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錦集五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0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錦集五篇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和相應的策略。

2、通過觀察圖片,推測可能發生的事情,瞭解這樣玩的危險性。

3、積極參與户外活動,感受自我保護過程中的愉快心情和活動過程中的快樂。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活動準備:

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推測可能發生的事情

教師出示圖片,問:請大家看圖説説,圖上的小朋友在玩什麼?這樣玩好嗎?為什麼?

鼓勵幼兒觀察並結合自己的經驗説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大家猜一猜,如果這些小朋友這樣玩,可能會怎麼樣呢?

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測,並説出後果和危險。

2、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説説其他比較危險的行為。

教師:你們知道還有哪些玩的方法比較危險呢?這樣玩為什麼有危險呢?

通過討論幫助幼兒瞭解集中不安全的玩法,認識到它們的危險。

教師講事例讓幼兒説一説,這樣玩好嗎?

一天放學後,小明和小剛在馬路邊上踢足球。玩了一會兒,球骨碌碌地滾到馬路中間去了。這時候剛剛有一輛車開過來,司機看見一個小孩子過來撿球,馬上剎車,但還是把小明撞倒了。小明嚇得臉色煞白,哇哇大哭。警察叔叔連忙過來抱起他説:"以後不要再在馬路上踢球了,這樣一來太危險了。"小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提問:小明和小剛這樣玩好不好?為什麼?那應該怎樣玩才不會有危險?

3、組織幼兒討論:怎麼玩才可以使自己比較安全?

教師:剛才,我們説了許多玩的方法和玩的東西都比較危險,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玩呢?應該玩些什麼呢?怎樣讓自己比較安全呢?

鼓勵幼兒大膽發言講述自己的看法。

4、學習瞭解自我保護的策略

教師帶領幼兒到教師外面玩大型玩具,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體驗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教師也在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示範、提醒幼兒加強自我保護,教育大家如何保護自己,並學習相應的策略。

活動反思:

1.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活動內容已被幼兒理解、尊重、接納。有適度的自由空間,能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都得到自主發展。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瞭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徵.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師幼配合情況良好,教師能依幼兒的需要調整教學。

2.對活動效果的評析。

本次活動達到了教學目標,幼兒能充分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並能很好的意識在安全的地方玩耍。

小百科:危險是警告詞,指某一系統、產品、或設備或操作的內部和外部的一種潛在的狀態,其發生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的狀態,還有是一些機械類的危害。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大班幼兒有着濃厚的探究慾望,喜歡動手嘗試新鮮事物,家用電器功能的“神奇”常使他們產生操作的願望。本次活動以情景表演為主線,讓幼兒學會使用幾種簡單的家用電器,引導幼兒瞭解使用的常識,避免使用中發生危險。

活動目標

1.能正確使用家中常用的、簡單的小家電。

2.知道按照電器的使用要求操作,未學會使用前不亂動電器按鈕。

3.感受家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蒐集攜帶方便的小家電,如小枱燈、按摩器、錄音機等,每組一至兩種。

2.蘿蔔條(或較脆的物品)若干、小型電風扇、果汁機、水果若干。

3.多媒體教師資源:我可不能這樣做。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好多的.小家電,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分組觀察,嘗試操作小家電,瞭解家電都有開關。

2.輪流試着打開開關,觀察電器的變化。然後請一名幼兒向全班介紹本組的電器名稱和用途以及打開開關後電器的變化。

(二)由案例——風扇打壞幼兒手指,幫助幼兒瞭解面對運轉的電器應注意的事項。

1.教師講述案例,請幼兒説一説小波的手指為什麼被打壞。

2.現場試驗:風扇的威力。

教師操作小風扇,將蘿蔔條伸進扇頁,幼兒觀察蘿蔔條被打斷的現象。

小結:扇頁很薄,通電後高速旋轉,使空氣流動形成風,這讓我們感到涼爽。但旋轉的扇頁就像刀片一樣,能打斷伸進扇頁範圍內的物品。所以正在運轉的風扇很危險,小朋友千萬不要把手伸進風扇中。

3.説一説還有哪些電器會運轉,他們在工作的時候可以觸摸嗎?

