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教學反思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79W 次

  篇一:《尼爾斯騎鵝歷險記》教學反思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本是一篇閲讀課文。講訴一個叫尼爾斯的男孩因為捉 弄鵝而被小精靈的魔法變成拇指般大小的小矮人。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教學反思

課文情節富有趣味,能激發學生閲讀興趣,吸引學生去認真品讀故事內容,感受尼爾斯的歷險過程。對於六年級的學生而言,應該理解很好的。從教學實際來看,結合自己對這節課的感受,我這節課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一、學生展示的機會太少。 本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講訴尼爾斯的歷險過程,從文中找出一些句子來體會尼爾斯與鵝間的感情變化,讓學生自主理解課文的大意。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然而,作為老師,反思一下,我在課堂上講的太多,學生展示的機會太少,是我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二、人物感情變化把握不夠充分。 在講解品析人物的過程中,尼爾斯對鵝的感情變化講得比較細緻,但鵝對尼爾斯的變化沒有挖掘。然而,他們之間的感情變化是文章的重點。尼爾斯是怎樣由一個自私、調皮的孩子轉變成一個勇敢、善良、捨己為人的好孩子的。鵝又是怎樣由不信任他,到接收他,歡迎他呢?從而讓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育。這也是我本節課的不足。

三、學生交流的機會太少。 作為閲讀課文,應該放手讓學生去體會,讓學生把本節課所學到的故事講解給同學聽,利用學生求知的興趣,讓學生續寫課文,由於課文講解花時間太多,導致學生沒有機會交流展示,也是本節課需要改進的。

四、教學方法理解不夠透徹。 本節課是運用高效課堂的模式。但反思整節課,老師主講取代了高效課堂以學生自學為主,把學生主動學習的一面沒有展示出來。沒達到高效的要求,是本節課最大的不足。

雖然課已經順利上完,但對於閲讀課的教學,我的理解還不夠深入。閲讀指導策略還需要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

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還需要向有經驗的老師進一步學習。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我堅持,就一定能戰勝所有的困難。

  篇二:《尼爾斯騎鵝歷險記》教學反思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講的是尼爾斯因為捉弄了小精靈而被魔法詛咒,變成了拇指般大小的小矮人。後來他騎着家鵝莫頓加入了前往拉普蘭省的雁羣隊伍,雁羣隊伍在旅途的過程中很照顧尼爾斯。尼爾斯在旅途的過程中解救過被農夫捉到的松鼠,治好了莫頓的女朋友,搭救過曾經的小夥伴奧薩和馬茨姐弟兩。而狐狸卻對他一直虎視眈眈,在狐狸的陰謀下,尼爾斯被烏鴉捉住,終於逃了出來和失散的雁羣在一起了,在這過程中他經歷了很多事情。後來新的季節來臨,尼爾斯和雁羣一起飛回了南方,回家之後,尼爾斯恢復了原來的樣子,和大雁依依惜別。《尼爾斯騎鵝歷險記》想象大膽、情節富有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閲讀興趣,吸引學生去認真品讀故事內容,感受皮尼爾斯的成長變化歷程。雖説四年級的學生已經能閲讀整本書了,但教學課外閲讀指導課我還是第一次嘗試,因此一直很茫然。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實踐,我對課外閲讀指導課有了新的認識,獲益頗多。

  一、“合理取捨”精化指導。

我以尼爾斯的旅途路線為教學主線,引導學生講述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用要點式回顧尼爾斯的歷程,從重點和趣味性着手,指引學生把握整本書的主要內容。

二、“品析人物”塑造個性。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中人物不是很多,但人物性格鮮明,是學生感悟文本內涵的良好切入點。於是,我以“這本書中,你最喜歡的人是誰?為什麼喜歡呢?”引導學生交流感悟,開頭時重點抓住尼爾斯和“拇指小精靈”的一段故事情節,讓學生明白小精靈雖把尼爾斯變成了小矮人,但同時也給了他一定的能力:漆黑的夜晚能看清東西、有善於奔跑賽過狐狸。正因為尼爾斯有了這樣的能力,他才能在整過旅途中與各種動物融洽相處,理解動物們的處境,從動物們的立場去看待世界,和他們共同生活。引領學生感悟到:一個自私的孩子是怎樣轉變成一個勇敢懂事的少年的,從而受到深刻的教育。

 三、 “方法指導”引領閲讀。

在輕鬆的閲讀交流壞境中逐步引導學生掌握閲讀整本書的方法之一:“説內容→談人物→講收穫→寫讀書卡”。教學中我積極鼓勵學生進行積累,積少成多,博採眾長。

從教學實際來看,結合自身的感受和其他聽課老師的意見,我覺得這節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一、時間安排不夠嚴格。

本課中本來安排了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童心讀書卡並交流,但由於時間關係,這個環節變成了作業,要求學生在課後完成。課後完成的效果和課堂練習相比,肯定是課堂練習效果好,能夠更進一步教會學生寫讀書心得,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本節課中,學生在講故事時都把故事講得很詳細,和我預設的時間又很大出入。其實,反思一下,作為教師,完全可以引導同學講得簡略一些。這也反映了我的課堂駕馭能力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二、主旨討論不深入。

在教學完品析人物之後,雖然引導學生明白是尼爾斯在路途中的各種磨難,親身經歷促成了他的成長,但是沒有進行深挖,沒有讓學生充分的交流。而由於時間關係,也沒有進行讀書心收穫的交流,這就使學生對於書本主題的討論不夠充分,沒有給學生説出自己讀書後的感受和體會,是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三、精彩片斷解讀不深入。

精彩片段的解讀品析能對學生進行細緻的閲讀指導,在教學中,我本想抓住“神祕的歷險”中尼爾斯在卡爾斯克魯納島的一系列經歷來引導學生進行品讀理解,但由於教學中的某些地方出現了重複的現象,致使這一重要的環節沒有細緻的展開來品味,實在是一大遺憾。

課雖然順利上完了,但對於課外閲讀教學,我的理解還不夠深入。課外閲讀指導策略的研究的確很難,但我相信沒有攻不破的堅冰,我努力、我堅守,為這片多彩的閲讀芳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