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通用12篇)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6W 次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通用12篇)

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正確、流利、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以培養語感。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各種朗讀方式(自由朗讀、表演讀、齊讀)使學生把握詩歌基調;通過自主與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

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投入真情,反覆誦讀,感知詩歌優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淳樸的情感。

教學難點:利用想象,鑑賞詩歌,並嘗試藉助具體的形象或事物來抒寫感情。

教學過程

一、自由朗讀,期待永恆美。

1、播放歌曲《媽媽的吻》。

我們課前聽的這首歌是流行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後的今天,聽起來依然很動人,也許因為它表現了母親對兒女無私的愛,更唱出了兒女對母親的深情的傾訴,這種感情不會因為時空的流轉而改變,這是人類共同歌頌的永恆主題。母愛是人類社會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首以母愛為主題的散文詩--泰戈爾的《金色花》,讓我們期待一次美的洗禮!

2、在學習課文以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爾和印度佛教聖物--金色花。

泰戈爾,印度詩人、作家,他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等,長篇小説有《小沙子》、《沉船》等。曾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裏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 《金色花》選自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

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或“佔波”,印度聖物,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

3、接下來,讓我們自由朗讀一遍課文,為進一步感知美掃清障礙。朗讀課文時,老師有二個要求,一是我們要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二是説説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

1)現在我們來檢測一下同學們讀的效果。

嗅( xiù ) 聞(氣味)。

羅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長篇敍事詩。

匿笑( nì )匿,隱藏,不讓人知道;匿笑,偷笑。

禱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潤澤、培育。

花瓣( bàn )

2)現在我們來説説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請同學回答老師兩個小問題:

A 這篇文章裏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還是一種有特別意義的花?(由具備了神力的小男孩變的花。)

B“我”變成金色花後幹了什麼事? (三次嬉戲)

母親做禱告時,開放花瓣散發香氣。

母親讀書時,將影子投在書頁上。

母親去牛棚時,和她開玩笑,恢復原形。

二、傾情誦讀,感受語言美。

1、我們已經自由朗讀了這首詩,請同學們説説這首詩給你一個怎麼樣的感覺,看看我們會不會“心有靈犀”。(這首詩表達了什麼感情?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和一個怎樣的媽媽?)

(學生談感受,主要突出表現孩子天真、調皮,母親的慈愛、善良)

2、那麼,我們怎樣讀出這種感情呢?我們先來確定一下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有人説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舒緩、温馨、深情的,你同意嗎? 現在讓我們聆聽一遍詩歌朗讀,接受一次美的洗禮!聽一聽感情基調是不是舒緩、温馨、深情的。

3、聽了,我們醉了。現在讓我們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母愛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

1)我們先來看看課文裏一些有代表性的詩句,但不同的地方,我們怎樣用不同的朗讀方法來讀不同的地方?

(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調皮,想象,快樂) (教師提示,學生讀)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裏呀?”我暗暗的在那裏匿笑,卻一聲兒不響。(母親焦急,我調皮)(學生分析,學生讀)

(3)“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愛憐,責怪) (3、4以後學生自由展示)

(4)“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説的話。(調皮,撒嬌)

2)我們知道了一些關鍵詩句的讀法,現在我們把詩歌完整地朗讀一遍。

學生表演讀、評點。(朗讀指導:輕重快慢、抑揚頓挫、感情處理,體態語言等)

三、深情描述,品味畫面美。

1、我們剛才用不同的方式讀了這首詩,知道這首詩為我們創設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畫面。現在我們用我們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一下這些畫面。

我們先閉上眼睛,聽老師描述的畫面是否來自於這一首詩?

清晨朝露未晞,在鋪滿金色花的林蔭中,飄出一個修長的身影,她的濕發披在兩肩,髮絲間的水滴輕輕飄落,親吻着林間綠色的小草。媽媽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小庭院裏,她緩緩地把雙手放在胸口。媽媽在祈禱了,空氣中瀰漫着媽媽輕柔的話語。突然媽媽的雙眉微微揚起,這香氣從何而來?我屏住氣息,一聲不響……

2、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詩中的畫面,可以用“我感受到這樣的畫面……”來做恰當描述。

3、齊讀詩歌,再次品味美。

四、深入探究,挖掘想象美。

我們已經感受了詩歌的語言美,品味了詩歌的畫面美。這些美都源來自詩人的神奇表達。泰戈爾的寫法到底有什麼特別的魅力?我們一起來看幾個小問題,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發現美的根源所在。

1)在中國,我們一般用花兒來比喻什麼?(兒童、成人、老人?)

2)金色花是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體現了詩人對孩子一種怎樣的感情?(喜愛、憎惡?讚美、貶抑?)

3)人們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在詩中有什麼象徵意義?人們←→花兒 母親←→孩子)

小結:新奇的想象,美妙的表達。

(我們中國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一樣。泰戈爾把兒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讚美孩子可愛。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徵母親喜愛孩子、孩子回報母愛的心願。泰戈爾的想像實在新奇,表達實在美妙!)

五、創意表達,昇華情感美。

你讀了這篇文章,是否也覺得我們要為深愛着我們的母親作些什麼呢?我們用有創意的作業,來表達我們一顆感恩的心!

1、如果你忽然具備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準備變作什麼來表達你對母親的滿懷愛意?

學生自由想象,用“我要變作……”説話。

1)假如我變成了一條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媽媽工作累時,讓媽媽來到我身邊,聽我唱一支歡快的歌曲,抖落滿身的疲憊;我要在媽媽口渴時,讓媽媽品嚐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變得容光煥發!

2)假如我變成了一朵小小的白雲,我要緊緊跟隨着媽媽,使媽媽不管走到哪兒,都免受烈日無情地炙烤。

3)我要變成一股清風撫摸着你;我要變成水中的漣漪,當你浴時,把你吻了又吻。(泰戈爾《告別》)

2、課外創作:把你們想對媽媽説的話寫在自制的賀卡上,在母親節(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或媽媽的生日送給媽媽。 同時,寄到老師的郵箱,我會把你們的祝福獻給天下所有的母親!