小結:正在運轉的電器都很危險,如洗衣機、食品加工機、豆漿機等,小朋友千萬不要觸摸正在運轉的電器。

4.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豐富幼兒安全使用電器的常識。

(1)教師情境式講述:小強看媽媽下班後很累,很想幫媽媽做點事情,可是到了廚房一看,微波爐、飲水機都不會用,這是他該怎麼辦呢?如果他自己亂動,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2)請幼兒介紹自己知道的電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小結:每一種電器都有安全使用的要求,小朋友在使用電器時一定要按照要求進行操作。在沒學會操作前,不能隨便亂動電器按鈕,否則可能傷到自己。

(三)結束部分

師:我們小朋友已經掌握了電器的使用方法,那我們現場製作果汁,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品嚐吧!

活動反思

家電常識是門新課,即沒有課本,更沒有參考資料,教學難度可想而知。針對職業學校的學生厭倦枯燥的講解,喜歡靈活多樣的實踐加實訓教學,幾年來積累了許多媒體課件和視頻資料,在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實踐的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不怕髒和油,蹲在地下就動手,和坐在教室裏判若二人,教學中講的內容,通過實訓,使學生知識掌握的深而廣,並且特別容易記牢。

前幾天進行了家電常識的階段考核,我採用了三步考核方法:

第一步考核的全是填空,是閉卷,這樣基本的知識大家還是要用心背過的,佔三十分。

第二步考核的實訓的拆裝,它包括二項內容,空調和冰箱的拆裝,這項考核包括電工用具的正確使用,及拆卸物品的規範擺放,最後完整的歸位到才拆時的狀態。佔三十五分。

第三步是家用冰箱和空調的使用常識,採用抽籤的方法,抽到哪個就考哪個,是邊操作邊敍述的的考核方法。佔三十五分。全計一百分。

通過這樣的教學和考核,我認為不僅能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教學進度更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幼兒天生活潑好動,只要一有機會,他們就跑到户外,不停地又蹦又跳。由於他們的骨骼發育還不健全,韌帶也比較鬆弛,所以,經常有扭傷腳之類的事發生。為了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有必要教給他們一些小傷小痛的處理方法。

活動目標:

1.瞭解扭傷腳後的一些簡單的處理方法。

2.掌握一些預防性的小常識。

3.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事先要求幼兒記住自己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記住醫院急救電話號碼。

2.活動前排練情景表演“腳扭傷了”。

3.幼兒户外活動圖片:踢球、跑步、跳繩、滑滑梯等。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觀看情景表演“腳扭傷了”,瞭解扭傷腳後的一些簡單的處理方法。

一羣小朋友在踢球,玩得正高興,突然,一個小朋友蹲下了,用兩隻手捂着腳哭着説:“我的腳扭傷了,疼死我了!”一個小女孩跑過來説:明明,別怕,你坐下,我給你揉揉!“

1.組織幼兒討論:

這個小女孩的處理方法對不對?你自己在平時遇到這類情況或看到別人遇到這類情況是怎麼處理的?

2.教師小結:

(1)肯定剛才小朋友的做法不對和害處。評價孩子們説的處理方法是否得當。

(2)向幼兒介紹幾種簡單的處理方法,並請部分幼兒配合示範,其餘幼兒兩人或幾人一組模仿練習。

A.如果受傷部位不腫脹

(1)坐下來,把腿伸直。在小腿下墊上小枕頭或其它不太硬的物品,把扭傷部位抬高一點,休息一會兒就會減輕。(影響血液微循環,不易引起受傷部位腫脹)

(2)在上面的基礎上用濕毛巾冷敷或抹上點兒紅花油等,效果會更好(原理:冷敷能促使血管收縮,紅花油能止疼)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煤氣的基本特性,知道煤氣對身體有害不能亂動煤氣開關。

2、知道正確使用煤氣的方法,進一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3、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4、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自備圖片“各種煤氣燃具小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1、啟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談煤氣在我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提問:(1)我們每天都要吃飯,爸爸媽媽是用什麼把飯菜燒熟的呢?

(2)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要用到煤氣呢?

根據幼兒談到的內容出示各種使用煤氣的燃具的小圖片。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煤氣。

2、瞭解煤氣的基本特性。

提問:(1)煤氣為什麼能把飯菜燒熟呢?

(2)煤氣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呢?我們能看見它,聞到它嗎?

