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優質課《蘆花蕩》教學設計(通用5篇)

優質課《蘆花蕩》教學設計(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56W 次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質課《蘆花蕩》教學設計(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優質課《蘆花蕩》教學設計(通用5篇)

優質課《蘆花蕩》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 學習抓住人物性格特徵進行描寫的寫法並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2、 感受老頭子的愛國主義精神,領會文章謳歌抗日軍民的戰鬥精神的主題。

教學重難點:

1、 抓住人物特徵進行描寫;

2、 體會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寫。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 理清文章脈絡;

2、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3、 探討“過於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一、導入。

二、閲讀文本,思考,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明確:老頭子護送大菱二菱進葦塘,由於他的大意,大菱受了傷,第二天老人赤手空拳誘殺鬼子報仇。

三、默讀課文,思考:

1、文中的主人公是誰?請從文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其性格。

明確: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

2、“過於自信和自尊”是什麼意思?

明確:既自信和自尊過了頭,又非常自信自尊。

3、 文章是如何刻畫老頭子過於自信和過於自尊的?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在書上圈畫。

明確:他對葦塘裏的負責人説:“你什麼也靠給我,我什麼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

每天夜裏,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閒地心情撐着船,編算着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

護送兩個女孩子進葦塘,老頭子以為萬無一失,對她們説:什麼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

二菱洗臉,大菱怕弄出水聲,讓鬼子聽到,可老頭子説:“不怕,洗一洗吧,多麼俊的一個孩子呀!”這裏看出他因為膽子大,所以失去了警惕,是自信過分。

鬼子的探照燈照過來的時候,他説:“不怕,小火輪上的探照燈,它照不見我們”,實際照見了,這裏也看出他太自信了。

大菱掛了花,他沒有看到,還在説:“不怕,他打不着我們!”這個老頭子太自負了,太大意了。

老頭子過於自尊的地方呢?

明確:當大菱受傷後,老頭子渾身無力,“我不能送你們進去了”,“我沒臉見人”,心理很是愧疚,感到沒面子,心理想到: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麼這一次的任務,偏偏沒完成?自己沒兒沒女,這兩個孩子多麼叫人喜愛!自己平日誇下海口,這一次帶着掛花的人進去,怎麼張嘴説話?這老臉呀!

4、 為了挽回面子,老頭子是怎麼做的?

明確:他用蓮蓬引誘鬼子,然後把他們引到漁民下了魚鈎的地方,一個人勾住了十幾個鬼子,然後就用竹篙痛打鬼子的頭

明確:最後這場情趣橫生、痛快淋漓的精彩戰鬥,更顯出老人的智慧與自信,富有傳奇色彩,挽回了老頭子的自尊。

6、“過於自信和自尊”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這是老英雄的性格的核心。全文情節的發展,老英雄的功過,都源於“過於自信和自尊”。

四、佈置作業:

1、給下列加點詞注音

提防(dī fɑng)竹篙(gāo)葦塘(wěi)瘧子(yào)寒噤(jìn)吆喝(yāo he)一梭機槍(suō)躥(cuān)仄歪(zè)趴(pā)扒(bā)颯(sà)轉彎抹角(mò)

2解釋下列詞語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仄歪:傾斜、歪斜

張皇失措:慌慌張張,不知怎麼辦才好

3、完成課後學習建議第一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整體把握老頭子的性格特徵;

2、體會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寫。

一、朗讀課文55段-63段,思考:

1、老頭子為什麼能夠痛打十幾個鬼子,取得個人戰鬥的勝利?難道僅僅因為“有一篙沒一篙地撐着船”,手裏忙着剝蓮蓬?