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 篇2

一、教學設想

《金色花》這首散文詩,從一個孩子的假想寫起,以兒童與母親嬉戲的畫面,表現家庭之愛。在教學時,營造一個讓學生感受愛的氛圍,再通過多讀、多品、多思、多談從而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感悟愛的美好、聖潔。

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運用聽説讀寫相結合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學會正確表達。

情感態度:體驗人間摯愛親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三、教學重難點

如何將聽説讀寫相結合

四、課前準備

學生:解決生字詞;熟讀課文

教師:查閲有關泰戈爾的資料,多媒體輔助教學。

五、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出示一幅老師自己和孩子的照片,請學生觀察照片,理解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給照片擬一個小標題。

(由照片中的母子情深這樣一個主題引出課文《金色花》。)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是母愛的力量推動了世界的發展。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表達母子之間親密感情的散文詩――《金色花》。

(二)整體感知

1、介紹金色花和泰戈爾

金色花:印度聖樹,開金黃色碎花,神聖而又美麗。

泰戈爾:印度文學家,詩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飛鳥集》等,曾獲諾貝爾文學獎。

2、教師範讀課文

前提:掃除字詞障礙

匿(nì)隱藏:不讓人知道。 禱(dǎo)禱告,向神祈求保佑。 衍(yǎn)

(教師的配樂朗讀一定要有感染力,把學生帶入到孩子與母親這樣一個嬉戲的世界中)

要求學生想像老師朗讀的畫面,感受其中的情節。

教師朗讀課文

過渡:真希望老師剛剛能把大家帶入到一個孩子的遊樂世界中,下面

3、聊一聊

如果你剛才在朗讀中看到了些什麼,請你用自己優美的語言將感受説出來。

如果你還擔心説不好,那就給大家有感情的朗讀一段課文。

A四人小組自由選擇一種方式聊一聊,聊出自己寶貴的想法。

B集體討論。

這一首散文詩,讓我們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愛,那麼一種親暱,那麼一種親熱。為什麼孩子那麼快樂,那麼天真,那麼活潑,那麼可愛?{生:因為他沐浴着母愛。}愛是交流的。小孩子領受着母愛,也想着怎麼回報母愛?

4、合作學習

分組共同研討下列問題(注:這些問題的提出,是學生在朗讀詩歌過程中提出的具有共性的問題。)

①作者為什麼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們中國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一樣。泰戈爾把兒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讚美孩子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着母愛的光輝。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徵孩子回報母愛的心願。泰戈爾的想像實在新奇而美妙。

②孩子為什麼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 )

(看孩子為媽媽做了什麼,就可以理解他的心願。孩子總想為媽媽做點事,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媽媽工作,可以讓媽媽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誇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嬌,就是瞞着媽媽。)

③為什麼媽媽見了面,説“你這壞孩子”?

(上文説,媽媽叫道:“孩子,你在哪裏呀?”可以想見,不見了孩子,媽媽多麼着急,這種惶急的心情肯定與時俱增,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教師參與指導,注重鼓勵。

5、內容歸納

要求學生完成表格——《金色花》寫了我和媽媽的哪幾次嬉戲

歸納:

當媽媽做禱告時我散發香氣,

當媽媽讀書時我將影子投到書頁上,

當媽媽拿燈去車棚,我變回孩子還求媽媽講故事。

小結:我看到了一個---------的孩子(可愛善良、孝順父母)

我看到了一個---------的媽媽(寬容慈祥、疼愛孩子)

過渡:這是一對多麼可愛的母子啊,我真想聽聽他們對話的聲音。可是,在生活中也常常聽到母子之間並不愉快的聲音,不信,我們一起來聽聽下面兩段對話。

(三)能力訓練

1、朗讀練習

A出示兩組母子間的對話,請同學理解後,有感情的表演朗讀。

這一整天你都到哪裏去了?

不知道,別問我.

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

朗讀指導:注意重音、語速、節奏、感情。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舒緩、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讀處理的方法是不同的。

例:“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媽媽不見了孩子,多麼着急,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這句應讀出媽媽驚喜的語氣。

例:“我不告訴你,媽媽。”孩子撒起嬌來了,為自己能給媽媽做些好事而高興,還要對媽媽保密,讓她莫名其妙。這句應讀出孩子撒嬌、調皮的語氣。

學生自由朗讀,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以一個調皮的孩子的口吻來讀。

B集體配樂朗讀全文

2、寫作訓練

本首散文詩是藉助金色花的形象,來抒發母親和孩子之間真摯的愛的,這種藉助具體形象來抒情的方法值得大家共同學習。

A出示例句:

(假如我是一朵金色花,

我要散發花香沁入媽媽的心脾;

我要投落影子躲進媽媽的掌心;

我要迎風飄搖和媽媽爭個高低……

那麼你還希望自己是什麼?做什麼?)

B請以假如我是——開頭仿照例句寫一首短詩。

C佳作交流

(四)佈置作業

1、推薦泰戈爾的三首詩。《孩童之道》《開始》《紙船》結合閲讀提示,完成思考與練習。

2、今晚回家做一件實事來讓父母感受一下你對他們的愛。

3、背誦詩歌。

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語文”,即“語言”和“文字”,因此積累生字詞語應是每一篇課文的知識目標;根據單元目標中“注意語言的積累和寫法的借鑑,並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的要求,以及“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原理,第二、三個目標則是掌握常用的朗讀和背誦的方法以及掌握寓情於物的表現手法。

〖過程與方法〗

教法:

1、啟發點撥法 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朗讀,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2、美讀感知法 新課標重視感性層面,重視美讀,讀出語氣、語調和韻味。在美讀中,體會“想象”在詩歌中的作用,通過拓展練筆,積累創造思維的體驗。

3、多媒體演示法 引入音像資料,製作課件,充分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4、板書輔助法。

學法:“教是為了不教”,教學最主要的就是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1、充分預習,收集有關母愛的詩歌、名言,增大學生閲讀的容量,鍛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也為上課的相關環節做好準備。

2、針對七年級學生照搬參考書相關資料的現象,指導學生如何運用參考書,篩選關鍵信息,作圈點勾畫。

3、結合自主、合作、質疑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歸納朗讀和背誦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根據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的特點及單元目標説明,“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即是這篇課文的情感目標。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根據語文學科和詩歌體裁的特點,教學重點是反覆誦讀直至背誦,體味詩歌思想感情。

2、難點:根據七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想象”的能力,運用“想象”以借物抒情進行拓展練筆,積累創造思維的體驗,將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難點。

【教學程序】

葉聖陶老先生説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最為重要的是訓練語感”,語感就是人們對語言文字正確、靈敏、豐富的感受力。語感訓練的主要途徑就是要美讀課文,披文而入情,從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章思想感情。按照“讀讀──背背──寫寫”的思路,我安排了以下六個教學環節:

1、背背古詩,導入新課。(3分鐘)

課前播放表現親情的歌曲《懂你》,以營造學習氛圍。由歌曲聯想到古詩《遊子吟》再聯繫到課文《金色花》,學生利用參考書簡介作者。

2、初讀詩歌,整體感知。(5分鐘)

初讀課文時,結合工具書,解決生字詞,暢所欲言,從感知人物形象入手,感知詩歌情感。

3、美讀詩歌,咀嚼品味。(15分鐘)

首先全班集體朗讀,針對朗讀中存在的問題(如整齊而無感情等),安排第二個步驟,選擇喜歡或感受深刻的段落朗讀,要求讀出個人對詩歌的理解及與眾不同的感受。給學生三分鐘準備時間,提示在選擇語段旁就“感情、語氣、語速、輕重”等方面作文字或符號的標註,老師簡單介紹常用的朗讀符號。

