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彙總9篇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彙總9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12W 次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彙總9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欣賞各種鳥,初步感受鳥的色彩美。

2.嘗試運用各種簡單的線條和圖案裝飾鳥,表現鳥的色彩美。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教學準備:

1.勾線筆,畫好不同姿態小鳥的輪廓圖。

2.課件:鳥類的圖片

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習用線條和簡單的圖案裝飾鳥。

教學方法與手段:觀察法、講解示範法、圖片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欣賞圖片,引出課題。

看一看,這圖片上的小鳥,他們的羽毛有什麼特點?

觀察小鳥羽毛的色彩,並回答。

欣賞圖片,激發幼兒興趣。引導觀察,感受小鳥羽毛的色彩美。

二、學習裝飾小鳥。

1.師:如果要把這些小鳥打扮得漂亮一點,可以怎麼做?

2.出示一些裝飾的線條和圖案,引導幼兒觀察。

幼兒説出可以用線條和塗色的方法使小鳥變美麗。

觀察瞭解裝飾的線條、圖案。

在討論觀察中幫助幼兒豐富裝飾的方法和塗色的技巧。

三、佈置與輔導:

1.教師提出繪畫要求

2.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

幼兒作畫

巡迴觀察,個別輔導幼兒的裝飾和塗色,使每個孩子獲得成功體驗。

四、展示作品,組織講評。

你用哪些線條來裝飾的?

欣賞作品。

根據提問交流回答

讓幼兒學會相互欣賞;

【活動反思】

最近,我發現我班的孩子對顏色比較感興趣,經常聽到幾個小朋友聚在一起議論各種顏色,為了引導幼兒大膽探索感受顏色變化的美妙與神奇,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徵,結合主題活動,我設計了這一活動。,教學目標基本完成,幼兒參與度較高,完成“五彩鳥”色彩鮮豔,課堂效果比較好!

但是在課中由於緊張,將示範與出示示範作品顛倒,以後課中一定要注意,而在創新性中,放手這個度上也要有更好的把握。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學習用先塗色塊,再勾花邊的方法裝飾裙子。

2、增加對線條、圖案美和色彩的感受和表現能力。

教具準備:

範畫,裝飾的花裙子,未裝飾的裙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裙子),並提問:這是什麼?它們美嗎?

2、導出課題:美麗的花裙子

三、講授新課:

1、①(貼圖片)看,這些小朋友穿上這麼漂亮的花裙子,她們多高興啊!

②(貼圖片)並提問:咦,這個小朋友怎麼啦?她為什麼不高興呢?

小結:因為她的裙子是白色的,沒有她們的花裙子那麼麼美。

③那我們來幫幫她吧,好不好?

④請小朋友們想想辦法,怎樣讓她的白裙子變成花裙子呢?

小結:就用我們的小手、彩筆來幫幫她吧!

⑤給她的白裙子上畫什麼呢?

小結:畫花兒、魚兒,小兔子,熊貓,蘋果……等等

2、教師示範:

①先用兩三種稍淺的顏色塗在裙子上。

②再用較深的彩筆在上面勾出花紋。

看,小姑娘笑啦,她感謝小朋友們為她想出的好辦法。

問:除了可以畫這種圖案,還可以畫其它的(如圖片)

在每個小朋友的書上有兩個小朋友正等着你們給她的白裙子變成花裙子呢,請小朋友們拿起我們的彩筆來幫她吧,看誰設計的花裙子最漂亮。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輔導,鼓勵幼兒大膽設計。

四、作品展示,對優秀的作品進行評析,予以獎勵。

五、總結:

其實在生活中到處都存在着美的東西,只要我們小朋友們細心地去觀察去發現,用我們的小手和智慧去創造美,將我們的生活裝扮得更美好。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美麗的幼兒園

活動目標:

1、在塑模的基礎上學習做大蛋糕,練習製作並裝飾雙層蛋糕。

2、學會與同伴合作共同建構,學會協商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事先準備好的大量小樹、花、房子、塑模的用具

活動過程:

1、提個建議:建造一座美麗的幼兒園。

2、討論:怎麼建造?老師一邊聽取意見,一邊給予建議,幫助孩子合理佈局。

3、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提出玩沙的要求:

(1)不把沙甩的到處都是。

(2)若沙甩到眼內請閉上眼,不要用髒手揉。

(3)小組內存在的問題學會自己去解決。

5、幼兒表決心並做響應動作,預祝活動成功。

6、幼兒活動老師給予一定的幫助,鼓勵幼兒學會協商解決自己的問題。

7、評價幼兒活動的情況,請家長來發言,評價幼兒的作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用各種線條進行線條裝飾畫的創作。

2.引導幼兒體驗自由創作的樂趣。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難點:

嘗試用各種線條進行線條裝飾畫的創作。

嘗試運用不同的線條給太陽娃娃設計漂亮的髮型。

活動準備:

1.課件、教師範畫四幅(不同顏色、不同髮型)。

2.不同髮型的髮型頭模兩個,假髮頭套一個。

3.繪畫紙、油畫棒每人一份。

活動方法:

故事法、情景教學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女孩)你的頭髮梳的真漂亮,是誰幫你梳的?(媽媽、奶奶)(男孩)你的髮型真特別,是在哪裏剪的?(理髮店)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關於頭髮的故事,請小朋友欣賞。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課件,講述故事:動物王國開了一家理髮店,小動物都來參觀,小狗去理髮……調皮的太陽娃娃也來了,他看到獅子的新發型,很羨慕,也想改變髮型,現在他想請小朋友給他設計新發型,大家願意嗎?

2.欣賞各種髮型。

(1)教師出示各種髮型圖片、髮型頭模、假髮,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有的頭髮長長的,有的短短的,有的直直的,有的卷卷的。

(2)想想這些頭髮怎麼畫?

(3)引導幼兒認識直線、曲線、螺旋線、弧線。(教師一邊引導幼兒觀察,一邊講解示範,同時教幼兒書空練習畫線條)

3.教師出示範畫。

(1)引導幼兒觀察範畫,你們看到了什麼樣的髮型?説説教師分別用了什麼線條畫頭髮?(直線、曲線、螺旋線、弧線)

(2)談談你喜歡哪種髮型,它給帶來了什麼樣的感覺?

(3)教師講解示範畫頭髮,並提出繪畫要求。

4.播放背景音樂,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5.展示幼兒作品,並請幼兒給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

6、幼兒帶上太陽的髮型設計圖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展示,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三、結束部分

1.小結本節活動情況。

2.組織幼兒在音樂聲離開活動室。

反思:

有的幼兒作畫比較慢,沒有完成作品,以後督促他們快點大膽作畫。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油水分離的知識,瞭解油水分離作品的特點,感受色彩變化的美。

2.學習油水分離的繪畫方法,能巧妙的利用油畫棒等繪畫工具進行創作。

活動準備:

1.深色顏色顏料,水粉筆。

2.白紙,鋪好報紙的桌子。

3.油畫棒,已用白色油畫棒畫好的圖畫一幅。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以看魔術表演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x小朋友們看看,我是誰啊?告訴你們,我是一個魔術師。我會變魔術!你們相信嗎?x那你們先看看老師這是什麼?(白紙。)x好了,小朋友仔細看清楚了,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咯!千萬不要眨眼睛喲!

師:我需要一枝神奇的筆,蘸上顏料,在白紙上一塗,出現了一幅漂亮的畫。

師:怎麼變出來的?

幼兒討論,猜測。

師:其實神奇的不是老師這支筆,而是這張白紙。

2.探討作畫方法。

教師出示一支白色的油畫棒。

師:這支白色的油畫棒平時我們很少用到,但是今天,我們有了它,才能變魔術。

師:你們想畫個什麼呢?

