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9.85K 次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知識教育目標:

⑴ 瞭解近體詩與古體詩的區別。初步瞭解詩歌格律常識。

⑵ 指導學生掌握詩歌朗讀基本方法。

⑶ 引導學生感受、品味詩歌意境並體悟詩歌情韻,初步瞭解詩作者的創作風格。

2、能力培養目標:

⑴ 訓練學生讀詩誦詩的能力。

⑵ 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詩歌鑑賞基本方法和步驟,訓練誦讀詩歌四步法:解題、釋句、入境、會意。

3、德育目標:

⑴ 欣賞大自然的美。

⑵ 體味詩人的人生際遇。

⑶ 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

⑷ 樹立對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重點、難點和解決辦法】

教學重點是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由於作者生活年代與我們今天相距甚遠,教學難點當定位在對作者隱晦情感的把握上。

本單元教學在感受、品味詩歌意境時,應引導學生明確意境的準確定義,可回顧意象的知識,明確意境與意象的關係,逐步引導學生投入詩的境界。

解決辦法如下:

1、指導朗讀,強化背誦。建議學生課前完成3首詩的背誦任務,有助於學生初步瞭解詩意,以便較快進人對詩作的理解,將教學重點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問題,重視體悟。精讀課要解決四個問題:詩中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為什麼寫,這樣寫的好處。聯想和想象是填補藝術空白、品賞意境的好辦法,就這一點,教師在精讀課上要做出示範,自讀課可把填補的任務交給學生。

3、補充史料,做好總結。論世知人,有利於理解詩歌。教師可提供適當的背景資料。讀詩要總結方法:解題、釋句、入境、會意。

【學生活動設計】

1、課前預習:

⑴ 熟讀背誦3首詩。

⑵ 標出詩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鑑賞。

2、課內:

⑴ 精讀課教師講析與學生討論相結合。

⑵ 自讀課揭示出詩中最能體現意境的詩句或詩歌的特點,學生思考發言。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本課是近體詩,首先要了解兩種詩體的區別。學習品賞意境,要注重抓關鍵詞語進行聯想與感悟。

二、整體感知

古體詩又叫古風,形成於漢魏六朝,在句數、字數、乎仄、用韻、對仗方面均較自由。近體詩是與之相對的概念,也叫今體詩,唐代詩人在樑陳詩人對詩律研究和創作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律詩和絕句這兩種新詩體。律詩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聯,依次稱首聯、頷聯、頸聯、末聯(或尾聯);每聯兩句,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每句的平仄都有嚴格規定,特別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隨意變更;凡偶句都要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中間兩聯須對仗。近體詩的絕句,也稱律絕,每首兩聯,平仄和押韻同律詩一樣,只是不一定對仗。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家常以意境的高下來衡量作品的成敗。什麼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緒,即詩人主觀的思想感情;境是境況、境界,即詩中所描繪的客觀生活圖景,它是廣意的,不單指景,還指詩人所見所歷之事。意與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於某種物象中的主觀意向,而意境則是由藝術形象所表露出來的整體境界。讀者運用想象和聯想,進入詩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與作品產生共鳴。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唐玄宗開元中,他南遊吳越,北遊齊趙,過着裘馬清狂的生活。天寶五年(746),他到長安,進取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衞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安史亂起,他流亡顛沛,竟為叛軍所俘;脱險後,授官左拾遺,不久又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乾元二年(759),他棄官西行,度關隴,客秦州,寓同谷,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西川節度使嚴武幕中任職,官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離蜀東去,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大曆三年(768),攜家出峽,漂泊鄂、湘一帶,後死於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

2、精讀《秋興八首》(其一):

⑴ 指導朗讀,要求學生按意羣劃出朗讀節拍。

⑵ 解題: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劍南節度使嚴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結束了5年來漂泊流離的生活,也促使他決計買舟東下,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把回家的夢想付諸現實。第二年春天,杜甫攜家來到夔州(今重慶奉節)暫居。在夔州居住的兩年時間,杜甫創造了詩歌創作的又一個高峯,寫下了四百多首詩,或追憶往昔似水年華,或感歎時事如棋局反覆,或借古遣懷,或悲傷衰老。本課所選的三首律詩,都是作於這個時期。

《秋興八首》寫於大曆元年(766)年秋天。當時,安史之亂雖然結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臨北方軍閥重新割據的危險;另外,唐朝與吐蕃在劍南川西的戰爭也接連不斷。《秋興八首》就是在這樣國家仍然動盪不安、詩人依舊客居他鄉的社會背景下寫成的。八首詩各自獨立而又互相勾連,一脈相通,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創新方面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

⑶ 《秋興八首》(其一)解讀:

本課選讀的是第一首,從命意上看,有領起的作用,可以説給全組詩歌定下了一個基調,那就是抒羈旅之愁,悲家國之事。秋興,從字面上説就是因秋感興之意。首聯從秋景寫起,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寫出了夔地露冷楓丹、萬物蕭森的景象。凋傷本來寓衰颯之氣,但露是玉露,樹是楓林,反而在蕭索中見出了富麗景象,格調頗為勁健。而言氣蕭森,則非但指草木搖落,亦且涵蓋江山萬象,為第二聯蓄勢。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承上展開:江間,寫巫峽;塞上,寫巫山。波浪在地,卻説兼天而湧;風雲在天,卻言接地而陰。詩人縱目馳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動地寫出了巫山巫峽的蕭森氣象。第三聯開始,轉而由景生情,抒發感慨。叢菊兩開,指離蜀歷經了兩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淚則生悲情於從前,故園心則託相思於萬里。最後一聯,詩人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生活中來。風霜悽緊,嚴冬將至,那千家萬户的刀尺聲和搗衣聲急切響起,怎能不泛起歲暮日晚、羈旅無依的傷感!而悽苦之情,思鄉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詩就此收束,餘意綿綿。

3、精讀《詠懷古蹟》(其三):

⑴ 解題:

《詠懷古蹟五首》也是一組七律組詩,和《秋興八首》同作於大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帶有很多古蹟,有些歷史人物的故事深人人心,千古流傳。《詠懷古蹟五首》每首各詠一人一事,分別為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杜甫吟詠古蹟,追思歷史人物,同時也抒發了自己一生漂泊、功業無成的感慨。

⑵ 《詠懷古蹟》(其三)解讀:

本課選讀的是第三首,借詠王昭君的事蹟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懷。起句氣勢飛動,先聲奪人,不知何所指歸,好像在迎接一個英雄人物的出場。着一赴字,便令羣山萬壑集於荊門,大有驚天動地之勢。第二句揭開謎底:原來寫江山靈秀,是為了托出昭君。一句生長明妃尚有村,包含了萬千感慨,頗寓憐惜之意。從第二聯起,開始詠歎王昭君其人其事。中間兩聯,用對比的手法,寫昭君遠嫁異域荒漠的悲涼。一去,生不能歸來;獨留,死永葬漠北。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強烈,令人不忍深思。第三聯是委婉的諷語:僅憑畫圖哪裏能識得佳人的美貌呢?縱然殺盡畫工,也是追悔莫及。也許在夜月裏,依稀彷彿,或可聽到環佩作響,那是昭君的魂魄歸來了吧!詩人通過理性的質問和悲悽的想像,表達了無限的傷感。最後一聯,宕開一筆,言千古琵琶之聲,皆為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沒漢宮,恨遠離家國。結尾兩句雖是附會之語,卻是至情之論。

4、歸納:

讀詩,可通過解題,瞭解詩的大意。對詩作背景的瞭解,也可歸人解題步驟:釋句,即通過解釋句子尋找意向,尋找詩人選取的那組物象、那個情境,或那連串事件,從滲透作者主觀意向和情緒色彩的意象中入境,即體驗作者的情思;最後是明白詩歌主旨,即會意。

5、總結、擴展:

在意境中,情思由於物化而得到了表現,景物也由於情思的洗禮而獲得了生命。要體悟景中情和情中景的關係。

6、佈置作業:

⑴ 反覆誦讀兩首詩,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⑵ 預習《登高》。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學習《登高》,引導學生在頭腦中映現詩中景物,要補充、豐富、發展作品直接描繪的部分,進一步體味詩歌意藴。

二、整體感知

1、導入杜甫的《登高》:

古人推崇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2、補充背景資料:

安史之亂,是唐由盛轉衰的界標,也是唐文學的轉折點。殘酷的戰爭、苦難的環境磨練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當時為國家、人民的哀樂而歌唱的詩人代表,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稱為詩史。杜甫生於712年,這首詩是他55歲時所作,詩人懷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計窘迫。登上高樓,個人悲愴與國家疾苦一齊湧上心頭,他寫下了這首詩。三年之後他病死於湘江途中。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登高》解讀:

⑴ 思考、討論:

① 談談詩人登高所見、所聞;觸發了哪些思考與感慨?

② 此詩在句式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

① 前兩聯是所見所聞。首聯寫近景,有六種景物:無生命的景物寫了夔州的急風,寫了秋天的高爽,寫了清白色的渚、沙;有生命的景物,寫了猿的哀嘯、鳥的盤旋。從色彩看,畫面黯淡;從情調看,不免悲涼。頷聯寫遠景,無邊落葉到了秋天都要飄落,流不盡的長江滾滾東去無法止步。無邊、不盡寫出了雄闊,蕭蕭、滾滾使人聯想落木惠牽之聲、長江洶湧之狀。在文學作品中,秋天、落葉、流水的意向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和對於死亡的焦慮。詩人面對蒼涼蕭殺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難再!

頸聯的悲字點出此番登高的心境,萬里漂泊,居無定所,常字點出時間之長;獨字從空間上點出今日形單影隻的孤獨。人在暮年,體弱多病,本不可悲的秋天,在詩人眼裏,與心中情緊密相連,也愈益生悲。詩意至此更具體,也更深沉。尾聯點明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艱難既指自身命運,又指國運。國難家愁,使自己白髮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更難排遣。這兩聯抒情,寫盡了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難怪人稱其為詩聖。

② 此詩八句皆對。首聯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對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人韻(哀)。頷聯、頸聯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無邊不盡和萬里百年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⑵ 學生朗讀,背誦。深入體悟詩作內容與形式上的完美。

2、思考與探究:

⑴ 提問:怎樣理解杜甫的悲秋?

明確:本課所選三首詩都是作於秋天,其中兩首直接寫到了秋景秋思。怎樣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懷呢?悲秋是我國古代文學的一個傳統題材,所謂春女善懷,秋士易感。如宋玉的《九辨》雲: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驚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曹丕的《燕歌行》雲: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羣燕辭歸雁南翔。秋天萬物凋零,霜風漸冷,給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產生人生遲暮,功業難成之類的聯想,但也催人奮進,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人了羈旅的愁思,家國的憂傷,身世的感慨,顯得更加沉鬱厚重。

⑵ 提問:杜甫晚年的律詩有什麼特點?

