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購物幼兒園大班教案

購物幼兒園大班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59W 次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購物幼兒園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購物幼兒園大班教案

購物幼兒園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體驗與團隊成員合作的快樂。

2、感知“錢幣”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3、能用多種方法進行10以內湊數購物的活動。

重點難點活動重點:會用多種方法進行湊數購物的活動。

活動難點:

遵守遊戲規則,感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教具:

各種玩具、價格標籤、人民幣代用券、白色即時貼、地墊2塊

學具:數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餘玩具);象徵玩具的卡牌六種,每種相同的若干張;按鈴;兩盒人民幣幣,分別為5個“1元”、5個“2元”。

經驗準備:

幼兒有用替代物進行遊戲的經驗。

環境準備:

佈置成玩具店的情景。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集體談話討論“玩具店”。

(1)師:你們有願望嗎?你的願望是什麼?

(2)師:彭老師的願望就是自己能夠擁有一個“玩具店”。

(3)師:我希望我的玩具店可以賣“毛絨兔子玩偶”,“益智玩具魔方”……你們呢?

2、自主參與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準備出售。

(1)師:在我們的教室周圍也有一些玩具請你們幫我把他找出來放在我們的櫃枱上。

(2)師:根據玩具的大小、質地貼上相對應的價格標籤。

二、嘗試參與

1、教師引導小朋友自主分組。

(1)師:在玩遊戲之前教師要求小朋友分成兩組。

(2)要求:每組7個人,兩組人數相同;每組都要有男孩和女孩。分組完成後在白線後舉手示意。(幼兒自主分組。)

(3)師:分組完成了嗎?請每組的排頭點一下人數。現在人數都一樣多,你們兩隊在人數上是公平的。

2、初步嘗試湊數購物。

(1)師:我們要玩的遊戲叫“湊錢買玩具”。女孩表示2元,男孩表示1元,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帶有代表“錢”的代用券。

(2)遊戲規則:聽到我報出“×元錢”以後,能湊出這些錢數的人站到自己組的墊子上,其他隊員站回線後,全隊舉手示意才算確定答案;先舉手且湊數正確的隊才算優勝隊,才能拿走商品

3、師幼共同遊戲。

(1)教師任意出示,觀察幼兒的湊數方式,指導幼兒相互檢查別組情況,並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引導;依次完成玩具價格為“6元”的玩具。

(2)對於兩隊湊數方法不同、但都正確的情況。

師:現在已經出現兩種正確的湊數方法了,如果哪一隊還能想出第三種方法,就有權利確定下一回合出售什麼商品。

師:對於兩隊湊數方法、速度相同的情況。

師:我説“變”以後,如果哪組先變化出另外一種湊數方法,就獲勝。

三、鞏固提升

1、師:現在,還剩下不少商品。接下來,我準備兩件商品一起賣。

規則是:每隊站到墊子上的隊員湊出的錢數要正好能買下兩件商品,其他規則跟前面一樣。

(教師同時報出兩個數字,要求先計算總數再湊數。第一次的要求是:兩件商品的總價為9。幼兒分出勝負後,教師引導。)

師:雖然這組已經贏了,但我要對你們兩隊繼續提出要求:想一想有沒有別的方法。

師:如果你們兩隊組合起來湊數會怎麼樣呢?(將兩塊墊子合在一起,讓幼兒繼續遊戲,嘗試9的幾種湊數方法。)

師(小結):你們任何一個人憑藉自己的力量都不能買走我這裏的玩具,必須有同伴的幫助。請你們先和自己小組的隊友擁抱一下。同時,我們後來遇到的比較大的數字,是依靠所有同伴的力量才找到這麼多方法的。今天的遊戲不僅需要本組隊員的合作,也需要所有同伴的力量。所以也請你們和今天的對手擁抱一下。

2、拍賣遊戲

(1)準備材料:數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餘玩具);象徵玩具的卡牌六種,每種相同的若干張;按鈴;兩盒人民幣幣,分別為5個“1元”、5個“2元”。

