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冬至養生食物

冬至養生食物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04W 次

冬至節氣就要到了,在這寒冬我們應該如何養生?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至養生食物,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冬至養生食物

六種冬至養生食物

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事實上,在江南地區,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進補,所吃的正是馳名中外的吳中藏書羊肉。

2.豬肉

相比於羊肉和牛肉,豬肉的蛋白質含量比較低,而脂肪含量高。豬肉能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豬肉性味甘成,滋陰潤燥,可提供血紅素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3.黑米

黑米不像白米那樣精加工,而是多半在脱殼之後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這種口感較粗的黑米適合用來煮粥。煮粥前先浸泡,充分吸收水分。泡米用的水要與米同煮,以保存其中的營養成分。還可以做成點心、湯圓、粽子、麪包等。

4.生薑

冬至的另一道民俗食物是臘味姜飯,生薑自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這一植物以肥厚而具辛辣氣味的地下根莖作為入饌的材料,細分來又有白姜、黃姜、黑肉姜、沙姜等不下十種,常見的生薑多半則是辣味適中的黃姜。

5.梨

梨是冬季水果中的首選,它含蘋果酸、檸檬酸、葡萄糖、果糖、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梨有潤喉生津、潤肺止咳、滋養腸胃等功能。

6.堅果

中醫認為堅果多性味偏温熱,其他季節吃得多容易上火,而寒冷的冬季則是“雪中送炭”了。此外,堅果多數能補腎,與冬季的對應臟器“腎”正好呼應。適量食用堅果,稱得上是冬至養生的竅門。

冬至養生食譜

1.花生黃豆燉豬蹄

豬蹄500克,花生50克,黃豆100克,黨蔘30克,當歸20克,生薑3片,陳皮5克,料酒適量。黃豆提前浸泡12小時,花生開水煮上2分鐘瀝乾水分,豬蹄去毛洗淨,剁成小塊,用開水焯燙後撈起。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料酒,然後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撇去浮沫,轉成小火慢燉約2小時,待豬蹄微爛時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2.天麻烏雞湯

烏雞750克,天麻30克,川芎20克,茯苓30克,生薑3片,紅棗5枚。烏雞宰殺後去毛去內臟、洗淨,把天麻、川芎、茯苓洗淨後塞入雞腹中,用線縫口。把烏雞放入砂鍋內,加入生薑、紅棗、清水適量,大火燒開後用小火燉約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3.排骨蘿蔔湯

豬小排(豬肋排)250克,輔料:白蘿蔔100克,調料:鹽5克,味精2克,醋5克,大葱10克,姜5克。將豬小排骨洗淨,剁成段;白蘿蔔去皮,切成塊;葱切段,薑切片備用;將鍋置於旺火上,倒入清水燒開,下入豬排骨塊和醋煮開。撇淨浮沫,加入葱段、薑片燒開後,加入白蘿蔔塊,倒入沙鍋內,蓋上鍋蓋,改用小火煮2個小時;至豬小排骨肉熟爛離骨,揀去葱段、薑片不用,放入精鹽、味精調好口味即可。

4.山藥羊肉湯

羊肉500克,淮山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黃酒20克,精鹽3克,味精適量。將羊肉剔去筋膜,洗淨,略劃幾刀,再入沸水焯去血水。將葱、姜洗淨,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用清水浸透後,切成2釐米厚的片,把羊肉、淮山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沸。燒沸後,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薑、胡椒粉、黃酒,轉用小火燉至羊肉酥爛,撈出羊肉晾涼。將羊肉切成片,裝入碗內,再將原湯除去葱、姜,加精鹽、味精,攪勻,連淮山一起倒入羊肉碗內即成。

冬至養生的禁忌

一忌無病進補

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會傷害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另外,補藥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二忌慕名進補

很多人不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而慕名進補,就拿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雞湯來説,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喝的,雞湯(包括燉雞湯和下藥材熬的雞湯)營養豐富,雞湯所含的營養物質是從雞油、雞皮、雞肉和雞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質僅為雞肉的7%左右,而湯裏的雞油大都屬於飽和脂肪酸。因為雞湯中這一特有的營養成分和刺激作用,以下幾種病人不宜喝:

膽道疾病患者膽囊炎和膽結石症經常發作者。因雞湯內脂肪的消化需要膽汁參與,喝雞湯後會刺激膽囊收縮,易引起膽囊炎發作。胃酸過多者不宜喝雞湯,因為雞湯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有胃潰瘍、胃酸過多或胃出血的病人,一般不宜喝雞湯。

腎功能不全者不宜喝雞湯,因為雞湯內含有一些小分子蛋白質,患有急性腎炎、急慢性腎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的患者,由於其肝腎對蛋白質分解物不能及時處理,喝多了雞湯會引起高氮質血癥,加重病情。

三忌盲目食補

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在嚴冬季節,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後不要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裏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就會因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吸收。

四忌虛實不分

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範圍,是否適合自己。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

冬至的特點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在公曆12月22日左右,太陽位置到達黃經220度。民間説:“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長起來。中醫陰陽學觀點認為,冬至到來是陰氣盛極而衰,陽氣開始回升的節氣,“冬至以後氣温下降明顯,天寒地凍。

民間有“九九歌來描述“冬至後氣候變化:“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邊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充分描述了天氣由冷到最冷再逐漸轉暖的變化及物候現象。

冬至養生六大原則

1、定時起居:冬至之後,白天時間縮短,睡眠時間也需要根據季節調整,最好是早睡晚起,等到天亮再起牀,尤其是老年人,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等慢性病,尤其要做到緩慢起牀,不能醒來立馬起牀,可能導致血壓急劇升高。老年人可以在早上9-10點出來運動,或者下午3-5點運動都可以,不用非要早起運動。

