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最大的“書”》教學設計二(1)

《最大的“書”》教學設計二(1)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26W 次
《最大的“書”》教學設計二(1)
教學流程:
  第一課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見過的最大的書都有哪些?
  但是大自然中還有比它更大的書?到底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讀故事〈最大的書〉
  二、初讀識字。
  1.初讀預習。
  初讀課文,勾畫生字、喜歡的詞語、不懂的字詞。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説説你已經認識了哪個字,是怎樣認識的?可以怎樣記住其他的字?如:“巖”,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巖”;我去過重慶的紅巖村,我還知道有部小説叫《紅巖》。“冊”教科書封面上寫有“二年級下冊”。
  (2)把自己喜歡的生詞讀給同伴聽,並説説你喜歡的理由。這樣引導有利於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瞭解學生的內心感受,促使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如,地質勘探隊員--我喜歡書中的地質勘探隊員叔叔,因為他懂的東西多。(3)向同桌請教不懂的字詞。如,寶藏、礦物。[
  (4)和同桌合作朗讀課文,爭取把帶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讀正確、讀流利。
  3.同桌向集體彙報。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以同桌為單位進行“朗讀擂台賽”。一人讀一句,做到讀正確,讀流利。
  4.寫字指導。
  (1)寫正確。寫半包圍結構的字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厚”字上下都無點,而“底”字上下都有點。“寶”字下邊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邊是單耳,不能寫成雙耳。“埋”字左邊是土字旁,要與“理”區分字形。還可以引導學生記住“有土才能埋”。
  (2)寫美觀。本課要求寫的字中,出現了很多“豎撇”,如“質、厚、底”的左撇,“鐵”字右邊的第二撇,“冊”字的兩撇。建議重點指導豎撇的書寫。指導應以示範為主,不妨多示範幾次,讓學生反覆觀察由“豎”到“撇”的變化過程,然後再讓學生反覆練習,感悟由“豎”到“撇”的自然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