明確:本課所選三首詩都作於夔州,都是律詩。這些詩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品,顯示出非凡的藝術功力,表現出沉實高華的特點。詩人突破了早期創作中較多寫實的風格,不拘泥於現實生活本身,融優美的音律、奇妙的構思、精練的詩句、華麗的色彩、深遠的意象於一體,昇華思想情感,追求藝術美感,空靈灑脱,汪洋恣肆,儀態萬方。即如《秋興八首》《詠懷古蹟五首》這樣聯章的七律,猶如詠發情感的捆綁火箭,皆為精心製作而成,為前此創作所無。

⑶ 提問:怎樣理解叢菊兩開他日淚?

明確:對這句話的理解素有爭議。一是叢菊兩開的兩開具體所指是什麼?一種説法為杜甫在夔州兩見菊開。考察杜甫的行蹤,他出川的當年曾在雲安(今重慶雲陽)度過了一個秋天,寫《秋興八首》時已到夔州,再歷秋景。兩開還應該從出川算起較確,故一般認為這首詩作於到夔州的當年。二是他日作何解?不同於課本註釋的另一種解釋為:他日即來日也。詩意為:叢菊兩開,徒作來日回憶之淚耳,即而今樂事他年淚之意,清人錢謙益就是持這種觀點,他在《錢注杜詩》中評道:叢菊兩開,儲別淚於他日;孤舟一系,僦歸心於故園。解他日為向日(從前)或來日在訓詁上都有根據,於詩意也各有所長,很難分出高下來。

⑷ 提問:杜甫為什麼會深情詠歎王昭君其人其事?

明確:王昭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她自恃美貌,高標自持,不肯賄賂畫工,最後遠嫁匈奴,身葬絕域,令人悲慨。對王昭君,歷代不乏歌詠,就連北宋王安石這樣的硬漢也寫了《明妃曲》,對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議論,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這是因為女人貌美人宮被冷落,和男人懷才人朝不得志一樣,都是讓人感歎悲哀的事。杜甫詠王昭君,也不過是借昭君之事,澆自己胸中的塊壘。

⑸ 提問:怎樣理解杜甫在《登高》一詩中所表現出的情懷?

明確:詩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時節,獨自登高望遠,縱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謂壯懷激烈,慷慨悲歌。這裏有對漂泊生涯的感歎,有對老弱多病的嗟傷,但也有對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執着。不讀出這首詩的積極意義,就不能體會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歎逝的博大胸懷。明代的胡應麟推此詩為古今七言律第一,確不虛誇。

3、總結、擴展:

詩詞專家周汝昌先生曾説,詩歌要講境界,但不是有境界的都是好詩,境界本身有高下雅俗美醜之分,好詩當有高情遠韻。同學們可在此多加體味。

4、佈置作業:

⑴ 背誦3首詩,深入體悟詩情詩境。

⑵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三。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詩人在真實的敍述中所寄寓的漂泊天涯的落魄感以及同情百姓疾苦、為國擔憂的感情。

2.運用多種方法誦讀作品,聯繫作者經歷,感知一個飽經憂患、胸懷天下的“詩聖”形象。

説明:

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其所處的時代正是唐帝國由盛而衰的一個急劇轉變的時期,他的一生顛沛流離,貧病交加,充滿了悲劇色彩。他的詩作不僅有對個人境遇的嗟歎,還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和鮮明的時代色彩,充溢着對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本課選錄的三首詩,都是杜甫中後期的優秀作品。學生讀這三首詩,可以從讀入手,通過熟讀來感知詩的內容,進而通過對詩中關鍵字詞的品讀,聯繫作者的個人經歷,領悟詩歌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複雜感情,並且產生對詩人的敬仰之情,有興趣誦讀杜甫的作品。

課時建議:

2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石壕吏》:體會詩人在巧妙的敍事中所表達的對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對悍吏的譴責。

2.《又呈吳郎》:體會本詩措辭委婉、以情動人的特點,並感受“不為”、“只緣”、“已訴”、“正思”、“即”、“便”、“雖”、“卻”等詞的表達效果。

3.《登岳陽樓》:體會詩人在描寫宏偉壯麗的景象中所寄託的心憂天下、嗟歎自身的悲憤與感傷。

説明:

《石壕吏》一詩句句敍事,無抒情語,無議論語,但寓褒貶於敍事,傾向性十分鮮明,所以引導學生體會詩人於巧妙的敍事中藏有不盡之意是學習本詩的重點。《又呈吳郎》是一首勸誡別人的詩作,所以引導學生體會本詩委婉的措辭、循循善誘的勸導顯得很有必要;同時,本詩一些散文化虛詞的運用,使得整首詩更加抑揚頓挫,耐人尋味,應該引導學生好好品味。《登岳陽樓》一詩以其意境的宏麗開闊為人稱道,但水勢浩森、無邊無際的巨大景象中卻有一個北望長安,涕泗滂沱的詩人,如何引導學生把握這一點是學習本詩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介紹:《唐詩鑑賞詞典》名句索引中選自杜甫作品中的名句約有五十多句。由此可見,杜甫確實是唐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同時,引導學生共同回憶自己熟悉的杜甫詩作。搜索記憶庫,同想杜甫的詩作。熟悉的作品有:《望嶽》、《春望》、《春夜喜雨》、《贈花卿》、《絕句》、《旅夜書懷》等。激活學生的記憶庫存,比較直觀地體會杜甫詩作的豐富及對我們的深遠影響,引發學生學習本-果選錄的三首詩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瞭解作者生平請學生交流課前查閲的有關杜甫的資料,明確杜甫生活的時代,大唐帝國正經歷着由盛而衰的劇變,其一生的創作,是那個時代的縮影課前準備杜甫的生平資料,查閲三首詩創作的時間、時代背景、作者當時的遭遇等,在課堂上交流。一方面培養學生查閲資料、提煉資料的習慣,另一方面,促使學生將作者與作品緊密地聯繫起來。

賞讀《石壕吏》

l.整體感知:

(1)散讀全詩,讀準字音,疏通文意,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容。

(2)提問:初讀本詩,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重點研讀

(1)細讀老婦“致詞”的十三句話,想象老婦面對悍吏怎樣的逼問才有這樣一番説辭,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什麼。

(2)提問:除了老婦的致詞以外,作者還在哪些詩句中讓我們感受到當時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愛憎?

3.集體背誦,小結。1.(1)戍(shù):駐守某一地方。且:姑且,暫且。已:停止,完畢。

學生散讀本詩,明確本詩主要敍寫了一户普通家庭在戰爭中的不幸遭遇。

(2)詩人在詩中抨擊了石壕吏的兇暴氣焰和冷酷無情,同時對人民遭受的苦難表示深切的同情。

2.學生研讀、批註:

(1)①“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兒去了?”(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②“你們家還有別人嗎?”(室中更無人。)

③“你撒謊!不是還有個孩子在哭嗎?”(唯有乳下孫。)

④“孩子的母親呢。快把她叫出來!”(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⑤“這怎麼行!你們家必須有一個人要跟我們走。”(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這種“藏問於答”的表現手法,讓我們進一步感受到悍史的蠻橫、兇悍,老婦的悲傷、悽苦。

(2)學生圈畫、批註詩句,體會作者反映的社會現實和流露的思想情感。

例1:“暮投石壕村”句中“暮”、“投’、“村’不僅點明瞭投宿的時間和地點,而且表現了當時兵荒馬亂、雞犬不寧的社會現實。

例2:“有吏夜捉人”句是全詩的提綱,“夜捉”兩字如實地描繪了悍吏抓了手段的狠毒,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此的揭露與批判。

例3:“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説明老百姓長期以來飽受抓丁之苦,即使到了深夜也睡不安穩,有風吹草動立刻“逾牆’而逃。

例4:“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中“呼”與“啼”形成強烈對照,體現了“吏”的暴戾兇悍,老婦的悲傷悽苦,同時“一何”修飾“啼”與“苦”,加重了感情色彩。

例5:“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中,夜久”表明老婦哭訴、悍吏百般威逼的過程很漫長,聯繫前文的“暮”、“夜”更能強烈感受到這一點,同時聯繫“如聞泣幽咽”句,“夜久”還表明詩人對老婦一家的遭遇萬分關切,徹夜難眠,關心百姓疾苦之情溢於言表。

例6:“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一句既敍事又抒情,一方面照應文章開頭,另一方面也是對“請從吏夜歸”的補充,如果説前面我們對悍吏是否會帶走這樣一個孤苦的老婦還心存疑問的活,至此我們已經全然明白了結果,我們再次體會到了悍史的暴戾和人民的疾苦。

陸時雍稱讚《石壕吏》“其事何長,其言何簡”,詩人十分善於裁剪,在簡潔的敍事中抒了情、發了議論,愛憎十分強烈。1.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本詩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情感傾向。

2.引導學生品味作者是將“吏”的蠻橫、兇悍在老婦“致詞”的轉折中暗示出來。

杜甫的詩可謂字字珠璣,“精煉”更是本詩獨特的藝術風格,所以引導學生在整體把握整首詩的情感基調之後,細細品味詩句中的關鍵字詞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品味關鍵字詞的過程中,體會作者是怎樣讓我們感受到悍吏的兇暴囂張、人民的悲苦無助的。當然在品讀的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的認識體會為主,不必面面俱到,更不能任意拔高。

賞讀《又呈吳郎》

l.提問:從題目“又呈吳郎’來看,吳郎是誰?

2.提問:作者為什麼要寫這首詩給吳郎?

3.提問:“又’是針對什麼而言的?

4.提問:吳郎是晚輩,作者在這裏為什麼要使用敬詞“呈”?

5.自讀全詩,思考作者是從哪三個方面入手來勸解吳郎的?

6.上述三個角度的勸説,作者運用了一系列的虛詞,請圈畫並指出其表達效果。1.查閲資料明確:吳郎是杜甫的一個親戚,杜甫把自己住的草堂讓給了他。

2.這個草堂前有幾棵棗樹,杜甫住的時候,常有一個寡婦來打棗,杜甫從不干涉,但吳郎來了以後,就在草堂插上籬笆,禁止打棗,寡婦就向杜甫訴苦,杜甫便寫詩去勸告吳郎。

3.因為杜甫以前寫過一首《簡吳郎司法》,所以此處用“又”。

4.作者在這裏特意用了敬詞“呈”,是想讓吳郎易於接受。

5.自讀全詩並梳理:(l)前四句詩作者自敍以前的事,用自己如何對待寡婦撲棗來啟發吳郎。(2)5、6兩句委婉地指出吳郎的行為確有不妥之處。(3)最後兩句指出戰亂、苛税是寡婦撲棗的社會根源。

6.圈畫關鍵詞:“不為”、“只緣”、‘已訴”、“正思”、“即”、“便”、“雖”、“卻”等,感受這些經常出現在散文中的虛詞如今出現在律詩當中,能夠化呆板為活潑,使得整首詩既有律詩的形式美、音樂美,又有散文的靈活性,抑揚頓挫,耐人尋味,與“委婉地勸説”的目的相配。從解題入手,引導學生明確本詩的創作背景,為學生理解整首詩奠定基礎。引導學生整體感知作者對吳郎委婉的規勸,感受作者對窮苦人處境的體諒,對國家大局的關注。

引導學在在感知詩作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感知為了承載這樣的內容,作者選用了什麼樣的形式,這樣的形式對承載這樣的內容有何效果。

賞讀《登岳陽樓》

l.提問:詩人登臨岳陽樓時的人生境遇如何?