2、多做運動:喜歡晨練的老人們也不需要那麼早起牀,最好太陽出來再去鍛鍊,這樣陽氣升發,還可以曬太陽補陽,也不會因為太冷而出現心血管意外。除此之外,年輕人更要多運動,因為長期在辦公室坐着,很少曬到太陽,身體內血液不暢通,更容易生病,多運動還能有利於增加免疫力,減少感冒。

3、快樂情緒:冬季養生中情緒養生是必不可少的,有個好心情,就是一劑很好的養生藥,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天都暖洋洋的,而且身體的氣血也會通暢,不會氣鬱氣結,少生很多病。

4、食補温腎:冬季食補最主要的是補腎精,因為腎屬冬天,冬季裏是補腎的最好季節,而冬至是最重要的補腎節點,如果這個時候腎精虧虛,來年真的會感到虛。

5、藥補要對症: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冬季進補用膏方,覺得省事,不用每天操心吃什麼,其實專家們並不建議大家盲目吃膏方。膏方主要適用於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一般的白領人羣不需要補膏方,只要多運動,飲食均衡就好。而且膏方需要根據個人體質辯證開藥,不是直接去藥店買來什麼補血的阿膠膏方都能吃得,有的人不對症可能越吃越壞。

6、防低温損傷:冬至之後,氣温進一步下降,體弱的老人往往因低體温而出現皮膚蒼白,發涼,或者皮膚青紫;面部腫脹,全身肌肉僵硬,腹脹,或者寒顫,動作思維發生障礙,呼吸頻率及咳嗽反射降低,心搏緩慢,有突發室顫或心跳驟停的傾向而導致死亡。或者因為寒冷的氣候收縮血管,減慢血流,增高血液粘稠度,從而導致心臟血管發生痙攣,誘發心絞痛,或者形成血栓,導致心肌梗塞、中風。

冬至養生小常識

冷水洗臉

冬天天氣寒冷,很多人早上會選擇用熱水洗臉,事實上,清晨冷水洗臉不僅能讓人變得清醒、精神振奮,還可以預防冬季外出冷空氣侵襲而引起的感冒。若能結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陽、頰車等穴則效果更佳。

喝温開水

洗臉刷牙後喝一杯温開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腸;另一方面可稀釋血液,預防腦血栓、心肌缺血,同時能維持細胞滲透力,促進細胞代謝。

熱水泡腳

睡前用55-70攝氏度的熱水泡腳,既解乏,又有助於睡眠。人體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熱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絡,加速血液循環,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凍瘡、足部靜脈曲張的患者。方便時可用中藥泡腳,這裏有個藥方,可以在水中放幾片當歸、紅花、川斷及金銀花等,可以活血補腎,還可以防止冬天皮膚乾燥、皸裂。

早睡晚起

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同時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動,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後可適當打個盹,但要避免睡時着涼。其次,要注意防風防寒。

温水刷牙

冬天刷牙最好用温水。醫學專家對牙齒生態的調查顯示,人的牙齒在35-36.5攝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35℃左右的温水是一種良性的口腔保護劑,用這樣的水漱口,會使人產生一種清爽、舒服的口感。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齒敏感。温水的温度以接近體温為宜,太熱的水也不好。

穿衣適温

穿衣要講“衣服氣候”,指衣服裏層與皮膚間的温度應始終保持在32―33攝氏度,這種理想的“衣服氣候”,可緩衝外界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其次,要注重雙腳的保暖。由於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少且慢,因此腳的皮温最低。中醫認為,足部受寒,勢必影響內臟,可引致腹瀉、月經不調、陽痿、腰腿痛等病症。

定時開窗

天氣寒冷,很多人不願開門開窗,加之現在家庭安裝的空調越來越多。在空調房間內,往往長時間處於封閉狀態,空氣流通不良。同時,室內外温差較大,還可能易造成包括流感在內的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因此,需定期打開窗户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細菌的滋生。

常曬太陽

我國傳統醫學理論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曬太陽能助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冬季養生,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順應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曬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温通經脈的作用。

夜忌憋尿

很多人都有憋尿的習慣,認為忍一時並不會有多大的傷害,尤其是冬季氣候寒冷,有的人冬夜就寢後因怕冷而長時間憋尿。專家提醒,可不要小看這不經意的憋尿,有尿意而不及時排尿對身體危害是很大的。憋尿會使有毒物質積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室温恆定

首先室温應保持恆定。如果室温過低,人感覺冷,則容易傷人體陽氣。温度過高則室內外温差大,外出活動易外感風寒。所以,室温應保持在18℃~22℃之間為好。室內還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可以使用加濕器。

睡勿矇頭

有很多人喜歡矇頭睡覺,特別是冬季由於氣温低,更是有人喜歡將頭、臉全都埋進被子。在室內空氣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這樣做會造成氧氣不足。矇頭睡覺的害處還在於被子內通風不良、空氣污濁,人體不能進行正常的氣體交換,使被子內新鮮氧氣越來越少,二氧化碳越積越多,易使人產生缺氧症狀。重者,會因缺氧使人做噩夢,精神恐懼,突然驚醒,久而久之,還可引起神經衰弱等後遺症。

温水洗澡

冬季少洗澡多保濕,可避免乏脂性濕疹。洗澡時儘量用温水,避免過燙。一般油性皮膚的人在冬季一週洗兩次澡即可,乾性皮膚的人一週洗一次澡為佳,最好少用或不用肥皂、沐浴露等,洗完澡後要擦保濕霜。