明確:不是,老頭子有一篙沒一篙地撐着船”,手裏忙着剝蓮蓬,其實是引誘鬼子。他成功的因素有:

先在水中設下埋伏

掌握了鬼子的活動規律(鬼子們又偷偷地爬下來洗澡了);

用蓮蓬引誘鬼子;

划船引誘鬼子進入枯木樁子區域;

誘敵上鈎;

舉篙敲打敵人的腦袋。

小結:老頭子的成功靠的是他的智勇雙全。

在作者的筆下,只從鬼子洗澡寫起,寫老頭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蓮蓬,只顧剝着蓮蓬吃,也不寫他的用意,寫小船衝着鬼子這裏來,又轉了一個圓圈回去,也不寫老頭子的船為什麼這樣劃來劃去,其實是誘使鬼子進入圈套,這層意思要回味起來才能明白。進了有木樁的水域,先不説樁子上有無數鈎子,只寫小船繞着鬼子轉,鬼子們像是

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寫鬼子這麼亂轉,一個個都被鈎子咬住了。待到明白過來,越回味越感覺這場英雄行為富有傳奇色彩。作者在輕描淡寫中,讓一個乾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幾個鬼子於掌股之間,置他們於死地,真可以説是一個傳奇的英雄。

2、老頭子除了過於自信和自尊以及智勇雙全外,他還有哪些性格特徵?依據何在?

明確:

(1)愛國抗日,老頭子將近六十歲了,雖然“渾身沒有多少肉,乾瘦得像老了的魚鷹”,但是“那曬得幹黑的臉,短短的花白鬍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在敵人嚴密封鎖下,出沒葦塘,成為一名貢獻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員。

(2)愛憎分明。對同胞姐妹充滿摯愛,對敵人滿懷仇恨。

3、老頭子真是老英雄,上述都是正面刻畫其英雄行為,請問文中有沒有從側面刻畫其英雄行為的?

明確:(1)半夜以後,小船又飄回來,船艙裏裝滿了柴米油鹽,有時還帶來一兩個從遠方趕來的幹部。

(2)“每到傍晚,葦塘裏的歌聲還是那麼響,不像是餓肚子的人們唱的;稻米和肥魚的香味。還是從葦塘裏飄出來”。

這些側面寫出老英雄工作業績出色,將裏外交通,運輸糧草,護送幹部的工作完成的很好。

(3)二菱對老英雄的懷疑、不信任。然而第二天中午老英雄的表現卻是智勇雙全。

4、老頭子如此英雄,已經具有傳奇色彩了,請問這篇小説怎樣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的?

明確:作者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的監視封鎖非常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非常乾瘦,而且不帶一枝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績。精神,是那麼悠閒自得,異常自信;業績,是使敵人的封鎖全然落空,保證了葦塘裏的隊伍得到充足的給養。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

用二菱的懷疑來反襯。這裏有一段對話描寫,老頭子説“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後來又説“等到天明,你們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卻一再表示懷疑,先是沒有答話,以為老頭子不過發發狠,説説罷了,再用小女孩的話表懷疑:“你這麼大年紀了,還能打仗?”寫懷疑有襯托作用,顯出了老頭子英雄行為之奇文着重寫一場“英雄的行為”,更有點傳奇色彩。

5、找出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朗讀、交流並體會其作用。

明確:

⑴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裏,呆望着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裏,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裏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裏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⑵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隻小船從葦塘裏撐出來,在澱裏,像一片葦葉,奔着東南去了。

⑶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

⑷月亮落了,半夜以後的葦塘,有些颯颯的風響

⑸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着一層煙氣

⑹水澱裏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團白綢子樣的水鳥,也躲開鬼子往北飛去,落到大荷葉下面歇涼去了

⑺這裏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

在那裏,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二、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學習建議閲讀積累。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重點放在對〈蘆花蕩〉的人物形象分析上。

