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編五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編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85W 次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編五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快與活潑,樂意運用身體動作感受2/4音樂的漸慢與漸快。

2、學習傳帽遊戲,根據漸快的音樂節奏掌握傳帽的方法。

3、會互相合作及配合遊戲,體現集體遊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音樂帽子若干

2、大鼓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用身體動作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

1、向老師問好。

導語:今天,來了許多老師,都想看到你最棒的一面,那現在請你們想一個最有創意的造型向在座的老師問個好。(老師好)真實無聲勝有聲。

2、玩送帽子的遊戲,用身體動作感受音樂節奏。

導語:今天我想和你們玩帽子的遊戲,現在帽子在我手裏,一會你們就聽音樂的節奏運用學過的動作跳舞,我就看看誰跳的最好最有創意就送他一頂帽子。

3、引導幼兒欣賞和區分漸快和漸慢的音樂節奏。

導語:都拿到帽子了嗎?過來戴給我看看,戴上帽子的樣子真漂亮。你們知道剛才跳舞的那段音樂是幾拍子的?(二拍子)喜歡這段音樂嗎?喜歡的小朋友舉手,我也很喜歡。為什麼喜歡呢?這段音樂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歡快,跳躍,激烈`````)現在我們再來聽一次這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在速度方面有些什麼變化?

有些什麼變化呀?看誰長着一雙會聽音樂的耳朵。(前面是越來越慢,後面是越來越快)對拉,越來越慢我們叫漸慢,越來越快叫什麼啊?(漸快)真聰明。

4、聽兒歌玩遊戲,學習圍親密的小圓圈。

導語:來來來我要考考你們,我閉上眼睛數五聲請你們圍一個大圓圈,圍好了嗎?現在我又想請小朋友圍一個小圓圈,對啦,不用太擁擠,很舒服的,這就叫親密的小圓圈。聽兒歌做遊戲:小朋友,跳個舞,真呀真快樂,圍圍圍圍圍圍圍,圍個親密的小圓圈。(反覆做幾次)

5、聽音樂找好朋友跳舞,會聽漸慢的音樂圍圓圈。

導語:現在我們聽音樂找好朋友跳舞,聽到漸慢的音樂就圍一個親密的小圓圈,會不會啊?

6、學習玩傳帽遊戲

導語:現在我拿三頂帽子,送你一頂,你一頂還有你一頂。我又要考考小朋友啦,請你們舉起右手,摸一摸右邊小朋友的帽子,摸到了嗎?沒有摸到帽子的小朋友也要做假裝摸的動作,然後把他的帽子拿起來,戴在自己的頭上,沒有的又要怎樣啊?(假裝拿假裝戴)對啦,再來拿帽子,戴帽子,拿帽子,戴帽子``````````。好啦,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帽子走到那裏拉?(其他小朋友頭上)哦,不斷的拿帽子戴帽子,帽子就會向順時針方向走,原來我們正在玩傳帽子的遊戲呀,好玩嗎?那一起聽我讀兒歌玩傳帽子的遊戲吧。(傳帽子,戴帽子````````越讀越快)

7、聽漸快的音樂節奏玩傳帽遊戲。

導語:現在我們一起來聽着漸快的音樂節奏玩傳帽遊戲吧,注意要聽準漸快的音樂。

(玩兩次,增加幾頂帽子)

8、完整的做傳帽遊戲。

導語:想不想完整的做遊戲啊?那小朋友就聽音樂找朋友跳舞,聽到漸慢的音樂就圍親密的小圓圈,最後聽漸快的音樂玩傳帽遊戲,會不會玩。我又增加幾頂帽子。

9、邀請老師玩傳帽遊戲。

導語:這麼好玩的遊戲邀請老師一起玩好嗎?注意要聽準漸快的音樂節奏傳帽子啊。

(邀請老師玩兩次,不斷增加帽子)

10、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一個什麼遊戲啊?回去可以教你的爸媽,弟弟妹妹們玩。我們出去玩遊戲吧,和老師再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秋天到了,孩子們對落葉產生了一定的興趣,還有在家園聯繫中有些家長反應孩子分鋪有哭鬧現象。大班的孩子大多在5歲半左右,對事物的理解力逐步增強,喜歡唱歌,有學習這首歌曲的能力。為了加強孩子們對落葉的瞭解認識,正確引導和爸媽分鋪的問題,培養孩子獨立勇敢地品格,選擇了學習《小樹葉》這首歌曲。