(2)幼兒在桌子兩邊面對面而坐,中間一側放玩具卡牌,人民幣盒置於各人面前,按鈴擺放在兩人中間。

(3)兩人互相商量,一人拿數字骰子、一人拿物品骰子,共同發出口令將自己的骰子投到按鈴兩側。

(4)迅速觀察骰子上的數字,例如,數字骰子上顯示“6”、物品骰子上顯示“玩具卡車”,則説明只要一方先湊出6元,就可以得到“玩具卡車”卡牌。

(5)確定答案後迅速按下按鈴。沒有按鈴或後按鈴的一方檢查對方所拿出的代幣是否符合湊數要求。

(6)檢查確認後,最先按鈴的一方獲得一張玩具卡牌。最先獲得4種不同玩具卡的為勝利方。

四、活動延伸:

1、將本節活動延伸至區域活動中繼續開展。

2不斷更新物品調整價格,加強各活動區之間的分工與合作。

3、逐步投放10元以上的商品,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求,增加遊戲的挑戰性。

活動總結

活動開始時,教師通過環境的創設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自由探索的學習過程。教師沒有直接把每一件物品都標上價格而是讓孩子根據物品的大小、質地貼上相對應的價格標籤。在錢幣的運用上教師沒有把10元、5元、2元、1元錢發給孩子而讓幼兒自主去取,既照顧了幼兒的個體差異,又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使幼兒能夠情緒愉快地參與活動。

活動中讓孩子在觀察、擺放、思考、調整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將抽象的數學符號生活化、遊戲化。這説明教師確實做到了心中有孩子,能夠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將當前的教育目標與幼兒的興趣點有機結合。此外,多種方式的湊數遊戲體現了教師對個體差異的關注,引發了幼兒與材料的有效互動。尤其是兩件10元以上玩具的投放,引發了新的認知衝突,促進了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不斷進步。在活動的過程中,自然地整合了社會及語言領域的多個教育目標。

整個活動中教師將角色遊戲與幼兒的學習自然融合,使幼兒自始至終都貫穿在遊戲性的操作過程中。遊戲情景的創設使幼兒在操作中進一步理解了數的實際意義,感受到數學對生活的意義及趣味性。教師對數學教育的價值取向有正確地認識,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數學,而是為了生活而學習數學。

購物幼兒園大班教案2

目標:

1.積極參與購物遊戲,感受自己準備春遊物品的快樂。

2.設想合理的購物計劃,能根據自己的情況挑選合適的物品。

3.體驗同伴間的關愛之情。

準備:

1.與幼兒人數相同的小錢包(每個錢包內放10元硬幣),購物籃。

2.佈置超市場景,包括貨櫃、品名提示卡、價目表等。

3.春遊所需的各類物品,如奶製品類、飲料類、水果類、零食類、糕餅類、其他類。

過程:

一、第一次購物

1.再過幾天,我們就要去春遊。這次我們不請爸爸媽媽幫忙,自己來準備春遊物品好不好?今天我們就來做個購物遊戲,挑選自己最喜歡、最需要的物品,為春遊作準備,好嗎?

2.幼兒嘗試購物,教師主要觀察幼兒購物量是否合適。

3.啟發幼兒討論。

①數一數,你買了幾樣東西?

②展示個別幼兒所購物品,討論帶這些東西是否合適,為什麼,帶多少東西比較合適。

③小結:春遊時帶的食物應當適量。帶得太少不夠吃,帶得太多裝不下,背不動,玩起來也不方便。

4.請幼兒將物品放回原貨櫃,自查或互查是否放對。

(模擬的購物情境,大大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而讓幼兒數一數、説一説的環節有助於幼兒建立“適量”的概念。)

二、第二次購物

1.在這次購物前,我們要先想一想:買多少東西比較合適?哪些東西是必需的?