學生邊讀邊評邊議,老師作好評價的引導,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用放大鏡觀察別人的優點”等。通過對第1、6、8自然段朗讀語氣的討論,實現三個問題的探究:“為何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孩子是希望媽媽猜出來還是猜不出來”、“‘你這壞孩子’表現媽媽的何種情感?”,在此過程中,若遇冷場,老師機智加入朗讀,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如“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裏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

4、背背詩歌,積累內化語言。(6分鐘)

首先請學生介紹背誦方法,在充分肯定和鼓勵的前提下,教師補充介紹幾種適合於七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的背誦方法,如:遊戲背誦法、抓關鍵詞背誦法、情景背誦法、角色背誦法等。再給學生三分鐘準備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

5、寫寫小詩,學以致用。(6分鐘)

首先提供老師在研讀《金色花》之後受啟發以借物抒情的手法所作的一首小詩,目的有二:一是激起學生練筆的興趣,二是提供一種容易模仿的模式,再讓學生放飛想象,續寫小詩,借其他事物抒發對母親的愛。之後全班交流,鼓勵和肯定大膽新奇的想象。

6、小結及作業(5分鐘)

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

(1) 正確、流利、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以培養語感

(2) 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各種朗讀方式(範讀、自由朗讀、齊讀)使學生把握詩歌基調

(2)通過自主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人間至愛親情,接受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學生對親人的關愛之情以及欣賞感悟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投入真情,反覆誦讀,感知詩歌優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淳樸的感情

教學難點:

鑑賞詩歌,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教學方法:

誦讀欣賞法、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使用: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小學的時候我們學過一首詩,叫做《遊子吟》,大家還記得嗎?”生答:“記得。”“那麼,我們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吧。”(大家背)“恩,很好。那大家還記得這首詩表現的主題是什麼嗎?”“深深的母愛。”“對,母愛。母親是離我們最近的人。母愛像一棵大樹,它庇護着我們成長;母愛像一盞明燈,它照亮我們前行的路;母愛像一股清泉,它滋潤着我們的心田。母愛是人類社會中最崇高、也是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首以母愛為主題的散文詩——泰戈爾的《金色花》,讓我們再進行一次愛的洗禮!”

二、作者介紹:

泰戈爾,印度文學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是亞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和許多中短篇小説。《金色花》選自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

金色花,印度聖物,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它在宗教中也是美好的化身。

三、知識積累,解決生字詞:

匿(nì)笑:偷偷地笑 嗅(xiù):用鼻子聞。動詞。

羅摩衍(yǎn)那:印度的一部敍事詩。

禱(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mù)浴(yù):洗澡,洗浴。也比喻沉浸在某種環境裏。

四、朗讀詩歌,感受意境:

1、學生自由朗讀。在學生自由朗讀後,請同學起來談自己的初步感受。同時追問有沒有最喜歡的語句,為什麼喜歡這樣的語句呢?從這些語句中讀到了什麼?

比如:①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讀出調皮、想象、快樂的感覺)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裏呀?”我暗暗的在那裏匿笑,卻一聲兒不響。(讀出了母親的焦急的心情,可帶着急促的讀法。我調皮,讀出輕快的感覺。)

③“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讀出了愛憐、責怪。有一點嬌嗔,但是懸着的心終於落下,可以前面讀得急促,後面落下時變成厚重慢慢的讀法。)

④“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説的話。(讀出了調皮、撒嬌,可以輕快點讀。)

2、討論完後,進行第二次朗讀:集體帶着感情地誦讀。(師生一起)

五、詩歌賞析,合作探究:

1、通過前面的誦讀,我們可以看出詩中的“我”變成了一個什麼呢?他變化的原因是為了什麼?我們可以初步看出這個“我”是一個怎樣的角色?

明確:“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變化的原因是“為了好玩。”(學生可另答為了母親)。初步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有點調皮同時又非常開朗活潑快樂的小孩。

2、大家用到調皮一詞,非常好,請大家想一想,自己在生活對母親有沒有調皮過呢?(請一個同學分享)大家再看一下詩歌中“我”又是怎樣調皮的?

明確:學生討論,然後總結出“我”與母親的三次嬉戲:

母親禱告時,我發出花香讓母親問到

母親讀詩時,我投出影子到母親書上

母親去牛棚時,我跳下現出原形求母親講故事

3、討論在這三次嬉戲中,“我”所做的事情有沒有什麼共同特點呢?

學生自由討論。明確:都是圍繞着母親展開,都是默默地沒有讓母親知道,像自己的小祕密。但是同時,又都是為了和母親親近。前面兩件事還體現出了“我”對母親的關愛,希望給媽媽帶來幸福。

追問:母親都是怎樣表現的呢?體現了母親是一個怎樣的性格?

明確:前面兩次,母親沒有任何反應,但是在詩歌最前面講到母親叫道:“孩子,你到哪兒去了?”可以看出母親的擔心。母親做禱告、看敍事詩,可以看出母親是一個充滿愛的人,善良,美麗,大方。當“我”變回原形後,母親説:“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可以讀出母親的一種嬌嗔,但同時又讀出了母親的焦急以及後來終於將懸着的心落下。試想,孩子消失了一天,當突然又出現在你的面前,是會有多麼地驚喜與高興呢。

總結:可以看出母親善良、慈愛,同時又美麗、大方的性格特點。

4、那麼同學們,這首詩描寫的對母親的愛是悄悄的、默默無聞的,大家贊成這種愛的表達方式嗎?為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表達對母親的愛?

此題自由回答。最後老師總結:詩中“我”對母親的愛是非常淳樸的,從一些默默無聞非常單純的做法中可以看出。但是,不管我們為我們的父母做什麼事情,只要是我們真心的,都會非常感人。所以,讓世間充滿愛吧,我們都要為我們的父母做一些事情。

六、拓展延伸、自由討論:

學習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有被這種母子之情所感動。那大家知不知道其他一些關於親情的故事呢?有沒有要分享的。

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 篇5

教學創意

《金色花》是泰戈爾《新月集》的代表作品。這是一篇散文詩,這是一篇表現着濃烈的、聖潔的母子之情的抒情詩,這也是一篇寄託着泰戈爾對逝去的親愛的妻兒的緬懷詩。藉助母子形象歌頌聖潔之愛是《新月集》裏不少作品的共同主題。教學中,深入文本細處,通過比讀手法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語言之精美,通過抓住人物語言引導學生更細緻地解讀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對“愛與被愛都同樣幸福”的理解與實踐,並以篇帶類,激發學生閲讀和欣賞《新月集》。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注意讀好兒化音。會讀會寫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2.找出描寫母親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的句子會説出其藴含的母愛的偉大深沉。

1.掌握朗誦技巧,通過有表現力的朗誦讀出人物形象。

2.通過比讀法品味語言,更細膩地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3.初步瞭解泰戈爾《新月集》。

教學重點、難點:

1. 通過有表現力的朗誦讀出人物形象。

2. 理解作品的最後一段。

教學方法:誦讀法、探究法

教學時數:1課時(45分鐘)

教學過程:

一、資料助讀(PPT呈現)

1.文學常識--散文詩

散文詩,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體裁。

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有詩的意境,給讀者以美和想象,內容上保留了散文性細節;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觀,不分行,不押韻,但不乏內在的音樂美和節奏感。通常形式短小靈活。

2.作者介紹

泰戈爾(1861--1941) ,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被譽為“印度詩聖”。他是印度國歌的作者。他的創作對印度文學的影響很大。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詩集代表作:《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吉檀伽利》。

二、遠望《新月》

《新月集》的第一版的序言中有這樣的一段話:

(PPT呈現)《新月集》把我們“帶到秀嫩天真的兒童的新月之國裏去。我們只要一翻開它來,便立刻如得到兩隻有魔術的翅膀,可以使自己飛翔到美靜天真的兒童國裏去。而這個兒童的天國便是作者的一個理想國。”

詩人把兒童比作“新月”,預示兒童就像新月那樣純潔和寧靜,美好和天真。

《新月集》創作背景:(PPT呈現)

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裏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沒有人會想到寫《金色花》的時候,是作者個人最不幸的時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對兒女相繼夭亡,這些不幸籠罩在他身上。對他的打擊真的太大了!可是他通過作品把愛的光輝撒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他的作品滿含着對生命的愛,對孩子的愛,對自然的愛,對所有一切的愛。

(藉助母子形象歌頌聖潔之愛是《新月集》裏不少作品的共同主題。這一背景的介紹有助於理解泰戈爾藉助作品所傳達出的對逝去的親愛的妻兒的深情緬懷,也有助於教學難點的突破,即理解作品的最後一段。)

三、賞讀《金色花》

活動一:讀一讀

1.齊讀課文

選幾位學生評價全班齊讀效果。

教師點撥文章朗讀的整體基調:温馨、活潑、親切、甜蜜。

2.深情朗讀

每位學生先挑自己喜歡的段落自由地讀。

選幾位學生朗讀他喜歡的段落,追問,為什麼喜歡這一段落(把朗讀和文意理解融為一體),並根據其朗讀情況作有針對性的指導。

注意:教師指導過程中,適當穿插教師範讀和集體朗讀。

朗讀的目標是:要能讀出畫面、讀出形象、讀出情感。

關於讀出畫面:

文章的畫面感很強,畫面之間可以做稍長一些的停頓,以給人想象和回味的空間;每一個畫面呈現時要能讀好輕重、緩急、起伏,以突出鏡頭感,如第一段中,“高枝”、“笑嘻嘻”、“新葉”、“跳舞”等都可以稍作強調。

關於讀出形象:

孩子的形象比較容易把握,要讀出孩子的天真、調皮、活潑、撒嬌來。

(文中出現了“笑嘻嘻”、“暗暗”、“悄悄”、“小小”等疊詞,要讀出孩子説這些詞語時的天真調皮的語調。)

母親的形象是聖潔的、温婉的、慈愛的,要能用舒緩的語調、舒展的情緒讀出一個做禱告、讀聖書、愛孩子的聖潔母親的形象。

關於讀出情感:

讀出孩子在調皮中對媽媽的愛和依戀之情。

讀出媽媽説“你這壞孩子”時的豐富的含義。

活動二:説一説

思考:孩子為什麼要變成金色花?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同座交流。再全班交流。

適時地穿插金色花圖片及介紹。

(PPT呈現)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或“佔波”,印度聖樹(菩提樹,樹葉呈心形)上的花朵,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金色花在印度受到大人小孩的喜愛和敬重。菩提樹在印度又被稱為“幸福樹”。

參考:

金色花,是聖樹上的花朵。作者想象孩子變成金色花,象徵着孩子的聖潔可愛,也象徵着母愛的光輝給孩子的影響。孩子變成了金色花,就變得隱匿起來,為媽媽做的事情就變得悄悄的、不留痕跡的,這是從一個孩子的角度來表現對媽媽愛的回報。

藉助這樣奇特的想象,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個無所不能的小精靈,他可以把自己變成花朵,散發出幽香,為媽媽遮陽,又可以把自己變回來,回到媽媽的懷抱。他有神的能耐,更有神的品行--善與愛。孩子是一個活潑的、調皮的、懂得被愛與愛的幸福的一個小天使形象。

人們常常用花來稱呼孩子,因為孩子活潑、美麗、純潔、可愛。金色花,受到印度人民的喜愛,孩子希望自己能讓媽媽喜愛。

活動三:品一品

此環節為深度解讀,是對人物形象和情感的深層挖掘。這是教學難點,要注意做好鋪墊和引導。

深度品讀文章的最後一段:

(PPT呈現)“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説的話了。

為什麼不告訴呢?如何理解最後一句話?“這” 指代什麼?如何理解“同” ?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同座交流。再全班交流。

對於最後一段中的人物語言“我不告訴你,媽媽!”,有兩種理解:

1.只是孩子一個人説。

分析:

他不告訴媽媽,這是孩子的天真調皮的表現。他愛媽媽,用兒童的方式、悄悄地回報媽媽的愛,但又不願讓媽媽知道,於是用與媽媽捉迷藏的方式。他自然不會告訴媽媽,也許他正為自己的機靈而得意呢!

2.媽媽與孩子一起説出。

提倡採用第二種理解。但不要強求學生放棄他的第一種理解。

分析:

不難想象,媽媽會模仿孩子的口氣來説。生活中,也許孩子經常調皮地逗媽媽,媽媽對孩子的性格、脾氣已經很熟悉了,他的一言一行其實媽媽都是心裏很有數的。於是,在孩子又一次調皮時,媽媽也會脱口而出這一句話。或許,兩人説完後,會因為這樣的默契而同時開心地大笑起來。這是多麼温馨、活潑、甜蜜的時刻。媽媽瞭解孩子,理解這份童心,也滿足了孩子的童趣,並和孩子幸福地享受這份童趣。這樣的媽媽是真實的、可愛的。這樣的理解也許更貼近泰戈爾創作的本意,這麼温馨、幸福的畫面誰説就不會是在他的家裏常常發生的呢?(板書:童心)

(“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説的話”,“這”究竟指代什麼?第一可以理解為指代母子的一問一答,正好是先“你”説再“我”説;第二可以理解為是指兩人同時説的,“這”指代的內容就是“我不告訴你,媽媽”。)

(“同”,第一個理解,相當於英語裏的“and”,這樣就是母子同説“我不告訴你”了。第二個理解,跟,與,相當於英語裏的“with”,這樣就是媽媽問,孩子答了。)

第二種理解,學生也許想不到,或者不會一下接受,教師可以穿插介紹自己生活中的默契、理解而又幽默、充滿温情的例子。

小結:

學會通過理解人物的語言來把握人物形象,尤其是要學會通過理解具體情境中的人物內心來把握形象。

這首散文詩表現的是一種理想中的母子之愛,甜蜜、默契,歡樂而神奇,甚至帶有一種宗教色彩,是那麼的聖潔。彼此的理解和關愛是母子深情的前提。(板書:理解、愛)

活動四:比一比

這一環節是一個有創意的比讀設計。

比較蘇教版和人教版兩個版本教材課文文字上的細微差別。分析選用不同詞語的效果。此環節採用的方法是側面入手,正面解讀。

教師朗讀與學生不同版本的《金色花》,學生邊聽讀,邊在自己的課本上做記號。

讀完後學生提出兩個版本的不同之處,朗讀、對比、分析。

不同之處有:

“變了一朵”--“變成了一朵”;“笑哈哈”--“笑嘻嘻”;“空中搖擺”--“風中搖擺”;“新生的樹葉”--“新葉”;“母親”--“媽媽”;“你做禱告”--“做禱告”;“花的香氣”--“花香”;“我便要投我的”--“我便要將我的”;“小影子”--“小小影子”。

重點分析:

“變了一朵”--“變成了一朵”:要使句意準確,不能有歧義。

“笑哈哈”--“笑嘻嘻”:前者笑出了聲音,與文意不合;後者的“笑”更有孩子氣和調皮味,給人一種偷樂的感覺,同時與後文中的“匿笑”呼應。

“空中搖擺”--“風中搖擺”:前者是主動的行為,表現孩子的天真活潑;後者是被風颳的,被動的。

“母親”--“媽媽”:前者太正式,不太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實際;後者口語化更親切,且與後文的用詞風格一致。

“花的香氣”--“花香”,“新生的樹葉”--“新葉”:後者“花香”“新葉”更精緻、凝練,符合詩歌的語言特徵。

“小影子”--“小小影子”:前者是客觀表述、只是表現出“小”這個特點;後者顯得小巧、靈動、可愛,疊詞“小小”的使用又增加了親切感和韻律感。

小結:選詞用句精緻、確切,可以更好地表現文章中心,抒發情感。在比讀中,提高我們的語言敏感度和欣賞能力。

四、近觀《新月》

《新月集》裏有許多寫母子故事的作品,通過閲讀這些充滿童趣、充滿母愛的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己親愛的妻兒的深深懷念,也感受到作者對兒童的愛,對幸福生活的歌詠。

《新月集》裏的很多詩歌以“質樸的語言”表達出“真摯的情感”,尤其是不少詩歌裏的想象更是奇妙獨特。我們試着閲讀、體會其中的一篇。

印發《花的學校》《惡郵差》《同情》等。

聯讀欣賞《花的學校》。

學生齊讀。

先獨立思考,再交流:説説你最喜歡這首詩的哪些句子?為什麼?

分析:

這首散文詩修辭手法豐富,想象非常奇特,語句活潑有靈氣,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小節,寫出了孩子很得意的形象,這種得意是因為他覺得他讀懂了那些從地底下花的學校裏鑽出來的花兒們的`心思:他們在渴求媽媽的擁抱!從這首散文詩裏,我們讀到了一個孩子眼裏的世界,也體會到了一個孩子對母愛的理解,更感受到了一箇中年男子對在天堂的妻兒的懷念和祝福。這就是真實的泰戈爾。

五、順勢小結

從《花的學校》中,我們可以進一步體會到作者把詩集命名為《新月集》的意圖,兒童就像新月那樣純潔和寧靜,美好和天真。是的,用兒童的目光去觀察生活,永葆一顆童心,用詩歌把對生活的愛記錄下來,你就是一個有詩心、有詩性的人,你必將擁有詩意的生活。願大家都詩意地活着!

六、佈置作業

課外閲讀《新月集》。

《榕樹》《告別》《小大人》《著作家》《惡郵差》《同情》《英雄》……

七:板書設計:

金色花

泰戈爾

童心 愛

徐鳴

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 篇6

1、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2、正確、流利按意義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以培養語感。

3、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本課擬用兩課時教讀。

1、要求學生在課前通過圖書館和因特網,查找表現母愛的詩歌、文章或圖片。

2、教師在備課前,也要蒐集一些有關資料。

一、導語

(教師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背景音樂)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一種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學史上一個永恆的主題。泰戈爾的《金色花》藉助於金色花塑造了一個頑皮的孩子形象,表達了孩子對自己母親真摯的愛。而冰心的《紙船》卻藉着一隻小小的紙船寄託了對母親至死不渝的愛,表達了女兒思念母親的痛苦和悲哀。

二、整體感悟

1、默讀。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字詞:嗅

匿笑

花瓣

沐浴

禱告

妄棄倘若

2、朗讀。要求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按意義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1)教師放錄音。

(2)學生各自練讀。

(3)讓2—4名學生示範朗讀詩歌(或片段)。師生共同評價。

(4)進行朗誦比賽,評出5名優勝者。

3、整體感受。

讓2—4名學生説出自己讀完這首詩後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學生想説什麼就説什麼,教師一般不作限制。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對文章進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勵學生敢於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1、作者為什麼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明確:一是印度人也喜歡用花比喻兒童;二是泰戈爾借美麗的聖樹上的金色花讚美孩子可愛。

2、孩子為什麼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

明確:因為孩子懂得,母愛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所以他想瞞着媽媽,為媽媽做點事。

3、為什麼媽媽見了面,説“你這壞孩子”?

明確:不見了孩子,媽媽心中着急;見了孩子,媽媽高興中帶着點兒嗔怪。

4、借紙船來抒情有什麼好處?

明確:抒情總要藉助於某種形象。中國自古就有疊紙船、紙鶴等寄託情思的傳統,冰心因襲了這一做法,幻想紙船能載着她對母親的愛和思念歸去。

四、質疑問難

鼓勵學生把不明白的地方説出來,尋求其他同學或老師的幫助。

五、拓展延伸

1、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展示各自蒐集到表現母愛的詩歌、文章或圖片,然後每小組選派一人到講桌前,向全班展示本小組最有特色的詩歌、文章或圖片。

2、教師補充一些重要的詩歌、文章或圖片。

六、佈置作業

1、這兩首詩都藉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小詩,表現對父母的愛。

2、要求每個學生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無須花錢的事(洗腳、捶背等)。

課程標準要求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而培養語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寫的情景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振,從而盪滌、昇華自己的心靈,享受審美情趣。這是本教案設計重點之所在。

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道德、情感、價值觀: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一)導入

(背景音樂響起)

母親是孕育萬物的源泉,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母愛是人類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表達母子之間親密感情的散文詩--《金色花》。《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詩人、作家泰戈爾,請同學們將你們自己查找的有關泰戈爾的資料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

老師明確:泰戈爾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等。曾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裏處處可以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背景圖片閃示)

(二)正課

一、初讀詩文,知情節

學生朗讀詩文,把握全詩主要內容及表達感情。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明確:這首散文詩,讓我們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愛。在這首表現母子情深的散文詩裏,作者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陪着母親,與媽媽三次嬉戲,卻不讓她知道,一種兒童特有的頑皮與天真,躍然紙上。

二、品讀詩文,感悟美

請同學們自由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詩節,要求圍繞着"我"和媽媽的性格特點,在詩文中找到你認為最美、最能説明這個問題的地方:優美的字詞、絕佳的好句、奇妙的想象。然後在四人小組間交流着讀,試試看,能不能讀出這種美感,演繹出這種美感;我們還要比比看,哪個小組做得最好!