2.散讀《登岳陽樓》中的前四句詩。

(1)要求學生用一個詞語來描繪你所想象的詩人筆下的洞庭庭的景色。

(2)提問:前四句詩中哪兩個字顯示了洞庭湖的景色特點?

3.散讀《登岳陽樓》中的後四句詩,依據所表達的內容,為杜甫設計一段內心獨白。

4.提問:洞庭湖開闊的景象似乎與詩人涕泗滂沱的情感並不相稱,對此你怎樣看?

5.總結本詩的主要地位:《登岳陽樓》被評為“登樓第一詩”,現今岳陽樓上二樓正壁還懸掛着毛澤東親筆書寫的詩屏。1.反饋:根據所掌握的杜甫生平資料,可以發現這首詩是詩人辭世前兩年的作品,當時他漂泊在湘江帶,貧病交迫,暮冬叫節到達嶽州,登上了岳陽樓。

2.(1)可能會選用“水勢浩瀚”、“雄偉壯闊”、‘水天一色”、“氣勢磅礴”等詞語。

(2)“坼”字捕寫洞庭湖的千層巨浪衝裂吳、楚兩地的廣袤區域,顯示洞庭湖水的磅礴氣勢;‘浮”字描寫洞庭湖主宰着天地萬物的沉浮顯示出洞庭湖的壯闊。

3.抓住“無一字”、“老病”、“孤舟”、“戎馬”、‘涕泗”等關鍵詞語來體會詩人的感傷不僅只為一己.更為遭受兵亂的國家與百姓。

4.感受作者在這裏是用宏大的景象反襯自己的渺小無助,用偉岸的氣勢反襯自己的無足輕重,景色雖然闊大,但寄寓着漂泊天涯,懷才不遇,滄海桑田的感觸。

跟讀、誦讀、背讀,爭取熟讀成誦。1.瞭解詩人當時的境遇,有助於體驗詩人“涕泗”的情感宣泄與心路歷程。

2.通過誦讀、品析,去感受前四句詩所展現的開闊宏麗的意境。

3.引導學生揣摩詩人的情感,同時還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4.引導學生理解“漂泊西南天地司”的杜甫登樓看景時的獨特感受。

5.通過他人對杜詩的推崇,激發學生熱愛杜詩的情感,產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佈置作業

朗讀、背誦三首詩。

在本課選錄的三首詩中,任選一首詩,從一個角度談談你的認識或體會。進一步落實“課堂教學目標”。

【思路點撥】

本篇課文共三首古詩,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對三首詩的理解,以及學生的知識積累和喜好,選擇課堂品讀和課後自讀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也可選擇課前佈置自讀筆記、課堂交流討論的形式組織教學。

【練習舉隅】

我們在賞讀本文選錄的三首詩的過程中,已經領略了“詩聖”杜甫的特點,其作品情感豐富,字句凝練。請再任意選讀杜詩五首,並選擇其中一首圈畫批註,談談自己的看法。可在班中交流。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2、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歌中的意象奠定了怎樣的基調。

2、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妻兒由陝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765年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於是離開成都,經重慶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節),住了兩年左右的時間。《秋興》既是他旅居夔州時寫下的一組詩,共有八首,“玉露凋傷楓樹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關於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一個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一生寫了1400多首詩,博得後人廣泛的稱讚。他的詩不僅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而且充溢着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崇高精神。人們稱杜甫的詩為“詩史”,是“千古絕唱”,稱譽杜甫是“詩學宗師”,“詩聖”,對於這些高度的稱譽,杜甫是當之無愧的。

關於作品:《秋興》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曆元年)、55歲旅居夔府時的作品。這是八首蟬聯、結構嚴密、抒情深摯的七言律詩,體現了詩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成就。寫這組詩時,離開安史之亂的爆發(755)已十一年。

二、近體詩知識

⑴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而言的一種詩體,也稱今詩。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詩體,其句數、字數、平仄、對仗、用韻等都有嚴格的規定,主要有律詩和絕句。

⑵律詩

①詩句字數整齊。分為五言和七言(簡稱五律、七律)。

②規定詩句數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稱為排律或長律)。

③中間兩聯必須對仗。每兩句成一聯,八句律詩計四聯,依次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末聯)。其中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又,每聯中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

④有嚴格的聲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韻,一韻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對,有“仄起”與“平起”兩式。

⑶絕句:每首定格為四句,以五言、七言為主,簡稱五絕、七絕,韻律與律詩相同,只是不一定對仗。

⑷詩歌鑑賞指要

A.基本要求:鑑賞詩的內容、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B.基本要領:

①朗讀吟誦,整體感受。

②披詞入情,激發感情。

③展開想象,探究意境。

何謂“意境”?這裏的“意”,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情);“境”是指客觀世界(景),兩者融為一體便成為意境。因此,意境是詩人藉助於多種藝術手法而創造出來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種美好的藝術境界,是詩情和畫意的完美統一。

④感受韻律,品味語言。

三、研讀詩歌:

全詩感情基調——孤獨抑鬱

整體感知

一、二聯——巫山、巫峽的秋色秋景;三聯——由眼前叢菊的開放聯繫到“故園”;四聯——追憶“故園”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黃昏的砧聲所打斷

通過對巫山巫峽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繪,烘托出陰森,動盪不安的環境氣氛,令人感受秋色秋景撲面驚心,抒發詩人憂國之情和孤獨抑鬱之感。

分析本詩情景交融的特點

問: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玉露、楓樹林、波浪、風雲、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問: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秋的蕭殺,人的憂傷與孤獨。

問:如何感受意境

前一句由下及上,後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蕭森的氣息充塞於巫山巫峽中,天上地下,江間關塞,到處是驚風駭浪,動盪不安,蕭條隱晦,不見天日,形象表現詩人的極度不安,和胸中的鬱悶不平,象徵了國勢的危急——用豪邁、宏闊寫出哀愁,既抓住景物特點,又融入自己情感,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

問:叢菊兩地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體現詩歌主旨,詩人此時身在夔州,暮年飄零,羈旅江上,面對第二次看到菊花大的開放卻是秋天滿目蕭條,不覺得潸然淚下,聯想自己老病孤舟,又不覺引發詩人對國家盛衰及個人身世的感慨,憂國傷時。

問: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作者沒有機會回到故園,秋意卻越來越深了,秋風也越來越冷了,當地人家都開始做寒衣了。又一次迴應了詩題中的“秋”字。過去人們冬天穿棉衣,棉衣穿過一冬,裏邊的棉花就板結起來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搗衣石,現在你聽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經到處都是刀剪聲和搗衣的聲音。人們的生活習慣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帶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經好幾年了,我始終沒有一個安定的生活,我用什麼來抵禦羈旅途中的寒冷?

四、小結:

這一首詩,從夔州的秋天起興引出了他的感發,而他感發的重點則在對“故園”的思念。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較一般的悲秋之作遠為深厚。

1、這首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首聯以秋風起興,以楓葉凋零、秋氣蕭森,寄寓老大傷悲、悽苦落寞的情懷。

頷聯緊承首聯“巫山巫峽氣蕭森”語意,進而描繪望中的巫峽景象和殷森氣憤:駭浪滔天,似暗寓了時局的動盪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陰雲匝地,又象徵着國家命運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陰沉鬱悶。

頸聯傾訴思鄉衷曲,以“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現出思鄉之情的深沉濃烈和欲歸不得的無奈與悽傷。

尾聯在一畝的秋風裏,一片搗衣聲的環境、氣氛,含茹遊子無家可歸之惆悵淒涼,緊承上文之“故園心”,又暗釦題目,綰結全詩。

此詩以描繪秋景為外在的行文線索,以抒發悲愁之情作為連通各聯的內在聯絡,以情感的起伏流轉,貫穿次第展開的各組景物,形神教誨,渾然一體。

2、結合上一個問題,總結一下這首詩情景交融的特點

全詩自始至終,情景兩首互為依託、互相生髮,融會一體,密不可分。

如首聯,楓樹為秋露侵蝕傷殘的景象,感發或者説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悽風苦雨吹打得老大傷悲;而充塞於巫山巫峽的蕭森秋氣,則似乎是充溢於詩人心頭的鬱悶的象徵或形象展示。

又如頷聯描繪江間波浪、塞上風雲,作者既生動的表現出他們“兼天湧”,“接地陰”的外貌特徵,又有意的強調了其動盪不安和陰晦不明,及詩人自身的驚魂不定和憂思不散。

再如頸聯書寫思鄉之情,同樣是藉託“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來生動的顯現令人唏噓悱惻的“故園心”。即便是最後兩句,貌似純粹寫景,實則蒼涼的暮色秋聲,使人隱約感受到彷彿就是詩人陰沉蒼涼的心情。整首詩既因物感興,使情思有所附麗;又因即景寄懷,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藝術特色

杜甫十分注重詩歌語言的錘鍊,曾表示過“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願。他後期所寫的一些詩作,往往詞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語法奇異而內藴豐厚,語言精純圓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這首詩來説,頷聯中的“兼”“接”二字,即極為練達而傳神。尾聯在“白帝城高”之後綴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卻有着含藴無窮的深長餘韻。最為傑出的是頸聯之遣詞造句。上句之“兩開”,既前應“叢菊”,表明客居夔州已兩度春秋;有下啟“淚”字,暗示兩年之中時時都向東歸故園,然而心願始終無法實現,每見菊花開綻就潸然落淚。如將“他日”解作“將來”,則更有歸鄉後痛定思痛,為今日之流離失所傷心再三的意味。與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旨歸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樣語意雙關。此二字既上承故園的思念之心一直牽繫於此岸邊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揚帆啟航,順流東下。不僅如此,上、下兩句還互文見義:“叢菊兩開”謂花開有時,“孤舟一系”傷歸鄉無期;“兩開”見出時光流走,“一系”見出人跡淹留;“他日淚”是果,“故園心”是因……兩句詩詞語平易而涵藴豐厚,句法奇異而旨意錯綜。對偶工穩而文氣流蕩,筆墨老成,爐火純青。

三、小結主題

這是一篇隨物興感、即景寄懷之作。詩人由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情懷,書寫了因戰亂而常年流落他鄉、不能東歸中原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自宋玉在《九辨》中感歎“悲哉!秋之為氣也”以來,悲秋成為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主旨,劉禹錫詩韻“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詩,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着蒼涼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秋,含意較一般的悲秋之作遠為深厚。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能在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再創造。

2、能舉一反三地學習更多更好的詩歌。

【教學重點】

對詩歌的吟詠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

【教學難點】

對詩歌的再創造。

【教學設想】

1、安排三課時。

2、方法:朗讀法、研討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望嶽》

一、導入

杜甫在25歲的時候,他父親杜閒在山東兗州任司馬,他曾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遊歷,這首詩就是那個時期寫的。我們讀杜甫安史之亂後的詩作,往往會覺得他是個沉鬱寡歡的老人;可是,讀這一首感覺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氣都將使你感奮不已。

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杜甫的《望嶽》詩有三首,分詠東嶽、南嶽和西嶽。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

二、整體感知

1、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為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

岱宗兩句是遠望;造化兩句是近望;蕩胸兩句是細望;會當兩句是極望。(按:這是仇兆鰲的説法,極望一語,學生不易理解,無妨改為俯視。 )

2、字詞譯釋:

⑴ 鍾:聚。

⑵ 會當:唐人口語,一定要

⑶ 凌:登,乘。(又如:壯志凌雲)

三、逐句詮釋(按:此詩非律詩,不可使用頷聯頸聯等名稱)

1、岱宗兩句。

⑴ 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麼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麼不同?