活動目標

1、讓孩子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旋律的變化。

2、理解歌曲內容,學習用歌聲表達歌曲變化的情緒。

3、學習小樹葉勇敢、獨立、大膽地品格。

4、藉助小圖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5、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在歌聲中享受唱歌的樂趣。

2、難點:用歌聲表達歌曲隨旋律變化的情緒。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讓孩子到郊外觀察秋天的樹林及落葉,知道一些樹木秋天落葉是為了過冬,明年會長出新葉。

2、物質準備:關於歌曲的多媒體課件,小樹葉頭飾。

3、環境準備:教室的牆面佈置(秋天)

活動過程

1、製造懸念,引起興趣。

活動開始,教師出示課件(樹葉飄落的情景),引起孩子好奇,提問:小樹葉怎麼了?……激發孩子求知慾望

2、初步欣賞。

讓孩子欣賞歌曲,第一遍為有畫面欣賞,提問:……接着復聽音樂,此次為無畫面欣賞,提問:……引導孩子説出小樹葉勇敢、大膽、獨立的特點,並願意學習,平常自己玩耍,分鋪不哭鬧等。然後再次欣賞教師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提問:……

這三步層層遞進,將學習由易變難,是學唱環節生動起來。

3、學唱歌曲。

針對孩子用一種方式學習興趣不是十分持久,我嘗試用不同的形式來學習歌曲。首先用“啦、哩”輕聲哼唱,接着師生齊唱,再分組對唱,個別領唱集體單字伴唱,提示孩子注意歌曲所表達的情緒,要用歌聲來體現。這樣的變化一定會受孩子喜歡,學習熱情高漲,效果事半功倍。

4、演唱歌曲。

學習歌曲後,教師提供頭飾,讓孩子隨歌曲表演。教師儘量為孩子創造輕鬆、自由的環境,只要不影響別人,站、立、坐、蹲,甚至躺着去感受

去、表演都行,教師要不斷髮現孩子的閃光點,予以鼓勵,讓孩子獲得成功感。

讓孩子去環境佈置中尋找自己喜歡的最勇敢地小樹葉做朋友,再次在音樂中體驗落葉飄舞的情景,並鞏固所學歌曲。

結束教學活動。

教學反思

孩子對落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逐步學會了用歌聲表達歌曲變化的情緒。同時,教學應體現在生活化中,活動之後,要及時瞭解反饋孩子勇敢獨立的變化情況,用《小樹葉》的形象再次鼓勵,促進孩子勇敢,大膽品格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小海螺》,進一步感知樂曲表現的歡快活潑的情感。

2、感受小海螺對大海不依不捨的依戀和讚美。

3、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小海螺、音樂《小海螺》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為大家請來了一位神祕佳賓,你們想不想見見它呀?通過謎語,引出貫穿全課的線索--小海螺。身穿小盔甲,沒腳又沒手,住在大海里,揹着屋子走。

師:小海螺多漂亮啊!它還為我們帶來了大海的聲音呢!(老師將海螺放在個別學生耳邊感受海風)。

二、欣賞歌曲(意圖:讓學生通過仔細的聆聽及肢體語言,深刻的感受大海)

1、老師以小海螺的口吻向學生提出邀請:同學門,你們好啊,我是小海螺。你們去過大海嗎?今天我來邀請大家去美麗的大海作客,你們願意嗎?

2、提問:請學生説説心目中的大海美在哪裏?是否去過海邊,見過大海退潮的情景嗎?退潮後海灘上都有什麼?你撿過貝殼、小蝦嗎?(教師鼓勵性總結評價)

3、播放歌曲《小海螺》(要求學生閉眼聆聽),説一説聽到這首歌你有什麼樣的感受?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快樂、喜悦)(小朋友在海灘上拾貝嬉戲)

4、復聽歌曲,用手指跟着旋律點節奏,進一步感受歌曲節奏特點和音樂風格。(明亮、歡快)

5、再聽歌曲,教師引導和啟發學生用自已喜歡的動作伴隨小海螺的歌聲翩翩起舞。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知道歌曲"唱一唱、説一説、動一動"三部分組成。

2、理解歌曲中四川方言的意思,嘗試大膽的模仿和表演。

3、感受歌曲的`詼諧、幽默,體驗方言文化所帶來的樂趣。

4、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歌曲圖片、鋼琴伴奏

活動過程:

一、學説方言:(難點前置)

1、簡單瞭解四川人愛去茶館喝茶的生活習慣,

2、聽聽説説四川方言:"喝茶了!""咋個辦叻?"

