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鄂教版四年級語文上《聽泉》教學反思範文

鄂教版四年級語文上《聽泉》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17W 次

《聽泉》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寫了作者去廣東省肇慶市的鼎湖山聽泉,將白天和夜晚聽到的泉聲用美輪美奐的筆調傾訴出來,下面是關於鄂教版四年級語文上《聽泉》教學反思範文的內容,歡迎閲讀!

鄂教版四年級語文上《聽泉》教學反思範文

  《聽泉》教學反思範文1

這真的是一節很“裹筋”的課——以至於,昨天晚上還拉着教研員張老師的電話不放,哇啦哇啦急得不行!

這又是一節很“飽滿”的課,字裏行間藴含的東西太多了。文學造詣、思想高度、表達方法、觀察視角……方方面面、點點滴滴,都好!都放不下!

結果,就把自己給“裹”進去了——正如劉專家説的那樣:這是一節很難上的課,更是一節值得探究的課!

今天,有信請到我們區語文教研員張老師傾力“盤課”,我們可親可愛的談主任更是全程組織全程參與,在這樣一個聯合視導的“大日子”,享此殊榮,真是當之有愧!真心感謝大家,感謝這些發自內心熱愛文學,熱愛語文教學的專家!像您們學習!像您們致敬!!

課,還有不少要修改的地方。主線明晰了,要捨得大刀闊斧地刪減。晚上估計又要開夜車了。呵呵,其實除了“對不起兒子”“對不起老公”“對不起老爸”種種愧疚而外,真的蠻享受這樣“煉課”的過程。雖然在平時的教學中還存在着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教”與“學”的過程真的是極富有魅力的。而立之年,只想紮紮實實上好語文課,讓更多的孩子因為我們,因為我們的課堂,愛上語文,愛上文學,這種成就感——給我金子也不換吶!

就像昨天,為家裏電腦又“發毒”而急火攻心之時,接到久違的李雲飛電話,問初中一篇文言文的翻譯問題,雖然已不是我的學生,雖然自畢業後從未聯繫,語文學習上有困惑了,還是找我——那種內心的欣慰啊!

只是,我有多久沒給兒子講睡前故事了一週一月有多久沒有洗衣服了一月半年……辛苦我的家人,是你們默默的付出,堅韌的支持,才換來我每天在學校像個“小女超人”一樣的超負荷運轉。

也感謝理解我工作的家長和孩子們,比如範瑩媽媽,總是貼心問一句“楊老師注意身體”,真的很感動——你們的認可,就是我拼命工作的最終動力!

現在是午休時間,感謝我可愛的39個小豆丁們!聽説老師要來清查昨天的博客留言了,大家都把自己管理的好好的!超級自覺的那種!我想,大家不僅僅是為了一顆“小星星”,更是把來老師博客學習,上老師博客交流,看成一件非常榮幸非常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我會努力的!你們也要努力寫出更多的好習作,努力像 “練筆之星”們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鍛鍊自己的語文綜合能力。

就到這裏吧,再會!

  《聽泉》教學反思範文2

1.在教學過程中,以美感教育為主,充分展示了祖國山河的優美景觀。在這節課中根據教材特點運用了多媒體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能關注學生最後一節課的狀態,調整設問,設置情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以聽促讀,以讀促學,用多媒體引導學生注意。課堂語言精心推敲。運用詩一般的語言過渡、點撥、引導,使課堂教學充滿了活力,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4.不足之處:(1)教學過程中,教師分析得過多,指導學生憑藉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文字朗讀感悟體會的少。應從意境中回到課文,在多樣朗讀的訓練中來指導學生的朗讀,讓學生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來品味泉聲的美妙。(2)整個授課時間上前鬆後緊,雖然學生最後一節課注意難以集中,但在處理課文上,前面過於繁瑣、細緻,以至於第4自然段的處理很倉促,沒有注重朗讀的指導,沒有留給學生大量朗讀的時間,使得課文只是停留在斟酌詞句上體會意境沒有回到文字上好好品味朗讀。

  《聽泉》教學反思範文3

該文是一篇典型的寫景遊記,作者以泉聲為線索,主要按照空間順序向我們描繪了鼎湖山泠泠淙淙且層次豐富的泉聲,並從這多層次的泉聲中領悟到了人生哲理:歷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孕育生機;聽泉的過程是自我心靈淨化的過程。 傳統的教學模式普遍是分析課文,做練習。這種教法往往會讓學生生厭,作為教師自己教着也覺得沒趣。所以,我在教授這篇文章時,首先由四次聽泉直接切入到精彩段落的研讀,讓學生品味時教師可以給出例句,引導學生從關鍵詞、修辭、結構等不同角度來賞析寫泉聲的語句的精妙之處,教給學生賞析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然後在此基礎上來理解作者感悟到的人生道理。其次,單元目標就是“學會讀書——吟哦諷誦而後得之”,如何開展“吟哦諷誦”,要有具體的步驟,其實從整體感知時的自由朗讀,到研讀精彩片段時的大聲朗讀,到品味時的品讀,吟哦諷誦是一以貫之的,在此基礎上再來個“花樣朗誦”,就能極大地激起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掀起一個高潮。

通過這篇文章的教學我也因此得到了一種啟示:捕捉學生學習的興趣點,迫切需要教師教學方式的更新,更是調動學生學習思維、構建和諧課堂教學的必要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使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在感人的環境和氛圍中,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地感知知識,進而達到理解和認識地提升,從而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積極參與和發現知識的主動學習的源泉,真正發揮語文的工具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