加夫則驚奇、讚歎之情更明明,也更強烈。

⑵ 泰山之北為故齊地,之南為故魯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無論從北或是從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⑶ 詩人這樣寫有什麼用意?

形容泰山極高極遠。

2、造化兩句。

⑴ 神秀,指英靈之氣,這是古人的説法。試聯繫前面一句説説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遠,是天地間英靈之氣聚集的結果。

⑵ 陰陽一句又是什麼意思呢?

據註釋作答,再補充説明:山前為陽,日光先臨,故易曉;山後為陰,日光不到,故易昏。這是形容泰山高與天齊。

3、蕩胸兩句。

⑴ 這兩句寫詩人望嶽所見,試作具體描述

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故謂之層雲;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細望才能見。

⑵ 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嚮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兩句。

4、會當兩句。

⑴ 絕頂,極頂,指玉皇頂。

⑵ 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全都看到)眾山小,這説明了什麼?

這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故謂之虛景。

⑶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現了作者怎樣的人生哲理?

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四、總結

杜甫一生極為坎坷,特別是在安史之亂髮生以後,他四方飄泊,居無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裏竟至以舟為家,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寫於這動盪不安的生活之中。讀過這首詩後,你對杜甫有怎樣的認識?能找到他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的原因麼?

學生自由發言。

五、作業

背誦、默寫本詩。

第二課時 學習《春望》

一、朗讀全詩

二、介紹寫作背景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三、賞析本詩

詩的前四句寫都城敗象,飽含感歎;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着藴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説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温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敍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説: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濃淡淡,動奪天巧。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兩説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藴之豐富。

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多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急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歎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鏗鏘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而不衰。

四、作業

背誦、默寫全詩。

第三課時 學習《石壕吏》

一、介紹背景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陽,看看戰亂後的故鄉。可是不到兩個月,形勢發生逆轉,唐軍在鄴城大敗,退守河陽,洛陽一帶又騷動起來。詩人這時被迫離去,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回到華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婦們的愁眉苦臉,所聽到的是別家出征時的哭聲。這番痛苦的經歷凝集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別》。

這是一首古體敍事詩,用了白描手法,詩人對故事作了客觀描述,看似沒有主觀感情參與,但在事件的發生過程中,讀者會感到處處有詩人在,敍事帶有明顯的抒情色彩。兩個一何是詩人感受到的差役的兇暴、老嫗的悲苦;三男鄴城戍,二男新戰死是詩人聽説了一家人已為國家作出了多大的犧牲,出入無完裙食不裹腹、衣不蔽體是戰爭給人民造成的苦難;如聞泣幽咽獨與老翁別詩人親身感受到這一家的悲慘遭遇。

本詩通過一家人在安史之亂時期的悲慘遭遇,真實的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的同情和對戰爭的厭惡。

二、範讀課文

1、正音:逾牆走( ) 鄴城戍( ) 老嫗( ) 泣幽咽( )

2、學生讀課文。

三、參看註釋,理解詩句的含義,把握重點詩語的解釋

四、按事件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給課文分段

五、分析

1、這首詩中刻畫了哪兩個主要人物?

2、敍事的線索是什麼?

3、説説本文的寫作方法。

⑴ 圍繞主題組織材料。全詩緊扣吏促人、婦訴苦,與這兩者無關或關係不大的事情一概不寫。

⑵ 明寫和暗寫相結合。

⑶ 條理清楚,結構完整。

六、作業

改寫成記敍文。

改寫要求:

1、人稱:第一、第三都可。

2、變換表達方式:將直接敍述改為人物對話。

3、人物不變。

4、順序不變。

5、主題不變。

6、聯繫背景,構建生活場景。

注意事項:

字數不少於500字。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5

【目標聚焦】

1、總體感知課文,瞭解詩意,體會詩情,背誦詩篇。

2、品味詩歌語言,瞭解詩的藝術特色。

3、大致瞭解詩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詩歌的風格變化。

【要領提示】

1、教學中要多讀,在誦讀中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誦讀教學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但一次次的誦讀不應停留在同一個層次上,應該是每一次誦讀都要有新的感受和領悟,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和領悟表現出來。教師要在啟發學生整體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礎 上,做一些朗讀技法方面的指導,效果會更好。

2、有些表現重大事件,與詩人經歷、處境密切相關的詩歌,要對其產生的背景有所瞭解,以利於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詩歌的風格變化。

3、挑一些精妙的或廣為流傳的名句,揣摩品味,做初步的鑑賞分析。

【教學設想】

1、學生自主學習。教學中進行無提問式設計,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自己品味美點,定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而教師是學習的合作者。

2、強調朗讀。古代詩文都強調朗讀,但詩的朗讀更應高於文的朗讀,要讀出情感,讀出意境,讀出節奏,甚至可以安排學生像古人那樣吟誦、吟唱。

3、要做好課前預習,有關背景材料準備充分。

【實例探究】

第一課時

課堂導入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鋭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為“詩史”。現在我們來集中學習他在不同時期創作的三首詩歌,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發展變化和當時的社會狀態。

走近杜甫

課堂交流關於作者生平思想的有關材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小組討論、交流,將所蒐集到的材料歸納整理,然後課堂發言,並補充完整:

杜甫,唐代大詩人,字子美,詩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稱。年輕時舉進士不第,遂各地漫遊。天寶時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居長安近十年,安史之亂,逃至鳳翔,見唐肅宗,任左拾遺。長安收復後回京,不久辭官,移居成都。晚年攜家眷離開成都,漂泊於湘鄂一帶,死於途中。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

杜甫出身於“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處在唐朝由興盛走向衰落的時代。他懷有忠君愛國、積極用世的抱負,但因仕途失意,又歷經禍亂,有志不展,生活貧困,因而能體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詩歌抒寫個人情懷,往往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刻,境界廣闊,有強烈的現實意義。杜甫創造性地發揮了各種詩體的功能,發展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傳統,豐富和提高了詩歌反映現實生活的藝術表現力,並形成了“沉鬱頓挫”的獨特風格。

以上內容教師可根據情況增刪,但一定要為學生理解詩歌做好背景介紹。

一詩四讀,理解詩意

一、吟讀 ,按照詩的個性來讀,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讀

古詩講究平仄壓韻,講究對偶,句式整齊,讀起來有節奏感、有音韻美。這些特點是由詩歌的形式決定的。但不同內容、不同風格也是影響詩歌朗讀效果的因素。同時把握好每首詩中作者的情感是讀好一首詩的關鍵。《望嶽》寫於開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讚美泰山,表露詩人遠大抱負的,要讀得激昂豪邁。《春望》寫於安史之亂時期傳達了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讀出沉痛憂傷。

二、譯讀,以詩譯詩,用詩歌的語言和形式來翻譯古詩,譯出來的現代文最好也要押韻

《望嶽》:學生讀原詩,教師示範譯詩:

五嶽之首的泰山景象如何?

這些青山聳立在齊魯間。

大自然的神奇秀美聚集在此,

山北山南如黃昏清晨不一般。

雲層翻滾盪滌着我的心胸,

注目飛鳥入林直到看不到。

我定要登上最高峯,

舉目縱觀傲視羣山。

《春望》:教師讀原詩,學生譯詩。

山河依舊而國都已經破殘,

春天的京城荒樹野草蔓延。

感念時事看見花草就想落淚,

痛惜離別聽到鳥鳴倍覺心寒。

戰火接連從去年三月燒到今年三月,

一封家書抵換萬兩黃金。

白頭髮已經越撓越稀,

簡直是梳不成髻插不住簪。

三、背譯

《望嶽》全詩可分為兩大層,都是切着“望”字。前兩聯為第一大層,着力寫泰山的整體形象。後兩 聯,也寫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現的是詩人的感受。

《春望》本詩前四句寫春城破敗的景象,包含感歎;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表達了詩人深沉含蓄的感情:憂國傷時、念家悲己。

梳理清楚了詩的寫作思路,背誦起來就容易多了。

四、賞讀

教師示範賞析:“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月,一封普通的家書,是多麼難得,多麼珍貴啊!“萬金”,古代以十兩黃金為一金。極力寫出了難得和珍貴的程度。此句所流露的感情是常人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產生感情共鳴,因而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

學生分小組討論,品味賞析:

1、“陰陽割昏曉”中“割”字煉得極好,從山的北面來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就像被一把碩大無朋的刀切斷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寫出了他心底的願望:但用在這裏卻有深刻含義:它不只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峯的誓言。抒發了詩人嚮往登上絕頂的壯志。表現了一種敢於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極富哲理性。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國都在淪陷後已經變得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是原來那個樣子;春天降臨到安城,然而眼前卻是亂草叢生。如此強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觸目驚心呢!一座繁華似錦的城市,曾幾何時,竟被毀壞到了“無餘物”“無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這一聯雖是寫景,卻也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主題;探究詩作風格的變化。

2.熟讀成誦,涵泳體悟。

3.感受詩人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難點】

1.涵泳背誦。

2.理解詩歌主題。

3.把握詩作風格。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屏顯杜甫圖片)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尊稱為“詩聖”。他的詩作在總體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變化過程,號稱“詩史”。今天就讓我們與詩聖同行,去感受他博大的思想情懷。(板書標題、作者;屏顯:與詩聖同行。)

二、活動建構——與詩聖同行

1.第一板塊:忘情吟誦(屏顯)。

(1)教師範讀。聽清讀音,把握停頓、重音。

(2)自由朗讀。

(3)指生朗讀。校正讀音,明確節奏。

(4)齊讀全詩。

(5)合作譯詩。結合註釋,疏通詩意;提出疑問,討論解決。

2.第二板塊:詩意描述(屏顯)。

(1)假如你是詩人,請試着用描述的口吻描寫泰山的雄偉景象。

(2)假如你是詩人,請試着用感歎的口吻抒寫你站在戰亂後的長安城上的感受。

(3)假如你是詩人,請試着用講故事的口吻再現當年石壕那個令人心碎的故事。

先自行準備,再小組交流,最後小組推薦同學向全班描述。活動的全部目的在於通過詩意地描述,檢驗、強化、深化對文本的理解。因此活動完畢後的評價,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解説是否準確(符合原意)、清晰(順序合理)、生動(描繪細緻)。一句話,關鍵考查活動參與者對文本理解的準確度。教師可視其情況做點必要的補充,如“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這兩句,就要指出這裏説的是泰山山脈,它在山東中部,從東平湖東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長約二百公里。詩的末聯提到的“絕頂”才是指泰山的主峯玉皇頂。

3.第三板塊:品析妙點(屏顯)。

杜甫曾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佳話。在這三首詩中,你認為哪些詞、句,或者標點用得好,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可示例。

(1)“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這是近望所見。上句寫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虛筆。為什麼要用虛筆?因為泰山的秀美實在是一言難盡,不如只寫造物主對泰山情有獨鍾,這是詩人的強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詩人心靈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寫泰山的高大,這是實寫。“陰陽”分指山的南、北兩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曉;山北日光不到,在晝猶昏。“割”字提煉得極好,從山的北面來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就像被一把碩大無朋的刀切斷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此聯向來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以詩人為“感”、“恨”的主體。花、鳥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賞心悦耳,但詩人此刻面對殘破的都城,不知官軍何時才能平定叛亂,不知妻兒在兵荒馬亂中如何度日……種種念頭困擾着他,他怎能不見花而落淚,聞鳥而驚心呢?另一種以花、鳥為“感”、“恨”的主體。這自然是詩人移情於物的結果。這兩種解釋實質上並無區別,都表達了感時傷世的感情。本聯以“感時”一語承上,以“恨別”一語啟下,章法分明。

4.自由背誦。

第二課時

一、活動建構——與詩聖同行

第四板塊:感受情懷(屏顯)。

1.這三首詩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是從哪些詩句感受出來的?