教師根據幼兒的要求現場畫幾個圖形,請一個幼兒上來刷顏料,其他小朋友喊:變,變,變,魔術開始了。

3.再次討論,尋找答案。

教師小結:白色的油畫棒畫在白色的紙上,看上去還是一張白紙,其實魔力已經產生了。接下來,只要刷上顏料,畫過白色油畫棒的地方顏料就刷不上去了,好看的圖畫就露出來了。

4.幼兒嘗試。

你們想成為魔術師嘛?你們想不想也去變一變呢?老師為每組準備好了東西,請你們也來變一變。

教師講解操作時注意事項。

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當魔術師,好不好?不過當魔術師有個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顏料塗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操作,並注意引導幼兒豐富畫面。

5.教師介紹

這是一種油水分離法,因為油畫棒是油性的,而水粉顏料融於水,油與水不互溶,所以當顏料遇到油畫棒時,就自然地脱離開。

6.欣賞各自的作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的產生:

結合主題活動《我喜歡……》,孩子們從喜歡自己,喜歡他人、同伴,喜歡周圍的人、事、物,自然地進入了談論喜歡家的理由之中,孩子們會説自己家裏有些什麼,家裏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於是我設計了教學活動《我愛我家》。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條、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物品的基本特徵。

2、瞭解家裏的人、事、物,感受家的温馨、家的美。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房子圖樣的紙、水彩筆

欣賞作品:家

活動過程:

一、談話:我愛我家

説説自己喜歡家的理由。

你的家裏有些什麼?

二、欣賞與討論

1、這是誰的家?家是怎樣的?

(這是小雞的家,地板是平平的……)

2、這是誰的家?家裏有什麼?

你們的家裏有些什麼?

三、幼兒創作

這是你們的家,把你們的家也畫下來。

四、指導重點

家是什麼?(牀、電燈、洗衣機……)

五、引導評價

家是……,有了它會……(幼兒用語言介紹自己的家)

活動反思:

活動中,把握教師提問的開放性和針對性。如:在欣賞作品中,教師問幼兒這是誰的家,讓孩子自由地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幼兒在創作的過程中,教師介紹個別幼兒的思路和獨特表現,能對其他孩子的創造起到推動的作用,一個對全班幼兒的提示會緊緊抓住所有幼兒的心,我想如果我把這種介紹交流推遲到幼兒作品完成以後,幼兒再想學習、創造,超越的契機就錯過了其意義也變的很小,這也是我在學習二期課改中認識到的教師角色的轉變,把從教師原來的傳授者、評價者,到現在逐漸成為幼兒活動的觀察者、合作者、支持者。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工具進行繪畫。

2、培養幼兒對玩色遊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玩具小車人手一輛、各色顏料、小毛巾等。

活動過程:

1、猜猜誰的腳印:

——出示範畫,請幼兒猜猜這是誰的腳印?

——小汽車很快樂,它去過山上、海灘、沙漠,留下了很多足跡。教師邊説邊用輪胎蘸顏料在紙上滾動。

2、幼兒作畫:

——請幼兒分組作畫,將自己的小汽車輪胎蘸上顏料後在紙上來回滾動。看看每輛汽車的輪胎印有什麼不同。

——幼兒可按意願滾畫多次,體驗大面積作畫的樂趣,感受圖案交叉、重疊的特殊效果。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拓印螃蟹的過程中,進一步瞭解螃蟹的外形特徵,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顏料、蘿蔔、自制紙盤、範例、實物螃蟹

活動過程:

師生談話 引出主題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麼?(出示實物螃蟹)螃蟹是什麼樣的?(引導幼兒觀察顏色、形狀等)

2、今天老師的盤子裏也帶來了螃蟹,你們看?(出示範例)

觀察討論 感知理解

1、觀察討論:

提問:螃蟹的殼是什麼形狀的?它的腿是什麼樣子的?螃蟹靠什麼來抓東西吃的?它有幾隻螯?是什麼形狀的?

2、教師重點小結拓印螃蟹的特徵(三種圖形的組合)

幼兒操作 表達表現

1、教師交代操作要求:

重點:拓印時的先後順序及材料的選擇;蘸顏料的方法。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3、相互交流幼兒品嚐你想吃哪隻螃蟹?為什麼?

