼?你覺得想不想?你喜不喜歡這首詩歌?

6、分段朗誦詩歌,教師和幼兒一起朗誦,翻閲教師的大圖書。

7、播放錄音帶,師幼一起看大圖書,朗誦詩歌,引導幼兒理解感知詩歌的意境美。

三、體驗創新和成功的快樂。

1、小朋友除了我們學的詩歌中白雲的變化以外,白雲還能變成什麼,你能不能用詩歌的語言説出來,啟發幼兒大膽的想象。

2、將幼兒仿編的詩句組合成一首詩歌,進行朗誦。

四、結束活動。

小朋友自選圖片“白雲“太陽”“月亮”“星星”,放入自己的小書包,回家和家長説一説玩一玩。收拾圖書,整理物品。

活動延伸:

園內延伸將圖片“白雲”“太陽”“月亮”“星星”掛在教室內,和投放到圖書區,便於幼兒自我創編詩歌和進行講述活動。

家庭延伸:請家長帶領幼兒去仰望天空,讓幼兒感受感知大自然的神奇,展開幼兒想象的翅膀,學習詩歌的語言。

創新意圖

我在教案中沒有首先給出詩歌,而是讓幼兒去想象雲的奇妙變化,然後在來學習詩歌,我想幼兒學習詩歌的目的是讓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意境,從而豐富幼兒的語言和詞彙量,為創編和仿編詩歌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