補充背景。

(1)《望嶽》。

這首詩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竊比稷與契”,常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自喻的年輕詩人離開了長安,到兗州去省親——其父杜閒當時任兗州司馬。此後大約三四年間,他一直在山東、河北一帶漫遊,結交了不少朋友。這首詩就是這一時期寫的。詩人的背後是一個鼎盛的唐王朝,所以在他的詩裏便投射了足夠的“盛唐氣象”。

(2)《春望》。

這首詩是唐肅宗至德二年三月(約757)杜甫在長安時所作。安史之亂的叛軍攻破京都長安,杜甫投奔唐肅宗,中途被叛軍俘獲,帶回長安。此時的長安被焚劫一空,滿目淒涼,目睹一片蕭條、破敗的長安城,詩人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詩。

(3)《石壕吏》。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陽,看看戰亂後的故鄉。可不到兩個月,形勢發生逆轉,唐軍在鄴成大敗,郭子儀退守河陽。洛陽一帶又騷動起來。詩人這時被迫離去,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回到華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婦們的愁眉苦臉,所聽到的都是別家出征時的哭聲。著名的《三吏》、《三別》就是根據這番經歷寫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構思巧妙和情節生動而流傳最廣。

2.討論明確。

(1)《望嶽》。

抒寫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峯的誓言,表達了詩人的雄心壯志和遠大的思想抱負。

(2)《春望》。

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3)《石壕吏》。

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3.帶着詩人的感情去讀每一首詩,要讀得入情入境。指生讀,再指生讀,齊讀。

二、整合總結

1.辨析比較。

這三首詩寫於不同的歷史時期,除了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外,它們還有哪些不同點?

提示:內容、詩人關注的焦點(自我抱負——國家、百姓命運)、語言風格(豪邁激昂——沉鬱悲愴——沉鬱頓挫)等。

2.由學生的有關辨析比較內容作結。

“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世上瘡痍,詩中聖哲”。(郭沫若)詩人在年輕的時候抱定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遠大志向。年輕時候的詩作就充滿了昂揚的氣勢。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的豐富,也使詩人更多地看到了勞動人民的痛苦,也時時地為國而擔憂,他的心與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息息相通,詩人的心與時代、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通。他的詩歌由前期的豁達開放而變得沉鬱頓挫,充滿了深深的抑鬱,但他的這種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將彪炳千秋,永放光芒。

3.背誦比賽。

三、課下作業

把《石壕吏》改寫成一篇記敍文或一幕短劇。

提示:石壕吏和老婦人是詩中的主要人物,要善於運用想象來刻畫他們各自的動作、語言和神態;還要補充一些事實上已經發生卻被詩人隱去的故事情節。

(設題目的是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瞭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並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關鍵是要合理地補充某些情節或細節,從而鮮明地再現原作的思想內容。如果打算改編成短劇,最好採用集體編寫的形式,由教師或個別學生先擬出一個提綱,經討論後確定各部分的內容,然後分配角色,組織演出。在討論中必定會涉及一系列問題,例如全劇要不要分出場次,分幾場為好,詩人是否應當出場,如出場又該如何處理才好,等等,這樣討論下來,才能使學生加深對這首詩的理解;不要為演出而演出。)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7

【學習目標】

1、總體感知詩歌內容,瞭解詩意,體會詩情,背誦詩篇。

2、大致瞭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詩歌的風格變化的原因。

【學習重難點】

1、瞭解詩歌寫作的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詩歌的風格變化。

2、揣摩品味一些精妙的或廣為流傳的名句,培養初步的鑑賞分析能力。

【學習流程】

1、資料積累——走近杜甫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作者,與李白並稱“李杜”。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鋭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為“詩史”。現在我們要集中學習的是他在不同時期創作的三首詩歌,從中可我們以看出作者思想的發展變化和當時的社會狀態。請利用課餘時間完成:

(1)歸納整理關於杜甫生平思想的有關材料。

(2)瞭解三首詩相關背景資料,特別要了解《石壕吏》展現的是怎樣的一場戰爭?回顧學過的歷史,結合課文下面註釋,瞭解這場戰爭並與小組同學交流你的看法。

(3)杜甫“三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別”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體感知

(1)《望嶽》這首詩歌描寫了泰山怎樣的特點?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

(2)《石壕吏》詩中描寫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戰爭之慘烈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説明老婦已被官吏捉走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閲讀賞析賞析《望嶽》與《春望》。

(1)兩詩中最讓你感到心胸激盪的各是哪兩句?説説偏愛這兩句的理由。

(2)合作探究:

①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

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為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

②《春望》與《望嶽》比較,詩歌風格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4、合作探究:閲讀賞析《石壕吏》

(1)老婦人對戰爭的態度怎樣?

(2)石壕村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兒媳、幼孫三人以及被捉的老嫗的命運將會是怎樣呢?

5、有人認為《石壕吏》中老婦的話不是一口氣説出來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問出來的。試據此想象吏與婦對話的情景,以第一人稱“我”為敍述視角,把《石壕吏》這首詩改寫為現代短文。

提示:可以展開合理的聯想與想象,對詩中的情節進行具體的描述。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瞭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成就。

2.背誦三首詩歌,賞析並積累一些名句。

3.整體感知詩歌的感情基調,感受詩人的憤激之情。

4.把握情景交融的創作方法,熟悉律詩的格律知識。

5.瞭解杜甫“致君堯舜上”的抱負與憂國憂民的情懷,品味詩歌沉鬱頓挫的風格。

教學重點

感受、品味詩歌意境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鑑賞能力,提高鑑賞能力。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學方法

朗誦法、點讀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杜甫,作為唐代詩壇上的又一顆璀璨明星,與李白並稱為“雙子星座”。韓愈曾推崇説:“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著名評論家胡應麟就曾稱讚杜甫的詩説“氣象雄蓋宇宙,法律細入毫芒”。杜甫的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語言極其精練,尤長於古體詩和律詩。?今天我們學習杜甫的詩三首,通過他的詩來體會一下沉鬱頓挫的風格,品味詩歌的意境。

二、知識積累

1.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一個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詩人杜審言的孫子。唐玄宗開元中,他南遊吳越,北遊齊趙,過着“裘馬清狂”的生活。天寶五年(746),他到長安,進取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衞率府兵曹參軍的小官。安史之亂起,他流亡顛沛,竟為叛軍所俘;脱險後,授官左拾遺,不久又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乾元二年(759),他棄官西行,度關隴,客秦州,寓同谷,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一生寫了1400多首詩,他的詩不僅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人們稱杜甫的詩為“詩史”,稱譽杜甫是“詩學宗師”,“詩聖”。?杜甫出身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

正統思想的教育和薰陶。以稷、契自許,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曾自負地説:“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但杜甫一生卻在苦難和窮困中度過,這更使他更接地氣,“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人生的痛苦和民眾的疾苦,增添了他內心的辛酸苦累和傷感,憂國憂民的情緒積鬱心中,奔流而出化作了詩。

2.古體詩又叫古風,形成於漢魏六朝,在句數、字數、平仄、用韻、對仗方面均較自由。近體詩是與之相對的概念,也叫今體詩,唐代詩人在樑陳詩人對詩律研究和創作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律詩和絕句這兩種新詩體。律詩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聯,依次稱首聯、頷聯、頸聯、末聯(或尾聯);每聯兩句,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每句的平仄都有嚴格規定,特別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隨意變更;凡偶句都要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中間兩聯須對仗。近體詩的絕句,也稱律絕,每首兩聯,平仄和押韻同律詩一樣,只是不一定對仗。

【秋興八首其一】

一、背景介紹:《秋興八首》寫於大曆元年(766)年秋天。當時,安史之亂雖然結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臨北方軍閥重新割據的危險;另外,唐朝與吐蕃在劍南川西的戰爭也接連不斷。《秋興八首》就是在這樣國家仍然動盪不安、詩人依舊客居他鄉的社會背景下寫成的。八首詩各自獨立而又互相勾連,一脈相通,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創新方面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

二、熟讀詩歌,掌握內容

1.請學生吟誦詩歌,感受音韻和節奏。

2.結合背景,明確感情基調。明確:孤獨抑鬱的感情。

3.掌握詩歌內容。

(1)詩歌大意

明確:第一、第二聯形象描繪了巫山巫峽的秋色秋景,第三聯由眼前叢菊的開放聯繫到“故園”,第四聯寫追憶“故園”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黃昏的砧聲所打斷。

(2)概括主要內容。

明確:這首詩歌通過對巫山巫峽的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繪,烘托出陰沉蕭森、動盪不安的環境氣氛,令人感到秋色秋景撲面驚心,抒發了詩人憂國之情和孤獨抑鬱之感。

4.合作探究

(1)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玉露、楓樹林、波浪、風雲、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2)這首詩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凋傷”“蕭森”可以看出秋氣的肅殺,“他日淚”“孤舟”可以看出詩人的憂傷與孤獨。

(3)以“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為例分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明確:波浪洶湧,彷彿天也翻動;巫山風雲,下及於地,似與地下陰氣相接。天上地下、江間關塞,到處是驚風駭浪,動盪不安;蕭條陰晦,不見天日。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的極度不安,翻騰起伏的憂思和胸中的鬱悶不平,也象徵了國家局勢的危急。詩人用豪邁、宏闊寫出哀愁,抓住了景物的特點,把自己的深刻感情融入了進去,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

(4)賞析名句“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賞析:這兩句集中體現了詩歌的主旨。此時詩人身在夔州,暮年飄零,羈旅江上,面對第二次看到菊花的開放卻是秋天滿目的蕭條,不覺潸然淚下;聯想到自己的老病孤舟,又不覺引起了詩人對國家盛衰及個人身世的感慨。目睹國家殘破,而自己又不能有所作為,詩人不忍明言,這正是他憂國傷時感情的集中體現。

三、課堂小結

劉禹錫詩云“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的此詩,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着蒼涼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秋,從夔州的秋天起興引出了他的感發,而他感發的重點則在對“故園”的思念。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較一般的悲秋之作遠為深厚。

第二課時

【詠懷古蹟】

一、介紹寫作背景

《詠懷古蹟》也是一組七律組詩,和《秋興八首》同作於大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帶有很多古蹟,有些歷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傳。?