二、學唱歌曲:

(一)欣賞(理解並熟悉歌詞旋律)

1、教師簡介歌詞。

2、幼兒學説歌詞。

3、教師演唱,並請孩子配合説出方言部分。

4、再次演唱,請孩子配合説方言,同時請聽課老師配合有節奏的做動作:拍手、拍腿。

5、幫助幼兒瞭解歌曲有"唱、説、動"三部分組成。

(二)學唱(記憶並鞏固歌曲和方言)、

1、帶領孩子嘗試完整的表演歌曲。

2、藏圖練唱。

三、活動延伸:嘗試用其他方言表演歌曲。

活動反思:

通過本節活動課,學生了解了小白兔的生活習性和樣子,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學生對活動課產生了濃厚的興。另外課堂上我及時的運用了評價性的語言孩子們熱情非常高。由於本節課時間有限對於其它的小動物展示的少,以後我會多給孩子們提供這樣的平台讓他們盡情展示。

小百科:歌唱,指由個人或者團隊,經由專業或者非專業訓練後,藉由聲帶,發出的優美動聽的聲音。不用於日常交流,僅僅用於抒情和藝術的表達。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老狼老狼幾點了"的遊戲情節中感知樂曲的ABC結構。

2、能分辨不同的音色,並根據不同音色做出相應的動作。

3、在音樂遊戲中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4、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並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5、初步感受歌曲中親切的情緒,用親切的語調唱歌。

活動準備:

音樂一段、PPT課件、老狼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進場:師生共同回憶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的遊戲玩法入場。

二、初步感知音樂:

1、以簡單的故事引入師:"剛才我們在外面玩了一個什麼遊戲?"你們想玩得更開心些嗎?

"今天老師把這個遊戲藏在一段好聽的音樂中,請你從音樂中找找老狼和小羊在什麼地方?藏在音樂裏的這個遊戲,小羊在天黑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吧!(第一遍)

2、出示圖譜,感知音樂師:"你們找到狼和小羊在什麼地方了嗎?我看見有些小朋友用表情表現出來了,張老師也找出來了,而且我還把它畫了出來。"

三、理解樂曲結構

1、教師根據音樂幫助幼兒分析樂曲結構師:"請你告訴我,我畫出來的這個遊戲什麼顏色是老狼,什麼顏色是小羊?"

2、師:"你們説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看着上面的遊戲圖來聽聽音樂好嗎?"請大家跟着老師手中的小紅點點來一起聽哦。(第二遍)(邊放音樂教師邊做動作)

3、師:"這下聽出來老狼和小羊了嗎啊?"小結:原來白色的是小羊,黑色的是老狼。

四、按遊戲圖譜分析角色:

1、師:"小羊的音樂聽起來讓你感覺怎麼樣?"(歡快)老狼的音樂聽起來讓你感覺怎樣?(兇猛、嚇人)

2、聽音樂看着遊戲圖譜加上你的動作一起來玩一玩。(第三遍)(師幼一起做動作)

3、分角色感知音樂中的不同音色,分角色進行遊戲。

師:"這次我們用口型和動作來表現音樂,不發出聲音哦。"聽清楚什麼地方師小羊,什麼地方師老狼?(第四遍)(師幼無聲表演,感受兩種不同音樂)

五、聽音樂和老師一起玩遊戲。

1、老師當狼,幼兒坐在椅子上做造型進行遊戲。(前四句)出示老狼玩偶,老狼跟我們做遊戲,不被老狼發現(提示小羊不亂動,不讓老狼發現)老狼轉身的時候小羊要變成木頭人哦,不被老狼發現。

2、幼兒從椅子過度到遊走做造型動作。(前四句)--肯定造型獨特的幼兒--鼓勵幼兒變成不同的造型

3、幼兒分角色進行遊戲:

第一次:教師當老狼,孩子們當小羊(面朝聽課老師們表演)(第五遍)第二次:請部分孩子當老狼,部分孩子當小羊,小羊進行遊走,當聽到老狼的音樂時,要立刻停下做不同造型,沒有及時停下造型的將被狼抓住。(第六遍)

4、幼兒兩兩結合進行分角色遊戲:

當老狼説暈了暈了的時候,兩兩相抱的小羊不會被老狼抓走。(第七遍)兩名幼兒結合商量好角色,進行遊戲,最後老狼被打暈在地上,幼兒互換角色進行遊戲。提醒幼兒聽清楚音樂,並根據音樂做出相應的角色動作。

活動反思:

1. 在備課過程中知道小朋友對鐘錶這一塊認識有點薄弱,但小朋友在遊戲中認識鐘錶的能力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2. 活動過程的反思,通過遊戲邊玩邊學讓小朋友愉快而主動的學習到知識是我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