1、重點強調刻畫人物的方法: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

2、各學習小組自主交流預習成果,教師巡迴指導。

3、各小組代表及小組成員發言,説出自己對“老頭子”這一主要人物的認識,師加以評點。

4、師對學生髮言加以點撥、引導和評價,歸納出老頭子的主要性格特點,板書在黑板上。

對於小説分析人物形象,我們一直採用的就是這種方法。這節課,巧妙的過渡語,智慧的點撥,學生也時有精彩的回答。可是今天我們上課主要看學生的行為、學習的效果,我發現這堂的課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學生對人物分析往往是侷限於某一處,某一方面的性格,所以對人物的形象分析總是零碎的。我説是自信自尊,你説是智勇雙全,他説是老當益壯。學生的困難在如何全面認識、客觀評價小説中的人物,而我恰恰在這一點上處理得略而在前一階段處理得詳。

其次,課上也只是少部分人的成果展示。因為課堂有限,那麼大部分的同學在這堂課中就是傾聽。傾聽同學的發言,傾聽老師的總結。幾十分鐘一直在傾聽。他們 有的同學走了神,有的同學做了小動作。

第三,這堂課的前提是學生課前自己充分的預習、思考。那麼有沒有人沒充分預習呢?從觀察來看,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呢?因為上課老師總要説,總要總結的。自己既不發言,也無須思考,只要聽就行了。長此以往,不願預習、不願思考、不願舉手的人就多了。從課堂來看,學生髮言的面並不大。

總之,從本節課看來,一堂課的目標設定、重點難點的確定都不應只是老師依據教材來定,而應依據學生認知教材的情況來定。一由此得來的教學效果也不應只看課堂上那精彩的回答,而應看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他們原有的基礎上最終有了多少新的收穫。

優質課《蘆花蕩》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的與要求:

1、複述故事情節,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2、展開想像,體味人物心理及故事的傳奇色彩。

3、領悟文中景物描寫的妙處,提高描寫的能力。

4、感受老頭子的愛國主義精神及文章對抗日軍民的謳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探究小説的傳奇色彩是怎樣造成的,探究景物描寫起了什麼作用。

教學進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播放蘆花蕩優美景色,老師激情導入:在遼闊的冀中平原,在美麗的白洋澱,抗日戰爭的洪流也鍛造出許許多多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家想認識他們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現代小説家孫犁寫的一篇小説《蘆花蕩》,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這些傳奇人物吧。

2、師生誦讀。再次感受蘆花蕩的魅力。

二、課文探究。

1、自由讀文章,將自己對人、事情的感受説出來,並思考下列問題。

美麗的蘆花蕩裏生活着哪些人?

發生了哪些事?

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分析:

人物: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老頭/一對可愛而勇敢的姐妹/一羣愚蠢的鬼子兵

事件:一次驚心動魄的護送/一場酣暢淋漓的復仇

情感:一份深沉的愛國情/一份屈辱的亡國痛

2、探究人物的性格內涵。

可用“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在________説話,(先由學生歸納,再教師總結)

師生討論後小結:

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在他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在他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在他智勇雙全的行為上。

3、重點探究事件發生的過程和意義。

可用“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________”“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在________”的句式説話,(先由學生歸納,再教師總結)

結論: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路途的危險上;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交通工具的簡陋上;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敵軍密集的火力上;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敵我勢力的懸殊上;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在老頭設下的圈套上;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在敵人的愚蠢上鈎上;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在老頭痛打敵人上。

4、課文中哪些內容表現了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的性格?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5、人物描寫藝術探究

三、課時總結。

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時期,發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故事,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神出鬼沒,無數次通過鬼子的封鎖線,保證了蘆葦塘中部隊的物質供應,保證了部隊的戰鬥力,他還能夠手無寸鐵,把十幾個鬼子打得頭破血流。

四、課後思考:

敵人嚴密監視着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裏的歌聲還是那麼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想像?你還能想到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鬥歌聲嗎?