2.幼兒嘗試購物,教師觀察幼兒的購物情況,重點了解幼兒購物的數量、種類及他們的想法。

3.引導幼兒討論。

①這次買了幾樣東西?買了些什麼?合適嗎?

②出示一個物品種類相對較全的購物籃,引導幼兒討論以下問題:

●哪些物品是必需的?(如餐巾紙、飲料、水果。)

●餐巾紙有什麼用?

●為什麼大家都要帶飲料?哪種飲料比較解渴?

●水果一定要帶嗎?為什麼?

●有人還為好朋友準備了吃的東西。你知道你的好朋友喜歡吃什麼嗎?

4.請幼兒將物品放回原貨櫃,自查或互查是否放對。

(教師從物品種類入手,引導幼兒交流生活經驗,瞭解哪些物品是必需的,使幼兒從直覺行動過渡到理性思考。此外,教師適時地對幼兒進行關心同伴的教育,不但激發了幼兒的情感,而且促使幼兒更全面、更整體地考慮購物需要,落實購物行為,以增強購物的目的性。)

三、第三次購物

1.看來購物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定要考慮周到。比如,帶多少東西合適,什麼東西是一定要帶的`,帶什麼東西是不合適的,最後還要想想好朋友喜歡吃什麼。下面要開始真的購物了。你們每人一個小錢包,錢包裏有10元錢,記住要算好了花。

2.幼兒購物,教師觀察、指導幼兒價錢是否算對,10元錢夠不夠用。

3.幼兒互相介紹自己購買的物品。

4.小結:許多小朋友都買了必需品,而且不多也不少,有的還想到了好朋友,真不錯。我們要告訴爸爸媽媽,以後由我們自己來準備春遊物品,説不定我們想得比爸爸媽媽還周到呢!

(使用真正的錢幣購買真實的貨物,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幼兒在活動中有目的地選擇物品,合理地花錢,用心地考慮朋友的喜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購物感受和經驗,這些都體現了教育的整合性和有效性。)

購物幼兒園大班教案3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幼兒初步懂得要根據不同對象的喜好

需要選購不同的禮物,激發幼兒真摯的情感並用行

動來表達他們對熟悉和喜愛的人的一份心意。

2、初步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3、學習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活動重點:

為不同的人選購禮物。

活動難點:

合作購物。

活動準備:

佈置禮品商店的場景。

活動建議

創設氛圍——引導參與——形成內化。

一、創設氛圍

1、引導幼兒猜測今天會遇到的熟悉的人。

2、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準備些什麼?

二、引導參與

1、我們買些什麼禮物送給他們呢?為什麼?

2、他們可能會喜歡什麼?

3、錢不夠,怎麼辦?

4、幼兒自由購物。

三、形成內化

1、説説你們為誰買了什麼禮物?為什麼挑選它?

2、嘉賓出場,幼兒贈送禮物。

購物幼兒園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認識人民幣1角、5角、1元,並會靈活運用。

2、瞭解人民幣、標籤、物品三者的關係,產生購物的興趣。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超市購物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悦。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人民幣1角、5角、1元,瞭解人民幣、標籤、物品三者的關係

活動準備

1、創設超市情

2、投影儀1台

3、人民幣學具每個幼兒1套

4、實物若干、標籤若干

活動過程

  一、歌”進入活動室隨音樂“卡通之。

師:“寶寶們,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嘟嘟超市的門前,你們知道超市裏是幹什麼的嗎?(幼兒:賣東西的地方)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逛超市吧!

(激發幼兒購買的慾望。)

  二、幼兒進超市購物

1、師:“寶寶們看,超市裏擺放的東西多整齊呀!你們看這裏擺放的是什麼(教師指向文具區)(幼兒會説:“這裏有鉛筆、棒棒膠、橡皮、尺子”等),這裏是賣學習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區。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紹生活用品區、圖書區、食品區。

(讓幼兒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類擺放的。)

2、師:“寶寶們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個標籤,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錢,我們在賣東西的時候要看好價格和手中的錢再買,下面老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個錢包,自己去賣東西好嗎?