二、熟讀詩歌,掌握內容

1.學生吟誦詩歌,感受音韻和節奏。

2.結合背景,明確感情基調。明確:沉鬱怨憤的感情。

3.掌握詩歌內容。

(1)串講詩句

明確:首聯點出王昭君的出生地,從側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頷聯敍述昭君的遭遇,感慨無窮,從正面讚揚了昭君的堅強性格。後四句指斥君王昏聵,致使昭君遺恨千古,從側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人們既讚揚她的美好品質,又同情她的不幸。

(2)概括主要內容

明確:這是一首借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懷抱的詠懷詩。詩人敍述了王昭君出塞,身死異國的悲劇,同時把自己去國離鄉的愁恨寓於其中。他的遭遇與昭君的太相似了:昭君入宮見妒,他入朝見妒;昭君“一去紫台連朔漠”,他“漂泊西南天地間”;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歸來,他思念長安,但又不敢怨君。所以只能借昭君之事抒寫自己的悲憤。

4.合作探究

(1)這首詩給我們塑造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形象——王昭君

(2)找出其中點明感情的詞語怨恨

(3)昭君怨恨什麼?

詩眼:“怨恨”:“怨恨”兩字點明全篇主旨。遠嫁異邦,遠葬他鄉,月魂空歸,思念故鄉的幽怨。

(4)品鑑借古詠懷的寫作手法。?

明確:作者借昭君其人其事,除了懷念古人,同時也抒寫了自己的怨憤之情。借古詠懷,在詠歎昭君不幸的同時,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達昭君千載之怨的同時,也在暗中表達自己的深沉怨恨。

三、課堂小結

詩人漂泊異地,遠離故鄉,處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鄉之情,也借昭君遺恨絕域,曲折表達自己失遇無路,才不得用的感慨。?清人李子德説:“只敍明妃,始終無一語涉議論,而意無不包,後來諸家,總不能及。”這一評論確是説出了這首詩的藝術特色,它自始至終全從形象落筆,“獨留青冢向黃昏”“環珮空歸夜月魂”的昭君悲劇形象,時時地縈繞在我們的心間。?

第三課時

【登高】

一、介紹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杜甫大曆二年(767年)在夔州所作。寫這首詩的時候,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藩鎮勢力又乘隙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社會動亂,民不聊生。在這種形勢下,杜甫只能繼續漂泊,許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鬱悶,有時代的苦難、家道的艱辛,有個人的多病、

未酬的壯志,以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為了排遣鬱悶,他抱病登台,但反而是愁上加愁,更增添了新的悲哀。當時杜甫身居夔州,已經五十六歲,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鬱憂憤,致使詩人身患重病。重陽登高無心遊賞,觸景傷懷,抒發了自己的內心的感慨。

二、熟讀詩歌,掌握內容:

1.請學生吟誦詩歌,感受音韻和節奏。

2.結合背景,明確感情基調。?明確:哀愁、苦痛、悲憤之情。

3.理清思路,掌握詩歌內容。

詩文哪裏寫景?哪裏抒情?

明確:前兩聯寫景,後兩聯抒情。尤其要注意“萬里悲秋常作客”這一句,它在結構上有重要作用,把眼前景與心中情緊密地聯繫起來。

(2)請學生串講詩句的意思。

明確:首聯描繪了六個意象,勾勒出一幅秋天肅殺的圖景。頷聯勾畫出一幅更廣闊的長江秋景。頸聯由眼前景到心中情,使人感到詩人的羈旅之愁和孤獨之感。尾聯將“悲秋”之意進一步深化。

(3)概括主要內容:

這首詩歌寫了詩人登高所見秋江的廣闊圖景,抒發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

4.學生在掌握詩歌的節奏和內容的基礎上背誦全詩。

三、合作探究

1.詩歌意象特點

風——急天——高猿——嘯哀——孤獨無依、漂泊痛苦

渚——清?(意境淒涼)沙——白?鳥——飛回

2.情景特點

落木——無邊,蕭蕭,下——生命之短暫(?沉鬱)

長江——不盡,滾滾,來——時間之永恆?(高昂)

3.意境:蒼涼、雄渾、沉鬱而悲壯

4.情懷:萬:表明了離國別家,漂泊路途之遠;常:表明了離家萬里,流浪他鄉的時間之久

作客:客居他鄉;多:感歎年老多病,精神疲憊不堪;獨:感歎獨自登台,形單影隻,萬分

淒涼;恨:感歎過分的愁苦和憤恨,以致兩鬢過早地斑白了;停:感歎因窮困潦倒沒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苦:是極度;極度(痛恨兩鬢染霜)

5.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和作用是什麼

明確:前兩聯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首聯兩句出現六個意象,好像六個特寫鏡頭,仰觀雲天秋風,俯察江水洲渚,繪形繪色,繪聲繪動,勾勒出了一幅嚴秋肅臨天下的生動圖畫。特別要注意“猿嘯哀”和“鳥飛回”兩個細節,簡直就是包括詩人在內的千千萬萬個流離失所者的寫照。詩人寓情於景,蕭索慘淡的畫面映照出詩人內心的淒涼,哀猿的啼聲暗示着詩人的悲苦。頷聯勾畫出一幅更廣闊的長江秋景。從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到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我們可以感到詩人浩茫而紛亂的思緒。

6.名句賞析:“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明確:這兩句勾畫出一幅更廣闊的長江秋景。正因為有了“無邊”“不盡”,使詩的境界顯得廣闊深遠;再加上落葉的“蕭蕭”之聲,長江的“滾滾”之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葉落意味着一年將盡,容易產生時光易逝的感覺;亙古如斯,超越了時間的限制,抒發了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這兩聯確實已將詩人的“艱難苦恨”包含無遺,用語之精當,氣象之宏偉,在所有的登高詩篇中可謂絕唱。

四、課堂小結

“百年多病獨登台”,深感自己老病孤獨,孤苦伶仃,形單影隻,無所依傍。其中的“獨”字多麼痛苦啊!心有餘而力不足,由於年老多病而不能為國家出力了。這是一種憂憤的心情,心急如焚的境況,杜甫的偉大就在此。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文的這三首詩是杜甫在不同歷史時期寫的,學習時,在讀讀背背的基礎上用心把握作品風格的變化,並體會作者遠大的抱負和憂國憂民的情操。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於詩歌的背誦比較喜歡,但理解其中的語言及意境方面有一定的困難,應在 課堂上組織好合作與探究的活動,助其感悟詩中所含的意藴。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背誦課文,準確掌握重點實虛詞含義和用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反覆誦讀增體味詩歌的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背誦課文,準確掌握實虛詞含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詩歌的思想內容。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六、教學準備

學生提前預習課文並蒐集杜甫的資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課時:

二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望嶽》

本課時教學目標

能背默前兩首詩歌,流利翻譯,把握詩歌主旨。

授課過程

一、 導語:(2分鐘)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唐朝著名大詩人杜甫的兩首不同內容不同風格的兩首詩,一起來感

悟一下詩人遠大的抱負和憂國憂民的情懷。杜甫在25歲的時候,他父親杜閒在山東兗州任司馬,他曾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遊歷,這首詩就是那個時期寫的。我們讀杜甫“安史之亂”後的詩作,往往會覺得他是個沉鬱寡歡的老人;可是,讀這一首感覺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氣都將使你感奮不已。

(或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詩歌到了唐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迎來了她的第一個高峯,佳作浩如煙海,名家燦若繁星。今天,讓我們走近被後人稱為“詩聖”的杜甫,聆聽他筆下流淌出來的歌聲。)

二、朗讀,正音:(3分鐘)

岱、夫、眥。

三、學生再次朗讀,背誦詩歌。(4分鐘)

四、學生分小組探討字詞、句子意思,教師統一訂正:(7分鐘)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10

【學情分析】

這首詩是高一學生即將學習的一篇課文,他們剛從初中升入高中,過去的學習更偏於感性片段,未形成系統的知識和學習方法。高一學生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記憶以有意記憶為主,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能夠初步完成從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為主的過渡;思維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往往會以偏概全。情緒體驗較初中階段強烈,情緒內容廣泛,充滿了青春的熱情。教師需利用這些特點,讓學生理解詩歌,體驗詩情,學會鑑賞詩歌的方法。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寫作背景,學會知人論世的賞析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學會意象分析的賞析方法。

3、朗讀品味詩歌,着重理解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和抱負無成的悵恨。

4、品味杜詩借景抒情的手法、音韻美的特點和沉鬱頓挫的整體風格。

二、教學重點

1、詩歌鑑賞的一般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引導學生以分析詩句為突破口,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詩意之豐、詩情之深。

2、讀懂這首詩,把握律詩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全面把握這首律詩的豐富意象、深遠意境、深沉情感。

四、教學工具

課件。

五、教學方式

講授式、誦讀式、提問式。

六、教學課時

1課時。

七、文本分析

詩歌背景: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妻兒由陝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765年,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於是離開成都,經重慶等地到了夔州(今重慶奉節),住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夔州位於河之濱,瞿塘峽口,以水急、風大、多猿著稱。《登高》就是杜甫在夔州期間的傑作,寫於767年的秋天。“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又乘隙而起,爭奪地盤,造成社會動亂,民不聊生。詩人只得繼續漂泊西南天地間。這一年的重陽節,杜甫約他的一個遠親吳郎來飲酒,不想吳郎因事沒有來。杜甫感慨萬千,獨自登高排遣鬱悶,但悲涼蕭瑟的江峽秋景反給他增添了悲哀。國家動盪、家道艱辛、個人多病、壯志未酬、好友離世(李白、高適、嚴武)的痛苦一時全湧上心頭,寫下了這首即景傷懷的七言律詩。

《登高》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壯闊的河秋景圖,抒發了詩人對時世艱難、國事衰微的憂慮及對自己暮年多病、淪落不振的感慨。詩中寫到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嘯,十分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迴翔。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奔流不盡的河洶湧澎湃,滾滾奔騰而來。詩人萬里漂泊,常年客居他鄉,對此秋景,更覺傷悲;人到晚年,疾病纏身,今日獨自登臨高台。時世艱難,生活困苦,詩人常恨,鬢如霜白;濁酒消憂,卻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和抱負無成的悵恨,慷慨激越,動人心絃。

八、教學過程

(一)材料準備

1、鑑賞詩歌的一般方法

(1)抓住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2)領會詩人通過寫景所表達的感情。

(3)賞析詩歌的寫作技巧、表現手法和語言特色。

2、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一度任劍南節度使參軍,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祖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他懷有遠大的政治理想,24歲應試不第,漫遊各地,與李白、高適等詩人往來酬唱。34歲開始在長安寓居,長達十年,卻進取無門。安史之亂起,他流亡顛沛,竟為叛軍所俘,脱險後,授官左拾遺,不久又貶為華州司功參軍。759年,他棄官西行,曾在西川節度使嚴武幕中任職,定居成都浣花溪畔。768年,攜家出峽,漂泊湘、鄂一帶,後死於赴郴州途中。十年長安的困守和長期的流離失所的生活,使杜甫深入接觸到了人民的生活,體會到人民的情緒。所以,他的詩歌廣闊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被稱為“詩史”,明清文人推崇他為“詩聖”。其詩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頓挫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別”。著有《杜工部集》。

(二)導入

這節課,我們要學習杜甫的一首律詩《登高》。學習之前,先把這首詩朗讀一遍,讀的過程中注意幾個字的讀音。猿嘯、渚清、霜鬢(長在臉兩側耳朵前面的頭髮)、潦倒、濁酒。大家看到第一個註釋,這首詩選自《杜詩詳註》,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秋天的重陽節。

(三)走進課文

1、解題

(1)問:大家知不知道重陽節是哪一天?