提示:可由歌聲想像戰士的情緒,想像戰士和部隊的方方面面。具體地説,有老英雄不斷送來柴米油鹽,保障有力,給養充足,戰士們身強力壯,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時候,戰士們放聲歌唱起來。歌聲是對敵人的沉重打擊。

聯想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鬥歌聲,可以回憶課內外讀過的文藝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第二課時

一、故事複述,再現蘆花蕩。

複述故事情節,再現老頭子的英雄事蹟。(主要複述故事表現老頭子的什麼性格?哪些內容表現出來的?)

《蘆花蕩》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一個老頭子撐着一隻小船,在白洋澱裏無數次地穿過了敵人的夜間封鎖,為游擊隊運輸糧草、護送幹部。他不帶一枝槍,只靠那隻靈巧的篙和水鴨子似的游水本領,在萬畝葦塘裏穿梭,從未發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擊隊才維繫了澱裏澱外的交通聯絡。但有一次他護送兩個女孩子在夜間穿越封鎖線時,撞上了敵人的小火輪,一個女孩子負了傷。這個打擊差一點使他失去了繼續前進的力量;但他發誓要為女孩子復仇,第二天,他單身智鬥敵人,一個個地收拾了他們,為女孩子報了仇。

二、想像體驗,人物心理。

1、從文中找出描寫老頭子心理活動的一段話,自讀品析,想像體驗,揣摩體會。例: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地完成任務而產生了怎樣的心理。

(體味老頭子懊喪、內疚、自責的心理。)

2、在品讀中展開想像,如果自己是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 (多角度想像二菱的心理活動,提高體驗性閲讀的能力。)

三、景物描寫,揣摩作用。

教師要引導學生體味文中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領悟這種描寫的高妙之處。

從課文中摘抄你喜歡的景物描寫的句子,並展開想象,感受美景。

四、語言品味,昇華情感。

本站有專文論述,此處可直接引用

五、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1、總結存儲:作者筆下的老頭子有鮮明、倔強的個性,智勇雙全,決不認輸,決不退縮。他的身上展示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為證明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作者還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景物描寫起到了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強抒情韻味的作用。藝術上融情人景,寄寓作者深沉的情懷。

2、課外延伸:

①完成課後研讀與練習。

②課外閲讀《荷花澱》,更多地瞭解孫犁,瞭解詩體小説的特點。

優質課《蘆花蕩》教學設計 篇3

一、設計理念: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學生、文本之間是“三位一體”,互生共長的。而學生又是閲讀對話活動關注的中心,必須強調學生閲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強調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獨立自主地與文本(作者)對話,去自行發現、自行構建文本的意義,這樣他們才能學會閲讀,養成自主閲讀的習慣。根據《蘆花蕩》這篇文章的特點和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在教學中要充分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培養學生閲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目的。教師在教學中要起橋樑作用,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環境,以便學生更好的學習。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能快速默讀課文,並能用簡潔的語言複述課文。

2、理解和感受老頭子的形象。

3、欣賞詩情畫意的描寫及其作用。

過程和方法目標:

能採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瞭解人物描寫的方法,深刻把握作品的思想意義。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同時教育學生既不要淡忘歷史,又要維護和平。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難點:複述故事內容,把握人物形象。

四、教法、學法:

教法: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2、朗讀分析法;3、啟發式教學法;4、分組討論法。

學法:1、自主學習法;2、合作探究法;3、歸納學習法。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本節課安排第一課時。(第二課時主要分析小説的環境描寫,深入理解小説的主題。)

六、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一)走進蘆花蕩

1、大屏幕播放蘆花蕩的圖片,畫外音:在古老的燕趙大地上,有一片富饒的水域,她彷彿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廣袤的華北平原上,映射着美麗的光芒。她就是白洋澱。古往今來,白洋澱不僅以她美麗的環境,富饒的物產而聞名遐邇,更令人廣為傳頌的,還有她光榮而悲壯的革命歷史!抗日戰爭時期,白洋澱成為痛擊侵略者的戰場。有“壕溝設險殲頑偽,蘆蕩出奇滅倭兵。英雄垂功抗日史,中外謳歌頌雁翎”的傳頌。婦孺皆知的經典戰爭影片《新兒女英雄傳》、《小兵張嘎》皆取材於此。今天我們要講的,是著名作家孫犁寫的一篇精彩的小故事——《蘆花蕩》。