教師指導朗讀:讀準情感,以一個調皮的孩子的口吻來讀。注意重音、語速、節奏、感情(感情基調是舒緩、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讀處理方法不同。

例:"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媽媽不見了孩子,多麼着急,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這句應讀出媽媽驚喜、責備、薄怒、疼愛的語氣。

例:"我不告訴你,媽媽。"孩子撒起嬌來了,為自己能給媽媽做些好事而高興,還要對媽媽保密,讓她莫名其妙。這句應讀出孩子撒嬌、調皮、天真、歡快的語氣。)

在朗讀中解決:"我"和媽媽的性格特點分別是什麼?為什麼"我"那麼快樂,那麼天真,那麼活潑,那麼可愛? "我"為什麼想象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黃的色彩又象徵什麼?"我"變成金色花為什麼不願讓媽媽知道?

三、研讀詩文,創造美

老師發現,這首小巧的散文詩,不僅語言清新,情節奇特,想象豐富,堪稱外國詩歌的佳作,實際上,我們還可以重新巧排詩句,使之成為一首賦予了我們自己的情感的詩歌,同學們想不想試一下?那麼,我們全班同學一起來做這個遊戲。請在小組內討論完成,看哪個小組改編得又快又好。老師提醒同學們,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情節的完整性。

四、誦讀詩文,積累美

賽讀、賽背,積累新知,積累好詞好句好詩篇。

五、小結

如此一首清新美麗,深情動人的散文詩,字裏行間處處流露着感人的母子親情,母愛就在我們身邊,她象一股涓涓的溪流時時刻刻滋潤着我們。這不正是一種永恆的美嗎?

如此清新的小詩,只有滿懷純真的童心和真誠的愛心才能吟唱得出。讓我們敞開心扉,用童心去關照世界,改變世界,發現美,追求美,歌唱美吧!

(三)作業

1. 學習這首散文詩,你從中感悟到什麼?請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請同學設想向母親表達愛意的方式,然後以"媽媽,我想説愛您"為主題,模仿這首散文詩的語言風格,寫出屬於你自己的小詩。

2. 比較閲讀《紙船》。提示從內容、寫作手法、語言風格等方面進行比較。

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 篇8

一、 導入 ――5

播放歌曲《媽媽的吻》

導入語:

這是流行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年後的今天,聽起來仍然很動人,也許因為它表現了母親對兒女無私的愛,更唱出了兒女對母親的深摯的傾訴,這種感情不會因為時空的流轉而改變,這是人類共同歌頌的永恆主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首與它同樣題材的散文詩——泰戈爾的《金色花》。

泰戈爾是印度偉大的詩人、作家。他的散文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等,小説有《沉船》、《小沙子》等,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金色花》選自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

【過渡】下面,我請三位同學和我共同完成這篇文章的範讀。

二 、朗讀 ――10

1 師生共讀 師讀1、2、3段,一位讀4, 一位讀5、6, 一位讀7、8、9 。

【過渡】三位同學讀的都很不錯,接下來,我想請其他同學起來試一下,選一段你最喜歡的場景。在這篇文章中,有很多孩子跟媽媽嬉戲的場景,選一部分你最喜歡的,讀幾句話也可以,站起來讀給大家聽一下,看看你是不是能把孩子的個性表達出來,把孩子的感情表達出來。如果讀得好,我們在座的同學就給他以掌聲來表示肯定。來誰願意試一下。

2 學生試讀 (選6人)

三 、 以讀帶問,引出重點(母子對話)的朗讀分析 ――15

1 孩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 媽媽是怎樣的人?

【過渡】剛才這些同學讀的過程中,你們為什麼會給予掌聲?因為他們讀的怎麼樣啊?

(讀出了感情,讀出了個性,或者説,我們聽他們讀了以後,感覺到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啊?)

【板書】孩子 天真 淘氣 貪玩 孝順 關愛 (還有沒有?這個孩子還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啊?)可愛 善良

【過渡】那麼,從同學的朗讀中,我們感受到媽媽又是怎樣的人呢?

【板書】媽媽 關心 擔心 無私的愛 慈祥 親切

【過渡】慈祥、親切,為什麼呢?

(孩子變成金色花,玩了一天,媽媽也沒有責怪孩子)

那麼,媽媽是怎麼説的呢?

(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

媽媽的話中,哪個詞應該強調呢?媽媽一天沒有見到孩子,此時一見,什麼心情 ?

(擔心)

那麼,哪個詞應該強調呢?

(哪裏)

壞孩子是什麼含義?該怎麼讀?

(嗔怪、擔憂、焦慮、欣喜交織在一起的情感 假裝生氣 親切)

孩子不回答媽媽的話,是撒謊嗎?那是什麼?應是什麼語氣?

(頑皮 撒嬌 得意洋洋 淘氣 天真 機靈)

四 、再讀 ――5

1、朗讀比賽

【過渡】好,現在大家可以自由組合,一人讀媽媽,一人讀孩子。看哪組讀的最好?人物的感情表達的最貼切?(選3組)

【過渡】好,下面,我們請全體同學帶着感情,把整篇文章朗讀一下,再次感受一下這母子之間深深的幸福和甜蜜。

2、齊讀全詩

五、延伸拓展 ――10

轉入另一首詩《審判官》,

如果説金色花側重於表現孩子對母親的傾訴,那麼泰戈爾的另一首詩《審判官》則展現出了母親對孩子的摯愛 。同學們來欣賞一下:

師讀

同學們,這就是天底下所有母親的心聲,這就是天底下所有母親的寫照,誰不應該感謝母親,報答母親呢?泰戈爾筆下的孩子願意變成一朵金色花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如果你也具備了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去隨意變化,那麼你想變成什麼來表達你對自己母親的滿懷愛意呢?