小結:煤氣是一種有毒的氣體,它沒有顏色、沒有味道,遇到火可以燃燒。為了防止人們在使用過程中發生危險,工人在生產煤氣的時候,加進了一種臭味劑,使煤氣產生出一種臭味,這樣當煤氣漏出時,就容易被我們發現了。

3、教育幼兒在使用煤氣時學會自我保護,並學習幾種正確使用的方法。

(1)引導幼兒看圖一

提問:他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小結:當發現室內有煤氣的臭味,應趕快打開門窗通風,讓新鮮空氣進來。

(2)引導幼兒看圖二

提問:他在做什麼?我們不能這樣做?

小結:煤氣開關是控制管道內煤氣進出的一個門。如果小朋友玩弄開關,就容易造成煤氣中毒,給人的生命帶來危險。

(3)引導幼兒看圖三

提問:發生了什麼事情,該怎麼辦?

小結:鍋裏的東西燒開後,要及時將火關小或關掉。如果不及時關火,鍋內的東西會溢出來將火撲滅,煤氣還在繼續向外流出,這樣容易造成煤氣中毒。

4、通過競賽遊戲,鞏固知識。

教授任意指圖,幼兒搶答方法。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地震產生的原因。

2、如何躲避地震的方法。

3、地震的預防。

4、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5、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過程:

一、地震的由來

我們的地球是個大大的圓球,(師實物演示)我們生活在這個球的表面,為什麼人不掉下來呢?因為地球中心有很強的地心引力。那麼在這個球的中心有些什麼呢?有巖石和巖漿有厚厚的地層。這些東西一直都在運動一刻不停。為了讓他們正常運動不爆發出來引起地平面的一些才難,人類就想了個好辦法,到處種樹。我們都知道樹有很長很密的根鬚,這些根鬚就像許許多多的手一樣把泥土巖石牢牢抓住。這樣就安全多了。

可是現在許多人因為要蓋高樓大廈,為了要開採石油和礦產都把樹拔了,把山開了。這樣地球表面就受傷了,所以就會產生了地震。所以會發生地震都是人類破壞環境造成的。

二、地震的躲避方法

地震時地面會晃動,嚴重時牆面會倒塌,但是我們也不要害怕,只要安靜地聽從大人的話,記住躲避的方法就好了。

如果在家裏發生了地震我們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地晃動的厲害時我們不能朝外面跑,因該要先把門打開,然後找堅固的傢俱底下,並且要保護好頭部。怎麼保護呢?用書包頂在頭上,用被子坐墊蓋上,實在沒有軟的東西保護時,可以用手護住腦後部。然後蹲下緊縮身體,這樣你的膝蓋就能保護好肚子了。

如果地震時我們在馬路上行走,那就儘量跑到開闊的地方去,電線杆玻璃窗招牌等都是危險物品,一定要遠離。

地震時不能做電梯,不能搭乘任何工具。

地震一般時間很短,震動時不能轉移,要等地震過後才能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去。

學習地震自我保護姿勢

三、地震的預防

我們要多留心廣播電視,一旦有預報就要馬上轉移。平時我們要保護大自然,多種樹,不亂砍亂伐。讓我們人類和大自然和平共處。

四、我們能為地震地區的朋友做什麼

討論如何儘自己的力為災區的朋友做什麼。

活動反思:

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基礎教育的目標是讓幼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幼兒安全自救教育實踐突出教育的實踐性,重在模擬、練習及遊戲,學習自然災害應急避險技能。設計這節課的主要意圖就是要給孩子們講解有關的地震知識,加強幼兒的安全教育意識,知道災難來臨時不要驚慌,要學會正確的自救,要有戰勝困難的自信,樹立不怕苦,堅強、勇敢的信心。

這節課總體上是成功的,很多幼兒沒有親身經歷過地震,它比較宏觀,離幼兒的基礎知識、生活實際都比較遠。如果採用傳統的方法教學,幼兒會枯燥乏味,也不容易被幼兒理解和接受。為了突破這個難點,並引起幼兒的認知共鳴,我利用網絡收集了大量有關地震的素材,製作了地震相關課件,幼兒通過看、聽、讀、想、玩來了解地震。這樣的教學,真正解決了無法跨越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幼兒觀察和研究,從而來達到活動目標。教學中,當孩子們看到那些多媒體視頻及圖片的時候,孩子們對地震都感覺到害怕,感覺到難受,他們的心和我一樣是沉痛的。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學習到了地震的相關知識,在討論的時候,他們能夠很積極的參與,遊戲演習的時候也能夠愉快的參加,孩子們在遊戲中再次學習到自救、救援等知識,這個過程有理有序,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所教內容。

小百科: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