4、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講評。

5、老師出示為幼兒準備的螃蟹,供幼兒品嚐。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凡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

2、鼓勵幼兒大膽欣賞與評價,發展幼兒對藝術作品的解釋和評判能力。

3、增加幼兒對色調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孩子運用色調進行表現的興趣和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實地參觀:向日葵園地。

2、多幅凡高的畫。

3、收集來的向日葵的照片或者圖片。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欣賞、討論和比較。

教師:今天讓我們將自己拍的向日葵照片或者圖片和凡高的作品“向日葵”比一比,你喜歡那一幅?為什麼?

2、放映幻燈“十四朵向日葵”,完整欣賞“十四朵向日葵”。

1)色彩感受。

教師:畫面中什麼顏色最多?你最喜歡畫面中的那種顏(來自::學前兒童美術教案)色?如果都用黃色好嗎?……(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理解感受到畫面中黃色為主、其他色為輔,同時關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對比色的使用比列。這樣畫面才能飽滿、好看。)

2)線條的感受。

教師:為什麼向日葵的花瓣彎彎曲曲?好象感覺到了什麼?……(引導幼兒感覺和體驗作品中線條的誇張大膽和扭曲,感受到畫面中的向日葵充滿着生命的力量。)

3)構圖的感受。

教師:數一數由幾朵向日葵?它們一樣嗎?(辨別成熟的和還未成熟的或還未開放的)為什麼有的低下了頭?(教師引導幼兒從畫面的背景,花瓶,花朵的整體來分析作品的構圖。通過對話幫助幼兒理解構圖有張馳有疏密才會漂亮。)

3、進行二次對比欣賞。

在分步感受理解和欣賞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再次比較照片圖片和繪畫作品給予人的不同感受。

4、教師出示更多的凡高的繪畫作品“向日葵”(兩朵、五朵、十二朵向日葵等等),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理解、欣賞作品向日葵帶給人們的那種美麗和熱情。激起幼兒的創作慾望

5、教師小結,自由結束活動。

(四)活動提示

1、凡高簡介:文森特&;#8226;凡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於荷蘭的格魯宗戴爾的一個新教牧師之家。1890年逝於巴黎。

凡高是最令人懷念和感動的一位畫家,不只是他的悲劇性的生涯,更因為它純粹而真誠的藝術態度,無時無刻不在感染着世人。凡高的藝術生涯雖然只有短短八年多,卻留下了大約850件油畫作品和數目更多的素描。

2、創作《我的向日葵》,激發幼兒學習模仿或創作一幅“向日葵”作品。

3、有關向日葵的照片、圖片,《向日葵》作品圖片每二位幼兒各一幅,“十四朵向日葵”作品幻燈一幅,凡高的其他《向日葵》作品幻燈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活動類型

手工

活動目標

1. 按照圖示將圖形一一剪下,衣服倆邊肩上的紙瓣向後折。

2. 體驗為娃娃變換衣服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紙工操作材料、剪刀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觀察範例,激發興趣。

1. 教師展示已做好的成品,給娃娃一次又一次的 “ 更換 ” 着 新衣服。

2. 邀請幼兒上來嘗試。

二、探索 “ 會變的娃娃 ” 製作方法。

1. 教師提問: “ 這麼有趣的變換衣服是怎麼樣做出來的呢? ”

幼 a: 先把喜歡的衣服剪出來。

幼 b :衣服肩上的紙折一下搭在娃娃的肩上就可以了。

2. 那你們想不想也來嘗試得做一下呢?

三、幼兒操作。

觀察好幼兒的活動情況包括孩子自身的衞生情況的養成。

四、展示幼兒的作品。

請幼兒之間相互變換自己娃娃的衣服,體驗成功的樂趣。

五、活動延伸。

用彩色紙、彩色油畫棒自制衣服。

觀察反思

整個活動環節都是幼兒自己探索製作過程直至自己開始操作,在這期間教師只是稍作引導。因而活動都是輕鬆愉快的,在幼兒製作完 “ 會變的娃娃 ” 之後大家你變給我看,我變給你看,非常有趣。同時在活動之後還產生了延伸,幼兒主動自制衣服,成為了本次活動的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