(分發錢包,幼兒自己去購物)告訴幼兒買完東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錢。買東西時不推、不擠,做一個文明的小顧客。(保育員老師扮演收印員)

3、幼兒在賣東西的時候可能出現一些問題,這時教師只是旁觀,不給予幫助。

4、師:“寶寶們到老師這邊來,老師看看你們買到什麼東西了?”

幼兒圍到教師身邊,師問:“你買到什麼了?”“你為什麼沒買到東西?”

有的幼兒沒買到東西可能活説:“我不認識錢。”“我不認識上面的字。”“我不會花錢。”等,這時教師讓買到東西的幼兒説説自己是怎樣買到東西的。

(此環節讓幼兒認識到不認識錢不會花錢是買不到東西的,從而激發幼兒認識和使用人民幣的慾望。)

步驟2

  三、交流比較

請買到東西的幼兒到投影儀前演示並説説自己買的是什麼、怎樣付的款。

如:用1角錢買了一根鉛筆。就在投影儀上擺出一根鉛筆、1角的標籤和一個1角的硬幣,從而讓幼兒認識1角錢。

用同樣的方法認識5角及1元的硬幣,並瞭解5個1角和1個5角一樣多,2個5角和1個1元一樣多,10個1角和1個1元一樣多。

(在幼兒敍述的過程中不認識人民幣的幼兒學到了本領,認識了人民幣,也學會了怎麼使用,他們會有強烈的購買慾望,以此來展示自己的本領)

  四、再次去超市購物

師:“寶寶們現在認識錢了嗎?知道怎樣買東西了嗎?我們現在再次進入超市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吧!如果不小心把東西碰到了地上該怎麼辦?(幼兒:“把它撿起來”)對,撿起來放回原處。好,現在出發吧!

幼兒自由去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後去收印台交款。

師:“寶寶們快開告訴老師這次你買到什麼東西了?用了多少錢?”

幼兒個個會非常興奮的向老師説自己買到了什麼東西,用了多少錢。

(幼兒的本領得到了展示,他們會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兒不亂花錢

師:“寶寶們手中還有錢嗎?(幼兒:“有”)我們剩下的錢不能亂花,應該把它積攢起來留到以後有用的時候再用。今天我們學會了購物,以後我們要做家長的小幫手,幫他們去買東西好嗎?(幼兒:“好”)現在寶寶們把剩下的錢放在存錢罐中吧!”

收學具,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只是讓幼兒初步瞭解人民幣,通過超市購物的遊戲來認識人民幣,幼兒興趣頗高,求知慾強烈。但活動前對幼兒原有知識經驗估計得過高,導致幼兒在第一次購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難,在認識人民幣的過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要深入瞭解幼兒的原有知識經驗,除了備教材,還要備孩子,這樣才能使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開放陳列、顧客自我選購、排隊收銀結算,以經營生鮮食品、日雜用品為主的商店。一種消費者自助選購、統一收銀結算的零售企業。在中國,超級市場被引入於1978年,當時稱作自選商場。

購物幼兒園大班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體驗超市購物的樂趣以及加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動過程和經驗。

2.能運用算式記錄購買物品的過程,並清楚地表述自己購物的過程及算式的含義,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

3.運用己有的數學經驗解決購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學習10以內的加法和10的減法。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有超市購物的經驗。

2.物質準備:畫有貨架和貼有1——9元價格標籤的商品圖片佈置成“超市”場景圖,算式記錄卡每人一張,筆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購物》。

(三)活動過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遊戲,學習加法。

(1)教師出示“超市”場景圖,幼兒觀察貨架。

教師:超市裏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你是從哪裏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麼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麼共同名稱?(學習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師提出購物要求:到超市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説一説所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幼兒邊看場景圖邊進行“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遊戲。

個別幼兒用一句話介紹自己買的兩種商品,以及總價。講述自己購買商品的事情。如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小結: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有多種組合方法。

(3)幼兒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教師提問:可以用一道什麼算式把“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2+3=5,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4)從2+3=5的算式進行猜測,説一説除了買口香糖和卷筆刀外,5元錢還可以買兩樣什麼商品?