【學生活動】

六、作業

今天講給老師聽還不夠,還應該講給你們的媽媽聽,所以,今天的作業就是:假如明天是你媽媽的生日,那麼在賀卡上寫一段話給你的媽媽,有一個要求,用“假如我變成了什麼”作為這段話的開頭,表達你們對媽媽的愛。

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 篇9

一、學習目標:

1、培養吟誦詩歌的能力。

2、感悟世間至愛親情。

3、學習詩歌借用具體意象表達感情的方法。

二、重點:

通過朗讀在簡單清新的語言中感悟至愛親情

三、難點:

借具體意象表達感情。

四、教學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課前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

同學們,我想大家大都是歌唱着《世上只有媽媽好》,吟誦着《遊子吟》長大的,今天當我們翻到母愛這一頁的時候,讓我們再次深情背誦孟郊的《遊子吟》(背誦)。是啊!母愛是世間最純潔最真摯的的感情,它如山間的一泓清泉,是那樣清澈明亮,在我們身邊淙淙流淌,在世界文學史上淙淙流淌。然而,我覺得已經長大的我們,不僅僅應該享受母愛,更應該懂得怎樣熱愛母親,今天就讓學習印度文學巨匠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傾聽他對母親真傾訴?

首先讓我們走近文學巨匠泰戈爾,瞭解金色花。

(二)我朗讀,我感悟:

金色花是美麗而神聖的,泰戈爾筆下的《金色花》比它更美麗更聖潔,下面讓我們朗讀這首美麗的散文詩,感悟泰戈爾對母親的深情。

1、自由朗讀,遇到讀不準的字音用“△”標出,遇到不理解的詞語用“?”號標出。

2、聽錄音

一邊正音一邊揣摩詩歌的感情以及朗讀的語氣語調語速,作好學習朗讀準備。

3、自由的有感情的大聲朗讀。(提示)注意:一首好詩,往往就如一首悠揚的樂曲,比如本文的三個“當你”和“我便要”便如一首歌曲每段的起始句一樣,唱響了詩歌的主旋律,所以讀的時候尤其注意重讀與停頓。

4、指名朗讀(配樂)、評價。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通過以上朗讀,你能讀出以下內容嗎?請用以下句式回答。

我讀出了一個(調皮淘氣、天真純潔、活潑可愛)的孩子。你看(你聽)……

朗讀指導:找出能表現兒童調皮淘氣的詞語,重讀,明確語調:兒童特有的調皮,

我讀出了一個(慈愛、温和、)的媽媽,你看(你聽)……

我讀出了一份 (真摯、純潔的熱愛媽媽,依戀媽媽)感情。

朗讀指導;明確語氣:舒緩、深情;語速:中速。朗讀的時候可以想象成這是自己對母親的深情傾訴。

詩歌抒發感情時往往藉助具體的事物(意象),這首詩歌也是一樣,主要藉助了什麼具體事物呢?(明確:詩中我就是那朵金色花,那朵金色花就是我,這在寫法上叫以物喻人,金色花這種具體的事物在詩中叫意象。)

詩中我變成金色花後是靠一種什麼方式來表現對媽媽愛和依戀的呢?)嬉戲?

泰戈爾多才多藝,不但擅長作詩,還擅長作曲和繪畫,他所寫的三次嬉戲,就像三幅圖畫,而且是三幅優美的圖畫,請挑出你喜歡的一幅,深情朗讀並簡要説説你看到的是怎樣的一幅畫。

(三)我質疑、我探究。

愛因斯坦曾經説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現代科學表明:好奇與疑問是研究性學習的開端,現在請同學們提出你的疑問,開始我們的研究性學習吧!

歸納問題如下:

1、我為什麼要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不是別的?

孩子總想為媽媽做點事,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媽媽工作,可以讓媽媽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

泰戈爾把兒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讚美孩子可愛,象徵孩子回報母愛的心願。

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着母愛的光輝。

用金色花表現了母子之愛的美好與聖潔

2、我為什麼一直不告訴媽媽,不讓媽媽知道我所幹的事?

孩子覺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

這樣會給媽媽帶來驚喜,媽媽生活得更加温馨。給媽媽帶來快樂……所以他只是撒嬌,總是瞞着媽媽。

3、為什麼媽媽讀的書是《羅摩衍那》而不是別的書?

《羅摩衍那》為印度敍事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是印度歷史上最有名的兩部史詩。這兩部史詩之恢弘磅礴,足堪和荷馬史詩相媲美。至今仍在印度人民中廣為流傳,成為他們思想行為、道德觀念的準則和生活的楷模。

從內容上看,作品也是表現了家庭的天倫之愛,

(四)我傾訴、我創作。

但丁説:“全世界的母親是多麼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母愛就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時時刻刻地滋潤着我們,誰不應該感謝母親、報答母親呢?如果你忽然具備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準備變作什麼來表達你對母親的滿懷愛意?

媽媽,假如我變成了……

你還想變成什麼美好的事物來表達對媽媽愛呢?趕快寫出來吧。

同學們,我不想再説母愛似海深像山高,但已作為媽媽,我現在懂得了,母親們常常把心掰成兩半,把一半留在自己的軀體裏,另一半貼在我們的身上,隨時感受着我們的冷暖,就像歌詞裏的“歡樂着你的歡樂,痛苦着你的痛苦”。孩子們,把我們剛才説的話寫下來讀給媽媽聽吧!哪怕只給母親的心靈增添一絲温暖、一絲欣慰,也不枉母親養了我們十來年,也告訴母親我們懂事了,也見證我們也有一顆赤子之心。

請欣賞:《告別》。

(五)佈置作業:

1、背誦《金色花》 並用學習《金色花》的方法學習《?》。

2、課外閲讀泰戈爾的《飛鳥集》、《新月集》。

3、課外收集歌頌母愛的詩歌和名言。

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 篇10

教學設想:

在本文之前,我們已經對詩歌的品讀有所瞭解。《金色花》一文語言生動、活潑,學生很感興趣。我希望能通過學生自己品讀,揣摩情感、語氣,從而引入對該課的教學。同時讓學生以討論、合作的方式把握詩的內容,理解文中優美句子。讓學生不僅能感悟出詩中濃濃的親情,也能產生情感的共鳴,在生活中默默地關愛父母。

教材分析:

《金色花》是一首抒情詩,篇幅短小,而意藴豐富,是泰戈爾散文詩集《新月集》的代表作。寫的是一個假想——“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發生想像——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構成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表現家庭之愛,表現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在教學中可以從三個方面落實這些內容:

(1)通過各種方式朗讀,讓學生把握詩的情感。

(2)品析句子: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前提下,細細品讀詩中意藴深刻的句子。

(3)把握主題:對最後兩段的分析,把握全詩的主題,讓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

學情分析:

雖然學生在進入中學後學了很幾篇詩歌,但是大多都由老師引導分析,聽受較多,希望能讓學生學會自己感悟,找到朗讀方法,能較為準確的把握詩的情感和內容。並且在佳句賞析方面一直是學生感到吃力的地方,如果能在平時教學中加以落實,也是對學生能力的鍛鍊。更為重要的是目前的學生總認為父母的關愛與付出是應該的,不能從內心去理解父母,更不要談回報,本堂課也想讓學生能在思想與情感中得到啟發。

課題:24、詩兩首——《金色花》

時間:20xx年12月15日

課型:講讀課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反覆朗讀本詩,把握詩的情感,並整體感悟全詩內容。

2、學生品讀詩中佳句,仔細分析詩歌,體會詩中所表現的感人至深的親情。

3、情感目標:讓學生學會理解父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的愛。

教學重點、難點:

朗讀訓練,通過分析句子,體悟主題,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教育。

教學媒體:

投影儀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的生活幸福的,是無私的

母愛給了你呵護,是偉大的母愛給了你前進的動力。在與母親的相處中,你是否感受到那母親的細微的點點滴滴的愛?你學會了珍惜這偉大無私的愛嗎?你想過回報嗎?我想問問同學們:能清楚記得母親的生日的同學有那些?