明確:重陽節是農曆九月初九那一天,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古代認為九是陽數,重九也叫“重陽”。因為這一天有登高的習俗,重陽節又稱“登高節”。

(2)杜甫在重陽節約他的一個遠親吳郎來飲酒,不想吳郎因事沒有來,杜甫只好獨自登高。登高,看見眼前的景象,有感而發,就寫下了這首詩。

2、知人論世

(1)問:大家瞭解作者杜甫嗎?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

明確: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一度任劍南節度使參軍,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廣闊地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被稱為“詩史”,明清文人推崇他為“詩聖”。風格多樣,而以沉鬱頓挫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別”(即《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著有《杜工部集》。(這些文學常識在選擇題中容易出現)

杜甫前半生懷才不遇,後半生漂泊流浪。這首詩就作於他流落夔州期間,夔州就是現在的重慶奉節縣。(談談夔州)

3、朗讀

杜甫一生坎坷,他漂泊期間作下的詩,必定有濃厚的情感。我們再來朗讀一遍,儘量讀出感覺來。

4、鑑賞品味

(1)《登高》這首詩,各聯分別寫什麼?

明確:首聯、頷聯寫景,頸聯、尾聯抒情。

(2)寫了哪些景物,詩人分別用了什麼詞描寫?

明確:這首詩首聯寫了六種景物:風、天、猿、渚、沙、鳥;頷聯寫了兩種景物:落木、河分別用“急、高、嘯哀、清、白、飛回、無邊、蕭蕭、不盡、滾滾”來描寫。

(3)詩歌中的景物被用來寄託主觀情思而稱為意象,那麼這些意象有什麼特點?(強調錶達效果)

①風急──秋天的急風凜冽。

我們學過的詩詞有很多寫到風的,比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潛入夜”得悄悄的,細無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和煦温暖,讓萬物復甦。

問:而秋風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呢?

明確:蕭瑟、淒冷、凜冽。

“風急”表示風剛烈、強勁而有力,富有動態,更渲染了一種蕭瑟的氛圍。試想一下,如果換成“風大”,似乎就沒有這種效果。

②天高──形容天高闊遠。

如果是我們的同學站在那裏,在茫茫天地間,會覺得自己特別的渺小而孤單。如果説風是動景,天就是靜景了。

③猿嘯哀──猿的啼叫是哀傷的。

同學們去過三峽嗎?聽過猿猴的叫聲嗎?那是一種類似嬰兒哭泣的聲音,非常哀傷。咱們初中學過酈道元的《三峽》:“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聽到猿叫便落淚沾濕了衣裳。杜甫聽到猿啼,也覺得悲哀。這個哀字,奠定了感情基調。猿啼,這是從聲音方面來寫的。

④渚清沙白——“清”“白”兩種色彩。

問:從色調上來看是冷色調還是暖色調?

明確:冷色調。

問:該色調給人的感覺是興奮歡快的,還是冷清寂寥的?

明確:冷清寂寥淒涼的感覺。我們過年的時候,特別是北方,要剪窗花、貼春聯。用的是什麼顏色的紙呢?(紅色)想象一下,如果換成黑色和白色,喜慶的感覺會頓失。

⑤鳥飛回──鳥兒飛舞盤旋。

問:這隻鳥為何要盤旋呢?

明確:可能找不到食物,可能是找不到家,可能是與鳥羣失散了。總之,它是一隻彷徨、孤獨失意的鳥。這是動態的景象。

⑥落木──綿延萬里,廣闊無邊,蕭蕭而落。

⑦河──沒有盡頭,洶湧奔騰。盡顯壯闊蒼茫之感,是動景。

落木和河形成了一組對比。葉枯而落,生命易逝,形容人的生命短暫;河不盡,宇宙無窮,更反襯出生命的短暫。

(4)大家有沒有從這些景物中,體會到詩人的情感。這裏用了什麼手法,抒發了什麼樣的感情?

明確:

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抒情是詩歌的表現手法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內容。詩歌的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蜀道難》開頭,“噫籲嚱,危乎高哉!”就是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屬於間接抒情。這裏有聲有色、動靜結合地刻畫景物,構成一整幅生動的畫面。

風急天高,秋氣肅殺,猿啼哀嘯,十分悲涼;清清小渚,白白沙岸,鳥兒在低空迴翔;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奔流不盡的河,洶湧澎湃,滾滾奔騰而來。詩人面對這樣一幅景象,感歎長年漂泊的生涯何時才是盡頭?生命苦短,自己壯志難酬。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55歲,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三年,何其悲哀呀。

補充材料:

詩人24歲考科舉沒考上,漫遊各地,與李白、高適等詩人往來酬唱。34歲開始住在長安,長達十年,但是進取無門。在唐朝想做官,除了考科舉,還可以寫文章打響自己的名聲,受達官貴人的賞識而被引薦入朝。李白就是常跟官員來往,吟詩喝酒,提高了知名度,被玄宗召入朝廷。杜甫就沒這樣的運氣,當時的宰相李林甫最痛恨文人和藝術家,因為這些人會任意批評朝政,對他們不利。幾次使壞,阻礙優秀文人入朝。杜甫就是其中一個受害者。玄宗晚年昏庸,受李林甫的矇蔽,很多事都不知道。

安史亂起,詩人被叛軍所俘,獲救後做過官,之後又被貶。杜甫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我不幹了”,棄官不做,流亡顛沛,進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後來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於是離開成都,經重慶等地到了夔州(今重慶奉節),住了兩年左右的時間。58歲的時候結束了孤苦、漂泊的生活,病死於赴郴(chēn)州途中。

5、朗讀

(1)大家把前兩聯再讀一遍。

(2)範讀與朗讀。

開頭我們説了,這是一首律詩。《登高》全詩運用對仗(對偶),比如,“風急天高”對“渚清沙白”,“猿嘯哀”對“鳥飛回”,“無邊”對“不盡”……讀起來富有節奏感。而且首聯第一句強勁有力,要讀得高亢激昂,第二句迴環婉轉。頷聯的“無邊落木”和“不盡河”要一氣讀出,體現無邊無際之感。師範讀後學生朗讀。

6、把握感情

(1)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頸聯、尾聯。(結合註釋)

明確:詩人萬里漂泊,常年客居他鄉,對此秋景,更覺傷悲;到了晚年,百病纏身,今日獨自登臨高台。國家動盪、生活困苦,厚重的鬢髮霜白;濁酒消憂,卻因衰頹、多病需要停杯戒酒。

(2)我們已經知道,頸聯、尾聯抒情。大家找到了哪些帶有感情色彩的關鍵詞?

明確:“悲、常、多、獨、艱難、苦恨、潦倒”。(合理即可)

(3)從這些關鍵詞,你能體會到怎樣的情感?結合前兩聯的分析和詩歌背景來思考。

明確:這兩聯或者説整首詩的感情全集中在這個“悲”字上。為了更好的理解,我們看到“研討與練習”第三大題:宋代羅大經指出“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這聯詩含有八層意思,你能讀出幾層來?

明確:羅大經指出詩中“八意”,即八大可悲。我們知道它可悲,但不知道竟有八大可悲之處,我們一起來數數。離家萬里,一可悲;時逢蕭瑟的秋天,二可悲;他鄉作客,三可悲;常年他鄉作客,四可悲;年已遲暮,一事無成,五可悲;百病纏身,六可悲;親朋亡散,無人作伴,七可悲;登高遠望,徒惹憂愁,八可悲。“萬里”和“百年”從空間和時間上把“悲”無限地延伸開來。

國家動盪,家破人亡,極度痛心遺憾。“苦”是很、極的意思,“恨”不是仇恨,是遺憾的意思。愁得兩鬢都是厚重的白髮。詩人衰退失意,百病纏身,才不得不戒了酒。

問:為何是“新停”,而不早早戒酒?(病多並非一日爆發,何不為了健康早點戒酒?)

明確:借酒消愁,有太多的悲哀需要消解,怎戒得了酒。

“濁酒”是未經過濾的酒,口感不如清酒,檔次比較低。更襯托出杜甫淒涼的晚景。“艱難”“苦恨”又“潦倒”,這幾個詞連用,彷彿是詩人的惆悵無法一次説清,連連感歎才能表達出無限的悽苦,真是悲到了極點。

7、反覆朗讀

(1)有感情地把頸聯和尾聯朗讀一遍。

(2)師範讀。

“悲”“常”“病”“獨”這些帶有強烈感情的字要重讀以示沉重。尾聯要慢讀,讀出自憐的悲哀。

8、小結

本來為了過重陽節,興意盎然地登高望遠,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愁。“悲”字是全詩的詩眼。俗話説,眼睛是心靈的窗户。一首詩裏,有時候會有一句非常關鍵的話或關鍵字,聯繫全篇脈絡或揭示主旨,這就是詩眼。這首詩處處都在體現着“悲”。

這首詩首聯、頷聯寫景,頸聯、尾聯直接抒情。百感交集的心情盡展無遺,國運衰微、壯志難酬、漂泊無依,含無限深沉、淒涼意於言外。

9、誦讀

這首詩很短。學到現在,我相信很多同學已經能背誦了。我們把書合上,試着背一遍。

九、課後作業

1、背誦《登高》。

2、完成練習冊上《杜甫詩三首》一課的習題。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的】

1、感受詩歌的深沉感情,領會詩歌主旨。

2、賞析名句,體會杜甫沉鬱頓挫的詩風。

3、通過討論喚起學生對歷史人物的關注及思考。

【教學重點】

賞析詩歌,體會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學方法】

點撥-研討式。儘可能找詩歌的精彩處與學生的興趣點相交匯的部位設疑提問,啟發引導學生對詩歌的整體性感受與領悟。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形容什麼的嗎?[美貌]知道都是在説誰麼?[西施。楊玉環。貂禪。昭君]。不用説她們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給人帶來好運麼?[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自古紅顏多薄命”,《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不就是這樣嗎?我們學過的《馬嵬》中的楊貴妃不也是這樣嗎?還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這樣嗎?今天,讓我們走進被人們譽為“詠昭君之絕唱”的杜甫的《詠懷古蹟(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劇是否也是這樣的……

二、《詠懷古蹟》簡介

1、詩體:一組七言律詩,共五首;

2、內容:緬懷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

3、主旨:借古蹟古人抒發自己的心懷(漂泊之感和思念故鄉之情)。

三、整體感知

1。朗讀(1)學生單讀指出所讀優缺點。

(2)教師範讀。

(3)學生集體朗讀,注意音調。語速。感情。

2。結合註釋、感知詩歌。思考:這首詩寫的什麼內容?請在原文中找出點明主旨的那個詞語。(怨恨)。

四、賞析詩歌

1。這首詩寫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開始就寫她的怨恨?(明顯不是)寫什麼?(寫景)寫的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明確】“羣山萬壑赴荊門”,多麼雄偉的圖景!山是羣山起伏,連綿不絕;水是萬壑爭流,奔騰不息,直赴荊門山。“赴”本是一個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把迤邐不絕的千山萬壑陡然間寫活了,既有飛動之勢,又有變幻之姿。

2。開篇不寫昭君,卻描繪了這樣一幅圖畫,目的何在?