2、談感受:用“這是一片 的蘆花蕩”談自己看了圖片後的感受。

(二)“蘆花蕩”中游

1、出示重點生字詞,檢查預習情況。

優質課《蘆花蕩》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把握故事情節、人物及環境特徵,感受其傳奇色彩。

2、揣摩文中“老頭子”這一人物形象,學習本文景物描寫的方法。

3、學習老頭子和大菱、二菱的不怕艱險、豪邁樂觀、鬥志昂揚的英雄品格。

【教學重難點】

1、通過體味這個故事的傳奇色彩,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2、揣摩文中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在那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時期,發生了許許多多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整天神出鬼沒地穿越鬼子的封鎖線,保證了蘆葦塘中部隊的物質供應;手無寸鐵的他,還運用自己的智慧,把十幾個鬼子打得頭破血流。今天,我們就走進《蘆花蕩》,去結識這位傳奇英雄吧。

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默讀全文,按要求複述課文,複述後其餘同學補充、評價。

(1)按六要素進行概括性複述。

(2)創造性複述。以“但有一次,卻發生了意外……”開頭,複述故事情節的後半部分,即最精彩的部分。

2、討論:

(1)課文中的哪句話能概括老頭子的性格?

明確:“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你什麼也靠給我,我什麼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

(2)“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課文中貫穿始終,正是他的性格造就了他這位傳奇英雄,引出了這個傳奇的故事。

正是由於他的自信,使他敢於承擔起穿越封鎖線的重要任務。過於自信使他在送大菱二菱的過程中遭遇了敵人並使孩子受傷。他的自尊使他決心為孩子們報仇進而引發了蘆花蕩中的“戰役”。

(3)用自己的話總結作者塑造老頭子這一英雄形象的目的和意義。

明確:老頭子具有強烈的愛國抗日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象徵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

三、家庭作業

摘抄本文中精彩的環境描寫片段。

第二課時

一、同桌交流家庭作業中自己摘抄的精彩描寫片段

二、品讀課文,探美語言

1、同桌相互朗讀、聽讀自己摘抄的精彩描寫片段。

2、在全班範圍進行賞析環境描寫的交流。

要求:用先朗讀句子;再説説“這一句美在——”;最後説説這一處環境描寫作用的順序。

補充:環境描寫的作用。

——推動情節發展;渲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形象;加強抒情韻味等。

3、齊讀文中公認的精彩環境描寫片段,讀出感情或韻味。

三、研讀本文寫法上的特色

討論:這篇小説除了運用精彩的環境描寫來推動情節、渲染環境氣氛、烘托人物形象、加強抒情韻味外,這篇小説還運用了什麼樣的方法來渲染人物及故事情節的傳奇色彩?

明確: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創造出強烈的反差來渲染人物及故事情節的傳奇色彩。

在人物塑造上,一方面寫條件,敵人的監視封鎖非常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非常乾瘦,而且不帶一支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績。精神,是那麼悠閒自得,異常自信;業績,是使敵人的封鎖全然落空,保證了葦塘裏的隊伍得到充足的給養。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

在情節上,課文着重寫了一場“英雄的行為”,更富有傳奇色彩。作者主要用兩個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懷疑來反襯。這裏有一段對話描寫,老頭子説“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後來又説“等到天明,你們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卻一再表示懷疑,先是沒有答話,以為老頭子不過發發狠,説説罷了,再用小女孩的話表懷疑:“你這麼大年紀了,

優質課《蘆花蕩》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識記字詞,感知人物形象。

2、展開想象,體驗人物心理。

3、體味景物描述的作用,提高描述的潛力。

4、認識到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目標1、2

教學難點:

目標3

教學方法:

探究,體驗

教學媒體:

投影儀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鐵道游擊隊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發生在齊魯大地上,充滿了傳奇色彩。其實,在抗日戰爭時期,類似的傳奇故事數也數不清。比如,在冀中平原,在美麗的白洋澱上,就有這麼一個老頭子,年齡將近六十歲了,可他仍像年輕人一樣,毅然投入到抗日戰爭的洪流中去。並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很地教訓了敵人。這天,我們來學習著名作家孫犁的一篇小説――《蘆花蕩》。

結合註釋簡介作家作品。

二、整體感知:

(一)明確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生字詞狀況。

(三)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投影顯示)

1、本文體裁?這種體裁的三要素是什麼?

2、本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試用幾句話進行概括。

3、本文的主人公是誰?作者是用什麼方法刻畫人物的?試各舉一例。

4、故事主要表現老頭子的什麼性格?哪些資料表現出來的?

5、你認為本文的主題是什麼?

四人小組討論,完成上述題目。

提問,教師總結明確:

1、小説。三要素: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

2、抗日戰爭時期,我軍隊伍駐紮在葦塘裏,裏外交通全靠一個將近六十歲的老頭子,他十分自信。一次,他護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被鬼子發現,其中一個女孩受了傷,他發誓要為女孩報仇。他引誘鬼子進入他的埋伏圈,用鋒利的鈎子把鬼子鈎住,用竹篙痛打鬼子。(大意正確即可)

3、主人公:老頭子。刻畫手法: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神態。舉例見課文。

4、(1)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此刻他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年齡將近六十歲了,但是他像青壯年一樣,充滿了活力,無所畏懼,為葦塘裏的部隊輸送糧食等。

(2)還表此刻他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他對同胞姐妹充滿了摯愛,對日本鬼子滿懷仇恨,大菱受了傷,他説:“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並且付諸實際行動。

(3)還表此刻他的過於自信自尊上,他對葦塘裏的負責同志説:“你什麼也靠給我,我什麼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他送兩個女孩子進葦塘,在過封鎖線時,認為萬無一失,女孩子受了傷,他覺得丟人現眼,沒臉見人。這些都體現了他的過於自信和自尊。(插入解決“這一性格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答:這是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十分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全文情節,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髮出來的。)

(4)還表此刻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他為了給大菱報仇,預先在水中設好埋伏。然後在船頭放一大捆新鮮的蓮蓬,引誘鬼子上當,把他們引入埋伏圈,然後痛打鬼子。

5、主題:中國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三、總結:

這篇小説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老頭子。他有鮮明、倔強的個性,智勇雙全,決不認輸,決不退縮。他的身上展示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為證明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作者用了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封鎖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乾瘦,不帶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績。精神自信,業績突出。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是老英雄顯得十分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這種寫法在同學們的作文中也可應用。

四、佈置作業:

1、識記字詞。

2、思考課後練習三。

五、課後記: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檢查字詞

二、品味賞析:(完成課後練習三)

景物描述:

《蘆花蕩》寫的是殘酷的戰爭環境裏的人和事,但是我們讀後並沒有感到十分的悽慘,沒有讓人感到壓抑,而是感到寫得十分優美,給人一種用心向上的力量。其中一個原因,是得宜於作者對白洋澱美麗風光的描繪。請同學們找出文章中關於環境描述的句子,揣摩這些景物描述的句子的作用。

1、畫出文中景物描述的句子。四人一組討論,明確答案。(答案見教參)