的確,在母親身邊,沐浴着母愛的孩子是何等的幸福快樂,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金色花》,去感受那份情感。

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 篇11

學習目標:

1、指 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2、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理解詩句中限制、修飾性詞語的表達作用。

3、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

學習重點:

體味詩歌思想感情,並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學習難點:

聯繫生活,細緻深入地體味親情之愛。

學生自學

一、朗讀課文,注意標畫、識記文章中的重要字詞。

二、讀熟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注意語速平緩、口齒清楚,注意不同人物的語氣語調。

三、再 讀課文,能夠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語言方面的特點。

自學檢測

一、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匿( )笑 沐( )浴 祈( )禱 花 瓣( ) 菡( )萏( ) 欹()斜

1、 合語境,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我暗暗地在那裏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2)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

(3)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

二、每個小組兩名學生範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圈畫錯誤並積極發表意見。

【合作探究】

1、閲讀《金色花》,討論

(1) 作者為什麼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孩子為什麼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讓媽媽知道?

(3)為什麼媽媽説 “ 你這壞孩子”?孩子為什麼不告訴媽媽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2、閲讀《荷葉 母親》,討論

(1)文章寫蓮,先作平平淡淡的敍述,“有並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2)園裏蓮花有很多,只擇其中兩朵來寫,這裏作者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這樣有什麼作用?

(3)“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廕庇? ”如何理解? 在文章結構中有何作用?

(4)作者在風雨中幾次看紅蓮,當時的環境是怎樣的? 紅蓮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變化的呢?

【精讀精煉】

閲讀《金色花》 ,回答下 列問題。

1. 小孩子領受着母愛,那麼他想着怎樣回報母親?

2、作者為什麼把兒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3、“我不告訴你,媽媽。”回報媽媽的愛,為什麼又不告訴媽媽?

4、媽媽稱他“壞孩子”,“壞”是什麼意思?

5、這首詩用童稚的想象,細膩地刻畫了孩子什麼樣的心理,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

【主題閲讀】

紙船印象

⑴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遭遇許多事,有些是過眼雲煙,倏忽即逝;有的熱鐵烙膚,記 憶長存。有的像飛鳥掠過天邊,漸去漸遠;而有一些事,卻像夏日的小河,冬天的落葉,像春花,也 像秋草,似無所見,又非似不見。童年的許多細碎事物,大體如此,不去想,什麼都沒有,一旦思想起來 ,便歷歷如繪。

⑵紙船是其中之一,我曾經有過許多紙船,在童年的無三尺浪 的檐下水道航行,使我幼年時的雨天時光,顯得特別地亮麗充實,讓人眷戀。

⑶那時,我們住的是簡陋的農舍,檐下無排水溝,庭院未鋪柏油,一下雨,便泥濘不堪。屋頂上的雨水滴落下來,卻理直氣壯地在檐下匯成一道水流,水流因勢而定,或急或緩,或大或小。我們在水道上放紙船遊戲,花色斑斕者,形體怪異者,色派儼然者,甫徑下水卻遭沉沒者,各色各樣的紙船或列隊而出,或千里單騎,或比肩齊步,形形色色,蔚為壯觀。我們所得到的,是真正的快樂。

⑷這些紙船都是有感情的,因為它們大都出自母親們的巧思和那雙粗糙不堪,結着厚繭的手。母親折船給孩子,讓孩子在雨裏也有笑聲,這種美麗的感情要在年事稍長後才能體會出來。也許那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農作物都有被淋壞、淹死的可能,母親們心裏正掛記這些事,煩亂憂愁不堪,但她們仍然很平靜和氣地為孩子折船,折成比別的孩子所擁有的還要漂亮的紙船,好讓孩子高興。

⑸童年舊事,歷歷在目,而今早已年過而立,自然不再是涎着臉要求母親折船的年紀,只盼自己能以母親的心情,為子女折出一艘未必漂亮但卻堅強的禁得往風雨的船,如此,便不致愧對紙船了。

1.從文段內容上看,文章表現了哪些愛( )

A.母親對子女的愛 B.子女對母親的熱 愛 C.孩子對雨天的喜愛

D.母親對紙船的喜愛 E.孩子對紙船的喜愛

2.“這種美麗的感情要在年事稍長後才能體會出來”句中“這種美麗的感情”指代什麼?

3.“母親們心裏正掛記這些事”句中“這些事”指什麼?

4.文中劃線句子的深刻含義是什麼?

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 篇12

[教學目的]:

1、 引導學生領悟詩中所包含的對母親深切的愛。

2、 朗讀品味兩首詩是如何表達對母親深切的愛。

3、 模仿詩歌中對母親愛的表達方式,表達自已對母親的愛。

[教學設想]:

1、師生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營造氛圍、導入母愛的主題。

2、朗讀,配樂朗讀品味全詩,把握兩首詩的感情。

4、 發揮想象能力借用具體形象抒發對母親的愛。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師生配樂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二、 朗讀整體把握兩首詩

1、 自由朗讀,整體感知兩首詩。

2、 請男、女同學集體朗誦這兩首詩。

3、 想象一下詩中主人公的形象,兩首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否相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特點?

《金色花》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調皮的孩子。

《紙船》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柔弱的女子。

4、 播放三段音樂。

問:哪兩段音樂適合做這兩首詩的背景音樂?為什麼呢?

5、 配樂朗讀這兩首詩。

三、 探討研讀這兩首詩如何表達母愛。

(一)《金色花》

1、這位調皮的孩子借用什麼表達對母親的愛?

2、“我”變成金色花後幹了什麼事?

好玩——“看着媽媽工作”——為媽媽做點事——回到媽媽身邊

3、詩中最後有兩句對話,你能説説媽媽説此話時的心情嗎?

4、配樂品讀全詩。

(二)《紙船》

1、 這位柔弱的女子用什麼來寄託對母親深切的愛?

2、 這位柔弱的女子對母親的愛我們可以理解,但為何有“悲哀”呢?

3、配樂品讀全詩。

四、 仿寫仿説

1、 兩首詩中你最喜歡哪幾句?自由讀你最喜歡的詩句。分男、女生比賽背誦。

2、 這兩首詩都表現了對母親深切的愛,但都沒有直接説“媽媽,我愛你呀!”,你能否仿照這兩首詩的表達方式,通過一個具體的事物也來説説你對媽媽的愛。

五、 回顧品味

配樂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