【明確】引出歌詠對象昭君。(板書)

3。(討論)明代評論家胡震亨認為,這麼氣象雄偉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長英雄的地方才適當,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適合、不協調的。你同意這種看法嗎?

【明確】不同意。常言道:地靈人傑,正是因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鍾靈毓秀,才孕育出昭君這樣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吳瞻泰認為:詩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偉氣象來烘托、抬高昭君這個“窈窕紅顏”,要把她寫得驚天動地。可見,作者在此是從詠江山之奇絕引出詠佳人之奇美。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這麼一個內涵厚重的句子做鋪墊,也説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長在這裏的昭君決不只是一個明眸皓齒、秀髮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堅強性格的奇偉女性。所以,畫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陰柔的秀麗而是陽剛的偉岸,是較為和諧的。(大巧若拙)

另外,從昭君墓碑上的字也可見她的形象:

一身歸朔漠,

數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論,

幾與衞霍同。

4、頷聯對仗很工整,怎樣對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説説這聯主要講了昭君的什麼嗎?)

“一去”與“獨留”,“一”與“獨”同義互文,將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後的孤寂,寫得入骨三分。可見,昭君是多麼孤獨!

“紫台”對“青冢”,一個富麗繁華,一個荒涼冷落,對比多麼懸殊!

“連”對“向”,“連”字寫出塞之景,“向”字寫思漢之心,筆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詩解意》)。

“朔漠”對“黃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黃昏”一般指時間,而在這裏似乎更主要指空間,即和無邊的大漠連在一起的,籠罩四野的黃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曠悽清!它是那樣的大,彷彿能夠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獨有一個墓草長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為什麼?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們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這麼兩句工整的對偶,內涵卻相當豐富:上句寫她生前的不幸與孤苦,下句寫她死後的孤寂與冷落,一句話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

對比反襯: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板書)

5、昭君在漢宮尚未躋身宮妃之列,不過是後宮中一位待詔的宮女,而嫁到“朔漠”卻封為閼氏(相當於漢皇后),還有什麼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確】不能用現代的眼光看歷史。囿於當時民族觀念的侷限,當時人對周邊少數民族是恥於同類的,更何況遠嫁匈奴呢?據《後漢書》記載:昭君遠嫁匈奴以後,非常思念故鄉,然而多次上書希望回故鄉看看,都未能如願。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還要按照當地的習俗再嫁給匈奴王的兒子,直至最後身死異國。我們姑且不論這種回鄉無望的絕望對她的打擊有多大,就是那種與華夏倫理綱常相悖的習俗使其無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板書:民族偏見

思鄉怨恨

胡俗

6、昭君的確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樣造成的?那麼美的昭君,元帝怎捨得讓她遠嫁匈奴?

【明確】頸聯上句“畫圖省識春風面”對此做了交待。這句詩用了一個典故。(因課文有註釋,可讓學生講,以訓練其表達能力。)

7、昭君的悲劇是由毛延壽造成的嗎?

【明確】不是。有人曾為毛延壽鳴不平,寫過這樣兩句詩:“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金聖歎也曾對此發表評價,大意是:毛延壽則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終身,難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嗎?蒐羅那麼多良家婦女充斥後宮專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連親自挑選之勞都不肯費,也未免太過分了。可見,昭君的悲劇是由元帝的昏庸糊塗造成的。

清。劉獻廷<<詠昭君詞>>曾聞漢主殺畫師,畫師何足定妍媸。宮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單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當時皇帝的昏庸糊塗,昭君一樣的宮女的不幸。

8、“環珮空歸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確】從字面上看,作者認為,既然大錯已經鑄成,你的魂靈歸來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雖骨留青冢,但魂靈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養她的父母之邦,可見其懷念故國之心是多麼強烈啊!像這樣一個美女,竟然淪落到如此下場,怎不感動?怎不傷心?一個“空”字,將詩人的悲憤之情、傷悼之意傳達得淋漓盡致。

【小結】顯而易見,這兩句與上兩句前後呼應,交叉銜接。正因為元帝“省識春風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連朔漠”的悲劇;正因為昭君“空歸月夜魂”,才有其“獨留青冢向黃昏”的淒涼。總之,對昭君悲劇的根源做了明確揭示。(板書)

9、既然昭君的悲劇是由元帝的昏庸糊塗造成的,她對元帝持何態度?

【明確】“怨恨”兩字點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來琵琶所演奏的總是從匈奴傳來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調,原來那正是昭君永遠在訴説着她不得生還故鄉的怨恨!讀到這裏,我們的耳邊是否又會響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聲?(放琵琶曲,渲染悲劇氛圍,感染學生。)

【小結】詩歌的主旨雖寫昭君的“怨恨”,但一開始並未直接寫,而是從詠江山之奇絕引出詠佳人之奇美,入題。接着寫昭君的悲劇及其根源,為點明“怨恨”做鋪墊,最後才明確點出昭君之“怨”,將感情推向高潮。

板書:首聯引出歌詠對象入題

頷聯寫昭君悲劇的一生鋪墊

頸聯揭示昭君悲劇根源鋪墊

尾聯點明昭君之怨高潮

五、朗讀、背誦(體會昭君綿綿無絕期的怨恨之情)

六、歸納寓意

【點撥啟發】《詠懷古蹟(其三)》題為詠懷,可裏面只寫了昭君的怨恨,並無作者個人情懷的抒發,這是不是與標題“詠懷”二字不符?

1、簡介寫作背景(為下文歸納寓意做準備。略)

2、討論、歸納。

聯繫寫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觸怒唐肅宗而受排擠遭貶。自己一片赤誠,盡忠進諫,皇帝卻不分忠佞,無辜貶斥自己,當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説。所以詩題叫《詠懷古蹟》,顯然作者在詠歎昭君不幸的同時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達昭君千載之怨的同時也在暗中表達自己的深沉怨恨。

板書昭君畫圖省識漢元帝詩人漂泊西南唐皇帝

身死異國有志難展

借古傷今

七、拓展

到此咱們對昭君和詩人杜甫應該有了更深入的瞭解,那麼下面請同學們來説説你心目中的昭君或杜甫是個怎樣的形象?

附:(1)詩的大意

千山萬壑逶迤不斷奔赴荊門;此地還遺留生長明妃的山村。一別漢宮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黃昏。憑看圖漢元帝豈識月貌花容?昭君佩帶玉飾徒然月夜歸魂。千載流傳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傾訴的分明是滿腔悲憤。

(2)詩中重點詞語理解。

1、明妃:即王嬙、王昭君,漢元帝宮人,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後人又稱明妃。昭君村在歸州(今湖北秭歸縣)東北四十里,與夔州相近。

2、尚有村:還留下生長她的村莊,即古蹟之意。

3、一去句:昭君離開漢宮,遠嫁匈奴後,從此不再回來,永遠和朔漠連在一起了。紫台:猶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賦》:"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台稍遠,關山無極。"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畫圖句:意謂元帝對着畫圖豈能看清她的美麗容顏。

5、環佩句:意謂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歸,只有她的魂能月夜歸來,故曰"空歸"。應上"向黃昏"。環佩:婦女裝飾品,指昭君。

6、千載兩句:琵琶本西域胡人樂器,相傳漢武帝以公主(實為江都王女)嫁西域烏孫,公主悲傷,胡人乃於馬上彈琵琶以娛之。因昭君事與烏孫公主遠嫁有類似處,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記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後人名為《昭君怨》。作胡語: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論:曲中的怨訴。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a、掌握重點字詞的含義;

b、領略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色;

c、理解並學習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教學重點】:

a、重點字詞的含義;

b、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教學難點】:

a、名句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PPT、道具

【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1、“五嶽”導入。

2、欣賞泰山景色並描繪泰山。

二、作者並背景介紹

1、指名簡介作者。師補充要點:杜甫人稱“詩聖”;與“詩仙”李白齊名,世稱“李杜”。

2、背景:應試落第。

三、初步朗讀

1、聽範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節奏。

2、全體學生齊讀。

四、整體感知

1、結合註釋,瞭解詩歌內容。

2.、速搶答,字詞解釋。

五、深入研讀

師:詩題叫《望嶽》,杜甫實際上望到了哪些景象?

1、首聯“岱宗”兩句。

這是什麼修辭手法?——設問。

字詞解釋,梳理大意。

重點:“岱宗”、“夫如何”、“夫”、“齊魯”、“青”、“未了”。

指導概括並板書:遠望青翠蒼鬱、綿延不絕。

齊讀。

2、“造化”兩句。

字詞:“造化”、“神秀”、“鍾”、“陰”、“陽”、“割”。

指導概括並板書:近望神奇秀麗、巍峨高大。

板書——“近望”

3、“蕩胸”兩句。

字詞:“蕩胸”、“決眥”“入”

看PPT圖片,演示“決眥入歸鳥”。

指導概括並板書:細望雲湧雲翻、鳥兒歸巢

六、名句賞析

1、泰山如此綿延不盡,如此神奇秀麗,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產生了一個願望。杜甫的願望是什麼?——一覽眾山小。

2、“會當”兩句釋義。

3、抒發了杜甫怎樣的情感?

討論後明確:不怕困難,勇攀高峯,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魄。

4、聯繫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談啟示。

七、總結課文

1、完成填空:這首詩歌描寫了泰山的景色,表達了詩人思想感情。

討論後明確: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積極向上、不怕困難、勇攀高峯的精神和遠大抱負。

八、背誦競賽

九、作業:

1、字詞解釋抄2遍。

2、抄寫原詩並翻譯。

板書:

望嶽

(唐)杜甫----“詩聖”

首聯:遠望綿延不絕、樹木蒼翠

頷聯:近望神奇秀麗、巍峨高大

頸聯:細望雲湧雲翻、鳥兒歸巢

尾聯:不畏艱難俯視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