猜一猜老師用5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如用5元錢買了一個玩具和一種食物,猜一猜老師買了什麼?當幼兒説出多種結果後,告訴幼兒買的食物是冰棍,讓幼兒猜另一樣玩具是什麼?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師用10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

(5)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並學習用加法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任意買兩種商品,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的情況,最後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2.玩“還剩多少錢”的購物遊戲,學習10的減法。

(1)教師提出購物要求:用10元錢到超市買一種商品,説一説所買的這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算一算買了這種商品後還剩下多少錢。

邊看場景圖邊進行“還剩多少錢”的購物遊戲。

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用10元錢購買一種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乾,還剩下7元錢。

(2)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提問:用一道什麼算式可以把“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乾,還剩下7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10-3=7,,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乾還剩下7元錢。

(3)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並學習用減法列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用10元錢任意買一種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錢,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和找零的情況,最後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3.進行操作練習,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1)幼兒根據《超市購物》的指導語做練習:幫明明算一算買兩樣商品需要花多少錢?拿10元錢買一件商品,還應找多少錢?

(2)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檢查。

購物幼兒園大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練習8以內的減法算式,學習用算式記錄自己購買物品的過程。

2、鞏固對人民幣及其兑換關係的認識。

3、能清楚地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認識過人民幣,有跟父母去購物的經驗。請五位能力強的幼兒當超市老闆物質準備:

教具:利用班級的玩具和其他物品佈置成超市(五個貨架),猴子頭飾8個、超市貨櫃的圖片(標有價格)學具:《幼兒用書》幼兒人手一支筆、橡皮、錢幣若干(放在每桌的籮筐裏),記錄單

活動過程:

1、小猴子的新鋪子開張了(1)教師:小猴子開了一個新鋪子,邀請我們去購物。現在我們一看鋪子裏有些什麼?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觀察圖片上的商品)(2)請幼兒每人取8元錢,想一想、説一説可以怎樣取錢?

(3)指導幼兒回自己一桌的籮筐裏取錢,教師指導。

2、遊戲:買東西(1)幼兒想好要買什麼物品,並看清楚該物品的價格,在記錄紙上列出相應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記錄單,向朋友介紹自己想買的物品、價格以及還剩多少錢,朋友之間相互檢查是否正確。

(3)請個別幼兒上來交流自己的記錄單,大家一起檢查是否正確,錯誤的加以改正。

(4)幼兒各自去店鋪買東西,請幾個能力強的幼兒做猴子老闆。

3、幼兒操作(1)怎樣取錢觀察小動物想要取錢的數字,想一想怎樣取錢,請你圈出來。

(2)可以買什麼仔細觀察小朋友手上的錢幣,算一算這些錢能買哪兩樣東西,並且不用找錢,請把這些物品圈出來。

4、活動。

購物幼兒園大班教案7

目標:

1、瞭解一些現代社會人們使用的新型的購物方式,(刷卡、快遞、上購物……)

2、有嘗試接受和運用新事物的願望。

過程:

一、談話引題

1、過年時你們家裏買了什麼好東西招待客人?

怎樣去買的?

(幼兒自由發言)

2、老師今年過年時買東西可省力啦,根本不用自己去勞累,很輕鬆地等在家裏就有人把我要的東西送來了,你們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

對了,我是在上購物的。

二、討論各種新型的購物方式

除了上購物,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新型的購物方式?

(刷卡、快遞、上購物等)

這些方法與以前的購物方法相比好不好?為什麼?

你喜歡哪種購物方式?你想來試試嗎?

三、嘗試活動

以超市為背景,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購物遊戲。

延伸活動:在社會性遊戲中繼續開展新型的購物方式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