2、體味這些景物描述的句子。教師示例:講解第一處景物描述的句子――文中第一自然段。

體味:“敵人”“炮樓”,點明瞭環境氣氛。“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裏,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貌”寫出了澱水的晶瑩清澈和白洋澱自然環境的優美。但是,在這美麗的周圍,敵人的炮樓林立,封鎖和監視着這片革命根據地。白天,那裏一片死寂,連水鳥也“緊緊藏到窩裏躲避炮火去了”,只有到了深夜,才能聽到它們“飛動和唱歌的聲音”。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的愛和憎。“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把白洋澱人民在殘酷的戰爭環境裏頑強的生存姿態烘托了出來。

3、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解,四人一組,討論分析,分析合理即可。

4、景物描述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強抒情韻味的作用。

5、動筆仿寫幾句,寫寫你家鄉的景物。

三、重點研讀文章的1――54段,問題如下:

1、“到這樣的深夜,葦塘裏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裏躲避炮火裏去了。”從這句話裏,你能感受到當時蘆花蕩處於一種什麼環境中?

2、“葦子還是那麼狠狠的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請你結合上下文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並説説“狠狠”一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請你説説炮樓裏的敵人監視着蘆花蕩,有什麼罪惡用意?

4、請你指出第四段中從“老頭子……個性明亮”一段文字屬於什麼描述?有什麼作用?

5、透過“每到夜晚,葦塘裏的歌聲還是那麼響亮,不像是餓肚子的人們唱的;稻米和肥魚的香味,還是從葦塘裏飄出來。敵人發了愁。”這句話,你看到了怎樣的事實?反映了什麼問題?

6、課文中有一段話精彩地描述了老頭子因沒有圓滿的完成任務而懊喪、內疚、自責的心理,請找出這段話並細細體味,然後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補寫出來。

7、“老頭子”執行任務從不帶槍,為大女孩復仇仍不帶槍,你認為他這是不是魯莽?請結合文段資料説明你的理由。

8、敵人嚴密監視着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裏的歌聲還是那麼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想象?你還能想起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鬥歌聲嗎?

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後回答,教師明確答案:

1、説明當時蘆花蕩一帶處於日寇佔領、嚴密的封鎖中。

2、這句話的意思是,應對兇暴的敵人,白洋澱的人民威武不屈,努力長高的葦子正好為澱裏的抗日軍民帶給掩護,葦子儼然成了抗日利器。“狠狠”一詞形象的表達了抗日軍民對日寇的仇恨。

3、敵人企圖用這種卑劣手段困死蕩中的軍民。

4、肖像描述。刻畫了一個精明強幹、敏鋭、機智、個性有精神的、英勇果敢的老交通員的形象。

5、寫敵人為封鎖毒計的失敗而哀愁,反映了我抗日軍民的頑強和智慧。

6、心理描述的語句:課文47段中從“一聲一聲像連珠箭……這老臉呀!”

補寫的心理活動合理即可。

7、不是魯莽。因他心中有着對人民的愛和對敵人的恨,靠着高超的水上技藝,擁有獨特的對敵鬥爭的利器――船槳和魚鈎使他在對敵鬥爭中游刃有餘,是處於高度的自信。

8、可由歌聲想象戰士的情緒,想象戰士和部隊的方方面面。具體的説,有老英雄不斷送來柴米油鹽,保障有力,給養充足,戰士們身強力壯,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時候,戰士們放聲歌唱起來。歌聲是對敵人的沉重打擊。

聯想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鬥歌聲,答案不求一致。

四、小結:

本文如詩如畫的景物描述起到了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強抒情韻味的作用。藝術上融情入景,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情懷。期望大家能認真揣摩本文的景物描述,以便在今後自我的作文中充分的運用這一描述手法。

五、作業:

1、課外閲讀《蘆花蕩》的姊妹篇《荷花澱》,比較兩篇文章有何異同。

2、預習第三課,熟讀課文,掌握字詞。

六、課後記:

板書設計:

(一)老英雄的性格特徵:

1、愛國抗日

2、愛憎分明

3、自信自尊

4、智勇雙全

(二)景物描述的作用:

1、渲染故事氣氛

2、烘托人物精神

3、加強抒情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